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圣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沈四宝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嗔心和尚完全明白陆正提起苦行僧的缘故,正是为了缓和冲突,谋求一个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借以缓和双方矛盾。正好他心中也有此意。所以不等陆正多问,便将前因后果通通都说了出来。

    只是按照他这么说来,全然就是赤灵的不对啊?但是从他的话里也听不出任何赤灵大哥会向他们出手的理由?看嗔心和尚的样子如此实诚,又跟苦行僧是旧识、脾气相投,应该也不会故意隐瞒什么才对。何况赤灵大哥就在身边,即便是他想故意颠倒是非,也不可能啊?

    那赤灵大哥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向嗔心和尚等人出手的呢?陆正想了想,又问道:“大师,您在风宗援手,不知道当时前往不死神谷的妖物有多少。战况如何呢?”

    嗔心和尚道:“当时前往不死神谷的妖物并不多,大约只有二十之数,但都是飞禽走兽之身。形貌各异,都有相当于知道境之上的神通奇能。而且其中有五个妖物,应该是有相当于知命境的神通,倒也算是实力雄厚。当时贫僧等赶到之时,这些妖物已然先行到达,正在谷外和风宗修行同道斗在一块。

    贫僧等人当即以大降魔阵结阵出手,配合风宗修行高人当场斩杀了了几个妖物,这才将他们惊走。为防妖物卷土重来,贫僧等又在不死神谷等了数日。确认那些妖物确实已经退散,这才离开风宗。”

    嗔心和尚所说的大降魔阵。正是刚才他们用来对付赤灵的阵法。正当嗔心和尚说到这里的时候,陆正的神念之中忽然传来赤灵的声音。只听他含悲带戚道:“陆老弟,他们所杀的妖物之中,应该有两头赤焰豹!”

    陆正一惊,连忙回应道:“什么?赤灵大哥你怎么知道?”

    赤灵道:“赤焰豹一族因灵火化妖,神通法术皆以灵火为本。若是死于非命,为其他生灵所杀,其身之中的灵火会化为一种灵息附着在他们身上。这种灵息,就算是知命境的修行人也未必能够发现,极难消除,只有等它自然地随着天地变化而消散。但是却很容易被同样因灵火化妖的赤焰豹同族感知。老弟,你难道忘记了,火灵神树的灵火已经被你炼化,就在你的形神之中,只要你运转灵火,自然就能感知到这些和尚身上的赤焰豹灵息。”

    不是赤灵提醒,陆正都几乎忘记了自己形神之中还有这道灵火,当即依言在元神之中默运灵火,还没有等他释出神念。便立即感应到了有微弱的感应从嗔心和尚和其余九名僧人的气息之中、法器之上传来,应该就是赤灵所言的,在赤焰豹身亡之后残留的灵息。也就是说,赤灵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嗔心和尚他们在不死神谷之外所杀的妖物之中的确有赤焰豹妖。

    一切都搞清楚了,难怪赤灵会一言不发就直接向嗔心和尚他们出手。如今赤焰豹一族已经七零八落、存剩无几,对赤灵而言,他既受大长老嘱托要守护赤焰豹一族,本身对同族也有几位炽烈的同族之情,他当时一见这些僧人,立即就感应到了同族的灵息,知道有赤焰豹死在了这伙僧人手中,心中悲伤狂乱可想而知,所以这才二话不说,立即就出手了。

    但是赤灵并非真的失去理智,动手之后便渐渐反应过来,赤焰豹一族出自丹穴山,向来与世无争,怎么会无缘无故被这些和尚所杀呢?他知道应该先将事情了解清楚才对,所以到后来一直都保持克制,并没有全力动用紫火。但是要让他平心静气地跟这些沾染同族灵息的和尚们好好说话,以他那满腔悲愤伤痛却是怎么也做不到,这才形成了陆正来时所见的局面。赤灵只到了最后性命关头,才全力以紫火之威从那袈裟之中挣脱了出来,却也没伤任何一人。只是将嗔心的袈裟烧穿了一个洞,算是毁了这件法器。此时嗔心和尚正披着这件袈裟,那破洞正在后背正中。足有碗口大小!

