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尘落长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唐时星光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72
    往返几次,已有近千人到达河的另一岸。

    巡逻的周国士兵听到躁动,这才发现了异样,但是为时已晚,他们还不及通报,突袭的士兵便在城中斩杀了看守城门的士兵,引大军入了城。

    周军慌忙地应对着突然出现的齐兵,很快便大败,其仪同若干显宝等人皆被虏获。

    宇文宪听说姚襄失守,心里憋屈,但还是冷静地下令人马后撤观望,不可冒进。

    齐军乘胜出击,准备攻下郭荣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修筑的城池。

    段韶见到宇文护令人在汾水之上建起的浮桥,很快便想到了对策。他迅速下令齐军士兵从上游借着水流放出大筏,击垮浮桥。

    宇文护见状,忙令郭荣督战水军,找些熟识水性之人,引取其筏,力抗齐兵。

    齐军营帐之中,段韶和长恭等人立于地图前,面上稍显严肃,郭荣所建的新城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城池,却没想到如此难攻…

    段韶看着下面争相请命的诸将静默良久,见长恭一直没有说话,问道:“你怎么看?”

    长恭想了想,道:“水战非我军强项,却是郭荣之长,这么打下去对我们不利,很难夺下城池。”

    段韶嘴角含笑地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不知孝先兄可是有了对策?”长恭问道。

    段韶指着地图:“郭荣新建的此城,一面临河,三面险地,不易进攻。即使攻了下来,也只不过是一座城池而已。倒不如再作一城堵住它的归路,转攻服秦,夺下服秦后,再齐心协力进击定阳。我认为这才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长恭听后深以为然。

    诸将士也面面相觑地讨论起来,认为这个主意好。

    于是齐军放弃了郭荣所建的新城,转战服秦。

    一切如预想的一样顺利,服秦城很快便是齐国的囊中之物。

    段韶不敢多加停留,夺下城池后又迅速下令前往定阳。

    定阳城主开府仪同杨范听闻齐军的到来,固守不下,高挂免战牌。

    见此景象,段韶决定先拿下汾州,以此震慑定阳城主。

    齐国的士兵们在汾州城外架起云梯,挖掘起地道,昼夜不停地攻城。

    汾州刺史杨敷亲自披甲执锐,与士兵们共同捍卫。他拒守汾州已有累旬,发出去的求助不知道有多少,但却等不到救兵。

    如今城下五万齐兵,越攻越急,而城中兵将已不满二千,战死者已十有四、五,加之粮储又尽,公私穷蹙。

    汾州城外,宇文护早已派宇文宪来营救。但面对段韶和齐国的五万大军,宇文宪远远观望几日,却未有行动。他现在兵少将少,外围的齐军太多,很难突入不说,很可能一不小心救不了汾州反而赔上更多人的命……

    杨敷等不来救兵,心知汾州必陷,于是召来全城的将士,给他们倒上酒。举着酒碗,怆然泪下:“我与你们都在边镇,很想同你们一起齐心协力破敌,保全我们的城池,但强寇四面围攻日久,我们的粮食已经用尽,救援也被断绝,死守穷城非丈夫也!现在我们仍有数百人,不如突围出战,一决死生,以此得到一条生路或许还有希望。我宁可在朝廷受罪,也不能死在贼寇手里。我意已决,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将士闻言皆涕泣如雨,称愿意追随。

    于是杨敷率领军士于夜间突出汾州城的包围,一路箭雨,杀退不少齐军。

    但齐军势大,他们的箭矢很快便用尽,只得拔出兵器,继续斩杀周围的齐人,希望能杀出一条路来。

    段韶闻言,亲带精骑前来,不一会儿便将突围的人几乎砍杀殆尽。

    杨敷等人被齐军团团围住,他警惕地看着周围,最后对上段韶的眼睛,仰天大笑。

    段韶看着眼前疯狂的人,淡然道:“你是我朝前宰相杨愔的侄子,我敬重你的忠烈,速速下马,束手就擒,我定向我朝陛下保全你做官。”

    杨敷擦去嘴角的血,高举起手里的兵器:“天要亡我!我宁可战死也不屈于你等贼寇之下!”

