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秘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寒青上人
可是,对于这个是否需要将家族的人手撤往西域的问题,江家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江家内部大部分的人已经对京城的斗争感到绝望,因此主张趁着有时间,应该尽早撤离。而以江寒青和江凤琴为首的一部分人却是坚决反对。他们声称,在王、李两家都未见有大规模疏散行动的情况之下,江家如果先将人手撤出京城,一旦被他人察觉,将刺激各方面的势力做出反应,后果实在无法预料。而且大战将至,反倒将人调离京城这个主战场,怎么也说不过去。同时让敌人在没有受到强烈抵抗的情况下,就轻易控制帝国的京城,只能是增加敌人的嚣张气焰,而这种主动示弱的做法,也必将使家族的士气受到巨大影响。甚至可能让天下的百姓都轻看怕死的江家。
江寒青坚持认为,京城中的最后一搏无论如何是必须进行的。为了长远的打算,不能让敌人轻易得手。
他劝说家人道:「以后的局势不可避免地将演变成为争霸天下的大规模战争。
在这样的战争中,几千名家族武士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他们的作用只能存在于京城的家族问小规模武斗中。现在为了保存这样一支在将来注定不会有太大作用的力量,却在京城遭受全面的惨败,江家会成为被天下人嘲笑唾弃的无胆匪类。所以,就算是最终要全部牺牲掉这支力量,只要能够为江家在京城的斗争中换来一个壮烈的名声,也是在所不惜的。我们平时建立这样一支武士队伍,不正是为了这种时刻能够派上用场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了该使用的时候,却又舍不得牺牲,那还能干什么大事啊?」
江寒青虽然贵为家族少主,可他的话还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激烈反对。毕竟江家在京城的数千武士,大部分都是江家血脉相连的亲人。其中大部分人和家族首脑都有这样那样的亲缘关系,甚至还有不少人在五、六代以前的祖先和江寒青一脉的袓上竟是直系至亲呢!有这样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的情况下,江寒青居然豪言壮语说要牺牲掉他们,来博取一个看上去虚幻的结果,自然是引起其他人强烈的反弹。
一时间众人对江寒青的冷嘲热讽是层出不穷,如果不是因为他家族少主的身份,也许早就将他给赶出了家门。
面对家族内部的激烈争论,江浩羽在犹豫了两三天之后,终于还是采纳了主流的意见,开始安排将家族的眷属撤离京城。他将老、弱、妇、幼每六个人编成一组,每组再分配两个武士保卫,化装成平民悄悄潜出永安府,向西域转移。
十天之内,江家有将近四千多几乎相当于全部数量的家眷,还有一千五百多精干的武士陆陆续输撤离了京城,通过各种大小道路向西域潜逃。
家族内部称颂家督英明的声音此起彼伏,而江寒青却整日铁青着脸闷闷不乐。
在他看来,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反倒将一千五百多训练有素的家族武士撤离京城,无疑相当于砍掉了自己的一只手臂。他从内心里十分反对父亲的这种做法。
「还没有与敌人展开正面交锋,就先自胆怯。这种主动撤退的做法,百弊无一利。与其这样做,还不如干脆明明白白告诉王家的人,我们江家认输了丨不跟你们斗了!你就饶了我们一家的小命吧!」
私下里,愤懑不平的江寒青忍不住对林奉先这样抱怨道。
林奉先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强自安慰江寒青道:「青哥……这个……反正形势对我们不利。能够保存- 些势力,从长远来看也是好的啊!」
他不说还好,一说之下江寒青反倒更加震怒。
「你懂什么!我们难道就一定会输给王家吗?只要熬过这半年时间,天下形势又将大变。到时候等母亲在西域的军团缓过劲来,全天下咱们又会畏惧谁呢?唉!现在这样将自己的兵力分散开来的做法,自古就是兵家大忌啊!战还没有开打,自己却将接近一半的战力给主动调离了战场。疯子!全是他妈的一群疯子!」
盛怒之下的江寒青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风度气质,忍不住就当着林奉先的面破口大骂起来。
可是再怎么愤怒,江寒青也没有能力改变事贸分毫,毕竟他还不是江家的家督,真正当家作主的还是他的老爷子。
