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所以这霍光、伊尹是谁?
刘洎和房玄龄嘛。
更重要的是,万一皇帝真的驾崩于天津,那刘洎会扶太子承乾登基吗?还是说要扶他之前就支持的魏王泰继位?
霍光是西汉权臣,当初汉武帝命他为顾命辅政大臣,霍光与另三位大臣辅佐汉昭帝继位,后来他却把另三位辅政大臣都排挤打压下去。汉昭帝死后,无子,霍光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为帝,结果仅二十七天后,却又将他废黜,另立了汉武帝曾孙刘病已继位为汉宣帝。
刘洎前面说效仿伊尹、霍光,然后霍光后来拥刘贺又废刘贺,这事在李世民眼中,可绝不是什么好事。
褚遂良又说刘洎回来后见太子和马周时说的是疾势如此,圣躬可忧,说皇帝病情严重,十分危险了。
然后他转头跟其它大臣们却说,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辅佐年幼的太子,诛杀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李世民之前因为刘洎支持魏王,曾经将他贬谪在外,但后来还是召他回朝,又授要职,也是觉得刘洎这人为了刚直,且确实能力出众,敲打了一番,魏王也就藩后,过去的事也就算了。
可谁知现在出现这等事,李世民也不由的猜忌起来了。
刘洎出言无礼还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如褚遂良暗示的那样,有霍光那样废立之心?
这等事情,可绝非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当天,李世民便马上召见了马周进见,亲自询问当时刘洎回来后对他和太子说过的话,而马周证实,刘洎当时确实说的是疾势如此,圣躬可忧。
然后皇帝又问,刘洎后来是不是跟其它大臣说过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需依循霍光、伊尹故事、辅佐太子、诛杀二心大臣便可以了?
马周如实说自己不曾亲耳听过这话。
然后新任兵部侍郎韩瑗出来做证,说当时他亲口听到了刘洎说这话,同时听到的还有中书舍人柳奭等数人。
皇帝皆传唤,数人皆证实。
李世民一张脸紫胀,召来了许洛仁。
“你立即去一趟黄门侍郎刘洎宅第,将其抓入百骑司诏狱,赐毒酒令其自尽!”
“速去!”
李世民一刻也不想再留此人了,既然数位大臣都证实了褚遂良的话,那就充分证明刘洎逆乱罪名。
许洛仁是皇帝心腹,统领百骑司,得旨便立马赶到刘洎府中,将毫不知情的刘洎从书房中带走,拉到百骑司设立的监狱后,直接就给了他一壶毒酒。
刘洎都懵了。
“请许公拿纸笔来,我要给圣人上奏。”
许洛仁却只是摇了摇头,“请刘公抓紧时间上路吧,这事拖的越久,对你的家族就越不利。”
言下之意,若是刘洎现在喝下毒酒,那么不会追究刘洎家族太多。
刘洎搞不明白,可许洛仁却只是催促他自尽。
“总得让我死个明白吧!”
许洛仁挥退左右,对他缓缓道,“太子派刘公去面圣,圣人龙体情况那是朝廷机密,你应当保守机密,只告诉太子与留守宰相,可你却到处传扬,说圣躬危疾,岂不是居心叵测,更何况你居然还想做伊尹霍光,谁给你的权力?更别说,你还做了更过份的事情了。”
“我·······”
“好了,我不会听的,听了也不会透露一个字出去,更不会给你什么纸笔,你赶紧喝吧,莫要最后弄的难看。”
许洛仁指了指手里的剑,这是皇帝赐下的宝剑。
若是刘洎不肯饮毒酒自尽,那许洛仁就用这把御剑砍下刘洎的人头。
“这杯毒酒,可是圣人对你最大的仁慈了,还给你保留全尸!”
