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潼关不下,汉中张定国又有了准备,豫亲王的大军再次被去我等隔离开来,我们满洲人想去关中再辗转塞外的道路被阻。
长安不下,我们就失去了一个更具精神意义的城池作为新都,而没有新都,摄政王您……”
索尼没有继续往下说了,因为多尔衮已经心知肚明。
接连失败,让满洲人的神话彻底被打破再被揉虐践踏,余威还在,比如吴三桂的人马依旧不敢直面他们,但依旧能依托城池而守。
但,之前的威震天下之名,传檄而定之势,却再也不复存在。
如今,清朝廷也已沦丧,皇帝虽是傀儡但也是精神领袖,如今也成了郑家军的俘虏,礼亲王、庄亲王、肃亲王以及新老满洲第一勇士先后死去。
如果不能占据一个更具代表意义的城池作为新都,推举新皇上位,以图亡羊补牢的话,满洲人这个种族可能就真要像盛极一时的大月氏、匈奴人、柔然人、突厥人一样,流星划过。
“索尼,虽然经历了种种!
但如今我们满洲人更加纯粹,更加上下一心了,且是太祖时都没有的上下一心及纯粹,不是吗”
仿佛洞察了索尼内心的多尔衮,用隐藏在阴影下的眼睛,对着索尼,听不出喜怒的继续道:
“太祖即我皇阿玛,皇阿玛当初以十八副马甲起家,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作为儿臣的我,如今有着完全听从号令的八旗,以及满洲百姓的精华。
麾下还有数之不尽的包衣奴才,再显皇阿玛时候的辉煌,又有何难又有何难”
索尼不说话了,因为他知道多尔衮的话有着一定的道理,就像他知道多尔衮忽略了一个问题一样,不过他更知道,有时候不是这个问题被忽略了,而是不想让他们这些做手下的知道而已。
“又有何难”
索尼不说话,多尔衮却一遍遍的呵斥着,最后化作呢喃,最后多尔衮眼睛露出坚毅,板着脸,一字一句的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国也不可一日无都,张定国那关过不去,潼关过不去,那么就走山西!不管是太原,还是归化城、以及元中都、元上都、元古都和林,都可以成为新的都城所在。
本王就不信他姜瓖也能如吴三桂一样挡住我大军
他姜瓖挡不住!”
多尔衮如今就是满洲残部中至高无上的存在,反对他的人,要么成了满洲人的屈辱,做了俘虏,要么已经埋葬在了郑家军大军所过之地。
多尔衮下定决心的事情,如今所有的满洲人,都无法阻止,或许可以加个前缀,那就是现在所有还活着的满洲人。
满洲人乃至所有塞外民族,有个华夏农耕文明难以超越的一点,就是动员速度。
就在多尔衮刚刚下定决心,除少数安插在八旗汉军及绿营兵的满洲人,余等都完成了动员,或者说他们从逃出北京以来,本就一直在整装待发的状态。
这头,汉奸军还在索尼及极少部分满洲人、多铎留下来的所有外藩蒙古近两万的带领下,继续守卫着清虏的控制区,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已然成了金蝉脱壳的壳。
第429章 再也没有了八旗蒙古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鲁阳关只是三天,就被划水的郑家军给攻下了,鲁阳关虽不是山海关、居庸关、喜峰口、大同之类的雄关,郑家军还是划水的状态,能三日而下的主要原因,还是多尔衮金蝉脱壳事发了。
多尔衮只用了一天就动员了本就聚集在一起,时刻准备且没有什么拖油瓶的五十万满洲人,当夜就再次出发,物资补给还是由多尔衮麾下仅剩的两万余八旗满洲及一部分包衣,整理携带跟上的。
蒙古人不管是八旗蒙古还是外藩蒙古,都是被多尔衮、多铎给坑惨了,几万几万的被坑害,连同布木布泰都搭了进去。
再想让麾下保持八旗蒙古这个编制,多尔衮兄弟看来,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将蒙古人坑的更惨,惨到无力反抗。
就像是他们对待野女真一样,野女真因为连年的征召参战,男丁都快死绝了,剩下的老弱妇孺自然只能并入到他们满洲女真中。
所以,麾下所有的蒙古人,再次被留了下来,成为金蝉脱壳的壳,壁虎断尾的尾,约莫五万蒙古兵,其中八旗蒙古三万,外藩蒙古两万不到,都是多铎留下来的。
