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刘范骑在黑云马,黑云马和典韦的坐骑都是大宛马,但黑云马更为神骏,速度快于典韦坐骑一些,刘范不得不命黑云马慢下来一些。典韦说的话,正是刘范心的一个疑惑。刘范说道:“恶来,一时之间我也说不好。或许朝廷确实是欠揍了,不然怎敢又来招惹我”

    典韦挠挠头,费解地说道:“可朝廷这么做能得到什么好处主公身为三州之主,统御方圆四千里之地、近千万臣民,虽然表面还是朝廷治下、昏君的臣子,但实际主公其实早已独立于朝廷掌控之外,随时可以称王称帝。不论是冠军侯,还是永顺亭侯,主公依然是三州之主,西州之霸。至于朝廷赐予的爵位,不过是个给天下人看的幌子罢了,难不成朝廷蠢到以为将主公的爵位降低,能打败我们西州如果真是这样,那朝廷岂不是俺还要傻吗”

    刘范闻言,哈哈大笑,说道:“恶来有这样的见地,是朝廷君臣知道了,也要退避三舍了!”

    典韦又挠挠头,讨好地说道:“主公和卢老大人常常教导俺,为将者要多读,通晓兵略。卢老大人还说了,如果不懂用兵之道,不通晓经子集,那是军旅莽汉一个,只知使用蛮力取胜,算不得将军。现在全军下读之风蔚然,连不是我军的将士,连为大军打造兵器的工匠们都齐心向学,俺身为主公的亲卫大将可不敢不读。现在读了点,懂了些精义才敢和主公卖弄一些。但俺实在不过汉升、子龙、远他们。”

    刘范点点头,心想讲武堂的建立还是很有作用的。连莽汉典韦都用心读了,若西凉军士人人都想典韦这样苦心读,假以时日西凉军无形又能提升战斗力。

    刘范说道:“多读,总是没有坏处的。恶来说得对,你可是我的亲卫大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我的性命、三军之安危可靠你和虎卫军了。作为亲卫,你又不如其他将军资质好,你可得要其他将军多花几分心思用在读。”

    典韦慨然应诺。刘范说道:“恶来分析得对。朝廷把我的爵位下降到亭侯确实没什么用,反而还会激怒我。但尽管他们知道这一




第三百七十八章 阴谋败露
    贾诩手拿着圣旨端详片刻,说道:“如太公、主公所言,朝廷此计确实是心肠歹毒。 若是主公稍微有怀疑太公,只需半信半疑,能让太公与主公之间父子相残,而使我西凉不攻自破。不费一兵一卒,能除掉我西凉胜势。能筹划出如此计谋,朝廷果真还有人在。不过,朝廷终究还是太大意了。”

    刘范说道:“可是朝廷此计露出马脚”

    贾诩说道:“禀主公,属下不才,以为朝廷觑我西凉无人尔。这等离间计虽然称得是精妙狠毒,但朝廷筹谋之时,却忘了属下的存在。属下不才,最擅长者,便是离间计。而朝廷之离间计,一开始会使太公知道,这是朝廷的阴谋。假如主公并不生疑,此计不攻自破。离间计讲究的是使离间的双方都不知晓此为离间计,使双方两虎相争,而使计者坐观成败,渔翁得利。朝廷既不知离间计之精妙,更不知我贾和之厉害,正可使我等看破其计谋,日后反击。”

    刘范闻言,这才回忆起来,论起利用人心来,无人能与贾诩肩。在原本的历史轨迹,是贾诩撺掇李傕、郭汜二人反攻长安,致使王允和吕布的大好局面一朝烟消云散;而后,贾诩看不惯李郭二人作乱,又暗帮助汉献帝,使朱儁和杨彪利用郭汜妻子的妒忌,让李傕和郭汜反目成仇;然后,曹操派陈群说张绣投降,贾诩力主张绣降曹,其实是贾诩知道南阳张绣不成器,意欲投靠明主曹操,劝张绣投降,只是把张绣作为他给曹操的见面礼而已;其后,马超、韩遂与曹操大战,是贾诩献抹离间计,使马超与韩遂反目成仇,曹操遂破马超;最后,曹丕夺嫡,欲借贾诩之力,贾诩看破其意图而婉拒。因为贾诩对人心洞若观火,能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致力于自保求全,所以得到善终。

