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圣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沈四宝

    那九名僧人正为豹爪之下的和尚的性命忧心,乍听陆正的声音,猛地想起那边还有一个妖物,当即就是一惊,正感糟糕之时却听见对方自报来历乃是天宗弟子,却是一愣。怎么妖物忽然就变成天宗弟子了?

    九名僧人这个念头刚起,就觉得四周所见之景如水波一般晃动了一下,随即就看见陆正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前不远处。如此诡异神通令他们瞬间就变化了念头,不好!那妖物是故意诓言自己是天宗弟子。目的想要趁机偷袭自己等人!于是九名僧人纷纷向后一退,扬起手中的法器正要施法抵挡,却不见对方法术袭来。九名僧人大感奇怪,定睛一瞧,却见对方正冲着自己等人行礼呢!一时不知对方究竟是什么目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拿不了主意。也没有人开口应答。

    陆正见这些和尚的反应如此奇怪,想起刚才那罗汉果位和尚称自己为妖怪,料想误会必源出于此,于是冲着他们微微一笑,解释道:“诸位大师不要误会,在下真的是天宗记名弟子陆正,并非妖物。诸位大师修行不凡,慧眼所及,自能辨别。”

    那九名僧人听了这话,九双眼睛一起扫过来。上下打量了一一番陆正,目光之中仍是有些惊疑不定。这时,有个声音艰难地道:“你……你就是…陆……陆正?天命……之主……陆正?”却是那被赤灵按住的和尚。虽然只是被赤灵按住胸口,但一身神通也被禁锢,胸口好像压了一座大山一样,让他说话也有些艰难。此言一出,那九个和尚又再度一起向陆正看了过来,目光已变成了好奇和惊讶。

    陆正听见这和尚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还称自己是天命之主,但在率意山之时并不见有多少佛门弟子,想来是率意山发生的一切已经传遍修行界了。而这个和尚这样说话。应该也是发觉自己并非什么妖物,是他自己弄错了。

    陆正答道:“是陆正不假。至于什么天命之主,呵呵。晚辈却是不敢当。哦,是晚辈糊涂了……赤灵大哥,你还是先放开这位大师吧,有什么误会可以好好说清楚才是。”

    既然陆正都开口了,赤灵自然听从,当即吼了一声,便收回了爪子,缓缓退到陆正身后站定,仍旧是维持赤焰豹原身,并没有化为人身。眼见赤灵真的听从陆正的话放开了那和尚,那九名僧大喜,立即抢出两人上前将那和尚扶了起来,关切询问道:“戒师,您无恙吧?”

    陆正一听,原来这位和尚还是一位戒师,只是不知道是佛门哪一山的。

    那和尚起来之后,冲两个搀扶他的和尚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无恙。赤灵爪子一收,连带禁锢他一身神通的法力也被收回,脸上的几道伤痕不过是皮肉之创,法力稍一运转,伤口立即自行愈合。随后那和尚伸手在脸上一抹,将血迹擦拭干净,这才走到陆正面前,合十行礼道:“多谢施主搭救!”

    陆正见他虽被赤灵打败,且又被自己和其余九名僧人亲眼看见他被自己想要降服的妖物踩在爪子下的情景,但是脸上却没有一丝尴尬、羞恼之色,仍旧不该刚毅木讷本色,显然丝毫不为所遇动心,不禁心生敬意,赶忙还礼道:“大师言重了,刚才听其他几位大师对您以戒师相称,已知您在佛门地位尊崇,只是不知大师法号如何称呼,又是佛门哪一山修行呢?”

