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你瞧不起我没有关系,我也不在乎。但是你要想到,这教育改革受益的是谁,是天下广大的百姓,是天下所有寒窗苦读的学子。”
“先不说别的,你不得不承认,我所创造的汉语拼音,远比你们之前的声韵母要简化便捷得多。”
“同样的1000个汉字,同样的学子,之前的声韵母学起来可能几个月,可是换成我创造的拼音,可能就是一个月。”
“而且只要学会了所有拼音,加上一本字典,就可以熟识绝大部分的文字。”
“也就是哪怕一个普通百姓,他不需要像众多学子那样寒窗苦读,他只需要学会所有的汉语拼音,加上一本字典,他就可以自学大部分的汉字。”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你不可能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广开民智,你懂否”
说了这么多,见王珪似乎还是一脸呆板不知所以然地样子,杜乘风只好继续气死人不偿命地说道:“我不知道这位大人你什么官职,所以也不知道你是否懂得广开民智的意义所在。”
“我只能告诉你,广开民智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不仅对皇上,对天下百姓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第265章 又要开怼了?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想起刚才李世民叫这名官员王珪,杜乘风瞬间想到这家伙不会是唐初最大的世家,太原王家的官员吧!
如果真是的话,那这个姓王的家伙反对的目的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杜乘风决定试探一下,于是未等王珪开口,杜乘风猛然凑近王珪面前,咄咄逼人地说道:“现在事实已经胜于雄辩,你要相信皇上睿智的眼光,更有相信这么多大人的眼光。”
“还是说你之所以指责、怀疑、反对皇上的决定,是因为这个新式教育的决策,触动了你们世家某些巨大的利益呢”
不得不说,杜乘风最后的这一句话大胆戳心呀!
仿佛是撕开了血淋淋的伤口一般,直接把皇权和世家的矛盾挑到了明面上来。
就连坐在太极殿龙椅上的李世民也倒吸了一口气,即便是他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这样说。
李世民要考虑顾忌的东西太多,既要考虑自己的面子,又要顾忌世家的影响,所以自然做起事来缚手缚脚。
可是杜乘风不同呀,他不需要考虑那么多,该说的照样说,要是真的世家不开眼地跟他杠上,大不了又像歼灭郑家一样。
杜乘风的话仿佛戳到了王珪的痛处,王珪本就难看的脸色顿时就黑了起来。
面对杜乘风的质问,王珪恼羞成怒地指着杜乘风高声叫道:“杜县伯,你不要血口喷人,无事生非,本官只是就事论事,何来你说的利益一说!”
“没有最好!既然就事论事,现在大家都同意了,你还要坚持反对皇上的决定吗”
杜乘风摊了摊手,趁机逼问道。
“你……我……哼!”或许是心里有gui,或许是自知理亏,见事已不可违,王珪垂头丧气地耷拉着头,吞吞吐吐再也不好说什么,最后只有重重哼了一声表示抗议。
“既然你不说,那就是默认了。这样最好!”
杜乘风冷冷地丢下一句,又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沉默了片刻,见大殿再没有反对新式教育的决策,李世民又恢复一如往常般威严的表情。
同时心底对这位原太子阵营的谏议大夫王珪,感到非常的不满意。
考虑到影响,李世民并没有在太极殿上处罚责骂王珪,不过以王珪这种不识时务的做法,日后在朝堂上定然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杜爱卿,对于这个新式教育你可以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李世民看向杜乘风正经地询问道。
其实关于这个新式教育的问题,杜乘风之前和马周聊天的时候早就有了决策。
现在李世民问起,杜乘风不假思索直接脱口而出道:“皇上,这个问题我和马周曾讨论过,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皇上可以让大唐各州府抽调三到五名教育官员,分批到国子监进行相关的培训。”
“培训完以后这些官员即可回到原来的各州府,迅速开展新式教育的普及推广工作。”
“在此期间,各州府相关官员一律要以教育为先全力配合,不得以任何的理合进行阻挠。”
“同时在大唐各地号召本地商贾捐助教育事业,朝廷对进行捐助的商贾可以进行一定的税收优惠,给予一些户口上的优待,以提高他们的地位。”
“最后,我建议:对待本届国子监科举考试落榜的学子,可以征求他们的同意。如果有愿意的可以让他们回原户口所在地,进行一些新式教育的教学工作。”
“不求能让大部分的人变成知识渊博之人,起码要保证有更多的百姓能享受到新式教育的好处,体会到皇上的良苦用心。”
“毕竟这些学子是最早接触新式教育的人,承担一些基础的教学工作还是可以的。”
“最后,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汉语字典,授命各州府大量的印制,低价出售。这样我相信不出几年,大唐百姓的识字比率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好!非常好!杜爱卿,你这样安排可谓面面俱到,而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唐百姓享受到新式教育带来的好处。”
“朕十分满意,此事就这样安排了,具体事项由孔祭酒负责吧!孔祭酒,你没有意见吧!”
