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各司其责,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官员来做这句话,看起来只是杜乘风有意针对郑万荣的驳斥之言,但是事实上却同样的让李世民和一众官员发人深省。
李世民做为大唐的掌权者,或许他不需要什么都懂,只要许多专业的人帮他出谋划策就行。各司其责,国家自然能很好的运转。
让他深思的是:杜乘风这句话很明显是在意有所指。是在暗示他这个早朝的制度有许多值得变通的吗
就像他说的,专业的事情就应该由专业的官员去商议。
商议通过后交由上级机构审核就可以了。
重大事情再交由他这个皇上决断就行了。
至于相关决策发布后有,需要提建议的,完全可以以书面的形式递交上来。
这样一来,岂不是可以省去早朝的许多工作内容。
想通了这关键的一些细节,李世民心中当即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当然这个决定还得和杜乘风以及几位老臣商量一下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现在关键的还是把新式教育的事实落实了。
想到这,李世民一挥手道:“各位爱卿,关于新式教育的事情,就以杜县伯的建议尽快实行下去,任何人不得再议!”
“现在还有哪位爱卿有事要启奏的”
太极殿沉默了一会,孔颖达见暂时无人启奏,又站了出来,“皇上,日前杜县伯在国子监发明了足球和不少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并且强调学子们的教育和身体素质同样重要。所以才勤奋学习的同时,强化身体也很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报效朝廷,服务百姓成为有用的人才。微臣同国子监的所有官员商议过,觉得此举于社稷百姓大有益处,因此应该尽快地全国推广。”
哦,又是杜乘风发明的李世民一听立马兴趣盎然,脸上呈现出春风般笑容。“孔祭酒,你说的这个足球和体育运动是什么听你说的意思,是杜爱卿发明的用来强化身体素质的是吗”
“是的,皇上!尤其是那个足球。和我们大唐现在流行的那个蹴鞠差不多,但是比蹴鞠更有竞技意义,更讲究团队的配合,也要比蹴鞠更有趣味性和观赏性。而且可以全民参与,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孔颖达口若悬河,越说越兴奋,脸上浮现出一种异样的光芒。
自从杜乘风在国子监亲自带领学子们踢几场足球以后,足球就在国子监彻底风靡起来。
即便是像他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足球的魅力和激情。
最重要是足球对于团队凝聚力的作用。
那扣人心悬的比赛过程,球员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配合,激情的碰撞悲喜的交叠以及时刻都存在的奇迹,无一不诠释了这种运动的神奇。
孔颖达只是寥寥数语,却让李世民和大殿上许多原本喜好蹴鞠的人心里像猫抓了一样,狠不得冲到国子监的操场上去体验一番。
更有甚者如秦叔宝和程咬金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冲到了杜乘风的身边问长问短。想了解一些足球的更多信息。
唐初蹴鞠之风十分盛行,因为文娱活动不多,具有大众化特质的蹴鞠活动就成了大家十分推崇的一项很受欢迎的娱乐运动。
从百姓到文人贵族,甚至宫廷内到处都有这种活动的踪迹。秦叔宝和程咬金等人都经营着自己的球队。
这样的球队不仅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同时球队之间也会定时举行比赛。
所以程咬金等人一听杜乘风发明了一种比蹴鞠更有趣更有观赏性的足球,立刻就激动万分起来,也顾不得这是早朝了。
“乘风小兄弟,孔老头把那足球说得那么好,俺老程信不过他。你是这足球的发明者,你跟俺说说,这足球真有这么好吗”
程咬金拍了拍的杜乘风的肩膀,兴致勃勃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一声乘风小兄弟叫得十分亲热。
自从上次杜乘风在太极殿上献药之后,程咬金就对杜乘风充满了兴趣与好感。
虽然之后他与杜乘风极少交集,但并不妨碍他杜乘风没有关注。
