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如何缩小这种差别,如何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山区穷,并不是因为缺少资源,缺少自然优势,譬如林木资源、竹笋、板粟、茶叶等,都是平原地区所没有的。他们穷,是因为缺少交换,缺少买卖,缺少一条连通外界的路。没有路,有最多的资源也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路通则物畅,通了路,信息也就通了,山里的东西就可以运下山来,山民们什么值钱种什么,政府也可以发挥地域优势,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我有个设想,不知道对不对,所以找你们商量,如果可行,我向省委、省政府建议,上马“村村通工程”,用几年时间,把全省近四万个村的公路都建起来。如果不行,就当是一个调研项目,摸一下家底也好……
说到最后,他有点动情。同志们,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车西瓜拉到城里只剩几个囫囵的,百岁老人一辈子未曾走出大山……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打开天窗说亮话,把心里话说出来,共策共力,一起想点子,出主意,为改善山区群众的条件而努力。
话音刚落,高见成第一个抢着发言,大概是想借此表明自己坚决拥护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立场,修复与徐省长的心灵裂痕。他说,有句话说得好啊,要想富,先修路。江海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区特别多,虽然,目前不知道有多少山区农村没通上公路,但有一条是毫无疑问的,绝对数肯定还是相当惊人的。要我说,修路是最好的扶贫,路修好了,群众有了出路,比什么扶贫都要强。所以,我个人是坚决挺这个项目的。当然,任何项目在上马之前,都需要进行调研,进行评估,徐省长这样安排,也是出于慎重考虑。我认为当前,要做的有三条事。第一是摸清家底,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村通上了公路,有多少村没通上公路,通上公路的又是什么样的等级,不能简单地把农村坑坑洼洼的机耕路,当公路滥竽充数;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二十卷 随时准备着发力(3)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留意徐东海的反应。+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徐东海没什么反应,他又继纽说,第二件事是交通厅要尽快拿出投资估算,以便把“村村通”工程建设经费纳入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第三件事是落实试点,**一下实际建设效果。当然试点不能太少,少了缺少可比性,我建议原则上一个县不能少于一条。
高见成说完,徐东海点评道,见成同志的意见不错,智东同志接着说。
王智东说,我先代表交通厅向徐省长和高秘书长先表个态,保证两周内把全省的通村公路情况摸清楚,向省政府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和清单。
高见成说,两周太长了吧,我看一周就差不多了。他说话的口吻还算温和,但眉宇间流露出来的神态,却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高见成是上级,王智东不好反驳,只好耐性解释,摸底的工作量很大,譬如哪些村通路了,哪些村还没通。通了路的,里程数是多少,是土路,还是硬化路面,是否还需要再改造,是否符合交通安全标准。没通路的,有多少里程需要建设,投资额度是多少,有多少群众受益。这些数据,都需要最基层的乡镇配合调查核实后,才能弄清楚。一周时间,肯定来不及。
徐东海思索了一下问,十天,十天怎么样?
王智东咬了咬牙说,那就十天吧。基层的情况很复杂,我恳请省里支持,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发文各地开展调查,要求当地分管交通的县(市、区)长亲自挂帅。
交通厅是全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但对乡镇基层的约束力很有限,不像水利和农业,乡镇里都配有专门的水利员和农科员。而这次调查摸底工作,主要任务在乡镇。乡镇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有一摊子事。只要某个地方耽搁几天,摸底工作就会整体被拉下来。王智东这样考虑,也是从大局出发,有利于工作开展。
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发文,文件就要经高见成手签发出去,将来万一有什么事,他也要担负领导责任。他故意把调查摸底时间的从两周压到一周,无非是借机造势,向王智东摆一摆他的秘书长派头。没想到,自己反到被王智东绕了进去,心里很是不爽,便质问王智东说,这点小事也要省政府出面,交通厅是干什么吃的?他故意把省政府办公厅说成了省政府,想借此引起徐东海的共鸣。省政府办公厅是他高见成的自留地,省政府则是徐东海的一亩三分田。
徐东海说,交通厅出面确实有他们的难处,我看这事还得辛苦你牵个头,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交通厅,具体工作由交通厅来抓。省长定了调子,高见成再有意见,也不便出言反对。
王智东说,我还有个建议。说完,看了徐东海一眼,征求他的意见。
徐东海说,说吧。
王智东说,我建议把前些年建的通村公路改造工作也一并纳入“村村通”工程中来。原因是,之前的通村公路,特别是山区的通村公路,绝大部分都是由当地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的,标准低、施工不规范、质量也相对较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象很突出,群众的呼声也很高。
徐东海说,这个建议很好,你们一并纳入调查摸底内容。当前最要紧的是,先把相关数据弄上来,再请专家进行全面评估。省委、省政府会根据专家的评估意见,再进行通盘考虑。
会议开到这里,已接近尾声。徐东海又问卢一新和杨德水有什么建议。王智东已经谈了很多想法,卢一新自然不便再说什么,便表示认真按照会议要求,尽快完成调查摸底工作。杨德水更有自知之明,这不是自己多嘴多舌的时候,就直接回答了两个字——没有。其实,在他心中,有个偌大的问号,为什么徐省长起初十分关心通乡公路建设中群众主动掏钱,出劳力现象,而后又只字不提。这个问号一直伴随了他一年之久,一年后,才从徐省长嘴里掏到了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与他当时的猜想几乎如出一辙。
