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所有人都心惊胆颤,而田常则发了一身冷汗,后怕不已,然后埋头拼命地干活,不知何时,他就是感觉四肢发软,浑身发热,倒了下来。

    随军的大夫连忙过来,看了病情,熬了草药,让他歇息几日。

    “咱家鸡为啥杀了”“这位军爷病了,需要补补!”“可是咱等它下蛋换钱哩!”

    耳边隐隐约约听到了争吵声,一会儿,一个女子走了进来,一穿着补衣,十五六岁的模样,咋着大辫子,脸蛋微黑,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走了进来:

    “你病了,大夫说要多补补,喝了它吧!”

    女子的声音很清脆,田常瞬间有了力气,坐了起来,看着这女子的模样,心中知跳。

    “这可是你家的下蛋鸡,怎么为我这外人杀了”田常问道。

    “我阿娘阿耶说,你是为咱们加固河堤累着了,为了咱们村哩,一只鸡算不得甚的!”女子眼睛很亮,笑得很开心。

    第一次,田常第一次感觉到鸡汤那么好喝,也第一次喝到百姓心甘情愿送上的鸡汤,也第一次感觉到,这个女子比青楼的女子漂亮多了……

    原来帮助百姓,那么美好……




第350章 民心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数万大军正在帮长沙府进行抗洪救灾,数百名宪兵队员不断地巡视着,短短三天,就斩杀了上百人,由此可见,不经过一番检验,平日里再多的顺从,也不过是表象。

    李嘉需要这群士兵们把军纪刻在骨子里,哪怕死亡,也要在军纪军规以外来死,不得践踏军规,让宪兵队的威严,从上至下的弥漫开,如同禁军一般。

    那么问题来了,具体的标准呢

    标准很简单,一堆金山银山摆在面前,让你撤离,你就得撤离;前面都是刀林箭雨,陷阱满地,但若是让你前去,你就得去。

    而且,这不劲是对于军纪的锤炼,还是融入湖南百姓的重要举动,军队都来帮你修河,感动不在之前可是不可能的,咱们是王师,不同的……

    光做事,不宣扬,那岂不是二愣子吗李嘉立马安排射声司大肆宣扬王师的重要行动,顺便夸耀一下,明君在世,怜爱百姓等词汇,不要钱的抛洒出来。

    “未曾想到,皇帝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朗州刺史李怀恩得知这个消息,不由得大吃一惊,用军队来修河堤,而且还是精锐的部队,这可是奇谈。

    “难道皇帝军队作乱吗这几十年来,可陆陆续续地不断重演呢”他的岳父也是惊叹不已。

    “不管如何,总而言之,现在民间都在传,这位皇帝派遣心爱的部队为百姓修河造房,名气大得很呢!”张怀恩叹了口气,他已经明白皇帝如此做的寓意,果然好手段。

    这一场大暴雨,持续了十余天,创造的流民,光是长沙府,就有三千多人,其他各州也不断地传来消息,经过一番粗略的统计,整个湖南,失去住所的流民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万人之多。

    不过,好消息则是,家产全无的人并不多,些许浮财还是有的,但依靠如今飞涨的粮价来看,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

    “上天何其无情啊——”看着眼前的流民,张望海披着蓑衣,不由得感叹道,他心中的水师之兵,可是洞庭湖畔上好的渔民,而不是这些略微懂一些水性的农夫。

    “军主,县令来报,说益阳城外约有一千流民,已然是长沙府最多的一批!”下属来报,显然不懂的他的心情,所说的话语,令张望海的心情更加恶劣了。

    “一群泥腿子,我呸!懂个甚的船。”他的脸上越发的怨恨起来,皇帝的心思真是捉摸不透,不过话刚出口,他就突然想到,皇帝有一个名唤射声司的衙门,专门打探**的,若是将自己的不满给皇帝说去,那不就糟糕了吗

    “去,招三百人吧,挑有家眷的招,瘦弱一些没关系,咱们洞庭湖就是鱼多,能养好!”他听起腰,想起皇帝嘱托的话语,故作豪迈地说道。

    不过,多一些人,也好些,能省点力气,这天天打鱼,兄弟们都快累死了,正好替代下来,休息一下。

    “诺——”亲兵连忙应下,然后竖起水师大旗,建起一栏木棚,开始吆喝起来:“洞庭水师招人,管吃管住,每个月三百钱,快来,先到先得!”

