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来···”

    刚喊出一个来字,林三却已经将一把匕首架到了程名振的喉咙上。

    秦琅面带着微笑劝说,“程都督,还请配合下,否则我这部下手里的刀子可是很利的。”

    “你是何人?窦建德余孽乎?难道是窦建德的养子?”

    程名振目光扫过窦红线和苏烈,当年窦兵败被俘后,窦妻曹氏和左右仆射等带着后军撤回河北,当时有将领提出要拥立窦的养子继位,继续抵抗。但仆射齐善行坚决反对,认为窦建德统领十几万大军南下,结果还是在虎牢关被一战而擒,大局已定,天意难违。

    最后曹氏与齐善行等献河北而降。

    秦琅继续微笑,“程都督也是个有本事的人,若是能够加入我们,共谋大事,那么待攻下长安,到时程都督不失王公之位。”

    程名振冷哼一声,“李瑗谋反做乱,那是自取死路?还打入长安,只怕不出一月,李瑗的人头就要游长安街了,我劝你们也不要再做痴心妄想,最好是能够弃暗投明,将功赎罪。”

    “程将军,可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你以为劫持了本都督就能夺取洺州?痴心妄想,你们连这个厅门都走不出去,我劝你们还是赶紧放了本都督!”程名振根本不为秦琅的威胁所迫。

    厅外有都督府衙内官吏差役们走动说话的声音传来,程名振丝毫无惧。

    秦琅走上前,盯着程名振的眼睛,“都督真不怕死?”

    “该怕的是你们!”

    “都督,命是自己的,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值得为朝廷这般尽忠吗?况且,我观都督之前经历,也不是那事主忠心不二之人啊。”

    “我奉劝你们一句,李瑗成不了事的。”

    秦琅掏出匕首走到程名振面前,他依然丝毫不动。

    “那就只能送都督上路了。”秦琅边说边看着他的眼睛,手里的匕首扬起狠狠的刺下。

    程名振感觉腹部一痛。

    秦琅转动匕首几下。

    “都督真是好样的。”秦琅收回匕首拍了拍程名振的手臂。程名振惊讶的低头,发现自己的腹部并没有被刺破。

    原来刚才秦琅是拿匕首柄捅了他一记。

    “要杀就杀,用不着羞辱戏耍!”程名振恼怒。

    秦琅示意林三也收起匕首,然后退后几步,对着程名振深深一躬。

    “自我介绍一下,在下秦琅字怀良,大唐镇抚司丞。刚才只是试探了一下都督,还请见谅!”

    “秦琅?秦叔宝的儿子?”

    程名振当然知道秦琅是谁,朝廷会定期向天下各都督刺史等抄派邸报,通过驿站传递,邸报的内容,主要便是皇帝谕旨、大臣奏章、朝廷公布的法令等政府公文,是内部传抄的参考消息。

    便于地方上的官员们能够及时的了解朝中的动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夺得太子之位,也是第一时间向各地颁下敕旨诏令等,一封封邸报当然也纷纷传向州县。虽然玄武门当天的具体经过受到了审核,对外的说辞有些修改,官方定性是废太子建成和元吉谋反做乱,秦王率兵勤王靖乱,击退了废太子的宫府兵,守住了太极宫。

    事后皇帝下诏,废建成元吉为庶人,封秦王为太子,并将建成元吉交给新太子处置······

    在这些邸报之中,秦琅的名字数次出现,并在靖乱之后这小子加官晋爵极为突出,故此程名振也清楚眼下长安城里,秦琼秦琅父子最得新太子信任。

    “这是怎么回事?”

    程名振捡回条命,可却没什么高兴可言。

    堂堂正三品的都督,结果被刚才那般刀剑加颈,谁都不好受。

    秦琅亮出自己的镇抚司麒麟印!

    “李瑗、王君廓在幽州密谋造反了。”

    “还有刚我说的苏将军做洺州都督刺史的事也是真的,不过是李瑗等伪授。”

    一番介绍之后,程名振聪明的领悟到了事情缘由。

    明显,秦琅是奉太子之命来处置李瑗王君廓的,秘密前来,他来洺州肯定是来找自己支援,却并不完全相信自己,所以才有了刚才那出试探。

    “秦司丞大可不必如此,我程名振对朝廷忠心耿耿!”

    秦琅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秦司丞,既然已经发觉了李王二贼谋反,那么就当立即调兵平乱。我这就发令,征召洺州七州兵马堪乱。”

    秦琅叫住了程名振。

    “程都督且慢,李瑗王君廓谋反暂还是在暗里谋划,我们眼下调兵也只怕来不及。况且,真要集结兵马摆阵对战,也非最佳之策。”

    “那秦司丞之意?”

