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许敬宗在一边看着很酸。

    想玄武门事变前,他便以秦王府十八学士外放长安县令,事变后积极任事,代任雍州治中,本以为前途一片明亮,谁知道转眼间就打入尘埃,贬到了这镇抚司做长史。

    现在魏征马周崔敦礼等纷纷都调走了,甚至都是高升,偏偏他还在原地不动。

    现在他有几分后悔,早知道上次河北之行,自己应当积极争取的,可当时他认为秦琅河北之行难以建功,所以就没主动提出去。

    失策啊。

    秦琅为马周三人准备了送行会,因为眼下局势紧张,所以送行宴就免了,马周他们也没时间。

    本来说完话马周他们就要走,秦琅叫住了他们。

    “等一下,这里还有笔钱你们领了再走。”

    “什么钱?”

    “咱们司里公廨钱,除了部份用做办公开支外,其余的一部份留做本金继续生息,剩下一部份则是要拿来做为司里官吏们的福利奖金的。这次我河北之行,把公廨钱全拿出来做本钱置货,运到河北后卖出,又采购成货物再运回来,部份已经在洛阳卖掉了,剩下的昨天运到长安后,也被东西两市的各行吃下,算了下,咱们这次赚了很大一笔啊。”

    马周道,“我已经调走了,哪还能分这钱呢。”

    “你调走没错,但这次当然有份分的,司里不少你们这份。”

    按秦琅的分法,除去留下部份做本钱,部份用做公廨开支,剩下的公廨田租是用来做食堂会食粮,这次赚到的钱其余的拿来分掉,就当成是司里第三季度的奖金福利。

    算下来,钱不少。

    这钱是按照司里的官职阶位来分的,另外外勤比内勤要多点津贴。

    马周看了眼自己的那份,折钱一千二百贯,绢八百匹,另外还有米一百石。他吓了一大跳,还以为算错了。

    可当秦琅说没错的时候,他还是连连摆手。

    “这也太多了。”

    秦琅哈哈笑道,“没办法,谁叫咱们这趟河北之行赚了这么多呢,赚了就分嘛,大家辛苦办事,总得有奖励的。”

    魏征跟马周在司里级别一样,所以也是一千二百贯钱,八百匹绢,一百石米。

    秦琅因为是司丞,官职最高,这次又是河北之行带队的,所以他给自己定的也最多,这方面他没客气,他自己是两千贯钱,一千五百匹绢,还有三百石米。

    其余如刘九、林三、秦勇、阿黄他们也各得了一千贯钱,五百匹绢,八十石米。

    留守司里的魏昶、赵安、张诚,是八百贯钱,三百匹绢,五十石米。

    许敬宗则因为级别较高,司里级别仅次于秦琅,所以他得的是一千五百贯钱,一千匹绢,二百石米。

    司里人皆有份,哪怕无品无阶的流外吏都不上的兵士,最少的也分到了二十贯钱,十匹绢,十石米。

    马周再次震惊,“这次河北之行到底赚了多少钱?”

    “总之很多,若不是怕分太多影响不好,我原本是打算多分点的,最少的一人也能分个五十贯钱,二十石米了。想想还是算了,这次少分点,等年底的时候再多分点吧。”

    马周无语,想不到秦琅原本跟大家说的顺便带点货赚点福利,居然赚这么多。

    “会不会分太多了?”马周担忧,虽然各司各衙都会有自己的公廨钱小金库,可也没听说过哪个司里分这么多啊。

    “这不是刚好这趟赚到钱了嘛,平时也没这样机会的。”秦琅解释,至于说分钱太多,这他不担忧,他又不是拿公家钱来分,怕个鸟。

    大家见秦琅都这样说了,于是都便不再推辞,毕竟谁嫌钱多啊,有上司帮大家顶着,怕个鸟。

    许敬宗心情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单子,一千五百贯钱,一千匹绢,二百石米,这真是自己数年的俸禄都不如啊。

    这方面,真是不佩服秦琅都不行,人家去河北立下大功升官晋阶不说,还带着手下兄弟们也都晋阶授勋,这转眼还分这么多钱财。

    “分了钱呢,大家低调点,咱们闷声发大财就好,不要过份炫耀啊,省的到时别人眼红妒忌。”

