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张亮此行既然代表李勣,那么不管他自己心里如何想法,若李勣对关陇无意,他是一定不敢前来私下相见的。
既然来了,便意味着最起码李勣对关陇并非敌对……如今危险局势之下,这样一个表露出来的信息岂能不让他心情愉快?
张亮放下茶杯,面容严肃,缓缓道:“吾此番前来,乃是奉英国公之命会晤赵国公。南阳段氏屠杀平民、掳掠村寨,已然触犯了底线,故而予以出兵剿灭,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军事行动,希望赵国公勿要过度解读,此事到此为止。”
长孙无忌愕然:“什么南阳段氏?”
张亮观他神色,辨不出真伪,奇道:“赵国公难不成尚未得知?”
长孙无忌愈发不解:“到底发生何事?”
张亮遂将南阳段氏掳掠村寨、残杀百姓,遭受左武卫剿灭之事详细说了一遍……
长孙无忌面色阴沉,心底却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天下门阀被他威逼利诱进入关中襄助兵变,但这些门阀私军并非正规军队,平素缺乏操练,更不懂的什么军法军纪,不听命令、私底下作奸犯科,实在是预料之中。
区区南阳段氏,是死是活无关大局,这个不重要。
南阳段氏残杀百姓、掳掠村寨实在昨晚,程咬金出兵剿灭南阳段氏是在上午,而此刻已经临近傍晚,自己身为关陇统帅居然尚未收到消息,可见门阀私军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一盘散沙,甚至彼此忌惮、相互防备,很难发挥兵力之优势,接连败在东宫军队手上,着实不冤。
当然眼下此刻局势几乎确定,这个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程咬金擅自出兵剿灭南阳段氏,由此所展露出来的意图……若非李勣当机立断派遣张亮前来,自己在受到南阳段氏被东征大军剿灭的消息之后,根本无从分辨到底是程咬金擅自所为还是李勣所下达之军令,必然就此认定李勣已经彻底站在东宫那一边,进而做出极为激烈之反应。
李勣既然派遣张亮前来予以解释,很显然不希望被他误以为东征大军已经站在东宫那边,这是否意味着李勣心里也对太子不满,所以坐视关陇覆亡东宫,改立储君?
所有的猜测似乎又回到之前,李勣不满太子宠信房俊,担心自己的地位在太子登基之后受到房俊的挑战,所以坐视关陇废黜东宫,而后于紧要之时奔赴长安,扶立一位太子,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目的,进而大权在握,臻达权臣之巅峰……
长孙无忌心念电转,蹙眉看着张亮:“英国公到底意欲何为?”
张亮摇头:“吾亦不知。”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张亮不可能知晓李勣的真正谋算,但毕竟张亮身在军中,于李勣麾下办事,总能从李勣的言语、行动之间获取一些蛛丝马迹,故而低声道:“房俊嚣张跋扈、倒行逆施,如今已然惹得太子不快,柴令武之死,其中水深难测……郧国公乃开国功臣、军方巨擘,固然登阁拜相尚欠缺一些资历,但足以胜任兵部尚书之位。”
张亮一颗心嚯嚯跳动起来,有一些口干舌燥,强忍着没有举杯喝茶予以缓解。
这一番话中表露出来的信息非常巨大,首先,柴令武之死颇多蹊跷,而长孙无忌之意,居然是太子暗中动手之后嫁祸房俊……这其实是说得通的,毕竟房俊屡次三番罔顾太子之命令擅自对关陇开战,导致双方和谈几度告停,使得东宫岌岌可危、危险倍增。
其次,则是长孙无忌隐晦的表达将来会全力支持他角逐兵部尚书之职。以前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只是个名义上的六部之一,实则在军权皆操于皇帝之手的时候,连一个打杂的都算不上,只能忙活一些后勤辎重补给之类,连兵器署、弓弩坊这些衙门的业务都不能左右。
但是房俊上任之后,一系列操作将兵部衙门的职权大大提升,一跃成为几乎与吏部、户部相提并论的存在,更使得兵部尚书直接进入政事堂参预政事,乃至于成为军机处几位实权大臣之一。
若能成为兵部尚书,便是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几位大佬之一,张亮岂能不心动?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悔之莫及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当然,即便再是心动,也得有所付出才行——长孙无忌要的是李勣的倾向与立场,这些东西张亮能够拿出来吗?
