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毕竟五年的户薄修改之日未到,麻烦的很。
从九品的甲长,从九品,手下只有三名吏员,处理民事纠纷,缉拿盗匪、摊派徭役,等事务,还要配合朝廷抚恤等事,着实有些麻烦。
对于所有的抚恤名单确认无误后,他须得去往衙门,去领那些田契,以及其他的奖赏,鸡鸭鱼肉,茶、盐、醋等,这些是由皇帝的内库直接拨下来的,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而抚恤金,则需要他与天下钱庄的人一起,将这些钱票送往麻烦的很。
“真是累死人了!”吴远望着天空,这正月里,忙活这些,真是麻烦至极,他这甲长,还有三年的任期,才能去县衙。
“若是日日这般,谁做的下去”环顾四周,这小小的一座宅院,只有五六间房子,紧靠着县衙,时时刻刻胆颤心惊。
“不过,咱可是从九品的官,虽然蚊子大小,也是官啊!”他坐在椅子上,穿着浅青色的袍子,皮靴,看上去颇有些威严。
况且,那些里长(十户为一保,十保为一里,五里为一甲)、保长,可巴结的很,羡慕的很呢!
“等过几年,咱去县衙了,就真正成了官了!”作为最底层的小官,天天被县老爷呼来喝去,杂物一大堆,但去往县衙却又是令人心热,五年实在太长了……
田大丰是泰州人,老家就是在扬州东边,靠近大海,不过他并没有学习祖辈的手艺当船夫,而是用积蓄买了几亩薄地,伺候了五六年,慢慢地就变成了肥地。
别人好奇地问他,可有啥秘方田大丰心眼多的很,哪怕是亲戚,他也不讲,就闷在心里,若是把烂鱼埋地方的秘方说了,哪里能买薄地去
一边为李财主家耕地,一边为自己家耕,一家五口,伺候二十亩地,这几年国主从姓李变成了姓郭,日子却好过了一些,至少还能填饱肚子。
不过,村里却说大将造反,皇帝又换了,李使君准备起兵造反,前几年两国乱战的情况他还没有忘记,如今又是这般,日子可得怎么过
不过,李使君说可以迁徙到岭南,避过乱兵,虽然说是故土难离,但亲眼目睹了老爹被乱兵砍死,为了一家老小的性命,田大丰还是将田贱卖给了躲在深山的李财主一家,然后一家五口坐上船,来到了岭南。
他的运气比较好,被分配到了承天府,义宁县,与他们一起的,还有村子里的乡亲们,这倒是让他们有了点安全感。
随后,就是朝廷的施粥了,这粥虽然淡薄如水,但大家还是很高兴,天天去喝,能吃点朝廷的,就少吃点自家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却有些慌了,他们没有田,没有属于自己的田,不到一个月,乡亲们就有些乱了。
而且,那些本地人也排外,对于他们爱理不理的,而且,他们也不懂得岭南话,沟通也不便,着实烦人。
田大丰虽然没用学的祖传手艺,但还是略懂一些的,带着乡亲们在海边拿着渔网捕鱼吃,才勉强度过了几个月,朝廷的粥,实在是太稀了………
他们还发现,在这里,需要腰牌才能走动,没有这个,连城里也进不去……
第二个月,朝廷派人来了,虽然话语有些别扭,但却勉强也听得懂,他们一家五口,与村里的人,以及好几个村的人,编成了一甲,选了一个叫张大口的当甲长,管着五百户的人。
他们的村长则捞到一个里长,也让他们松了口气,至少有自己人当官了……
田大丰由于带着乡亲们捕鱼吃,就被大家推举为保长,几辈子贫苦日子,竟然当官了田大丰从来没想过有这等好日子。
“咱是官了,咱是官了……”田大丰昂首挺胸,走路都带着一阵风,虽然肚子还是吃不饱,但却感觉自己不一样了。
然后人都发了腰牌,还发了一本户口簿,登记一家人的名字。
第三个月,衙门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他们一甲人都急在心里,都想着,肯定是衙门的贪官污吏给贪去了,可是乡亲们本来就没有田,坐吃山空。
幸好,岭南秋收,乡亲们去做短工,能得些粮食,然后衙门又发下来粮食,又能活下去了……
田大丰感觉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啥都指望着衙门,他们这些一辈子就只会种田的人,不会啥活计,过不了多久,真会饿死的。
喝了一碗稀粥,田大丰坐在自己简陋的茅草房外,愁眉苦脸的望着天空,就快过年了,这日子可咋过
“当家的,当家的!”这是自己家婆娘的叫唤声,抬眼一瞧,只见她黑脸上满是欢喜,慢步跑着。
“你这娘们,肚子里没存货,再乱跑,若是病了咋办”
“咱听说皇帝回来了,砍了好几个贪官的头呢县衙里给咱们发粮的公人也被砍了,抄了家,如今朝廷开始发粮呢!”黑脸婆娘欢喜地树起手指:
“那些黑心肠的,粮食可多了,只要咱们拿腰牌去,每人能领一斗米呢!”
