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刘范赶紧走下来,以手抚了抚徐荣的后背,说道:“徐将军这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地在众人面前痛哭呢”

    不想徐荣在极度痛苦之中,居然抱住了刘范的双腿,然后哭得更加厉害了。典韦一看不好,以为徐荣要行刺,立即就从背后抽出小戟来,刘范连忙制止了他。徐荣双眼朦胧,却是没看见。徐荣哭道:“大王,董卓听闻某被大王擒住,一怒之下,在晋阳将某之家人尽数斩首示众!某全家几十口人皆被弃市,唯独一个仆人逃出生天,方才给某报信啊!”说完又是大哭。

    刘范有些后悔,平白害死了徐荣家几十条人命,而徐荣却对他如此信任。但事已至此,刘范也只好装成一副震惊的样子,说道:“什么董卓为人,竟然如此凶狠毒辣”“凶狠毒辣”,刘范觉得,这四个字倒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了。

    徐荣痛哭流涕,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刘范又说道:“徐将军放心,董卓此人,凶残暴虐,天道昭昭,此人日后必不得好死!”

    徐荣忽然想到了什么,放开了刘范的双腿,纳头便拜,说道:“能为某报灭门之仇的,全天下也只有大王了!如若大王不嫌弃,就请大王收下某,留某在大王身边作一侍卫!某愿归降大王,侍奉大王,效犬马之劳,为大王冲锋陷阵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显峥嵘
    听闻这一秘密,刘范不禁叹道:“李儒真不愧是并州智者,用此一计,就骗过了所有人的耳目,真乃聪明!”

    贾诩站出来,说道:“属下有一计,可为大王排忧解难!”

    刘范笑道:“若本王没有猜错的话,文和之计当是离间计!”

    贾诩最擅长的计策,就是离间计,这就是一招鲜吃遍天。贾诩依旧如往常一样,露出有些令人不寒而栗的微笑,说道:“大王英明!还没等属下将之全盘托出,大王就已经想到了属下之前面,属下这个做谋士的,真是惭愧啊!”

    刘范说道:“本王不过只是猜到是离间计,可并不知道文和要如何运作。至于此次离间计的细节,还得文和说出。”

    贾诩说道:“喏!大王,此计倒也简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李儒并没死,而是化名李优继续潜伏在世间。而朝廷曾经用太尉杨彪之计策,故意升迁李儒为中书令,借机将其调到京城来,以此来试探董卓是否对朝廷忠心耿耿。李儒使用障眼法后,朝廷自然满以为董卓是为忠臣。但如果皇甫嵩得知李优就是李儒,必定会对并州军不再放心。”

    刘范说道:“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要让皇甫嵩知道这一点”

    贾诩说道:“正是。现在皇甫嵩统领着官军,与并州军共同坚守在陈仓城中。若是皇甫嵩得知李儒未死、董卓欲反的话,必定会对并州军下手。但如若让皇甫嵩得逞,趁机偷袭并州军成功,那还是便宜了朝廷,白白让朝廷除掉了一大隐患。与其让皇甫嵩率官军一方胜出,倒不如让并州军与官军两败俱伤,方为上策之上策。所以,这第二步又来了!”

    刘范的领悟力惊人,在贾诩的引导下,轻轻松松就理解了贾诩的意图,脱口而出,说道:“这第二步,就是设法让李儒清楚,他的身份已经暴露给了皇甫嵩。”

    贾诩与刘范默契地相视而笑,说道:“没错。当李儒知道,皇甫嵩清楚了他的真实身份,下一步就是趁他无所防备,引军突袭并州军。所以,李儒就算知道这是大王使出的离间计,为了自保,李儒与并州军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定会与官军杀个你死我活。到那时,两军在陈仓城中自相践踏,互相火并,少不得会牵连到鲜卑军和乌丸军那里,引发陈仓城陷入动乱之中。当此时,各军分崩离析,无暇顾及守城。大王只待陈仓城中响起厮杀声,便可挥军攻城,必可毫不费力地攻下陈仓。然后,趁四军火并,我军便可将东线四军一网打尽,一战而定胜负。从此,东线便可无忧了!”