他拿不出来。
原本他就不是李勣的心腹,此番东征给他挂了一个“副总管”的头衔,看上去威风八面,实则手底下根本没几个兵。再加上军中皆是开国元勋、沙场宿将,资历一个比一个高、脾气一个比一个大,他能指挥得动谁?
事实上他连李勣的核心圈子都混不进去,也只能干干眼下这般跑腿学舌之事……
但他自有计较。
喝了一口茶水,张亮摇头道:“还请赵国公见谅,非是在下不说,实在是一无所知。”
长孙无忌不以为意,不知道才正常,若是一上来便夸夸其谈李勣之谋算如何如何,他反倒要重新审视张亮的智慧……以李勣之深沉城府、谋略深远,岂能让张亮这等人轻易洞察其心中绸缪?
他问道:“此番程咬金擅自出兵剿灭南阳段氏,李勣当真事先毫不知情?”
张亮略微沉吟,李勣当真毫不知情?这话没人敢说,但凡能够达到一定地位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唱作俱佳、演技出众?他们若想完全隐藏自己的本意,旁人单纯从表面去看,是很难发现其中痕迹的。
但他自然不会这么说,点头笃定道:“绝对不知情,程咬金何等地位资历威望?李勣将其剥光上衣予以鞭笞,其羞辱之处无以复加,绝无可能做戏做到这等程度。”
长孙无忌想了想,颔首表示认可。
若李勣当真想要以剿灭南阳段氏私军来展露立场,派遣一员偏将足以,何必让程咬金亲自上阵,事后又以鞭笞之刑来消弭事态?
哪怕派遣张亮前去然后鞭笞一顿以掩盖动机,也好过让程咬金前去……
完全没必要。
张亮又道:“大军自辽东撤回,东宫与关陇曾有数次派人前往试图游说,其中抵达洛阳之时,房俊曾前往李勣大帐,逗留之时间想必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长,而且当时李勣的亲兵护卫大帐左右,任何人不得靠近,是包括程咬金、在下、血薛万彻等等任何人!所以那一次两人到底谈了什么无从知晓,但在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长孙无忌当然记得,长孙安业遭受房俊袭杀死无全尸,使得长孙家与房家的仇恨倾尽三江之水亦无法洗清,如今每每思之长孙安业死状之凄惨,心中依旧隐隐作痛。
而且那次长孙安业前往洛阳,与李勣前前后后只说了几句话便避而不见,不得不打道回府,可房俊却与李勣会谈甚久?
尤其是“任何人不得靠近”中军大帐这一点,愈发令长孙无忌感到不妙。
或许正是房俊与李勣私底下打成了什么契约,所以才会在之后愈发肆无忌惮的对关陇军队发功攻击,屡次三番的破坏和谈?
可若是如此,李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看着东宫与关陇打得两败俱伤,关键时刻他再挥军回京、底定大局?
那房俊又为什么配合李勣?无论任何一位皇子上位,都不如太子稳坐储位、日后登基为帝对房俊的利益更大,即便他与魏王李泰交好,恐怕李泰也做不到太子那般对他言听计从、宠信无度……
世间万物,皆逐利而行,即便是被迫亦是一种逐利,那么房俊如此做法的利益又是什么呢?
长孙无忌眉头紧蹙,百思不得其解。
张亮察言观色,又道:“而且李勣已经打下严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已经入关的门阀私军绝对不允许撤出潼关一兵一卒……以我之见,李勣的目的很显然是在这些门阀私军上面。”
这是最让长孙无忌头痛的。
他不是不能接受兵变失败,也不是不能接受从此远离朝堂、再不复执掌帝国权力核心。朝堂之上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他见得多、听得更多,没有谁能够永远屹立在那个位置坚若磐石,王朝尚且更迭,更何况区区一人?
