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房俊又命人取来早膳,摆放在书案上,道:“殿下用膳吧,稍候微臣陪您入玄武门,觐见太子。”
李祐道:“还请二郎让人送来热水,本王洗漱一番。”
房俊没好气道:“洗什么洗?殿下越是狼狈邋遢,太子便越是心生感触,越是感同身受,如此才能增添胜算。记住了,待会儿见到太子,殿下便放声大哭,有多惨就哭多惨,千万别端着身份。”
李祐从善如流,连连颔首:“本王明白,就将方才于二郎面前那些重来一遍,你看可行?”
房俊:“……”
娘咧!
和着您一直跟我这演戏呢?!
不过他此举也并非是为了搭救李祐,这厮鬼迷心窍意欲争储,有今日之下场乃是罪有应得。只不过正好借助李祐可以坐实关陇谋逆之罪名,使其难以推卸责任,进而破坏和谈,故而顺水推舟罢了……
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天色却依旧阴沉。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生米熟饭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右屯卫火烧雨师坛、焚毁叛军十余万石粮秣的消息,是将近天亮的时候才送抵内重门,同时递进的还有齐王李祐被程务挺“俘获”的消息……
听着内侍的通禀,李承乾愕然半晌之后才从的被窝里爬起来,离开太子妃温热柔软的娇躯……
穿上衣服,李承乾一个人坐在书房之中,喝着茶水蹙眉沉思眼下之局势。
虽然朝野上下皆称房俊为“棒槌”,但李承乾从来都不曾认为房俊是狂背之徒,甚至恰恰相反,他认定这只是房俊的行事方式,以一种桀骜不驯的姿态去面对种种桎梏,能够用蛮力去打碎,又可比费脑筋呢?
但是几次三番违背整个东宫制定之策略悍然对叛军发动攻击,致使和谈一再陷入僵局甚至崩裂,这就让李承乾无论如何找不到理由去理解……
譬如眼下,事先全无半点征兆,陡然之间便递进来消息说是已经成功焚毁叛军十余万石粮秣,导致叛军后勤辎重几乎告罄,使得当下之局势彻底逆转,以后便是关陇求着东宫和谈。
但是房俊如此做法,可曾将他这个太子放在眼内?
为何房俊如此执著于关陇死战到底、不死不休?
另外,齐王李祐被程务挺俘获这个消息也令他愁眉不展,毕竟亲手将自己的兄弟定为谋逆大罪,或赐死或圈禁,心里总归是不忍……
……
没用多久,便有内侍来报,房俊与齐王觐见。
李承乾吐出一口气,道:“召见!”
“喏!”
内侍退出,须臾,齐王李祐与房俊一同入内。
“太子哥哥,臣弟对不住你哇,呜呜呜……”李祐前脚迈进书房,便两步窜到李承乾身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李承乾的大腿嚎啕大哭,哭声凄厉悲切,仿佛遭受了这世间最为委屈之事……
房俊眼角跳了跳了,对于李祐的天赋有些刮目相看,心里明知这货全是假的,可观其行、听其声,却毫无半分矫揉做作。
李承乾原本对李祐亦是一腔怒气,人家最有资格争储的魏王、晋王尚能够严词拒绝长孙无忌之拉拢,你这个混账东西急吼吼的跳出去作甚?你以为天上掉馅饼砸到你头上?
天真!愚蠢!
然而此刻见到李祐衣衫不整、形容憔悴之模样,心里又有些心疼、有些不忍,到底还是自己的骨肉兄弟啊,何况此刻李祐沦落至此,对他的储位已无半点威胁,又何必斩尽杀绝呢?
不过当下之形势颇为微妙,若想促成和谈、结束兵变,东宫反倒需要主动帮助关陇门阀洗脱“谋逆”之罪名,否则和谈之基础便不存在。皇权正统,焉能向叛逆妥协呢?“邪不压正”乃是人间至理,任何时候都要维护的基本准则,一旦颠覆则纲常失序、伦理颠倒,他这个当朝太子之正统地位亦将受到怀疑、攻讦,埋下种祸之根源。
关陇洗脱罪责最好的方式便是将罪名推卸到齐王李祐身上,关陇门阀由主谋变成帮凶——至于权倾朝野的关陇门阀岂会任由一个亲王摆布,这并不重要,只需给天下人一个借口即可,何况齐王意欲争储、污蔑太子乃是事实,绝非无辜。
那么关键的问题便在于:若着实齐王谋逆之罪,自己还能否保住他一命?
