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可以!!!来人给我再组建一支歌姬团。”
吴三桂咬牙切齿的道。
这时候他的护卫却回到:
“可,王爷,小的,小的,已经无法在城中找到百位未出阁的少女了。”
“那就找已出阁的!”
吴三桂简直就是暴跳如雷,一旁仿佛局外人的王秀奇,却劝道:
“已出阁就要慎重了,还能生孩子的寡妇可以,但夫君尚在,且夫家是汉家儿郎的,就算了。”
“没听到王将军的话吗再去找!按照王将军的要求去找了!”
吴三桂发出了雷霆一般的咆哮,下人连忙领命而去,再回头,吴三桂拿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舔着脸道:
“王将军,这次再凑出一个百人歌姬团,应该要耗时更久,再等下去,菜都凉了,我们边吃边等。”
“好好好!”
本是山珍海味,如今到嘴里却如同嚼蜡,吴三桂还勉强陪着吃了几口,麾下二位文武之首,还有儿子吴应熊,更是筷子都没动过。
王秀奇倒是吃的津津有味,吃的是没心没肺,直到吃干抹净之后,下人还没凑够百人规模的歌舞团,暂时算歌舞团吧,吴三桂也等不下去了。
起身举起酒杯,舔着黑脸道:
“王将军,一路舟车劳顿,我本王敬你一杯。”
王秀奇起身,面带自然的微笑,回敬着酒,看的一旁的吴应熊想抽凳子,将他王秀奇砸死在这里,不过看着他裸露在外,满是老茧的双手,还有那宽大儒服也遮挡不住的强壮身体,深知打不过的吴应熊,选择放弃抽凳子。
一杯烧酒一口闷,完事吴三桂再道:
“王将军可酒足饭饱”
王秀奇答:
“已酒足饭饱。”
吴三桂又问:
“如此,可否道明来意”
王秀奇又答:
“已道明来意!”
“嘭~”
一旁武将之首、吴三桂的大哥吴三凤,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之上,早已通红的眼睛瞪着王秀奇:
“别太放肆!”
一旁文官之首王永吉也是说到:
“王将军,我是前关宁总督王永吉,听我一句劝,我们王爷已经对你百般照顾了,就不要再刻意刁难!”
一旁的吴应熊却是看着吴三桂,只是用哀求的语气喊道:“父王!”
而吴应熊眼中的杀气,怎么也掩盖不了。
现场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而王秀奇却是笑容依旧,仿佛吴三桂是泥塑的,仿佛周围的吴三桂军甲士是泥塑的,微笑的开口道:
“平西伯,本将说的是事实。
这次本将的到来,就是为我家侯爷带来了,要求平西伯帮忙给郑家军将士们多物色一些对象。
一个男子配一妻二妾,妻怀孕了,还有妾可以继续繁衍后代,大妾怀孕了,还有二妾可以继续繁衍后代。
如此,本就富庶的郑家军将士,具备好好教育并供养孩子就学的条件,因为长期训练,身体也好,繁衍的后代也会身体更好。
如此也好为华夏民族,多繁衍一些能文能武的高质量接班人。”
王秀奇如此说了之后,吴三桂他们没办法发火了,特别是吴三桂,摆明了一副“你早说嘛”的表情。
他们不发火了,又说到了正事,王秀奇于是继续道:
“为郑家军将士物色合适的对象,为妻妾不多的郑家军将士做媒。
这是其一。
好处是,每做成一程亲事,回赠千斤粮草或百斤肉食或等价值的军械等物资,作为做媒钱。
为顺天侯府辖区,提供劳力。
这是其二。
好处是,一个汉家劳力,回赠介绍费两千斤粮草或两百斤肉食或等价军械等物资,一个异族劳力,根据族群的不同,回赠介绍费五千斤到一万不等的粮草或五百斤到一千斤不等的肉食或等价军械等物资。
其中,一个满洲劳力,不论生死,都以最高规格万斤粮草或千斤肉食或等价军械等物资,作为回赠。
请平西伯写一封亲笔信,给你曾经的将领夏国相,让他奉命留在郑家军军中。
这是其三。”
不论生死,给的奖励还都一样,那么自然是死的方便一些了,一个头颅再硝制一下,比押解一个人好多了,何况硝制的头颅是不用吃饭的。
等王秀奇道明之后,吴三桂告罪一声,就开始跟武将之首大哥吴三凤、文官之首曾经的关宁总督王永吉,还有视为继承者的吴应熊,交换起了眼色。
最终,吴三凤与王永吉都是点头,于是吴应熊也跟着点头。
吴三凤、吴三桂、吴三辅一门三兄弟,其中三人的父亲吴襄,带着吴三凤、吴三辅及其家人,于北京为官置业。
顺军入主北京之后,他们都成了俘虏,也成了要挟吴三桂投顺的筹码,最后顺军败于“一片石”,秋后算账,将这些吴家人都处死了,只有吴三凤独自一人逃了出来。
因此也成了吴三桂军中,武将之首,好在吴三桂他的子孙,跟在身边,不然也要被处死了。
王永吉本就有一支大军,又鼎力支持他吴三桂,如此成为文官之首,也是自然。
而二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三人交换眼神过后,吴三桂又好好思索了前后,最终换上了献媚的嘴脸:
“如此甚好!非常合理!”
