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有了孔颖达的证实,杜乘风开学郑家学子的举动也就成了光明正大的维护国子监的制度,而不是郑万荣口中的别有用心了。
对于杜乘风的解释,李世民很满意。
嘴角扬起一个美好的弧度,同时看着下面被杜乘风刚才的解释堵得有些沮丧的郑万荣,语气有些不耐烦,“郑爱卿,杜县伯的解释你也听到了,此事就此作罢。”
李世民说话的口吻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根本不给郑万荣反驳的机会。
郑万荣嘴唇嚅动,心里很不甘心,正想再说些什么,太极殿外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启禀皇上,倭国使团求见!”
倭国使团杜乘风暗道:这恐怕是有备而来呀!这些人的来意不用说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正好,你倭国不是想要套取大唐的唐刀制造技术吗就让你们彻底死心好了。
听到殿外太监的通报,李世民眉头紧皱。这倭国使团没事来干吗不是鸿胪寺在接待的吗
对于这个与大唐隔海相望的弹丸小国,李世民没有多大的印象和好感。
不过,作为礼仪之邦,李世民还是决定见见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有何企图。
于是李世民朝一旁的高公公(前面章节名字写错,写成王禹了)使了个眼色。
高公公心领神会,对着太极殿外高声道:“皇上有旨,宣倭国使团觐见。”
随着高公公的话音落下,一队服饰和大唐明显迥异的倭国人高视阔步地走了进来。
人数倒是不多,只有五人,不过身高就普遍比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矮了不少。
为首的一人直接走到百官的前面,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地弯腰一拜,用他那生硬的汉语虔敬地拱手说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倭国使者向你问好!”
站在他身边的另外四名使者也学着他的样子,拜了拜,问好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倭国使者向你问好!”
不过这四人的汉语显然是临阵抱佛脚,现学了几句,一句问好也练得十分蹩脚,听得百官中好些人嗤笑了起来。
李世民眼角微微斜挑,脸色有隐隐的不悦。“倭国使者,朕正在和百官们议事,请问你们上朝来求见,所为何事呀”
面对倭国使团的问好,李世民无悲无喜。
出于礼貌,他还是压下心中的不喜,尽量做出一副作为天朝上国皇帝该有的气度和威严来。
为首的倭国使者(名叫:今井大悟)面带微笑地回道:“回大唐皇帝,我们受我国君王(有些称呼不能写不要喷)的委托,带了很多的礼物和珍宝,特来大唐进行友好访问交流,学习大唐灿烂的文化和先进技术。还希望大唐皇帝允许我们使团进行学习交流。”
今井大悟倒是一点也不避讳,当着李世民就把自己一行人的目的大胆的说了出来。
出使大唐之前,他特意研究过华夏的历史,知道这些华夏的皇帝都喜欢以天朝上国自居,上到皇帝下到臣子都极注重面子和名声。
作为天朝上国的他们,是不会吝啬一些技术和文化的。
他们会把这种交流视为一种对周边附属国的赏赐,是十分荣光的。
所以他们才打着访问的名义,找机会偷学大唐的先进技术。他们倭国现在只是一个弱小的岛国,实力羸弱。
大唐的很多技术和工艺都让他们十分眼红。
于是想尽办法带了许多金银珠宝,不远千里来到大唐最繁荣的都城长安,伺机而为。
今井大悟自信满满,他相信李世民一定会如他所愿。
因此话一说完就翘首以待地等着李世民的答复。
站在百官中的杜乘风见状冷哼了一声,暗道:说得那么多好听,还不就是为了唐刀和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而来的,说白了就是来偷师的。
对于今井大悟提出的要求,李世民自然是不会立即表态的。
他面色威严,深邃犀利的目光转向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众爱卿,对于倭国使团的要求,你们认为如何呀有何意见”
李世民的话说完,太极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不少官员都在想着杜乘风刚才在朝堂上说的那句话: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的官员来做。
一时间大家都在犹豫着要不要开口,因为很明显这是鸿胪寺的份内事。
皇上现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到底是开口好呢还是等鸿胪寺的人先表完态再说呢
第270章 失常的李世民,倭国使团要得逞?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眼见大殿内一时无人开口,郑万荣做为鸿胪寺少卿,和番邦使团交涉本就是他的份内工作。
何况在这之前他已经和倭国使团签订了协议。
