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三弟与我一同下去吧!”
停船靠岸,由于码头栈道较少,只能依次下船。
“可是李使君
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
“李使君知儋州军事,而韩旭为下属,该当来此进见,却假托有病不来,何其无礼”
“若其果真疾病缠身,为何不提前通知一番,且军中不可一日无将,使君可换之!”
李嘉高声说道,话语中的道理清楚明白,一时间竟没有反驳的话。
“小郎君怎知韩指挥假托有病,未免也太过于武断了吧!”黄司马出言反驳道。
“韩指挥前阵子不慎落水,想来是那时受到的惊吓吧!”
“既然韩指挥身体抱恙,大兄,我等何不去探望一番”李嘉扭过头,问道。
“你这小郎君,知道个甚儋州情况复杂,须仔细琢磨一番才是!”黄司马瞪了一眼这位突兀的小郎君,扭过头,对着看上去很好说话的知州说道,话语中不乏威胁。
而一旁的周别驾则看戏模样,吴长史低头无语。
“作为儋州知州,督察军事自然为我的职责,韩指挥既然抱病在身,那我等探望一番也是应有之义!”李皓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打起了官腔。
“别驾,你说呢”
“当然,当然,使君既然有意,自当如此!”瞥了一眼黄司马那难看的脸色,周别驾连忙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李嘉与大兄一起,带着呼啦啦的队伍,一齐往军营而去,带路的,自然是周别驾了。
而这时,船上的飞龙都,早已经下船,进行整理,随着李嘉的动作,他们也齐齐而动,一时间灰尘满天飞。
“周万松,你等着!”目送着这群人离去,黄山恶狠狠地咒骂了一句,然后紧随而去。
军营中,“抱病”的韩指挥,正躺在床榻上,吃着可口的香蕉,喝一口小酒,别提多痛快了。
“指挥,今天可是使君老爷上任的时日,您……”一旁的亲兵劝诫道。
“怕什么儋州几年未有知州上任,州中大权可都在别驾、司马手中,使君老爷再厉害,敢动我不成这五百大兵可不是吃素的”
韩旭坐起身,颇为淡定地说道。
“况且,司马可与我说了,万不可让使君染指本营,咱就得给他个下马威,让他知晓,我韩旭可不是任由拿捏的。”
说着,韩旭拍了拍胸脯,傲气十足。
“指挥,指挥,不好了,使君老爷带着一群士兵闯进来,兄弟们好多都被打趴到地上……”
这时,一个亲兵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连哭带嚎地大声说道。
“快,快,把前几天的药拿来,摆起来……”韩旭大吃一惊,自己这营可有五百人,竟然被闯进来了,那敌人得多厉害
想着,他衣服胡乱的一脱,叽里咕噜地往床上一躺,装起病来。
“这些士兵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看着道路两旁痛苦哀嚎的士兵,李皓一脸的纠结。
李嘉的手下将这些儋州兵打败,他心里挺不错的,但细想一下,这些士兵是为了清缴俚人的,保护儋州的护卫,如此不堪一击,自己小命可就不保了。
“大兄,靠这些人,儋州早就攻破了!”李嘉不屑道,对于南汉的这些地方军,有了新的认识。
飞龙都训练的不过半年,隔三差五的就吃肉,天天操练,虽说未进行实战,但战斗力已然形成,对付这些地方军队,看来不再话下了。
南汉暴政连出,为了稳固统治,也是绞尽了脑汁。
为尽可能的削弱五代兵乱的传统,除了继续推行唐朝的科举制外,军队的兵源,不再是身强体壮的农民,而是地方上的兵痞流氓,作奸犯科之辈。
如此的军队,自然战斗力锐减。
“前面就是主帐了!”周别驾心中也是极为震动的。
“三弟,进去吧!”
“不
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
咚咚咚——
“此地为何如此多人啊”黄司马骑着骡子,带着仆役,缓缓而过时,突然就见了码头处,突兀地多出了上百号人,叮叮当当的敲打着,好似在做些什么。
不时地能够瞧见,那些工匠们砍伐着木头,进行雕琢劈砍,黄山心中极为烦躁。
“老爷,好像是使君的从弟,李郎君的人……”一旁的仆役轻声说道。
“尔等为何人为何在码头做事,难道不知耽误了客商吗”黄山横着眉头,呵斥道。
“这位老爷,我们是李郎君麾下的南海商会的,正在修缮及扩大码头……”
瞧着这位老爷前呼后拥的,管事颇为尊敬地解释道。
“这片地域,已被使君老爷转包给我们南海商会了,您若是有疑惑,自可以去衙门察看一番!”
