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当时社会上真正热爱男风的基佬,主要是僧侣——因为当时的寺院戒律还比较严格,远不如后来的日本和尚们那样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百无禁忌。平安时代的和尚们,只能在禁绝女色的情况下修行,凑合着寻找年轻的小沙弥发泄欲火,称为“稚儿”……久而久之,日本的佛教寺院就成了同性恋的大本营。
——不过呢,一般来说,穿越者都没有出家参禅的爱好,寺庙里的和尚们搞不搞基实在是无所谓。
但是,从11世纪后期开始,也就是平安时代的最后一百年,随着著名的大基佬白河天皇,也就是前面说过那个禁止全体日本人吃鱼的家伙登基即位,京都的宫廷里随即开始了男色的大流行。
白河天皇在1086年退位为上皇,改称“白河院”之后,为了防备政敌,保护自己,便组建了一支称为“北面武士”的亲卫队,其成员的最基本选拔标准,除了弓马之术以外,就是要有一副好相貌,并且据说十个里面有七八个会成为上皇的男宠……这位上皇似乎是个重口味的肌肉派同性恋?!
事实上,日本战国时代的诸侯们组建家臣团的时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般也是这么个标准——没有谁喜欢看到一群丑男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不管他是不是基佬。
由于在成为“北面武士”之后,很容易得到上皇的提拔重用,乃是一大升官捷径,所以很多源平两家的名门美少年,为了追求仕途上的发展,不管有没有搞基的喜好,都纷纷投入白河上皇门下。接着,在多年的耳濡目染甚至亲身体会之下,他们的性取向几乎都发生了扭曲……
于是,男男之恋终于成了整个日本贵族社会的风尚,贵公子们在追求贵族女郎之余,也开始互相写情书彼此追求,没搞过基的人还会被嘲笑是“不懂风雅”。
而且,当时日本同性恋的风俗,似乎是群聚乱搞,没有用情专一的概念。举例来说,12世纪中期的同性恋之王,左大臣藤原赖长,就曾经同时跟至少十多个男人保持着**关系——这下可好,导致贵族公卿们短命的诱因又多了两条:性病和脱肛……
这样一来,那些前往平安时代追求浪漫的男性穿越者们,就会非常尴尬了。如果面貌太过于俊美,很可能会被大批基佬求爱,甚至被基佬上司捏着把柄逼迫求欢。但要是面容不够俊美,又得不到贵族仕女的喜爱,也会遭到同僚的鄙视——在那个腐朽浮华的和平年代,可是真正的以貌取人——实在是左右两难。
所以,为了自家屁股的安全,奉劝诸位男同胞们最好还是把穿越的年代提得早一些,到那些男同性恋尚未成为风尚的年代去吧!而诸位热衷于古典**之恋的腐女们,则需要把穿越年代安排得迟一些,否则就只能跑到寺庙里看光头老和尚跟小沙弥搞基了。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小结:病态的优雅浮华
小结:病态的优雅浮华
在现代日本的各种作品之中,平安时代基本上就是优雅的代名词,也是公卿贵族文化的盛世。
——狩衣乌帽、宽幅长袖,粉脸黑齿、能乐舞蹈、和歌绯句,道不完的浪漫爱情,说不尽的风雅浮华。
还有漫天飞舞的樱花、蜿蜒曲折的长廊、碧波荡漾的池水、庄严肃穆的古寺、袅袅飘散的熏香、悠扬动人的笛声,乌黑如墨的七尺青丝,绚丽华美的十二单女装,映衬着红唇与笑颜……简直华丽得宛如梦幻!
那一幕幕发生在女官、公卿与皇室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搭配着优雅浮华的时代背景,犹如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古老画卷,在世人眼前徐徐展开,构成了整个平安时代绚烂唯美的主色调。
然而,这一层优雅浮华的光鲜外表,却掩饰不了整个时代的病态氛围。为了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公卿世家们发明了种种看似高雅,实际却极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把自己变得弱不禁风。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不知悔改,而是为了适应这种整体上的病态,又把这种病怏怏的不健康模样,追捧为经久不衰的时尚潮流——正如法国人之所以极力推崇香水,是为了掩饰长期不洗澡而肮脏发臭的身体一样,平安时代日本公卿贵族们的种种风雅之说,也是为了掩饰自身的虚弱病态。
例如,在描绘平安时代的漫画和影视作品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位面带病容的清瘦贵公子,有气无力地扶着侍女的肩膀,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出门饮酒赏梅花。梅花的暗香伴着风雪袭来,贵公子忍不住轻咳几声,低头一看,发现擦拭嘴角的洁白丝巾上,竟然染着淡淡的血迹……
怎么样?很风雅吧!