    贾诩说道:“朝廷之离间计,一定不止这一步。因为这一步已经将离间之意图暴露给太公知晓,而主公从客观看,还不知此为离间计。故而朝廷第二步是要使主公对太公生疑,最后再使太公对主公生疑。”

    刘焉和刘范说道:“那如何应对才好”

    贾诩说道:“很简单,不信便是。”

    “不信”刘焉和刘范有些疑惑。

    贾诩说道:“离间计之重点,在于破除被离间的双方之间的彼此信任。人与人之间,信任最为紧要。若信任破除,二者必然会二虎相争。朝廷的招数必然还会前来,只要太公与主公记得,不论发生了何事,知晓了何事,统统勿得相信即可,即便发生了天大的事,关系到军权、政权的争夺,也必须宠辱不惊,不为所动。这一点,太公与主公可做得到吗”

    刘焉闻言,给刘范一个坚定的眼神,刘范也点点头。没有过多的语言,刘焉和刘范已经达成了默契。田丰说道:“接下来,朝廷必然会暗阴谋作乱,以乱人心,使太公与主公父子相残。主公可使锦衣卫暗打探,追根溯源,抓捕朝廷派来实施此计之人,也好破除这离间计。”

    刘范说道:“可。这让都指挥使准备。”

    &



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丰论势
    经过对朝廷细作的盘问,刘范已经知道,这是大将军何进的幕僚袁绍所设下的离间计。(%¥¥)刘范本来以为,应该是何进的首席谋主郑泰设下此计,从来没想过这竟然是袁绍的主意。从历史看,刘范以为袁绍是个色厉内荏、志大才疏、面宽心忌、好谋无断的庸才,这也是为什么袁绍讨董不成,又在官渡败给弱小的曹操。但思前想后,刘范还是认为袁绍不可小觑。

    袁绍敢反对董卓专权,在温明园宴席对董卓拔剑相向,将印绶挂在洛阳东门而走渤海;知道孙坚孙台是枭雄,日后不可限量,而暗派兵袭击了孙坚的大本营——鲁阳,致使孙坚实力大损;在界桥大破公孙瓒、被公孙瓒包围在土墙之间仍敢将头盔摔在地,亲自出战,后又攻破易京,占领青幽并冀四州,兵势强盛。这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但袁绍再怎么聪明,也不毒士贾诩。贾诩仅仅看了袁绍的第一计,清楚这是离间计,并推算出了袁绍接下来的两计,先使刘范疑刘焉,再使刘焉疑刘范,可谓是算无遗策。

    刘范立即召集谋臣武将,商议对策。刘范说道:“离间计不成,朝廷必会采取下一步行动。我将如何”

    田丰说道:“禀主公,朝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把流民送给主公,目的是要用流民拖垮主公,让流民的造反将主公陷入泥潭之。一来,解决流民和反军对朝廷的威胁,二来,更是要使主公无力东进。但主公英明,利用屯田制和以工代赈解决了流民安置问题,将流民安置与西域开发紧密结合,使朝廷借刀杀人之计不攻自破。同时假以时日,不出数年,流民将成主公之助力,天州和昆州成为下两个凉州。”

    “于是,见流民不会起来造主公的反,朝廷此计不成再生一计,意欲在主公忙于安置流民、开发西域时使出离间计,以乱西凉人心。流民西迁,本是祸水东引。如今主公忙于西域开发之事,难以发动战争。而若要主公发动战争,则会使西域之开发大计陷入停滞,用于开发西域的人力物力财力会被战争所消耗掉,使西域开发化为泡影,使主公元气大伤,并可能使主公一蹶不振。”