    有人问什么时候能分到钱粮,在哪领。

    秦琅告诉他们,今天下午东西市的商人,就会把这些钱粮等送到司里来,到时大家就拿着手里的这张条子去领就是了。

    听说今天就能领到,众人更加高兴。

    昨天突厥游骑已经出现在渭河北岸的消息已经传遍长安,昨天午后粮市便开始涨价,各个粮店前都排满了抢购粮食的百姓,都想抓紧时间抢购囤积点粮食。

    谁都知道,万一突厥大军围城,到时长安城的粮食肯定会有价无市。

    想当年洛阳围城的时候,城里的粮食已经是几万钱一升,甚至直接用等重的黄金换粮的。

    而秦琅现在还能给大家直接发这么多粮食,最少的都能领到十石啊,这可比发的钱更宝贵了。




第121章 镇抚司要造反?
    突厥兵临渭河,虽然出现的仅是一些小股游骑,大部队还远在延、绥等州,可长安城的气氛依然迅速变的紧张起来。

    东西两市里,到处都是在抢购物资的百姓。

    从昨天的粮铺门前排长队,到今天已经发展到有什么买什么的地步了,大家大包小包大筐小筐的装,恨不得把手里的铜钱用尽最后一个子儿,全换成吃的喝的。

    就连长安城里的那些贵族勋戚之家,这个时候也都派出了管事带着家丁仆役加入抱购大潮。在这种风潮之下,镇抚司却在分钱分粮。

    分钱就算了,偏偏还分粮。

    最少都分十石粮,东西两市一辆辆粮车运过来,源源不断。

    这景象太奇怪了,引的无数人注意。

    本来这种时候,东西市的粮行也是不愿意这样卖粮的,无奈之前魏昶就跟他们约定过了,镇抚司如今的地位越来越高,京城地面,想做生意,哪避的过镇抚司?何况人家镇抚司丞秦琅,现在堪称太子面前第一红人。

    加之秦琅也不是那种以势压人的人,做事懂得大家合作共赢,他从河北带回来的货物,并没直接自己出手,而是转售批发给之前出货给镇抚司的商人,拿了这钱买粮,给的价格本就不低,甚至主动在市价上加了两成。

    这样会来事的镇抚司丞,谁能拒绝得罪呢?

    秦琅再三交待要低调,可如今这个时局,粮车源源不断的把粮食拉到镇抚司衙门,哪可能低调的了,更别说,镇抚司上下,早就已经全司出动,大家纷纷喊来自己家里妻妾儿女仆人,借车借马的过来装钱背粮。

    朝廷一个从九品的京官,主要收入就是禄米和职田,而禄米一年不过三十石,职田二百五十亩,一亩收租六升,实际上也就是十五石租米,这两样主要收入加一起,不过四十五石米。

    其余的如月俸啊食料啊,杂用啊,加一起也没多少,能合十来贯钱吧。

    所以在长安这样的京都居住,一个九品京城职事官的俸禄要养一家人的话,日子是过的比较紧的,甚至这禄米发下来后,还得大部份卖给粮店换钱过日子。

    至于说各衙门里那些不入流的吏,甚至是连吏都不是的差役等,那就更别提收入了。

    各衙门里的吏俸禄更微薄,至于衙役等,基本上还都是得自带干粮来做事的免费差役,若是有那油水稍好点的衙门,比如说太仆寺,因为管着全国马政,所以太仆寺有一个赚外块的地方,就是能够出售马粪,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也已经知道用牲畜粪做肥料,增加亩产。靠马粪,太仆寺堪称朝廷诸衙门里最有钱的。

    虽然大头的钱得归朝廷备用,但太仆寺的官吏们随便吃漏下来的一点,也十分爽了。

    可其它多数衙门,是享受不到这样待遇的。

    新成立不过两个来月的镇抚司,官吏自京中各部衙抽调,本就拥有许多特权待遇,惹人眼红,现在居然大发钱粮,最少一人也能发十石粮啊,这相当于近两百亩职田的田租收入了。

    许多长安百姓,家人们去市场排了一天队,结果好不容易轮到了,可人家限购,规定每人一天只能买几斗粮,这份气可想而知。

    就算是许多官员,虽说平时有禄米发,但一年发一次,所以多数官员,尤其是中低级官员,并不会把禄米全留着,而是把这禄米卖给粮店,只留下部份口粮而已。

    现在局势紧张,不少家里粮食不多的官员们也想再买回储备,结果也买不着,人家镇抚司呢,一个衙役胥吏都能分十石。

    这边镇抚司还没有分完粮呢,那边就有官员开始上表弹劾了。

    雍州治中从事李道宗,新近还朝,由任城王改封江夏王,现在深得太子信任,由他统一指挥长安防御战,忙碌之中,接到许多举报,说镇抚司这边在抢粮分粮。

    “这种时候,人心惶惶,他镇抚司不帮忙维持治安,收集情报,严防奸细,却在那里分粮分钱?岂有此理!”