只要和谈完成,长孙家乃至于整个关陇的根基犹在,自己这辈子无望重返朝堂,但还有后世子孙,只要朝廷局势变动,依旧根基深厚的长孙家一定能够重现今日之辉煌。
可若是任凭那些被他威逼利诱进入关中的门阀私军覆亡殆尽,损及天下门阀之根本,那么长孙家将会被所有门阀记恨在心,这种“民愤”是任何一个门阀都承受不起的。
可以想见,一旦兵败,将来江南士族、山东世家一定能够占据朝堂,对关陇之打压势在必行,再有这些族中私军死士尽数覆灭的世家门阀落井下石,长孙家将要遭遇的局面前所未有的严酷,用一句“水深火热”都不足以形容,动辄便是倾覆之祸……
所以李勣不准门阀私军撤出关中,等若是在决断长孙家生存的根基,偏偏李勣坐拥数十万大军屯驻潼关,让他心急如焚却一筹莫展。
……
两人商谈半晌,张亮将自己所知和盘托出无所保留,甚至很多事未必是他自己的猜测,只要觉得长孙无忌可能会重视,便顺着对方的口风道出。
他是很有技巧的,很多事其实根本无法查证真伪,但假若以后关陇门阀能够屹立不倒,长孙无忌会觉得这些消息都是有价值的,是张亮帮了大忙。
如果关陇门阀最终一败涂地、根基不存……那么长孙无忌就算反应过来他今日所言全无用处,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倒台的长孙无忌,张亮自然不惧……
待到天色已暗,淫雨霏霏,张亮才告辞离去。沿着那道月亮门回去巴陵公主府,带着亲兵护卫悄无声息的出府,自春明门出城,越过灞桥,一路疾驰返回潼关向李勣复命。
潼关衙署之内,李勣听着张亮将过程叙述一遍,问道:“依你所见,赵国公是否相信这番解释?”
张亮看着李勣脸上的神色道:“他没理由不相信,大帅若是想要站在东宫那边对付关陇门阀,又何需解释呢?如今数十万大军屯驻潼关,一旦开赴长安便是雷霆万钧之势,关陇军队根本无可抵御。”
他言语之间不断试探,但李勣面无表情、古井不波,只略微颔首:“郧国公冒雨赶赴长安,着实辛苦了,速速回营洗漱一番,用过晚膳便歇下吧。”
“喏。”
什么也没试探出来的张亮起身施礼告辞。
李勣坐在衙署之内,身旁油灯昏黄,窗外夜雨潺潺,思忖着当下局势以及有可能引发的种种变化。
对于张亮之品性他素有了解,之所以派遣张亮前往长安,自然是猜测其人必然暗中与关陇门阀联络趁机钻营,这才故意为之。关陇方面迫切想从张亮那里知道自己的立场与倾向,自己也想利用张亮去误导关陇……
只不过如此之后,关陇究竟会否如同自己所想那般重新燃起希望?
门外脚步声响,李勣蹙眉抬头看去,能够这般毋须通禀便进入衙署的人唯有诸遂良,这厮许是受了太多惊吓,近日来愈发神神叨叨,时常这般猫儿一般悄无声息的出现,吓人一跳……
诸遂良入内,躬身施礼,没有说话,来到李勣面前入座,这才于李勣目光审视之下缓缓道:“关陇那边派人前来,与我私下密会。”
李勣眉头一挑:“所为何事?”
诸遂良低声道:“确认陛下是否驾崩……”
李勣将手中茶杯放下,哼了一声,长孙无忌太过自信,对于诸遂良被他拿捏无从逃脱一事万分笃定,直到此刻才想起确认最为重要之事……聪明人想太多,也过于自信,却总是容易忽略一些浅显易见的东西。
见到李勣沉吟不语,诸遂良犹豫半晌,终于忍不住低声道:“吾死不足惜,若能保全妻儿,则将来于九泉之下,亦当叩谢大恩。”
李勣轻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吾无能为力。”
诸遂良面色一片惨白,心中悔之莫及……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提前布局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长孙无忌在明福寺内坐到酉时,寺内燃起灯烛之时才返回延寿坊,郑县城外南阳段氏擅自屠灭村寨的消息也早已传回,连同南阳段氏数千私军被左武卫一举歼灭的消息,使得长安内外的关陇军队瞬间紧张起来。
李勣统御东征大军虽然立场不明,但一直未曾与关陇直接对阵,此番剿灭南阳段氏私军难免让人联想其是否借此宣示立场,向东宫示好?
