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这些时日,他又不是没有见着,袋岱宗的那些弟子们,随军而行,自然对军中的一切了然于心,弟子们也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但却被他置之不理。
又看了看这个高大且壮观的道观,比番禺及邕州的还要雄伟,招募的道童数以十计,加上邕州,琼州的,数百了。
虽说清心寡欲,但谁又能放弃这些神仙也需要香火的。
至于城外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多念些许往生咒吧
“怎么样这次死伤了多少个兄弟”
李威不知何时,胳膊上满是刀伤,一脸的疲惫,但遇到郎君,他反而极为欢喜,忘记身体上的伤痛,兴奋的说道
“这次僚人虽多,但无甚兵器,铠甲也无多少,撤离了百姓,兄弟们自然毫无顾忌,死伤的兄弟加在一起,也不过两百余人”
“唉,损伤也是不小啊”李嘉明知道必须经过一次次战争,才能收获精兵,但投入的太多,损失的每一个都令他心痛。
投入在每个士兵身上,差不多有十贯了。
“幸得郎君及时相助,前后夹击之下,僚人自然溃不成军,俘虏了上千,其他逃窜的不计其数,都难以数得清呢”李威高兴地说道。
“经此一役,方圆数百里僚人青壮折损殆尽,更需要趁热打铁,将他们一网打尽,除恶务尽,春风吹又生啊”
李嘉仿佛是再说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语气极为平淡。
“遵命”李威愣了一下,立刻答应道。
“这个铁矿如何了具体是什么样的”李嘉继续问道。
“回禀郎君,此矿为露天大矿,采取极为便利,日产铁石数万斤,若是人力及时,再翻一倍也是容易的。”
身后,一个矮小的道人,蒙着面纱,浑身散发着阴冷,泥土气味的中年人,手中时刻拿着罗盘,沉声汇报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儋州发现了数个小铜矿,开采起来不甚便利”
“卸岭都完成的不错,奖励会如实的发下去了”铜矿并不重要,这个露天铁矿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李嘉猜想不错的话,这是后世有名的石碌铁矿,是世界有名的富矿。
“多谢郎君”妙石道人自然喜不自禁,连忙感谢道。
“王先生,铁器的好处显而易见的,铁矿既然有了,那么尽快的就组织起高炉炼铁吧宁愿炉等铁,也不要铁等炉”
瞧着一脸凝重的王宁王先生,李嘉有些疑惑,笑着说道。
“自然,自然”王宁也回过神来,笑道
“虽说铁匠不足,但好歹有铜矿补充,从番禺或者琼州,请几个铁匠过来,也是容易的,只需多开一些价钱罢了”
“郎君”
“王先生有话请说,与我无需如此见外”看出王宁心中有事,李嘉停下脚步,直视他,问道。
“僚人虽有罪,但罪不至死,杀人太多,有伤天和。”
“郎君何不教化其人,编户齐民,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既然先生开口劝说,李嘉也是孟浪了,编户齐民也是一道好方法,就按先生说的办,听到没”李嘉扭过头,瞪着李威说道。
“知道,知道”李威连连点头,犹如捣蒜。
“善也,郎君广于纳谏,心胸之宽广,龙虎之资也”王宁摸了摸胡须,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令他有一种别样的快感,这种感觉太过于舒畅,君臣和鸣,想来不过是如此吧
“缪赞,缪赞了”连连摆了摆手,哪怕心中甚是欢喜,但李嘉仍旧一副拒绝的模样,这才是君子应该有的风范。
“老朽替儋州千户百姓,叩谢郎君大恩大德”
战斗结束不久,街面上依旧留有些许血迹,但依稀地能见到些许人影,一行人正走动时,一个身着绸衣的老头子,在几个仆人的搀扶下,叩首谢道。
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
“老丈快请起李嘉何德何能,受得如此重礼啊”如此阵势,李嘉吓了一跳,突然被一个五六十岁的跪下,真的让人害怕。
唐时,最高的礼仪并不是跪拜,而是深躬,而并非后世所常见的跪拜,但,五代时期,高脚凳已经普及,跪坐,渐渐有了侮辱的意思,与深躬份量相当,轻易不得使用。