    那和尚道:“贫僧法号嗔心,是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师,我身后的九名僧人都是火焰庵的修行弟子,持大轮法器的是大智僧和大勇僧,持法螺的是大愿僧和大行僧,持木鱼的是大义僧和大觉僧,持降魔杵的是大慧僧和大空僧以及大定僧。”说着,一一将九名僧人向陆正引见。

    那九名僧人被引见之时,似是因为陆正是天命之主,见他居然是个这么俊秀的少年,都感好奇,看着陆正的目光都有些诧异。陆正知道他们心中所念,也不介意,等嗔心介绍完毕,再度行礼道:“原来是嗔心大师和诸位大师,陆正失敬了。嗔心大师……”

    “火焰庵的戒律,难道在嗔怒山之外的地方就荡然无存了吗?回山之后,每人都来戒律堂自领受一百杖!”陆正刚要向嗔心和尚询问和赤灵是如何起冲突的,不料嗔心却首先脸色一沉,向那九名僧人喝道。

    那九名僧人听了,神情一肃,一齐双手合十道:“谨遵戒师法旨。”

    陆正见状吃了一惊。问道:“嗔心大师,虽然晚辈乃是一个外人,不该插手佛门之事。只是不知诸位大师究竟犯了什么戒律,是否因我而起呢?”

    嗔心和尚解释道:“陆施主。他们九人刚才与你相见之时,目露异样、心生别念,已是犯了火焰庵的戒律,所以要受罚。”

    陆正没想到嗔心和尚是因为这个要罚他们,刚才这九名僧人看自己的时候的确眼神之中流露好奇,但也不过是人之常情,仅仅是因此便要受罚,不免有些苛责。于是替他们求情道:“大师持戒严谨。晚辈敬佩。但若是因此就要如此惩罚这几位大师,陆正心中难安。此事既然因晚辈而起,还请大师准晚辈所请,网开一面,免了这九位大师的百杖之责吧。”

    嗔心却丝毫不为所动,摇头道:“僧人犯戒,都是自己心念走作,岂关他人。何况犯戒受罚,对他们并非害处,更增警醒。有益日后修行。”

    陆正见嗔心如此执拗,又道:“实在不得不罚,一百杖也未免多了。诸位大师应该都有知道境以上的修为。岂能不明己之所行,不如每人十杖,权作警戒,大师以为如何?”

    嗔心又直接拒绝道:“正因为他们修持有成,所以更不能放松。一百杖就是一百杖,少一杖、多一杖,都不是一百杖。陆施主,你是道门修行人,故存惜身之念。最是正常不过,但贫僧等皆为修佛之人。需持戒以修心。凡事都存情有可原之处,但若事事讲求可恕。则戒律何存何用?火焰庵戒律如此,还望施主不必多言了。”

    这个和尚说话很直接啊,一点儿也不留余地,说出的话简直就像他的脸一样,显得有些呆板生硬,不通人情。他既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陆正便不好再说什么了,若继续多嘴,那可就真的是成了插手火焰庵门内之事了。不过陆正心中不仅对这个耿直的嗔心和尚没有一点儿反感,反而是大有好感,因为他在这和尚身上看见了老师李仪的影子。这嗔心和尚跟老师实在有些类似,特别都是在一言一行之中那么一丝不苟,以及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样整天一脸肃然。

    于是,陆正行礼致歉道:“大师之言,令人深省,是晚辈僭越了。言归正传,不知大师和赤灵大哥……哦,也就是晚辈身后的赤炎豹妖,你们之间到底起了什么误会,以致如此大打出手呢?”

    嗔心和尚看了一眼陆正身后的赤灵,问道:“敢问陆施主跟这位赤炎豹妖是何关系,你叫他大哥,莫非你们早就相识?”

    陆正点头道:“不错,晚辈跟赤灵大哥认识很久了,深知他的来历,他们一族源出丹穴山,与一般妖物极为不同,颇知自戒,与人无争。因此刚才看见他与诸位大师相斗,实在有些意外,不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嗔心和尚显然也知丹穴山,道:“哦,他竟是出自丹穴山吗?贫僧也听过丹穴山的名字,知道那儿的妖物确实有所不同,更接近修行人而非妖物。但据贫僧所知,丹穴山的妖物若无特殊缘故,不会离山一步,为何这位赤灵施主不仅在两界山出没,而且还徘徊在我师兄八苦和尚所建的石室洞府。此外,更是在贫僧等到来之时突然无端向贫僧等出手呢?”