    刘范听完,激动地抚掌大笑,说道:“贾文和果真厉害,一计就能令陈仓城不攻自破!”众将也都十分激动。

    就在这时,郭嘉站了出来,说道:“慢!属下有话要说!”

    刘范正色,说道:“奉孝难道也有何等妙计吗”

    郭嘉说道:“属下惭愧,非有妙计,而是给贾先生作补充。”

    刘范说道:“此计天衣无缝,是乃阳谋。就算皇甫嵩和李儒知道这是我等使出之离间计,也定会中计。”

    郭嘉说道:“并非如此,此计虽精妙,却有一个致命漏洞。”

    这下满营帐的人都惊了,心想难道郭嘉还



第四百七十三章 离间计成
    徐荣惊叹道“当末将委身于董卓之下时,见识过李儒之谋略高深。如今观之,大王麾下的两位谋士,真十倍于李儒!”

    刘范自豪不已。于是,刘范赶紧实施贾诩与郭嘉的计策,修书两封,分别寄给皇甫嵩与李儒。写给皇甫嵩的书信中,详细地阐述了李儒是怎么骗过朝廷耳目的,相信皇甫嵩也不傻,一定会认识到其中的真实性。而写给李儒的书信中,告知李儒,西凉已经把他的真实身份和瞒天过海之计告知了皇甫嵩。两封书信的内容极其简单,每封书信中只是论述了一件事而已。但这两封书信,就如同一颗石子,被扔进了平静的湖面中去。从此,湖面不再平静,而掀起一**涟漪。另一方面,刘范暗派马超率领五千铁骑,魏延率领一万步卒,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人含枚,马衔环,秘密潜藏到密林之中去。并州军在与凉州军交战之中,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骑兵还有两万骑,步兵还有一万五千人。动用一万五千西凉军步骑去伏击之,已然足够了。

    通过陈仓城的锦衣卫,两封来自刘范的书信,很快就被摆在了皇甫嵩桌前。皇甫嵩看罢,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李优此人,在前半个月斗将之争中表现得如此机智果断,竟不知李优就是李儒!李儒字文优,化名李优,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得知了这一惊天秘密,皇甫嵩陷入了沉思。李儒之所以瞒天过海,也不愿意到京师为官,这就代表着董卓对朝廷怀有反心,跟刘范一个样。只是刘范实力太过强大,敢在明面上反叛,而董卓选择蛰伏着。之前杨彪密谋,要除掉董卓时,皇甫嵩身为车骑将军,自然也参与其中。

    皇甫嵩知道,杨彪铲除董卓的第一步,就是先试探董卓。试探之法,便是升李儒为中书令,调他到京城来。李儒是董卓最得力的助手,若是董卓舍得让李儒入京赴任,那就说明董卓对朝廷赤胆忠心。否则,董卓就是暗怀反心,提防着朝廷。李儒巧用瞒天过海之计,就打消了杨彪继续追究董卓的意图,皇甫嵩也对董卓深信不疑。但现在,皇甫却知晓了董卓有反心,他怎能对此充耳不闻皇甫嵩知道,隐藏的敌人比光明正大的敌人更可怕。若是刘范串通了董卓,李儒和吕布在陈仓城中随时都有可能反水。到时候,官军必定大败,关中就会被刘范与董卓平分。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留着并州军这颗定时炸弹,倒不如趁早将并州军给除掉。于是,皇甫嵩秘密召集曹操、孙坚和公孙瓒以及盖勋,将实情告知他们,又命四人统领各部官军,进至城中。待到午时三刻,并州军埋锅做饭之时,突然发动对并州军的袭击。

    这一边,李儒也正在拆开刘范的书信。李儒读罢,大惊失色!然后,李儒立即召集了吕布、郭汜、李傕等将领,又派人去察看官军的动向。斥候汇报,官军正在动员之中。这一下,李儒等人都乱作一团。吕布急怒地说道“既然如此,倒不如与官军杀个痛快!谁胜谁败,还未可知!”