    流民所在的地方,泥泞不堪,粪便与垃圾混合,杂加着草根,一些小屁孩们下着雨怕风寒未曾出来,不然更是可怕,张望海就坐在一旁的山坡上,不动分毫,看着自家的亲兵招人。

    很快,最先注意到的,是一些无所事事的小屁孩,哪怕下着暴雨,但他们依旧只穿着小短裤,然后光溜溜地张望着,似乎觉得有热闹看,于是大喊着,一时间,由稻草与木棍简陋组成的一座座棚子,瞬间热闹起来。

    孩子的叫唤声,女子的哭泣声,男人的咆哮声,老人的哀嚎声,狗叫声,让这座流民区瞬间吵闹起来。

    葛二牛正与几个邻居一起,在附近的河中进行捕捞,用粗麻编织的渔网不断地进行捕鱼作业,但这些时日以来,上千人的疯狂捕捞,已经让这个河段枯竭,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也不过是几条鱼罢了,毕竟不是洞庭湖。

    “咱们去洞庭湖吧,这里的鱼太少了,这几条鱼熬汤喝都不够!”葛二牛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二牛哥,咱们没有船哩,洞庭湖可比河深许多,咱们去也没用啊!”一旁的伙伴说道。

    “难道就在这等死吗”握紧了拳头,葛二蛋心中十分的忧虑,他家的田地与房屋都被洪水冲走了,只留下一家四口勉强度日,如今又没得鱼吃,真是满心的苦楚。

    指望朝廷,据县令说,前不久两军大战,粮库已经没粮了,如今衙门只有粮种,还要预备明年。

    “走,回去吧,家中半天没吃饭了,咱们一人分一条,下午再来试试。”作为老大,葛二牛直接说道,众人也很服从。

    拎着一条巴掌大小的鱼,葛二牛晃悠悠的回家,这时,他突然发现,突然属起了一张旗帜,在大雨下已经湿漉漉的,但依旧倔犟的飘动着,虽说更像是一根木棍在晃动,但他却满是惊喜。

    因为他听说,这是洞庭湖水师准备招兵,当兵吃粮绝对是一个优质的选择。

    等到他去时,已经密密麻麻排好了长队,他有些焦急,生怕招满了,这样一来,他就真的陷入绝境了。

    “姓名”

    “葛二牛!”

    “年龄”

    “二十三”

    “家里几口人”

    “四口,妻子和两个儿子!”

    “好了,你被录取了!”小心翼翼地回答着这个军爷的提问,就在他好奇之际,出乎意料的是,他被录取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禁泪流满面,一家人终于活了下来。

    周边的人也同样高兴,大部分人都被录下,然后准备坐船去洞庭湖,听说那里的鱼多,吃不完。

    不消两个时辰,三百人已然招募完毕,张望海不由得叹了口气:

    “招募一千五百人,如今已经是一千一百人,还差四百,难道要去永州不成”

    “城外的流民终于散去,真是大善,陛下好手段!”益阳县令登上城楼,叹了口气,终于能缓过来了,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帝的手段,着实佩服,花去一些金银,就为湖南去处了大患,而且名气大震。

    不只是百姓,那些世家大族们也甚是感激,消除了隐患,湖南再次平静了……



第351章 幸甚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皇帝离开岭南两个多月了,政事堂平稳的运行着,由于临近秋收,整个朝廷上下都在不停地忙碌着。

    转运使们马不停蹄的安排税丁去往辖区各县、村、镇收税;政事堂的相公们一边为皇帝筹集粮草,安置从淮南地区迁徙而来的数万户百姓,焦头烂额,还要看顾秋税的征收;军队的士兵们则在军营中担忧着家中的秋收状况……

    总而言之,整个岭南都很忙,比皇帝还要忙碌。

    “占城都护府的粮草运来了没”咱们的首相崔泉忙的脚不沾地,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询问道:

    “淮南的数万户百姓,可都在嗷嗷待哺,若是一招不慎,就会成为罪人了!”

    “占城已然派船押送,约有十万旦,下一批还要在半个月后,已经尽了诺大的努力;交州都护府今日也送了数万石粮食过去,秋收尚未结束,剩余的还需多等一些时日!”

    孙钊作为政事堂资历最轻的宰相,自然活不少,首相一问,他就需要答对。

    “海南那边秋收后,也能送来一些粮食,不过万石,而出乎意料的是,九州城那边传来消息,只消钱财,也能输送数万石粮食。”

    “多亏了占城都护府,不然怎么不知该怎么熬过这个秋收啊!”崔泉叹了口气,这一段时间真是心力交瘁啊。

    淮南四万户的百姓,十数万人全部被安置在岭南了,划分土地,借粮,安置,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所缺的粮食,简直就是海量。

    所幸占城都护府位于南海,商贾极多,收购粮食也是极为便利的,价廉,国库调拨了十数万贯,买了上百万石粮食,才能保证口粮的供应,以及北上大军的粮草。

    “听闻南海之地,皆种一种名为占城稻,乃是旱稻,闽地已经易其为水稻,至于两个月的功夫,就能收获,不挑良田,再贫瘠也能耕种,所以粮食多。”孙钊听起皇帝说过,不由得说道。

    “两月能收可是真的”崔泉突然站起,瞬间激动起来。

    “如今这淮南之民入了岭南,又错过了秋收,若是能两月而收,就能熬过去!”

