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到了海外,非大明故土,如何劫富济贫就没有要求了,只要你不同室操戈还被人知道就成!

    如大海东北,虾夷岛,就有着这么一个传奇,一位叫王秀奇的匹夫,在服役期间就申请特批组建了私人军队模范队,只是这个身份,就拉了百余壮汉入伙。

    王秀奇又凭借着粗胚的身手,以及军中所学的军事知识,在虾夷岛大肆劫富济贫,将贫困的自己,以及贫困的同伙,给济的盆满钵满,上交叛乱的虾夷人首级数以千计,为超过五百的虾夷岛开拓团男丁,解决了再添小妾一名的困扰。

    如今又被特招入伍,整个私人军队都特招入伍,还授了千总之位,估计要不了多久又要升了,因为王秀奇这个粗胚,即是我本人!”

    听着王秀奇的传奇故事,听着郑家军正兵的一系列优厚待遇,看着王秀奇,刀、箭双精、杀敌而面不改色的出神入化身手,再结合他的彬彬有礼,极端情况下的温文尔雅。

    守军都震惊了,攻城的绿营兵更早已不敢向前,攻城队伍里,一位绿营军官样子的壮汉,嗖一下从云梯上滑了下去,飞一样的往后营而去,一看就知道是去报信,汇报郑家军使者的到来,以及郑家军使者口中之言。

    郑家军使者并没有阻止对方的报信行为,更阻止了夏国相要阻止的行为,而是煞有其事的跟面前的绿营兵炮灰道:

    “诸位,割掉辫子,你们也有机会当郑家军正兵的!”

    “奴才也可以!”

    一位年轻的绿营兵忍不住惊呼道,刚出口,又连忙躲闪,这时候,王秀奇道:

    “奴才不可以,但你可以,因为你不是奴才,汉家儿郎应当永不为奴!”




第433章 一人破潼关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绿营兵退了,攻打潼关超过一月的绿营兵,在他们的主子多铎带领下,从潼关撤退,再不退,上万规模的逃兵事件都可能要发生了。

    王秀奇不仅将隶属于吴三桂的潼关守军招降,连同守将夏国相,也被守军挟持给一起降了。

    看这样子,夏国相再想做吴三桂的女婿,也困难了,以郑家军的绝对超越他军的优厚待遇,就没见过有人入了郑家军的门,还主动离开的。

    潼关自然也落入了郑家军之手。

    至于多铎退兵,还不是因为郑家军生力军,加入了潼关防务,而是郑家军招降汉奸军的消息已经传开,郑家军正兵的优厚待遇也已经传开,成了这些绝境中,被无限压榨中的绿营兵的曙光,因此出现了大量逃兵。

    多铎不得不领着剩下的绿营兵离去,阻止这如流水一般的非战斗减员。

    毕竟,满洲人已经不多了,八旗满洲将士,更是少的只剩下七万余,这还是所有满洲十五岁到六十岁的健康男子。

    得势还好,如今不得势,一个不好再死,满洲人可就真绝种了。

    所以,绿营炮灰,绝对不能逃多了。

    多铎走了,自势力庞大之后,一直以来想跟满洲当下,满洲第一名将多铎交手的郑恩,只得抱以遗憾。

    位于潼关之上,身后是护卫统领,身前是王秀奇、夏相国的郑恩,快步上前将行礼的二人给扶起。

    先拍了拍这位历史上明郑五虎之一的王秀奇肩膀,道了一句辛苦了,又握着历史上明末后期,吴三桂麾下第一大将夏国相的双手,看着夏国相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开口就道:

    “放心,吴三桂那边我会说清楚,你不要有愧疚之感,至于你,就先留在我身边做一护卫二副统领吧!

    来人,取代表护卫大副二副身份的金牌,再取两枚副游击将军印,授予王秀奇、夏国相二位将军。

    以王秀奇为大副,夏国相为二副。

    那么,我的人生安全,就交于二位了!

    大力,多带一下新一届副同统领。”

    等到金牌、将军印,都送入二位手中之后,郑恩转身开始巡查潼关,两位新任副统领,连忙跟上,倒是上一届的二副统领郑小四,被叫到了身边。

    郑恩跟他勾肩搭背,好似寻常人家的兄弟一般,以长兄嘱咐离开弟弟的口吻,嘱咐着:

    “小四,黄廷先你一步,去了火器一营,为第一任参将,你与黄廷同一届,也是历届护卫统领中年纪最小的。

    小四,你也去黄廷麾下吧,先做一个千总,等你经验上来了,再大几岁,再让你独领一营火器兵。

    记住,燧发火铳与刺刀的制造工艺愈加成熟,加上跨时代的线列步兵战术,未来陆地上的战场,是属于火器营、属于线列步兵的。

    你很年轻,打小又聪明,正是跟着黄廷好好学,也是更容易接受这些新事物的存在。

    作为二哥身边的老人,我是不会亏待你的!去吧!”

