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正因为如此,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钱氏就排名第二,赵钱孙李,由此可见赵家人对此等行为极为欢喜的。
所以,李嘉只是进港稍微看了一下,卖了点紧销的商品,然后继续北上,来到了山东半岛。
与想象中安稳太平不同,整个山东暗流涌动。
船只刚入港,就有人过来询问,有与兵器可售,李嘉并没有否认。
第九十八章干柴烈火
“这是那群南方人的”孔二慢慢地走上这艘巨大的商船,这比往日里的那些沿海商船大得多,脚底踩着,莫名有种安全感。
“是的,管家,那群南方人带着好几艘这样的大船,人数众多”前方带路的牙人,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说道。
“这群南蛮,未曾想到竟然有如此财力”孔二斜眼说了一句,就抬起了下巴,颇为惊讶地说道。
“这些岭南人,真的有我们需要的”
“当然,孔管家,我又何曾骗过您呢”牙人拍了拍胸脯,自信地说道
“前几日,我去往他们的船上看过,那成捆成捆的长矛,锋利的不成样子,看得我心打颤”
“走,待我去看看”孔二瞳孔一缩,立马说道,如此看来,这些人背后,势力雄厚啊
“吴员外,这位是孔府的孔大管家”牙人一看到吴青,立马笑容满面地介绍道
“这位是岭南的吴员外,从事海上生意,家资雄厚得紧呢”员外一词,此时较多的形容商贾,不复唐时了。
瞧着两位相对无言,牙人自然识相,笑嘻嘻地退下,留下空间与两人。
“阁下自孔府而来”吴青故作斯文地问道。
“自然,足下知我来意,自然清楚我的来意,自不再言”孔二下巴微微抬起,矜持且略微带点傲气地说道
“我们孔府自然有诚意,未知足下可有诚意否”
“自然一般无二”吴青立刻答道,做出请状。
摆了摆衣袖,孔二带着两个小厮,施施然地走进了船舱,吴青紧随其后。
孔府在山东的地位,自不必言,历来只有换的勤快的朝廷,从来没有孔府挪过窝的,整个山东,千年世家,唯有一个。
但一向以文传家的孔府,此时竟然开始向外购买武器,的确令人惊讶诧异。
谁人不知,孔府之于朝廷,简直是恭敬的不能再恭敬了,从来不说二字,这也是孔府千年传承至今的秘诀吧,而今日却大量购入武器,难道孔府有变不成
不一会儿,吴青等人就来到了仓库,明晃晃的各种武器,就显露了出光亮的一幕。
“您瞧,这矛头可是经过我们匠人们千锤百炼而成的,锋利的紧,五贯钱一个”
“这弓箭,箭镞用钢制成,刃部较长,能穿透坚甲,箭杆取上好的桦木,笔直不曲,每把长弓,五十贯”
“盾牌二十贯”
“弩弓一百五十贯一把”
林林总总,介绍了十来种武器,每把的价格,比市价都高出了数成,虽然昂贵,但孔二却满意地点了点头
“质量确实不错,这些我都要了”
虽然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使得朝廷聚集了大量的威势,自然,乱世里面消失的那些条条框框,如今又重新显露出来。
对于地方武力的膨胀,自然会削弱的,山东自然不例外,况且,如今一段时间,暗流越发的汹涌起来。
“价格不是问题,只要你们有多少,我们就收多少,曲阜孔家,有这个财力”孔二鼻孔朝天,横声说道。
“若是没有武器,生铁也是可以的,只要运来,在市价上给你添个五成”
“自然如此,我们这不只是武器,还有一些象牙玳瑁珍珠,您要不也来看看”
“你的这些东西,我按市价全部买下,下次你必须运两千长矛,十万箭簇过来”
待其走后,李嘉才缓缓出现。
“未曾想到,连孔府都耐不住寂寞了”近几日放出风声要卖些特产,已经有数波地方势力前来探寻,提出购买生铁及武器的要求。
“东京的皇帝,亲自派人来孔府,勘察土地,每年孔府至少要多纳数万石粮食,孔府每月耗费数千贯,由奢入简何其难长此以往,虽有朝廷扶持,但又能过得几日”
“才数日功夫,探到这些消息,也是不错”李嘉微微点头,表示满意。
“整个青州,不只是孔府,那些田亩上万的家族自然耐不住寂寞,如堆积的干柴,只欠缺些许星火,就能燃起熊熊烈火”
到这时李嘉不得不佩服郭荣的胆量,不愧是五代第一明君,一下子就找到了统治的痛点土地。
乱世多年,大量的土地被地方势力霸占,损害了中央财政,以及对外战争能力,更是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若是更快的积蓄力量,统一全国,必须要掀开土地这个帷幕。
吃进去容易吐出难,世冠家族未来生存的命脉。又岂是那么容易交出去的。
“那郎君,您这”吴青看着这一船的武器,这不就是火上浇油吗