刘洎望着许洛仁,良久,长叹一声,手微微颤抖着端起了酒杯,最后猛的一仰头,把毒酒钦下。
不过片刻,刘洎倒倒地身亡,七窍流血。
许洛仁看了看这位差一步就是宰相的黄门侍郎,只能摇了摇头。
“圣人提醒过你的,慎言慎行,可你自己不珍惜啊。”
等了会,确认刘洎已经死了后,许洛仁才叫来人,把刘洎尸体收敛起来,然后自己回去覆命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听完复命,只是嗯了一句。
“刘家如何处置?”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最后才道,“将刘洎兄弟子侄尽皆除籍为民,长流岭南。”
最后皇帝还是留了些情了,只令刘洎自尽,并没有再过多牵连刘氏家族,其家族迁往岭南居住,算是格外开恩。
“崔敦礼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转黄门侍郎,张亮迁工部尚书,司空房玄龄加太子太傅,转知门下省事。”
“马周转中书令,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兼尚书左仆射。”
“李绩加太子詹事、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皇帝沉默了一天后,召太子与重臣议事,然后做出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黄门侍郎刘洎赐自尽,死的突然,众臣震惊,但皇帝却没过多解释,只说他谋逆。
然后左仆射房玄龄转到门下省,却不是任侍中,而是以知门下省事这样的头衔过去的。
中书令长孙无忌变成了检校中书令兼左仆射,高士廉是右仆射不变,不再兼任吏部尚书。
侍中马周转为中书令兼吏部尚书。
中书侍郎褚遂良转为黄门侍郎。
尚书崔敦礼升为中书侍郎,李绩为太子詹事加兵部尚书。
宰相班子大调整,以马周为中书令,成为新的百官之首,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这对甥舅分任左右仆射,房玄龄终于调离尚书省,代马周知门下省事。
崔敦礼、褚遂良、李绩并为政事堂宰相。
新的政事堂宰相班子七人。
内侍宣读完诏书,众大臣们都云里雾里的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表面淡定,却也各有所思。
皇帝先杀了刘洎,然后又大调整宰相班子,这里面自然是大有深意的。
房玄龄心中大骇,第一个拜领旨意,长孙无忌则很意外,既然杀掉了刘洎,也敲打了房玄龄,怎么自己也被牵连丢掉了中书令之职?





贞观俗人 第1175章 杀功臣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洛阳宫之西,为西隔城。
许敬宗得太子传召,自翰林院匆匆赶到九洲池。出翰林院沿顺城大街至右掖门,再经右掖门大街抵西隔城南门崇庆门,一路向北,然后在经闾阖重门入九洲池。
九洲城是洛阳宫内重要的皇家池苑,荟萃了隋唐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皇家园林的杰出典范,始建于隋,因似东海的九洲而得名。
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
不过许敬宗却没多少心思观赏这美丽的皇家园林景致,此时他一边随着内侍在园中行走,一边在脑中迅速的思索着太子此时召见他之意。
朝中刚刚经历了一轮巨大的人事调整,皇帝好久不问军政事务,却突然杀了黄门侍郎刘洎,又调整了政事堂宰相班子,这无疑是极有深意,这时太子召见,他也不知道是何意,但肯定不简单。
洛阳宫为杨广派宇文恺、杨素、封德彝等人所营建,九洲池也是当年引洛阳外八水中的谷水入洛阳城而形成的,洛阳城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九洲池内的正位于洛阳宫西北高地上,池内的水向宫城辐射,构成了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的宫苑园林胜景。
隋末一度毁于战火,秦琅奉旨重修洛阳宫,对九洲池也重新修复,建成之后,甚至更胜于隋季。
太子在九洲池的中心建筑瑶光殿召见许敬宗。
瑶光殿位于九洲池三岛之间,殿高九丈有余,开间两丈余,进深七丈余,一层地面铺满京砖,二三层全是榫卯结构的雕梁画栋,采用的全是自巴蜀采伐运来的金丝楠木。
瑶金殿前有一琉璃亭,乃是后来修复时秦家所献,整个亭子皆采用琉璃柱、琉璃瓦建成,通体晶莹,流光溢彩。
亭中,琉璃桌上,摆着琉璃棋盘和琉璃棋子。
太子已经在那里等他了。
“刘洎被杀,房玄龄离开尚书省转知门下省事,这事办的出乎孤的意料,大学士办事果然了得,孤非常满意!”