    这嗔心和尚居然叫苦行僧八苦和尚师兄,但陆正还来不及细问,却听说居然是赤灵先主动向这些和尚出手,这可让他很是吃了一惊。赤灵一向沉稳,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向这些和尚出手,其中必有隐情。于是陆正转身问赤灵道:“赤灵大哥,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让你对这几位大师出手?”(未完待续)

    ( 圣踪  p:///2/2368/  )




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
    以陆正所了解的赤灵大哥可是一头质朴真纯、憨直重情的赤炎豹妖。如果是在平时自己有什么事情问他,赤灵大哥绝对是会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想当初他们认识没多久,赤灵可就是把自己赤焰豹一族的来龙去脉包括他大哥赤元狰的所有事情都对陆正竹筒倒豆子般地说了出来,一点儿也不隐瞒,倒是让当时化名陆止一的陆正因为觉得有所隐瞒而感到有些愧疚呢。

    但这时陆正转身向他问出为什么要对嗔心等佛门僧人出手之时,化为赤焰豹原身的赤灵却是低声呜叫了一声,竟尔缓缓转过身子背对着陆正一言不发,趴在了地上向修行界的方向望去,神情显得十分忧伤。陆正更是吃了一惊,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赤灵大哥这是怎么了?

    陆正有七情心,对万物的七情变化感应非常,他感应到赤灵周身散发出一种极为炽烈的哀伤之意,哀伤之中更有一种深深的自责愧疚之感。是什么样的事情会让赤灵又这种感觉呢?陆正心中略一思索,便已明白了几分。他向嗔心和尚一拱手,随即走上前去蹲下身看着这头忧伤的赤焰豹,轻声道:“赤灵大哥,你是在想赤焰豹一族的族民吗?”

    赤灵凝望前方的眼睛眨了几下,似是因为终究没有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一切,只得失望地低下了头。他听见了陆正的话,却没有回答,反而把头深深埋在了双足之间。陆正见到此时的赤灵的举动赫然就是一头山野之中的赤焰豹,哪里还有半点大妖的气势,知道自己所猜测的绝对错不了。以赤灵大哥的个性,除了是赤焰豹一族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有其他任何事情会让他如此失常。

    但问题是赤焰豹一族的事情,跟眼前来自嗔怒山火焰庵的嗔心和尚他们又有什么关联呢?究竟是什么事情,会让赤灵大哥不闻不问直接就像嗔心和尚等人出手呢?眼下的情形。陆正当然不可能再去追问赤灵,便伸手在赤焰豹的背上轻拍了两下。然后起身来到嗔心和尚的面前。道:“大师,刚才您提及八苦大师,莫非便是欢喜山白虎寺的驻山,人称苦行僧的八苦大师吗?”

    嗔心和尚也见赤灵的举动,感受到这妖物居然如此悲伤,知陆正不忍在这个时候去扰动它,转而想从自己身上寻求缘故。他是佛门中人,虽然持戒严苛。但气量宽宏,和苦行僧一样,心中对人妖之分并不是如此看重,听见陆正提及苦行僧,倒是有些微讶道:“不错,难道施主认得我师兄八苦和尚吗?”

    陆正笑了起来,道:“不瞒大师,晚辈本是人间小子,正是八苦大师将我带入修行界的。当时晚辈身染奇毒,若不是大和尚殷勤辛苦。我这条小命可早就没有了。现在想来,已经是数年之前的事了。”

    嗔心和尚也感意外,道:“哦?没想到施主跟我佛门还有这样一段因缘。只是贫僧跟八苦师兄当年自佛山一别之后。已经许久没有相见。何况八苦师兄向重实行,不爱虚语,更不会向人道说自己所行善举,因此这一段缘法,倒是从未听说。”

    陆正也道:“晚辈听闻佛门极重字辈,若是同一山的师兄弟,则字辈必然相同。大师和八苦法号不同,应是一在嗔怒山,一在欢喜山的缘故。不知两位大师是如何相识的呢?”

