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众人又道:“主公英明!”
刘范说道:“西域战略是我等头等大事。在此,我要求诸位一定要坚持下去。有坚持不了的,主动辞职,交还印绶,我绝不挽留。我的帐下,不留一个无能之辈。除此之外,有办事不利、饱私囊、乱我大计者,我定斩不饶!都听清楚了吗”
众人又说道:“但有驱使,必无推故!”
刘范说道:“好!这便散会吧!诸位回去后,一定要精诚团结,兢兢业业地服务于西域战略。”
“喏!”众人便都下去了。刘焉叫住了刘范。
于是,从此以后,西凉下下开始了践行西域战略的征程。在刘范制定的西域开发计划的指导下,刘焉、刘虞和黄琬三个州牧都做的十分圆满。移民已经送到了刘范的手,而且数量也超过了五百万。于是,刘范便按照洛阳之盟,将规定的十一亿钱和两万匹战马交给朝廷。朝廷得了这笔钱,实力恢复了不少。西凉战马的获得,也让朝廷的西园军很顺利地成军了。由此,朝廷便在京城拥有二十三万大军,其的骑兵有六万人。
西迁之后,崤山以东,原、河北、淮南等地,空无流民。不用再提防众多的黄巾军和流民,朝廷省去了近乎一半的开支,各州郡的农业生产也缓慢地恢复过来。虽然西迁流民耗费了朝廷大约一百三十万石的粮食,但这样换来了天下太平的大好局面,朝廷更为高兴。趁此机会,朝廷开始认真地减免赋税,减少徭役。原本危机四伏的朝廷,也由此转危为安。
刘范这边,也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建设。移民的五百万人参与了以工代赈和屯田,其余的七十万人则是被商家招聘为工人。这五百万人第一步,是在凉州境内把西域开发所需
的各种物资运送到天州和昆州。幸好刘范从匈奴引进了大批量的牛马,刘范调用了近千万头牛、近五十万匹马来运输物资。故而,运送物资进行得十分顺利,过了两个月,到了六月旬,西域开发所需物资基本运到了天州和昆州各郡县。形势一片大好。
于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西域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马球
西域的开发如火如荼地进行,有凉州牧刘焉、天州牧刘虞和昆州牧黄琬等三人以及他们各自的州从事的治理,反而让刘范闲了下来。(¥)对刘范来说,治政不是他最为擅长和最为感兴趣的事情。带兵打仗,才是刘范真正渴望的。但现在西凉举三州全力,将几乎所有力量都投入到西域开发战略,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地战争。
原本西凉有粮草四百五十万石,但只有五十万石留给西凉军,其余的四百万石全都投入到了西域开发。只有这区区五十万石,西凉军难以有所作为。
刘范便决定在西域开发这一段时间,偃旗息鼓,先锻炼好西凉军。于是,刘范从案牍之脱身,脱身于行伍之。对此,西凉军兴奋不已。因为刘范要处理政务,所以有很长的时间西凉军都是交给将军们统领训练。只有在例行的军演和回应洛阳之变时,刘范才有机会亲自掌军。
现如今的西凉军,包括有职业军人二十四万五千人,屯田军则不计其数。因为西域尚未开发完毕,还不能实行屯田制,也没有正式的屯田军。职业军人,有马军十四万五千,步军十万。刘范亲掌西凉军,主要还是掌骑兵。步兵为卢植统带训练。
