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刘范的军粮已经被一百万参战的人吃得只剩下了七十万石,再过十天,西凉军要断粮了。断粮




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关之重
    大散关高耸巍峨的关墙,此刻伫立着一道背影,他正远远地向北望去,一手搭在关墙厚实的女墙,一手紧握着挂在腰间的宝剑。 毫无疑问,这人便是大散关守将聘。聘是荆州人氏,与刘范是同乡。在刘范平定黄巾之乱后载着滔天的声誉和皇帝重重的赏赐衣锦还乡后,听闻刘范要还乡,聘与魏延两个少年游侠,早仰慕刘范之少年英雄,又听闻刘范即将要赴任征北将军,和枭雄檀石槐对敌,势必要招募将佐军士,于是两个年不满二十、与刘范一样都未曾加冠的少年,四处打听到刘范的返家之路,特意在半路等候刘范。他们想着,可以求刘范任他们为一二侍卫,如此他们也心满意足了。但没想到刘范陡然听说他们的姓名,却精神为之一振,从此之后,对他们二人委以重任,甚至是一营主将,统领一营数千骁骑。

    白云苍狗之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三年过去了,聘始终忘不了当年的幸事。那个问题仍然盘绕在聘的脑海,久久未曾散去:为何刘范一听他们的名字,对他们如此之厚爱毕竟,他和魏延都还没有加冠,至于军旅之事,更是一窍不通,还是在后来的军旅生涯慢慢培养而来。难不成,刘范会算命看字,透过人之姓名,便可看出此人之本事、前程聘心想。但要是真如此的话,那刘范也太过厉害了!这等本事,聘只听说当时只有左慈和于吉两位道人拥有。尤其是左慈,通晓天遁、地遁和人遁,当能有如此神力。刘范难不成也有着左慈一样的道行聘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聘知道的,是不管怎样,刘范对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建立征北军时,早早地立他为一营主将。如此重用,实在令聘感动不已。而这一次,刘范将大散关之守备交给他,这更令聘觉得骄傲。

    临行之前,聘之家奴对他嚼舌根,说凉王之所以把大散关交给他,是要借盟军之手,除掉聘。聘立即命人杀了这个家奴。聘知道,刘范不可能如此对他。大散关自然是首当其冲,但大散关一旦有失,凉州十六郡会面临陷落之危,刘范也会倾覆。换言之,大散关是刘范的要害所在。只要聘投降盟军,大开大散关,刘范必死无疑。刘范又怎会利用他之要害,来谋害聘呢更何况,刘范果真要杀聘,根本不必如此费力,一道军令下达,聘自然授首。

    相反的是,刘范将大散关交给聘把守,这才体现出刘范是真心信任他。大散关对于刘范而言,有如心脏一般重要。大散关若坚若磐石,刘范必胜;大散关不幸被攻下,则刘范必败。刘范多谋,当会体察如此道理。将大散关交付聘,是把刘范自己的身家性命、成败荣辱都托付给他。这一份信任,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能在众多猛将之脱颖而出,赢得刘范的信任,聘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战启
    袁绍厉声说道:“自古意图弑君篡位者,都不得好死。 王莽篡汉自立,盗窃神器,自号新帝,到头来却被长安一市民杀死,可为你主刘范之借鉴。如今,车骑将军皇甫嵩率领数十万王师,正在陈仓与之鏖战。虽三败于刘范之手,但元气未伤,不日即可击败刘范,收复凉州。而袁某,也奉命率领二十万带甲之兵,前来攻取大散关。刘范缺兵少将,想必派给你将军的兵,也不会有多少。看来,大散关是守不住了。只要大散关一攻克,刘范必败无疑。而你又不能将某抵挡在关外。某欣赏你之胆略,不愿看到你死在王师手。听某一劝,趁早献关开降,投诚王师。这正是昔日伏波之弃隗嚣而降光武,日后史记载,你也是忠臣良将,不必再是附逆叛贼。如何不好”伏波将军马援曾是隗嚣之将,后归降于汉。

    聘一字一句地听袁绍说,并没有打断袁绍,这反倒让袁绍觉得,聘是可以被拉拢动摇的。袁绍却没料到,聘听完袁绍之劝降,不仅没有立即开关投诚,而是竟然噗嗤一笑,拍着女墙止不住地笑。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大散关下,重重传响。笑声之,袁绍听不见一丝恐惧之意,倒是听见了讽刺。袁绍一张脸,“刷”地黑了。袁绍怒道:“你笑什么”

