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芝惊喜地说,真的呀,那太好了,我听你杨哥的,不去那家贸易公司了。
杨德水说,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徐雅芝觉得奇怪,睁大眼问,什么条件?
杨德水说,你得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徐省长。
徐雅芝想了一下,问,杨哥,你是怕徐叔叔责怪你,是吧?
杨德水夸奖说,你真聪明!
徐雅芝却羞涩地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向徐叔叔开口。
杨德水见她怕难为情,便说,你不要有顾虑,大不了就当已经换了工作,你总要跟他告别一下,说说原因吧?
徐雅芝“扑哧”一声,笑出声来。笑过后答应说,那好吧。
杨德水还是有点担心,问她,你打算怎么跟徐省长说?
徐雅芝这回却很利爽,她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看来考公务员的书没白看,对国情很了解。杨德水笑着问,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具体点?
大概是因为杨德水答应替她安排新工作,徐雅芝心情大好,说话也风趣了许多。她说,那还用说,就是以赚钱养家为中心,以弟弟上大学和母亲治病为基本点呗!说完,又补了一句,杨哥,你放心吧,我不会提你帮我换工作的事的。
刚说完,服务员拿着一只黑漆篾编的食盒过来,提给徐雅芝。徐雅芝接过食盒,又向对方说了声谢谢。
杨德水要替她提食盒,徐雅芝死活不肯。没办法,他只好空着手跟在她后边回来。路上,杨德水看着她阿阿娜娜的背影,想,多么懂事乖巧,多么聪明善良的女孩,徐省长知道了,心里肯定舍不得她走。想到这里,他加快脚步追上徐雅芝,提醒她说,如果徐省长有意留你,你就留下吧。至于你弟弟上大学的钱,我来想办法就是了。
徐雅芝停了停脚步,侧过头说,杨哥,你真是个好人,我替我一家人谢谢你。
杨德水笑言,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有资料说,男人见到漂亮的女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入非非。杨德水之前,对徐雅芝也有过想法,只是顾忌她是徐省长身边的人,而没敢多想。一席谈话后,他对她只有钦佩和同情,连半点男女的想法都没有了。他没有,并不代表其他男人也没有。杨德水相信,见过徐雅芝的男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喜欢她,许多人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她拥入怀里,搬到床上。徐雅芝既不幸,也有幸。不幸的是生在农村普通家庭,年纪轻轻就要承担起扶养弟弟和照顾生病母亲的重任,幸运的是在迎宾馆找了份工作,避免了过早坠落红尘。漂亮的女人像花,如果养在富贵人家,那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如果长在普通家庭,就极易沦落为随人采摘的野花。杨德水不忍看着她飘落红尘染作泥,才决心帮她一回。但能不能成功,他心里也没有底。
晚餐相对简单,四菜一汤,不像在外头,都是满桌的山珍海味。徐雅芝摆好饭菜后,上楼叫徐东海吃饭。徐东海换了身家居装下来,见杨德水站在一边,便催他坐下。杨德水没有坐,等徐东海坐下后,才在他的对面坐下。徐东海对徐雅芝说,小徐,你也去吃饭吧。
徐雅芝答应一声,走了。
徐东海表面上若无其事,照样喝酒吃菜。杨德水想,他肯定心里肯定装着事,而且十有**就是芝蒲新区规划方案招标的事。果不出所料,吃到一半,徐东海伸出筷子,在半空中停了停后,问,小杨,我们多久没有两个人单独吃饭了?
杨德水回答说,两个月多十九天了。别看他们朝夕相处,能单独一起吃饭的机会还真少之又少,除了他刚当秘书时,上过一回云江三鲜面馆外,今天是第二次。
徐东海说,记性蛮好嘛。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十卷 老板身边的特殊女人(7)
杨德水说,第一次单独陪您吃饭在一家小面馆,自然印象特别深刻啦。+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
徐东海夹了夹菜放到嘴里,嚼了几口,咽下后,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来江海就要满三个月了。说到这里,他端了端酒杯说,我敬你一杯。
杨德水吃了一惊,赶紧说,我敬您才对。边说,边赶紧站起身来,双手捧起酒杯凑了过去。
徐东海轻轻地跟他碰了下杯,笑着批评,这里又没有外人,你站起来干嘛,啊?坐下!