    “如今,西域开发正处于最为艰辛的开头攻坚克难阶段。若是这开头发生什么意外,会对西域开发造成巨大的影响。出于大局,主公现在只能用全力开发西域,而不可抽身去应付朝廷。朝廷知道,这是主公最为虚弱无力之时。主公被流民安置问题所困住,一时间不能大动干戈。从前,主公未曾迎接流民,可纵大军东进至潼关,威吓关东。但如今,主公东进会影响到西域大局。流民西迁之后,攻守之势变易。如今,朝廷摆脱了流民,而主公却困于流民。朝廷必认为,这是消灭主公、克复西州的最好时机。”

    “朝廷也必然清楚,只要假以时日,让主公得以休养生息,西域开发殆尽后,主公的势力会不下于朝廷。到那时,朝廷不再有



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
    刘范忧心如焚地说道:“元皓,如今朝廷步步相逼,浩劫将至,你认为我现在该将如何”

    田丰说道:“属下以为,接下来的几年是主公修炼内功、发展自身实力的关键几年。 几年之后,西域大治,人民大悦,主公可成强秦灭关东六国之势,届时主公如何诉诸武力都不过分。但现在不行。发动一场小规模的征战,西凉还可勉强支撑;但与富有天下的朝廷龙争虎斗,逐鹿原,必然是规模空前绝后的史诗般的大战。如此大战,若要西凉鼎力支持亦可,但同时西域开发所需的巨量物资投入战争,西域开发也无从谈起。眼下,主公还须实践‘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先向朝廷屈服,然后再图王业,逐鹿原。”

    刘范自然知道田丰说的正是最佳的对策,但刘范仍然怀有顾虑。刘范说道:“此次朝廷使离间计不成,必不甘心,定有下一步行动。朝廷更忌恨西凉强盛,威胁到关三郡之安全。或许朝廷已下定决心要趁西域开发时,趁人之危。朝多有英雄,如大将军之下郑泰、陈琳、袁绍、曹操、荀攸等人,皆非庸才。若这些人鼓动朝廷趁机举兵进逼,而西凉危矣。只恐我欲讲和,而朝廷英杰不允尔。”

    刘范来自后世,他知道郑泰、陈琳、袁绍、曹操、荀攸等人的厉害。尤其是曹操和荀攸。荀攸自不必说,是曹操的谋主,一生除了未能看穿周瑜与黄盖之诈降火攻之计外,也可称为算无遗策。而曹操,更是被刘范视为头号大敌。曹操不仅武双全,而且刘范清楚,曹操早已将他的野心和战略看破,曹操可谓是田丰、贾诩更了解他。若是此二人为朝廷献策,主张趁他忙于治理西域时出兵西向,则他三年来苦心经营的局面将大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田丰说道:“诚如主公所言,如曹操、郑泰等俱为鬼谋之士。但主公无忧,此二人不过是大将军门下幕僚罢了,在朝也未曾担任显官。显官如三公九卿者,俱为酒囊饭袋,垂垂老矣之人。如太尉杨彪、车骑将军皇甫嵩等,虽壮年时破羌有功,但这些人年老力衰,多次为主公所败,未必有雄心壮志敢于主公一战。而其他朝执牛耳者,多为庸碌无为之人。操等若献策于朝廷,还需经三公九卿审议。公卿不一定同意操等之见。”

    管宁也说道:“属下亦与田军师持同样意见。属下认为,朝廷久为穷困,至皇帝,有宦官、公卿大臣,下有一众小吏,满朝均汲汲于财货。朝廷虽痛恨主公拥兵自重、实力强盛,但更对西州三州之富庶繁华垂涎三尺。朝廷欲攻灭主公,虽主因是解除主公对关三辅之地的威胁,但未尝没有怀着垂涎西凉富庶,欲抄掠西凉之财货、户口、战马、罕物等之意。若主公对朝廷主动示弱,将部分财货进贡给朝廷,使朝廷心满意足,延缓朝廷之攻势。若此事可成,则主公不过花费些许财货,便可争得喘息