    难怪赤灵会化作原身,不愿意变化成人身。更不愿意跟这些和尚分说。可想而知他这一头至情至性的赤焰豹心中是如何难过。他以赤焰豹之身示现,是为了被杀害的同族,是向嗔心和尚等人表示他自己也是一头赤焰豹,跟被他们杀害的赤焰豹是一样的。也算是赤灵以这种方式向嗔心和尚说清楚了一切,只是嗔心等僧并未明白。

    嗔心和尚说完,见陆正无语出神,叫道:“施主,你怎么了?”

    陆正叹了口气。回头看了一眼赤灵,低声道:“大师,我知道赤灵大哥为什么对你们出手了!请问您和诸位大师在不死神谷之外,以大降魔阵所杀的妖物之中,是不是有两头赤焰豹呢?”

    嗔心和尚奇怪道:“施主如何得知,当时贫僧等以大降魔阵斩杀五名妖物,其中正是有两头赤焰豹……哦,原来如此,贫僧明白了,原来贫僧等所杀的赤焰豹是他的同族。阿弥陀佛!”话说到这个地步,嗔心和尚也看见了赤灵的赤焰豹原身,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当即双手合十,口诵佛号,其余九名僧人也明白过来,一起齐声念诵佛号。

    嗔心和尚诵罢佛号,刚毅的脸上露出几分悲悯之色,道:“一因一果,实在是报应不爽。当日贫僧等结阵斩杀了他的同族,今日他便出手来杀贫僧等人。其实贫僧岂不知,刚才这位赤灵施主若是全力出手。又岂止是将贫僧的袈裟烧穿一个洞呢?只怕就连贫僧的这具皮囊也早给烧化了!贫僧等杀了施主的同族,施主却仍如此手下留情。让我等修佛之人惭愧!”

    陆正道:“大师,赤灵大哥让我对你说。请你不要说他是手下留情,否则他无颜面对他死去的同族。他说他知道那些赤焰豹去攻打风宗而被杀也算是咎由自取,他无法责怪你们,但是他的这两个同族毕竟是死在你们的手上,所以他不想与你有什么接触,更不要说接受你的感激了。”

    这些话都是赤灵在神念之中对陆正说的,陆正只是一字不落的转述。嗔心和尚听了,再度双手合十,口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回他却是什么也不说了。

    陆正这才道:“大师,请不要责怪我赤灵大哥无礼,其实关于赤焰豹一族……”当下陆正便将赤焰豹一族的来龙去毛,以及因忘我老人而遭遇的种种变故对嗔心和尚简单说了一番,最后道,“……所以赤灵大哥尤为重视他的族民安危,这才会如此冲动。另外,以晚辈对赤焰豹一族的了解,只怕那两头赤炎豹妖去攻打风宗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缘故,极有可能是受到了断慈山妖物的威胁或者裹挟。但大师卫道而降魔,也并无任何过错,这正是赤灵大哥没有全力出手为同族报仇的缘故了!”

    陆正说出这话的时候,忽然又想到,赤灵大哥之所以不愿现出人身,除了之前的原因之外,恐怕还有一点是因为他已经隐约想到了极有可能错在自己的族民,见自己出面调解后,怕自己因为得知错在被杀的赤焰豹而在面对他时候感到为难,所以干脆以兽类之身躲在一边,免得自己尬尴。想到这里,陆正心中不由暗暗叹息。

    嗔心和尚听完陆正所说的赤焰豹一族之事,沉默良久,忽然摘下自己身上的袈裟捧在了手中,看着袈裟背上的破洞,道:“袈裟有漏,我行有缺。这袈裟合该有此破洞,贫僧不会再将他修复,就这样永远穿下去吧!