谋逆大罪攸关社稷江山,绝非身为太子便能够一言而决,皆是满朝文武皆言“必诛此獠”,他又能怎么办?
当真是左右为难。
房俊察言观色,见到太子并未过于恼怒,遂低声道:“来此之前,齐王殿下私自给长安城中公卿大臣们写了一封书信,详细道尽如何遭受关陇门阀迫害,又是如何被长孙无忌胁迫写就那一份诋毁污蔑太子之檄文……”
李承乾浑身一僵,先是看着兀自哭哭啼啼央求饶命的李祐,继而抬头看向房俊,目光之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
房俊低眉垂眼,束手立于一侧,仿佛那些书信当真是齐王所为,与他半点干系也无……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脸色变得甚为难看,沉吟良久,才缓缓对李祐道:“你所犯之罪行,攸关江山社稷、皇权正统,纵然是孤亦不能予以赦免。且先将你圈禁起来,待到此间事了,朝政重归正规,再做议论。”
李祐自然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遂垂泪颔首道:“多谢太子哥哥爱护,臣弟心中愧疚,无颜面对天地矣!”
他脸上在哭,心里却对房俊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前还以为他让自己写那些书信是另有计较,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要将罪名先一步撇给关陇门阀,纵然太子不同意也别无他法,生米煮成熟饭,徒唤奈何?
否则太子为了顾全大局与关陇和谈,大抵是不会同意为自己洗刷罪责的……
……
待到李祐被内侍带下去,择选一地暂且圈禁,李承乾默默坐在书案之后喝茶,并未让房俊就座。
平素他对待房俊不似君臣,仿若亲朋,一直以礼相待,这等情形是极为罕见的……
房俊也不慌,束手立于一侧,一声不吭,等着太子发问。
半壶茶喝完,李承乾抬头看了一眼外头阴沉沉的天色,这才缓缓问道:“二郎为何这般为之?”
不给赐座,似是君臣之别;口称“二郎”,又显现彼此之亲厚……足以见得李承乾此刻心乱如麻,有些乱了方寸。
自己最为信任之人,却一直走在背离自己利益的道路上,一而再,再而三,没有当场发作已经算是李承乾性格好、涵养深了……
房俊道:“殿下不会一直是储君,将来必定成为天子,此刻与关陇门阀苟合,皇权威仪何在?这将会成为殿下一生也无法洗刷之污点,史书之上予以褒贬、百年之后沦为争议,必然损及殿下清誉。”
李承乾蹙眉,没好气道:“清誉算个甚?与之相比,能够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然后稳定朝纲,平息乱局,才能稳固江山社稷。若继续与关陇死战,得不偿失。这个道理二郎岂能不懂?”
别以为我性格软好欺负,就用这等鬼话来糊弄我!
房俊沉默少顷,半晌,才缓缓说道:“殿下可相信微臣之忠诚?”
李承乾生生给气笑了:“相信又如何?孤之江山、东宫之存亡岌岌可危,然后你便倚仗着你的忠诚,一次又一次的背离孤之利益?一直以来,孤都将你视作良师益友,今日咱们不分君臣,孤只要你明明白白的告诉孤,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若是别的事,李承乾绝不会与房俊这般较真。他之所以今时今日依旧坐在储位之上,成为帝国的监国太子,全仰仗房俊之相助,以前如此,现在如此。然而攸关江山社稷、东宫存亡,他不能稀里糊涂的任由房俊自行其是。
房俊又沉默一会儿,才喟然叹息,无奈道:“臣实有不得已之苦衷,还望殿下谅解。但请殿下相信,臣对殿下之赤胆忠心永无更改!所思所行,皆为殿下着想,若有差池,愿以命相抵!”
李承乾目光闪动,心脏好似被什么东西狠狠锤了一记,蓦然紧缩起来。
他没说什么“东宫之存亡、社稷之倾覆岂是你一条命可以相抵”之类的废话,房俊既然敢这么说,自然有其必然之道理。是什么道理呢?李承乾不知道,看样子房俊也不会说。
然而房俊的确什么都没说,可是听在李承乾耳中,却好似什么都说了……
普天之下,还有何人、何事,能让房俊这样的当世人杰,在他这个太子面前道一句“不得已之苦衷”?
