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那,自然是要去摘桃子的。
“诺!”晁错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和刘彻的心思,但他也明白,这种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出了篓子,那就必定是地震!
中国虽然自古以来,就不讲什么人权、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在理论上皇帝劳资拥有一切,决定一切,主宰一切。
但同时也意味着,皇帝劳资承担一切,背锅一切,承受一切。在这个连老天爷不下雨,也要皇帝负责的时代
社会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皇帝你敢说自己没事?
开什么玩笑?
百姓是不会认账的。
而在这个世界上,百姓是否认账,其实决定了一切。
“务必给朕盯紧了!”深知中国人民思维方式的刘彻无比郑重的嘱托着:“若出了篓子,朕唯你是问!”
“诺!”晁错严肃的拜道。
“好了……安东的事情先放到一边……”看着晁错,刘彻静静的说道:“丞相已经与朕谈过了,明岁夏四月,丞相就会向朕致仕……”
晁错听着,心脏忍不住的激烈挑动了起来,他知道,这接下来的谈话,很可能将决定他这一生的结局。
是落魄下台,然后被政敌撕成碎片?
还是走上国家的最高舞台,辅佐天子,统治世界?
是以,他立刻调整自己的心态,用一种极为谦卑的姿态,俯拜道:“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协助丞相,为明岁的大朝议和石渠阁之会全力以赴!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御史大夫,知道就好……”刘彻看着晁错,点了点头。
权力的平稳交接和过渡,在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都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何况,此番周亚夫卸任丞相之位,是大汉帝国立国以来第一次有丞相到达任期限制,主动与继任者交接。
事关重大,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极坏!
想想看,李唐王朝为何会陷入那种父子相疑,手足相残的悲剧轮回?
就是因为一场玄武门之变,政权的交接出现了大问题!
从此以后,皇帝和太子,永远都在相互怀疑,而太子的兄弟们,也都在互相提防和警惕。
一场场皇室内讧和厮杀下来,留下的是满目狼藉。
刘彻可不希望,此番丞相交接,出现任何问题!
“丞相与朕谈过了……”刘彻坐在御座上,对着晁错说道:“丞相向朕推荐了爱卿,作为下任丞相备选……”
“臣惶恐,丞相推举,臣受宠若惊,唯肝脑涂地,以为陛下门下走牛马而已……”晁错虽然早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但他还是激动万分,连身体都有些因为激动而战栗了。
在过去的数十年历史上,前任丞相推荐的继任者,有过八成最终继任。
譬如萧何推荐曹参,曹参临终推荐王陵,樊哙临终推荐陈平,陈平推荐周勃,所有的推荐,都得到了批准。
只有那些半途被罢免的丞相,才无法推荐自己选择的接班人。
而如今,周亚夫向天子的推荐,在晁错看来,实则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周亚夫与天子的关系,可是极为密切的。
且周氏派系,势力强大,几乎无可匹敌!
前不久,周亚夫卸任武苑山长,他推荐的继任者程不识,就在廷议之中得到了全票通过。
有了周亚夫的推荐,基本上,不会有人在廷议之中为难他,非议他。
因为那样做,等于打周亚夫的脸!
周亚夫的徒子徒孙们,特别是他的女婿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就算脾气再好,恐怕也会飙了。
但刘彻却没有这么乐观,他看着晁错,说道:“爱卿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他站起身来,负手道:“汉家祖制,非有功不得候,非列侯无以拜相!卿要为相,先为列侯!”
晁错连忙俯拜道:“臣素来愚钝,不懂为人处世,得罪了许多人,以至于连累陛下,要为臣庇护,臣虽万死,亦难报陛下之恩万一……”
刘彻一听这话,就呵呵一笑,摆摆手道:“别给朕脸上贴金了,朕保护卿,是因为卿做的事情是为了天下,为了社稷……”
“朕如今,虽然有意拜卿为列侯,但是……”刘彻踱了两步后,停下来,说道:“无功不受爵,朕也不能空口白牙就敕封列侯!”
对于列侯这个汉室最顶级的爵位,刘彻上台后,就收紧了有关列侯的敕封。
外戚无功而候者,几乎为零。
也就只有粟氏几个舅舅得封,那还是刘彻没办法,为了顾全颜面而做出的妥协。
即使如此,粟氏外戚到了今天也基本了。
至于其他外戚?
窦氏外戚成员,除了魏其候、章武侯、南皮侯这些先帝时期的列侯外,一个也没有恩封。
薄氏外戚之中,只有一个薄世得封。
而薄世的功勋,那是实打实的。
至于义氏外戚的义纵,那更是把脑袋系在腰上才拼回来一个万户侯!
其他的什么程郑氏、卓氏、赵氏,连关内侯也没捞到一个!
所以呢,晁错想要封侯?
那得看他的功劳!
当然了,刘彻也是希望晁错能够接班的,毕竟,现在其实就他最合适。
其他人,总归是差了点意思。
所以,他也就耐着性子,给晁错指出了一条光辉大道:“爱卿,如今,渭河漕运工程,遇到了些难题,爱卿可愿去挂帅解决之?”
晁错一听,立刻闻弦歌而知雅意,连忙俯拜道:“臣愿立军令状!三月之内,必通渭河之漕运,如不能,臣提头来见!”
刘彻微微一笑,道:“善!卿能明知朕意,朕心甚慰!”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一千五百零四节 接班 2
三个月,打通渭河漕运?
