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夏收,便在忙碌之中不知不觉之中到来。
汴京城内外,与往常的几年似乎也没有任何不同,官家换了一个,但和百姓们关系不大。
当然,欺辱孤儿寡母的,也容易惹人非议,不过,这次改朝换代对于东京城的损害不大,没怎么死人,也没怎么被劫掠。
快两年了,大家对于这个大宋,也有了些许的认同感,毕竟扫除了所有的判断,不用提心吊胆的生活。
夏粮入库,上市,所以大街上一片繁华,不过仍旧掩盖不住宋国日渐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人口地盘太少,军队太多。
好好的淮南粮仓,又被捣毁了小半,朝廷征战一年,入不敷出,又需要与诸将赏赐,朝廷府库显得极为拮据。
哪怕夏粮上市,但粮价只是下降了些许,依旧比去年同期高了数成,衣衫褴褛的平民们,只能一边抱怨,一边买着粮,为明日的苟活,而继续艰难的奋斗着。
一处酒楼,二楼处,突然下来一个布衣的仆人,他急匆匆地往最近的粮铺而去,一时间排不上队,就询问了一下刚买粮的人:“粮价每斗多少钱”
“嘿,如今,虽说夏粮收了,每斗麦子,仍需一百二十钱,我等小民,哪里活的下去”买粮的汉子叹了口气。
仆人则飞奔而上楼,口述道:“如今每斗粮,需要一百二十钱!”
“一百二十钱还是太贵了!”大汉脸色微黑,面宽体壮,虽然穿着长袍,但显得格外的别扭。
“官家,如今东京城,光是禁军,就有二十万之多,加其家属,少说也有五十万,再加上平民等,东京汴梁,百万丁口,一日所需粮草,是极为庞大的!”赵普听到这,不由得感叹道:
“如此多的兵卒,真正的精兵,不过是数万,其余等,皆是平庸之兵,糜烂之兵,裁撤之,可缓解府库匮乏!”
“正是如此,数十万禁军云集汴梁,这东京都粮价,又怎么能降下今淮南焦土,非数年才可复之!”
赵匡胤也是无语,朝廷实在是太穷了,过年连烟花都舍不得多放,粮价如此之高,又哪能收复多少民心啊!
“可是,若像世宗一般裁撤禁军,天下藩镇又会蠢蠢欲动,粮价更是难降了!”
“陛下乃是天子,尽灭李筠、李重进,天下瞩目,朝廷声势大震,谁不敢膺服”赵普沉声说道。
“自唐末以来几十年,帝王共易八姓,战斗不息,人民死亡,原因何在?吾欲停息战斗,使国家长治久安,卿家学贯古今,不知有何良策?”赵匡胤一脸郑重地问道。
在这酒楼,赵普听到这样的问题,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不过,也没有让皇帝等太久,目光炯炯有神,直接说道:
“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其实并无他故,无非方镇权力太大,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使得天下太平,只有夺方镇之权,控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到时,收藩镇之粮,何愁京城粮价不跌收藩镇精兵,何愁地方不安稳”
赵匡胤黑脸泛红,连声说道:“你不用再说了,我已全明白!”
“藩镇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须徐徐图之!”
赵普瞬间心中有普,知晓皇帝已然成竹在胸,心中瞬间大定,但,他突然望着窗外,久久不语。
赵匡胤心中好奇,也随之而望。
只见数名嚣张的禁军,正提刀跨马的行走在街道上,各个摊子也摧毁,不知惊扰吓了多少百姓,街面一时间,分外的狼藉。
“臣在枢密院,素来知晓禁军桀骜,未曾想到,光天化日之下,其目无王法,欺凌百姓,可谓是极为蛮横!”
“咱会让人进行管束的!”赵匡胤的脸,也更黑了。
“陛下的圣旨,对于禁军而言,只是忌惮一时,数日后,又如初了!”
赵普摇摇头,轻声说道。
赵匡胤总觉得这话里有话,心中疑惑,直接说道:
“枢相何必话中藏话,咱们多年相处,自是知无不言!”
“陛下所控禁军,只是对于将领有所约束罢了,许多将领自持有功在身,对外是极为桀骜,哪怕是我这个枢相,也不放在眼里,言,官家都是我的兄弟,你这文弱书生,凭啥管我”
“这……”赵匡胤听到这,心中瞬起桀骜之心,继续听着。
“自五代以来,兵卒桀骜,乃是常态,短短数十年,皇位几经易主,陛下不可不防啊!”