可是我本着自己的良心,不得不在此敬告诸位穿越平安时代的女同胞们,若是有幸遇见了这样经典的病弱美男子,只要远远地观望就好,千万不要一脸兴奋地凑过去搭讪。
因为他患的多半是传染病,例如肺结核之类,而这在当时是无药可救的,若是靠得太近,说不定还会害得你也染上,就只能跟他一起殉情了。
再举一个例子,前面已经说过,平安时代的贵族公卿,不分男女都在脸上涂了厚厚的白粉。结果就是导致这些白粉一笑就会掉落下来。但他们并没有取消这一累赘的化妆,而是在笑的时候用扇子遮住脸,自称这样看起来会更加美丽……
综上所述,平安时代日本公卿的所谓风雅与浪漫,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病态的优雅浮华。
总之,当现代穿越者们经历了笨重如铠甲的衣衫,要人命的剧毒化妆品,绝对不健康的贵族饮食,令人发疯的迷信忌讳,还有男同性恋者的情书等等一系列艰巨考验之后,终于乘着比走路还慢的牛车出了家门,最后也只能看到一群眉毛剃得精光牙齿熏得乌黑胸部平得可以溜冰的“古典美女”(平安时代的日本女性大多是贫乳),以及同样把眉毛剃得精光牙齿熏得乌黑,并且三天两头吐血卧病的“名门贵公子”……
在一切美好梦幻都尽数破灭之后,诸位大失所望的穿越者们,恐怕都会大骂那些少女漫画家是骗子吧!
唉,在此奉劝大家:穿越有风险,行动须谨慎啊!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一、这个是外星人吗?
一、这个是外星人吗?
跟日本篇一样,在我们穿越到玛雅文明之前,同样也要提前确定一下穿越的年代和地理范围。
首先,从地理上看,跟广袤蛮荒的美洲大陆相比,玛雅文明能够覆盖到的范围,实在有点狭小——玛雅文明的最大分布范围,基本上就是以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为中心,横跨了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和洪都拉斯等国的一部分相邻地区,总面积约为三十万平方公里,大致上相当于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之和,略小于日本和德国,近似于意大利,但却超过了今天的韩国和英国。
根据纬度上看,玛雅人世代居住的这片土地,完全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所以玛雅文明是一个热带文明。
其次,从年代上看,玛雅民族大约于公元前2500年形成,其早期文明在公元前四世纪诞生,期间几经兴衰起伏,至十五世纪几乎彻底衰微崩溃,各种文化相继失传,旋即在十六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剿灭。
整个玛雅文明的发展历史,一般划分为前古典期(诞生3世纪)、古典期(39世纪,相当于三国到唐末)和后古典期(916世纪)三个阶段,其中以古典期的玛雅文明最为繁荣。如果要领略最正宗,最具特色的玛雅文化,就应该穿越到这一时代。另外,我们如今一般所说的“玛雅文明毁灭”,也是指古典期玛雅文明在九世纪末的毁灭,而非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殖民者入侵——那时候的玛雅文明已经没剩下多少东西了。
很好,穿越的坐标已经确定——玛雅文明古典时期的尤卡坦半岛!当时最强盛的玛雅城邦蒂卡尔!
滴滴滴!时空机器启动,穿越开始!