在徐东海的主导下,“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于当年九月底通过了专家组论证,并经江海省省委办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实施。历经了五年之久的建设后,江海省如期完成了建设目标,农村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公路养护和运输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全省累计建成新改建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79万公里,累计完成总投资268亿元,全省所有乡镇和具备建路条件的379万个行政村通上了等级公路并实现了路面硬化,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由2002年底的564%提高到了995%,路面硬化率由2002年底的48%提高到了995%。农村客运物流迅猛发展,全省农村客运班车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16%,农民群众享受到了与城里人相似的公交出行服务。农村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明显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和农村公路的网络结构,促进城市基础资源设施向农村延伸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深化了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实施以“消除隐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消除了一大批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农村公路网的安全性和综合服务水平。
新华社是这样评论江海省的“村村通”工程的:过去,江海省在修筑农村公路上由于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修了停、停了修,不仅公路标准不一,进度也十分缓慢。自2002年,江海省先全国之先河,实施了“村村通“工程。让江河峡谷握手,让高山峻岭搭肩。到2005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8万余公里,全省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了109公里。省内农村百分之百通等级公路,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它所带来的农民增收效应、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农民素质提升效应、农村和谐效应和投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及长远的经济效益,恐怕无可估量!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徐东海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因势利导,在全省掀起了大兴水利建设之风;二是促成了久拖未决的芝蒲新区建设规划出台;三是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村村通”工程。传统的水利建设,以构筑高标准的防洪安全体系,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为目的。徐东海的目的显然不是这么简单,无论是沿海各市启动的规模空前的围海造田工程,还是内陆市开展的沿江沿河综合整治工程,最主要的动机,是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芝蒲新区建设规划的出台,则为越州迈入大都市行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全省未来经济持继高速发展撑起了支点;“村村通”工程,是项民心工程,为全省近三千五百万的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至富的康庄大道。
这三件事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每一件都从省情出发,科学研判,长远谋划,为江海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半年来,徐东海没有口号,没有疾风骤雨,却漂亮地完成了他的施政布局,成功地为江海省构建起一幅美仑美奂的发展宏图。也正是这三件事,让他名声鹊起,成为共和国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这是后话。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外省市来江海取经的高级官员络绎不绝。各地相继效仿江海的做法,上马村村通工程,有的管叫乡村康庄工程,有的管叫农村路网工程,虽然名称不一,但内容都基本一样。后来,几个嗅觉灵敏的国家部委,也推出了本行业的“村村通”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内涵。再后来,村村通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系统工程,内容涵盖了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江海省是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省份,自然也得到国家部委办局的特别照顾,许多推广会议、参观考察点都定在江海省,各种名目的中央补助资金也像雪片般飞来。由于大规模建设所带来的资金缺口,也因此而得到弥合。这显然是包括省委书记柳树智和省长徐东海在内的许多官员,所如料不及的,大家高兴之余,也多了份感慨:天道酬勤,办法总比困难多。
客观地说,向海要地,围海造田,既不是徐东海首创的,也不是年轮发明的。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二十卷 随时准备着发力(4)
根据记载,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已经在进行沿海开发,沿海地区人口逐渐增长,土地不够了,就去围海造地。+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不仅是在中国,在荷兰、日本、韩国、英国、阿联酋等国家都在向大海要地。在江海省,农业学大寨时期,就组织过规模围海造田,只是囿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最后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徐东海陪水利部部长在海州检查工作的时候,发现了围海造田所蕴藏的巨大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在全省发起了一场水利革命,把沿海地区的海上围垦和内陆地区的沿江沿河综合整治列入了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把“向海要地,向江河要地”推向了全新的**。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江海省通过立法,从土地出让金中提留百分之八作为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芝蒲新区建设也是个老话题,只不过在徐东海手中变成了现实。村村通工程,则是他一手开创的。
是不是徐东海首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手中变成了可能。***有句谚语,智慧来自民间。对领导者而言,要紧的不是创造什么,而是要闻弦歌而知雅意,从民间,从群众的言谈和行动中悟出点什么,总结点什么,集中精力做点什么。
会议结束,回到自己办公室,杨德水清醒地意识到,村村通工程与围海造地、芝蒲新区开发一样,很快就会提上实施日程,它们将成为徐省长手中的三驾马车,带着他一路攻城掠寨,战无不克!