多尔衮麾下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蒙古兵了,多尔衮的蒙古兵早在北京就成了弃子,少数战死,多数成了俘虏。
如今这五万蒙古兵,还是因为不知道多尔衮麾下蒙古兵的遭遇,所以迷迷糊糊又成了弃子,可蒙古兵也不傻,满洲人眼看是失势了,八旗满洲又消失了两天,哪里还坐的住,于是带头闹了起来。
在清兵中,八旗蒙古是外藩蒙古的主子,外藩蒙古是八旗朝鲜的主子,八旗朝鲜是八旗汉军的主子,八旗汉军是垫底的绿营兵的主子。
经过折损,军中仅剩的五万八旗朝鲜,还是最初多铎从朝鲜拉出来的,如今成了只出不进,消耗了就没有了的稀缺品。
又因为八旗朝鲜不如蒙古人有能力闹,还不如汉奸有着庞大又强盛起来的汉人怀抱,可以回归,都快亡国的八旗朝鲜反而成了地位更高,仅次于满洲鞑子的二鞑子,且都被多铎带到了关中。
而五万蒙古人闹事,镇压他们的竟然是后来者居上的汉奸军们。
留下来的满洲人,以索尼为首,除了用麾下牢牢控制、重点打造的正黄旗汉军,连同其他八旗汉军,及绿营兵,镇压闹事的蒙古兵以外,已经没有了更好的选择。
满洲人跑了,蒙古兵闹事,汉奸军镇压,这鲁阳关自然就失去了守卫者。
当在50万大军的簇拥下,策马进入鲁阳关时,郑恩想想就觉得可笑,太可笑了,以至于笑出了声。
鲁阳关城门下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华夏大地最大的势力之主,正在城门下猖狂的大笑着,笑声感染着整个郑家军的上上下下,从闻声处,无人不陪笑可以看出。
当笑够了,郑恩才问向一旁的随军副军师程源:
“军师,你知道我为何发笑吗”
程源暗含傲气的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不过也做出了回答:
“侯爷笑,臣不知,但臣知道,侯爷如果想笑,那么往后余生,侯爷将随时可以一直猖狂大笑下去,只要侯爷您愿意。”
“哈哈!传令山东,秋收已经过去,农闲已经到来,近十万的守备兵与数十万的辅兵,冬季集训时间到!
这次集训地点就是整个淮南。
黄廷!”
随着郑恩的一声呼唤,愈加展现出明郑五虎才能的黄廷,来到了郑恩面前。
“这一次,甘辉要留守后方,而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数十万守备兵、辅兵在淮南集训的事,就交于你了。
河南都乱了,只有汉奸的淮南想必更乱。
我给你一千骑,护送你前往淮南,我再给你五万正兵名额,给我拿下淮南并经营好淮南!
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不过末将只需要一万正兵名额即可,有一万正兵名额作为奖励,已足够守备兵、辅兵在乱作一团的淮南,奋勇作战。”
黄廷正色的道,脸上满满都是自信及稳重,论海陆两军指挥,黄廷比不过甘辉,但单论陆军指挥,黄廷自问不属于任何人,包括甘辉。
郑恩点点头,不过依旧语重深长的道:
“气势可嘉,不过我依旧要给你五万正兵的名额,不为其他,只因为我有更多的田发展正兵,也需要更多的正兵。
不止是为了终结乱世所需要的正兵,实际上到了如今这地步,终结乱世,有如今的正兵规模已经完全够了,但我们不该只止步于终结乱世。”
“是!”
黄廷领命而去,郑恩毫不怀疑,要不了多久黄廷一举拿下淮南的好消息,就会到来,唯一的变数就是南明,不过南明可没有能力在郑芝龙正在长江的情况下渡江。
一将一千的离去,对于50万大军来说,好似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大军在郑恩的带领下,直往南阳而去,南阳是湖广与河南咽喉,也是闹事的蒙古兵聚集地,三万蒙古兵聚集在这里,他们已经不分谁是八旗蒙古,谁是外藩蒙古。
八旗蒙古自此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而在郑家50万大军到来之前,索尼领着包括5万新抬旗的八旗汉军在内,共10万八旗汉军,20万绿营兵,与3万蒙古兵对峙。
曾经的满洲人铁杆盟友,科尔沁部札萨克多罗巴图鲁郡王——满珠习礼,也是太后的哥哥的他,如今却领着3万蒙古兵,与满洲人索尼对峙。
满珠习礼在阵前大骂上前与之对话的索尼:
“索尼!聪明的话放我们离开,不然,腹背受敌,就是你的结局!”