当你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四周弥漫着闷热潮湿的气息。而脚下则是一条被人践踏出来的泥泞小路……显然,你已经穿越了遥远的时空,来到玛雅时代。
于是,你就沿着这条小路继续前进,并且很幸运地既没有遇上毒蛇,也没有看到美洲虎……然后,茂密的丛林终于走到了尽头,脚下的简陋小路也被人工修筑的灰泥堤道所代替。在道路的两侧,是清澈的水塘和绿油油的玉米地,而更远方的地平线尽头,则隐约出现了金字塔神庙的身影。
——那就是本次玛雅之旅的目的地,玛雅文明古典期最强大的城邦,蒂卡尔城。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玛雅人被历史学家称为“美洲的希腊人”——就如同古希腊一样,在整个玛雅文明的历史之中,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大一统的玛雅帝国,而只是建立起了一系列彼此独立的城邦。例如在古典时期的尤卡坦半岛,就有超过一百个玛雅城邦同时并存。而这座位于半岛南部内陆地区的蒂卡尔城,乃是当时最繁盛、最强大的玛雅城邦,也是半个玛雅文明世界的盟主,有些类似于古希腊的雅典。
言归正传,站在城邦郊外的农田里,透过玉米茎叶的缝隙,你或许可以看到几个古铜色肌肤的玛雅农夫,全身只裹了一条缠腰布,不过这没什么可稀奇的——在我国南方的夏天,农民也会光着膀子下地。
然后,精彩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在这条道路的尽头,慢慢出现了一顶四面透风的轿子(由于环境闷热潮湿,所以玛雅人的轿子通常就是一个带顶棚的滑竿,以便通风透气)。抬轿子的轿夫跟玉米地里的农民一样赤膊束发,只是他们的眼睛仔细看去似乎有点古怪。但坐在轿子上的玛雅贵人……当你看清楚他的相貌之后,恐怕会立即兴奋地举起照相机按动快门,然后摸出手机高呼一声:“老婆,快来看外星人啊!”
嗯,虽然近年来有很多“砖家”信誓旦旦地声称,玛雅人是来自某某星座的外星人后裔。但根据考古学家从玛雅古墓中发掘出的尸骨来看,至少在生物学上,玛雅人应该还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类。
所以,出现在穿越者面前的也不是什么外星智慧生命,而只是一个身份高贵的玛雅贵族罢了。
那么,为什么现代人看到这个玛雅权贵的模样之后,会在脑海中产生出如此奇怪的联想呢?
没办法,因为玛雅人的审美标准在这个世界上实在是太奇葩了,简直不像是地球人的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几乎是恰恰相反——玛雅社会中的“俊男美女”一旦来到了现代世界,恐怕要就成为畸形儿了,而且还是奇丑无比,有碍观瞻,绝对不能随便放出去吓唬人的那一类型……
总的来说,玛雅贵族普遍把斗鸡眼、扁额头和畸形颅骨,看做是美丽或高贵的标志,并且为了用人工方法把自己整成这副“高贵”的容貌,还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整形手术,从而让自己变得越看越不像人。
——在玛雅社会,普通穷人可能还不怎么讲究相貌,同时也没条件去讲究。但玛雅贵族都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而是天神下凡的后裔。故而为了在相貌上就与平民和奴隶区分开来,玛雅贵族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有异相”,害得他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要承受虐待。一般来说,在玛雅贵族的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们就会趁着婴儿的颅骨尚未硬化,用木板夹住使之变形。有人把头骨压扁,模仿美洲豹;有人把头骨压长,模仿玉米穗……总之就是怎么畸形怎么弄,只要弄得尽可能不像人就行了:人家自称是半神嘛!
至于玛雅婴儿会因为此类不人道的虐待,而承受何等惨绝人寰的痛苦,就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更离谱的是,玛雅人竟然以斗鸡眼为美,故而玛雅妇女们有意在小孩子两眼之间下垂的头发(柳海儿)上悬挂小玩艺儿,通常是一个树脂小球。这个树脂小球整天在小孩子眼前晃来晃去地吊着,使得小孩子不由自主地盯着它们看,最后就使他们的眼睛变成内斜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斗鸡眼。