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蝉之子
    田丰说的句句在理,刘范不是不知道。(#¥)但让他下定决心再一次屈从朝廷,仍然是让他咽不下这口气。刘范环顾穿越这三年来,他早将怀念后世、追思过往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他不再是后世之人,现在他已经在心里认定他是东汉末年之人,是汉景帝的后裔,汉室宗亲,使命是挽救这危若累卵的东汉;他还是西州霸主,是西州人民的主心骨,是西州人民的保护者,注定要救济苍生,匡正天下。

    而朝廷,却是造成天下丧乱,汉室陵迟,民不聊生,盗贼四起的始作俑者。是朝廷的戚宦之争,将全天下拖入深渊之。换言之,朝廷是破坏者,而刘范是建设者。刘范知道,要想先破后立,叫日月换新天,与朝廷的矛盾不可避免。

    而刘范在洛阳之变之前,为维持稳定,韬光养晦,对朝廷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朝廷征收赋税,要仰仗西凉的进贡。洛阳之变之后,刘范让朝廷意识到他不是好相与的,攻守之势改变,朝廷遂不敢再对西凉吆五喝六,指指点点。

    这是刘范下不了决心的原因。但刘范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他仍然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他知道田丰、管宁、贾诩等谋臣的建议是正确的,他心里也清楚他会施行,但需要时间。

    这时候,管宁催促道:“主公,早下决断,不然事危矣!”

    田丰和贾诩两人也望着刘范。而典韦等武将,虽然喜爱打仗,但却知道现在田丰等人的计策才是最佳,故而也望着刘范。刘范看了看满堂的武群臣都是一脸的期待,期待他下决断。刘范长叹一口气,说道:“好吧。称臣,纳贡。”

    “主公英明!”谋臣武将们听刘范这句话,终于把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终究刘范还没有选择与朝廷硬碰硬。

    刘范说道:“你们放心,我已经不再是个鲜衣怒马的少年了,我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至于如何称臣纳贡,由你们商议定夺吧!”

    说完,刘范累了。刘范也不管田丰等人,而是径直往后院走。刘范的府邸,和皇宫的布局差不多,都是前朝后宫。刘范想起,有很长时间他没去看看貂蝉了,貂蝉还给他生育了一个儿子,刘焉名之为靖。于是,刘范走进了貂蝉的闺房,没有让侍女通报,径直走了进来。

    只见貂蝉坐在床边,正俯身凝神地看着床正酣睡着的一个小人儿,正是刘靖。貂蝉眼含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时不时怜爱地用手轻轻地抚摸他。刘范看到这一幕,刚刚在议事堂的郁闷顿时烟消云散。他虽初加冠,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在外,他是西州之主;在内,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的家长而已。看见自己的妻儿生活得无忧无虑,刘范便觉得再怎么辛苦也是值得的。

    貂蝉许久才见地有一道熟悉的影子,再一看,正是刘范站在门框,背着手,望着她和孩子出神。貂蝉连忙想站起来行礼,刘范赶紧制止住了他。刘范轻声地说道:“不是早告诉过你吗在我们的家里不用行礼,不用客套!”

    “我们”这两个字,深深地打动了貂蝉。貂蝉羞涩地说道:“夫君恕罪,妾身从小时候住在宫廷里,宫都是大人物,妾身行礼行了十几年,这个习惯不容易改。”

    刘范细细地揉搓貂蝉的柔荑,埋怨地说道:“你还要陪我几十年呢,这个习惯你不改,我可不依!”