    聘伏在女墙之,将头探出女墙的缺口,说道:“本将不笑别者,但笑你袁本初真是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袁绍的脸更黑了。聘笑道:“朝廷乃是正统,凉王乃是叛逆,如这等废话者,可不必再言。我家凉王,乃不世出之英雄,势必会扫清四海,席卷天下!皇甫嵩百战名将,曹操谋出十军会攻,二人空有将近六十万大军,却也三次大败在凉王手,不能奈何,便是明证!他们二人皆如此,你又算得了什么东西!收起劝降的那一套,这对本将无用!实话告诉你,只要我仲业还有一口气在,绝不会放一个官军越过大散关!若是你硬要越关入侵,那先踩着我仲业之尸体过去!不然,你袁本初绝不会攻下大散关!袁本初你给我记好了,保护西州安危者,不是这大散关,而是西州人!攻克这座险关易,撼动我西州三州千万人众难!”

    聘一语惊人,袁绍也不得不为之惊诧许久,不敢再言。大散关的一万西凉军,精神抖擞,齐齐高呼呐喊。袁绍见聘终不可劝降,于是拨马回走,临走前甩下一句狠话:“哼!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这让你尝尝官军的厉害!”话音未落,聘拿下一支硬弓,瞄准了袁绍,朝他射出一箭。袁绍急忙躲避,没被射。

    袁绍回到了官军阵前,以为聘如此张狂,严词拒绝了劝降,又朝他放了一箭,官军应当会痛恨聘。却没想到,官军木木地看着袁绍铩羽而归,没有一点对聘的痛恨。这二十万官军,都是郡国兵,根本不仇恨刘范,反而倾慕已久。其还有来自冀州的郡国兵,对为他们平定黄



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关之难
    袁绍厉声说道:“自古意图弑君篡位者,都不得好死。 王莽篡汉自立,盗窃神器,自号新帝,到头来却被长安一市民杀死,可为你主刘范之借鉴。如今,车骑将军皇甫嵩率领数十万王师,正在陈仓与之鏖战。虽三败于刘范之手,但元气未伤,不日即可击败刘范,收复凉州。而袁某,也奉命率领二十万带甲之兵,前来攻取大散关。刘范缺兵少将,想必派给你将军的兵,也不会有多少。看来,大散关是守不住了。只要大散关一攻克,刘范必败无疑。而你又不能将某抵挡在关外。某欣赏你之胆略,不愿看到你死在王师手。听某一劝,趁早献关开降,投诚王师。这正是昔日伏波之弃隗嚣而降光武,日后史记载,你也是忠臣良将,不必再是附逆叛贼。如何不好”伏波将军马援曾是隗嚣之将,后归降于汉。

    聘一字一句地听袁绍说,并没有打断袁绍,这反倒让袁绍觉得,聘是可以被拉拢动摇的。袁绍却没料到,聘听完袁绍之劝降,不仅没有立即开关投诚,而是竟然噗嗤一笑,拍着女墙止不住地笑。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大散关下,重重传响。笑声之,袁绍听不见一丝恐惧之意,倒是听见了讽刺。袁绍一张脸,“刷”地黑了。袁绍怒道:“你笑什么”

    聘伏在女墙之,将头探出女墙的缺口,说道:“本将不笑别者,但笑你袁本初真是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袁绍的脸更黑了。聘笑道:“朝廷乃是正统,凉王乃是叛逆,如这等废话者,可不必再言。我家凉王,乃不世出之英雄,势必会扫清四海,席卷天下!皇甫嵩百战名将,曹操谋出十军会攻,二人空有将近六十万大军,却也三次大败在凉王手,不能奈何,便是明证!他们二人皆如此,你又算得了什么东西!收起劝降的那一套,这对本将无用!实话告诉你,只要我仲业还有一口气在,绝不会放一个官军越过大散关!若是你硬要越关入侵,那先踩着我仲业之尸体过去!不然,你袁本初绝不会攻下大散关!袁本初你给我记好了,保护西州安危者,不是这大散关,而是西州人!攻克这座险关易,撼动我西州三州千万人众难!”