尽管杜乘风的表现一直是在才学上,但是以程咬金征战沙场多年的眼光来看,杜乘风在太极殿上表现出来的那种狠劲和镇定从容的气场,绝对不是一个斯文的才子可以表现出来的。
所以程咬金一直在找机会可以拉拢杜乘风,因为他相信如果把杜乘风拉到军中,定然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
程咬金说不出具体的所以然来,但就是有种直觉让他坚信。
这么多年,他程咬金虽然有些混不吝,可是论看人的眼光却是出奇的准。
如果足球真有孔颖达说得那么好,那么他程咬金就可以趁机把杜乘风请过来,请他做程府的球队教练,这样也就可以和杜乘风拉近一些距离了。
只是他不知道,不管他怎么费心思,这个目的注定是不可能达到的。
和程咬金一起过来的秦叔宝见杜乘风一时不答话,也开口笑着打趣道:“乘风兄弟,要不你还是告诉他一下吧,也好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要不然,我想他今天估计吃饭都没有心思了。”
秦叔宝嘴上看起来是替程咬金说好话,其实自己心里也是很紧张地期待着杜乘风的回答。
只不过他表现得稳重,不像程咬金那般迫切。
原来他不想过来的,奈何硬是被程咬金拉了过来。
杜乘风泰然自若看着笑容满面眼睛中充满渴望的程咬金,淡然地笑了笑,“程将军,口说无趣,明日我让国子监会举行一场足球比赛。程将军和秦将军等人一起去现场,亲自感受一番足球的激情和魅力,岂不比小子在这凭空吹嘘更有说服力吗”
“还有,现在正在上朝,程将军您确定在太极殿说这些合适吗”
说到这,似乎怕程咬金不死心,杜乘风接着又强调了一句:“我只能告诉程将军一句话:足球绝对不会让您们失望。”
第268章 弹劾杜乘风,李世民问责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程咬金听完还想说什么,这时李世民开口了。
“孔祭酒,既然你觉得足球和体育运动值得推广,而且可以全民参与,正好明日是休沐日,那就在国子监内举行一场比赛,让文武百官都去观看。”
“如果大家觉得可以的话,就依你所说,和新式教育一样尽快普及大唐各州府吧!”
“好的,皇上,微臣下朝后就安排。”孔颖达见目的达到,便退回了原位。
至于比赛孔颖达一点也不担心,国子监已经举行了几次,他已经轻车熟路了。
孔颖达相信只要皇上和文武百官见识了足球的魅力,估计到时没准都会比他还要激动。
孔颖达刚退回去,犹豫了一阵的郑万荣带着一丝怒意大声道:“启禀皇上,微臣要弹劾杜县伯。”
“郑爱卿,你要弹劾杜县伯什么”李世民心不在焉地瞟了郑万荣一眼,语气淡淡的。
郑万荣挺直着身子,悄悄地朝着杜乘风那边瞄了一眼,发现杜乘风并没有在盯着他,顿时全身似乎都有了勇气,一脸无所畏惧地说道:“回皇上,微臣要弹劾杜县伯在国子监担任司业期间,公报私仇,以莫须有的理由开除郑家学子数十人。”
“最后直接导致郑家数十名学子在客栈被惨遭杀害。微臣认为,郑家数十名学子被杀害,杜县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杜县伯就是帮凶之一!皇上如果不惩治杜县伯,实在是天理难容!”
郑万荣说完还得意地朝着杜乘风这边瞪了一眼,似乎在说:让你刚才威胁我。这下我看你怎么办。
虽然郑家学子被杀害的事情,他们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杜乘风做的,但是他们所有人都坚定地认为,杜乘风开除郑家学子就是这一事件的导火索。
他们也知道,光凭杜乘风无故开除郑家学子这一点,并不足以让皇上将他怎么样。
但是如果把学子被杀害的消息和这个关联在一起,把这个火头引到杜乘风身上,再煽风点火一番,相信皇上就算再偏信杜乘风,也不可能让他轻松过关的吧!
不得不说,郑万荣几人算盘打得很好,把两件事情同时抖出来,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杜乘风就算不丢官罢职也要惹得一身骚吧!
话音刚落,太极殿中就轰的一声像雷炸开了一样。
许多不明真相的官员都是目瞪口呆地看向郑万荣这边,都很想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毕竟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
在天子脚下,光天化日杀害朝廷的优秀学子,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公然挑衅朝廷呀!