这番开门见山的话吓了许敬宗一跳,赶紧小心的左右观望了一下。
“孤早摒退了所有人,放心吧。”
许敬宗心里稍松口气,马上道,“臣不敢居功,此事皆褚遂良之力也。”
“本来孤不应当知道这具体内情,但还是有些好奇,你且细细跟孤道来。”
承乾拿起一颗琉璃棋子,却是红色的炮,先来了一个当头炮。
许敬宗赶紧跳了一匹马上来。
“臣是通过李义府·····”许敬宗娓娓道来,对于太子倒没有敢半点隐瞒,如实的讲清楚,他是如何谋划,又如何让监察御史李义府把材料透露给了御史大夫韩仲良。韩仲良之子兵部侍郎韩瑗与褚遂良、长孙无忌走的近。
韩仲良告诉了儿子韩瑗,韩瑗又透露给褚遂良,然后褚遂良又跟长孙无忌密谋,“参与此事的有长孙无忌、韩仲良、韩瑗父子、褚遂良以及来济,并有中书舍人崔仁师、柳奭等,听说丁忧在家的燕国公于志宁也有参与其中。”
承乾听着这一串名单,面无表情,拱了一个兵。
“柳奭是晋王妃的舅父吧?”
“正是,晋王妃是太原王氏,五姓七望,其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书左仆射,其叔祖乃是同安大长公主的驸马都尉、随州都督王裕。正是同安大长公主向陛下推荐王裕侄子罗山县令王仁祐之女有美色且贤淑有才,陛下乃娉为晋王妃。柳奭正是王仁祐妻弟,柳家也是河东名门。”
同安大长公主是高祖李渊的妹妹,嫁给五姓中的太原王氏,当年在隋朝时,李渊也曾被杨广猜忌过,有一次杨广召见李渊,李渊因病未至,杨广大为不满,欲治罪。幸好同安大长公主的女儿王氏当时在杨广宫中为嫔妃,她替舅父李渊陈情,才让杨广打消猜忌,平息愤怒,让李渊逃过了一劫。
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也是得到了太原王氏的鼎力支持的,故此李渊对于妹妹十分宠爱,对太原王氏也向来恩赏有加。
同安大长公主出面,把侄孙女说给内侄孙晋王李治,这婚事当然还是很好的,太原王氏可是五姓名门,李世民对这桩婚事很满意,有同安大长公主的说媒牵线,亲事很快就达成了。
太原王氏做为五姓七望的名门,在河东地区更是头号名门,与河东的薛裴柳这三大豪门也向来是联络有亲的。
柳奭的祖父柳旦曾任隋朝的太常少卿,隋朝文帝杨坚的宰相纳言柳机,和其子兵部尚书驸马柳述,便是河东柳氏族人。
后来因为柳述柳机父子支持杨勇反对杨广而坐罪,柳氏失势,隋朝末年,柳奭的叔父柳亨加入了瓦岗军,后来柳奭也前往投奔,后随他叔父一起归唐。
柳亨入唐后累迁至邛州刺史、封寿陵县男,而柳奭也官至中书舍人。
“太原王氏。”太子冷哼了一声,然后又拱了一个兵。
承乾妻子武功苏氏,虽说也是隋朝宰相之后,关陇有名士族,但比起五姓七望或关陇六姓、江南四姓还是要差上一些的。
崔仁师,那是博陵崔氏,柳奭,河东柳氏,于志宁,更不用说了八柱国家之一。
长孙无忌身边聚集的力量已经很强了。
“你说圣人向来对房玄龄信赖有加,为何却把他调离尚书省?去了门下省,也未授侍中之职?”
太子问道。
房玄龄深得圣眷,这是公认的,而房玄龄在朝多年,贞观以来一直稳坐尚书左仆射之职,一直主持着尚书省的事务,其能力也是公认的,并且其人脉关系,同僚人缘等也非常好。
许敬宗象走田,防守河界。
“臣倒以为,房玄龄已失了圣眷,刘洎被杀,皆因他犯了人臣大忌,而刘洎此前曾与留守西京的房玄龄密信联络,必然让圣人起了猜疑之心。自当初魏公谏诤之后,圣人已经坚定了殿下的储君之位,不再给魏王等皇子半点机会,当初对杜楚客杜正伦等也是严厉贬黜,当初房玄龄也因此在家避位许久。”
“你觉得房玄龄这次惹怒了皇帝?”
“这是必然的,皇帝之前冷落了房玄龄许久,令他在家避门思过,后来虽又复出为相,可也是圣人觉得储位再无争议,可现在刘洎一事,却牵出房玄龄可能还存了那些心思,圣人岂会不恼?”
“那为何圣人不直接罢了房玄龄,却还要让他知门下省事?”
