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顺着目光望过去,杜乘风正见到几名猥猥琐琐的官员聚在一起,低着头窃窃私语着。

    眼光还时不时地不怀好意地朝着杜乘风这边瞄一下。

    杜乘风心中颇为恼火,这几人自己与他们从未有过交往冲突,平白无敌的他们哪来的这么大的敌意。

    看他们暗暗商量的样子,这是还要准备在早朝上对付自己的节奏吗

    在脑海里整理了下记忆,自己在长安得罪的貌似只有郑家,记得郑弘文曾经扬言过,要联合朝中的几名官员联名参自己一把。

    可能因为自己一直没有上朝,这几人没有找到机会,今天见自己上朝了,就准备抓住机会对付自己了。

    他们这是准备自己作死吗真当自己这么好对付的吗

    如果真是郑家的人授意的,那不得不说这几人胆子真的很大。

    长安郑家的人员除了朝中的几个老油条,其它的都被杜乘风杀光了,这些人难道不应该警醒一下蛰伏起来,安份守已地过日子吗

    这样看来,以这些郑家人的处事秉性,过于张扬,仗着一点势力就无所畏惧,被人报复到头上了,不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

    即便没有得罪自己,家族衰落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定那几人是什么身份,但杜乘风又岂能让他们放肆地用那龌蹉的眼光在自己的身上扫来扫去。

    杜乘风一个锐利森冷的眼光扫了过去,冲着几人怒目而视,眼中杀气迸发,直盯得几人不约而同地瑟缩了一下。

    感受到杜乘风眼中射出来的可怕杀气,几人顿时有种不寒而栗浑身发冷的感觉。

    杜乘风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而傲然的气场,更是让几人如坠冰窟。

    在杜乘风眼光和气场的压迫下,一股害怕的感觉不由自主从几人的脚底升起。

    几名家伙吓得纷纷别过头去,不敢再与杜乘风对视。

    杜乘风见状重重地哼了一声,看他们暂时还算识趣,也就收回了目光,放过了他们。

    经过了这个不愉快的小插曲,杜乘风这才走到自己父亲跟前微笑着打着招呼,又和几名交好的官员,点头示意了下。

    李孝恭、虞世南、欧阳询等人都是和杜乘风有着深刻交情的人,见杜乘风难得来上一次朝,自然也是热情洋溢地和杜乘风打着招呼。

    杜乘风在下面和这些官员的热情互动也引起了龙椅上李世民的注意。

    见到杜乘风居然主动来上朝了,李世民自然是满心欢喜的。

    只是不知道这次杜乘风又要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呢李世民暗暗期待着。




第263章 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辩,李世民气跳脚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片刻之后,王禹宣布早朝开始。示意文武官员有事可以启奏了。

    马周第一个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启禀道:“皇上,目前新式教育的各类教材,包括数学、语文、历史等均已印刷完毕,相关的教学制度经孔祭酒和杜县伯审阅后也已经编写完毕,可以正式开始向全大唐推广普及了。”

    李世民见第一个上奏的居然是马周,不由得多了一份心。

    他记得马周是杜乘风举荐的官员,后来被安排到国子监做杜乘风的助手。

    据杜乘风介绍,这个马周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马周提到的新式教育是杜乘风主张的,李世民一直是十分赞同的。

    之前因为教材没有到位,并没有在大唐境内推广普及,只是在国子监和弘文馆先行试点。

    这个新式教育对大唐百姓以及后世子孙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也可以说关系到他李世民的伟大功绩,因此李世民也一直在关注。

    不过既然是大事,李世民形式上还是要询问一下部分官员的意见的。

    尤其是杜乘风,毕竟这件有关百年大计的提议是他在主导的。

    李世民淡淡地应了一声:“好!”