对于杜乘风的建议,李世民是赞不绝口。这件事也就这样拍板决定了。
李世民都拍板决定了,台下的文武百官自然也都纷纷表示对杜乘风的建议十分赞同。
至于被李世民点名负责的孔颖达,他哪里会有意见,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以说这件大事办成了,他们这些人都是功臣,可以青史留名的。哪还有不乐意的
孔颖达当即表示完全没有问题,一定竭尽全力。
就在杜乘风以为新式教育的事情基本尘埃落定的时候,又一个弱弱地声音从他的右侧响起。
“启禀皇上,这个新式教育虽然微臣还不是很了解,但既然皇上和各位大人都觉得可以实行,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微臣只是觉得,为什么皇上一定要强烈新式教育为主,儒家思想为辅呢”
“儒家思想是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总结证明,它是适合天下百姓的。”
“所以微臣觉得即便要推广普及新式教育,也应该是作为辅助教育手段,我大唐的主要教育体系还是应该以儒家思想为主。请皇上三思!”
这个不和谐的声音让李世民好不容易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当然他要执行这个新式教育的决策,并没有因为这名官员的话有丝毫的动摇。
他只是心里有些失望,为什么总有这么些人鼠目寸光呢
只是这一次还未轮到李世民开口,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杜乘风已经朝着声音传来的位置走了过去。
杜乘风现在心情一点也不好,他倒要看看又是哪个家伙来胡乱置评了!
看来他当初要李世民答应他不上朝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他实在受不了这些无脑的官员有事没事的挑刺。
而且对于这种上朝议事的方法也不怎么认同。专业的事情就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完成来决定。
第266章 作死的鸿胪寺少卿,怼得清新脱俗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你户部官员提出一些工作问题,除了皇上以外,还要让工部,礼部等其它一些完全不相关的部门来讨论,甚至还可以提建议供参考。
这叫什么事情,这不是完全在浪费时间吗要提意见也不应该是在朝堂上!
这样做的最大坏处就是一个早朝整个就让杜乘风觉得是瞎扯皮,真正能直接决断的事情倒没几件。
杜乘风走到那说话的人近前一看,呵呵!这人不正是自己刚进太极殿时对自己不怀好意的官员之一吗
见到杜乘风突然走了近来,不知道为何,这家伙竟然显得有些慌乱。“杜县伯,你要做什么”
“不好意思,想请问这位大人姓什么身居何职”杜乘风满脸微笑,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目光显得甚是温和,给人的直觉就是很亲切的那种。
说话的官员似乎被杜乘风的微笑欺骗到了,于是也十分客气地回道:“杜县伯,在下郑万荣,鸿胪寺少卿。不知道杜县伯有什么指教”
郑万荣杜乘风瞬间想起这个名字。
独孤青的情报中就有提到,这家伙利用鸿胪寺少卿的身份,似乎意图勾结工部一名器械制作的主事官员,准备将大唐的唐刀制造技术,送给打着交流名义前来的倭国使团,以获取倭国使团大量的金银珠宝。
唐刀并不是单指某一种刀,而是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四种刀的总称。唐刀的利害可怕之处,可以说早就弛名于海内外。
说它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一点也不为过。‘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段小说中的记载曾经令多少人热血沸腾。
这种削铁如泥的宝刀可以说许多热血侠客的梦想。但是唐刀的威力从某种情况下说比屠龙刀倚天剑更为可怕。
名扬世界的‘唐刀’几乎可以号令世界无与争锋,尤其是大唐的陌刀队,更是天下闻名,创造了陌刀神话。
唐刀的制造技术即便到了现代,凭借现代高度文明的工艺,也无法复制一件真正的唐刀。
后世倭国的武士刀正是通过大唐流传出去的唐刀演变而成。想不到竟然是这些郑家人搞得鬼。