    此言一出,嗔心和尚身后九名僧人一起口诵佛号:“阿弥陀佛!”一旁的陆正见状,双手也很自然地合十,对着袈裟礼敬!(未完待续)

    ( 圣踪  p:///2/2368/  )




第四十六章 赏月吟风莫要论
    不得不说,嗔心和尚不愧是堂堂佛门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师啊!做事一点一滴都十分清楚自然,一点儿也不回避,该担当的担当,该承认的承认,丝毫也不拖泥带水。他不会觉得自己在风宗不死神谷之外斩杀妖物是错,却能体会赤灵失去同族之伤情。但也不会因此就会去向赤灵道歉认错,求得什么谅解。

    这种矛盾和冲突,就好像人间两国战争一样,不是任何一个将军或者士兵能够去说谁对说错的。虽然不是个人可以决定之事,但是人却可以从中修正自己。嗔心和尚的选择,在担当和承认之后,便是把一切承担下来,所以才会说要将这件破出漏洞的袈裟永远穿在身上。

    这就是佛门高人的风范,一言一行都是行之自然,没有一点儿矫情,既不会为了讨好谁,也不会是为了符合某种道理,显示自己的境界和风范。嗔心和尚就这么站在陆正的面前,在陆正感应之中,眼前的却是一片空灵之境,犹如一汪清泉。

    陆正本因苦行僧之故,对嗔心和尚有一份亲近,现在误会既除,此时更生敬意,自然就想和嗔心和尚好好聊一聊,从他那儿多知道一些苦行僧的事。但总不能一直这么站在两界山上说话吧,陆正左右一瞧,见原来苦行僧以巨石搭建的山洞已在刚才赤灵和嗔心和尚等人斗法之中被崩塌了,大部分石头都碎裂从悬崖上掉落下来,只剩下几块碎裂的石头还孤零零落在那儿。

    陆正走过去从那些石头之中挑了两块大小适中的石头搬过来,随手一抹,抹平棱角,然后将两块石头放在地上,当作两个凳子。对嗔心和尚道:“大师,请坐!”说完,自己也在石凳子上坐了下来。

    嗔心和尚一撩袈裟大大方方在石头坐了下来。然后冲身后的大智僧等说道:“你们也坐下吧!”大智僧等这才在嗔心和尚身后不远处一起席地盘坐了下来。

    陆正与嗔心和尚又聊了几句,便问起苦行僧在佛山修行之事。嗔心和尚见他如此挂念救命恩人。也极为赞叹,便一五一十将自己和苦行僧在佛山修行的事跟陆正说了起来,只是拣出一些关于佛山的隐秘之事不说,比如佛山究竟在修行界何处等,其余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事实上嗔心和尚生性沉默寡言,不喜多语,如大智僧等僧人虽在他座下修行那么多年。就算是因为犯了戒律受到垂训也不过是三言两语便说完了,至于平时一言不发的日子更是习以为常。因此就连他们也还是第一次看见戒师居然会说出那么多话,不仅是对着一个刚刚初次见面的少年人,而且越说下去,原本刚毅的脸也变得越发地柔和起来,让他们看在眼里,心里啧啧称奇。当然这些想法却是不敢从脸上表露出来,否则可又要挨罚了。不过想到眼前的少年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那可是传说中炼化了天命花的天命之主,戒师另眼相看。也算是由来有故。

    但其实大智僧等却是想错了,嗔心和尚心性通透,怎么可能会因为陆正是天命之主就对他另眼对待呢?他之所以比平时显得更为话多和活跃。那是因为陆正身为天地之主,立身之处,万物从其令,自然而然便有化物之功,即便是对于嗔心和尚这样的知命高人也有一份染化之功。

    何谓染化之功?并不是说嗔心和尚受到了陆正的迷惑或者鼓动,影响到了他的元神或者心念,此乃幻术可致、欺言可成,非染化之功。以嗔心和尚这样的修为也不可能受到陆正的幻术迷惑元神,或者假言相欺可以动摇其志。所谓染化。犹如精玉在山而草木润泽,渊生宝珠而岩崖不枯一般。也正如人面对逍遥自在之人便感其自适,面对沉郁顿挫之人便感其悲苦。面对规矩深刻之人便感其拘束,并不是人本身如此,而是所感之异。