这主要主要是因为刘范不会布步兵的阵法,而骑兵则几乎不用布阵。步兵要抵抗骑兵的突击,必须结成阵型;抵抗同是步兵的敌军时,巧妙的阵法也是重要的取胜之道。而骑兵才是真正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需结成阵法,本身自带的冲击力和机动力是取胜王道。刘范来自后世,后世并不热衷于学什么兵兵法,自然刘范也不知如何将步兵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步兵只有列阵,才能有点机会抵抗骑兵的冲撞。但阵不牢固,士卒胆怯于骑兵的冲撞,彼此之间配合不默契的话,都有可能使骑兵冲破重重防线,冲进阵。届时,阵破则军败。
卢植是最为精通兵法的大家,让他统领步军,必定能让西凉军的步军成为不下于西凉铁骑的一支强军。当然,刘范也有着卢植所不能的练兵之道,那是来源于后世的练兵方法。后世的练兵方法,能培养士兵的听从指挥、团结一致。所以,刘范和卢植为了综合各自的优点,便是师徒一起训练步军十万。
骑兵的训练方法,刘范对此已经是烂熟于心。刘范最为看重的,是西凉铁骑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安息回马射和驰射。蒙古大军之所以能把匈牙利、波兰联军十万大军打得只剩下三万残兵败将,是因为蒙古大军熟练地掌握了骑射之法。匈牙利大军都是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机动性十分差。更糟糕的是,匈牙利人的重甲在蒙古弓面前是一张纸。所以,蒙古大军第一阵先是派出弓骑兵骑射,使匈牙利大军伤亡惨重。
幸好有马镫的帮助,现在西凉铁骑骑射的技术,已经远超匈奴、鲜卑这些马民族了。除此之外
第三百七十三章 阴谋始作
有赖于以工代赈法的实施,西域的开发完成指日可待,新移民也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建立起自己的新家园。 凉州则源源不断地把各种重要物资如同输血般的运输到玉门关,以支持天州和昆州的建立。在刘焉、刘虞和黄琬三位州牧的调度下,三个州都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西凉与朝廷、匈奴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往来,同西域以西的国家,如乌孙、大宛、康居、伊列、呼揭、贵霜、安息、波斯、大秦之间的贸易也稳步推进。由于西凉拥有丝绸、瓷器、茶叶、新纸以及其他的加工商,对其他国家、部族只能提供的原材料,西凉无疑拥有着巨大的优势。巨大的贸易顺差,仍然让西凉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尽管刘范已经将商业税压得很低,但西凉官府的府库依旧是堆满了金山银山。
有足球和马球的推动,西凉军的新兵也日渐成熟起来。加之卢植练兵有方,刘范又将后世的练兵方法套用在西凉军,原本因扩军十五万而整体军力下降不少的西凉军,因此又重回巅峰。刘范在想,只要西凉军再经过几次实战,必定能成为天下第一强军。可是如今西凉已经把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砸在西域开发。要是发动战争来磨练西凉军,势必会使西域的开发停滞不前。另外,朝廷和匈奴都和西凉修好(至少表面是如此),鲜卑和乌孙又太弱,都不会主动招惹西凉。如此一来,西凉军暂且还没有可用为磨刀石的敌人。这让刘范十分犯愁。
但刘范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想着要找机会给西凉军树立起一个敌人,发动一场大战,以此来磨练西凉军,马有人把这个天赐良机送到刘范跟前来。刘范还想等西域彻底安定下来后再发动征战,但时势并不是由着刘范的设想发展的。一场威胁到西凉的安危的阴谋正在酝酿。