于是江寒青继续愤怒,而江浩羽则继续安排手下撤离京城。这一切一直持续到了太平贞治六年七月二十八曰。
这一天清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通过八百里加急快递传到了京城永安府。
五天前,北雁自统区的女郡王玉冰心率领十万精骑出现在了距离京城东北面八百里的地方,并且正赵续向京城挺进。
按照帝国的法令,没有皇帝的圣旨,在京城一千里范围内绝对不允许任何一支人数在一千人以上的军队擅自调动。而现在玉冰心的十万铁骑居然出现在距京城仅仅八百里的地方,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
在这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感到一丝紧张气氛的非常时代,突然传来这样一个性的消息。顷刻间,永安府内就像一个火药桶一样被彻底炸了开来。已经对帝国江河日下的现状有所察觉的民众们,突然惊恐地发现原来形势比他们想像的还有恶劣许多,大夏帝国这辆破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顺着陡峭的山路冲到了万丈深渊的边上,怎么也刹不住车了。在这纷纷扰扰之中,京城的大街小巷里男女老少都在议论着玉冰心叛乱的事情。
而江、李、王三家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玉冰心居然会如此胆大,公然敢进军京城永安府。她是自作主张,还是有邹家在背后做指使?所有的势力都在互相打探消息,希望能够对事情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而他们所收集的资讯也千奇百怪,有的消息说玉冰心的北雁骑兵沿途打垮了碰到的所有地方部队,也有消息指各地的地方部队根本没有抵抗就全部投降了玉冰心,还有的消息竟然说有地方部队已经加入玉冰心的叛军中,主动担任前锋扑向京城而来。所有的消息虽然千差万别,却还是有那么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人都认为玉冰心确实叛变了!
而在举城混乱之中,处于漩涡中心的邹家却表现得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平静。邹家的大院门紧紧关闭,看不见有任何人进出,但也看不出有全力戒备的样子。
只是到近中午的时分,才看到靖国公邹嗣业的马车在大队武士的护卫下从院子里驰出,最终在万众瞩目中进入了皇宫。显然邹嗣业此行是急忙去向皇帝老儿表忠心的。
而更加确切的消息也在晌午过后传到了京城。玉冰心的精锐骑兵从北雁自统区出发向西南进发,沿途两千余里居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大军所到之处,各地**无能的大小官员- 个个各显神通,或弃城而逃,或投降叛军,更有甚者还主动为叛军效命,替叛军引路的、帮叛军劝降其他官员的,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到了傍晚时分,邹嗣业居然从皇宫中全身而退。
而邹嗣业回到家不到- 个时辰,皇帝的圣旨就傅到了江、王、李三家,和其他的朝廷要员府上,并且还派禁军用贴出皇榜的形式将圣旨的内容通告全城。
在圣旨中,皇帝宣称靖国公邹家是世代忠臣,玉冰心之生母虽是邹家出身,出嫁之后却已并非邹家一员,其叛变行为与邹家毫无干系。皇帝要求京城的官员百姓停止对邹家的非议,同时还声称再有妄议叛贼之事者一律就地正法。皇帝还安慰民众说,朝廷已经派出特使向各地征调援军,并要求石嫣鹰和太子率领的南征军迅速回师平叛。
可是已经大乱的人心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能够平息下来的呢。当天夜里从一更起,京城里居然零零星星的出现了抢劫和盗窃的事件。而事件发展到后来,居然演变成了乱民哄抢东西的乱象。繁华的永安府曾经是大夏王朝辉煌国运的生动写照,如今在大厦将倾之际,却又先于各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景象。京城里发生民众乱的消息刚一传入宫城之中,又惊又怒的皇帝就立刻命令禁军大队人马出动镇压。于是禁军部队就奉旨全城戒严,捕杀「伙同叛贼作乱之悍匪」。一时间整个京城里面,马蹄声、警锣声、追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大街上不时会奔过几个狂奔疾驰的禁军骑兵,而明火执仗的大队士兵更是随处可见。凡是在街上被士兵撞上的百姓,不问青红皂白全都被当作乱民给当场格杀。当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永安府已经变成了——座死寂之城,几乎每条街道都能见到有百姓横尸街头,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大街上只能见到一队队盔甲鲜明的禁军士兵来回穿行,神色紧张地执行着上级下达的巡逻任务。而江家大院里面的人此时却比普通老百姓更惶恐不安。
