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皇帝喜欢读书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连那群当兵的都需要识字,他自然也要读书认字了。
吴青的胡子已留了起来,至少模样看起来更加老成。这时一个穿着布袍梳着髻的中年人走到屏风旁边,抱拳道:“阿郎,李主司求见!登门拜访。”
“怎么回事”李芳一进来,就被吴指挥使呵斥,他脸色凝重,倒也习惯了,整个射声司谁不知晓,作为主司,他自然一清二楚。
好歹心中已经整理了,到也不慌乱。
“指挥使,邕州传来消息,派遣到六十八洞查探的人说,发觉许多洞部与大理国有勾连,甚至暗中还被拉拢,赠予了许多了兵器粮食!”
“看来,大理国图谋不轨咯”吴青听到这则消息,不仅不惊慌,反而有些兴奋。
“大理国一直对安南虎视眈眈,图谋不轨良久了!”
第418章 大理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满怀着心事,吴青半是兴奋,半是凝重地求见皇帝,由于射声司与皇城司一般,都具有宫中行走的号牌,稍微检查一番,吴指挥使就直接进了宫。
“朝廷刚结束了战事不久,禁军恐怕已经疲倦,对于大理,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但是,大理国自古以来,一直是朝廷的忧患之地,近些年虽然平歇了,但却不安生,六十八洞都出现踪迹,恐怕不妙啊!”
心中思量着,射声司这一阵子出了大风头,皇帝虽然满意了,但朝廷上下却是不满,官员们许多亲朋好友都入了湖南,射声司此次若是支持去征战打理,恐怕反对者不计其数……
随后,他就被宦官带着,觐见皇帝。
“竟然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而且是灭人满门,呵呵,无法无天了!”
吴青刚入殿,就发觉皇帝很生气的样子,在那里训斥着,他稍微一听,就知晓是前不久发生的军队路边屠杀案,因诽谤皇帝而被激动的骑兵灭了满门。
此事一处,朝廷上下为之愤慨,对于武人如此横行霸道分外不满,况且,无论被杀者所犯何罪,死刑皆由,皇帝亲自勾勒,什么时候,私人也可以处刑了岂不是天下大乱吗
朝廷为之争吵,皇帝也甚是为难。
“其情虽然可悯,但其罪当诛!”
宰相崔泉很认真地说道,看上去是由衷之言。
李嘉也轻抚额头,对此也很为难,但无论是是军法,还是国法,都对于此事是不容的,宰相带着百官的意见,向皇帝施压。
“射声司出了什么事吗”皇帝看到了吴青的到来,随口问道。
“去往建武镇的探子前来汇报,在那群蛮寮中,发觉了大理国的痕迹,赏赐的刀剑和弓弩有许多!”吴青看了一眼宰相,认真说道。
“怎么,大理国还觊觎岭西”李嘉突然就笑了,段氏大理,还有这胆子,这不是找削吗
“禀陛下,大理自南诏始,联合吐蕃,无时不刻不觊觎于唐土,对于安南之地,早就垂涎三尺,直至咸通七年(866年)十月,高骈击败南诏,收复安南,战火绵延十余年将止!”
崔相公闻言,轻声说道,话语间对于云南的警惕溢于言表。
对此,李嘉也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南诏趁唐与吐蕃衰落之际,不顾吐蕃的威胁,与唐为敌,频繁发动对唐朝安南、西川的侵犯。
而唐朝的南部、西南边疆亦因南诏的寇扰变得残破不堪,“咸通以来,蛮始叛命,再入安南、邕管,一破黔州,四盗西川,遂围卢耽,召兵东方,戍海门,天下骚动,十有五年,赋输不内京师者过半,中藏空虚,士死瘴厉,燎骨传灰,人不念家,亡命为盗,可为痛心!”杨收言:“南蛮自大中以来,火邕州,掠交趾,调华人往屯,涉氛瘴死者十七”
唐朝之所以设立安南都护府,一来是防范南诏,以岭西与安南为屏障,合围南诏,从而保护腹心之地的广州;二来,就是为了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维护海外贸易,从而保障财政收入。
“唐设安南都护,以邕州为支柱,……。邕州与安南互为犄角,唐兵守安南,当加强邕州,南诏占安南,也要进取邕州。从安南事件发生,邕州即受威胁,安南事定,邕州始告安全。”
安南之所以脱离中国,原由于南诏掳掠安南汉民,从而造成当地土著势大,日趋独立。
“陛下,大理国北为西川、吐蕃,南为安南、邕州,若是其出,必为邕州,这也是建武镇所立之原由,若是处理不当,必为朝廷之患!”崔泉颇为激动地说道。
对此,李嘉只是感兴趣,心中但是毫无担忧之色,南诏国灭亡之后,就没听说过大理国袭扰过岭南,吃斋念佛的段氏,可是天龙八部的重要角色,怎么可能敢出兵
“段氏国主是”李嘉问道。
“名唤段思聪!”