“哼!”看了一眼施工中的码头,挥了挥手,黄山气呼呼地离去。
“这李郎君的手,伸的也太长了吧!”
“儋州民少物薄,每日都不曾有一艘海船到来,竟扩大码头,儋州人力却被浪费至此。”
而这一边,李嘉正找着人,准备修建一座巨大的船厂。
后世洋浦港万吨码头不计其数,在这个时代,稍微找一下,不出几天,就已经找寻到了,极为容易的。
“郎君,这船厂修建颇为容易,但若是人力不及的话,耗费的时间至少一年!”
雇佣而来的船厂管事,不过四十来岁,名曰章陶,正年富力强的时候,是花费了重金聘请过来的,专门研究的是战舰,而不是商舰。
“这里水深,淤泥少,适合建立船厂,除了木料比较稀缺外,令人发愁的是,人力却是极缺的,不过百来人力,至少需一年功夫才能建成!”
“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儋州人力匮乏,只能想点别的办法了!”
想到这些,李嘉也是有些无奈,整个南汉,就是缺人,这又不是中原地带,哪有那么多的人力资源。
“郎君,码头扩大,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至少再需百人,才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建设完毕!”负责码头的管事也出声抱怨。
“郎君,儋州并非缺乏人力,而是有人力而不可得!”一旁,负责儋州业务的贸易管事,就发出了声。
“此话何解”李嘉问道。
“郎君,儋州四县,汉少而僚人多,我们商人,来此采购特产,别的并无担忧,唯一可虑的,就是儋州的僚人,已经到了远超汉人的地步!”
“儋州四县,民户不过三千有余,而僚人,却不再朝廷编户之内,据我所知,僚人在儋州内,竟有千峒之数!”
“儋耳之僚,小者百户,大者上千,总户数不亚于万,我能商贾行商至此,莫不胆颤心惊,有的峒部,最是无信,劫掠之行常有!”
“每年,州县都得施金发布,才能抚慰僚人,不然暴乱起来,儋州旦夕可易!”
“这我也是知晓的!”李嘉点了点头,“儋州的黄司马,其背后就是僚人撑腰,其祖辈虽为汉人,却做了僚人的酋长,自然两面讨好,威霸儋州!”
为了探寻情报信息,李嘉自然不会例外的成立自己的情报机构,于是,综合商贸人员、军队宪兵,以及岱宗派的道士等,成立一个唤作——射声司。
此名来源于唐时的十六卫之一的射声军,属于皇帝亲军,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主要是听上去很有感觉。
目前这个机构尚未组建,比较松散,只是因为尚未有合适的人选担当此任。
目前来说,这个机构探
第六十八章筚路蓝缕
上百人的部落,对于刀甲俱全,且熟悉僚人战法的特别派遣队而言,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突袭,就俘获了整个部落。
无论是陷阱,还是暗箭,亦或者偷袭,都是这群汉化的僚人们熟悉的,这些汉军们困惑难解的东西,轻而易举地就被突破了,好似睡觉吃饭一般容易。
深刻地贯穿了‘僚奸’的重要性。
几具尸体躺在地上,脸颊青白,皮甲上满是伤痕,双目瞪大,似乎向他人述说着对生活渴望。
“安息吧!”作为道士,颜若水细心地将他们的双目合上,而且一旁的其他人,则站在原地,心中默哀。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有头者超,无头者升,枪殊刀杀,跳水悬绳。
明死暗死,冤曲屈亡,债主冤家,讨命儿郎。
跪吾台前,八卦放光,站坎而出,超生他方。
为男为女,自身承当,富贵贫穷,由汝自招。
敕救等众,急急超生,敕救等众,急急超生。”
众人齐齐跟随着道士,一起念起了往生咒,心中的悲戚之情,一下子就平静下来,好似受到了什么洗礼一般。
“他们已经前往阴间的魂界,天齐王将会裁度他们能否有在魂界居住及轮回,你们将他们的尸体带上,找个适宜的地界,回去安葬吧!”
