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不过眼下若李世民要用秦琼做长安保卫战的指挥官,那暂时让他担任这个雍州牧之职,确实也挺合适,这样便可压制李孝恭刘弘基长孙顺德等老资历大将,要不然,也不会在大战之前,又给秦琼加了一级武阶,直升镇军大将军。
这可是二品武阶,不管是刘弘基还是长孙顺德等,那都是三品阶、三品职。
别看是二品武阶,这在大唐现在,都相当于是后世开国的授大将衔了,毕竟虽还有更高的骠骑大将军和辅国大将军,但现在都没有授过人。
秦琼简单的收拾了下,便让家将老铁枪带亲兵押着乌没啜等俘虏回长安。
父子俩一个身披暗金铠甲猩红披风,一个绣衣锦袍千牛刀,并辔而行。
“这次陛下登基大典我没赶上,否则我定会请求陛下不要封赏你那么高。”
在秦琼看来,秦琅虽于皇帝有些功劳,可毕竟年轻,如今这年纪就实封一千户,排到实封功臣第八,太过突出显眼了。
“阿耶,安氏兄弟不也俱封国公?”
“那不一样!”
刚从凉州回来的秦琼对安氏兄弟能并封国公的内情很清楚,安氏家族本就是河西世代豪强,他们家本是西域安息王后代,是粟特族。从北魏时期,安氏家族就世居凉州,逐渐成为当地豪门望族。
在武德初年,安兴贵居于长安,而安修仁在凉州,一个仕李渊,一个仕李轨。后来安兴贵主动向李渊请求去河西说服李轨归附,李渊也就姑且信之,安兴贵便独自一人前往河西,没带一兵一卒。
后来安兴贵果然不负李渊所望,他通过在李轨手下的兄弟安修仁,最后成功的干掉了西凉皇帝李轨,说服了整个西凉势力全都归附了长安李渊,为此安氏兄弟并封国公,皆给实封。
而就算安氏兄弟此后都入长安为官,担任大将军之职,但实际上到此时,河西之地,安家影响巨大,许多人都是安氏旧部,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比朝廷的还大。
安氏兄弟在河西的影响力,就跟李艺在幽州,跟李世绩在山东的影响力一样。
总的来说,安氏兄弟其实根本就是河西地方豪强们在朝中的代表,李渊为了控制河西地区,所以对安氏兄弟这两个代表那是极为客气的。
这就好比李渊对李艺,对李世绩,对岭南的冯盎等豪酋一样。
但说到底,这些人是被朝廷所猜忌提防的,就如当年杜伏威入朝后没多久被杀一样,找到机会就会被干死,这些人永远也成为了皇帝信任的人。
李渊当皇帝是这样,李世民当皇帝也是一样的。
秦琼父子不一样,秦琼那是李世民的心腹。
“你程叔都才封七百户呢。”
秦琅笑笑,“这次实封功臣,又不是简单的以功劳来论的,若真要论功劳,那我说李靖于国功劳极大,起码也得封个一千五一千三的,可实际呢,才三百户。”
侯君集原来不过是个五品的小军官,可就因为当天控制了李渊,所以这次直接论功第一。还有张亮,也是秦王府的小军官,也一样封国公。至于公孙武达、李孟尝等数人,原本更只是李世民的侍卫而已,也皆得实封,各封国公或是郡公,为何?不就是因为当天他们随着李世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兵变夺位吗?
这样论起来,秦琅的功绩并不比侯君集小,比公孙武达等人当然要高的多。
至于裴寂和李艺这些人,那都不过是安抚他们。
“你还年轻,没必要紧盯着这些东西,陛下是个宽仁重情之人,跟着他的弟兄,不会亏待的。你本来可以适当的推让一下的。”
秦琼始终认为,秦琅如果在这四十六功臣里排在中后点的位置更好些。
秦琅倒觉得,这都是我凭本事赚的,甚至是拿命拼来的,没必要推,推就矫情了。毕竟不说玄武门,就是平幽州王君廓李瑗,那也是大功一件啊。历史上王君廓可是凭此功,封一千三百户。
秦琅看着马上越发英武自信的儿子,忍不住道,“刚过易折。”
“没事,我现在是皇帝女婿,有这层关系就不再是普通的外臣,阿爷难道不明白?”
秦琼摇头苦笑了笑,“哎,也是。”
“那个郑十三娘还在你府上?你打算如何安置她?”秦琼想到另一件事情。
“要不送去亲仁坊?”
秦琼吓了一跳,“送我那做什么?”