“段思聪,有些耳熟啊!”李嘉穿越多年,小说电视剧快忘差不多了,只记得段正淳、段誉,这段思聪没印象!
“陛下听闻过其名”
“未有!”李嘉摇头,说道:“大理国居心叵测,不得不防,但如今大战连绵半载,兵困马乏,不利于再战,况且云南之地,失于中国上百年之久,民心已无,还得从长计议!”
“陛下可派使者问责其国!”崔泉说道。
“相公所言在理!”李嘉笑道:“咱们大唐也不是吃素的,若其果真居心不良,谋求安南或者岭西,自然须得教训一番才是!”
“那小将不是擅自屠戮他人吗既然如此,就贬斥到岭西羁縻州县去,奉命调查那些心中有异的部落,若是不幸身亡,也算是罪有应得,有功,就算是将功赎罪吧!相公认为如何”
“陛下所言自当有理!”听到这番处置,崔泉哪里不知晓皇帝心中的偏向,但只要能勉强说的过去就行了,也算是给百官一个理由吧!
“臣告退!”
目送宰相离去,李嘉瞬间脸色一变,他沉声说道:“六十八洞,乃朝廷藩篱,不可有丝毫松懈,哪怕大理国无心,焉知其地方无心”
“听闻大理与前唐一般,在地方设立藩镇,管束起来自是难为,你们射声司一定要认真探查,派人去往大理,好好调查其地利人情,做好准备!”
“陛下,臣明白!”吴青哪里看不出,皇帝对于大理国确实心动了,只是前唐因云南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若是处置不当,大军陷入其中,可就出了大事了。
“我有意在六十八洞设立诸侯伯国,此番尔部配合地方,检断各蛮部,之后的义务礼节,也需要好好的教导一番,勿要出了差错!大理国藩镇部落自主性很强,好好勘测拉拢,日后用兵大理,你们射声司可得派上大用场!”
“诺——”吴青着实欢喜,射声司若是立了功,他不就是出风头,甚至封爵吗光是赏赐,还是不过瘾啊!
第419章 赦免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对于大理国,李嘉短时间内是不准备攻伐的,无他,成本大于收益。
这地界,各种部落藩镇太多,杂乱,各自为政,如果是说岭南是以汉人为中心,其他蛮寮为边角,那么大理就是一团乱麻,汉人早就蛮化了。
而且,云南交通落后,丛山峻岭阻挡,大军人生地不熟,行动困难等不利因素,还要对付遍布全滇各地的土酋部落。这些部落拥有自己的武装,长期占山为王,人熟地熟,既相互吞并又联合抵抗外部势力,就像山上的野火一样,将这里扑灭,那里又起火,防不胜防!
云南夷,自古以来就是困扰中原王朝的难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堪称精明绝顶,对待云南问题最后还是以夷治夷;唐代貌似强盛,可几十万唐朝大军挥戈云南,竟然几次血洒西洱河畔,败北于南诏国。不仅留下几处“唐代将士万人冢”,还害得白居易为之伤感,挥毫写下一首哀婉如泣的《征蛮朝歌》。
宋太祖思前想后,只好“忍痛挥玉斧,划云南为徼外”。
元朝征服云南,牺牲将士十万人,损失战马四十万匹的巨大代价之后,才破了大理国,将其收归蒙元版图,改大理国为云南行省除了任命段氏为世袭总管外,还派遣了梁王来镇守昆明,才表面控制,至于赋税,就勉为其难了。
明朝朱元璋是狠人,出兵三十万,以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为帅,行万里,破云南,然后他迁徙数万大军及家属设置卫所,镇守关隘。
之后数十年时间,又对云南地区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移民换种。江浙、江西、湖广等地的约300万中原移民,大规模迁入云南,并占据了交通相对便利的土地。
除此以外,他还奉行着——欲彻底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再化其种,才能真正一劳永逸!