从百官中越众而出,向前走了两步,郑万荣不动声色地说道:“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微臣觉得,凡我大唐附属番邦之国只要心中向往我大唐,愿意接受我大唐的悠久文化,就应当视为我大唐的一份子。”
“我大唐作为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皇上更是身为天子,准许倭国这种番邦属国与我大唐进行学习交流,乃是彰显我大唐天威,彰显皇上恩赐。届时万国来朝进贡,仰贺皇上圣主,岂不是我大唐子民的无上荣耀。”
郑万荣说到这,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种浓厚的自豪之情。
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杜乘风今天终于见识到了他的厉害之处。
郑万荣这番言论可谓是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讨好了李世民。阿谀谄媚的姿态展露无遗。
李世民毕竟不是方外之人,郑万荣的的一番奉承竟然说得他有些飘飘然了。
还没等其它官员甚至连鸿胪寺卿都还没有开口,李世民就微眯着眼,笑眯眯地俯视着今井大悟说道:“好,既然你们倭国君王如此真诚,那朕就同意你们进行学习交流。具体细节就由鸿胪寺负责吧!”
郑万荣的话无疑说进了李世民的心里,他心中壮志未酬,又急于证明自己。
现在有番邦属国主动向大唐示好,并且愿意互相交流学习,这对于刚登上皇位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这……,文武百官都被李世民这一决定给惊到了。
一个一个目瞪口呆的,似乎还没从李世民的话语中反应过来。
皇上这一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呀!感觉有些好大喜功呀!
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一众老臣全都有一种傻眼的即视感。
这完全不像皇上以前的行事风格呀。
整个太极殿唯一正常点可能就只有郑万荣和杜乘风两人了。
郑万荣是一副得意洋洋,奸计得逞的样子,杜乘风则始终保持着冷静,悠然自得地看着他们拙劣的表演。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鸿胪寺卿龙光泓了。但是此刻他也是一言不发。
虽然他隐隐地觉得此事可能有一些不妥,可是又具体说不出来哪里不好。
原则上他也同意郑万荣的说法,可能龙光泓的想法也是和李世民一样的,被郑万荣描绘的那个美好的场景给迷住了。
沉默半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几人相互望了一眼,都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怎么说这都牵涉两国之间的很多细节问题,就凭郑万荣的一番吹捧就给定性了
杜如晦摇了摇头,给魏征递了个眼色,示意其再劝说一下。
魏征心中明白,此事由他去说更能让皇上惊醒。
当即也不再迟疑,站了出来声音洪亮地提醒道:“皇上,此事太过草率,还希望皇上收回成命。起码也要让倭国使团告知一下学习交流的方向。我大唐虽为礼仪之邦,但也总不能过于大方,把什么技术都公布给他国使团吧!”
自汉朝以来,因为武力的强大,确实有不少番邦属国到中原进行了各种不同行式的学习交流。
而作为天朝上国,前朝的各个皇帝为了维护这种良好的外交关系,都表现得相当友好热忱。
而这种方式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
周边的许多民族与番邦,在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与汉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华夏的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国家和民族。
或许李世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急于下这个决定吧!
他希望大唐在这方面变得比前朝更强,达到郑万荣说的那样,万国来朝,仰贺圣主。
魏征的提醒并没有让李世民意识到什么不妥,反而对魏征板起了面孔,心道:这死魏征,又要破坏朕的好事了。
想到这,李世民甩了甩袖子,冷哼一声。“魏爱卿,此事不用再议,朕心里有数。”
魏征见自己的话不奏效,只能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悻悻地退回原位。
同时朝着杜如晦等人望了一眼,好像在说:各位大人,我魏征尽力了。
见目标达到,今井大悟神采飞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朝着李世民又是弯腰一拜,显得极为虔诚地称赞道:“多谢尊敬的大唐皇帝,祝愿大唐永远昌盛兴隆。请允许我们倭国使团为尊敬的皇帝献上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说完,抬手一招,正要示意殿外的随从把礼物抬上来时,突然,一个森冷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慢着!