    然后目光看向马周旁边的孔颖达,问道:“孔祭酒,此事你也是负责人之一,是否如马周所说,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可以正式开始了”

    听到李世民问起,孔颖达眼里带着一丝兴奋。“回皇上,是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新式教育在国子监反响很好。学子们都充满了兴趣,而且热情都很高涨。”

    “这说明杜县伯的新式教育是很成功的,对我大唐的教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孔颖达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十分受用,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李世民独具慧眼,新式教育将来取得显著成效的时候,天下的百姓自然也会对他李世民感恩戴德的,这些都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功绩呀!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得意地笑了笑,大手一挥,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从今天开始,大唐各州府全面取消以前的教育方式,普及现在的教育方式。教学以杜爱卿的新式教育为主,儒家思想为辅。”

    李世民说完眼光又转向杜乘风这个新式教育的主导者。“杜爱卿,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有没有什么更高效的方法呢”

    “皇上,且慢,微臣觉得不妥,此事应该从长计议!”杜乘风正欲开口回答,突然左侧一个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皱,脸上有些不喜,眼睛顺着声音处瞧了瞧,说话的是谏议大夫王珪。

    “王爱卿,不知道你有何高见”李世民压下心中的烦躁,淡然开口。

    王珪是原太子李建成的旧部,同时也是唐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世民感其才华和能力,才把他与魏征一同召回朝中,出任谏议大夫。

    虽然唐朝有言者无罪一说,但是皇帝也是人,一样喜欢赞颂,厌恶批评,这是人之常情。

    何况这种关系他可以青史留名的大事。

    若是今日这王珪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李世民估计以后再也不会给这家伙好脸色看了。

    要知道李世民虽然表面看起来大度容忍,但是某些时候,一样也会小肚鸡肠的。

    王珪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仍然一副坦然无惧的样子,看了看杜乘风,眼中尽是轻视菲薄的意味,自以为然地大声道:“皇上,我大唐的教育体系汲取了老祖宗几百年的经验,已经十分完善。”

    “且教育质量也十分严格,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人才,为我大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就凭杜县伯发明了一些不一样的文字,精炼了算学一术,就要因此而全面更改我大唐的教育体系,微臣认为实在不妥。杜县伯博学多才不假,微臣也十分佩服。”

    “可是我大唐博学多才者不知凡几,远的不说,就说虞大人,欧阳大人,房大人哪个不是我大唐的顶梁柱,先导者。”

    “为何不见他们说要反对以前的教育体系呢所以请皇上三思!请皇上慎重!万不可因为偏信杜县伯一人,而误了整个大唐天下!”

    王珪说得大义凛然,在他眼里,仿佛杜乘风就是那种仗着一点小功劳就开始误国误民,年纪轻轻就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是救国救民的大功臣。

    杜乘风心中纳闷,不过这样反对的声音还不至于让他生气。

    他只是有些不解,这王珪到底是仗着什么身份敢这样大放厥词呢

    听他话里行间的意思,似乎是特意针对自己一人的莫非王珪也是和荧阳郑家交好的可是独孤青的情报里面没有提到呀

    如果王珪不是郑家阵营的人,纯粹是以事论事的话,那只能说明这家伙脑子里都是水撑大的。太不懂李世民了。

    难道他不知道李世民的处事原则吗在这种事关国运的大事上,没有分清轻重好坏之前李世民会轻易下决定吗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说的这番话等同于是在打李世民的脸,说李世民是昏君吗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从他嘴中如此坦荡地说出来,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呀!

    果然,杜乘风还没开口,李世民就已经被王珪的这一番胡言乱语气得跳脚了。

    李世民自问勤政爱民,胸怀天下,被王珪这么一说,倒是显得他成了偏听偏信的昏庸之君。这让李世民如何能够接受。

    李世民脸色大变,怒火中烧的他指着王珪勃然大怒道:“王珪,你的意思是骂朕乃无能昏君是吗”

    王珪显然没有被李世民的怒气吓到,依然无所畏惧地回道:“皇上,请不要曲解微臣的意思,微臣并没有指责皇上的意思。”

    “只是希望皇上三思而行,不要因为杜县伯一人而蒙蔽了眼睛。教育改革乃一国大事,万不可视为儿戏。”

    王珪再一次的勇敢发言让杜乘风不怒反笑。暗道:这些言官难道都是这么不怕死的吗



第264章 被疯狂打脸的王珪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哦,话说回来,历史这些言官一类的人还真的都是不怕死的说。

