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若将来他在你朝中辅政,没有个秦琅这样的重臣平衡,容易出事。秦琅早年性子有些急躁甚至带点轻浮,但这些年沉淀,已经很稳重了,他也不是那种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只是有点被害妄想症而已,总想着给自己给秦家留点退路,朕也不知道他为何会这么想,不过现在听你的想法,倒觉得他也不全是被害妄想症了。”
贞观俗人 第1199章 震惊朝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皇帝毫不客气的指责承乾的不懂事。
“不让下属比自己有本事的上司不是好上司。”
连臣子都容不下的皇帝,自然也不是好皇帝。
“难道就因为秦琅功高望重人脉广,就连天子也要忌惮他?”
“错,不是忌惮,如果秦琅真的谋反,那么就算他功比天高,姻亲朋友遍及朝野,门生故旧满天下,那么该出手也得出手。可问题是,秦琅反了吗?”
“你不要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你再换个角度去想想。”
李世民也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承乾突然钻了牛角尖,秦琅可是承乾的基本盘啊,秦琅、长孙无忌这一直都是承乾最强力的支持者,况且现在承乾还娶了秦琅的异母妹,而秦琅又娶了承乾的亲妹妹,这关系难道会比娘舅长孙无忌差?
放着这么有力的支持者不好好珍惜,还想着要治秦琅谋反罪,这不是自己挖自己的墙角?
这是什么奇葩的想法?
张亮、房玄龄这种支持魏王的,那才得深深警惕,秦琅这种都是心腹中的心腹了,承乾却觉得他在海外搞点产业赚点钱,就要收拾?
“官职爵位虽朝廷名器,不能轻易授予,但该给的时候还是得给,杨广继位后废隋文帝爵制,仅留公侯伯三等,多少门阀勋戚贵族都被他夺了爵,好多都是当年在关中建立西魏北周的家族,历经几代爵位不变,到了杨广这直接就夺爵了,甚至好多隋朝开国的元勋功臣,也被他夺了。”
“所以结果你也看到了,全天下都反杨广,连他一手建立的禁卫亲军骁果军都反他,还把他弑杀了。”
官职爵位当然不能随便给,但对于重要的功臣该给就得给。
人家秦家做点买卖,都还给掌柜的和伙计顶身股分红,你这当太子的连人家在海外搞一点领地都不肯给?
又不需要朝廷什么,既不割土又不裂地分户的。
李世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当初武德天子虽然高官显爵到处给,但给的都是散阶和虚爵,而李世民继位之初就给了许多实封,后来又推出世封制,以分赏功勋以及安置宗室。
如今又针对勋官泛滥和权益不足情况,特要在辽东再行勋封。
所以跟马周一番谈论后,李世民已经坚定主意,认为只要朝廷不打算更改国策,不禁海抑商,那么如秦家这样在海外搞商站甚至是居留地的情况就不会改变,那么与其假装看不见,倒不如积极应对。
起码也要把其纳入体系之中才是上策。
承乾想的是堵,李世民想的却是疏。
堵不如疏,这是肯定的。
因势利导,让事情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内,这才是帝王真正该考虑的事情,而不是钻牛角尖逆势而为。
就好比五姓七望在民间名望极强,李世民也曾非常厌恶,但李世民也没凭一已之恶,就非要跟五姓七望过不去,一心一意死磕到底,那不是明君所为。李世民很小心的在处置着五姓七家,一边拉拢一边敲打,这些年过去,五姓七家如今不也服服贴贴为大唐贞观盛世贡献着一份力吗?