在京城里面发生乱的时候,江家大院里的紧张气氛也达到了最,生怕王、李两家会趁乱举事,更何况今夜执行任务的禁军全是翊宇所掌握的军队。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江家所有的人都得到通知,晚上睡觉不能脱衣服,会武功的人必须将兵器放在身边,随身物品也要收拾妥当,一旦有事发生立刻集合在一起,听从命令展开行动。
而以江浩羽、江寒青父子为首的江家要员们则聚集在一起,彻夜商讨局势和应对的方法,而其中更多的则是在讨论逃跑时的计划。
会上所有的人都赞同化整为零逃出京城的计划,面对翊宇而掌握的强大禁军,普通武士就算集合成队也不是对手,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在离京之后的逃跑方向上,众人又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像江家近来举行的几次会议一样,一会儿人们就吵得面红脖子粗。江浩羽知道动乱年代,人心已经无法控制,迫于无奈只能宣布道:「既然大家都同意化整为零撤离京城,那具体撤退的路径也由各人自行决定吧!没必要在这里争论!如果都沿一条线走,那不和大队人马集体撤退一样的效果!」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刻,在江家大院的几个院门外,从四更时分起就陆续有大队的禁军人马出现,封锁了江家大院通往外界的所有路径。
江家的武士们立刻被全部集合起来,登上院墙承担防守的任务。在明晃晃的灯光照耀下,可以看到外面密密麻麻全是御林军的士兵。
江浩羽也登上了城头,向下面喊话道:「弟兄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为什么包_ 我们镇国公大院?」
下面- 个御林军军官回答道:「京城里出现乱?皇上担心乱民冲击四大国公家族,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特派御林军分兵来保卫!」
江寒青站在父亲身边鐡青着脸道:「也不知道是皇帝害怕我们趁乱起兵,还是翊宇他们要准备下手了!」
江浩羽又向下面大喊道:「我们江家有能力自保,不会遭受乱民的危害!你们还是撤军吧,皇城和宫城才更需要兵士守卫!
可是这- 次下面连答话的声音都没有了,江浩羽望了儿子一眼,摇头叹气道:「不管是皇帝,还是翊宇的命令,反正这次都是要吃定我们了」江寒青嘟哝道:「是啊!被人家的军队给包围了,手里又只有这么一千来人,就是想拼杀- 阵都没有本钱啊!」
江浩羽明白儿子是在责怪不应该将家人那么早就撤离京城,可是现在又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是重重地叹口气罢了。
到了天明时分,江家先后派出好几批人试图去劝说御林军退兵,却全都被外面驻守的兵士们给赶了回来,显然对方是铁了心要把这江家围个水泄不通。
经过前面十几天的疏散行动,江家的老弱妇孺基本上都已经撤离了京城,留在大院里的还有一千来人,几乎全是家族的精锐武士。虽然相对来说负担小多了,但是实力的衰弱却也是明显不过的事实。
被断绝了与外界的来往,江家不要说撤离,就是连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只能在惶惑中焦虑地关注着外面包围大院的御林军的动静。
可是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外面的御林军人数虽多,却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除了大队人马换岗外,其余时候简直就是无声无息,实在让人琢磨不透他们的任务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局面足足持续了三天,三天里御林军没有任何动作,却始终不让江家的人出门。江家曾经试圆借口购买菜蔬食品想要派人出去,却也被御林军给拒绝。