    李儒深思熟虑之后,制止道“慢!奉先,决不能那么做!”

    吕布纳闷地说道“为何既然皇甫嵩等人已经得知你还活着,就必定知道义父心怀异志,必定要先来突袭我军,



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计
    李儒摇摇头,说道“我已经说过,和官军火并,就是正中了刘范的下怀。尽管朝廷之于并州、官军之于并州军,已经成为势不两立之仇雠,但仍要隐忍。官军比并州军强,西凉军比并州军则更强!奉先,我等大敌是刘范而非皇甫嵩啊!”

    吕布不满地说道“那怎么办难不成等着官军杀过来吗”

    李儒说道“当然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过奉先仔细想想,岳父临行前对你我二人的嘱咐是什么”

    吕布眼珠子滴溜一转,说道“不能过多损失并州军主力”

    李儒说道“对啊!时下,朝廷虽颓废,却仍有十几万官军屯驻在京城洛阳。而且,朝廷在各地的州郡兵仍不在少数。益州刺史贾龙,尚且拥有二十万益州军。西凉军更不用说,一个西凉兵,就足以抵抗十名官军士兵。若是并州军损失太大,岳父又要再次扩军,花费巨大,以后争夺天下呢”

    吕布挠了挠头,说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儒想了想,说道“我有一计,可以保住并州军主力,且避免与官军争斗,不复两败俱伤之结果,挫败刘范。”

    吕布惊喜若狂,说道“哦!不知文优之计,是何妙计”

    李儒一脸淡定地说道“很简单。奉先将并州军撤出陈仓城即可。我军正好被皇甫嵩安排在陈仓城之北门,只要奉先率并州军赶在官军发动突袭之前,打开北门,逃出陈仓,然后向北渡过渭水,最后向西渡过黄河,回到并州即可。”

    吕布有些犹豫,说道“这样确实能避免被官军偷袭。但我军撤出关中,回归并州,那就会被朝廷怀疑。”

    李儒说道“朝廷在没有彻底打败刘范之前,绝不敢再来进击并州,处处树敌。而等我们回到了并州,可以坐山观虎斗,观形势变化,然后再做计较。此为上策啊!”

    吕布这才终于答应了李儒,于是赶紧去点起并州军,打开了城门,就往北亡命奔逃。这下,官军可就纳闷了,见并州军逃出了陈仓城,官军是追击还是留下,是为两难。于是曹操赶紧报告皇甫嵩。皇甫嵩得知后,说道“算了,不必再追击了!李儒真不愧是董卓麾下第一谋士,竟能察觉到老夫要突袭之。又恐惧两虎相争,两败俱伤,会给刘范可乘之机。倒是老夫糊涂了,居然没能看出这是刘范之离间计,还意图突袭并州军。若不是李儒有点聪明,乖乖地退出陈仓城,不然这陈仓城可就是刘范的了!既然李儒已逃出城外,我军也不便追击。西凉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等着我军出城。并州军此次弃城逃走,若是在野外遇见西凉军,定是凶多吉少!”

    曹操听着皇甫嵩的话,忽然懂了什么,又好像并未懂了什么,嘴里喃喃自语道“刘范多谋,恐怕可没那么简单啊!”

    像是印证曹操的话,吕布率领并州军在经过一处密林时,果然生出了变故。并州军出城之后,李儒就对吕布说道“奉先,西凉军无论是铁骑还



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
    魏延一直在远远地张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等着并州军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马超如此说,魏延回答道“应该不会。孟起刚才你也看见了,郭长史虽然年纪轻轻,但相较于老谋深算的贾军师,还更胜一筹呢!”nn马超说道“那谁知道李儒会不会如他所说,真的弃城逃跑万一李儒是个脓包,没徐荣说的那么神,蠢到要和皇甫老儿玉石俱焚,那可怎么办我们岂不是白白设伏了么”nn魏延哈哈一笑,说道“那这样岂不是更好等并州军与官军火并,大王就可顺势攻取陈仓,不费吹灰之力了”nn马超一愣,说道“这倒也是。但我总觉得,并州军不会来了。都快过了午时,还不见踪影,想必是换了另一条道。”nn魏延说道“不会的,这条道可是通往渭水河畔最近的一条道。不过,我怎么看孟起是不是不信郭长史之计”nn马超说道“那是当然。贾军师与田军师自从大王征鲜卑?