公元186年,即汉灵帝平三年六月底,洛阳城里,国舅府,朝廷的公卿大臣和何进的幕僚门客汇聚一堂。何进在对抗十常侍、应付关西刘范积极进取,有所作为。虽然无甚成效,但好在反对宦官干政和军阀割据立场坚定,逐渐赢得了公卿大臣的拥护,成为了朝廷的领头羊。
何进于今日召集了三公九卿来他府,是要商谈如何除掉刘范,这个朝廷的死敌、汉家的叛徒。一时间,大将军府具为朱紫,来者有杨彪、袁隗、曹腾、马日暺、刘表、王允等三公九卿,还有何进的亲信郑泰、曹操、袁绍、袁术等。
何进沉重地说道:“今日请诸君临府,共商国是。国贼刘范,窃占关西,领下三州,其民千万,其地千里:已成朝廷心腹之患,汉家之危,始于此也。若不除之,恐国将不国,社稷难保。今特邀诸君至此,请议何以除之,以定天下”这里的关西,指的是潼关以西。潼关以西,现在除了京兆郡、扶风郡和冯翎郡外,只有凉州、天州和昆州,都是刘范的地盘。
听了何进的话,原本都是面有喜色的朝廷大臣们都立即拉下了脸来。洛阳之变时,刘范的兵锋直逼新安和
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绍妙算
曹操一说完,满朝的公卿都是深思熟虑下来。 ( . v o dtw . )曹操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眼看破了现在的刘范最为虚弱,现在也正是最有机会消灭刘范的时机。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个时机,那等刘范过几年能把西域开拓完毕,以雄厚的实力凌驾于朝廷之,朝廷不能抵抗,是朝廷危难之时了。
袁绍能在后来打败公孙瓒、张燕,统领青幽并冀北方四州,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袁绍说道:“孟德之见,甚切时弊。刘范盘踞关西,不过三年。初始陛下抬举此贼,以贼为汉家宗室,高祖苗裔,又屡立战功,方拜为冠军侯、凉州牧。是时,朝廷以其兵不过二万五千,民不过十几万户,故未加重视。每每关西贼在凉州如何作为,朝廷均以为肘腋之患,不足为虑,反使此贼得以韬光养晦,扩军养民,以至今日。”
袁绍说道:“若当时刘范在凉州行重商之事时,陛下不听佞臣之言,使大将军将此贼拘于京师,何有今日之烦劳今关西贼妄图窃夺神器,谋朝篡位之心已昭然若揭,天下皆知。而今日关西贼正致力于拓土西域,不似昔日乎若朝廷此时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过几年后,朝廷悔之晚矣!届时,朝廷之祸水东引才真成郑国渠故事。”
袁绍说完,即使是历来和袁绍不对付的袁术,也不得不点头称是。何进说道:“孟德、本初不愧为少年才俊,所议均为实言。不错,刘范虽为朝廷荡平黄巾、抵御鲜卑,又平定凉州,收复西域,屡立战功。但此贼已有反心,头生反骨,非社稷之臣也。若朝廷于此时善加权谋,必能重创乃至灭除此贼!诸位有何计教我”
何进环顾四周,袁隗、王允等人皆是面有难色。这些人久在朝廷,一心只想着如何在鱼龙混杂、危机四伏的朝廷生存,如何权谋罢了。但他们连十常侍都不能用计除掉,反使十常侍依仗汉灵帝的宠信,而凌驾于朝廷百官之,而他们虽贵为三公九卿,却只能无所作为。现在要除掉的是十常侍更强大的刘范,不得不让袁隗、王允等人犯愁了。
何进知道朝廷公卿靠不住,若他们靠得住,也不至于让十常侍如此肆意妄为,让汉灵帝如此昏庸无道。关键的是,何进知道,这些老臣了年纪之后也消磨了胆气。他们都不敢轻易招惹刘范,因为如果谋用败露,刘范会把矛头对准他们。