    嗔心和尚道:“贫僧和八苦师兄相识甚早,当时我们二人都作为预位僧。在佛山修行……”

    嗔心和尚向陆正说起他和八苦和尚相识的经过,原来他们本来并不相识。嗔心和尚原本并不是出自嗔怒山,而是出身放光岭的无量精舍;苦行僧也不是出自欢喜山,而是出身无相峰的大慧寺。两人的相识就是儒嗔心和尚所言,是在佛山作为预位僧修行。

    什么是预位僧呢?佛门之中有一规矩,当十山之中的任何一名修行弟子成就知道境之后,就会获得进入佛山修行的资格,受到佛山之上的长老高僧,甚至是世间尊的亲自指点,被称为预位僧。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到达知道境的修为就具备进入佛山成为预位僧的资格,除了修为成就,还需要得到所在寺中的驻山、法座、和戒师三人一致许可才行。这三人共同的肯定,当然包括了该名弟子的心性、持戒、功德等多方面的考量!

    而佛山也并不是时时都会接纳预位僧,每一次相隔是三十年。为什么要相隔那么久呢?因为所谓的预位僧并不是单单只是为了指点这些弟子修行的精进,而是有着其他的目的。每一个预位僧都是作为要成佛门十山之中的驻山、法座和戒师的人选来培养的,这也是预位僧这一名称的来源。佛门十山十座大寺庙,共三十名驻山、法座和戒师并不是由所在的寺庙自行选出,而是皆出于佛山的指派。

    成为驻山、法座或者戒师本身就需要相应的不同的修行,所以佛山会因顺每个知道境弟子的不同特质,加以调教培养。当然这本身还会参考这些弟子本身的意愿,就算是被选入佛山,倘若弟子本身拒绝,佛山也是不会强求的。佛山对于十山每隔三十年所选出的弟子人数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定,只要是不低于十人即可。

    这些预位僧要在佛山修行很久,直到突破知命境才会获得佛山指派的资格,前往某一寺庙成为驻山、法座和戒师。也因为如此,佛门十山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每隔五十年,都会更换新的驻山、法座和戒师,所有前任都将回到佛山继续修行或者就在寺庙之中担任长老僧的职责。虽然规矩如此,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预位僧都有这样机会,首先是不是能突破知命境便是一大难关,另外一点,佛门十山的驻山、法座、戒师加起来总共也不过九十人。而佛门十山所推荐而来的知道境弟子往往会远远大于九十之数,那么超过九十之数的弟子会怎么处理呢?

    按照佛山的规矩,对于这样的弟子,往往会被指派进入人间传扬佛法。相对于在修行界而言,进入人间可不是一件令人满意的指派。因为进入人间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首先第一条,进入人间之后便不得动用神通法力,所以僧人也不得使用神通传法。而第二条则是,被指派进入人间的僧人都是不允许再进入修行界的,必须永远留在人间,直到形寿的尽头。僧人只有在寿元已尽,才允许向人间之人示现一些神通神异,表示其来历。

    因为这两条缘故,意味着在人间所面对的一切都极为艰难。不能运用神通法力,只能以身心所证之境界传扬佛法,将遇到跟凡人一样难以面对的身心磨难。佛山为什么会规定这样奇怪的规矩,一来是因为人间之人本就没有神通,二来也是表明佛祖之修行,解脱不在神通法术之中。所以很多僧人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指派,宁愿留在修行界。

    但是这样进入人间也有其好处,尤其是对于大愿之力的修行,便有着修行界难以想象的成就。另外一点,这样的僧人坐化之后,如果转世再来,那就会被再度允许进入修行界。这样的僧人会拥有上一辈子修行所证的一切,还包括极为珍贵的大愿之力,以及众生所集的心念之力,转世之后的修行相比上一世要容易的多,也更容易成就更高的境界。所以还是有些僧人会发下大愿,进入人间传法。