而一旦李勣站在东宫那边,关陇门阀将会迎来一场灭顶之灾……
长孙无忌回到延寿坊,马上派人将宇文士及、令狐德棻、独孤览三人叫来。
偏厅内燃着火烛,窗外开着,外头雨水潺潺空气清冷,屋顶的雨水自雨檐泻下,如飞珠溅玉,落在窗前青石板上叮咚轻响。茶几上一壶清茶、香气氤氲,四位足以左右关陇走向的大佬跪坐在地席之上,慢慢饮着茶水,气氛有些凝重。
张亮的话语已经由长孙无忌复述一遍,得知李勣并非向关陇宣战,只不过是程咬金擅自为之,另外三人齐齐松了口气,但是旋即又被长孙无忌的话勾起紧张情绪。
长孙无忌道:“李勣摆明了拥兵潼关,坐山观虎斗,可就算长安城打成一片白地,他李勣又有什么好处呢?所谓‘无利不起早’,李勣的利益必然在咱们关陇与东宫两败俱伤之间,诸位只需仔细想想,便可知其绸缪为何。”
都是关陇门阀最顶尖的人物,智慧、经验、阅历都已经臻达个人之巅峰,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三人立即醒悟过来。
令狐德棻蹙眉道:“看来咱们之前对于李勣拥兵自重,试图趁机服侍另外一位皇子登上储位的猜测已经八九不离十?”
长孙无忌颔首道:“大抵如此,否则无法解释李勣按兵不动的行为。”
身为宰辅之首,更统御数十万东征大军,李勣乃是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中流砥柱”,关中爆发兵变,他最应该做的便是第一时间派遣大军快速回到关中平叛,稳定局势,而后颁布李二陛下驾崩之消息,辅佐太子登基。
然而李勣自辽东撤军之后一路拖延,甚至不许各部军队加快进度,其坐视东宫覆亡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这番心思落在太子眼中,会是何等忿恨可想而知,他日若是太子顺利稳定局势登上帝位,起先或许会隐忍一时,但迟早会反攻倒算,到时候李勣在劫难逃……
以李勣之深沉城府,岂能容许那一日出现?
但坐视东宫覆亡,却不代表支持关陇兵变获胜。以往李勣虽然乃是宰辅之首、百官领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关陇根深蒂固连李二陛下都要退让三分,李勣非但不能彰显权势,反而处处受制,难受非常。若是关陇兵变得胜,扶持齐王上位,将会重现贞观初年关陇门阀把持朝政、一手遮天之旧事,李勣这个宰辅之首愈发处处掣肘、忍气吞声。
谁能手握数十万军队却甘愿为别人做嫁衣?
所以李勣种种不合常理之行为,只能是其坐视东宫覆亡,而后挥师长安击溃关陇消弭兵变,再扶立一位太子为傀儡,达到大权独揽之目的。
宇文士及叹道:“如此,李勣既得了力挽狂澜、定鼎江山之荣誉,又有从龙之功,更将咱们关陇扫出朝堂,自那以后再也无人可以掣肘,他这个宰辅之首堂堂正正名符其实,大权在握、手执日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效仿吕不韦霍子孟之流,权倾朝野。”
霍子孟便是霍光,与吕不韦两人皆乃史书之上声名赫赫的权臣,都以扶持幼主、大权在握而臻达权势之巅峰。
如果李勣当真如此做法,既有忠臣之名,又得权臣之实,里子面子都有了,踩着关陇的尸体上位……
长孙无忌颔首予以认可。
至于房俊到底是否与李勣有所瓜葛,甚至其是否于私底下已经将太子出卖个干干净净,这些并不重要。即便房俊再是功勋赫赫,其声势与资历依旧无法同李勣相提并论,不能使得天下各方势力望风景从,关陇若是拼死一战,未必不能将其击溃。
长孙无忌道:“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便是如何在不可击败的李勣谋算之下全身而退?”
若说拼死与东宫一战还能有几分胜算,那么对上佣兵数十万的李勣则必败无疑。局势发展至此,李勣已然跃出水面成为最大的魔头……
既然李勣不可战胜,那么需要做的便是预估出李勣下一步之行动,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布置,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并且绸缪如何在李勣雷霆万钧的攻势之下全身而退。
最起码也要保住家底……
宇文士及早就没心思喝茶,只觉得窗外雨声分外聒噪,令人心烦意乱,沉思少顷,沉声道:“一方面加速与东宫之和谈,只要和谈达成,东宫便依旧是帝国正朔,李勣总不能率军杀入长安将咱们未能干成的事情干一遍吧?若可以,他老早就这么做了,既然之前没做,以后也断然不会去做,他打定了主意要当一个忠臣良将自珍羽毛。”
诸人颔首。
所以古往今来做大事的那些人都是不要脸的,顾忌太多难免处处掣肘,如何成事?名声那东西对于臣子、百姓有用,对于君王根本不值一提,“成王败寇”,只要你赢了,连史书都可由你去书写,百年千年之后,后人只记得你的成就,谁还记得你为了打成这份成就做了什么?