“他们都是我的兄弟,都是忠心耿耿的!”赵匡胤言不由衷地说道,有些虚。
赵普则抓紧时机,进言说道:“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
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赵匡胤,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历史,一定要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今天就到这吧!”赵匡胤神色不定,转身而走。
赵普捏须而笑,显然皇帝听进去了。
七月初九日。
晚朝时,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赵匡胤突然屏退侍从。
他喝了口酒,然后又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演技爆发地说道:“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纷纷拜下,心想,皇帝演技爆发,还是在去年黄袍加身的时候,如今又来,恐怕有大事发生。
赵匡胤很满意这样的效果,继续说道:“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出于对这位兄长的敬畏,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第439章 杯酒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看了一眼这些兄弟们,都是自己并肩作战,一起抬自己坐上皇位的,赵匡胤不禁有些感慨。
若是,他们都不可信的话整个大宋又有何可信之人呢
赵普说的对,这世道,许多人身不由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呢
防渐杜微。
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更何况兄弟了。
“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就如同当初的我一般,你们感念兄弟之情,君臣之义,不想当皇帝,恐怕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皇帝的一席话,瞬间令大家心头震惊,后背一凉,恐怖万分。
醉意瞬间消散一空。
这可是在皇宫,不是军营,他们只是一个个身无兵器的醉猫罢了,若是一个应付不好,刀斧加身,身首异处了。
至于赌上一把,看皇帝是否敢杀了他们,忌讳朝局大乱,他们并没有胆子。
后汉刘承祐已然证实,皇帝都是没脑子的……
想着姓命不保,又将牵连家小,许多将校一时间忍不住,惊恐地哭泣起来,皇权之威,恐怖如斯。
还是石守信比较镇定,他是对赵匡胤比较了解的,知晓他是一向胸怀宽广,自己又须他比较亲近,所以就跪着哭泣道:
“臣等一向心向陛下,自然是忠诚万分,但又知晓人心无算,求陛下指条明路!”
赵匡胤见到这些时日蛮横的将领们痛哭流涕的场面,心中瞬间舒畅了许多,他连忙搀扶起众人。
坐在椅子上,赵匡胤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多谢陛下恩德!”
石守信等人哪里再敢有其他想法,见皇帝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皇帝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皇帝恩德。
赵匡胤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又喝了几杯酒。
而这些将军们,则味同嚼蜡,上好的酒,如今比马尿还不如。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皇帝欣然同意,令罢去诸将禁军职务,去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赵匡胤也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许多人以为,杯酒释兵权,就是花钱来收买将领们的权力,罢免他们当富家翁,从而造成禁军实力大降。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赵匡胤只是为了进行禁军改革,从而将这些禁军大将们赶出京城,送到地方任节度使。
如,石守信任天平军节度使,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
基本上都是边境。
为了收买这些禁军将领,赵匡胤花了大手笔:“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
而且,赵匡胤极为宽容,甚至到纵容的地步。
比如,猛将王继勋“专以脔割奴婢为乐”,所谓脔割,就是将肉割成一块块零碎。
某日,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去官府求助。事情闹到赵匡胤那里,他“大骇”之下,对王继勋下达了一份看起来特别狠的判决:“削夺官爵,勒归私第。仍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但这份判决只是做样子给外界看,并未真的落实,没等王继勋启程上路前往流放地,他已被改授为右监门率府副率。
之后,又被就任到洛阳,吃人变本加厉,“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
乃至于,人贩子和棺材商踏破了门槛,门庭若市。
洛阳百姓无奈,听天由命。
直到赵光义不待见武人,又忌惮前朝武将,所以就斩了他。
官方统计得到的数据是:自开宝六年到太平兴国二年,短短五年时间里,王继勋前后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多达一百余人。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却可以在赵匡胤时代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在权力面前,百姓的命不值一提。
赵匡胤时代,这些武人们人人自晦,皇帝位置稳了,天下百姓可就遭了秧。
当然,这些人要是明太祖时代,这位狠起来自己侄子都能活活鞭死的人物,肯定会被剥皮抽筋,以儆效尤。
对于文人,赵匡胤却要求极高,英州知州王元吉一月内贪污受贿七十余万(与武将们疯狂的敛财相比,不值一提),赵匡胤亲自下达特别诏书,将之处死(按律罪不至此),以示惩戒。
到了赵光义时代,鱼肉乡里的权力被文人继承,武将靠边,稍微犯点事就是斩杀。
北宋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赵匡胤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如此一来,赵匡胤全面掌控了禁军,没有一个威望高大将领,能威胁到皇权。
杯酒释兵权适合赵匡胤,因为他是众将领抬上位的,名义上来说,只是禁军的代表。
而对于李嘉而言,则不需要,天下是一步步亲自打下来的。
况且,杯酒释兵权的代价,实在太大。
第440章 无题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对于中原发生的事,到了六月中旬,李嘉才确切知晓,心中感慨。
杯酒释兵权终于发生了,只是,这与自己所想的禁军大幅度削弱不一样,兵卒还是原来的兵卒,只是将领换了一波。
“如此,才能解释,杯酒释兵权后,为何北宋依旧能横扫天下!”
李嘉感叹道,期望落空,着实有些难受。
他这些时日也在安排,军队的事,不能大意。
如果迁都长沙府,至少,禁军大半就不愿意,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况且,禁军打仗多年,获得的功勋田地,都在岭南,要是去了长沙府,须得重新安排。
当然,这样的摸排都是默默地进行,不敢有声张,等到长沙府的田地核算清楚,足够置换,就可以动身了。
而越王刘鋹,长沙王周保全,荆国公周保勖,都要一起迁徙到长沙,就近看押,才算方便。
“楚王府虽然漂亮,但久不修葺,也需要大修,不然不符合朕的身份!”
李嘉望着窗外,感受着炎热的空气,单薄的丝衣已然黏在了后背,汗水颇多,酷热难耐啊!
他心中瞬间坚定下来:“待到冬日,就去往长沙,这岭南,着实恶劣,不可久居!”
“皇后也怀孕了,到时候若是赶不及,就留下广州,春暖花开时节再去也不迟,冬日比较寒冷,也不适合大规模迁徙!”
“陛下,从占城、交州等地购来的万头水牛,已然到了广州城了!”一旁,曾经太上皇宫中服侍的大宦官刘文,曾经的建武镇监军,此时正轻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