就在他为徐省长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搭上徐东海这趟顺风车暗自庆幸的时候,吴芯发来了一条短信。不用看,也能猜到短信的内容,但他还是打开看了一下。考察过了,短信就四个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对杨德水来说,这条短信丝毫不亚于战斗前的动员令,冲锋时的号角声。
上周在界州检查防汛工作的时候,吴芯就跟他说过,正常的话这周就走考察程序。今天才星期一,还没到中午,居然已经考察过了。照这速度,没准三四天内就会出拟任公示了。公示期长则一周,短则三五天。只要公示期一过,吴芯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同时,危险也逼近了。他别无选择,为了男人的尊严,为了对女人的承诺,他只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与林朝新决一生死!然而,自己准备好了吗?本来,他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可是经过昨晚的蓝山咖啡馆之约后,他犹豫了。
在蓝山咖啡馆,徐雅芝突然向他表白,说她喜欢他,爱他,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他当场就吓懵了,看着满脸通红的徐雅芝怔怔无语。虽然前天中午,他就有这种担心,却怎么也没想到她会这么主动,这么直白。
他说,我有老婆。
她说,我知道你有老婆。
他说,那你还……
她说,还是喜欢你,从见到你的第一天起就喜欢你!
他说,喜欢不是爱。
她说,女孩子说喜欢你就是爱你。
他说,我一直把你当妹子看的呀!
她说,你敢说,你从来没喜欢过我吗?她的声音怯怯的,但眼神很坚定。
杨德水哑了。徐雅芝长得清纯漂亮不说,而且心地特别善良,要说自己一点都不喜欢,那肯定是假话。他想了一下说,我承认我喜欢你,所以才像兄长一样关心你帮助你。
她说,你说假话!
他问,我怎么说假话了?
她说,你的眼睛告诉我,你在说假话。
以前听人说,越单纯的女孩越敏感,他不相信,现在却由不得他不信了,徐雅芝居然从他的眼里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说,你别胡扰蛮缠了。
听了这话,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像断线似地往下掉。她委屈地诉说,哥,你知道吗?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爱过人,这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向你表白啊,你居然,居然说我胡扰蛮缠……说完,把头埋在桌上恸哭起来。
杨德水哪里见过这种场面,赶紧走到对面,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安慰说,傻丫头,你这是何苦来着,哥给不了你幸福!
徐雅芝突然转身紧紧地抱住他的腰说,我不管,我只知道我喜欢你,打心里喜欢你!说着,把脸贴在杨德水的胸前轻轻地蹭着。
他说,你别傻了!
她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我知道你也喜欢我,要不,你不会对我这么好!
他说,你想太多了!
她立即说,不,你只是怕徐伯伯知道了会不高兴!
杨德水又是一惊,心想,这丫头着了得,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事都瞒不过她。项可平说得没错,如果徐雅芝不是徐省长身边的人,别说他舍得不把她往别的男人怀里推,只怕是哪个臭男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她,他都会气急败坏。在对待喜欢的异性上,男人往往也是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
但现实就是现实,没有如果。杨德水很清楚一点,此刻绝对不能心软,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就根本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他坚决地说,这跟徐省长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惜缘的话,那就请你把今天的事彻底忘掉,我也当从来没有发生过,往后,我们照样还是好兄妹。如果你意气用事的话,那对不起,我马上打电话给徐省长,请求换人!
徐雅芝惊竦地睁大了眼睛,不认识似地看着杨德水,半晌才从牙齿缝里挤出一个“你”字。
杨德水也觉得自己话说重了点,正在想着如何补救,突然,身体失去了平衡,一屁股跌坐在沙发坐椅上。等他爬起来,徐雅芝早已不见人影了。原来,她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从旁边用力地推了他一把,夺路逃走了。
徐雅芝还是个不经人事的姑娘,要是一时想不开,弄出个三长两短来,那就更糟糕了。杨德水赶紧提起她忘在桌上的坤包,飞快地追了出去。追到楼下,杨德水朝徐雅芝的背影喊,你的包丢了。
徐雅芝的身形挫了挫,又马上继续朝前跑。她跑步的迅速很快,眨眼功夫就跑出了几十米远。杨德水见她不搭理,也只好加快迅速跟上去。街上出现了这么一组境头,一男一女,女的在前边狂奔,男的在后边紧追,引来了不少路人的注目。徐雅芝虽然年轻能跑,可毕竟比不上天天锻炼的杨德水,不一会就被他追上了。他拉住她说,等等我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