“一斗米,咱们一家人五斗,就是五十斤,省着点吃,再杂一些野菜,小鱼,至少能吃两个月!”田大丰默默地算计着,黑脸上终于笑了出来:
“咱们终于能过个好年了——”
皇宫。
“区区一个小吏,竟然贪了五百石粮食,每石两百钱,就是十万钱,几十个这样的,就比得了一县赋税了!”
听得皇帝算计的如此仔细,在场的官员们颇为汗颜,您老肯定学过九章算术了……
第398章 冰寒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李嘉着实想不到,自己只不过是离开岭南半年,这群官吏们竟然如此嘴脸,区区一个小吏,竟然贪了上百贯钱,早知道,一县一年的赋税,也不过是几千贯罢了。
硕鼠硕鼠,简直硕大无比啊!
回到广州不久,李嘉就直接派遣射声司调查淮南百姓的安置情况,结果却出乎所料,他高估了官吏的节操,也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人亡政息,一般都是当权者死后,而自己不过是离开岭南罢了,这群贪官污吏,已经无法无天了。
“一甲百姓,五百户之家,每月所需,至少须得两百石,而这些贪官污吏们,则只弄了不到五十石,十户才分得一石,一户每月才一斗,真是厉害。”
“长此以往,若非禁军,这些数十万淮南百姓,非的揭竿而起不可!”
越说越气,李嘉对于这些官吏们着实失望了。
“自淮南百姓六月而来,每月消耗粮草近五万石,半年,就有了三十万石,朝廷又须提供北伐大军的粮草,府库为之枯竭,而这三十万石的粮食,起码有二十万石被贪没了,你们都是瞎子吗”
“臣有罪!”瞧着皇帝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崔泉立马跪下请罪,显然被吓得不轻。
“臣等有罪——”其他官员看到首相都跪了,心里想着法不责众,不管是否在淮南百姓的粮食里捞了钱,都跪了下来。
所有人都低下头,凝神屏气,等候着皇帝发完脾气,然后再从轻发落,就算过了这个关卡了,至于那么贱民,这不是还没造反吗饿点肚子咋了,敢有脾气,弄死你。
随即,许多官员心里已经打好了腹稿,这个射声司着实饶不了它,若是长久以往,如何治民吗
再者说,他们对于皇帝的惩罚,也不放在心上,南汉遵从唐律,如今大唐复辟,唐律自然依旧了。
但我大唐可宽容的很,虽然规定很严,但顶多是罚俸罢了,因为贪钱而被斩的几乎没有,不贪钱,当什么官升官发财啊!
“既然知罪就好!”李嘉心胸不平,冷声说道:“斩了这些小吏,只是略微平缓了心中之气,而且,这些不过是马前卒罢了,还有许多的贪官位列朝堂之上,崔相公依照唐律,该当如何处置”
“这……”崔泉与皇帝共事快两年了,对于其脾气自然有些了解,听到这个问题,不由得犹豫起来。
“嗯”李嘉的眼神中满是质问。
崔泉勉强地说道:“对于涉及官员犯罪,如触犯刑律者,一般会给予降职、罢黜或入刑的处罚。《唐律疏议》规定:“监临主司如受财枉法,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则绞,监临主司如受财未枉法,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
“一尺杖一百,十五匹则绞,果然严苛!”李嘉点点头,满意地说道:
“不过,前唐时与现在不一般了,应该有所改变,一尺步,就变为一贯吧!十五匹,就是十五贯,没问题吧!”