“郑十三娘相貌才艺俱是上佳,我觉得不如让她到亲仁坊去教妹妹们礼仪,当个女先生。”
荥阳郑家的家教是很严格的,女子从小接受各种才艺规矩等训练,秦琅觉得让她去当秦家的女家教不错。
“阿爷你常不在家中,府里上下都要崔娘子一人打理,教导妹妹们也肯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不如让郑十三娘去帮忙。”
秦琼打量秦琅,“你之前那般犯忌冒险也要收留郑氏女,我以为你是看上她了。”
秦琅只是呵呵一笑,“我是认真的,郑十三娘给妹妹们做家教确实不错的。”
“你真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
秦琼笑道,“其实陛下既然已经把她赐给你了,就说明陛下其实已经是把她任你处置,包括你收用她为妾。郑氏女也挺可怜的,你跟她这牵绊也算是有些缘分,倒不如就收了。”
秦琅承认自己贪财好色,郑十三娘各方面都是上选,不过吧,眼下两人的关系说来有些复杂,他也不想做那霸王硬上弓的事情。
如玉箫那样,郎有情妾有意,这才符合他的性子。
就算好色,那也是有底线的,以金钱权势引诱威逼这种行为,就太渣了。
秦琼承认自己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个儿子了,做事依然有些我行我素,甚至是鲁莽,但好多事情经他这么一说,又似乎挺有道理,这些鲁莽之后,似乎故意隐藏了点什么,是在刻意而为之。
一想到这,他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猜测来,儿子才十六啊,冲动鲁莽不应当才是他这个年龄该有的表现吗?如果他老谋深算,过份理智这才可怕吧?
只怕就算是皇帝,也更愿意看到的是冲动莽撞的秦琅吧?
第136章 朕与将军解战袍
明德门外,挤满了长安百姓。
在这个突厥大举进犯兵临长安城下的危机关头,大将军秦叔宝自遥远的河西凉甘率军回京勤王,并首战告捷歼灭两千突厥骑兵,这无疑大大振奋了长安之心。
皇帝李世民亲自驾临明德门上,在那高大的五门洞长安正南门城楼上,皇帝身披金甲,佩带玉剑,亲自迎接秦琼入城。
皇帝的身边,三省的六位宰相皆紫袍朱带陪同,大群三品以上紫袍尚书、大将军们挤在两边。
在距离长安城还有二十里处,便有兵部侍郎亲自奉旨带着八百三卫侍官着野马绣衣、持方天画戟、金瓜锤前来迎接。
这些勋戚贵族子弟今天个个打扮成精神小伙,装备一个比一个锃亮,骑的马不是西域大宛宝马,便是青海龙驹,要么也是突厥宝马,盔上更是插着鲜艳的雉尾。
年轻的翼国公秦琅骑在豹子头跟在父亲马后,被这些人环环相护着,倒真有几分受宠若惊的感觉。
眼看前方明德门的那五个高高的门洞就在前方,甚至城上还有天子旌旗之时,侍官们齐齐停下坐骑。
百骑校尉、千牛备身程处默今天骑着一匹火红的战马,轻驰而来。
“陛下有旨,宣镇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雍州牧、凉州大都督、上柱国、齐国公觐见!”
这一长串的名号,秦琅还真担心程大傻一口气没提上来,好在这家伙平时吃的多,嗓门也是真大,肺活量也还很足,一通唱喝倒是声震明德门外,让围观的成千上万长安百姓们都听到了。
秦琅陪着父亲穿过三卫侍官们,继续骑马前行,又前行百步。这时秦琅已经能清楚的看到那门宽一丈七,门深六丈二的五个门洞了。
长安诸门皆开三门洞,唯中轴线上的外城明德门,皇城门朱雀门和宫城门丹凤门是开五门洞,这是最高等级的城门洞,也是天子之门,每次皇帝出入长安,都只走这天街、御门。
八岁的李承乾骑着一匹突厥小马在数名太子千牛的陪同下,缓缓来到秦琅父子面前。
皇帝刚即位,还没有给长孙册封皇后位,也尚未给承乾册封太子位,但谁都知道,承乾的太子地位无可动摇,他既是长子又是嫡长。
八岁的李承乾长的十分可爱,眉宇间甚至有几分皇帝的英气,他今天居然也换上了一件戎袍武弁,武弁上还插着貂蝉,小小的承乾腰间,还挂了把特别打造的玉具短剑。
这副装束,让他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将军之气。
不过在铁甲森森的秦琼父子面前,太子又显得过于漂亮了。
“臣秦琼拜见中山王殿下。”
“臣秦琅拜见殿下。”
承乾看着马上的秦琼似乎有些畏惧,不过目光看到秦琅时又露出了笑意,“齐国公,父皇让我来迎大将军入城!”