第438章 民团私军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王秀奇的到来,说白了就是代表郑家军与他吴三桂的军队,签订以人口换物资的协议。
以人口换物资,乃至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才见识到关中关西物资有多匮乏而后悔晚矣的吴三桂来说,这是好事。
并且只要一直能维持着交易,那么就一直能展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关于与最大威胁郑家军方面的和平相处,也更有保障一些。
为代表诚意,王秀奇一次出使就带回了汉家五万人口、上万异族苦役。
吴三桂很明白,关中是不能待了,往东的路也被郑家军封了,而他吴三桂是不可能打败最强盛的郑家军,往北是穷途末路也同时穷凶极恶的满洲鞑子,恐鞑症还在,且陕北本就贫瘠。
那么他吴三桂只有两条路可选,往南或者往西,南是四川蜀地,蜀地天险,自成一片洞天,土地肥沃号称天府之国,是很好的根据地,可蜀地有张献忠,还有张定国把守着汉中。
张定国在攻占汉中,打的汉中清兵屁滚尿流的时候,已经证明他的军事能力了,虽然这清兵只是八旗汉军及绿营兵。
而张定国只是张献忠四大义子四大将之一。
就算能打败张定国占据汉中,那么他吴三桂要怎么才能在郑家军打通蜀道之前,占据整个蜀地,封锁蜀道呢
这是南下最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封锁蜀道,将郑家军拒之门外,那么他吴三桂凭什么跟郑家军斗
那么往西,占据西域,控制东西方路上丝绸之路,是他吴三桂的后路,要想控制以异族为主的西域,汉家人口自然不能少。
所以,吴三桂才这几个月在甘肃控制的外族中,拿出上万苦役已做诚意。
渭南离长安不过几十里,渭南与潼关也不过几十一百里,以时下人的脚力,也就一天的路程。
只是七天后的初八,王秀奇就带着五万汉家人口,上万外族苦役,回到了潼关。
当在吴三凤亲领的人马护送下的队伍回到潼关时,天色已经昏暗,出关迎接的郑恩的影子被拉的无比高大漫长。
就在郑恩高大漫长的影子,是郑大力及夏国相两位护卫统领,还有郑家军的文武们。
“哈哈!欢迎!欢迎三凤将军大驾光临!郑某感激不尽!”