“臣猜测一来可能是觉得房玄龄功高望重,二来也是其能力出众,所以这次调职也是敲打警告之意,给他留了改过机会。但是呢,圣人肯定也对他不再如以前那般信任了。”
承乾笑着把许敬宗的一匹马打掉,“褚遂良这人字写的端正大气,倒不料玩起这些构陷诬告的诡谋来,也是厉害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太子对褚遂良的印象一直不太好,当初他年少时,褚遂良是东宫崇贤馆的直学士,行事就常惹承乾不满,后来被秦琅狠狠收拾后,倒是好些了。再后来他得了圣人青睐,官运亨通,成了圣人身边的近臣。
可这家伙居然跟岑文本一样,居然去支持魏王李泰。
仅此一事,就够让承乾永远把他拉入黑名单了,虽说后来褚遂良见机的快,迅速改投长孙无忌,抛弃了李泰,但承乾心中永远还是隔应的。
如今褚遂良亲自出马把刘洎谗杀,承乾也不仅不会感激,反而更觉得此人不可靠了。
“本来只想收拾了刘洎,倒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可惜房玄龄这次还是没彻底扳倒。”许敬宗遗憾道。
“不妨,杀一贬一,足够震慑某些人了,让他们明白,这等心思是千万动不得的。大学士的功劳,孤是会一直记在心里的。孤看马周病情,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待他走后,孤定会举荐你入政事堂的,中书令不敢说,但侍中定能帮你争一争。”
许敬宗大喜,满口感激。
“张亮这次召为工部尚书,你怎么看?”
许敬宗思考了一会,“臣觉得这是圣人要收拾张亮的预兆。”
“何出此言?”
“臣斗胆说几句不该说的,臣观圣人这几年行事,一来放手让殿下监国摄政以历练,二来则是开始在谋划将来之事。先前杀刘洎,便是因为他犯了大忌,引发了圣人不好的猜忌,继而还把房玄龄给牵连了。”
“这张亮召入朝为工部尚书,其实也是因此。”
“张亮之前也是支持过魏王的,听说现在都还有些瓜葛不断。”
张亮是草根出身,后来投瓦岗再归秦王府,当年为李世民在山东联络豪强,做些秘密的差事,虽然失手却也咬紧牙关什么都没吐露过,对李世民十分忠心,所以后来也深得李世民信任。
虽被公认是个草包将军,但张亮的仕途却非常不错,这次召入朝之前,还在青海道做经略使兼都督之职,是镇守一方的封疆重臣。
许敬宗话里之意,皇帝身体可能确实不太好,所以现在已经开始在谋划将来,准备为太子扫除一些障碍。
张亮本身是贞观元勋,但他娶了赵郡李氏破鞋后,成为五姓中赵郡李在朝中的代言人,而李氏跟范阳卢氏一样,之前都是很支持魏王泰的。
假如李世民哪天突然驾鹤西去了,张亮这样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万一跟李泰勾结起兵造反,危害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皇帝这次干脆把刘洎杀了,房玄龄贬了,再把张亮召回朝来,一个在京的工部尚书,当然没法跟一个在外的封疆大吏相比的。
“张亮还支持魏王吗?”
“赵郡李氏和范阳卢氏依然与魏王有往来。”
承乾目露杀机。
“将军!”
承乾一炮打掉了许敬宗的一只象,“既然张亮如此不识好歹,那就把他也给拿下。”
杀了张亮,再敲打下赵郡李和范阳卢。
许敬宗把老帅移位,“臣明白。”




贞观俗人 第1176章 小别胜新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太平。
秦琅的船队刚入港,公主就带着人亲自到码头迎接。
见到秦琅,公主不仅没有半分责怪不满,甚至还嘘寒问暖关怀备注,让秦琅都不觉得十分愧疚。
“本来早就要回来的,结果遇上点事就耽误了,让你一人呆在这,真是抱歉。”
“男主外,女主内,这里是我们秦家的封地,自然也就是我的家。”
秦琅挽起公主的手回魏公堡,沿途的商民们纷纷向秦琅和公主行礼致敬。
“夫君在这里真受爱戴!”
“公主在这也十分受欢迎啊。”秦琅笑道。
回到府中,沐浴更衣,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公主粘着秦琅不放,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还把自己这些天闲来无事做的熏衣香囊给秦琅挂上,还给他系上了一枚玉佩。
“这是父皇中秋所赐,玉能保平安,三郎经常在外跑,带在身上。”
公主关心秦琅身体,在外吃的好不好,住的安不安,海上安不安全,并没有去询问他这些时日在哪里,做什么,也没问起金银岛等事。
“告诉三郎一声,家里有诸位姐姐们操持,一切都好。”
玉箫、阿侬等一众妾侍们都过来请安,秦琅笑着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些礼物。
“这次三郎回来,应当暂时不会再出去了吧?”公主问。
“嗯,回来了就好好陪你们。”
当天晚上,秦琅自然是要留在公主院里,可惜公主却说身体不便。
“可是恼了我?”