    不仅人如此,万物亦然。修行人元神清明,所感深致,虽能守而不受污,却没有任何修行人会去自找恶感。好比说修行人安居之所、修行之府,往往是天地灵气运转之处,涵养之所,而不会去找什么穷山恶水,入目疮痍之地。修行人虽所感之自适而有进退取舍,便是如此。那么当面对之人能让修行人感到舒心自在,这便是一种染化之功。

    要知道,如嗔心和尚这样的佛门修行高人,心精为一,身达虚无,几已达纯明之境,无趋无迎,无适无莫,身心之通达,能于荆棘之中立住,也能在明月帘下转身。并非刻意讨好或者有心投其所好便能染化其人,令其他生出欢喜之感。相反,往往一眼就会被对方觑破,如避恶臭一般避开。

    陆正之所以能染化嗔心和尚,一来他为天命之主,所立之处,万物祥和,自然生化,他之所在,便是天地之心,灵机随之自运,便是穷山恶水,生机绝丧之地,只要有陆正在,也能逐渐移转地气,引来造化,变成灵气充盈的福地洞天。换言之,陆正身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地之间最为灵妙之地,也就是天地之灵枢所在。

    要知道若是道门山宗、泽宗之修行有成入知命境,能有化润一方山泽之功,也就是成为一山之灵枢、一水之灵枢,如山中之神灵,水中之神灵。而陆正因身怀天命,乃是天地之灵枢,常人在有灵之山水间已足陶神,何况是在天地灵枢之侧?此中所感,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妙处了。

    当然除了这一点之外,这也跟陆正本人之个性有着极大的关系。自从进入日月庐之后,身受李仪和乐中平两位先生的言传身教,尤其是老师李仪的一言一行的规矩教导,让陆正逐渐养成了一种极为平和的个性,与万物相亲而不离礼与敬,平视万物以友朋处之,不管是面对喜欢自己的、不喜欢自己的。是穷凶极恶之人,还是修为不及他的人,不管是妖物还是其他的异类。陆正始终都有这样一份气度,甚至可以说是真正的与万物同在的胸襟。

    如果没有这一份气度的话。就算是陆正所立之处乃是天地灵枢所在,也会让人生出厌恶之感。这就好比一位姿容绝美的女子让人心生愉悦亲近,但是走近了却发现她心胸狭隘、言辞刻薄,自大怨多、毫无慈柔之善,只有泛滥之欲,那最终也只有让所有人都望而却步,继而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正是那一份气度胸襟与天地灵枢之境相合,才让陆正有着一种非常自然的染化之力。但看他面对嗔心和尚这样佛门的前辈高人,随手就搬来石块与之在两界山上对坐而谈,不仅没有丝毫的拘谨和怯意,反而处处透露随缘自在的潇洒天机,便可见一斑了。如此之人,当然会让嗔心和尚别开一种心境,原本的严苛整肃之感亦得调和,话自然就多了。虽然这种染化之力并无任何蛊惑,所染化之对象也不会出现对陆正崇敬膜拜,倾心相投的状况。但是却是陆正在日月庐之中所学真正与万物相亲之道。

    嗔心和尚所说的是他和苦行僧在佛山的修行经历,因为他也是在佛山之上才认识苦行僧的。当时温润质朴、话语不多的苦行僧和他一见便十分投缘,两人的修行洞府又离得很近。平时也总是相见。但事实上他们两人真正坐在一起聊天并不多,因为说起来两个人可都是闷葫芦一样的人物。一开始至多不过是在修行洞口看见对方的时候合十行礼,打个招呼罢了。

    相处的久了,慢慢两个人之间才有相互指点和砥砺修行之道的言语。嗔心和尚说,八苦和尚修行比他更为精进,说其实相互指点,其实更多的时候都是八苦在指点他,而且往往是一语中的,并不多言。不炫知见,直透关窍。实在是让嗔心和尚获益良多。嗔心和尚甚至说到,如果没有苦行僧的指点。只怕自己根本无法突破知命境界。