几十名学子惨遭杀害,这凶手也太惨无人道,太没有人性了。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本来挺开心的脸顿时黑得像锅底灰一样。
郑家的事情发生以后,李世民命令大理寺,百骑司日夜查探,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
可以说这是李世民继位以后最无奈最苦恼的案件。
为了降低影响,李世民让大理寺和百骑司在调查的时候,尽量都是采取暗访的形式。
为了避免消息漏露在民间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李世民可以说花了很大的代价,不仅严令相关知情人员守口如瓶,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这起惨案的相关信息。
同时为了避免荧阳郑家在得知这起惨案后,发生不可预测的变故。又让大理寺,百骑司严格封锁消息,把案件压下,不得向告知荧阳郑家。
李世民也知道这样瞒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的,可是为了社会稳定,又或者说为了面子,也只能拖一天算一天了。
他也曾不止一次的想过,这荧阳郑家是不是得罪了长安哪一位大人物或者权贵,不然也不至于让对方使出这么狠心的手段。
从最始的长安府尹,到郑家在长安的那些骨干子弟,再到国子监的学子,几乎无一幸存。
而百骑司别说破案了,就连一点头绪都没有,一丝可以利用的证据都没有。
至于那些被打砸的产业和商铺这几天也逐渐开业了,不过主人全都换成了一些毫不相关的人。
百骑司也试图怀疑过这些人为了利益谋取郑家的产业,可问题是这些人都有合法的手续,而且事发前几天,这些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而且如果只是为了利益谋取郑家的产业,那也完全用不着对那些毫不相关的学子杀人灭口呀!
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联,因此这样一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百骑司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证明郑家的惨案和这些产业的新主人有关系。
现在倒好,被郑万荣这么一爆光,不出几天,估计全长安城都要知道了,李世民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了。
他更加不敢想像荧阳的郑家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又将会给他施加如何大的压力。
不过李世民不知道的是,荧阳郑家这会可比他李世民头痛多了,哪有这份闲心。
一想到这些,李世民就心烦意乱,连带着看向郑万荣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怒火和警告。
暗道这郑家的人果然没有一个让他省心的。嚣张拔扈得罪了人,还要自己这当皇上的给他们擦屁股。
反观杜乘风呢依然若无其事,面不改色地站在那里。脸上根本看不到一丝惊慌的表情。
仿佛根本没把郑万荣的弹劾放在眼里一样。
他之所以敢对郑家痛下杀手,自然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早就想到了郑家唯一在朝堂的几名官员终有一天会忍不住,向李世民告发的,所以他早就想好了应付一切的准备。
今天他不光把这郑家的灭门惨案祸水东引,更要借此机会把郑家的名声彻底搞臭,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杜爱卿,这件事情你怎么解释郑少卿弹劾你公报私仇,你又作何解释”
李世民故意板起面孔,语气严肃地朝着杜乘风问道。
尽管李世民十分坚信这事跟杜乘风应该没有关系,不过按照规矩他还是要循例问一下杜乘风的意见的。
第269章 杜乘风的解释,倭国使团觐见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李世民虽然语气严肃,可是杜乘风是何许人也,眼睛一扫,自然感觉得出来李世民眼中没有一丝怒意,就是做做样子。
他相信李世民不傻,即便自己真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他相信李世民也会想办法替自己挡下来的。
不过形式上总还是要走一下的,杜乘风深邃犀利的眼神瞪了一眼正在暗暗得意的郑万荣,漫不经心地解释道:“皇上,开除郑家学子的事情国子监完全是按照正常制度来的。”
“我在国子监推行新式教育,可是这些郑家学子不思进取不说,自己抵抗新式教育,甚至还聚众闹事,怂恿其它学子一起反抗新式教育。“
”我作为新式教育的负责人,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害群之马破坏我大唐的百年教育大计。关于这一点,我想孔祭酒和国子监的许多官员都可以做证。”
杜乘风的解释完全合情合理,既解释了开除学子的事情,又堵死了郑万荣的嘴,让他再也没反驳的可能性。
反正那些学子都已经死了,死无对证的,就算郑万荣想对质也没有用。
“孔祭酒,是这样的吗”李世民心不在焉地问道。
“回皇上,杜县伯所说一切属实。这些郑家学子拉帮结派,严重破坏了国子监的学习风气,所以杜县伯才命微臣将他们全部开除,以正学风的。”孔颖达恭恭敬敬地回道。
早已得到杜乘风授意的孔颖达,自然想好了说辞。
如今跟杜乘风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他,又怎么可能去拆杜乘风的台。
何况那些郑家学子确实有不少眼高于顶的,仗着世家身份在国子监搞事情,所以杜乘风说的也并不算夸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