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毁箭楼
    昏暗的地道之,狰狞的西凉军挺着长枪,冲出黑暗,杀向官军。 官军只看见大火燃起后,处于前锋的一万多人都尽皆胸闷气短,双手掐着脖子,大口大口地咳嗽,但却连往身后逃跑的能力都丧失了,一个接一个地晕倒在地。官军根本不知道,这是因为火燃烧消耗了氧气所致,都以为这是西凉军会用妖术,不然的话,怎么一万多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前倒向后官军士兵互相传说,使得恐怖的气氛在官军之间很快传染开来。这时,昏暗的地道,响起了阵阵喧嚣的喊杀声。官军侧耳一听,正是西凉军最著名的“风风风”的口号,不少官军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紧接着,喊杀声越来越近,官军士卒都紧握着兵器,鼓足勇气,但却慢慢地向后退却。突然,黑暗之,弓弦牵引声大作,数十支箭穿破黑暗,将最前面的五个官军士卒射成刺猬。

    五人倒下后,官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了火把,往后逃跑。地道只能容纳三个人同时通过。黑暗之,又伸手不见五指。官军很快发生了踩踏,众多士兵堵在地道,动弹不得。在这时,忽然有火把照亮了地道,一名军士高喊:“降者不杀!”一听这话,拥堵得动弹不得的众多官军,只好投降。西凉军越过了这些人后,又继续追击,追了正在逃跑的另一部官军,杀得官军大败,血腥味充斥整个地道。在地面的袁绍听说之后,震惊不已。眼看着西凉军要沿着地道,追到官军的大营来,袁绍立即传令将地道口封起来,这才拦住了一往无前的西凉军。

    但封闭了地道口,却也给袁绍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当地道口被填埋封闭时,地道还有三万士卒没有到大营的地面来。地道口被填埋封闭后,这三万余人是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拥堵在狭窄的地道里,等着西凉军。遭到背叛和抛弃的悲愤之情,逐渐将这三万官军士卒给吞没掉。等西凉军前锋追过来,还没等西凉军喊出“降者不杀”的口号,这三万多人立即扔了手的刀剑,抱头投降。

    西凉军士们一看,这么多人都投降了,看得眼花缭乱,简直不敢相信。西凉军也停下了杀戮,收集降兵的兵器,将降兵押回大散关。这时,地道之的氧气增多后,那些因缺氧而暂时晕倒的一万多官军士兵,也都逐渐苏醒过来。醒来之后,他们的兵器早已被收走。无力抵抗的他们,只有投降这一条路。聘本来只是想再次打击一下袁绍的嚣张气焰,却歪打正着,出人意料的收降了近四万三千多名官军。这让聘高兴坏了!官军阵亡了一万几千人,现在袁绍又愚蠢地给他奉四万三千人,那袁绍现在的兵力,也只有十四万多士兵了。二十万带甲之兵,不过十天,减少了将近六万。而聘这边,因为防守得当,没有让一个官军士兵爬关来,没有和官军士卒短兵相接,只是居高临下地放箭和抛掷巨石滚木,故而无一人战死,只有十几名兵士不小心举起巨石被砸到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断粮之险
    压死了大散关下的几千官军士兵,大火继续肆虐,又烧到了距离大散关近的数百个官军,使他们满地打滚,四处逃窜。 袁绍没想到,他要毁掉的箭楼,却被聘巧妙地利用,成了守卫大散关的一大利器。大散关下,大火汹汹,官军也不能冒着大火再强攻大散关。攻城器械,也都付之一炬。士卒也付出了将近一万人的损失。袁绍绝望地闭起了双眼,传令官军撤退回营。四次大败,袁绍损失了七万人。还有十三万人的官军,已经让袁绍再也提不起兴趣。袁绍大怒,之后的每一天,都命令官军不停不歇地攻城。