“中原不得安宁,四周小国才能过好日子”李嘉微微一笑。
“顺便,咱们也能发笔大财,再买些特产,去往高丽、倭国售卖,也能赚上一笔,岂不美哉”
“郎君高见”吴青拱手拜服。
“明日起,你就留在登州,此地乃往来高丽要港,商贾云集,这个孔府管家,就是地头蛇,多联系一些总是没错。”
南汉、闽国等朝贡中原时,也入登州,再走入东京汴梁,交通要道。
此时去往日本有两道航线。南道航线就是从山东半岛下海东泛黄海至百济朝鲜半岛西南部南下到达日本,通过波涛汹涌的黄海,危险极大,那些遣唐使就经常走这条道,死伤重多。
而北道航线,则是从登州山东蓬莱县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长山岛、黾歆岛龟矾岛、乌湖岛南隍城岛三百里,北渡乌湖海即乌湖岛以北之渤海湾海面至马石山老铁山东都里镇旅顺二百里,东过青泥浦大连,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驼湾、乌骨江丹东附近的鸭绿江,从此上岸有陆路可通渤海国王城黑龙江字安县西南十里。
说着朝鲜半岛沿海而下,就是日本了。
李嘉等人,带着收购自登州的东西,又去往辽东半岛,这里,目前早就不见渤海国的影子,只有辽国。
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
辽东半岛,一直属于唐时的安东都护府所在,统领着朝鲜半岛及东北各部的臣服诸夷,如新罗,契丹,以及被称作海东盛国的渤海国,第一任都护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
唐玄宗时期,安东都护府再次迁治平州河北卢龙,进行战略收缩,广大的东北、辽东、及朝鲜半岛,已经属于办案脱离半控制的状态。
安史之乱后,渤海靺鞨大祚荣建立的渤海国,实际上管控着辽东半岛。
“安东府则汉之辽东郡,其汉之玄菟乐浪二郡,并在辽东郡之东,今悉为东夷之地矣”
“其后高丽余众不能自保,散投新罗靺鞨,旧国土尽入于靺鞨”。
这里提及的“东夷”、“靺鞨”即指渤海国,即开元二年,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时,就已经丧失了辽东半岛。
公元928年,渤海王大諲撰被契丹俘虏,渤海国灭,契丹人以蛇吞象,篡夺了辽东之地,为了安抚渤海之民,在长白山之侧,在渤海国废墟上设东丹国,以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作为由渤海国到契丹直接统治的过渡阶段。
但,除了辽东及黄龙府被契丹人控制外,渤海国后裔建立起了安定国,基本上契丹人在宋初这一段时间,一直处于安定后方的工作。
卑沙城,西距金州湾仅10千米,南距大连湾仅8千米,为古今交通咽喉要道,是进出沓津旅顺口的必经之路,更是控扼黄、渤二海的瓶颈之地。
唐时是高句丽防备唐军的重要要塞,渤海国时,则是重要的税收商城,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到了契丹人控制的时期,依旧是重要的贸易港。
李嘉来到卑沙城时,见到的就是这番景象
身着皮草,手拿弓箭的契丹人,头发披散,扎着小辫,双目不断地横扫着那些穿着类似于唐装的渤海人,监视的意思很明显。
而那些渤海人,则细声细语地做着生意,本来繁华的一个港口,虽然人来人往,但却不吵闹,反而有些安静的过分。
说明自己等人来自岭南,且带有大食人阿卜杜勒后,李嘉等人的到来,无异于一条捣乱的鲶鱼,打破了这种气氛,整个城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汉人,在整个卑沙城是卑贱的,但汉商,却是受到整个卑沙城的欢迎,尤其是并非来自于中原的汉商,极其受到欢迎。
后周南征北伐,积累了赫赫威名,大辽睡帝耶律璟虽然嗜睡,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晓中原王朝的威胁,前些日子,就发布旨意,禁止与中原汉人贸易,助长其国力。
如此一来,就苦了卑沙城的商人们,虽然可以走私,但他们手中堆积了大量的皮毛,人参,鹿茸,牛羊等物太多,走私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东西卖不出去,亏损极多,好不容易赶上一个南地商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这位贾人,城主要见你”