在儒家治国的时代,尊老爱幼是传统,若李嘉安然受之,这几年积攒的名声毁于一旦。
“若无郎君,我等草民的性命,早已经被僚人拿去,家破人亡已经是轻的了郎君自然当得。”
离家连忙过去搀扶起来,听着这老者的话语,心里舒畅了不少,他依然很谦卑的说道
“李嘉做的还是不够啊我是能早些来,儋州城就不会破了,诸位也不会无家可归了”
“多谢郎君”
“多谢郎君”
不知何时街道上,瓦砾边,已经陆陆续续的聚集了几百号人,看到这番场景,他们分分弯下腰,深深地作揖弯腰。
如此齐整的画面,简直太令人惊异,所有人脸上满是感恩之色,表情丝毫不作伪,显然这次,李嘉出了大风头。
“李嘉惭愧”朝着那一张张真挚的面孔,泛着泪光的眼眸,尤其是那三四岁孩童,清澈的目光,灰扑扑的衣物,李嘉有些揪心。
说到底,他也是长在红旗下的人,如此利用,确实有些愧疚。
弯下腰,回了一礼,也算是对死去之人的道歉吧
“诸位,儋州城遭此浩劫,李嘉相信,定会如传说中的凤凰一般,浴火重生,越发繁荣”愧疚了些许,李嘉又整理好心情,怀着真诚的笑容,大声说道
“是今日起,我会在城中施粥三日,也算是李嘉的一番心意”
“李郎君既然如此,老朽自然不能落后,陈府也施粥三日”穿着绸衣的老头,此时拄着拐杖,精明的眼神直晃眼。
再瞅瞅周边民众瞧其的目光,不亚于自己,对于这种顺杆子上树的行为,真他么恶心。
“郎君明日可有空闲老朽摆上宴席,答谢郎君大恩”老头摸了摸胡须,眼睛眯成缝了,笑得很开心。
“既然老丈诚挚邀请,嘉作为晚辈岂有不应之理”虽然弄不懂这老狐狸卖的什么药,但李嘉却毫无顾虑,整个儋州城,几乎掌握在他的手里,什么妖魔鬼怪人惹到他,只能找死。
大小两只狐狸相视一笑,似乎都知道了什么。
“阿娘,我肚子饿”
“狗蛋乖,阿娘这就去找东西给你吃”
坐在自家的倒下的瓦砾边,郑宽心如刀绞,祖辈传下来的老屋就在今日被毁了,这该死的蛮僚,耳边传来自家婆娘和儿子的对话,他心中越发的憎恨起来。
“你这婆姨,干嘛呢”突然瞧见婆姨跑到自家倒毁的房屋中,用手扒拉着石头,找寻着什么。
“狗蛋肚子饿了,咱没事,但他还小,可不能饿坏了”婆姨膀大腰圆,穿着粗布,戴着木叉,蹲在瓦砾上翻腾的,极为不雅。
“这一片石头下,你能找到个甚”郑宽想都不想,直接骂道
“你看那墙塌了一半,都还把你搭进去了,就为了几块饼,你是要气死老子啊”
“那做甚狗蛋还小,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他要是饿坏了,该怎么办”婆娘此时则一反常态,叉着腰,凶了起来。
说着说着,眼眶又红肿起来。
“刚才不是听了吗那个叫李郎君的要施粥三天呢这三天功夫,咱们找人把屋子收拾一下,我再修一修,还能将就地住一些时日”
郑宽突然想到刚才年轻郎君的话,心中顿时有了一股气,挺着腰说道
“咱出去的时候,值钱的东西都带着呢,再说,这码头上正缺人呢,咱去挣些大子,再不然,就借点钱,把炉子给弄好,凭我的手艺,日子就好过了”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婆姨轻声嘀咕着,一脸的不相信。
“你这婆姨,你懂个甚头发长见识短”郑宽瞧着那副不情不愿地模样,呵斥道
“人家李郎君多大的生意,港口里的那些船,有一半是他家的,不会不会言而无信的”说到最后,他的气势越发的足了。
“也不知真假,竟然有这样的善心人”
“这李郎君本事大着呢,听说没,那大肚子病,就是他弄了方子,救了不少人。”
“原来是这个李郎君,真是佛陀在世啊”
一家三口一路走着,一边听着那些同样去吃粥的人的话语,心中一时悲,一时喜,囫囵着走着,就到了施粥的地。
已经排好了长队,一家人急忙排着,忽然就见邻居喝着粥,往后走着。
“陈小六”
“郑大”
“这粥怎么样好喝不”郑宽拉扯着他的衣袖,急忙问道。
“黏稠着呢咱好几个月没喝过这样的粥了”陈小六连忙护住碗,又显摆了一下,眉开眼笑地离去了。
“当家的,这粥真稠”婆姨笑得格外灿烂。
“我就说嘛,你一个妇道人家还言语个不停”郑宽得理不饶人。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一家三口就吃到了热乎乎的红豆粥,将粥里的红豆挑到儿子的碗中,看着儿子一副狼吞虎咽的模样,郑宽心中愧疚不已。