    而苦行僧也因为修行精进,慧悟出众,得到了佛山之上的佛门传奇之僧金刚神的赏识而收纳为弟子,传授了金刚神通,修行更进。当时在佛山之上的预位僧共有九十九人,但是金刚神却只看中了苦行僧一人传授神通,其余众僧既有艳羡、也有愤愤不平,甚至还有私下里挑衅苦行僧的。但苦行僧却不争不辩,无论面对任何的挑拨和挑衅,乃至酸言辣语,始终甘心受之如饴,微笑以待,如聋如哑,我行我素,其他众僧无可奈何,最后也只得退去。

    后来金刚神听闻了此事,却将苦行僧叫了过去,只说了一句话:“你不再是我的弟子!”便将苦行僧赶了出来。面对这个结果,苦行僧没有争辩,也没有向金刚神询问缘故,离开金刚神之后,便直接来到佛山山腰一处众僧集合听法之地,走到那些挑衅讽刺自己的僧人面前,二话不说抬起脚一跺地,顿时将那几个僧人震得站立不住,倒在地上。苦行僧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双手合十,念诵了一声佛号,道:“从此以后,你们便离开佛山吧!”说完,转身就走。

    那些摔倒的僧人受到如此羞辱,哪里肯善罢甘休,有的则是满面惊骇地倒在地上,不知所措;有的则是勃然大怒从地上爬起来冲苦行僧大喝,让他站住,一定要与他比斗神通;还有的则是怪叫一声,转身就往佛山顶上跑去,一边跑一边还喜气洋洋的地大叫说苦行僧居然敢在佛山打伤同修,这一下必然被赶出佛山,他这就要去告诉莲华尊。

    哪知那人正跑着,忽然惊呼半声,被一股大力罩定,想要反抗时一身神通居然施展不出,随即身子一轻,被那股力量狠狠地向半空摔了出去,竟在这山腰之上被直接丢出了佛山。众僧尚未反应,只见那跳脚怒喝的、待在地上发愣的也先后从地上腾空而起,与之前那僧人一样,飞入半空,然后往佛山下面落去。

    其余预位僧愕然看着那几个僧人惊叫着在半空之中飞过然后落下佛山,最后看见苦行僧双手合十站在原地,脸上平静无比,好像刚才的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一般,且一身气息居然像极了瘦小老迈的金刚神。当时嗔心和尚就在一旁,但他与大部分僧人的反应都不一样。只顾自己在那里静坐,好似周围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许多预位僧都以为苦行僧这一下可闯了大祸了,只怕不多时就要受到莲华尊严惩。说不定会立即被赶出佛山。但令他们想不到的事,之后几天。苦行僧仍旧还在佛山,一点儿也没有要受到惩罚的样子,反倒是那几个被扔下佛山的僧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在这几天之中,莲华尊数次现身给预位僧讲授涅槃之道,但始终一字不提苦行僧将那几个僧人扔下佛山之事,好像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一样。

    但若是以为莲华尊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可就错了,当此事过了三天,在第三天下午莲华尊现身为众预位僧示现种种神通妙法之后。正要离开,有一个预位僧终于忍不住向莲华尊问起了此事。莲华尊停下脚步,转身看了一眼那位僧人,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你是从哪座山来的?”那位预位僧赶紧回答是来自放光岭的无量精舍。莲华尊轻声哦了一声,随后道:“从哪儿来,便回哪儿去吧!”说完,便直接离开了。

    那位预位僧尚自懵懂不知莲华尊这句话蕴含何等高妙之理,却有佛山执事僧立即上前向他呵斥,让他速速离开佛山。此僧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又没有犯错,怎么就突然要将自己赶出佛山呢?便问执事僧是谁的法旨。不料,那执事僧却笑道:“你没长耳朵么?刚才莲尊亲口叫你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你却还问谁的法旨。”说着便大笑起来。那预位僧这才明白,原来莲华尊说的那句话并不是什么高深玄妙的机锋之语,就是让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就因为刚才自己多嘴一问么?
1...426427428429430...5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