    “夫君……”貂蝉闻言,泪水夺眶而出,脸蛋也红扑扑的。

    刘范拉着貂蝉依靠在自己的肩头,伸手揽着她柔若无骨的腰肢,一手轻轻地拭去貂蝉的泪珠。刘范说道:“哭什么”

    貂蝉说道:“妾身从小父母双亡,被收入宫廷。宫廷里的侍女、才女和小黄门,从小使唤妾身。妾身从小没有被人疼爱过



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瞒之见
    在刘范与貂蝉共赴巫山之时,田丰、贾诩、管宁、邴原等人已经商量好了对策,那是给朝廷表,称永顺亭侯和凉公的爵位,刘范是刘焉已经接受了,感谢朝廷之恩。

    很快,朝廷收到了来自西凉的这一封表。这封表,其实是田丰等人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一方面,是向朝廷表明,朝廷使出的离间计已经失效了;另一方面,西凉接受了朝廷对刘焉和刘范的爵位一升一降的宣判,也是表达了西凉对朝廷的恭顺。田丰等人的意思,是让朝廷接到表之后,知道西凉不是区区离间计能分裂的,但西凉仍然愿意听从朝廷的指挥,仍然是朝廷的王臣。

    闻知刘范的爵位被朝廷从冠军侯一下降到了亭侯,西凉人和西凉军皆是愤怒不满。依照礼制,侯一级的爵位,最高的是冠军侯,然后是关内侯、县侯、乡侯、亭侯。而冠军侯再往,是公;公之是王。冠军侯这个爵位,可不是一般的爵位可。两汉四百年,在刘范之前受封为冠军侯的,不过只有四个人。刘范之封冠军侯,在西凉人看来,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朝廷无故把刘范的爵位降之亭侯,这是对刘范的贬低,甚至是侮辱。

    朝廷本来不仅是以贬低爵位来离间刘焉和刘范,也有借此机会交降低刘范的威信之意。冠军侯久而久之成为刘范的代名词,这让朝廷感到很不舒服。朝廷不会知道,它的这一举动,反而让西凉人愈加远离朝廷,而刘范的威信则不降反升。

    但朝廷无暇顾及这一点,因为很快,管宁拟定的表呈到了刘宏的面前。刘宏自从何进等士大夫决计要铲除刘范后,也对刘范的动向颇为心。因为次洛阳之变,刘宏差点要成亡国之君。古来皇帝最忌讳的,是有人夺走他的至尊之位。刘宏对意欲谋权篡位但又实力强悍的刘范,可谓是怕到了极点,同时也是恨到了极点。

    刘宏看了刘范的表,不知表是何居心,于是召开朝会,让群臣商议。何进、杨彪、王允等大臣,以及曹操、袁绍等级官员,均仔细地看了表。何进等人看了表之后,也是和刘宏一样,不知所云。倒是曹操一眼看出了表字面下蕴涵的深意。

    曹操说道:“启禀陛下,臣知道关西贼之意。”

    刘宏对曹操的认识,只不过是知道他曾经是洛阳北部尉,用五色棒打死了他亲信宦官蹇硕的叔叔,然后曹操的父亲曹腾害怕蹇硕会害曹操,于是曹腾把曹操迁为顿丘令。等风头过了之后,曹腾又设计使曹操回到朝廷来。虽然刘宏不置可否,但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刘宏说道:“曹卿有何见地”

    曹操说道:“启禀陛下,刘范之表,是想告诉朝廷,他已经破解了朝廷的离间计,所以刘焉和他才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朝廷的一升一降。同时,此表亦有警告之意,言朝廷之离间计,在他的眼里不过雕虫小技。这不过这等事出于不得台面,故而他才有意表。虽字面不提此事,但实际是对朝廷失策之嘲笑、警告。”

    听了曹操的分析,满朝的公卿都是或愤怒,或叹息。特别是献离间计的袁绍,更是惆怅不已。曹操又接着说道:“但陛下无忧。其实,这篇表仍然含有另一层意思。”
1...8081828384...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