    李道宗忙的四脚朝天,满嘴大泡,听到许多添油加醋的举报之后,十分恼怒。

    偏偏还有官吏在旁边煽风点火。

    “治中,眼下关键时候,粮食更事关满城百姓,我以为当对粮食实行管控,禁止粮商囤积居奇,同时也要对镇抚司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给予处罚。”

    有人提议要把长安粮商手里的粮食,还有那些大贵族手里的粮食都控一控,具体做法就是暂时封存征收这些粮食,禁止他们囤积居奇,不许他们私藏大宗粮食,除留下口粮外,多余的粮食要交给雍州衙门控制,保持市场上每日有粮食出售,以安稳民心。

    甚至要实行限售定额等措施,毕竟长安数十万人口,一旦出现抢粮风潮,到时恐慌情绪一起,商人囤粮,大族藏粮,那么百姓买不到粮就会出乱子。

    李道宗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好,你带人去把镇抚司的粮食征收。”

    战争时期,尤其是围城时期,粮食就是硬通货。

    谁都想控制粮食在手。

    得到许可的雍州户曹参军立即点了一队衙役赶来平康坊。

    坊里,镇抚司衙门前,粮车往来不绝。

    大家兴高彩烈。

    雍州来人一到,便高声宣布要征收这批粮食,而且要马上带走。

    这下子,整个镇抚司上下都不答应了。

    若是平时就算了,可现在这种时候,谁愿意把到手的粮食再让出去?

    “谁敢!”

    魏昶提着横刀跳上粮堆,高声喝问。

    “魏阎王,怎么,你们镇抚司要造反?”

    “呸,刘户曹,你们雍州衙门有什么权力征收我们的粮食?瞧好了,这是镇抚司衙门,直接听从于太子殿下,不受三省六部九寺十二卫管辖,你们雍州更管不着。”

    刘户曹冷脸喝道,“我雍州衙门管辖京城,及京畿二十余县,眼下大敌当前,粮食列为管制物资·····”

    “呸,今天你就是说出花来,也休想抢我们的粮食,这不是公粮,是我们私粮,有本事,你把整个长安的粮食都征收了,不但是东西两市粮行里的粮食,还把百姓家里的粮食也都征走,那我就服你,这粮食任你们带走,否则,今天谁敢伸手,休怪我魏阎王翻脸无情,谁伸手,我的刀剁谁!”

    这边的争吵声把秦琅也引了出来,听那位刘户曹说完后,秦琅也只是冷笑了两声。

    “雍州衙门要加强粮食管控这是好事,但是管控到我们头上来就不对了,我这些粮食已属司中官吏役员们的私人粮食,不是粮仓仓库里的粮食,你们确实没资格征收。”

    那位户曹面对秦琅这位太子女婿、国公爷,也不敢太造次,只是出示了李道宗的手令。

    “回去吧,莫说我们镇抚司你们雍州衙门管不着,就是管的着,我们也没有违背朝廷制度律令。”

    那户曹还不肯退。

    秦琅转身回衙,边走边道,“魏昶、林三,若是他们敢造次抢粮,就给我往死里打,打死打残了我负责!”

    魏昶等听到这话,个个群情激昂,抽刀的抽刀,提棍的提棍,全都围了上前,刘户曹等看着这架势,一下子就蔫了。

    留下一句狠话,慌忙逃窜。

    大家欢呼雀跃,继续撸起袖子往家里运粮。

    普通衙役十石粮,用个小车装,也得装上四五回的,大家都抓紧时间运粮回家。

    秦琅在司里做完部署安排,强调要加强长安城中监视,尤其是对废太子党人更不能放松警惕,哪怕是如薛万彻谢叔方这些已经向太子表忠心的人,也都得继续监督,甚至增派人手,以防有人在这种时候勾结突厥,制造内乱。

    “另外,从即日起,要对整个长安城里的突厥人、契丹人、铁勒人、粟特人、高句丽人等等非我汉族的胡族,全都摸查登记,对这些城中胡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且实时监控,对一些近三个月才入长安的突厥人,要重点调查,如果是在城中没有固定房产、居所、工作的突厥人,要将他们立即带到长安附近的地方临时监视安置居住,甚至是予以遣返。”

    “对长安的水源,加强保护,防奸细下毒。”

    ·······

    安排完,秦琅便骑马前往东宫。

    东宫前,程咬金来和他交接。

    他现在要负责长安北门的防御,东宫这边交给秦琅。

    李世民对东宫六卫率的兵马做了一番调整,只保留了两千五百士兵留守东宫,划归旅贲军下,其余的全都调拔给李道宗,加入长安防御。

    两千五百旅贲军,一千骑兵,一千五百步兵。

    “好小子,没想到王君廓都栽你手里了。”老程拍着秦琅的肩膀道。

    “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已。”

    “你小子也不必跟我说这些空话,你牛叔给我来信,可是说的清楚,你小子确实有几下子。不过我怎么听说你昨天一回来就拉着处默跟陛下玩棋戏?还害处默输了八百多金?今天一早,又在镇抚司大分钱粮,弄的整个长安非议?我说你小子怎么事这么多,就不知道低调点?这个时候分钱分粮,适合吗?”

    秦琅呵呵一笑。
1...8485868788...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