郑恩大笑着走向了同样来到前列的吴三凤,一把握住了吴三凤的手,好似至交好友似的寒暄,吴三凤连连迎合,可内心却是惊讶的,因为他确定自己是第一次与郑恩碰面。
郑恩又是比如准确的认出他的呢全家丧命独自逃出的遭遇,让他吴三凤养成了慎小慎微的习惯,一出门都是一番乔装打扮,与护卫们混迹在一起,至于谁是护卫,谁才是他吴三凤,外人除非认识,不然是看不出来的。
或许是北京时有过插肩而过的时候,可这记忆未免也太好了,一点都不想日理万机的人。
能准确的认出吴三凤,离不开这好似照相机似的画像,这好似相片似的画像,就离不开已成体系并且完善的情报系统——天地会了。
郑恩却也不点破,只是一个劲的跟吴三凤寒暄,并拿出一个清单给吴三凤:
“兵贵神速,宴席已经备好,在此之前三凤将军可以先看看这清单,上面标明了人口兑换物资的汇率,同时,对于平西伯的诚意的回应,我还加了一条,那就是向你们开放雇佣兵渠道。
雇佣兵,雇佣他人之兵也!即是我方对你们开放的渠道,自然就是允许你们雇佣我郑家之军了。
这郑家雇佣兵又分两大类,第一大类为郑家军在职军人,根据精锐程度不同,在10位汉家人口或5位四十岁以下蛮夷苦役到30汉家人口或15蛮夷之间,可雇佣一年。
雇佣年限一年起步。
这是郑家军在职军人,郑家军还有衙门登记过的民间私人军队,他们的价格就不标准了,不过普遍较低,这潼关就有我带来的五个衙门登记过的民间私人军队。
其中有两个名声不显的最低级士级百人规模,就先不介绍了。
这排名第三的是为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的尚家民团,以尚可喜的老部下为骨干,以曾经剃发过的原汉奸军为士卒,如今因为一路随军参战,以将民团等级提升到子级千人规模,并处于满编状态。”
尚之信!吴三凤眼睛瞪大满是惊讶,这边郑恩见状解释道:
“尚之信本是清福临的侍卫,福临都成了俘虏,他尚之信自然不例外,三凤将军你不会觉得尚之信会殉死吧!”
吴三凤只是摇头,笑话,作为汉奸,殉死,不存在的。
“尚之信成了俘虏,还献上了福临,所以也是戴罪立功了,加上他爹这些年的贡献,他爹尚可喜又在满洲北部做了领主,为他组建一支民团,自然不在话下。
这第三的民团是尚之信,第二就是你们的老熟人、曾在关宁与你们并肩作战的马科。
马科与白广恩、唐通都是临阵带兵投诚,三人也是同授满洲北部的领主,不过满洲的气候他并不适应,领主身份又不能领大军入关。
在得知郑家军组建辖区内的附属民团时,欣然放弃了领主的位置,转为民团,因起步高,刚从领主转民团就是伯级,这些日子随军也是多有战功,因此刚升到了侯级5000编制规模,实际兵力还是之前伯级时的3000,刚升还未补充满编。
这第一民团你们就更熟悉了,要不要猜猜”
郑恩笑呵呵的问向吴三凤,而吴三凤呢,还持续在一个军队竟然容许私人武装,并且还达到5000规模的程度,要知道当初明开国时的亲王也不过是几千规模的亲王护卫军。
而比马科还高的,这最少也是老牌侯级5000编制了,说不准还是满编。
对于这类人,还是老熟人,吴三凤真想不出来还有谁,或者说,不敢去想。
尚可喜这类汉奸王都当了郑家军名下的外域领主,儿子尚之信本是福临的侍卫加玩伴,最终还献出福临,那么这个老熟人是谁,吴三凤不敢想。
第439章 民间雇佣兵团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关宁军后期,有你们辽东总兵吴三桂吴家、山海关总兵高第高家、关宁总督王永吉王家,三支人马。
其中王永吉与你们吴家走的近,而高第却对你们并不感冒,还曾有过摩擦。”
说到这里,这第一民团是谁,已经显而易见了,只是吴三凤怎么也不敢去想罢了。
高第麾下可是有着三万大军,其中精锐关宁军就有着上万,这么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在自己的辖区内活动,这是不敢想象的。
郑恩看出了吴三凤的疑惑,开口继续道:
“高第是在未交战前,主动投靠的我军,还是举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投靠,这是巨大的功勋,换做领主,他将是第二高规格的,但他选择了民团。
民团不比相对独立的领主,还要在郑家军衙门登记,还要人员变动、迁移、出国都要报备,因此直接授予了最高级的公级。
公级民团的编制是为9999规模,寓意是民团最多也不能超过1万人,实际兵力也是9999人,且精锐的关宁军占了一半。
是所有境内民团、境外领主实力最强者……”
郑恩还没说完,吴三凤就露出了疑惑之色,因为同为关宁军,又共同做了汉奸的他们,互相间最是了解。
高第的兵力,包括后期在永平府拉的壮丁,共1万关宁精锐,2万普通军队,这只有9999的规模,精锐只有一半,那剩下的5000关宁精锐,15000普通军队去哪儿了呢
如果是被郑家军吞并了,那么郑恩显然是不会拿出来炫耀的,因为他吴家军队投靠郑恩,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这一经合并,就吞食三分之二的兵力的事情,郑恩如果不傻,显然是不会拿出来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