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荷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小鱼是姐姐
郑芙起身举樽敬酒:“白虎山庄尽聚天下英豪,诸位各有风骨千秋,侠义之气灌堂。今日得见,乃是我的荣幸,为表敬意,我先敬各位三杯!”
话罢,郑芙连饮三杯,表示诚意,宋城隅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郑芙轻轻摇头,示意他无事。
见郑芙如此,在座众人大多举起了酒樽。
“郑公子身居庙堂,却有江湖之人的豪爽,实在叫人佩服,在下敬郑公子一杯!”
“郑公子既然是庄主的朋友,那就是我们白虎山庄的人,不必如此客气。”
“郑公子,在下敬你!”
一杯又一杯酒下肚,饶是郑芙自觉酒量不差,此刻亦有些微醺。
宋城隅担忧她的身体吃不消,拍手打断众人敬酒的节奏,语带不悦地说道:“郑公子舟车劳顿刚到濮阳,你们差不多就行了。”
“这怎么可以?”一个体格壮硕、有络腮胡的男子走了出来,“江湖之人的情谊是喝出来的,郑公子看起来细皮嫩肉,但酒量应该不会差,大家说是吧?哈哈哈……”
“是啊!”
“郑公子再来一杯!”
宋城隅霎时黑下脸:“越誉,你连我的话都敢不听了?”
此人名叫越誉,听闻宋城隅说话,他先是作揖,而后不卑不亢地说着:“庄主之言我自然不敢不听。如今濮阳即将被秦国攻占,我们江湖之人四海为家倒无所谓,但这么多人效忠的人只有庄主你,我们本可以自由自在,为何要替这个庙堂的阴柔之子卖命!”
“你身在我白虎山庄,就该听命行事!”宋城隅拍桌,愤怒地站了起来。
越誉分毫不畏惧宋城隅的威慑,性子一上来,以长辈自居大声斥责:“听命行事?当年老庄主仍在世的时候,为了白虎山庄从不离开濮阳,少庄主你如今继承祖业,多年来仍旧四处奔走,非但没有收敛却愈发放肆,如今随意带来一个人便要让我们认主,你将老庄主置于何地!”
“你说什么?”
一时间剑拔弩张,宋城隅神色一凌,一手握着剑柄,越誉挺直身子站在他面前,露出一副凶煞的模样。
郑芙放下酒樽,抬手压了压宋城隅的手腕,对越誉说道:“二位是一家人,不要伤了和气。”
“哼。”越誉扭过头去,指着郑芙说道,“我告诉你,白虎山庄绝不会被任何庙堂的势力所利用,与其在少庄主身上白费心思,不如早些滚回你的秦国去!阴柔至此,半分没有男子之气。”
此语一出,在场的人都沉默下来,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一则在这里的许多人大都怀着与段誉一样的心思,认为郑芙少了男子的阳刚之气,二则宋城隅曾同他们说过,郑芙是出身秦国宗室的公子,江湖人最是不羁,自然见不得被庙堂之人拘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众人都把目光转向郑芙,可她非但没有卑怯之色,虽然比越誉矮小,可她依旧直视着前方,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好了越誉,你这么说是连同我也看不起了罢?”人群中走出一个身着鹅黄色衣衫的年轻男子,身姿挺拔,有些清瘦,儒雅谦和,棱角分明的脸上是一双好看的狐狸眼,比起赵高,他的眼睛要更温和几分。他站在众多侠者之间颇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微微低头朝宋城隅作揖,“羽来迟了,望少庄主莫怪。”
宋城隅点头。
见到来人了点,越誉不由得恭谦几分,说道:“公输先生虽不擅武功,但才华卓绝,是白虎山庄的智囊,我自然是佩服的。”
(iishu)是,,,,!
第一百九十七章 请比武令
【】(iishu),
()这公输羽既然是白虎山庄的智囊,只因他不会武功便如此草率地出来替她说话,实在是太过莽撞。郑芙正觉得奇怪,公输羽突然眉目一斜,侧眼看向郑芙,笑得十分温和,“毕竟来者是客。既然是客人,那么我们总不能怠慢了郑公子。”
闻言,有的人已经开始讥笑,更有甚者附和起公输羽,越誉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果然还有后手。
郑芙轻笑一声,说道:“公输先生客气了,在下想请问先生,如何才能加入白虎山庄?”
公输羽道:“身世清白,独具特性且武功高强,或者是身怀绝技,经庄主允准后,立下誓言永不背叛白虎山庄,即可成为白虎山庄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号令天下白虎庄众?”
“为山庄出生入死,贡献巨大,最得人心者,由庄主审定授予白虎碧。还有便是请出比武令,当众设擂,击败所有挑战的白虎庄众,方同样可得白虎碧,位同庄主。”
“既然如此,那么——”郑芙回头,看向宋城隅,“烦请宋大哥七日之后请出比武令,我愿接受所有人的挑战。”
“什么?!”