    聘一语惊人,袁绍也不得不为之惊诧许久,不敢再言。大散关的一万西凉军,精神抖擞,齐齐高呼呐喊。袁绍见聘终不可劝降,于是拨马回走,临走前甩下一句狠话:“哼!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这让你尝尝官军的厉害!”话音未落,聘拿下一支硬弓,瞄准了袁绍,朝他射出一箭。袁绍急忙躲避,没被射。

    袁绍回到了官军阵前,以为聘如此张狂,严词拒绝了劝降,又朝他放了一箭,官军应当会痛恨聘。却没想到,官军木木地看着袁绍铩羽而归,没有一点对聘的痛恨。这二十万官军,都是郡国兵,根本不仇恨刘范,反而倾慕已久。其还有来自冀州的郡国兵,对为他们平定黄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
    聘一看,惊呼这袁绍打仗起来倒还有几分才干,居然这么快想到了破解他的陷阱的办法。 对袁绍的行为,聘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命大散和箭楼的步弓手和步弩手趁着官军被阻拦在陷阱之前无法前进,聚成一团,放箭射杀。因官军聚集在陷阱之前太过密集,所以西凉军的箭矢造成了官军大量的死伤,倒下的官军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地面钉满了箭矢。这一情况,直到陷阱被填平后才有了改善。等陷阱被十几万个装满泥土的袋子填满之后,天堑变通途,西凉军再也无法阻拦官军的冲城车和云梯车的步步紧逼了。袁绍看到这一幕,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眼看冲城车和云梯车距离大散关越来越紧,聘意识到,要想将官军阻挡在关外,必须先把这些云梯车和冲城车给毁掉。没有了云梯车和冲城车,官军人数再多,对大散关也构不成威胁。聘命军士们从关下抬来了数百个盛满油脂的陶壶,等云梯车和冲城车一被官军推到关下,聘命军士们将这些陶壶奋力扔向云梯车和冲城车。云梯车有十辆,已经靠近了关墙,车下的官军士卒都已经在攀爬云梯车,准备爬大散关了。而冲城车只有一辆,也已经推到了大散关的关门下,官军士卒们预备推动冲城车的巨锤,撞击关门。这时,陶壶被扔向云梯车和冲城车,一撞到云梯车与冲城车,陶壶立即破碎,壶的油脂四溅,都溅到了车。底下的官军士卒也都被油脂淋到,不知西凉军泼洒油脂是何故。

    见云梯车和冲城车都被油脂淋到,聘命军士们点燃火箭,射向云梯车与冲城车。一时间,两个箭楼如火龙一般,从口喷出万千火箭。火箭叮叮当当地射云梯车和冲城车,大火立马点燃了云梯车和冲城车。有了油脂的助燃,再加云梯车和冲城车本是用木头制成,大火立刻变得熊熊燃烧,熊熊大火,很快吞噬了十一辆车。连带着车下的官军士卒,也被大火吞噬得不见面目,四处逃窜。见云梯车和冲城车统统引起了大火,官军也有数百士卒被大火吞没,袁绍吃惊不已。没有了云梯车和冲城车,官军怎么可能攻下大散关但这时,更不好的一幕出现了。云梯车不堪大火的烤炙,很快被大火烧断,携带着大火轰然倒下,砸到了在云梯车下拥挤得密不透风的官军。顿时,被砸死和烧死的官军,又有逾千人之多。大火熊熊,其他官军不能再前进,只能一步步往后退缩,无心恋战。聘又趁机命军士在大散关与左右二箭楼齐齐放箭,被射杀而死的官军翻成一片,人仰马翻。面对大火和箭雨,官军再也不敢向大散关发起冲锋,心理防线崩塌,只能后退逃跑。袁绍见官军逃窜回来,又见大散关又大火庇佑,只得无奈地鸣金收兵



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绍暴走
    如此循环往复,西凉军能轮流休息,轮流补充体力,不会因体力耗尽而使官军得逞,借机攻关来。 而大散关和箭楼的空间十分狭窄,也不利于过多兵马展开。将一万步兵全数布置在关,太过密集,也不利于西凉军伸展手脚,这样反而不利于守卫大散关。但聘知道,官军人多势众、敌众我寡的优势仍然在。若是官军二十万之众一拥而,一同猛攻大散关,聘倒还不担心。因为大散关如同是嵌在两山之间,处于山谷最狭窄的所在。关下的空间十分狭小,不能展开过多兵力。若是二十万人都充塞在关前,那反而会让官军施展不开拳脚,只有最前面的一小部分人能够对大散关发动猛攻。这样,在大散关下的局部地带,官军和西凉军的人数优势彻底颠倒了过来。一波两千守关的西凉军,面对关下不过几千人有效的进攻,又有大散关居高临下、左右两个箭楼互为掎角之势的优势,自然能把大散关守得严严实实的,不放任何一个官军士卒越大散关来。