不过这些御林军似乎也不是故意为难江家,居然还主动派人给江家运了他们需要的粮食和其他日用品。这一来,却又更加让江家搞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有些时候,江寒青甚至自问道「难道他们真的是在保卫我们江家大院的安全?」
三天里江家就好像完全与世界隔离了一般,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第四天的早晨。
太平贞治六年八月初一,当曙光照射到永安府的时候,在江家大院外驻守的御林军突然动起来。口令声、跑步声、喊叫声、金属碰撞声连绵不绝。
以为决定性的时刻就要来到,江家所有能够上阵的武士都披上了盔甲,手执兵器聚集在院墙根下,随时准备冲上城墙迎接御林军的进攻。少量不能上阵的老弱妇孺则每人分配了一把匕首,一旦城被攻破他们就将使用这器物来了结自己的生命。
让江家众人意想不到的是,院外聚集的御林军整队完毕之后,居然迅速撤离开去。
转眼间,当初屯军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一片空地。
站在城楼上的江家首领们一个个无不喜形于色,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情况无疑是在鬼门关里走了—遭却又成功逃出来。
江家的细作三天来第一次被派到了街上,不一会儿大量的情报就传回了院子中。
原来,在前面三天里被御林军包围的不光是江家,受到同样待遇的还有李家和郎家,甚至连王家也没有能够逃过围困的命运。皇帝要对四大国公家族下毒手的传言,一时间在京城里盛嚣尘上。
而今天早上,包围四大国公家族的御林军队伍却全部撤围,急速开拔出城而去。看样子京城外面可能又有了什么大事情发生。
听到这些消息,江寒青心里不禁纳闷:「这皇帝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啊?派军队包围了四大国公家族,连续围了三天,又这么匆匆忙忙将军队撤出城去。翊宇在中间又忙活些什么?他跟王家是盟友,为什么不想办法替王家解围?或者是他早就知道这次的围困是有惊无险?」
各种令江寒青困惑的念头纷至沓来,仓促间他又哪里理得清头绪,只能是和同样茫然的父亲交流意见。
正在父子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探子又有新的情报传了回来。
「特勤人的骑兵前哨已经出现在距离京城不到六百里的地方……」
来人的话还没有说完,江寒青便急急打断问道:「那「飞鹰军团,的动向可否知道?」
报信的探子回答道:「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外面都传言「飞鹰军圆,已经在帝国边境被特勤人给彻底搫溃!」
这一次的消息真是具有无比的震撼力,让江家父子面面相觑,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江寒青首先从震惊中回复过来后,叹了一口气对父亲道:「石嫣鹰的「飞鹰军团真的被击溃了?我不相信!我倒觉得她可能真的是和特勤人勾结在一起了!」
说这话的时候,江寒青不禁想起了前不久母亲来信告知所说的「侦骑得悉,石之军团已挥军南下,特勤蛮兵亦尾随其后」。而且送信来的耿思敏也说沿途已经碰到「飞鹰军团」的前哨侦骑。江寒青几乎可以断定,石嫣鹰的军团已经到达京城永安府附近,正窥伺着这天下最雄伟的城市,随时准备攫取胜利的果实。
江浩羽听了儿子的话,面色凝重地点了一下头回答道:「天下无敌的「飞鹰军团,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特勤人搫败?再想想石嫣鹰回京前,居然能和豺狼成性的特勤人达成协定让其退兵,当时我就觉得奇怪!现在想来这正是双方勾结一起的征兆啊!看来我们这段时间的担忧真的成为了事实!」
江寒青咬牙道:「这可恶的石嫣鹰为了一己之私,居然敢勾结外族涂炭生越,简直是……」
恶毒的咒骂刚要出口,江寒青却又立刻将之咽了回去。因为他突然想起,这种为了私欲勾结外敌出卖民族的事情,他在去年就已经到邱特人那边干过了一票。
这时他又怎么还好意思骂人家石嫣鹰呢!
想到这里,江寒青心里却又有了一种得意洋洋的感觉,一丝笑意忍不住便挂在了唇角。
「这石嫣鹰行事的作风就和她夫君我一模一样,真不愧是我未来的好皇妃」在这不利的局势下,江寒青居然还能够腾出心思来做自我陶醉般的幻想,不要说石嫣鹰,就是站在面前的江浩羽如果知道儿子的想法,恐怕都会立刻一耳光给他抽了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