已经顺利成为30万大军统帅,如果算上实际上已经乱起来的各地汉奸军,麾下名义上统帅兵力更多的索尼,第无数次与傅山相视一笑:
“满珠习礼郡王,在我军腹背受敌之前,像收拾其他2万蒙古兵一样,先收拾你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识相点赶紧投降,如此你还是大清的郡王乃至亲王……”
“呸!皇帝都没了!祖地都没了!国都也没了的丧家之犬、野猪皮也敢称大!
长生天在上,草原上的狼族勇士们,随我杀!”
第430章 夏国相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当郑家军赶到南阳的时候,索尼已经收拾了蒙古兵,并扬长向西北而去,至于为蒙古兵会失败,这其中既有汉奸军是其十倍的原因,更多的还是,满洲人临行前,软硬兼施加鸡鸣狗盗,夺取了他们大部分的战马。
满珠习礼领着仅有的战马,带着仅有不足五千的蒙古骑兵,落荒而逃,对于四条腿的骑兵,还是精锐骑兵,擅长海战、擅长步战,唯一不擅长骑兵的郑家军,也没有办法。
何况对于这种“穷寇”,尾尾跟随不给其作恶的机会即可,慢慢就会穷途末路,而且如果不想死,这些蒙古兵最终而是想逃到塞外的。
“李侔!”
郑恩一声大喝,打北京城就被俘虏,之后加入的李侔,飞步来到坐下。
看着这位勤勤恳恳,一直以来都默默付出,却也已经与郑家军完全绑在了一起,早早做上一位总兵二位副总兵之下,并列第四的参将的降将李侔,郑恩眼神中满满都是认可:
“李侔,你也是郑家军的老人了,在顺军你名声不显,却也是中坚力量,这些年你的名声也不显,甚至被王晓、吴鹏这二位后辈的光芒所遮挡,却同样是中坚力量。
高文采、甘辉之后,第一批授参将之职的就有你。
那么现在,你的机会来了,你绽放的机会,成为闻名郑家军最闪亮的将星之一的机会来了。
古有张辽、前有蓝玉,今,当有你李侔。”
李侔自然是比不上张辽、蓝玉的,但被主公如此做比较,是个人都会无比开心,就如现在的李侔。
“燕云骑军营!正兵骑军左营,都交给你,记住一点,紧紧尾随蒙古鞑子,一旦他们休息,你就带一营抵上去,一营压阵。
抵上去的一营,放一轮铳就上马,如果鞑子不走,那么全军突击,如果鞑子放弃休息而撤走,那么继续尾随,直到鞑子再次停下休息,再用此战术!
听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
李侔已经激动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追上去,撕了蒙古鞑子,以成就他堪比张辽、蓝玉的威名。
“去吧!”
“是!”
最精锐的两营骑兵,共一万一千骑,在李侔的带领下,尾随蒙古鞑子去了,郑家军骑兵有很大的特点就是——类似欧洲下世纪的龙骑兵。
即,骑马的火枪兵,除了二成的传统冷兵器长枪骑兵,郑家军骑兵有三成是火绳枪乃至一定比例的燧发枪骑兵。
这些火铳骑兵,装备火铳的同时,还佩戴骑刀以及最容易制作的塞入铳管的擦管式刺刀。
剩下的五成为三眼铳骑兵,三眼铳三十步的射程,超过投枪,可以三连发更是其最大的优势,放没放完铳,在拉近的时候,都还可以作为狼牙棒使。
李侔也是老资历将领了,又有着两倍的兵力优势,适当的战术,更高昂的士气,没理由会失败。
先分出一将加一千骑,如今又分出一将加一万骑,对于50万大军的郑家军来说,这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大军继续追杀着清兵。
唯一影响的是,大军要不要追着清兵不放。
————
熊耳山北麓,卢氏县,郑恩屹立在卢氏县城北门,身后是近千汉奸的尸体,还有串成串的汉奸俘虏。
而身前正是索尼带领剩下不到20万汉奸军,逃跑的方向。
“索尼领着汉奸一边抵抗一边逃,光翻过这个熊耳山,就少了不下8万,如今卢氏县又少了万余,加上一路上零零散散。
索尼麾下的汉奸军已经不足20万,最重要的是,这些上10万汉奸军的减员,九成都是他们自己逃的,或者被他们抓起来斩杀的。
索尼及清兵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不僵了!
那么,军师!我们要继续追吗”
当郑恩喊到军师的名字时,程源就已经走了上来,负手而立的样子,引得郑恩呵呵一笑。
程源却不以为然,或者内心还挺享受,任你千万人之主,不一样要给他这个副军师的面子,而且军师还是挂名的。
“那么侯爷想追吗”
“好你个程源,我问你要不要追,你倒是反问起我来了。”
郑恩打趣道,程源却是臭屁依旧,一副不以为然的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