    没有了箭楼的支援,大散关的险要下降了不少。从此官军只要顶着盾牌,损失下降不少。每日攻城,只不过损失几百人。但聘有分批次守关的策略,没有因为官军没日没夜地猛攻而崩溃。在猛攻了大散关又五天之后,袁绍这才回过味来。他发现每一个时辰,西凉军总要退下一次,然后又出现新一批的西凉军。袁绍意识到,这是聘将西凉军分成不同的批次,轮流替换着守关,所以面临官军的猛攻,西凉军总是能保持着充沛的体力,毫无疲乏之象。

    袁绍也对症下药,将十三万大军分成十三批,也轮流来猛攻大散关。这下,坚固不催的大散关开始动摇了。面对官军的分次攻击,西凉军,也开始陷入了措手不及、疲于应付的境地之,一如之前的官军。战争的主动权,也从聘转到了袁绍的手里。官军每日猛攻,每日都有众多的官军从云梯车爬关墙来,和西凉军短兵相接。幸好西凉军官军更为骁勇善战,才没有让大散关陷落。负责撞开关门的官军,也很快将关门撞得变形。只是西凉军疯狂地反扑,才没让关门被攻开。聘越来越疲于应付,只能寄希望于刘范,能快些攻克陈仓,然后再分兵来偷袭袁绍部。

    而这时,刘范也不轻松。自从渭水之战后,皇甫嵩等坚守陈仓城,再也不出城来。刘范派大将每日前去挑战,试图激怒皇甫嵩。但皇甫嵩这时候,大将之风来了,没有当。刘范也不敢攻城,顾及到西凉军损失太多。双方这么僵持着。但对刘范不利的事,皇甫嵩的军粮十分充足,一年之内都不会断粮。但西凉军的军粮却又所剩无几。郭嘉和贾诩对于断粮也没有什么办法,他们再怎么足智多谋,也总不能给刘范变出军粮来。眼看着军要断粮,刘范愁得每日是以酒浇愁,不知如何是好。刘范知道,守在陈仓城的曹操,也一定正在和皇甫嵩等人饮酒。但曹操之饮酒,并不是如刘范这样以酒浇愁,而是饮酒作乐,置酒高歌。曹操一定在想,刘范过不了几天会断粮,他能打败刘范,毫不费力地收复关西三州,实现他“征西将军”的梦想了。

    刘范甚至开始想,这一次他是否要因为断粮而战败一旦断粮,西凉军丧失了战斗力,他苦心经营的西北三州,也会被朝廷一朝夺去,他和他的家人甚至会身首异处。而断粮



第四百八十八章 毁家纡难
    刘范询问道:“那这次师父运来了多少粮草,这些军粮可应付大军几时”

    卢植摇摇头,说道:“今天这一批,是最后的一批了。 为师搬空了全凉州十六郡的府库,连将要腐烂的粮食一粒也没放过,都给运到了这里,也仅仅有七万多石。这七万多石,在路途还让屯田军给消耗了三万多石。毕竟他们虽不是正规军,也得吃喝。四万石粮草,只能供应西凉军、军医和屯田军两天。”

    刘范皱眉,说道:“加起营之粮,现在只有四天之粮了!”

    卢植也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啊,凉州太过贫瘠,天州和昆州又尚未开发。若是你当初选择了冀州或者荆州,一生征战,都不会出现断粮之风险。不过,既然已经选择了凉州、天州和昆州,子楷你要守住这关西之地。”

    刘范又是叹一口气,说道:“弟子也是有心无力。如今,皇甫嵩已经坚守陈仓长达一月,从不敢出城与我军决战。弟子在想,若是明日弟子命全军猛攻陈仓,是否能攻克陈仓”

    卢植说道:“陈仓乃坚城,不是一般小邑可。况且,盟军还有十三万人。他们前几日一直被西凉军打得节节败退,而这几日听说西凉军快要断粮,必定是士气大涨。且你多次挑战,皇甫嵩都不准盟军出战,盟军必是憋了一肚子气。老夫深知,皇甫嵩又有多年征战的经验,指挥起盛气凌人的盟军守住陈仓,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之事。”

    刘范气馁地说道:“既然攻城又不成,军粮又即将断绝,下一步,弟子可只有杀掉战马,充作军粮这一条路了。等战马都吃光了,皇甫嵩还是不出城,弟子岂不是要败了”