    话毕便带着剩余的将士冲了上去。

    “孝先兄,此人交给我吧。”长恭一张鬼面骑马立在段韶旁边,请命道。

    段韶点了点头。

    长恭策马一跃上前,几个回合便将杨敷打于马下。

    段韶骑马跟了过去,看着倒在地上的杨敷,对长恭道:“别杀他,带回去。”

    长恭应下,吩咐士兵将他绑了。

    杨敷看着眼前用长戟指着自己的鬼面将军,愤恨地捶打了下地面…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73
    夺下了汾州,段韶回攻定阳。

    两军相持已有月余,虽然齐军夺下了定阳的外城,但是杨范依旧居于内城,严令士兵们不可迎敌。

    齐军无从突破,而段韶的身体情况也越来越差…

    他强撑着自己的身子,带长恭登山观望城池良久,决定要加紧攻势,速战速决,防止周国的援兵前来。

    于是,他下令齐军屠杀定阳外城,将斩获的百姓首级送进内城,以逼杨范应战。

    命令刚下不久,段韶便再也支撑不住,病倒在军中。

    长恭心急如焚,和诸多将领一起在帐中问着军医段韶的情况,得来的只是军医们的摇头叹息。

    “长恭…”段韶艰难地睁开了眼。

    长恭闻声忙来到榻边,声音有些喜悦却难掩担忧:“孝先兄,你醒了?”

    “你替我领军!”段韶简单地说出了这几个字,又吃力地掏出兵符交给他。

    “这…”

    “如今军中唯有你可以替我继续领兵,我军士兵尚不知晓我病倒,周军也不知道我的病情,一定要严守此事,否则战局恐会有变!”

    长恭紧紧握住它递来的兵符,坚定道:“您放心,我会夺下定阳!您好好休息,等我的好消息!”

    周围的将领们也忙道:“我等定随兰陵王夺下定阳!”

    段韶表情有些痛苦,抬手示意长恭低下头。

    长恭忙附耳过去。

    段韶声音沙哑:“如今子城未克,可用此法攻之。这座城池的三面有深深的溪谷,并无可走之路,只有东南一处有路。贼寇若是突围,必走那里。应当挑选精锐的士兵守住那条路,这样一定能擒住他们。”

    “您放心,我亲自带兵前去!”长恭在他身边说着,又握住他的手。

    段韶似乎安了心,缓缓闭上眼睛。

    长恭站起身,吩咐尉相愿尽快将段韶秘密地送回邺城救治。

    安排好一切,他领着千余人前往东南涧口设伏。

    到了深夜,杨范果如段韶所料,想要从东南的小路逃跑,却没想到鬼面的将军突然杀出。

    月光下,恐怖的面具反射出淡淡的银光,让杨范等人心生畏惧。

    长恭挥舞着长戟,趁着众人愣神之际迅速将他们拿下。

    *******************************************

    宇文护收到汾州、定阳先后失守的消息,差点气晕过去,忙遣宇文宪带领诸将退守,并令他来潼关商讨对策。

    摆脱了宇文宪大军的束缚,斛律光领着五万齐军汇聚在宜阳城下。

    城下,暗红的战甲连成一片。斛律光搭弓射箭。随着箭冲上城楼,他高喊着下令士兵们夺回宜阳!

    周军见状,开门迎敌。两军在城下大战几日,但宜阳却依旧没有被齐军夺下。

    从夏末到初秋,已可以感觉到丝丝的凉意。秋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几日的大战令周齐两军都伤亡惨重。

    斛律光见到齐国兵士渐渐开始厌战,虽然不甘心,却还是决定放弃宜阳。

    为了缓解士兵们失落的士气,他领兵转攻拿下了周国的建安等四城,捕捉俘虏一千多人。

    押解着俘虏,他领兵返回邺城。

    邺城的铜雀台上,高纬边欣赏着歌舞,边听闻斛律光回来的消息。

    想到前线捷报连连,他终于舒了口气,忙传来百戏班子庆祝。

    正看到兴头上,穆提婆上前道:“陛下,既然已经打完仗,应该让斛律大将军尽快遣散军队,不应让军队一同入城呀!”

    高纬闻言脸色微变。

    高阿那肱见状,也凑过来说:“大将军是您的岳丈,又手握重兵,深得人心,若是带着士兵们一起入城,大将军也许没什么,但是下等的士兵不懂规矩,若是冲撞了您,岂不是罪过?”

    高纬紧了紧拳头,语气带上些刚才没有的厌恶:“和大人,您怎么看?”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74
    和士开将视线从歌舞上收回,勾了勾唇,对高纬抱拳道:“陛下是天子,岂是谁都能见的?但斛律将军此次功高,您应尽快让他单独进宫见驾受封才是。”

    高纬表示赞同:“和大人所言有理,那就帮朕拟旨,让人传令给斛律将军,令他遣散军队速速回京受封!”