再联想到李勣时至今日种种诡异之表现,李承乾只觉得脑袋有些晕,呼吸有些急促,眼前一阵阵金星乱跳……
怎么可能?!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争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房俊自太子书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辰时初刻,太子居所门口已经站了很多前来议事的东宫属官。昨夜雨师坛一把大火烧得半个长安城都红彤彤的,如此大事自然影响极大,各个部门都要前来询问如何应对,聚在门口初议论纷纷。
站在门口,与台阶下一众属官颔首示意,众人或是颔首或是作揖纷纷回礼,房俊便欲抬脚走下台阶返回玄武门外大营。
此番与李承乾详谈,虽然远称不上开诚布公,但以李承乾的智慧必然已经体会出深层的暗示……
这令房俊有些忐忑与郁闷,有些话、有些事,自己又怎能隐瞒李承乾?偏偏却又不能告知。
耳旁纷纷议论声忽然一静,房俊回神,便见到一身紫袍官服板板整整、连胡须都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刘洎正站在自己面前,挡住道路。
萧瑀捋着胡须,站在一侧。
房俊蹙眉,负手而立,冷冷的看着刘洎。
刘洎一揖及地,以下官之礼相见,而后起身,一振衣袖,义正辞严道:“今有东宫太子监国,权掌天下、节制文武,何以越国公一而再、再而三的违反东宫对于和谈之决策,擅自出兵,视太子如无物,狂悖暴虐、不可理喻至极!”
此言一出,左右官员都悄悄在旁边观望,谁都知道房俊不能惹,大权在握如长孙无忌、令狐德棻之流亦要灰头土脸,何况是刘洎?
大家都想知道房俊真实之想法,毕竟屡次三番破坏和谈,太子却始终不曾予以惩处,很是让大家疑惑。
当然更重要是发挥华夏传统之艺能——看热闹……
房俊却没让大家兴奋,不理会咄咄逼人的刘洎,而是看向一侧的萧瑀,微笑问道:“这是宋国公的意思?”
萧瑀摇头:“与老夫无关。”
房俊点点头:“那便是岑中书的意思了……这岑中书也真是操心,临老临老不能悠游林泉、含饴弄孙,还得忍着门下那些猫猫狗狗狂吠乱叫,整日里吵得家门不宁,何其不幸也。”
嚯!
官员们都瞬间瞪大眼睛,还以为房俊避而不就、不愿接受刘洎的诘难,孰料一开口便是这般侮辱至极的言语!
只需看看刘洎瞬间涨得血红的脸色,便知道有好戏瞧了……这可是侍中啊!门下高官官,皇帝身边的近臣,宰辅之一!居然被房俊形容成“猫猫狗狗”,这是何等之羞辱?
刘洎血贯瞳仁,怒发戟张,羞愤怒叱:“房二,焉敢如此辱我?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就待要上前与房俊拼命,左右相好的同僚吓了一跳,急忙搂腰的搂腰、拽腿的拽腿,将刘洎死死制住。
刘洎奋力挣扎,大叫:“放开我,定要与此獠你死我活!”
同僚们大汗,死死抱住刘洎,你该不是以为这位这两年手掌重兵、养尊处优,便忘记其勇冠三军之事实?就您这细胳膊细腿儿的,人家房二能打二十个……
一旁原本不打算掺合的萧瑀蹙眉不满,开口道:“刘侍中乃是帝国宰辅、文官之首,越国公岂能一言不合便予以侮辱?成何体统!”
他与刘洎不睦,刘洎如今对他的地位产生极大之威胁,使得他“清流领袖”之地位岌岌可危,他是愿意见到刘洎在房俊面前颜面大跌的。但是房俊开口便辱及刘洎,这分明是不将所有文官放在眼内,“猫猫狗狗”可不是骂刘洎一个人,此等情形之下,他必须站出来为文官张目,与房俊毫不客气的对峙自能愈发凸显他“清流领袖”之地位。
旁边的刘洎兀自挣扎着大声喝叱:“此獠狂悖,不可理喻!偷袭叛军粮储此等大事,何以事先不予知会,导致眼下和谈再度停滞?和谈大事,攸关东宫生死存亡,却因你一而再的搁置,其死罪也!”