“承乾。”李世民叹了声气,“朕给你选好了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你舅父长孙无忌和你妹夫秦琅,以及英国公李绩。此三人皆是能臣,秦琅和李绩还皆是出将入相之才。”
用此三人,可互相牵制,秦琅可平衡长孙无忌,而李绩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平衡秦琅。长孙无忌现在是关陇派的核心,而秦琅是军功新贵的领袖,两人相互平衡。
李绩呢虽说坐镇并州多年,也没什么突出的功绩这些年,但他曾是瓦岗创始人,当年秦王府的核心武将班底,多出自瓦岗。所以李绩到时就可以平衡秦琅,随时取代他。
“苏定方和许敬宗此二人你也可以重用,另外张行成、于志宁、高季辅、褚遂良也堪倚重。武将这边,程咬金、牛进达、刘兰成等自不用说,而杨国忠、思摩、思力、社社、何力等虽为异族,但也忠心耿耿能力出众,关键时候可堪大用。”
皇帝这番话说着已有几分托孤之意了,承乾听的不禁眼泪流了出来。
“阿爷为何说这些,您还春秋鼎盛······”
“好好听朕说,朕的身体说不定哪天随时就走了,朕知道你志向高远心气强,但当皇帝最得有耐心,皇帝不是冲锋陷阵的,更不是力战群雄的。皇帝要当好不容易,你得平衡好各方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朝堂还是地方。”
“其实皇帝就如同是一辆高速奔驰马车的车夫,你要驾驭好拉车的马匹,那些就是你的臣子,你还要掌握好你马车的方向,保护好你马车上的货物,那是你的子民。尽量顺着大道走,不要走小道捷径,弯道时要减速·······”
皇帝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
十八年天子,李世民也早从当年那个秦王,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皇帝,如果不是身体跨了,李世民这个年纪,本来再当十八年皇帝也是有可能的。
太子还是显得稚嫩了一些,但他已经没有太多时间给承乾去历练了。
他只能尽量为了扫除一些障碍。
·······
贞观十七年,夏。
中书令摄吏部尚书马周病逝于家中,皇帝下诏辍朝五日,赠幽州大都督、鲁国公,谥文贞,陪葬昭陵,配享太庙,令其嫡长子承袭鲁国公爵位。
马周临死前,让儿子把他十几年来给皇帝的奏折都翻了出来,亲自将这些底稿一把火烧光。儿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马周说春秋时的管仲、晏婴经常数落国君的过错,显得自己很伟大,还让史官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名留千古,这是对君王的不敬。圣人与我有知遇之恩,我岂能这样不敬呢?
马周之子把父亲遗表送到御前时,李世民知晓了这件事情后,不由的大为动容,继而想到了魏征。
当初魏征在他征辽时病逝,他死前就把他给皇帝提过的谏议等都整理了一遍,还特别郑重其事的让儿子交给史官,这些材料条理清晰,内容翔实,上面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魏征提了某条谏议,皇帝不愿意,最后被魏征强谏死诤,迫皇帝不得不采纳。又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想出去游玩打猎,被魏征声色俱厉的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痛改前非不再玩物丧志,甚至还有记录着比如某年某月某日魏征面见皇帝,结果皇帝正在玩鸟,见魏征到来,来不及把鸟拿走,只好藏在衣袍内,魏征看到了,就故意拖延奏对时间,也不点破,最后那只皇帝喜欢的鸟活活的被闷死在衣内,他魏征通过这样的方式又谏了皇帝一把。
之前史官把这事奏报李世民,还将这些材料交给皇帝看时,李世民还觉得魏征是忠谏良臣,可现在马周一番遗言,让李世民马上对魏征大为不满。
越想越气的李世民,尤其是想到当年那只被他活活憋死的鸟,皇帝下令,派人把魏征的墓碑推倒,那是当初李世民在东征归途中亲自为魏征写的。
皇帝还下令改魏征谥号文贞为襄,不让魏征跟马周一样以文贞为谥,而是给了降了一个档次的襄为谥。
最后皇帝手诏取消魏征长子魏叔玉与衡山公主的定婚,皇帝改封衡山公主为新城公主,改赐婚于马周长子。
次月,三司会审张亮谋反案,上奏当斩。
皇帝手诏,命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二人再审,仍奏报谋反罪立,当斩。
于是命房玄龄到狱中为张亮送别,押赴洛阳西市问斩,并没收其全部财产,仅留下其元配所生少子一人为其继承香火,续弦赵郡李氏亦被一同问斩。
事后,御史大夫韩仲良弹劾房玄龄审理张亮一案时循私,意图为张亮脱罪,请求有司调查。
皇帝召房玄龄当面斥责,房玄龄叩首谢罪。皇帝下令有司调查,最后查证房玄龄确有偏袒张亮之意,当罪。皇帝以房玄龄功高望重且年老体弱,特许其致仕归家养老。
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崔仁师诬告秦琅谋反,皇帝下旨让太子调查此事,查无此事。
太子下令,判定崔仁师诬罔罪立,减死,流放边疆。
太子赐秦琅绢五百匹,银瓶一对安抚。
同月,皇帝以李绩交通张亮事涉谋反为由,贬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侍中摄兵部尚书、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为陇右叠州都督!