自己没有本事,只会打铁,护不了妻儿,赚的些许钱财,一次僚人袭击,就不见了大半。
喝着热腾腾的粥,但郑宽却味同嚼蜡,心里颇不是滋味。
“这日子,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郑宽下定了决心,嘀咕道。
“来,快吃”这时,婆姨将碗中的粥,划了一半进了他的碗里。
“你这是作甚”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饿着肚子,更何况,还要留着力气打铁呢不能亏空咯。”婆姨义正言辞地反驳道。
“咱家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非要变一番”郑宽站起身,沉声道
“在这儋州,守着祖传的秘方,预报的金碗要饭有什么区别,为了过上好日子,我豁出去了”
第八十二章胆大包天
“白沙都是本土化是必须的过程,只有更紧密地与本地相联系,咱们才能发展的更好”
谈及到了新成立的白沙都,李嘉特地吩咐着张维卿,说出自己的想法
“与在邕州成立的飞虎都与飞龙都不同,前者为骑兵,如唐时的越骑,以骑射为主;飞龙都,则为步兵,适用于山地,以长矛及横刀手为主,练习三才阵再适宜不过;而白沙都,则不然,其装备齐全,装备骡马,是一个具有长途突击的步兵。”
“白沙都,被给予厚望,目前的百人,不过是暂且之法,等过上几个月,再进行扩军,你要好自为之”
“这,郎君,属下入军不过半载,竟然跃居其上,统率一都,何德何能何德何能”张维卿连忙低下头,谦让着,成为都头,简直是太令人意外了,梦想成真如此之快,快到不可思议。
“你有这个资格,我用人从来唯才是上,不管资历,你已经向我证明了你的能力,自然,你就能担当这个职责”
李嘉一边走着,一边宽慰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来到了来到了白沙都的营地。
方圆数里的营地,全部用木桩围了起来,一点点灰黑色的帐篷,早已经搭建起来,来来往往的人牵着骡马,不停的搬运着杂物,整个营地看起来甚是杂乱。
“从飞龙都要几个人过来,这里太乱了”李嘉皱着眉头,随口说道。
“辎重营倒也井井有条,咱们去看看”
辎重营的已经有半年了,已经有半年了,如今看来运行的极为顺畅,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苛刻军饷,苛刻粮草的事件,尚未发现一起。
“属于向重,参加郎君。您瞧,这是衣物局,这是粮草局”李家的到来,自然惊醒了辎重营的主官,连忙一阵小跑出来,进行迎接。
“咱辎重营约一百来人,如果白沙都继续扩展的话,人手是不够,需要继续增添,部分人手是由儋州调过来的,还算熟练”
向重弯着腰,恭敬地说道。
“你是上水村的人,家中还有两个弟弟是吧”李嘉想了想,问道。
“郎君还记得小人,真是太荣幸了”向重极为激动。
“你是从邕州跟我来的弟兄,当然不能忘记,以后你主管辎重营,与白沙都要多多配合才是,记住,我不想以后听到什么矛盾冲突,影响到大事”
“明白”两人脸色一凝,齐声应下。
哐啷
一声碎响,将这个严肃的场景击碎。
“江小鱼,你干吗呢”向重扭头一瞧,瞬间气炸,眉毛一挑,呵斥道。
而江小鱼则低着头,抿的嘴唇,余光偷偷撇了一眼李郎君,一直不言语,表情也很委屈。
“江小鱼我好像在哪听过这个名字”李嘉感觉很是熟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还不抬起头,让郎君瞧瞧”向重连忙催促道。
江小鱼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缓缓地抬起了头。
“你是疍家江小鱼”李嘉仔细的瞧了瞧这位少女白皙的皮肤,修长圆润的大腿,才想起来这个在岭南都少有的白肤少女。
“是的,郎君”江小鱼细声细语地答道。
“你怎地来辎重营了你家打鱼吗”
“阿大说郎君的恩情比天还大,原本让阿弟参军的,但年岁太小,辎重营收女子,于是就让我来了”
江小鱼心情平缓下来,见到李郎君,一点也不害怕,反而笑着眯着眼睛,好似交朋友一般。
“我想着甚时候见到郎君,不想今日就见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