    “是!”和士开应道。

    斛律光领着大军向邺城前进,很快便碰上邺城来得传令兵。

    他抬手令队伍停下。

    来人上前将皇帝的旨意宣完。

    斛律光不禁眉头紧锁。

    此次征战,军士中很多人都有功劳,如今没有得到朝廷的慰劳和恩泽,就要遣散,实在不妥。

    思索再三,他没有理会这道旨意,而是写了表章派人秘密送往邺城呈递给高纬,同时令军队继续向邺城前进。

    高纬收到表章,又听说军队还在前进,心中不快,又遣人去下令军队停留,不得前进。

    此时,斛律光已经行至紫陌,收到敕书,他只好下令将士先行安营扎寨,等待朝廷封赏。

    高纬得知军队仍未遣散,心里厌恶更甚,还没来由地一阵恐惧,只好像祖珽问言。

    祖珽闻后,不自觉地勾起了唇,献言道:“陛下莫慌。臣以为此事可以派人去宣读诏书并且给将士发些赏赐,再令斛律将军遣散军队,速速入朝觐见。您已经犒劳三军,大将军若是再不遣散,便是抗旨了。”

    高纬觉得有理,遂让祖珽帮他去处理这些,又让人随便找些美酒和器物一并运去,好打发走那些士兵…

    等到诸人退下,他才惊觉自己的里衣有些湿。

    他一直忌讳他这个岳丈。因为在他面前,总觉得他这个皇帝很渺小…

    他的皇后,斛律光的女儿,和她父亲一样是个严肃的人。

    虽然他们刚刚成亲的时候,他对她有感情,但是时间越久越觉得她实在难讨自己的喜欢,所以有了其他妃子后,他也就对这个皇后没了兴趣…

    可话说回来,他的这个岳丈毕竟是几朝老臣,自己也需要他来守护疆土。所以他不敢对他的女儿不好,更是对他尊敬有加。

    这次,他既然又立了军功,不如就先拜他为左丞相,别封清河郡公,也体现出自己对他的看重。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汾北的战况汇报,终于让两大小将军大战了黑白武士即视感或者是光与暗的对手关系是不是扯了些?

    关于他们的兵器,我知道上部用的好像不是这个,全当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宪哥哥没准下次继续换,剑好像亮点不大,还是戟感觉酷,可是被长恭占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里选的话,没准宪哥哥用镋会很酷o(n_n)o

    第27章 兄弟阋墙

    简介:朝野欢腾士开除,行差一步琅琊憾

    --------------------------------

    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清晨柔和的光晕洒在邺城的大地上,不时有几片树叶随风划出优美的弧度。

    入秋以来,气温骤降,萧瑟的景象让人心中升起一阵阵寒意。

    神兽门就在眼前,和士开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如往常一样最早赶来宫中上朝。

    领军库狄伏连见到他,忙上前握住他的手:“和大人,今天有一件大好事!”

    和士开正在诧异,王子宜走过来,递给他一封信函,恭敬道:“恭喜淮阳王,陛下有敕令,请您到台省相见。”

    和士开手执着信函,略感奇怪,正要开口询问,身后突然涌出十几个军士。

    “你们干什么!”和士开厉声喝道。

    王子宜递给军士们一个眼神,笑道:“陛下怕和大人有危险,特派人前来保护!”说完还不及和士开反应,便连拥带押地推着他向台省行去。

    “狗奴才!瞎了狗眼了!”和士开嘴里谩骂着,但却隐隐觉得不妙,虽然他克制着自己的恐惧,头上还是渗出细密的汗珠来。

    经历了那么多宫变的他,已经感到阴谋的味道,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自乱阵脚。这里是皇宫!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谁敢动他?!

    行至台省,前方的两个人转过了身,他们嘴角挂着笑容,略带玩味地打量着和士开。

    这两人正是高俨和冯子琮。

    和士开又惊又惧,声音难掩颤抖:“琅琊王,您这是要做什么?!”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75
    “和大人,昨夜我做了个梦,梦到赵郡王叔,他说他当年死得太冤,请我帮他伸冤。您觉得今日我要做什么?”高俨递给冯永洛一个眼色,又将锐利的目光移回和士开身上,掏出明黄的卷轴,“这是皇兄的敕令,和大人今日就束手就擒吧!”
1...2324252627...1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