李绩被贬第二日,皇帝下诏,以南海金银岛置吕宋都督府,授秦琅为世封吕宋都督,许秦琅子孙世袭永镇。
吕宋都督府为秦家世封永镇,世土世治,许自置僚属,许自招护卫,行政司法税赋军事皆自治,领地税赋所得,上缴三分之一入国库,余皆自留······
此诏一出,震惊朝野。
皇帝的使者赶往武安宣诏,秦琅上表谢恩,并随表献钱十万贯谢天子。
贞观俗人 第1200章 秦家的取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秦琅坐在大宝船艉楼的大书桌前。
手里提着一支饱蘸徽州松墨的湖州紫霜毫,却迟迟没有下笔。
“可是这湖笔不合阿爷之意,孩子去为阿爷寻宣笔来。”长子秦俊在一边磨着墨,见状说道。
秦琅却只是笑笑。
“关于宣笔的由来,你可听说过?”
“儿臣曾听老师说起,说当年秦国大将蒙恬率军南征伐楚,行至如今宣州中山地区,发现中山兔肥毛长,质地最佳,于是以竹管为笔杆,兔毛为笔头制作毛笔,世人称为蒙恬笔,为宣笔之鼻祖。”
秦俊长的高大英武,犹如秦琅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或许是继承了其母玉箫的诸多优点,英俊斯文,潇洒倜傥。
秦琅这次出海,特意带上了自己的十三个义子外,还把几个亲儿子都带上了,不过因为是渡海航行,为安全见,秦琅的船上只带了长子秦俊,其余诸子分几批分船随后而来。
业已十六岁的秦俊已经如个小男子汉般高大,秦琅现在已经开始有意培养锻炼他,让他时刻跟随自己身边学习。
“其实蒙恬之前,很早就有楚人制作毛笔了,只不过当时的做法是把笔头夹在划为四片的竹杆头上,然后麻丝夹缠,再涂上漆汁。蒙恬笔则是加以改良,改成了如今我们看到这种笔杆一端镂空做成笔腔,再把笔头放入笔腔中。这个改良使的笔头固定在笔腔中易于长期保持浑圆状态,利于书写,二则可以保持端正的位置,再则更稳定。”
由秦到唐,宣州的毛笔确实有名,与宣纸一样成为贡品。宣州泾县,也一时成为江南富庶发达之地。
正所谓宣州的纸笔,徽州的墨,和端州的砚,并称文房四宝。
这宣州笔里的精品又称为紫豪,用的是泾县本地特有的山兔背上的一小块的针尖毛,纯用紫毫,软而圆健,若兼花白,则坚强劲利。
花白紫豪又还分出二花,三四花,五六花,七八花等。
宣州紫豪那就是大唐文笔中的爱马仕,第一等的品牌。宣笔中也还有狼毫、羊毫等,每年最好的一批笔都是进贡宫中,然后就是被朝中的宰相尚书等高官们分掉了,就算是当世一笔一的士族,也分不到多少。
读书人都以拥有宣笔为豪。
有首打油诗写的好,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正宗的宣州泾县山紫毫,那真是比什么辽东紫貂毛、流鬼国白熊皮、夜叉国白天鹅绒都卖的火的。
真正的价如金贵。
也正因市场需求太大,而供应却少,所以大唐各地也有许多新的制笔地出现,其中以湖州毫笔算是做的最成功的。
湖州临近杭州,工商云集,产出的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又透明的锋颖,士民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部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正所谓毛颖之技甲天下。
湖颖并不全是模仿山寨宣笔,而是走的差异化经营之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所以这些年湖笔已经在士人中赢得极佳的口碑,当然湖笔能够迅速的扬名士林,甚至产业规模能够起来,最关键的还是秦琅。
正是秦琅当众从宣州那边招募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宣笔工匠,然后在临近杭州湾的湖州建起全套的湖笔产业链,最终秦琅又以自己在朝堂、士林以及诗书这几方面的地位,为湖笔搭台唱戏,疯狂带货。
秦琅的瘦金体用湖颖,在书法界开宗立派。
湖颖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如今名气丝毫不差于宣笔,同样成为宫中御笔贡笔,也成为宰相高官,太学监生们的必备之笔,甚至每年还能获得大笔的朝廷官府采购订单。