    “孙老弟知晓占城稻,不知效果如何”

    看着几位相公露出来的期待目光,他不由得笑道:“陛下远见,早已经在皇庄中种下,秋收未临,但此时的占城稻就已然丰收入库,诸位可去查验一二。”

    广州城外的一处庄园内,一大片金灿灿的水稻被其厚实的稻穗压弯了腰,管事李初九望着这一切,他心中越发的欢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咱现在也是官了,少府寺来了,见了这番场面,秋收后府库堆满,咱恐怕要升官了!”

    想到美处,他不由得失声笑了起来。

    自从少府寺权力大增后,所有的皇庄,一律也合并到了少府,整个承天府(兴王府被改名了,番禹也被改广州)上百座皇庄,土地上百万亩,他这个庄园也有六七千亩,佃户上百家,也算是中等了。

    少府寺将皇庄分为三等,下、中上,下者,五千亩一下,中者,五千至一万亩,上者,万亩。

    下等田庄的管事,每年可享五十亩田之禄,无品级,中等田庄管事,则享百亩之田,从九品,上等田庄管事,可享两百亩之禄,正九品。

    之上,少府寺还有许多官位,足以令人垂涎三尺,而且俸禄极多,威风八面,李初九显然是想升官的,所以产粮越多,则证明能力越强。

    “七千亩,如今浇灌了粪肥,又了锄草,亩产定有两石七斗(约三百斤),甚至能有三石,真是一个好收成啊!”

    他感慨着,自己有着百亩的薪俸,一半与佃户,那还能得百石以上,而市价每石粮涨到了四百钱,也就是四十贯钱,真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且一年两收,八十贯稳了。

    庄园的磨坊,还可以让周边村民使用一年至少也有得个几十石,再加上佃户的孝敬,以及其他的油水,每年过的比县令还要舒服呢!

    坐在牛车上,看着稻田,李初九心中那是格外的满足,阳光的照射下,他甚至还产生了些许睡意,舒服的很。

    “管事,快起来,快起来,赵少监来了,还带着一些大官!”半睡半醒之间,他就被亲随叫醒,听到了少监这个字眼,瞬间清醒过来。

    “少监来了快带我去见他!”连忙起身,梳理一下头发,就催促而去。

    由不得他那么慌乱,少府寺设少府监一人,正三品,少监三名,从三品,可谓是顶级大官。

    三位少监,一位掌管山泽矿产,可谓是掌握金山银山;一位掌控商业,如船队,商队,以及纺织场等货殖之业;而这位张少监,所有的田庄、佃户,以及船坞、珍珠养殖、猪场等涉及土地、人力的都归他掌管,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小的迎接来迟,还望少监恕罪!”李初九弯腰行礼,他不知少监来这里干嘛,心里有些慌乱,任免他这个小小的管事,再是简单不过。

    “占城稻可已入库”少监和蔼地问道。

    “已经入库,由于不讲究土地,所以种了一千多亩,每亩收两石,月前已然收库!”他似乎看到少监的旁边有些几位身份尊贵的人,头更低了。

    “相公,占城稻早在数年前,陛下就在海南种植,达到了数万亩之巨,如今海南不再缺粮,自给自足,百姓不受缺粮之苦,多亏了陛下圣明!”少监感慨地说道。

    “陛下明见万里,我等自不可及万一!”崔泉等几位宰相抱拳向北行了一礼,极为推崇地说道:

    “如今淮南百姓入我大唐,错过了晚稻,如今只能跟随陛下步伐,邯郸学步,再行占城稻了!”

    “百姓愚昧,陛下又怕占城稻不习岭南土地,于是就令皇庄种植,但收获之后,那些愚民才知真假,陛下良苦用心啊!”张少监对于几位宰相不卑不亢,他可是天子的奴仆,宰相可处置不了他,这让他骄傲不已。

    “去看看占城稻吧!”他说的。

    “诺——”李初九听闻这几位是宰相,连忙应下,胆颤心惊地在前方引路。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一处仓库,见识到了一堆又一堆的占城稻,几位宰相分外的心惊:

    “不曾想,这天地间竟然有如此之物,真是陛下鸿福,百姓鸿福啊!”

    亲眼见到,崔泉这才真正的相信占城稻的存在,如此之稻种,竟然今日才发觉,真是憾事。

    “占城稻可有讲究”

    “不曾有,与普通水稻一般,且更耐旱,不择土地,且只需两月!”李初九回答道。

    “万民之幸也!”抓了一把稻子,崔泉笑了起来,很是畅怀。




第352章 板荡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1...8687888990...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