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围吕布
    这下,吕布可不敢再坐在地上小憩了,吓得立即站起身来。李儒惊慌不已,说道“不好!刘范果然在此设伏了!”nn话音未落,密林左右,弓如霹雳弦惊,“嗖嗖嗖”声大作,从密林深处,左右飞出不尽其数的羽箭,交叉着射向被步弓手们夹在其中的并州军。并州军因惧酷暑,尽皆除掉了铠甲,扔下了兵器。没有任何防护的并州军,就如同是摆在砧板上的一块肉,而西凉军就是一把刀!这正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噗噗噗”的沉闷的声响起,这是羽箭射入了并州军人马的身体上发出的闷声。继而,则是并州军哭爹喊娘、哭天抢地的惨叫声,整个密林顿时惊起了一群群飞鸟。nn吕布和李儒赶紧狼狈地趴在地上。但这并未结束。西凉军在射箭上有一绝招,是为三段射!三段射,本来是热兵器时代方兴未艾时,西方火枪兵们运用的一种战术。当时,西方盛行绅士之风,就连打仗也被要求变得彬彬有礼。既然是绅?



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战
    吕布却不慌不忙,顺势而下,正好又一脚踩在了赤兔马的马鞍,并未掉下来。 然后,吕布又稳稳当当地骑在马鞍。长枪兵们见此不成,意识到赤兔马的重要性,又齐齐挺枪刺向赤兔马。眼看着,赤兔马要被数百杆长枪刺出数百个透明窟窿来了。吕布情急之下,立即狠狠地勒紧缰绳,赤兔马会意,立即朝一边倒下下去,而吕布则是在赤兔马倒下之时一脚狠踏马鞍,再次腾跃而起。于是,长枪兵们既刺不赤兔马,又刺不吕布,又让吕布站在长枪之,耀武扬威。

    这时,马超赶来了。马超正在并州军杀得遍地开花,所到之处,并州军纷纷受死。但听见吕布一声怒吼,马超扭头一看,吕布竟一举挑飞十几个西凉军士。这让马超怒火烧,连忙弃了并州军这些绵羊,挺枪来战吕布。围攻吕布的长枪兵见马超赶到,立即给他让开一条道。马超得以直直地挺枪刺向吕布。吕布连忙骑赤兔马,来与马超交战。看马超一脸稚嫩,吕布还以为马超不过是一介小将,不足挂齿。但马超一挥枪挥打吕布之方天画戟,吕布能从其晃动不止的画戟感到马超力道之大。吕布再也不敢小看马超,用出十分气力,来战马超。吕布虽是天下第二,仅次于黄忠。但马超的武艺高强,不是一百回合以内能够打败的。李儒见吕布久久未能拿下马超,又见并州军大部被西凉军伏兵杀出,蹂躏得糜烂,毫无抵抗之力,若是不撤军逃跑,冲破重围,并州军要全军覆没了!李儒便高呼道“奉先不必恋战!快快率我军逃出重围,不然我军可要全军覆没了!”

    听到李儒的提醒,吕布这才不甘心地将马超的长枪荡开,然后赶紧回到李儒身边,收拢剩余的并州军集结在一起,然后猛攻围攻着并州军的一部西凉军,想要突破重重阻拦。由于并州军被突然伏击,又被冲杀得四散,收拢起来十分困难。有很多并州军被冲散后,彼此之间被分割成了一小块,然后被西凉军重重包围,只得缴械投降。吕布和李儒、李傕、樊稠等人收拢来的并州军,不过八千多人。但这八千多人幸而是剩下的并州狼骑,都骑着战马。阻拦他们的,则是西凉军的步卒。西凉军步卒都将弓矢扔在了密林之,操着刀斧和长枪。由于是伏击,并未集结成严密的阵形。

    吕布命并州军狠狠地撞击西凉步卒,但因为被合围着,失去了冲击力的优势,反而让西凉步卒一阵斩杀了三百多骑。余下的并州狼骑,见西凉步卒悍不畏死,竟骑兵更为凶狠,都不敢近前。吕布看到这一幕,悲愤交加,仰天怒吼一句“若不死战,以冲破其阵,难道尔等要坐以待毙吗!”