    反正言者无罪,即便他们把皇上骂得体无完肤,对于这些于皇权没有丝毫威胁而又毫无实权的人,还真不会要他们的性命。

    所以常常造成了这些言官有恃无恐。

    李世民脸色难看之极,就像快要火山爆发一样。

    正要再次发怒,下面的虞世南等人相视了一眼,相继开口了。

    虞世南最新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杜县伯所推行的新式教育十分符合我大唐的国情,对教化万民,广开言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微臣建议尽快普及到大唐各州府。”

    话音落下,王珪的脸感觉有些挂不住了。

    因为他刚才还在说虞世南这等当世大儒不反对现行的教育体系,没想到虞世南马上就站出来表示支持新式教育。

    这打脸的节奏来得简直不要太快。可是让他难堪的还在后头。

    随着虞世南的开口,欧阳询也郑重地拱手说道:“皇上,杜县伯此举实乃惠泽天下万民之举,微臣认为大唐以前的教育体系确实有一定的不妥之处,杜县伯去伪存真,勇于改革,实在是万民之福。微臣赞成尽快实施。”

    欧阳询的话说完,王珪的脸更加难看了,涨成了猪肝色一般。

    今日这是怎么啦,这些德高望重的当世大拿怎么一个个跳出来打他脸,支持一个初入茅庐的少年呢

    紧接着,房玄龄也站出来支持道:“皇上,微臣也认为杜县伯的新式教育体制很好,应该尽快推广普及。”

    房玄龄都站出来了,同样做为李世民左膀右臂的杜如晦更加没有不支持自己的长子的。

    因此也坚定不移地朝着李世民说道:“皇上,杜司业编攥的各种教材以及他所提出的教育制度,微臣与众多同僚一起研读过,确实很好,应该尽快普及。”

    “至于如何最快地普及到大唐州府,微臣建议问问杜司业有什么良策!”

    ‘房谋杜断’李世民的两大决策人物都表态了,褚遂良,李孝恭等人自然也都是极力地支持。

    可以说,太极殿上在朝中有点份量的文官都表示了对这一教育方式的强烈支持。

    就连孔颖达这样的曾经儒家老顽固都转而支持杜乘风,更何况虞世南等人。

    他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不是一个派系的,因为他是原太子旧部,论地位自然比不上李世民的那些老臣。

    王珪原以为欧阳询虞世南等当世大拿绝对不会同意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的。

    可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杜乘风的这些新式教育,修改后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包括一系列的改革,李世民早就和这些重臣研究过很多次了。

    大家一致认为这新式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更别说虞世南欧阳询等人和杜乘风那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撑杜乘风撑谁。

    杜乘风的新式教育,虽然会增加一些官府的工作和负担,但是通过地方商贾捐助的形式来增加学堂数量。

    让更多的穷苦百姓都可以花费极少的费用来求学,对于广开民智,让更多的百姓懂得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用杜乘风的话,只有广开民智,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快。社会发展得快,国力自然也能随之增强。

    一次又一次的打脸,把王珪气得满脸通红,七窍生烟。气急败坏地指着房玄龄等人支支吾吾地说道:“房大人,虞大人,你们……你们……”

    和王珪同一阵营的魏征原本也想着站出来打打圆场,帮王珪说些好话,可是一见这眼前的形势,也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魏征不是傻子,犯众怒的事情他不会去做。

    虽然他时常挑李世民的刺,但是这次他反倒认为虞世南等人做得对。

    他为官孤僻,和虞世南等人尽管不合群,但是他了解虞世南等人的为官原则。

    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这些国之重臣是绝对不会拿大唐未来的国运来开玩笑的。

    看到自己的这些重臣纷纷站出来开口支持,李世民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

    事已至此,杜乘风知道自己再不说些什么是不行了。

    神态悠闲地走到王珪面前,杜乘风眉梢微扬,唇角微翘,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位大人,有句话叫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恕我直言,你在指责、怀疑皇上的时候,是否有去详细地了解过我主张的新式教育,到底包括了一些什么东西。”

    一开口,杜乘风就直接给王珪扣上一顶大帽子,指责怀疑当今皇上。偏偏还怼得王珪满脸通红无法反驳。

    杜乘风接着说道:“你又是否去分析过这里面利弊。如果我没有估错的话,这位大人你定然没有了解过。否则你定然不会如鲁莽地跳出来反对。”
1...104105106107108...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