还有,玛雅贵族的牙齿也经常会被刻意磨成锯齿形,有的还镶上了小块的玉石。另外,他们还喜欢在鼻梁骨里垫东西,在胸部和生殖器上打洞穿环……至于耳环、鼻环、唇环、舌环之类,就更是非常普遍的大路货了。寻常的玛雅贵族不在自己身上开几十个洞,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除了做整容手术之外,玛雅人还非常喜欢刺青纹身——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美洲原住民几乎都有在面颊和额头上刺花纹的习俗。而养尊处优的玛雅贵妇们,还喜欢将各式各样的繁复花纹,从额头一直刺到肩膀,最终将一张脸蛋弄得仿佛彩色浮雕板,怎么畸形怎么来,甚至连舌头也要刺上花纹。而且,这些刺青都是永久性的,没法随意擦掉……也许他们觉得这样很好看,但现代人的审美观可接受不了这个,那种可怕的视觉感受,简直就好像是看到了旧社会妇女裹脚裹出来的马蹄形三寸金莲一样。
更糟糕的是,由于那个年代的医学水平不够高,因为整容穿孔失败、伤口感染化脓而导致死亡的医疗事故也是屡见不鲜。至于夹坏脑袋成了傻子,纹身不当使得大片皮肤溃烂的悲剧,就更加比比皆是了。
综上所述,由于玛雅人的上层阶层普遍喜欢用改变**形态的方式,来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优越性,即所谓“太阳神化身”之类的说法。因此,一个合格的玛雅贵族,通常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基本特征:第一,脑袋畸形,越畸形越尊贵;第二,浑身是洞,插满各式装饰品;第三,从头到脚处处刺青,一般以蟒蛇、美洲虎之类的猛兽图案为主;第四,人人脸上都有一副斗鸡眼;第五,遍体鳞伤(因为经常要放血祭神),第六,一部分玛雅贵族的下巴留着小胡子,而玛雅平民则被禁止留胡子,以此来突出贵族的身份。
于是,当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看到一个头部严重畸形,五官扭曲诡异、还长着斗鸡眼的家伙,趾高气扬地盘腿坐在轿子上,向自己这边慢慢挪过来的时候,也难怪第一反应就联想起外星人了——谁叫这位玛雅贵族把自己整容得实在太不像人了呢?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二、石器时代的瘸腿文明
二、石器时代的瘸腿文明
不管这个头部严重畸形,五官扭曲诡异、浑身满是刺青和“插件”,还长着斗鸡眼的玛雅贵族,看上去有多么的奇葩,但对于想要进入蒂卡尔城一游的穿越者来说,依然是一个绝好的导游和领路人……
于是,你就走上去和这位玛雅贵族进行攀谈,不管是冒充外国使节也好,或者直接打着“神使”的幌子也好,还是直接用了催眠术也好,总之就要忽悠得他相信你是一位非常不得了的贵宾,必须郑重款待。
所以,这位玛雅贵族就很恭敬跳下轿子行礼,说他代表这座城市的全体玉米人,向你表示热烈欢迎。
你正想微笑着回礼,突然感觉似乎有点不对……玉米人?诶?难道他们不是玛雅人吗?
……这个……怎么说呢?眼前的这座蒂卡尔城,是一座由玛雅人修筑的城邦,这一点是绝对没有疑问的。但问题是,那年头的玛雅人,还真不知道自己会被叫做玛雅人……
——我们如今所说的“玛雅”这个名词,最早来自于哥伦布的航海日记,而起源则是一个尴尬的误会。
那是在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恰好10年。他的探险船队在洪都拉斯湾靠岸之后,于当地市集里看到一只非常精美的陶盆,哥伦布对此感到很好奇。那位土著商贩就告诉他,这只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从此,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
接下来,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尤卡坦半岛的过程之中,发现了许多被废弃的巨石都市,还有衰落到已经快要断绝的神庙,便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玛雅”,并且把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统称为“玛雅人”。
但事实上,当时那位土著商贩回答哥伦布的“玛雅”一词,并不是指代我们今天认知的整个玛雅文明,而仅仅是在形容一座名叫“玛雅潘”的城邦(当时该城已废弃,但地名保留了下来),也就是陶盆的产地。
至于玛雅人在称呼自身民族的时候,由于他们最早培育出了玉米,并且以此为主食,故而一般都喜欢自称为“玉米人”……之所以如今会有玛雅人、玛雅文明、玛雅预言这些说法,完全是后世学者强行把一座城市的名称,扣到了整个地区和民族之上,听起来感觉就像是用广州人来称呼全体中国人一样别扭。
因此,在从公元三世纪到九世纪的玛雅文明古典时期,玛雅人要么自称某某城邦的人,要么自称“玉米人”,就是没有自称玛雅人的——还要再过几百年之后,玛雅潘这座城邦才会被建立起来!
事实上,差不多同样的误会,在中国也发生过——当十六世纪初的葡萄牙航海家在澳门登陆,并且询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的时候,当地渔民误以为这些红毛鬼是在问海边的妈祖庙,就说这地方是“妈阁”……于是,澳门的英文名字就成了“aa”(发音近似于“妈阁”),跟它的汉语发音一点儿都不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