退一步讲,就算记得又如何?古往今来,只以成败论英雄,你赢了,并且笑到最后,你就是对的……
所以即便李勣目前占尽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但顾虑太多,自然破绽也多,未必没有可乘之机。
宇文士及续道:“另一方面,咱们要估测出李勣的心思,他到底想要扶持哪一位亲王登上储位,成为他的傀儡?”
令狐德棻道:“自然是晋王!”
长孙无忌也点头认可:“晋王最合适。”
关陇之所以扶持齐王,一则是因为魏王、晋王严词拒绝、不予配合,再则也不太在乎天下人到底是何反应,顶了天派兵四处征伐,用不了几年必能安稳局势。但李勣不同,他自珍羽毛,在意天下人的议论,所以只能在陛下的三位嫡子当中选一个。
太子已经废黜,魏王年纪仅比太子小一岁,且素来威望甚高、城府不浅,不可能任凭李勣随意摆弄,晋王乃李二陛下最为宠爱之皇子,名正言顺,且尚未弱冠,一直支持他的关陇被彻底扫出朝堂,只能依靠李勣,心甘情愿成为其扶持之下的傀儡……
令狐德棻看着长孙无忌问道:“是否要事先接触一下晋王?”
长孙无忌道:“这是自然,这几年咱们一直不遗余力的支持晋王,晋王早慧,焉能不知左右制衡的道理?将来固然在李勣扶持之下成为储君,为了早日挣脱李勣之控制,也必然会倚赖咱们,这就是关陇的机会。”
既然败局已定,要么与东宫和谈逼着李勣不得不俯首称臣,老老实实进驻长安,要么索性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纵然败了,也有先走晋王这一步棋,为关陇东山再起预先埋下机会……
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独孤览忽然开口,奇道:“一切都是以李勣意欲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将吾等扫出朝堂为假设,可这些到底只是吾等之猜测,万一有误,岂不是坏了大事?”
他已经预感到长孙无忌的心思,先和谈,和谈不成便放手一搏,最后将晋王当作关陇东山再起的契机……可如此以来,岂非将整个关陇门阀尽皆推入非生即死的危机之内?
独孤家可不愿背负如此之大的风险……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长孙无忌转过头,冷冷的看着自起事以来一直拖后腿的独孤览,阴森森道:“事已至此,难不成还有别的路走?”
独孤览被长孙无忌毒蛇一般的眼神盯得心里一颤,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不敢多言。事实上关陇门阀之内有多家都不赞成长孙无忌如此冒险的举兵起事,只不过摄于长孙无忌之威严,不满却不敢说,正是因为独孤家屡次三番的表达不愿配合起事的意愿,那些小门阀才敢时不时的蹦跶一下,导致关陇内部意见不一,因为长孙无忌对独孤家可谓恨之入骨。
寻常时候,独孤家自然不惧长孙无忌,可眼下局势不利,动辄有倾覆之祸,以长孙无忌之阴狠,若是打定主意临死之前拉着独孤家垫背,那可就麻烦了……
宇文士及不愿独孤览太过难堪,会导致其心中忿恨之意愈发堆积,开口替他解围道:“但眼下应当依旧以和谈为主,否则岂不是凭白给李勣做个嫁衣?更何况拼死一搏也未必有多少胜算,东宫六率也就罢了,右屯卫实在是太过剽悍……即便获胜,还是要面对李勣的数十万大军,得不偿失。”
对于宇文士及,长孙无忌自然不能如同对待独孤览那般强势,耐心解释道:“非是吾不愿和谈,而是东宫对和谈一直存在抵触,尤其是太子与房俊!表面上由萧瑀、刘洎等人主持和谈,态度甚好,但房俊时不时的擅自出兵,太子更是予以默许,谁知道这是否他们商议好的策略?一旦陷入对方的节奏之中,使得咱们错失良机,任凭局势一步一步崩坏,最终和谈不成,吾等连拼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
几人一时无语,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事实。
宇文士及郁闷道:“房二这个棒槌也就罢了,素来吃软不吃硬,疯起来嚣张跋扈不可以常理测度,然而太子何时亦这般魄力十足、强硬至极?若早先如此,陛下又岂能对其不满屡次生起易储之心?”
1...13891390139113921393...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