    卢植说道:“事情还没有恶化到那等地步,子楷不要气馁。想当初,高皇帝与项羽大战,数次被项羽打得丢儿弃女。连太皇都被他扔下,差点让项羽给烹煮。高皇帝的境况,可不你今天的境况轻松多少。但高皇帝一战成功,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可见,时势之变化,并非人所能知。子楷再耐心等待战机,或许反败为胜,也不是不可能。”

    刘范说道:“师父说的是。但军粮之断绝,只在四天之内。四天之后,若是军粮还没有得到补充,弟子必败无疑!”

    卢植思考了片刻,忽然露出一个笑容,笑道:“军粮之事,何须忧虑子楷放心,为师不日可提供数十万石军粮!”

    刘范精神一振,说道:“师父如何能变出如此之多的军粮”

    卢植笑道:“除却天州与昆州外,凉州百姓三百数十万迁移到凉州已历三年之久。期间,子楷多次减免税粮。想必,凉州百姓应该有足够的粮食。若能让他们拿出自家的粮食来助军的话,又是数十万石粮草,可供大军半月之用!”

    刘范一听这话,立即拒绝道:“不可不可,此计万万不可!凉州百姓,是吾子民,久在弟子治下,奉弟子为父母官,怎能强逼之献出粮草弟子怎能忍心,让他们如此所为”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燕再乱
    得到了全凉州的鼎力支持,刘范感动万分。 从古至今,哪里有百姓如此尊奉其统治者的凉州百姓其实并未将刘范视为统治者,而是视之为保护者,甚至是救命恩人。刘范发誓,将来打败了十军会攻,一定要厚赏全凉州的百姓。有了凉州百姓的毁家纾难,刘范又暂时平稳地渡过了断粮的危机。但刘范知道,若是皇甫嵩继续坚守不出,过了半个月,他还是会断粮。刘范只能寄希望于盟军出城来。

    在西域,庞德部也没了安宁。自从刘范正式称王之后,朝廷也大举出兵进攻西凉。五十八万大军举世无双,声势浩大。这一消息传到了遥远的西域,被朝廷的探子以讹传讹,传成了有足足一百万的大军,正在皇甫嵩的统领下,围住街亭城猛攻。而刘范只能坚守街亭城,风雨飘摇,摇摇欲坠。这一消息传来,西域二州境内皆是人心惶惶,心怀鬼胎的人,更是颇相煽动。这些人,无疑是黑山军的各个头领,张角、李大目等人。这些人一进来西州境内,被分配到天州和昆州去以工代赈,干一些诸如开垦耕地、修建城池的活。这些活,让新移民来干,自然是顺理成章,无所怨言。但张燕这些头目不同。他们做了黑山军的头目,自然生活奢靡了不少,不再像以前穷苦的日子那样。已经过惯了奢靡的生活的张燕等人,再想让他们穿着布衣,拿着农具,在田里辛勤劳作,这让他们不自在多了。如果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一介布衣,没当头目,当然他们不会对以工代赈有什么不满。但既然他们已经做过了人人,绝不甘心再做人下人。这时,恰逢刘范被朝廷斥为反贼,统大军来攻击弱小的西州,张燕等人看到了重新做回人人的希望。

    刘范把主要兵力布置在东线,以防范皇甫嵩率领的四支大军。而奉命抵御大月氏和乌孙的田丰、赵云和张郃的西征军,还在跋涉的路。天州和昆州,只有庞德部五千铁骑,以及两位州牧——刘虞和黄琬组建的几万屯田军而已。屯田军其实刚刚才招揽到三五万人,军事训练都没有进行过,一点战斗经验也没有。可以说,整个天州和昆州方圆两千里的大地,只有区区五千铁骑是正规军。庞德只有屈指可数的五千人马,却要守卫方圆两千里之地、保护数百万的新移民,这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悬。