官员们都佩服刘洎的勇气,敢在房俊面前说一声“死罪”,这得是多大的勇气?且不说太子殿下如今将房俊视作肱骨、倚为腹心,单只是其立下之赫赫功勋便早已传颂天下,被誉为当世人杰、江山砥柱,你这边一句话将人家所有功勋尽皆抹煞,可谓诛心。
那房二平素行事嚣张跋扈,只有他欺负别人,何曾有人欺负他?怕是要给刘洎来几下狠的,让他涨涨记性……
孰料今日的房俊一反常态,并无半分“棒槌”的意思,负手而立颇有几分朝堂大佬风范,淡然对刘洎道:“此次偷袭叛军粮秣,意义重大,兵贵神速的道理刘侍中应该懂得吧?必须趁着叛军尚未察觉之前予以奇袭,否则绝难成功。再者,若事先知会刘侍中却导致消息外泄,使得叛军早做防范,皆是奇袭不成反倒使得吾右屯卫麾下兵将死士损失惨重,责任算谁的?是算吾房俊的,还是算你刘洎的?谁又能背负得起这个责任?”
此言一出,不仅刘洎气得满脸通红、怒发冲冠,便是一旁看热闹的官员们也有所不满。
这话里话外的,是将咱们文官当作私底下与叛军有所勾结的奸贼了?
呃……当然,以关陇背景起家的李唐实质上与关陇门阀很难区分界限,尤其是以关陇门阀为主导的朝堂之上,大多彼此之间都沾亲带故,要说有人私底下站在东宫这边却暗中与关陇通气,那是极有可能的。
但你话不能这么说啊,大家伙跟着东宫太子破家舍业、披荆斩棘,从深渊之中一步一步爬上来,终于迎来光明,前途一片辉煌,你却在这时候给太子心里插一根刺,让他对咱们大家心怀芥蒂、暗生戒备,这特么是人干的事儿?
太可恶了!
刘洎气得嘴皮子哆嗦,早见识了房俊嘴炮无敌,那是可以令满朝御史自叹弗如之水准,欲想喷而胜之,又谈何容易?
深吸口气压制住愤怒,事实上对于自己刚才冲动鲁莽之举也有些后怕,万一身边的袍泽没拉住自己,甚至没想拉……别怀疑,官场之上没什么朋友,你犯下大罪下狱等死的时候大家会心怀怜悯,尽量争取在你死后多去教坊司几趟慰问一下你的妻女;而当你青云直上的时候,却各个恨不能拽着尾巴给你拖下来,再踏上一只脚给你踩在泥水里……
简而言之一句话:恨人有,怜人无。
事实上非只是官场,天下各行各业大抵如此,此乃人性之根本也……
他说道:“总之,越国公不顾和谈之大局,擅自兴兵恣意攻伐,却是要将东宫置于何地?”
房俊一脸惊奇的看着他:“刘侍中莫不是痴人说梦?若非吾率领麾下儿郎视死如归、死不旋踵,又哪里有今时今日和谈之局势?人家叛军老早便杀入这内重门了!届时,怕是刘侍中没胆子如同眼下这般与逆贼争辩,而是急着从教坊司中将自家妻女赎回,免遭你身边这些同僚前往慰问……”
“嘿!房二你还能不能说句人话?”
“这最也太损了!吾等袍泽一场、同僚为官,岂能那般下作?”
“是极是极,平素想想也就罢了,当真去做,多难为情啊……”
……
刘洎霍然转头:“刚才这话谁说的?”
一众官员闭紧嘴巴,齐齐摇头。
房俊笑道:“此乃人性,毋须苛责,而且这位仁兄之言不无道理,所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上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大家平素只是意淫尊夫人、令嫒一番,并无不妥。”
“娘咧!”
刘洎这回真忍不住了,就算被房俊打死他也得冲上去挠他个满脸开花,这特么说的还是人话么?老子跟你不过是利益博弈,往大了说只是文武之争而已,并非私人恩怨,你这却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了,甚至殃及妻女,堂堂国公要脸不要?
是可忍孰不可忍!
眼见无法收场,一个内饰从书房内走出,大声道:“殿下召见!”
一众官员赶紧收声,刘洎也强忍着愤怒,整理一下衣冠,与同僚一道随着那内侍步入书房,只不过沿途他冷眼看着身边这些袍泽,心中怒极:一个个人面兽心的衣冠禽兽,亏得老子将你们当作袍泽好友,你们居然惦记老子的妻女……
在看到走在最前的房俊,不由得恨恨吐出一口唾沫,骂了一声:娘咧!