“陛下圣明!”崔相公勉强笑了笑。
那些跪立的官员心中则是万马奔腾,陛下,一匹布十尺,十五匹就是一百五十贯,您刚才不是算得好好的吗
“御史台没有发觉吗”李嘉又将矛头,对准了御史台。
“臣有罪!”御史大夫谢佐一时间,为之哑言,头上白发颤巍巍的,动作也很缓慢,让心为之一紧,生怕他过去了。
虽然心里难受,但心中有万种的委屈,此时也只能化作心中之泪,一声谢罪了,他难以争辩。
“对于监察之员,应当如何定罪”李嘉再次发问道,不去看其苍白的头发。
“御史出使,举正不法,身苟不正,焉能正人,牧宰坻侯,童仆不若,作此威福,其正人何,自今以后宜申明格敕,不得更尔,违者州县科罪,御名贬降。”崔泉沉声说道,他已经预想,这次皇帝借此事发作,恐怕整个朝堂都不得安宁了。
“那就依律法实行吧!以免有人认为朕借题发挥,朕不过是依法行事罢了!”皇帝冷声说道似乎心中的愤怒还未消减。
皇帝的话,让百官们更是腹议不止,您这借题发挥,还要立个牌坊在这,还让我们怎么说
“以崔相公为首,射声司、御史台配合,调查这起贪污案吧!朕要将此案连根拔起,绝对不能漏掉一人。”
“臣遵旨——”到了此时,崔泉哪里还敢犹豫,立刻接下,还好,自己来调查,还有缓和的余地……
他心里叹了口气,一脸的严肃,谁也看不出这位相公的真实想法,就连皇帝也看不清。
“既然如此,那就散了吧!”李嘉挥挥手,颇为烦恼地说道。
窗户里的东风带着寒意,崔府院子里的树枝隐隐泛绿。两个文质彬彬地的文人却在院子里下棋,不顾这天气的寒冷。
不过,此时怎么也没有那种闲情雅趣,户部尚书何迟事情很多,没有那份心,而崔相公此时也忙碌的很,这番却着实有些意思在里面。
“啪!”只闻棋子落盘的声音,二人都盯着棋盘,默默无语。但或许他们都没有考虑围棋,至少何迟的心思完全不在棋盘上。
“相公,皇帝的心思,到底如何”何迟耐不住性子。
“皇帝这番动作,只是在敲打我啊!”崔泉叹了口气,说道:
“高处不胜寒,而这些寒风,甚至比不上我屁股上的位置!”
“何出此言大唐新立,相公为大唐呕心沥血多年,如今方有大唐如此兴盛之日,北上数万大军,若不是相公操持,那个军机处王宁,怎么有粮食供应”
“若不是相公操持,这大唐的天下,早就倾覆了!”
“住口!”崔泉连忙呵斥道:“嘴里没句好话!”
“这大唐天下,都是皇帝打下来的,某不过是一个管家罢了,如今,这个管家乘着主人不在家,里里外外操持着,到处是他的人手,你让主人怎么安心”
第399章 惶恐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这……”听到首相的意思,心中却对皇帝毫无芥蒂,反而一副为其着想的模样,何迟则有些无言。
感受着这些许寒等,他虽然有些吃肥,但到底还是**凡胎,吹不了多少风,只能强忍着将老腿挪了挪,哈了口气,说道:
“相公,这风冷着呢!还是进去下吧,您瞧,这棋都被吹跑了!”
“这风是冷的,但哪能及得上我的心冷!”崔泉淡淡地说道,看向何迟的目光中,满是责问。
“你是大有十年(公元937)的进士吧!”
“是的,如今也有二十余年,从一介进士,做到了户部堂官,端是辛苦,回首一看,昔日的同科,如今也无多少了!”何迟不知晓为甚要说这些,但话头被勾起来,他忍不住感慨道:
“多亏了相公的提拔,某才堪任了部堂之官,也算是光耀门楣了,毕竟是寒门之士,也算是顶点了——”
“哼,所以,你就无所追求,如今不过五十,就开始为家人门人,收揽钱财,以求百年后有所倚仗,甚至,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境界了。”
崔泉的话,如同一支利剑,直插他的心脏,何迟脸色瞬间发白,身躯开始摇晃,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这……”
“转运使司衙门已经开始进驻户部,准备对一些账本进行对账,这是皇帝亲自要求的!十五贯即绞,皇帝可是说到做到的。”崔泉起身,年迈的身躯晃了晃,坐久了,腿麻了,感受到脖子间的漏风,后背已然冰凉,他轻叹一声,说道:
“此次让我审核淮南民粮案,只不过是个靶子罢了,暗地里,皇帝准备开始一场大谋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同他北上夺取南平一般,出其不意,一招致命——”
“求相公救我一命……”何迟这时候哪里顾及到户部尚书的体面,连忙跪下,身上的冷汗被寒风一吹,已然浸湿了他的内衣,脸上越发的没了血色,宛若一张白纸一般。
十五贯即绞,以他的万贯家财,岂不是要抄家灭族吗皇帝还真的能做的到,当面入广州,朝堂之上可是血流成河,抄家灭族不可胜数……
“我怎么救你又怎么救得了你”崔泉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我也是在风口浪尖上,你作为尚书,还须得自救才是!”
“请相公明示……”何迟宛若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恳求道。
“这户部,从来不是一个尚书就能为所欲为的,这些粮草金银,其余的官吏就没份了”
“您是说”
“先去向陛下自首,尽可能的推诿至各侍郎、主事,如今大案堪发,你若自首,也算是得了头名,又身居高位,陛下必会着轻发落,保全家小,定是可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