    同样觉得很悬的,不仅是庞德自己,还有张燕等人。张燕很快又召集了和他一样,不愿以工代赈做苦力的黄巾军头目,商量发动叛变的事宜。所有投奔来的头目都同意发动叛乱,但这时他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黑山军原本有男女老少一百多万人,除开被董卓掳去的四十二万人,其他人都来了西域。当张燕暗煽动之时,又在官府的大门用石灰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反动标语,又派人联络以前的黑山军部众。但曾经的部众,却很少有人再愿意追随张燕。接到联络的消息后,还向官府告发。

    这让张燕十分气馁。他如何也想不到,土地是农民的根。黑



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御
    于是,在十月旬,张燕在精绝城像模像样地举行了誓师仪式,并杀了精绝城的大小官员来祭旗,然后率领他的两万大军,拿着镰刀锄头,浩浩荡荡地朝在精绝城正北方向三百里的它乾城开拔而去。(%¥¥)果如张燕所料,其他头目,如李大目、张白骑、雷公、黄龙等黑山军头目,在西域二州各地都发动了叛乱,以响应张燕的号召。但这些头目的追随者没有张燕的死忠分子那么多,最多的李大目只有两千人。李大目也想攻占一个城池,以获取足够的粮草,但是攻打天州的治所焉耆城受挫,被刘虞率领的五千多屯田军打败。李大目只得沿途抢掠各个以工代赈的百姓,收揽到很少的粮草。整个西域,黑山军的叛乱遍地开花,共有十六股叛军,约莫有六万人之多。张燕自号平难郎将后,名正言顺地命令其他十五路叛军听他的指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它乾城下,一共围攻驻守它乾城的庞德率领的西凉铁骑五千控弦之士。

    而庞德接到了锦衣卫对黑山军死灰复燃的消息后,有士人建议他趁黑山军还没有集结完成,利用西凉铁骑的速度优势,赶在各路反军还没有汇聚到它乾城下时,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逐个逐个地将十六路反军打败。按理说,这是一条极好的策略。当年朝廷镇压黄巾军时,也是采取了自皇甫嵩部和朱儁部拖住张梁,卢植攻击黄巾军的主力——张角的策略。朝廷意图等卢植击破了张角,再来收拾张梁,这也是逐个击破的策略,目的是让黄巾军聚拢不到一起,消除黄巾军对洛阳的合围。如此高明的战略,庞德听闻之后,居然没有采纳,而是仅仅厚赏了给他献策的士人,然后还是按兵不动,蛰伏在它乾城。眼看着张燕等人越来越逼近它乾城,庞德也是无动于衷,只是对所率铁骑多加操练。

    面对强敌的步步紧逼,庞德的消极怠工,引得全西域二州的人都非常不满。因为当张燕扯旗造反时,田丰和张辽、赵云,不过率军从姑臧走到了山丹。援军一时间无法赶到,庞德身肩负着西域二州的安危。但庞德对黑山军仿佛是充耳不闻,置若罔闻,根本不主动出击,眼睁睁地看着黑山军呈合围它乾城之势。整个西域,人人都惶急不安,唯有庞德一人,有如聋哑了一般。

    等过了半月,到了十一月初,距离它乾城最近的李大目率先抵达了它乾城下,安营扎寨。随后三天,张燕和其他十四支叛军,也都抵达了它乾城之下。叛军没有经过多少羁绊,很快确立了张燕的首领地位,各叛军都受张燕节制。这时,昆州牧黄琬也赶到了它乾城。它要敦促庞德快速击败叛军。黄琬一到它乾,立即严厉地质问庞德,说道:“庞令明身为凉王驻守西域大将,为何坐视黑山贼复起而不管难道你也想学张燕反耶!”这句话,说得很重了。

    但庞德却一点也没生气,只是淡淡一笑。庞德说道:“黄大人误会了,某庞令明受凉王知遇之恩,怎会反叛凉王”

    黄琬说道:“那本州牧听闻,有人向你献了逐个击破之策,你为何不用在它乾城按兵不动,坐视黑山贼沿途荼毒生灵你要知道,军师田丰等尚未至西域,西域是否安全,全靠你一部之力你却躲藏在这它乾城,是惧战乎”