    但如果袁绍看出了聘的计谋,也针对聘的分批次守关的方法,将官军以若干部曲划分成一波一波的攻关,那聘的守关方法会失效了。只是袁绍聪明点,聘千方百计减少官军的人数优势,又会被袁绍给扳回一局。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官军本是人多势众,人山人海,这个优势是客观事实,无论聘如何作为,仍然改变不了这个优势。聘所能做的,是在袁绍尚未看破他的计策之前,对此计策多加掩饰,让袁绍看不出端倪来。同时,西凉军可多杀伤官军,削弱官军攻关的攻势。很快,三天过去了,袁绍准备妥当,又催动二十万人马来到了关前。这一次不同于第一战时,袁绍是有备而来:盾牌加固了铁皮,使强弩射之不穿;云梯车和冲城车遮盖了淋湿的牛皮,使火箭烧之不燃。另外,袁绍还命军士每人都带一一面盾牌。

    袁绍在关前五百步处列阵,先派出五万士兵,每人都高举着盾牌,彼此的盾牌都倚靠在一起,减少缝隙,然后推着一辆冲城车和云梯车向大散关发动进攻。有了盾牌的防护,果然官军的死伤减小很多。至三百步时,又有人高呼:“至三百步矣!”随之而来的箭雨,却在盾牌“叮叮”作响,只是钉在盾牌,并不能射穿。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箭有幸射了盾牌之间微小的缝隙,射杀了盾牌下的官军士卒。聘皱了眉头。聘命军士不必再放箭。因为加固了铁皮的盾牌不是箭矢能射穿的,射出千支箭,最多也只能射杀一两个敌人。还不如停止放箭,减小箭矢的消耗。见大散关和箭楼都哑火了,袁绍露出了微笑。终于,官军不必在担心箭雨的杀伤,不必每前进一步,留下一地的尸体。

    没有了箭雨的阻击,官军进展飞速,很快越过了三百步的距离,将笨重的云梯车和冲城车推到了关墙之下。当官军士卒拥着云梯车搭在大散关的关墙之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西凉军士,以十个人一齐用推杆冲撞云梯车,将云梯车推翻下去。官军不知道西凉军还有这么一招,不知防备,云梯车十辆,



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
    官军没有办法,又只能准备再立起云梯车来。 但袁绍这时候还不像位高权重后那样蠢笨而优柔寡断,他知道不解决云梯车总会被推翻的问题,官军再怎么立起云梯车来,也是一点用都没有,白白浪费兵力。冲城车也无人敢靠近,因为聘集了所有的巨石,都倾泻到冲城车之左右,谁敢靠近,难逃被砸死的厄运。见撞击关门不成,搭设云梯也不成,袁绍知道,他今天又败了一阵。鸣金声再次响彻云霄,官军听闻后,皆是如释重负,也不敢再把云梯车和冲城车收回,便仓皇地如云退下。充满喜悦的喝彩声,响彻大散关之。聘看着官军垂头丧气、丢盔弃甲地退走,如潮涨潮落一样。在官军退后时,将一地的尸体露了出来。口呼出了一口气,感叹终于将官军疯狂的进攻粉碎了,太过不容易。

    东汉末年的人,都十分尚武,不像宋人软弱无力。奉命攻击大散关的袁绍部官军,虽都是州郡兵,没什么实战能力,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但也是如狼虎般精进。可惜,他们是官军。聘感叹道。原本他们并不希望与西凉军对敌,是朝廷把他们推了战场,让他们如飞蛾扑火一样地来进攻战力强劲的西凉军。而西凉军为了捍卫西州三州之地,也不得不与州郡兵杀个你死我活。聘只是期盼,刘范能快些打败盘踞陈仓城的皇甫嵩部,使袁绍部没有依靠,只能被打败。这样,大散关的压力一朝烟消云散,州郡兵也能少些伤亡。