秦琼在马上向太子行礼,并遥向城楼上的皇帝行礼。
“陛下特赐大将军十三于阗白玉蹀躞带一副,孤为大将军系带!”承乾从旁边侍卫手里取出一副蹀躞带,紫色猪婆龙皮做底,外镶十三个用于阗玉做成的带扣,七方六圆。
秦琼赶紧下马拜受。
唐沿隋制,采用的是汉魏礼仪制度,冠服都要严格讲究阶级尊卑。比如隋朝时,黄色本是府兵军服,但到李渊即位后,便规定黄色为天子色,尤其是明黄色只能帝王服用,而百官也各按品级分为紫绯绿青等色,胥吏则用皂。
甚至帽子衣冠的各种款式都严格规定了佩带人的品级,不能乱穿,连一条腰带也是严格做出了规定。
不但腰带底色、材料要按品级来,就算上面的带板带扣材料和数量,都得按品级来。
玉带,就是天子和王公三品以上许用,其它人有钱也不行。另外十三环,便是天子专用。一般王公三品,虽可用玉,也可十三銙,但只能最多配九环,唯天子可配十三环。
现在李世民给秦琅赐一条十三銙十三环于阗玉大带,这就类似于后世明朝时的赐蟒袍玉带了。
更何况,现在还由承乾当着百官和长安百姓的面,亲自为他系上。
秦琼激动的黄脸变成了红脸。
秦琅在一边则觉得李世民这收买人手的本事倒是越来越厉害了,你若是赐点金银加点官阶还不算什么,可现在这样当着无数官民的面赐这大带,那份荣誉感可就空前的加强了。
秦琼系着十三环玉带要徒步到城门下拜谢君恩,结果承乾却说皇帝让秦琼直接骑马走天街御道朱雀大街的正当中,直接骑着马沿朱雀大街走到朱雀门前,然后再折去东宫金殿之上。
“陛下会在殿上等候。”
骑马上金殿,这种待遇,也就当年王君廓得李渊给过,就算李世民和李世绩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李渊也不过是赐两人金甲乘金车入长安。
“万万使不得。”
秦琼连忙推辞,但承乾说这是皇帝的旨意。
那边,皇帝远远的跟秦琼挥了挥手,便下了城楼返回东宫了,他要秦琼骑马游天街,向长安百姓耀武。
“齐国公,陛下让孤与三郎陪齐国公游街。”
在承乾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后,秦琼惶恐不安的只好应下,当秦琼骑上马,明德门上响起一声声的鼓乐。
声声激昂。
无数的长安百姓见证了秦琼的这高光时刻,看着这位大将军是如何的皇恩浩荡无匹,是如何的耀武长安。
“又一个顶级豪门诞生了!”
无数人心中感叹,齐州历城秦家,汉代以来也始终只能算是地方上的豪强,在魏晋时只能算是寒门,但如今,秦家必将崛起为一代名门。
秦琼秦琅父子两人如此得宠,有几十年时间,还怕不能让秦家稳固地位?
“想当初啊,人家秦怀良拒绝荥阳郑氏女的时候,还无数人骂秦怀良愚蠢村气,说他婢生庶子无脑,可如今再看,这新朝朝堂之上可还有荥阳郑氏的地位,倒是秦家,却是一门三公,恩宠至极啊。”
“可不,关键是秦琼自己娶了博陵崔氏女,现在秦琅再尚个皇家郡主为人主婿,秦家百年富贵稳了,百年里难道还不能出个厉害子孙更上层楼?”
这一刻,秦琅做为山东豪强地主们的代表,做为隋末以来军功新贵的代表,已经正式成为了这个强大的新兴势力的领袖人物了。
在新皇有意的扶持之下,秦琼成了长安又一顶级势力的代表人物。
关陇贵族集团,山东士族门阀之外,山东豪强派也终于彻底在朝中站立起来,并取得了一席之地了,不复武德年间一直被打压的困境。
有人欢喜有人忧。
看着那骑马游街耀武的秦家父子,多少人心中不安了。
十里朱雀天街,秦琼父子骑马游了一个时辰,所过之处,无不是欢声雷动的长安百姓们,今天,秦琅觉得自己爷俩就成了这条街最靓的仔,他们成了长安的超级偶像。
尤其是对那些中下层的长安百姓们来说,他们虽然羡慕关陇贵族集团们,羡慕山东士族门阀们的优越地位,但他们太高高在上了,他们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但秦琼父子不同,秦琼只是地方豪强出身,秦琅更只是个婢生庶子,但他们今天却让整个长安城侧目,这爷俩并不让人觉得高不可樊,他们会觉得离自己很近,自己努力一把,也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秦琼秦琅。
哪怕就是自己不行,可也会觉得天然的亲切感,觉得他们是自己人。
秦琼爷俩最后在承乾的带领下,最后一路骑进东宫,骑进了显德殿上。
不骑都不行,这是皇帝特旨。
秦琅那边刚下马,秦琅也正准备下马呢,结果豹子头却扬起尾巴,直接在李世民的金殿之上拉了泡新鲜热乎的马屎。
这就尴尬了啊。
李世民脸抽抽了几下,可这玩意也怪不到秦琅头上,最后只好喊了句殿中监,于是新任殿中监豆卢宽赶紧叫人把马屎铲走,把地板擦干净。
李世民上前拥抱了老伙计秦琼,并正式让他这个新任雍州牧接管长安京畿的防御指挥任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