    这就是佛门的预位僧,对于佛门十山传承有着承上启下之功。而嗔心和尚和苦行僧就是上一届的佛门预位僧,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们在佛山修行二十年后都突破知命境成就,正赶上佛门五十年一度替换十山驻山、法座和戒师。嗔心和尚和苦行僧都没有进入人间传法,苦行僧被指派成为欢喜山白虎寺的驻山,而他则成了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师。

    嗔心和尚还说道,在佛山之时,每一个预位僧都是住在修行洞中,他的修行洞正好和苦行僧的修行洞挨的最近,因此两人也最为熟悉,加上性格脾气也算相投,所以经常一起互相指点、启发佛法修行,交情很是深厚。不过自从当初被各自指派入山之后,两人便没有再见过面了,屈指一算,已经有十年了!

    嗔心和尚身为火焰庵的戒师,因提持一庵戒律之故,所以基本上并不怎么离山。加上佛门之人注重清修,有口耳之戒,所以并不怎么喜欢谈论他人是非,所以对对方之事所知甚少。多年来嗔心和尚知道的唯一一件关于苦行僧的事,就是听说他因为犯了色戒,所以被免去了欢喜山白虎寺驻山,被带上佛山罚雕凿佛像静思过愆。

    陆正听到此,这才明白嗔心和尚的来历,原来他跟苦行僧还有这样的交情,因此对他更是敬重。听他说起苦行僧破戒之事,不由问道:“大师,大和尚破戒之事是真的吗?”(未完待续)

    ( 圣踪  p:///2/2368/  )



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
    嗔心和尚道:“施主这话是什么意思,贫僧有些不明白。”

    陆正说出这句话之后,也觉得自己有些失言,道:“大师别误会,晚辈只是觉得以大和尚的为人,不应该受到那样的惩罚。天地之间有多少该惩戒的人得不到惩戒,倒是一个个好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殃。”

    嗔心和尚道:“施主此言差矣!在我佛门,一切修行皆以戒为根本。戒律之前,是谁并无分别,所谓戒律也并非为判定善恶为用。立戒是为定行止,守戒是印初心。八苦他既然犯戒,就当受到惩处,跟善恶好坏无关。人善未必不犯戒,人恶未必不守戒,刚才大智僧等九人目有斜视,是心走作,所以贫僧才会依戒行罚,砥砺他们的修行,如此而已。”

    陆正听得这番话,连忙道:“是晚辈失言了,听前辈论戒开示,让晚辈受益良多。提起大和尚,请问大师,他如今仍在佛山之上吗?是否一切安好呢?”

    嗔心和尚道:“这个贫僧就不知道了,施主有所不知,贫僧这十年以来一直在嗔怒山寸步未离,直到一个月前才得到佛山传来的法旨,奉命带领大智僧等九名僧人离山前往道门风宗所在之不死神谷驻守,以抵御妖物围风宗。等贫僧等人赶到风宗之时,果然有妖物在不死神谷滋扰,当时贫僧等便立即出手,协助风宗击退妖物,那已是十数日之前的事情了。

    离开风宗之后,贫僧等并未立即回山。贫僧久未离开嗔怒山,这一番风宗之行也让贫僧动了尘念,于是所以回禀了嗔怒山之后便趁机带着众僧前往人间走一遭,历练身心。没想到刚刚在人间游历数日光景。两天前却接到驻山紧急传令,让贫僧等速速回山,因此贫僧等这才急忙匆匆赶回。正巧路过这两界山时。打算在这洞府之内休息一阵,没想便遇上了这位赤焰豹妖。不问情由便向我等攻击而来,神通极为强悍。贫僧不得已这才带领弟子结阵反击。后来的事,施主也已经知道了,贫僧便不再赘述了。”
1...425426427428429...5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