“郑公子该是疯了还是痴傻……”
“这怎么可能?白虎山庄历时百年,根本没有几人能做到,更何况他还是如此瘦小的男子……”
这些人的反应很对她的胃口。江湖中人交朋友讲究一个“义”字,而这个字经常从酒里体现出来。至于更深层次的江湖地位划分,则是根据乱世的特征来实现的,越发武功高强或是有奇门异术的人,在江湖上便会愈发受人景仰。
因此,想要让这些人对他们服气,光凭宋城隅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在尚武风气的时代,武力是唯一证明自己的方式。
“你难道不要自己的身子了?我会想法子把他们带去秦国,你好好歇息便是。”宋城隅一听便急了,郑芙这些年受的伤不少,先前更是因承受钻心之损不能习武,如今要她耗费元气再行出手,势必会对她的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
郑芙摇头,坚定地说着:“若如此做,他们是不会心意地臣服与我的,唯有用这个方法才能两。我早猜到会有今日的局面,已经将寒光剑一同带来,你不要拦我。横竖就这么一次,日后我不会再伤自己的身子了。”
见宋城隅面色犹豫,公输羽适时地说道:“少庄主,我倒是觉得郑公子的提议不错,若是输了,那便权当是弟兄们茶余饭后的玩笑,不必较真。”
虽然公输羽说话依然是讽刺为主,但郑芙分毫不气愤,点点头说道:“公输先生说得不错。”
“……既然如此,那便将比武时间定于七日后的傍晚吧!”
“多谢宋大哥。”
咸阳宫甘泉宫内,嬴政站在殿前的桃树下,负手而立。
奶娘模样的女子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扶苏。扶苏浑身上下的皱纹已经消失,黝黑的眸子忽闪忽闪的,如郑芙那般有灵气。
嬴政微微低头盯着扶苏看,扶苏则好奇亲切地打量着他。
“大王,国尉来了。”蒙毅的声音。
嬴政饶有兴趣地捏了捏扶苏白嫩的脸蛋,只见得扶苏瞪着眼睛,嘴里咿咿呀呀哼着什么。
魏缭走来正巧看到这一幕,不由得露出几分诧异之色,说道:“臣以为大王一向严肃,原来在扶苏面前会是如此。”
“寡人现在就不严肃了么?”嬴政反问。
“十分严肃。”魏缭新习得蒙毅的“见好就收之术”,直言政事:“臣敢断言,最多五日卫国必定会被攻陷,大王可派遣合适的人选去设立城邑了。”
嬴政略一思索,说道:“此事寡人自有安排。如今卫国将灭,魏卿以为,是否已到论定攻伐之策的时候?”
魏缭道:“大王已经亲政,朝局安稳,秦国正是兵强马壮之时。如今大王麾下武将如云,但懂得制定攻伐策略的谋士较少。不过臣以为制定策略之事宜早不宜迟,可以先定下一个大致方向,日后再继续精进完善。想来大王早已思索良久,若能早日定下,便能尽快展开攻伐,亦能鼓舞众将和士兵们的拼杀之心。”
在嬴政面前,魏缭说话便会谦虚几分,没有那么自恋,他虽然精于兵法,可嬴政亦然。他看得出嬴政的战争头脑根本就是与他不相上下,不过身为君王,嬴政要兼顾的事情太多太多,自然不可能如他一般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并写下一些军事著作。
“寡人亦如此作想。阿毅。”
“臣在。”蒙毅往前一步。
“三日后传昌平君、王绾、李斯入宫议事,地点定在甘泉宫的雍殿。”
“是。”
“那臣呢?”魏缭皱着眉头,冥思苦想。
如今秦国之内,嬴政最信赖仰仗的军事谋臣便是魏缭,制定统一大计自然不能没有他。但在这个时候,他却仿佛在感慨与嬴政对他的不信任。
明眼人都知道,嬴政既然在他面前说,定是让他一同前来的意思。如此作态的目的,便是……
“非要寡人夸赞你?”嬴政瞥他一眼。
“呵呵呵……臣并不是这个意思。既然三日后要议此大事,那么臣便先告辞回府准备了。”
正所谓,得了便宜还卖乖。
待魏缭走后,赵高走上前行礼说道:“大王,赵长使有孕了。”
彼时嬴政正从乳娘怀里接过扶苏,问道:“哪个赵长使?”
虽然他没有提过什么人的位分,但之前他是有让郑芙替一些女子安排过位分的,其中姓赵的女子就有许多个,他没打算记住她们的名字。
“就是那个与郑夫人七分相似……”赵高说到此处,瞥见嬴政极其不善的眼神,立刻改口,“那位名叫赵沐汐的女子,乃是延请六国之时韩仓送来的赵国美人之一。”
赵高提了名字,嬴政仍然不知道是谁,但一说像郑芙,他便想起来了。正是这个缘故,他多去了她那里几次。
嬴政似是漫不经心地说着:“让她和李宓都搬去长杨宫,各居一殿。日后住进长杨宫的妃嫔一律禁足,谁敢放出来,杖杀。”又是一道残酷的旨意。
“奴才遵命。”赵高不大明白嬴政这么做的用意,不过照做总不会有错的。
(iishu)是,,,,!