在产量上,湖笔反而后来居上,宣笔还只能搞饥饿营销,湖笔却已经发展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多达三百多个品种,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对于质量严格要求,如羊毫,只采用湖嘉湖一带的土山羊,这些山羊以圈养为主,主吃科桑叶,锋嫩质净,主选羊腋下毛。
湖笔中虽也有兔毫、狼毫,但以羊毫取胜,宣笔的山兔紫毫,湖笔的羊毫黑子,并称雄天下。
“我喜欢用湖颖!”秦琅笑着说道,在各种场合,秦琅都用湖笔,无时无刻不在为湖笔带货打广告。
秦家是湖笔这个产业的缔造者,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养大这头奶牛,当初还拉了许多勋戚豪门一起,如今这个产业的成功,每年也能为秦家带来巨大的回报。
“我手里这支湖颖比等重的黄金都贵。”
这支湖颖是湖笔中顶级的高档品,其锋颖黑子,只有湖州山羊颈、掖下不易与外部摩擦的部落毛才可用,一头健壮的湖羊身上只有四两笔料,这四两中带黑子的顶多只有一两六钱。
而这一两六钱黑子料,还要经过一位优秀的拣毛工人,按质量和长短再分为十个等级,其中的一等笔料,真正是毛万毛中拣一毫,注定了其中最好的湖颖的优质优量和数量的稀有。
一支毛笔居然比等重的黄金还贵,听起来惊人却是事实。
秦琅提着这样一支金贵的湖颖半天无法落笔,当然不是嫌笔不好想换宣笔,而是有好多话一时没想好。
他本来是准备给皇帝再上一道谢表。
益州黄麻纸铺好,可半天没落下一个字。
“阿爷,孩儿想不通,为何就这么认了?”
秦琅扭头望着明显带着些不高兴的长子,干脆把笔搁在了笔架上,他转过身望着儿子,“大郎,坐。”
“你把你心里的真实想法跟我好好说说。”
船随着波浪在上下起伏着,船舱里并没有其它人。
秦俊道,“我只是觉得朝廷摘惯了桃子,当初将蛮荒武安世封给阿爷,阿爷千辛万苦带着大家,将武安的俚僚蛮子征服,将那些土豪招附,开山修路,垦田开渠,好不容易才有了样子,结果朝廷就来摘了桃子。”
“而如今我们秦家自己在海外发现了金银岛,投入这么大,招募淘金者,一船船的运来各种物资,派来这么多管事、工人、奴隶,还跟岛上的番蛮作战,朝廷出了什么?什么都没有,这个岛的位置,到这里的航线,等等一切,都是我们秦家辛苦付出得来的,可如今朝廷什么也没做,一道旨意,就要把这里设为吕宋都督府,也不派一兵一卒,不派一官一吏,更不拔半点钱粮,就要以后我们年年缴纳三之一的税赋,这岂不是过份了?”
“凭什么?”
年轻人的眼里全是不服气。
皇帝派使者南下,送来一道诏令,以金银岛置吕宋都督府,世封为秦家领地。吕宋这个名字,是旧金山原名,先前一个巴朗盖村社的名字就是吕宋,由来是当年这些人乘巴朗盖帆船从渤泥一路北航至此,发现马尼拉湾入口处的海岬,岩石高峻,形如木杵,他们就将之称为吕宋。
吕宋是一个音译,原意就是巴朗盖移民形容马尼拉湾入口处海岬的,本意是木杵之意。
朝廷没以旧金山或金山或金银之类命名,也是因为朝廷已有金州都督府了,所以最后用了这里土人原来的名字译音吕宋。
“你知道我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吗?”秦琅很有耐心的问儿子。
“阿爷费尽心血种树,如今桃子长成了,朝廷直接伸手就要摘三分之一的桃子,还要我们摘好送过去,以后还年年要这么多,阿爷心下也肯定难受。”
“不,我一点都不难受。”
秦俊愣住,这怎么可能。
“金银岛虽然并不是汉家旧疆,但是我们秦家始终是大唐之臣,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皇帝一道诏令,看似巧取豪夺,直接就要走三分之一的税赋,但在秦琅看来,这道诏令一下,其实却是他求之不得的。
有了这道诏令,就等于永久性的解决了金银岛的合法性问题。
在此之前,金银岛就是块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地带,是秦家一直在打的擦边球,虽说之前是一直没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永远没事,没有一个合法性,那么就永远有个隐患,谁也不知道雷什么时候爆。
而现在皇帝李世民亲自下的旨意,把金银岛的问题给解释清楚了,这就是皇帝赐给秦家的一块世封领地,又与中原的世封领地不同,这个叫海外领地,朝廷一切不管,许你自治,可以自置官僚,自拥军队等等,朝廷只要求你在领地推行朝廷的律令税法等等,然后就是向朝廷上缴三分之一的税赋。
朝廷啥也不干,要走三分之一的税赋。
过份吗?