身边同僚下的一哆嗦,赶紧拉了他一下,小声叮嘱:“太子驾前,您可节制着点儿……”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相互攻讦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书房内,李承乾换了一套祥云蟒纹的袍服,头戴金冠,接受了一众官员的礼仪,颔首道:“诸位爱卿,还请入座。”
“谢殿下。”
官员们按照爵位、品次入座,唯独刘洎一个人一动不动,依旧保持一揖及地的姿势……
李承乾叹了口气,方才刘洎与房俊之口角经由内侍之口转述,正欲开口劝慰几句,门口处李道宗、马周等人也来了。
待到尽皆入座,李承乾看着兀自站立不动的刘洎,遂道:“刘侍中今日忙于和谈,劳苦功高,来人,赐座。”
意思非常明白:别闹。
自有内侍上前,搬来一个锦墩,刘洎却依旧站立。
“臣谢过殿下……不过和谈之事攸关东宫之存亡,臣自应竭尽全力、不负殿下之托付,纵百死而无憾,又岂敢居功?反倒是有些人倚仗军功桀骜不驯,屡屡置和谈大事于不顾,不惜将东宫推入水深火热之危局……时局维艰,吾等臣子当以社稷江山为重,辅佐殿下维系帝国正统,而不是逞一时之血勇、谋一时之军功,以东宫之安危、正统之传承为代价成就个人之功勋。殿下明鉴,请治越国公擅自开战、破坏何谈之罪,惩前毖后、以儆效尤。”
书房内静悄悄的,唯有刘洎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回荡,再配上他一脸的正气凛然,俨然一位不世之忠臣正于君前痛斥奸佞……
诸人不语,静静的看着刘洎与房俊交锋。
更是东宫属下文官与武将之博弈……
由古至今,文武殊途,双方所代表的利益很难调和,每每争斗,水火不容。武将打天下、文官治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是因为各自利益之不同,文官不容许武将超脱于法治之外,故而想要将其攫于掌控之下;而武将为了追求自身之利益,又岂肯屈膝于文官,沦为附庸?
文武之争不仅是各自本身之争斗,亦是君王对于国策之推行,是文官宰执天下、号令军队,亦或是武将独善其身、自成体系,绝大程度展现君王之意志。
当君王认为军队势大,已经对皇权构成威胁,那么必然崇文抑武;反之,若天下不靖、君王胸怀四海,自然是将允许军队与文官制衡,保持其桀骜不驯之作风。
所以眼下看似刘洎与房俊之争,但所有人都在看着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沉吟少顷,缓缓道:“越国公此番突袭雨师坛,焚烧叛军粮秣,乃是得到孤之许可,故而秘密行事……”
书房内一片哗然。
文官们为何对军方多有不满?正是因为他们这边忙得昏天黑地与关陇和谈,军方在背后抽冷子便给关陇来一下狠的,每每将和谈之大好局面毁于一旦。这其中牵扯到双方各自之利益,自然谁也不肯让步。
现在抓住房俊不声不响擅自偷袭关陇粮秣的把柄,正欲集中火力将军方的气焰打压下去,孰料太子居然亲自站出来给房二背书……
至于太子之言是真是假,房俊事先到底有无通禀,这些都无关紧要,最重要是太子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立场——给军方站台。
这如何不让文官们惊愕甚至愤怒?
房俊则看了李承乾一眼,心中暗叹。他之所以方才对刘洎那般不客气,便是想要将这件事放在文武之争上,当作寻常的政治斗争,然而太子此番言语一出,心思敏锐之人势必体会出其中不同寻常之意味……
当然,太子之所以站出来为他背书,是不希望他与文官太过针对,进而招致所有东宫文官之攻讦。身为太子,负有监国之重任,时下又是这般局势危急,却依旧能够对他予以力挺,这份恩情足够深重。
……
李承乾手掌压了压,书房中议论惊诧之声消失,他这才续道:“此事越国公事先已经知会于孤,是孤觉得事关重大,谨防走路消息,故而令他不得声张。‘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此乃《易经》之言,孤深以为然。非是孤不信任刘侍中与诸位爱卿,实在是越谨慎越好,眼下看来,成果斐然。”
刘洎觉得心情很是沉重,太子之言的确有几分道理,况且这段话乃是《易经》之中的名言,谁敢说没有道理?
然而君上对于臣子之信任,不正是体现在这等机密之事能否告知之上么?若是十足信任,自然不存在“臣不密则失其身”……
深吸一口气,刘洎没有就此事继续纠缠,果断避开:“郢国公此时正在微臣值房之内,有意加速推进和谈之进程,臣前来请示殿下,是否章程依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