第一百九十八章 策势天下
【】(iishu),
()三日后。
午时阳光正好,虽然带了些寒风,在恢弘的宫群之前亦显得微不足道。
众人等候在甘泉宫的雍殿之中,等着大秦年轻的君王前来议政。
以往吕不韦仍旧任相的时候,但凡有什么重大事宜,最后总是他姗姗来迟,有时候甚至会等到事情拖了一半才会现身。
如今吕不韦走后,最后一个人便成了嬴政。不过他从不会迟到,每次都是踩着时间点而来。若是什么时候显得他来得太晚,便是其余所有人都来得太早了些。
正如今日在雍殿内面面相觑的四人。
魏缭微笑着,不咸不淡地说道:“三位来得真早,该不会是有什么话想先行禀告大王吧?”
昌平君摸了摸颌下的黑色胡须,道:“呵呵,我没有别的目的,早早入宫不过是为了来看看我的外甥孙。”
昌平君虽然是郑芙的叔父,但是比芈姣小了六七岁,也就是说他仅仅比嬴政大了十来岁,所以他这个年纪做了叔外祖父倒是不足为奇。
“几日前我入宫面见大王之时倒是见过扶苏公子,与郑夫人长得很是相像,不过看芈相邦的样子应该是没见到小公子了。”魏缭说话毒辣的性子分毫未变,说完又看向王绾和李斯,“王内史和李延尉也是,你们有事大可挑个别的时间,不必要在议论此等重要之事前禀告大王吧?现在可好,我一早猜到你们都见不着人。反而是我两袖清风而来,只一心想着如何定下统一计策。”
李斯和王绾一齐瞥了魏缭一眼,显然是对他十分不满意。
昌平君淡笑着看他滔滔不绝,不多计较。
天才多少都是有脾气的,否则别人怎么能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呢?
“魏卿的利嘴倒是片刻不饶人。”
声音自殿外传来,几人一齐抬手作揖。
“免礼。阿毅,将地图打开。”嬴政信步走入殿内。
摆在正中间硕大方桌上的正是一张绘制于羊皮之上的大地图,上面有七国的大致分布图,以及南部百越、北部胡狄以及西部戎族的分布,上面标明了七国的重要城池、国家之间的主要关隘和地势地形。
嬴政立于四人之中,说道:“定策一事早先在朝堂上已议论多次,七国而来的客卿亦多有策论叙述。寡人以为如今已到了拟定策略的时候,诸位的主张最合时宜,不妨分别论述,尽早定策。”
昌平君先言:“如今大秦猛将成群,士卒气势正盛,东方六国已然势颓,展开最后一战已是必然,如今俨然是开启攻伐的大好时机。秦虽力强,但七国纷争百年呈胶着之态,各有民心,所以不可久战,以迅疾之势灭六国乃是上策,减少国力消耗留以统一之后安定四海为最佳。”
王绾继而说道:“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大秦经商君变法国富力强,应延续历代君王远交而近攻和离间之策。”
魏缭听完两人的言论,而后将双手放在袖子里,微微低头看了看地图,而后面向嬴政道:“王内史说得有些道理,不过缺乏凭据,那么便由臣来补据。以秦的千钧之力,诸侯不过犹如郡县之君,东方诸国明面上是‘国’,其实力已远远落后于秦。这时候秦国想消灭任何一国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臣担心的仍是‘合纵’。”
虽然魏缭说话一向高傲自负不甚客气,但他对于国家征伐和兵法学说的研究自是人间罕有,李斯点了点头道:“不错,数年前得函谷关之战可谓是惊心动魄,尽管大王带领大秦将领士兵将其击溃,心知不会有下次?即便再无法聚齐如此大规模的军队,但是一旦‘合纵’势起,一定会消耗大秦大量兵力。秦国不至于因此灭国,可却是大大妨碍统一进程。”
“乱世之中的战争比不得太平盛世那些如同蚊虫叮咬的小动小乱,稍有不慎便是倾覆的结局。李延尉这话说得便有些吹捧的意味了,你怎么知道秦国不至于因此被灭国?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东西称帝这些大事可都是先代的典例。”魏缭说到秦国灭亡,不卑不亢,毫不畏惧。
“继续说。”不触及到太后的话,嬴政对于臣子的谏言一向开明,只要有理有据,于秦国百利,随他们怎么说,怎么吵,他乐见其成。
魏缭瞥了李斯一眼,勾了勾嘴角接着说道:“智襄子刚愎为韩赵魏功灭,乃三家分晋之始,吴王夫差为越王勾践所灭,乃自以安然之故,齐为燕赵魏秦联合攻打,闵王被杀……桩桩件件的根本皆是‘纵横’二字,只不过到鬼谷子之时有了确切说法做法。当年函谷一战乃是大王善于取舍,更有函谷地利之助的缘故,否则待秦国调集各城援军,即便来得及抵抗六国的合纵之军,届时秦国皆为空兵之城,岂能抵挡西戎进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