    十八周岁的郑小四,拱手作揖:

    “谨遵公子之令。”

    说完扬长而去。

    看着如此年轻的郑小四,以千总的身份离开了,对于护卫副统领身份,夏国相好奇了起来。

    倒是一旁的郑大力,因为跟郑恩的关系极好,不用顾及什么少说话多做事,直言解释道:

    “公子,嗯,就是侯爷身边的护卫已经经历数届,每一届自此位置离开,都成了郑家军的栋梁,也就是说夏国相,你未来也会是郑家军的栋梁。”

    此时此刻,夏国相才知道,二副护卫统领之位,不仅代表着“将后背交给你”的信任,还有着未来将会被重用的寓意,而再想着郑恩之前说会跟吴三桂说清楚的承诺。

    夏国相心中不由五味陈杂了起来。

    ————

    潼关传檄而定,关中直面郑家军兵锋,而在李岩、张家玉俩人的联军赶到潼关之东的弘农之后。

    山西方面,两支清兵之一的多尔衮军也传来消息,多尔衮连同索尼的汉奸军,一路高歌凯进,连下平阳府、潞安府、汾州府、泽州,近半的山西省。

    却在省会太原碰了钉子。

    自封晋国公的姜瓖,在太原聚集了三万人马,本来三万人马抵御两万余八旗满洲、十五万杂牌军、二十万汉奸军,是有些力不从心的。

    但突然有一位出身燕山密云,却在太行山开创一番事业的强人杨开忠,领着麾下一万乡勇,来投。

    并带来了五万杆长矛、箭矢十万、五千把单刀、一万面木盾等等,可武装五万余人,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守城器材。

    大大的解决了姜瓖所面临的问题,可武装五万人的武器,更是迅速让姜瓖武装了三万乡勇。

    兵多、城坚、守城器材足,多尔衮短时间,也不能拿下太原,而多尔衮最缺的就是时间。

    经过了明之梳子、顺之篦子、清之筛子、姜瓖军、再入清手,已经十室十空,掠无可掠,多尔衮的大军补给困难。

    而深知乱世粮贵的问题,姜瓖在大同时就常年囤积粮食,有兵又有权还有大同坚城的他,还真囤积了很多,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运送了大量的粮食于太原,足以供养守军半年之食,再说干粮吃完了,还有湿的,姜瓖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所以,多尔衮怎么都是等不起的,太原不可下,大同更不可下,北上之路也受到了阻碍,东去就是跳入郑家军的大本营,更是不能去,南面就是郑家军追兵,如此只有一条路给多尔衮选,也是变相了的围三缺一。

    那就是往西,西面还有多铎的大军在,正好双方汇合,事实上多尔衮也是如此做的。

    因为这非是阴谋,而是堂堂正正,最不好化解的阳谋。

    可西行之后,多尔衮就脱离苦海了吗其实并没有,只是跟多铎汇合了而已,而多铎本身就没有攻下多大的地盘。

    因为多铎的主功目标还是定在潼关,拿下潼关,即关中自此关起门来,安全也有了保障。

    潼关不下,那么关中就时刻受到军事威胁,特别是如今潼关落入郑家军之手,这股威胁还是来自于宿敌郑家军。



第434章 大年初一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大年初一,明是光武二年元月初一,清是顺治三年,顺是永昌三年,西国李自成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恶心李自成,在崇祯最后一年的时候,也是李自成最意气风发的那一年,改年号“大顺”,如此西国是大顺二年,西历是1646年。

    就在这大年初一头一天,关中延安府城肤施,自潼关撤下的多铎,于此与多尔衮的大军汇合,两军相加,加上占据地汾州府、平阳府、潞安府、山西直属泽州、山西延安府的守军。

    总兵力倒是有近六十万,听起来比刚入关时,兵力都要多。

    可实际上,清虏双巨头多尔衮、多铎都清楚,相较于刚入关的时候,所有清兵的战力相加,都不如之前的三成。

    遥想一年前,在刚刚入关最辉煌的时刻,麾下大军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八旗朝鲜、八旗汉军、关宁汉奸军、新附汉奸军,七等。

    作为最高等的八旗满洲,根本就不需要亲自去厮杀,只要在后面督促下六等即可。

    那时候,八旗满洲,还有两黄、正蓝,以豪格、福临为首的117个牛录。

    两白,以多尔衮、多铎为首,98个牛录。

    两红旗、镶蓝旗,以代善、济尔哈朗为首,96个牛录。

    共331个牛录,一个牛录300将士,再去除极少部分还未补充满编,那也有近90000八旗满洲将士。

    八旗蒙古过30000,外藩蒙古时常能拉起过30000的轻骑兵,八旗朝鲜亦有10000余,精锐的八旗汉军过20000,精锐比例极高的关宁汉奸军近90000,新附汉奸军更超过了关宁汉奸军。