宴会陷入了极为尴尬的沉默。关键时刻,还是年轻人敢作敢为。何进最为器重的士族领军人物——袁绍站了出来。袁绍出身汝南袁氏,是袁隗的侄子,又是士人的领袖。有袁绍的辅佐,士人会站在何进一方。袁绍说道:“大将军勿忧,某有一计,敢教刘范顷刻间土崩瓦解,人头落地。”
一听袁绍这掷地有声的话,所有人都不禁为之一振。何进激动地说道:“果真如此本初有何良策教我”
袁绍说道:“某设此计,名为离间计。”
&n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连环三计
王允欣慰地说道:“袁本初真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后,此离间计果真是妙。料想那刘焉有篡汉自立、称位至尊之心,自然不会甘心居于人下,更不会甘心居于孺子之下。而刘范得关西武拥立,即使争执不休,刘范意欲与刘焉妥协,其麾下谋士猛将必不允之。若朝廷使计离间之,必能使刘焉、刘范父子反目。刘焉非寻常人,胆略不下于刘范。若两虎相斗,朝廷必可坐山观虎斗。”
袁绍说道:“校尉大人真乃老臣谋国,与某想到一处去了。”
曹操说道:“本初之离间计敢请详解。刘焉、刘范,俱为人杰。若他父子二人看出本初之计,反使朝廷陷入被动。”
袁绍说道:“某有一计,诸君静听:此计可谓连环计。第一计,朝廷可先突然册封刘焉为凉公,而褫夺刘范之冠军侯爵位,贬之为男爵。再将刘焉册封为前将军,将刘范之前将军则贬为征虏将军。使刘范疑刘焉串通朝廷,欲减灭之。以第一计,必不会使刘范对刘焉完全失信。刘焉必会告知刘范,是朝廷为之。故而,某有第二计。
第二计,朝廷可派细作伪装成刘焉亲信,模仿刘焉字迹,伪造一封刘焉写给刘范之西凉军将领之信。此信,可称刘焉不愿屈居刘范之下,故写信给西凉军将领,买通之发动叛乱,击杀刘范,约定事后撰升此将领之官职云云。然后,借机使刘范偶然获得此信。又使刘范对刘焉生疑。刘范知刘焉不愿为傀儡,必对此信毫无怀疑。”
说到这里,朝廷公卿们都面露微笑。袁绍此计,虽然难以操作,但只要做得滴水不漏,必然会引起刘范对刘焉的怀疑。只要破除了刘范对刘焉的信任,自然有机会除掉他们。
袁绍说道:“第三计,朝廷可派一人为使者,去往凉州姑臧城,假称皇帝有命宣于刘焉。而使者等见到刘焉时,便可佯装误以为不识得刘焉,而把刘焉当成刘范的谋臣。接着,使者趁机把刘范与朝廷串通一气、欲杀刘焉之消息告知刘焉。刘焉闻听,必大为震惊。
因在第一计时,刘焉必知此为朝廷之离间计。得知第三计时,刘焉必认为刘范怀疑其与朝廷串通,故而刘范便有拉拢朝廷,击杀刘焉之对策。由此,刘焉必怀疑刘范有残杀之心。刘焉为保命,必会先下手为强,对刘范动手。刘焉对刘范动手后,刘范必然会联想到第一计时,朝廷褫夺其爵位、官职,正是刘焉连结朝廷欲杀之。故,刘范与刘焉必不疑此为离间计,而会与彼此自相残杀。由此,离间计三步计策均实施完毕,刘焉与刘范必然会父子反目成仇,自相残杀。”
听了袁绍这一计谋,何进、袁隗陷入了沉思。在历史,袁绍也是一个运用离间计的老手。在起兵反董失败之后,袁绍退回到渤海郡,受到冀州刺史韩馥的节制,想把人口充足、钱粮广集的冀州给抢过来。于是,袁绍接受了手下谋士逢纪的离间计,故意请公孙瓒入冀州,又派人诬告公孙瓒约请袁绍共分冀州,成功地离间了韩馥与公孙瓒的关系。最后,逢纪
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贬抑
于是,袁绍的天衣无缝、环环相扣的连环离间计,很快被何进以奏章的形式呈现在刘宏面前。 涉及到计划翦灭刘范,同样是刘范死敌的十常侍,因此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尽力拦截呈递给皇帝的奏章。赵忠和蹇硕虽然暗帮助过刘范渡过多次难关,但他们清楚,自从洛阳之变后,刘范再无与他们合作的可能。因为他们同样是朝廷的一份子,是皇帝的臣子。刘范意图推翻刘宏的江山,自然是和赵忠、蹇硕作对,利益已经没有重合之地。