杨德水便欠了欠身,把杯里的酒先喝了,再坐下来。
徐东海说,你慢点喝,我们俩好好聊聊。
杨德水没接话,只看着徐东海。
徐东海问,还习惯吧?他说的习惯,当然是指秘书工作。
有书上所学的知识做基础,再加上两个多月的实践,杨德水对秘书工作已经很有心得了。归纳起来说,就是五个“事”:谋事不传事;干事不铲事;抹事不激事;揽事不躲事;成事不败事。谋事不传事,说白了就是脑筋要多动,嘴巴要少用,领导问什么,自己答什么,绝不妄言一句。所以,他回答说,开始时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很快就习惯了。
徐东海说,秘书这活既枯燥又辛苦,你能马上进入角色,不容易。现在的年轻人,耐得住寂寞的越来越少了。
这话等于是肯定杨德水的工作,杨德水当然很开心,真诚地说,能做您徐省长的秘书,是我的福气。我妈每次打电话都会说,这是杨家八代祖宗积下来的德。她总是不停地告诫我,一定做全心全力做好您的服务工作。
徐东海笑了笑,又问了些杨德水家里的情况。杨德水都一一做了回答。
聊过家常,徐东海问他,你对下午的调研会有什么想法?
杨德水心里“咯噔”了一下。果不出所料,话题转入了芝蒲新区规划方案招标上来了。他还是坚守着“谋事不传事”的风格,脑筋要活,嘴巴要死,除非领导真希望你说,否则千万不能多嘴。家乡有句俚语,吃酒吃肉一张嘴,挨揍挨骂也是一张嘴,往往祸从嘴出。伴君如伴虎,越是在大领导身边工作,越要管好自己这张嘴。任何领导都不喜欢部下平时多嘴多舌。领导如果真想你说,他自然会明示,或者暗示的。现在,徐省长已经明示下来,他肯定要回答,但又不知道回答到什么程度合适,所以简明扼要的回答了两个字——纠结。
徐东海问,还有呢?
杨德水微微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了。
徐东海轻笑一声说,你不要有顾虑,说错了也不要紧,就当是你我之间的聊天。
嘴巴要少用,脑筋要多动,是当好领导秘书的第一要诀。嘴巴要少用,就是说领导秘书说话必须要保持谨慎,克服随意性,同样的话别人可以说你不能说,同样的事别人议得你议不得,因为你在领导身边,别人很容易把你说的与领导联系在一起,加以议论、猜测和传播,以免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杨德水一直坚持“三不”政策,一是不议论领导的事,二是不传播干部的事,三是不吹嘘个人的事。脑筋要多动,就是要为领导决策收集信息,提供情况,当好参谋,出好主意。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把有用的、急需的信息情况和深思熟虑的想法、建议适时提供给领导,这样才能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超前地、有效地为领导当好参谋。适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难把握。
现在,徐东海发话了,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求着他献计献策。杨德水再要推三阻四,不把半天来的所思所感说出来,那就是大不敬了。杨德水深吸了口气,鼓起勇气说,徐省长,那我可真说啦,不对的地方你批评指正。
徐东海说,说吧。
杨德水说,两个字,纠结,三个字,很纠结。纠结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舍不舍得花钱的问题,本质上是强烈的观念冲突。
徐东海问,为什么?
杨德水说,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柳书记并不是反对芝蒲新区全球招标,而是觉得国外的设计院要价太高。而越州方面,则认为一两个亿,相比起整个新区的建设投入和建成后的产出,并不算多,甚至认为是毛毛雨。柳书记是上了年纪了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是苦过来的一代人,身上有着老干部难能可贵的光荣传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对于花钱,自然是能不花则不花,能少花则少花。一个人的观念日积月累久了,就变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轻易很难被改变。说到这里,他停了停,观察徐东海的反应。尽管徐东海说了,让他敞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说什么。可他还是说得很小心,言词委婉。
徐东海说,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三年自然灾害我也有点模糊的印象,饿死了好多人。从那场巨大灾难中走过来的人,肯定是戒奢倡俭,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
杨德水说,所认,要想改变柳书记想法,很难很难。
徐东海说,可越州方面,你也看到听到了,大家都盼着芝蒲新区规划方案尽快通过国际招标,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要改变也不容易。
杨德水说,是啊,所以很纠结。
徐东海说,先不说这个。你告诉我,如果是你主持这项工作,你赞成国际招标,还是国内招标?
杨德水问,要说真话,还是假话?
徐东海说,废话,当然是真话!
杨德水说,说真话,我赞成国际招标。
徐东海看了看他的表情,问,为什么?