    秦琅于是把自己的计划一说。

    “所以还要委屈下程都督了。”

    程名振想了想,“做你们的‘俘虏’倒也没什么,可李瑗他们能信?李瑗没什么本事,不过王君廓却得提防,这人很狡诈!还有王诜,他是幽州地头蛇。”

    秦琅指了指苏烈,“所以我请出了苏将军和窦娘子,有他们的信先送到幽州,定能取得贼人信任。”

    秦琅的计划很简单,让苏定方和窦线娘回信李瑗,表示愿意响应大事。然后让程名振配合,假装苏定方已经召集旧部控制了洺州都督府,然后再带着人马去幽州会师。

    当然,实际上嘛,是秦琅带着程名振、苏定方几个集结洺相等驻军去幽州直捣虎穴。

    “我们直捣贼穴,到时擒贼擒王,也免的河北战乱生起,眼下这个时候河北乱不得,否则突厥便又会趁机来犯。”

    计划很大胆,程名振惊讶于秦琅这个年轻人的胆大,但见他坚持计划,也就不在意自己暂时配合演戏了。

    “我这就调兵集结。”

    “我的意思恰相反,眼下洺相七州兵马不但不能集结来洺,相反要坚守地方,加强警戒,以免真有那些歹人响应做乱。”

    “那去幽州?”

    “兵贵精不在多,借用都督府二三千人便可。”

    为了能够逼真些,秦琅问苏烈能不能招些旧部来。

    “以苏将军之威望,振臂一呼,肯定应者云集。到时堪乱之后,我定会向朝廷为你们表功请赏的。”

    苏烈想了想,点头应下。

    于是他便马上去给自己的老兄弟们去信,要求他们前来洺州。

    那边程名振也开始召来洺州附近的军官们来议事。

    苏烈只给十几个部下写了信,可每个接到信的人都是马上就赶来洺州。他们出发前,又各自给自己信的过的部下兄弟去信。

    于是乎,接下来几天,各路河北豪杰好汉们纷纷向洺州汇聚,短短数天之间,苏定方就招来了上千人。

    而窦红线也没坐等,她一样给一些旧部、亲友们去信,数日后同样有上千人赶来。

    程名振也在数天时间里,从洺州附近抽调出了一千府兵。

    洺州城外的营地里,秦琅向三千义勇好汉们展示了麒麟令。

    “我秦琅做事向来照顾兄弟部下,当日长安靖乱,跟着我的几千兄弟事后封爵者七,得官者十九,授勋者三百,其余也皆得赏赐钱粮田地,人人有份。”

    “今日,尔等前来襄助堪乱,事成之后,我也会向太子为你们表功请赏,就算有兄弟不幸死难,我也保证,其子弟也将补授府兵,或选三卫,抚恤津贴更不会少分毫。”

    “尔等三千人,不论此刻是府兵还是义民,本官现在皆赐下每人田地二十亩,钱五千,米十石,绢二十匹!暂且都记在账上,待回头一并赐给领取。”

    讨逆堪乱有重赏,这是正常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这些人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既有河北精锐府兵,这些人当年就是平定过窦建德和刘黑闼后驻扎定居此处的。也有当年河北的将士,兵败后归隐乡间,如今被窦红线和苏烈召唤出来。

    有程名振、苏定方、窦红线三人站在旁边,底下三千人马对于台上这个年轻的秦司丞,都表示信服。

    何况,这位秦司丞可是在不久前长安靖乱中,带着囚徒、游侠、恶少年们立下过靖乱大功的人。

    这一次,大家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也能再立堪乱大功。




第92章 心狠手辣
    幽州。

    大都督府里,李瑗看着手下呈上的苏定方、窦红线来信,越看越欣喜,简直是眉飞色舞。

    “这个苏定方倒是挺识时务的,一召便应。”

    一名小吏在旁边拍着马屁,“大王你南征北战,平萧铣破黑闼,那是战功赫赫,如今你举起义旗,那还不是四方响应。”

    李瑗捋了捋那两摄油光水亮的胡须,又看着窦红线的来信,那字迹绢秀漂亮,让他不由的想到这字的主人也定是个极不错的美人。

    “孤听闻窦建德这个女儿是个女中豪杰,上的战场,出的厅堂,武艺好,人漂亮。当年战场上与罗士信私奔,倒也传为一桩奇谈。可惜罗士信是个短命鬼,没福享受这样的美人儿。回头孤定要将此女收服,到时也赐封她做个大将军!”