    袁绍回到了营寨,又点清人数,今日又阵亡了五千多人。想起云梯车容易被推倒的弊病,才导致了今天伤亡惨重而无功而返的后果,袁绍气不打一处来,命工匠在云梯的顶端加铁钩。当云梯车搭设在关墙时,铁钩紧紧地勾住关墙,让西凉军无法再轻而易举地把云梯推翻。聘则是派出军士拆分了袁绍留下的云梯车和冲城车,分解成滚木,也好废物利用,用以守关。另外,聘派人将战场的箭都收集回来。守关的重之重,是放箭。

    第二天,改良了云梯车的袁绍,再次率军出营,派官军用新的云梯车猛攻大散关。一切的开头,都和昨天的情形一样。重重叠叠的盾牌之下官军,丝毫引不起西凉军的弓箭手的兴趣。官军又轻轻松松地将云梯车和冲城车推到了关墙,云梯车一搭设在关墙,立即紧紧地勾住了关墙。西凉军傻眼了!聘感叹,袁绍还真是厉害!云梯车不能毁掉,聘也只能无可奈何。官军士卒纷纷咬着刀背,攀爬云梯。但官军总不能攀爬云梯时还举着盾牌。这时,大散关旁两个箭楼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云梯车都搭设在两个箭楼之间的大散关,聘命两个箭楼不再朝关下的官军士卒放箭,而是瞄准正在嘴里咬着刀,攀爬云梯的官军士兵。

    还没等官军士兵爬到



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术
    袁绍真是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认为曹操也不如他。 曹操虽然给朝廷献了十军会攻的大战略,但却仍需要皇甫嵩领导盟军,来为他实践,曹操还不能自己独立完成。况且刘范不知用了谁的计谋,竟然很快解决了南北两线夹击西凉的危险,还在街亭与陈仓之间,多次击败皇甫嵩。可见曹操实战能力十分浅薄,只会纸谈兵。而他袁绍可不同了,面对西凉守将聘对大散关的重重布置,他总是能在失败之后,想到与之相应的反制方法。尤其是遁地摧毁箭楼之策,更是绝妙。算不能摧毁箭楼,也可以顺势挖到大散关之后。到时西凉军只顾着在关防御官军的进攻,无暇顾及关后。官军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地道一涌而出,偷袭正在守关的西凉军,定能一举拿下大散关。等拿下了大散关,袁绍军一路向西长驱直入,富饶的西凉三州,都暴露在袁绍的铁蹄之下。届时,荡覆刘范、收复失地的首功是他的了!

    事不宜迟,袁绍决心不等到第二天再挖掘地道,今夜开始行动。晚也更加隐蔽,不会轻易被聘发现。袁绍命五万大军在晚在官军的大营里挖掘一条通往大散关的地道。等地道挖到了距离大散关前不远的地方,再朝两个箭楼挖去。挖掘五百步长的地道,不是一件能一蹴而的事。袁绍命人挖掘了一晚,也只不过挖掘了一百步的距离。于是,第二天袁绍也无暇再对大散关发动猛攻。两军一日无事。

    但聘早料到了袁绍会以挖掘地道来毁掉箭楼,甚至会借此挖通地道到大散关之后,偷袭西凉军,所以早早地在关下布置了几个大瓮,倒置在地。瓮像一个扩音器,倒置于地,能放大大地发出的声音。若是袁绍部正在挖掘地道,细碎的声音会传到瓮这里,引起瓮的震动。五百步的距离太远,瓮不能探听到那么远的距离。所以一直等到袁绍挖到了二百步的距离时,瓮开始发出了细若蚊声的响动。马有军士报告聘,说官军正在开挖地道。聘昨天还在纳闷,怎么袁绍这么老实。他这才知道,原来今天袁绍没有催动官军猛攻大散关,是因为要挖掘地道。

    聘一听笑了。军士们都问,为何聘发笑。聘言,袁绍无谋。两军交战,挖掘地道,最忌讳敌军察觉。袁绍应在挖掘地道之同时,命官军配合着对大散关发动猛攻,制造声响,这样才能掩盖掉挖掘地道的声音,出其不意地将地道挖掘到大散关下。这样一来,攻关时混杂的声音盖住了挖掘地道的声音。瓮发出震动,西凉军也会以为是攻关所致,不会怀疑到地下有动静。而袁绍却不知,担心官军一边挖掘地道又一边攻关,会损失惨重,未曾如此而为。设使袁绍一边攻关,一边挖掘地道,大散关之陷落在所难免。幸亏袁绍
1...9899100101102...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