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谋
    庞德说道“那多谢大人了。 黑山军只不过攻下一座精绝城而已,所得军粮太少,最缺乏军粮。只要某率众佯装逃跑时,命军士们赶着牛羊、拉着一车车的粮食从它乾城逃出来,会给张燕等贼寇造成这样一个假象,让他们以为某已经将它乾城的粮食以及牛羊都给带走了,它乾城是空城一座。黑山军对空无一物的它乾城绝无兴趣,必紧追我军不舍。不然,黑山军缺乏军粮,只能相继饿死。”

    黄琬越来越觉得,庞德此人是一员智将,从开头到现在,黄琬对庞德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琬说道“庞将军说的没错。难道将军是想,借此把张燕等叛贼给困死吗如果是如此,倒也可行。但是拖延时日太长,恐生变故!”

    庞德笑道“看来,某是和大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某从一开始,打算毕其功于一役,一战而歼灭黑山军。黑山军一日不除,西域二州之数百万黎民一日不敢以工代赈,开发西域。所以,某早有计谋,可一战而剿灭之,不需将其困死。”

    黄琬惊讶不已,没想到庞德看似是窝在它乾城里按兵不动,放任十六路黑山叛军从四面八方朝他包围而来,但其实是胸有成竹,后发制人,谋定而后动。庞德能如此,那证明他已经能有把握一举镇压下黑山叛军,黄琬也没有那么忧虑了。黄琬好地说道“哦将军之计,不知是何鬼谋”

    庞德依旧是笑着,说道“某此计谋,怎堪称鬼谋某四处查看它乾城地形地势,发现这它乾城是乃西域之正央,是为人之心脏。而在它乾城外西方五十里处,有一山谷,名曰‘一马谷’,土人告知某曰,一马谷之意,便是此山谷极为狭窄,仅仅能容纳一马通过。一马谷之谷道,长达三里。过了谷道之后,内乃一狭小盆地,有方圆二里之广。此盆地是草原,西域土人唤之为一马原,意同一马谷,极言一马谷之难以通过,只有一马能走过一马谷,而进入一马原。在一马谷之,有破碎山石极多,极为容易将之推下。某之计,是示之黑山叛军以弱,使张燕等贼寇以为,其黑山叛军人多势众,而我西凉铁骑人不过五千,某惧战,不敢与之短兵相接,只好弃城逃走。张燕等贼寇历来猖獗狂妄,必某计,挥军追杀我之铁骑。且某将弃城逃跑时,命铁骑带着万千牛羊,每人身带金银细软,以引诱黑山叛军。黑山叛军,本是一群乱匪,鸡鸣狗盗之徒而已。若见了五千人马身俱是财货,必定追来。再者,某再命军士们拉着一车车的口袋。口袋用沙子装满,让黑山叛军以为此乃粮食。缺乏军粮的黑山军,饥饿难耐,必不疑有诈,尾随追来。然后,某率部进入一马谷,在一马谷设伏。黑山军追入一马谷,进入一马原,某便可伏击之。若黑山叛军企图逃出一马原,某可命军士在一马谷推下巨石,将之砸死,并将一马谷封死。黑山叛军逃不出一马原,某在原放箭射杀之,再以铁骑冲杀之,黑山军不能抵挡,必败无疑!此乃引诱伏击之计!”

    黄琬听得一愣一愣的,根本说不出话来,等庞



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
    庞德笑道“果如大人所言。 明日,某便要设计除掉黑山军,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黄琬说道“将军谋,本官当同去一观!”

    于是,黄琬与庞德达成一致,决定明日引诱黑山军伏。这时,黑山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也无力夜袭它乾城。庞德也没有夜袭黑山军。等到第二天天明,张燕擂鼓聚将,催动人马出了大营,将身来到它乾城下。张燕出阵,没还等张燕劝降庞德,庞德突然打开了它乾城的西门,率领五千西凉铁骑从西门逃出城来,向西边逃窜而去。这让黑山军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这庞德是怎么想的。李大目疑惑不解说道“这贼将庞德为何一仗未打,竟然立即率众弃城逃跑”
1...99100101102103...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