这看似很困难,实则也确实很困难。
但,还没有到完全无法完成目标的地步!
因为,这个工程用的,都是高阙、燕蓟之战以及之后从匈奴买回来的奴工!
这些人的总数已经高达了十余万!
有着这十余万可以随意消耗的劳工,郅都根本不需要劳民伤财,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结局很可能是,劳工的伤亡数字突破天际!
但这有什么关系?
这些劳工,刘彻的看法是,越早消耗掉越好。
因为,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这批劳工里,有数万人,都是大宛人、大夏人、康居人、月氏人。
他们的肤色、信仰、文化、习惯都与中国格格不入。
全部消耗掉,比留着他们更好。
至少,这样没有后患。
暂时来说,刘彻也没有做好融合一个血统、肤色与诸夏民族完全不同的人种的准备。
这不是种族歧视,而是因为,贸然融合一个肤色不同的人种,风险太大。
五胡乱华怎么来的?
刘彻可没有忘记。
毫无疑问,在没有排队枪毙的时代,在自己的本土,出现一个肤色、血统、文化和习惯完全不同的族群,可能会是一个大问题。
还是尽早消耗掉比较好。
这也符合皇帝的心态——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
任何隐患和不确定的问题,都要消灭在萌芽中!
而晁错只要能够按时完成漕运运河工程,在渭河水道和大河水道之间凿开一条平稳安全快速的人工运河,凭借这个功勋,仿照惠帝时梧候故事,封晁错一个五百户或者八百户的列侯,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晁错当然也深知这一点。
不过,刘彻今天找晁错来,可不只是来安排他做接班人的。
更要让他决定自己的接班人。
晁错已经担任了八年多的御史大夫了!
在先帝时期,他就已经在这个位子上了。
如今,他将升迁为丞相,留下来的这个御史大夫之位,就成为了关键。
很显然,刘彻不可能让晁错安排一个他的人来担任御史大夫。
那样做,等于将国家的最高权力拱手让给晁错。
一旦丞相和御史大夫达成一致,以目前的汉室政治体制,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架空皇帝,自行其是的。
历史上,王莽篡汉,就是将丞相、大司徒和御史大夫的位置全部用了自己人。
把皇权锁在了未央宫,最终得逞。
史载,曾经一手扶持起王莽的太皇太后王氏,到西汉灭亡的时候,居然连一个士兵也调动不了,只能拿和氏璧泄愤,将这块传国玉玺摔在地上,砸破了一个角。
如今,刘彻虽然自信,哪怕天下贵族官僚全反了。
他也可以靠着军队,掀翻棋局,再开一局游戏。
但,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刘彻看着晁错,直截了当的告诉他:“朕已经选好了下一任的御史大夫了!”
“桃候刘舍将接任爱卿的职位!”
毫无疑问,这是最终决定!
无论晁错是否服从,是否同意,这都不可更改!
而且,晁错也没有理由反对这个提议。
刘舍的资历,很老了!
早在先帝时期,他就已经有机会触及丞相之位。
当年,与张欧竞争丞相之位的人里就有刘舍。
不过,这些年来,刘舍渐渐沉迷于机械之道和器械之利,更爱上了掌握小钱钱,所以,也就不再去追求什么丞相了。
但,刘彻却不可能再让刘舍控制少府了。
少府卿到了必须轮换的时候了。
其他九卿,也是如此。
八年,一个轮回,所有职位,都必须轮换一次。
该退休退休,该卸任卸任。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晁错,当然不敢奢望法家能够同时控制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
那样的话,不仅仅满朝文武,都要暴走,儒家和黄老派,更是会跳起脚来,不惜一切代价阻拦这个结果。
甚至,晁错怀疑,若无周亚夫的推荐以及天子的认可。
他想当丞相?
做梦!
那些政敌,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拦他,儒家和黄老派也会拼命。
如今,有了周亚夫和天子的联合推荐,他想爬上丞相的宝座,其实也是非常艰难的。
儒家和黄老派,只要不傻,都会给他下绊子。
那些过去的政敌,也必定会无所不在的给他下刀子。
接下来三个月,明枪暗箭,都将伴随自己。
他避无可避,无法再避,只能迎难而上,顶着枪林弹雨,为法家开辟一条通向最高权力的道路!
话虽如此,但刘舍担任御史大夫,还是让晁错心里面很不舒服,非常不舒服!
因为,刘舍在过去八年,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墨家的代言人。
他在少府玩的那些把戏,哪一个不是在与墨家一唱一和?
正是因为刘舍的大开绿灯和偏袒,才让墨家发展迅速。
不然你以为,如今岐山原和其周围的那一大片墨家的墨社是怎么起来的?
没有少府的资源和人力物力,就墨家那小猫小狗三四百号人,怎么可能在区区八年之内就发展成今天的规模?
不仅如此,墨家还全面渗透进了少府系统。
今天少府六丞,有五个与墨家关系密切。
少府名下八大系统,数千名大小官僚之中有六成对墨家态度亲近。
为什么会这样?
还不是少府卿刘舍带的好头?
让这样一个人担任御史大夫?这意味着墨家也可能借机渗透进御史大夫系统,从而在法家的基本盘里掺沙子。
但,晁错却无法反对,只能顿首,说道:“伏唯陛下圣裁,臣唯顿首而已……”
刘彻听着,也是好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