    “哈哈哈!”

    ·······

    幽州城中另一处,王君廓刚跟几位心腹谈完事。

    “阿耶,想不到那苏烈居然真的响应了,还这么快就拿下了洺州,那程名振也挺有些本事的,怎么如此不济?”王君廓的儿子王永安道。

    “程名振确实有些本事,不过他此前在营州为官,也是刚调到洺州任都督,新官上任,还没有什么根基,那苏定方在河北的名声比程名振大的多,十五岁便纵横河北无敌,有心算无心,拿下程名振也很正常。倒是洺州官兵居然没有什么反抗,让我意外。”

    王永安有些担忧的道,“阿耶,王诜那边也有许多好消息过来,你说局面会不会失控啊?想不到李瑗到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啊。”

    王君廓冷笑两声,很是不屑的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然后道,“别看表面上应者云集,实则不过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想趁乱打劫而已。不过闹的越厉害对我们越有利,到时我把李瑗砍了,弹平叛乱,岂不显得更加功劳大?这幽州大都督的位置,到时舍我其谁?”

    欲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现在王君廓看着李瑗疯狂,等到他最疯狂的时候,再出来一刀砍下他的脑袋,到时提着他的人头去换幽州大都督的位置。

    至于什么儿女亲家又算得了什么。

    李瑗一死,到时便把儿媳妇送入掖庭,回头给儿子再娶个名门嫡女就好了,说不定到时李世民还会给儿子赐婚个公主呢,就跟秦叔宝儿子一样。

    自己儿子可是嫡长子,秦琼儿子还是个庶出子呢。

    “你这些天多走动下都督府,盯紧点李瑗。”

    “明白。”王永安犹豫道,“阿爷,我挺喜欢兰娘的,到时能不能替她向太子求个赦免?”

    “你糊涂?李瑗一死,你还想把她留在你身边?”

    “可是她真的挺好的,而且现在还有了我的骨肉在身。”

    “大丈夫何患无妻?刘备都曾说过女人如衣物,这衣物随时可换。”

    ·······

    “这方面你还不如秦叔宝那个婢生庶子,他都知道不娶郑氏女,就因为郑氏是废太子一条船上的,你看他当初拒了郑氏女,现在多风光?赐婚太子嫡长女,仅这聪明,就能让他在未来三十年富贵不衰。”

    王永安不服气的道,“秦三若真有那么聪明,可为何后来还拒了丹阳公主呢?”

    “也许那小子一早就是奔着长乐郡主去的。”王君廓猜测道。

    “阿爷,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再等等,那苏烈、窦红线不是正在来幽州的路上吗?还有许多李艺、窦建德的旧部也都又出来了,我们正好等他们都聚集幽州,到时来个一锅端,咱们这功劳便又大了几分。”王君廓恶狠狠的道。

    这人向来贪婪凶狠,年少的时候见一商人路过,便提着鱼苟套在商人头上,然后抢夺钱财逃走。

    当年为了劝叔父一起造反,甚至捏造婶娘与邻人通奸的谎言,唆使叔父杀了婶娘和邻人,逼的他叔父无路可走唯有一起造反。

    在他的眼里,什么亲家公李瑗,什么同僚王诜,都只是他谋夺利益官职的踏脚石而已,至于苏定方、窦红线这些人,更不过是给他增添些功绩的。

    别人的死活,与他无关,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等这次咱们将幽州这各方势力一扫而尽,到时整个幽州甚至整个河北,就都是我说了算了!”王君廓不无得意的道。

    ·······

    秦琅带着三千人马,打着‘义旗’,沿着北运河永济渠北上,沿途州县军府不敢拦截,纷纷闭门自守。

    实则是秦琅早提前派人秘见当地刺史县令统军等,让他们不得出城拦截。有太子密令,有镇抚司麒麟令,故此沿途都很配合。

    于是乎,秦琅这三千人马浩浩荡荡北上,中途甚至还真有不少要造反的人来加入。

    对这些人,秦琅倒也全都收编起来,不动声色的全带往幽州。

    数日后。

    幽州城便出现在前方。

    李瑗特派王利涉出城前来迎接。

    苏定方和窦红线做为这支军队的‘统帅’,与王利涉亲切会唔。

    王利涉带来了酒肉钱粮犒赏,等他亲眼见到了这多达五千余人的义军精锐后,更是十分兴奋。他为自己当初向李瑗进见的建议而自豪,你看看这些燕赵儿郎们,多英武雄壮啊。

1...6465666768...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