昏庸无能的刘宏立即被袁绍的计谋吸引住了,并召集朝臣近臣,大开朝会,将此计进行朝议。早已在何进府商量好的公卿大臣对此均无异议。十常侍一通眼神交换后,也没有说话。于是,不出一天,四分五裂的朝廷又团结起来,将实施离间计提了日程。诡谲的阴云开始一点点将天空遮蔽起来。
……
七月初,正在州牧府处理公务的刘焉,接到了皇帝钦差到来的消息。现在正是西域开发最为困难的开头,每天的公务都堆满了刘焉的桌案。因为凉州开发完备,必须要支持天州和昆州的建设,各项物资都是来自凉州,送往天州和昆州。正当刘焉挥汗如雨地处理政务时,有卫兵来报:“大人,门外来了一队小黄门内侍,说是皇帝派来的钦使,要大人准备香案迎接,接受皇帝的圣旨。”
刘焉听闻,不禁有些疑惑。这时候朝廷怎么会派人来但不管怎样,洛阳之盟规定了刘焉仍然是刘宏的凉州牧,时势也决定了刘焉此时要韬光养晦。于是,刘焉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准备好迎接来使。
不久,几个宦官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为首的宦官说道:“陛下有令,凉州牧刘焉、凉州刺史跪接!”
刘焉跪了下来,鉴于刘范还领兵在外,说道:“请恕凉州刺史正于外地领军训练,未在姑臧。”
那宦官听说之后,非但没有怪罪,而是一略而过。因为袁绍的离间计是要使刘范生疑。现在刘范不在,不知事情原委,正好可以让刘范对刘焉生疑。钦使说道:“也罢。皇帝诏曰:凉州牧刘焉,历任清要,清正廉洁,有功于社稷,为汉室宗亲,故加封为公,称凉公,以凉州之安定郡为封地,食邑千户。凉州刺史、前将军、冠军侯刘范,在任多加征伐,多事扰民,有违朝廷安民定国之意,着贬为安西将军、永顺亭侯。钦此!”
刘焉闻言,马生疑起来。也不等宦官叫他起来,刘焉立即起身,质问宦官说道:“臣未有建功,冠军侯未有违法,陛下何以突然封臣而贬冠军侯”
面对刘焉的质问,宦官说道:“陛下旨意,非我等宦者能知。盖是大人为朝廷镇守凉州,劳苦功高,陛下体恤臣子,广施君恩罢了。而贬原冠军侯之官爵,亦乃朝廷钧命,在下实不知,望大人使毕使于前。”
宦官久在宫闱,无论是说话还是脑子的反应程度,都异于常人。这名宦官的对答,天衣无缝,堂堂正正,倒是让刘焉不知所措。于是刘焉先让宦官到驿馆休息,又召集凉州的诸位从事来商议。虽然
第三百七十七章 贾诩破计
刘范沉思不语。(&¥)刘范心里清楚,朝廷恐怕又要对西凉下手了。贾诩说道:“而且朝廷在我等建设西凉,如此特殊之时遣来使者,恐怕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另外,太公传信召主公赶紧回去,一起商量对策。”
刘范把信合,仔细想了想,终究有一股阴云笼罩在他的脑海里,危机感充斥着刘范的头脑。刘范说道:“也罢,我这回去。你们二人随同,一并回去。且命西凉军全军开拔,处于警备状态,不得懈怠。全军回姑臧城,以备不测。”
“喏!”贾诩和田丰立即退下,传令回军。刘范旋即先行一步,带着典韦和虎卫军先开拔,二十万大军随后向姑臧城进发。典韦也得知了刘范遭到贬抑之事,骑在奔腾的战马,身体随之不停抖动,但也不忘问刘范一句:“主公,你说这朝廷为何忽然之间,要贬谪你的官爵难不成,那昏君忘了次我军曾经在数日之内穿凿八百里关,顺着渭水南岸,一直兵临潼关吗朝廷如此愚笨,该不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