    可如今呢

    汉奸军是多了很多,有接近50万,可这其中的精锐程度,已经一降再降,本来这些汉奸军都是被抓来的。

    精锐的汉奸军队伍也没有了,只有10万还算合格的八旗汉军。

    八旗汉军人数增加了,战力实际上比当初2万余规模时,还要低,别的不说,光三顺王麾下的精锐炮兵,如今是没有的了,当初数以百计,引以为傲的红夷大炮总数,如今是没有的了。

    红夷大炮太过沉重,转运无比麻烦,而清虏又连连失利,红夷大炮也因此丢的差不多了,有也是几门轻型的。

    这还是第五等八旗汉军,另外二等八旗蒙古、三等外藩蒙古,更是直接没有了,一次次的失势,为了防止蒙古人的必然落井下石,一次次的坑害蒙古兵,如今全清兵都没有了一个蒙古兵。

    连安插在各营的蒙古军官,因为知道与蒙古之间的仇,已经无法化解,而被处理掉了。

    二等八旗蒙古、三等外藩蒙古,一直以来都是清兵主战部队的重要组成,都是一顶一的精锐。如今却都没有了,十几年了和亲,十几年的满蒙一家亲,化为乌有。

    四等八旗朝鲜还有不到五万,因为没有了蒙古兵,八旗朝鲜得以连越两级,成了第二等,总兵力也比入关之初的1万余,高出几倍。

    但那时候清朝控制着朝鲜,八旗朝鲜随时可以补充,而如今,八旗朝鲜从过六万降到不到五万,却一直得不到补充,因为根本没有办法补充。

    第一等的八旗满洲折损也多,331个牛录,连编制都无法保存,只能保留旗一级的八旗编制,兵力算上这绝境下、极大的放低了要求,只要是健康且十五岁至六十岁,皆入八旗满洲。

    也不过是七万余,且这掺杂了大量老弱的八旗满洲,战力也是连之前的五万八旗满洲都比不上的。

    一等八旗满州7万余,二等八旗朝鲜近5万,三等八旗汉军10万,四等绿营兵40万。

    总兵力过60万,但战力连当初单纯八旗满洲9万正兵的战力都比不上。

    想到这里,大年初一的喜悦、兄弟相会、两军相会的喜悦,都成了乌有。

    多铎看着多尔衮身后的同母大哥阿济格,更是气不打一处出,不过想想还是忍了。

    同父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在这大年初一的日子里,脸色严肃、面无表情的步入同样一点热闹情况都没有,一点过年气氛都没有,死气沉沉的肤施城。

    走在肤施城的街头,多尔衮事先打破沉默:

    “礼亲王老二哥代善战死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守卫北京时作战不力被斩杀,肃亲王豪格、承泽郡王硕塞兄弟俩也死在了北京,庄亲王老五哥硕塞病死在了淮南。

    亲王还剩下本王这睿亲王,以及老十二阿济格,这个英亲王,以及豫亲王老十五多铎你。

    加上襄亲王老十一博穆博果尔。

    郡王有,衍禧介郡王老二哥代善的长孙罗洛浑,多罗饶余郡王老七哥阿巴泰……

    可谓是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劫啊!”

    多铎听的是全身颤抖,咬着牙,如同杜鹃泣血一般,吐出了两个字:

    “郑恩!!!”

    郑恩,正是清朝的滔天罪人,每一位满洲人无不对他恨之入骨,可他多尔衮却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被仇恨蒙蔽双眼的时候,他是睿亲王,也是如今满洲人第一实力掌权者,同样是满洲人的大脑,所以,他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冷静的去处理,比如:

    “老十五,国不可一日无君,国亦不可一日无都啊!

    当初想着拿下长安为都,可长安被吴三桂牢牢控制在手里,如今潼关又失,我等四府一州成了无根之萍,再不做打算人心就散了。”

    “散这个时候还不团结一致,还要起二心,如此害群之马,在我麾下的五万八旗满洲儿郎里,是没有了的!”

    多铎恶狠狠的道,而多尔衮却知道自己这个同母弟弟,绝对没有说谎,既如此那些害群之马的结果如何,就显而易见了。

    “反对者都死了,那么就没有了反对者,但老十五,你要知道满洲男儿已经不多了……”

    多尔衮还想劝劝,可一想到多铎的性格,只得就此停住,而多铎却说话了:
1...173174175176177...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