开口的自然是杜乘风,眼看着事情就要成为定局,今井大悟洋洋得意得很,杜乘风知道自己不插手是不行了。
杜乘风气宇轩昂,步态从容地走到今井大悟的对面,目光如电地瞪着他,神情突然变得极为可怕。
受后世现代的影响,杜乘风自然而然地这些倭国使者没有一点的好感,若不是在太极殿上,这些使团人员早就身首异处了。
今井大悟见走过来的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娃,不免轻视起来。完全没把杜乘风的举动当做一回事。
“今井大悟是吧,你是不是有些高兴得太早了你当我大唐是什么地方,你是不是把你倭国太当一回事了啊!一个弹丸小国,不思进取,就想着不劳而获,想得倒挺美,哼!”
杜乘风语气冰冷而凌厉,盛气凌人的表情,加上极为不友好的言语,对倭国的一通批判,让所有人都有种感觉,杜乘风好像跟这些倭国人有着深仇大恨一般。
所有人都一脸疑惑地望着杜乘风,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干吗
就连李世民也皱起了眉头,其它人的意见他都可以不在乎,但是杜乘风的话他必需得慎重对待。
而且从杜乘风的眼神中他感觉到高涨的怒火。显然事情有些不寻常了。
盛唐之帝国崛起第271章 倭国使团计划破灭,绝望的郑万荣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感受到杜乘风身上的冷意和敌视,今井大悟有点慌乱,他不敢直接反驳,毕竟他们倭国还很弱小,而且这是在大唐的土地上,他们几人可谓是势单力薄。
今井大悟暗暗压下内心的不满,一脸谄媚,十分客气地朝杜乘风拱手道:“这位小兄弟,不知道我倭国使团可有令你不满之处还是小兄弟对我倭国有什么误解呢”
然而对于他的询问,杜乘风直接无视,置若罔闻的别过头去,看着上方的李世民。搞得今井大悟面色黯然,十分难堪。
他完全想不到杜乘风对他们的憎恨是发自骨子里的,岂是他几句好话就可以消解的。
“皇上,学习交流我不反对,推广我大唐文化本就是一件美满的事情。但是皇上今天确实有些草率了!”
杜乘风毫不避讳,开口就指出李世民的失常。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生气,依然带着微笑问道:“杜爱卿可是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出来,朕绝对会尊重你的意见的。”
听到这话的魏征脸色顿时就难看了,心道:皇上,同样是你的臣子,可是您这偏心也偏得太明显了吧!
我指出皇上您草率,您黑着脸直接不理睬,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杜乘风说你草率,您就立马变了一个态度。
高下立判,文武百官就算再笨也都看得出来,皇上你太过偏袒杜乘风了。
不过这话魏征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嘴上说出来是不敢的,他魏征并不是不识时务。
就算怼天怼地怼空气,他魏征也不至于傻到去眼红杜乘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杜乘风依旧没有理睬今井大悟,只是严肃地看着李世民说道:“皇上,我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问你几个问题,希望你如实回答。”
“杜爱卿,你说。”李世民示意道。
“皇上只是听了郑少卿的几句话,就直接拍板同意了让倭国的交流学习的要求,可曾注意过倭国方面关于交流学习的具体类目和细节”杜乘风直奔主题。
“这个鸿胪寺应该会注意的吧这个难道不应该是他们的职责吗”
李世民反问道。只是语气中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呵呵,皇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杜乘风笑了笑,意有所指。
杜乘风还没有直接占名郑万荣,可是郑万荣这一刻却是真的有些慌乱了。
杜乘风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难不成他是真的知道自己和倭国的那些交易。
就连站在杜乘风身边的今井大悟也有些不自在了。
李世民显然也从杜乘风的话听出了一些东西,霎时脸色一变,追问道:“杜爱卿可是发现了什么”
杜乘风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这个问题,只是反问道:“皇上,据我所知,番国使团来学习交流,就算是在前朝,像钢铁冶炼技术、兵器制造技术,比如唐刀这一类的,应该都是国家机密,受朝廷严格管控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