六百年来,自南诏到大理,云南借用汉字和汉字偏旁创立了僰文(“老白文”),并记录其独特语言,大理国延续下来,六百多年下来,已经累积了大量用僰文撰写的书籍。
若是假以时日不管不顾,如元朝一般表面征服,恐怕如越南、朝鲜一般的次生文明,脱离中国。
于是,明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毁灭运动,将南诏和大理六百年历史下累积的所有书籍,所谓“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尽数付之一炬,再通过严刑峻法压制当地势力,将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的南诏和大理文明连根拔起,近乎不复遗存。
坦白的说,目前的李嘉还做不得,不说三十万,就说十万,他都做不得,只是束之高阁,慢慢的进行侵袭,骚扰。
在明清时期,云南就是吞金兽,若不是后来发觉有铜矿,利用价值等于无……
“慢慢来,一个一个部落的吞吃,待熟悉了地形,就可以行动了……”李嘉喃喃道。
广州的一处破落住宅内,庭院的围墙已经倒塌了些许,长出了些许倔犟的青草,吐露着难得的绿色。
两扇半开不开的木门,正随风摇摆着,可是,在这热气腾腾的春末,巷子中怎么会有风呢
张大刀跨步而来,瞅着一眼来回晃动的木门,疑惑道,“嘿,难道出了甚脏东西不成”
他进了院子,将门一关,只见一只满身灰的黄狗,正抬着腿,狗眼中满是疑惑,抬起的腿不禁缩了缩,放下,遮住了胯下的修长颓废之体。
“嘿,剑哥儿,你家的大黄,还真是神了,你是带他去了庙里让大和尚开光了不成”
狄剑正坐在自家的木扎上,他瞅了一眼抬腿的大黄狗,又看了一眼笑嘻嘻的张大刀,无聊地搬弄了一下自己的剑,说道:“这院子里也无风,大黄热的发闷,正扇风呢,你别去打扰它……”
“剑哥儿,这热天,别人无力,你也是如此不成,这几条街,谁不知道剑哥你可是有名有姓的游侠儿,如今枯坐在这,哪里像话!”
张大刀一股气坐下,看着面前一碗井水,毫不嫌弃一饮而下,说道。
“咱如今杀了人啦,宪兵司说,虽然情有可原,但还是把咱开了,剩余的,就等宰相和皇帝发落,如今是有日子过一日吧!”
狄剑瞅了一眼黑不拉漆的张大刀,嫌弃地说道:“你小子不会让是又没吃饭吧我告诉你,如今咱离了军,饷钱可能也是没着落了,米缸里也不剩几粒了!当然,如果你去采摘一些野菜,再去市集蹭一些果菜啥的,也曾凑合咱们吃一顿!”
“瞧您说的,咱是这种人吗”张大刀瞬间不乐意了。
“你就是这种人!”狄剑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看着其破旧的麻衣,草鞋,点头说道。
“嘿!”张大刀瞬间起身,满脸堆笑地说道:“还是剑哥懂我!”
“既然家中无吃的,这不是,大黄如今也长的差不多了,膘肥体壮的……”
“汪汪……”正在扇风乘凉的大黄,瞬间站起,张开嘴,呲着牙,愤怒地叫了几声,浑身毛发站立,一瞬间,飞奔于狗洞而去,不见了踪影。
“呸!大黄,回来时带点肉回来,听说张屠户家今天又宰猪了——”狄剑不屑地呸了一声,然后朝着门外喊道,说着还回应了几声犬吠,也不知听懂了没。
“剑哥儿,你也太惨了吧!”这时,院落的木门又打开了,一个脸白体瘦的年轻人走了过来,身上穿着高级麻衣,市面上一件就得百钱,脚上踏着布鞋,可比草鞋好太多。
“王二麻子,你怎么过来了”张大刀疑惑道。
“老子脸上没麻子了!”王朝瞬间眉毛一皱,气冲冲地说道。
“好了,大热天的,都别那么冲,歇下吧!”狄剑摆摆手,说道:“今天怎么有空都来我这”
“大刀没与你说”王朝疑惑道。
“说什么”
“嘿,剑哥儿,准备给你惊喜来着,你不用去死了,呸,你家不需要摆酒了……”
狄剑一脸的黑线。
“剑哥儿,你被赦免了!”
第420章 如意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这是真的我可是杀了张扒皮一家数口,照例是死罪的!”狄剑一脸的惊喜之色。
“当然,这是咱从军中托人给你打听下来的,岂止是你,其他兄弟也被赦免了,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咱们都被赶出禁军了!”张大刀高兴地说道。
“可惜了弟兄们,都是我连累了你们!”狄剑颇为遗憾的说道,禁军每个月八百钱,比步兵还多了三百钱,而且又是骑兵,吃食用具都不差,若是去了职,这样的生计,是不好寻的。
“哎!剑哥儿太冲动了,这次若是不好,你就得把命赔进去,要知道,你可不是朝廷命官,也不算判官,因诽谤而杀人一个不好,就是斩立决,再次就是流放异地,病笃而死……”王朝感叹道。
“我这也是没法子,张扒皮太可恶了,害死了那么多人,若是让他跑了,今后也难再杀他了,正好,他出言不逊,机不可失!”狄剑凝重地说道。
“张扒皮害死了吾父母,又害死了那么多邻居,罪该万死!”
“哎,幸亏圣天子在朝,没有责罚你我,不然,哎……”王朝叹了口气,他家计还算富裕,自然知晓后果的严重性。
《唐律疏议》中虽无诽谤罪名,但却以诽谤罪为基本内容,制定了新的罪名。唤作“指斥乘舆”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