杨德水说,我国正处于建设期,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城市面貌可谓日新月异。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譬如交通卡脖子现象,随处可见。防洪问题更是突出,暴雨下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成灾。最常见的要数道路开膛剖肚,今天电信部门挖了埋光缆,明天供电部门挖了埋电线,后天又换成供水公司挖了埋水管。再反观国外的一些老城市,虽然外表老旧,许多市政设施都用了上百年,依旧完好无损,功能正常。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家规划得好,从一开始就通盘考虑,协调一致。国内的规划设计单位,近年来已开始认识到这些问题,但还没有学到人家的精髓,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更缺少深入的研究。
徐东海说,不见得吧。我们的先辈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规划财富,也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规划奇迹。譬如六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阳、杭州的古都城布局,都深合现代的城市规划要义,天人合人,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被徐东海这么一激,杨德水的内心深处的较真劲上来了,他不无激动地说,你说得没错,六朝古都,不但在当时蜚声海内外,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很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连外国专家看了,都赞不绝口,直竖大拇指。可这些骄傲和自豪都属于历史,属于过去了。
不是我祟洋媚外,非得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我们就辉煌不再,无论在科技、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落后于人。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当时所说的“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在我看来,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在“师夷”,在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经验。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本质上就是“师夷”,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所以,在芝蒲新区规划上,我个人完全赞同越州的做法,全球招标,选择国际上最优秀的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为芝蒲今后的腾飞夯实坚实的基础,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竖一面旗杆。
徐东海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杨德水会如此慷慨陈词。他沉默了一会,不无感叹地说,德水啊,不愧是搞政策研究出身的,这一课上得很精彩啊,我是大开眼界了。
杨德水吃了一惊,赶紧说,我哪里敢给您上课啊,只是说出了心中的真实想法。
徐东海笑了笑,又问,古语有云,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换成你是我,你打算怎么取舍?
杨德水又是吃了一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徐省长只说了上半句,没说下半句,显然是有意省去的。在芝蒲新区建设上,柳书记和越州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截然相反,对徐东海来说,无论他倾向哪一方,对他今后的治政都只会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害处没有利益。他说话恰如其分,即使放到桌面上,别人也没有半点可以指责。相反,杨德水的慷慨激昂,在政治上就显得有些不成熟了。在权力运作中,要王道不要霸道,要智慧不要意气。善运权者,往往是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说的是政治,而非技术。对于徐东海所提的问题,杨德水还真回答不上来,只好怏怏地说,我不知道。
徐东海看了看杨德水,见他不像说谎,便说,不知道也没关系,什么时候想到了什么,别忘了跟我说一声。德水,谢谢你陪我聊了这么久,你的师夷论很有点意思。徐东海站起身来继续说,今天就到这里为止,你也回家去早点休息。说完,他自顾转过身去。
就在他转身的那瞬间,杨德水看到他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笑意是如此自信,如此从容,甚至夹带着一点点得意。
杨德水目送着徐东海上楼。他的脚步十分轻松而沉稳,完全看不出有半点心事的样子。难道徐省长早已成竹在胸,刚才一席对话,不过是有意考验他这个秘书罢了。那么,在这场考验中,自己又能够得到几分呢?关键的问题,没有回答上来,得分应该不会理想,最多也就是六十分。六十分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生。可他为什么没有批评,反而夸自己的“师夷论”有意思,很有意思。杨德水糊涂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像个摸头不着头的丈二和尚。
就在他呆想的时候,徐雅芝吃过饭回来了,笑盈盈地问他在想什么。
杨德水回答说,没什么呢。说着,想也没想,就伸手要去收拾碗筷。还没碰到碗,另一只手已挡住了他的去路。只听徐雅芝说,杨哥,这那是你干的活啊!
杨德水缩回手,看着她讪笑。其实,他并没有想过要去收拾碗筷,只是被徐雅芝突然问了一下,心里空落落的,无意识地伸过手去。
徐雅芝不无心疼地说,还说没想什么,我看你都快想傻了。
这丫头心地特别善良,善良得杨德水是满心惭愧。惭愧之余,不免又同情其不幸的遭遇。他突然想到徐省长转身上楼时的表情,便朝徐雅芝呶了呶嘴,又用手指指了指楼上。徐雅芝放下碗筷,凑到跟耳边问,怎么啦?
杨德水小声地告诉她,徐省长晚上心情不错,你要抓住机会,把你的事跟他说说。讲到这里,他故意扯开嗓子大声说,雅芝,这里就麻烦你收拾啦,我回家去了!说完,便出门去了。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十一卷 趟不过的女人河(1)
杨德水像往常一样,第二天一早便去迎宾馆陪徐东海跑步。+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这一天,天气很好,晨风习习、朝霞满天。不知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还是因为昨晚想通了一些事,特别开心,不等定时闹钟响起,杨德水便提早醒了过来。到迎宾馆住处。他像过去一样,先是进自己的房间,飞快地换上运动装。因为早到了几分钟,他便一个人坐在大厅的沙发上等徐东海。一会,徐东海穿着运运衣从二楼下来。他赶紧站起来迎接。以前,徐东海并不和他打招呼,直接出门。今天,徐东海却意外地对他说,德水,我们走吧。杨德水心中一阵狂喜,赶紧跑上前去开门。徐省长主动跟他招呼,这是第一次。不管是开心,还是痛苦,人们对第一次总是念念不忘,印象深刻。杨德水还注意到一点,自从昨晚聊天后,徐省长不再喊他小杨了,而是改叫德水。称呼的微妙变化,意味着两人的关系更加深入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