还未待李嘉梳理完,一个穿着甲胄的大汉就走了过来,勉强作个请的动作,生硬地说道。
话音一落,众商贾纷纷叹了口气,摆摆手,散去。
“郎君”张虎子将手按到挎刀上,作为预备状,而一旁的阿卜杜勒则脸色煞白,身边的几个护卫也早已经拔出弯刀,警惕着。
“稍安勿躁,看样子并不坏,先去再说”瞅了一眼这四周数十个身披甲胄的契丹兵,李嘉微微一眯,计算了一下胜率,轻声说道。
随后,在这名契丹兵的带领下,李嘉本人就来到了城主府,做规模宏大的府邸。
见到这名城主后,与想象中的披发左衽不同,此人反而是右衽束发,穿着绸缎,模样端正,若是不知的,还以为是中原的某地主官呢
“鄙人乃卑沙城主,此次冒昧邀请,还未诸位莫怪”李嘉等人还未有动作,这位留着长须,风度翩翩的中年人,就率先行礼,道歉起来。
如此一来,李嘉反而迷糊了,此人不像是契丹人,又怎地当上城主了
“未知城主请我等小民前来,有何要事”李嘉行了一礼,问道。
“贾人稍安勿躁,此时正有好事寻尔等”高昀作为卑沙城的城主,见到这几个南商,脸上带着笑,松了口气,缓缓解释道。
原来由于禁止与中原往来,城主家也没有余粮,家里的牛羊及各种北地特产,已经堆积如山,正需要解决一番,才能维持生活。
“城主见谅,收购这些,需要大量的铜钱,我等却并无携带许多”
此话刚落,城主叹了口气,急忙说道
“与你们便宜些许也是可以的,只要完全兜售住就行了”
“可否用布匹瓷器易售”李嘉轻松问询道,令城主极为惊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交换而来的瓷器布匹,玳瑁,乃至于宝石,转手一卖,就可以赚上一大笔。
而李嘉也未曾想到此次如此顺利,有一个本地的地头蛇帮忙,自然也是高兴的。
于是,仅仅用数十块宝石玛瑙,一百斤象牙,以及一百匹绸缎,李嘉就换来了上百根年份最低十年的人参,以及五百匹马,数百斤鹿茸等。
对于李嘉而言,简直是赚大发了,哪怕转手一卖,利润最少翻十倍,这也是他赶上个好时候。
这里,李嘉对于自己在山东的小动作,微微有些愧疚,多亏了郭荣,不然怎么赚那么多要不,煽风点火的动作小点
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合作关系后,李嘉等人虚惊一场,又开始进行扫货,接见大量的商贾,以极低的价格收购。
这时,一个神神秘秘的客户接见了他,直接提出一万两黄金商品。
对此,李嘉带上数十号人,连忙前去瞧瞧,一万两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东北这地方金矿多,这个数字可信度极强。
“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大氏韦,急需大量的武器,以及数万斤的生铁,至于黄金,应有尽有啪啪啪啪”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一脸骄傲地说道,随着他的掌声,数箱满载着黄金的木箱,打开了盖子。
一瞬间,李嘉被晃花了眼。
第一百章自由贸易
什么铜矿铁矿也不及一个金矿。
李嘉感觉自己的热血都在沸腾,一个金矿,不知道抵多少个铜矿,真是令人兴奋。
“您需要什么”过了一会儿,李嘉平整心情,深吸了口气,问道。
“弯刀,越多越好,弩弓,同样如此”大氏韦同样吸了口气,认真地说道。
“北地缺少铁器,契丹人严禁铁器来往这里,所以,我需要大量的铁器,价格不是问题”
“当然,我想您一定是有的吧”大氏韦目光一凝,周边的护卫也露出虎狼般的眼神,威吓意味明显。
“抱歉,我们或许并不应该见面”李嘉不为所动,收敛起情绪,沉声说道。
“我们与城主已经合作了,所有的东西已经销售完毕,若是无事,我们就离去了”看了一眼两旁雄壮有力的护卫,李嘉将城主拿出来当做挡箭牌。
果然,此言一出,大氏韦脸色一变,所谓的自信也动摇了许多,眉眼平和了不少了。
卑沙城主虽然是渤海人,但不过是契丹人扶持的忠臣,其秉承的以遗治遗的政策的,就是为了稳住渤海遗民,保证辽国的天下,渤海遗址上建立的东丹国也是如此。
“再次介绍一下,鄙人大氏韦,渤海国宗室之后,这次请先生来,就是为了渤海国的复国大业,急需大量的武器,若是复国成功,不吝土地赐封”
“若某所见不差,渤海国已经复国”
“呸,它算什么渤海国,烈氏逼走世子大光显,把持国政,另篡夺南海府,建立所谓的定东国,而我等,就是需赶走烈氏,复我大氏天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