“真是身子不适,我叫璎珞奴来陪三郎好了,要不金刚奴也好,或者三郎想去玉箫姐姐或幼徽姐姐、阿侬姐姐那都行的。”
明白她是来了月事后,秦琅呵呵一笑。
“一起睡又不是非得干点什么才行,我今晚只想陪你,只想搂着你睡。”
一番话羞的公主满面桃红,话说公主也都不是新婚少女了,结果还经不得秦琅那些情意绵绵的话,随便三两句就能闹个大红脸。
“可是按宫中规矩,见红是不能侍寝的,不吉。”
“哪来这么些个规矩,咱们夫妻不讲究这个,再说这也不是宫里的。”
“要不我叫侍女来陪你吧,我身边这四个侍女可都是宫里细心挑选带来的,你看上谁我叫谁来。”
“再说这个我可要惩罚你了!”秦琅笑道。
宫里规矩多,也讲究。
比如虽说皇帝有编制的嫔妃美人等一大堆,但是皇帝也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宠幸后宫,比如说来月事了就不能侍寝,又比如除了皇后,后宫满五十岁以上,是不能再陪皇帝睡觉的。
再者,除了一后四妃九嫔,可接驾承幸,其余的只能被召到皇帝处临幸,事后往往还得马上告退,并不能一夜到天亮。
各种规矩多的是。
甚至每次皇帝临幸后宫嫔妃时,都还有专门的宦官负责记录,从被临幸人的姓名年龄到年月时日,甚至临幸时间长短等都要统统记录下来,并存档备案的。
而如果皇帝事后不想让这嫔妃怀孕,还有可能会赐下一碗汤,这是避孕的,不喝都不行。
只有皇帝允许,才能怀。
而后宫怀孕后,内侍还要拿出备案的记录来核查,如果时间对不上,那可就非常严重了。
总之,事关龙种血脉,不能有丝毫大意的。
名门千金出嫁,还会有同宗姐妹做媵,更别说带个通房婢女了,这些婢子本就是同主人睡在一间屋内,在主人不方便的时候代服其劳的。
秦琅瞧了瞧丽质的大床,这床居然是从洛阳千里迢迢运来的嫁妆,所用木料自然是其好的顶级料子,一张婚床占地极大,就如同是一个房间一样,木料都是雕花,帐幔等也皆为锦绣,被褥更是外面刺绣里面绸缎,中间夹的是上等的蚕丝。
这床不仅大,而且还带有踏步等,甚至还自带了两个陪床位,就是留给婢女们睡的,甚至还有茶台等。
天冷了让婢女先暖床,然后暖好了主人来睡,她们就睡帐外,主人半夜要起夜她们负责端马子,要喝水她们倒茶,反正就算是睡觉,这些贴身婢女也不会离开主人半步距离。
秦琅其实不太喜欢这样的贴身婢女,夫妻间连半点悄悄话都讲不了,哪怕公主很适应这些婢子,还再三说这些都是最放心的贴心人,秦琅还是不太习惯的。
在公主等这时代的人眼中,贴身婢女本来就都是奴才,都是自小养大的家生奴,忠心耿耿绝对可靠,她们就如同是一件附属品一样的。
“都说小别胜新婚,一别数月,有好些体己话想跟公主说呢,还是不要有人在旁边的好。”
晚上,不管公主怎么反对,秦琅还是留在了她这里过夜,并把大床边的两个贴身通房婢女赶到了外间。说是外间,其实卧室如同一个大套间,她们在外面伺候,也是能随叫随到。
“这次我主要是在金银岛多耽误了些时间,那里是近年我们家在海中发现的一个大蛮岛,上面只有一些不开化的蛮子,却有很广阔的山川河流,又发现有金矿,所以如今我们在那边开矿,还一边屯田种植,以便自给。”
公主对此好像倒不太感兴趣,“先前阿侬把家里的账本拿来我看,可我哪看的懂,只看到咱们家产业确实很多,进出如流水,真是辛苦了三郎。”
1...603604605606607...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