    吕布的这句话,掷地有声,震天动地,八千并州狼骑都意识到,假如他们不能冲出重围,他们今天死在这了。于是,不论西凉步卒如何悍不畏死,他们也都体现出了悍不畏死的精神。这便是哀兵必胜。果然,并州狼骑和合围他们的西凉步卒杀得难解难分,不复再被动受死。魏延见状,想起了郭嘉的话,于是命令挡在并州狼骑往渭水面前的部曲立即散开,给他们让开了一条路。吕



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
    魏延和马超立即押解着两万降兵,回到了大营之。(%¥¥)听完了魏延的描述,刘范先是对二将多加赏赐。表面看,刘范很高兴又获得一次大胜。但其实,刘范却十分地不高兴。魏延为了使并州狼骑渡河时互相残杀,而没有趁势冲杀。虽然看起来确实是很聪明,但却也让李儒和吕布有了充足的时间逃走。当时,李儒和吕布等将领正在与士卒们争夺船只,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西凉军。只要魏延命西凉军围捕李儒和吕布,既不能渡河,又不能与西凉军万人相抗,肯定会束手擒。但魏延却选择了不进攻,眼睁睁地看着到嘴的肥肉飞了。刘范深知,李儒有智计,吕布有勇力。只要董卓有李儒和吕布的辅佐,再次成势不是难题。

    而魏延却本末倒置,自以为聪明。这让刘范十分地不悦。但既然事情已经如此,刘范也只能不再追究,装作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明明犯了错而不自知的魏延大加赏赐。毕竟,如果刘范因此而翻脸暴怒的话,难免会使众将离心离德。从另一方面来说,魏延的选择其实也是避免了西凉军不必要的伤亡。减小伤亡,这一直都是刘范的原则,刘范也一直对众将反复地强调,不要过多地浪费西凉儿郎的性命,要多快好省地打仗。可能是因为刘范有这样的原则,魏延才在紧急关头不选择去擒拿李儒和吕布,而是选择保存西凉儿郎的宝贵性命。从这一点来,倒是错在刘范误导了魏延,致使他选错了攻击目标。故而,刘范并未怪罪魏延。

    好在,魏延和马超配合得当,除了放跑了李儒和吕布之外,出色地取得了此次伏击战的胜利,斩杀一万五千人,迫降两万余人,也算是贼不走空了。董卓本来兵马不过八万带甲之兵,这次损失了五万大军,对于董卓来说,又是一件值得气得吐血的大喜事。等李儒和吕布回去,肯定会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吕布本来十分见宠于董卓,这次大败而回,一定会让董卓骂死。而吕布年轻气盛,脾气暴躁,怎能忍得了董卓的暴脾气两人决裂,从这开始。

    但取得渭水之战的胜利,只不过是一场小胜而已,并未对战局有多大的影响。官军未与并州军发生火并,倒是在并州军退出陈仓城后,快速地接管了北门的防务。陈仓城,仍然在盟军手稳若泰山。而并州军贸然出城,而被歼灭在渭水之畔,又给困守陈仓城的皇甫嵩、曹操、孙坚、和连、轲能和蹋顿等人敲响了警钟。从此之后,盟军绝不敢再冒失地出城。这样一来,反倒是适得其反,让陈仓城更难攻克了。这一问题,让刘范十分头疼。盟军是绝不会出城决战,而攻城又损失太大而且也未必能攻下城池,刘范已经是对盟军束手无策,黔驴技穷了。更糟糕的是,这次渭水之战的胜利,给刘范带来的不仅是并州军遗留的大量辎重和几千匹战马,还有两万多张嘴,等着刘范喂饱。
1...979899100101...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