秦琅觉得一点都不过份,反而觉得朝廷要了这三分之一的税后,这海外领才算是真正的安全并稳定了。
贞观俗人 第1201章 开衙建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有了这道旨意后,金银岛的身份就确定了,有了皇帝赋予的合法性,再不是黑户,这很重要,非常重要,重要到交三分之一的税赋其实也非常划算了。
虽说如果一直黑户下去,也许有一天,秦家可以直接在岛上称王或建国,将来做中原王朝的一个附庸国或藩属国什么的。
可还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如现在这样,一道诏令就把一切隐患都解决了,只不过是付出了三分之一的税赋,换来的这一切难道不划算?
朝廷给出的可是极难得的自由领地地位,是与中原世封领地完全不同,拥有更大自治权益地位的啊。
这正是秦琅一直以来都幻想拥有,却一直都没法拥有的。
如今,李世民居然松口了,秦琅高兴还来不及呢,所以他接到旨意后,当天使表示他应意思意思以谢君恩的时候,秦琅直接就让使者给皇帝带回十万贯的谢意。
这十万贯仅是换一个吕宋都督,一个海外羁縻州都督的衔头,秦琅却觉得非常划算。
他甚至都有些意外,皇帝为什么这么大方?
他原以为,金银岛肯定也瞒不过皇帝,但只要他不是故意满世界宣扬,也许皇帝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这个事情呢大家心照不宣也互不提起,就这样不黑不白的下去。
可谁知,皇帝居然主动的提起这事,还给了这么好的处置结果。
“我觉得,朝廷这是明抢,他们什么都没付出。”
“不,那道诏书值更多,我们是赚到的那个,不要看的太浅了。”
秦俊依然觉得皇帝就是明抢,“最多上缴十一税就不错了。”
“年轻人,有舍才有得,你知道这道诏书颁下,我们金银岛多赚吗?”
一个吕宋都督府,虽然天使也解释了,说朝廷将之定性为海外领地,属羁縻府州,跟中原的世封府州没法比,比如移民等有不少限制。但秦琅觉得已经足够喜出意外了,根本性的合法性的问题解决了啊。
至于说三分之一的税,这反倒是小问题了。
皇帝承认秦家在海外经营的殖民地的自治地位,给予了合法地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干涉领地内政,这妥妥的封国啊。
秦琅也不由的对皇帝李世民再次充满敬佩,李世民的这个处置体现了无比的政治智慧,他不是杨广那种小气的皇帝,也不是刘邦那种过河拆桥的皇帝。
他真正实现了当年对秦王府那些旧部们说过的话,同生死,共富贵。
金银岛设为羁縻都督府,显示出了皇帝高超的政治水平。
不服不行。
三分之一的税看似高,但重点是吕宋将推行的是朝廷的税赋法,而朝廷自贞观新政以来,虽说工商税比较严格,可两税法做为基本国税政策,还是负担较轻的,税制相对合理,所以比起过去的租庸调税法,要强的多。
两税法保证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们减轻了负担,而工商、专卖等税又能保证财政税收,朝廷用此税法,地方上也是三分之一留州县,三分之一留道府,三之一上缴国库。
现在朝廷要求吕宋每年将三分之一税赋上缴国库,其实跟内地没什么区别。
在秦琅看来,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份,毕竟皇帝给了你一个别人给不了的地位,置吕宋都督府,就算成为一个羁縻州,那也属于大唐体系的一部份,那么以后就没有人敢轻易碰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