“道长,他们真的能去魂界吗见到天齐王吗”
“只要他们生前多积累功德,天齐王自然秉公处理的!”颜道士亲口说道。
“咱们天天口颂道经,肯定能见到天齐王!”下面有人应和道,颇为自信地说着,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都说咱那么诚恳,天齐王老爷看在这个份上,肯定会让他们进入魂界的。
小颜道士刚想反驳,但想起师傅的吩咐,只能作罢。
回去的途中,满载着货物,但众人的心情很是不错。
“小子,没想到咱那么厉害吧!”
黄勇胸脯拍的震天响,回头瞅了一眼被串成串的僚人部落,以及那满是倔犟的脸颊,他颇为得意地说道:
“老子训练了几个月,天天好吃好喝,每天跑个十里地,时不时地半夜突袭,急性三十里,没睡过一天的安稳觉!”
“这些僚人,怎地是我等的对手,比大虫逮兔子还要容易!”
“你也是僚人——”小向导瞧不得那得意样,心中颇为嫉妒,不由得出声讽刺道。
“阿耶我不是僚人,是汉人,从阿爷那辈就是汉人了,你见过僚人会被古诗吗床前明月……光,姨是地上爽——”
黄勇颇为得意地显摆起来。
“阿耶我可是汉人了,儿子将来也是汉人,对了,我还没婆姨呢这次回去,用郎君赏的钱,娶个婆姨!”
“是的嘞,咱也要娶婆姨!”
“婆姨,婆姨,就要婆姨!”
去时一百人,归来时只折损了五人,众人的心情非常不错,手中提着各种肉类皮毛,一边喊着口号要婆姨,唱起了山歌,若让李嘉一瞧,与鬼子进村有的一拼。
走着路,唱着歌,不到两天的功夫,众人就回到了码头,那里是他们的营地。
只是,走了不过几日,码头却大变样。
原先的码头,除了几个仓库外,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林野遍地,而现如今,数十个木屋已经立起,成百的男女老少,正拿着斧头锯子和镰刀,不断地收割着草木。
小孩子们也没闲着,不时地帮着大人们拾缀着杂草,有时候递着热水,没有一个是闲的。
瞧着这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黄勇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房屋周边,甚至有勤恳的女人开垦了菜地,正洒着水,种下了希望。
&n
第六十九新的展望
“阿姊,你看,这地方好多树啊!”
刚一上岸,江小鱼就看见自己的弟弟,就跟疯了似的,在整个草地上不断地跑着,甚至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欢喜的不行。
“自从我那么大,我就没这么跑过!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草地”
“阿姊,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吗”说着,阿弟一脸渴望地回过头,对着自己的姐姐江小鱼问道,他心底还有些不确定。
“是的呢!”江小鱼轻轻地踩着草地,生怕把这些花草给弄坏,她脸上满是欢喜,瞧着不远处的鸟儿,心里高兴极了。
“呐——”青葱一般的手指对着那一排粗糙的木屋说道,“那里有一栋是我们的,等过段时间咱们造个更漂亮的,如今暂且住在那吧!”
“阿鱼,雀儿——”另一边,大病初愈的父亲,被四肢粗大的母亲搀扶着,也从船上下来,与他们一起的,还有几百个曾经的邻居。
“阿大,阿母!”雀儿猛地跳起,从地上抓了一把泥土,捧到父亲的鼻尖,高兴地说道:
“阿大,咱们以后再也不用住在船上,再也不怕台风了!”
“是的,阿大,听说李郎君还给我们分地呢,咱们就跟那陆上人一般了,种地养菜,不用再捕鱼了!”江小鱼开心地说道。
从小开始,她就面对着那些陆地上小孩的嘲笑,哪怕她捉到了很大的鱼,但那些陆上的孩童拿着兔子,嘲笑她只是个鱼仔……
虽然她很喜欢大海,但对于陆地,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她希望身上不再拥有鱼腥味,也不希望,面对台风的肆虐。
“捕鱼是咱祖传的活计,不出海,哪有吃食”父亲病怏怏,虽然被搀扶,但说的话,却掷地有声。
“阿鱼,住在陆地上,咱祖辈不知多少代,都巴望着,今个终于实现了,但,这是咱们吃饭的家伙,从大海上生的,不能忘记!”
“况且,李郎君钟意咱,还不是我们海上的本事!”
“住在陆上,活在海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