这种唐刀对于杜乘风现在的军队可能作用并不太大,但是它代表了古代冷兵器文化中最辉煌的巅峰,说它是历史的瑰宝一点也不为过。对于这些瑰宝,杜乘风无疑是铁定要保护的。
想到这些,杜乘风就咬牙切齿。就冲这一点,这几名郑家的官员死一百次都不为过。
不过这会儿暂时还不是揭开这件事情的时候。
杜乘风面色突变,铁青着脸说道:“很好,鸿胪寺少卿,你还知道你是鸿胪寺少卿。我们现在谈得是新式教育的事情,你一外交官员在这瞎掺合什么”
看到刚才还一脸微笑的杜乘风,突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那脸上铁青的表情看得郑万荣有些渗得慌。
不过想到这是在太极殿上,杜乘风也不可能把他怎么样的。
于是郑万荣挺了挺身体,态度强硬地回道:“杜县伯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我鸿胪寺少卿的官职不配参与吗”
郑万荣的话音刚落,太极殿上不少官员也都纷纷议论起来。
“对呀,郑大人的话没错呀,难道不是教育体系的官员就不能发表意见了吗”
“可是你听杜县伯的意思,明显就是指责郑大人没有资格出来发话!”
“可不是吗皇上让我们文武百官聚在一起上朝,不就是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的吗杜县伯这话说得有点欠考虑了!”
就连李世民听了杜乘风的话也是皱了皱眉头,觉得这杜乘风刚才的话有些冲动了。
没有理会其它官员的议论,杜乘风高声讥讽道:“你当然不配参与!各司其责你懂不懂你说你一搞外交的,你懂教育吗你懂教学吗你除了读过几过所谓的儒家经义以外,你还懂什么”
“论儒学知识,你比得过人家孔祭酒孔祭酒都没反对了,你叫得这么欢快即便是儒家经义,也都被你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居然还好意思恬不知耻地出来献丑,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由专业的官员来做你懂不”
既然扯破了脸皮,杜乘风也不打算跟这些郑家人斯斯文文地讲道理。一顿毒舌直怼得郑万荣面红耳赤。
“杜县伯,请注意你的用词!什么叫本官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什么叫我恬不知耻本官行得正,坐得稳,不是你可以随意可污蔑的”
“国子监开除我郑家学子的事情本官还没参你一本,你反倒抵毁起本官来了,当本官是好欺负的吗”
杜乘风一句各司其责,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官员来做的话,怼得郑万荣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来反驳,只好抓取杜乘风话里行间的辱骂的言语来做文章了。
也不知道郑万荣哪里来的勇气敢如此理直气壮地说出这番话来。
他可能还不知道杜乘风其实早已掌握了他通敌的铁证,就等着激怒他,让李世民收拾他呢
人在暴怒的情况下通常都是会失去理智,失去正常思考的能力的。
这一方法都已经被杜乘风玩得倍熟了。上一次可不就怼得孔颖达哑口无言的。
“呵呵!”杜乘风冷笑一声,突然凑近到郑万荣的脸边,压低着声音狡黠地沉声道:“若想人莫知,除非已莫为。别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别人什么都不知道,夜路走多了也会撞邪的!”
“你……”郑万荣瞠目结舌,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迎着杜乘风的头也偏离了些。
眼神躲躲闪闪的,像是被杜乘风戳中了亏心事一样,不敢与杜乘风直视。
他自认自己与倭国使团的事情做得隐秘,杜乘风不可能知道的。
但是听杜乘风的口吻,又好像得到了什么消息一般。
一时间郑万荣也变得踌躇两难起来。
只是杜乘风隐晦地提醒了一句之后,便站到了一边不再与他交锋。关于新式教育和儒家思想谁主谁辅的建议也随着郑万荣的沉默不了了之了。
第267章 值得推广的体育运动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杜乘风的话让李世民和不少官员都陷入了沉思,一时竟没有人在意郑万荣和杜乘风的交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