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李二陛下对太子不满之处,即在于其魄力不足、不够杀伐决断,容易受到旁人之左右,有可能纵容权臣,致使皇权式微。
长孙无忌道:“现在想这么又有何用?你那边继续和谈,若能谈成自然最好,若房俊与太子继续抵触,甚至予以破坏,咱们这边也坐好完全之准备,大不了鱼死网破、拼命一搏!”
直接与东宫和谈自然最好,如若不然,打赢了东宫之后挟名分大义与李勣谈判也是一样。
只不过右屯卫这块硬骨头着实难啃,令大家心里没底……
*****
内重门里。
绵密雨水从天而降,在这块周围被高墙阻挡的方寸之地汇聚成流,潺潺流向墙角、屋檐下地低洼处,顺着埋设于地下的暗渠水道汇入永安、清明等渠,再流向城外。
太子居所之内,太子妃正为太子布好晚膳,刘洎便急匆匆而来,见到太子妃也在,急忙施礼。
太子妃笑容温婉,回礼之后叮嘱太子按时享用晚膳,这才莲步款款回去后堂,留给君臣二人一个曼妙优美的背影……
刘洎道:“打扰了殿下用膳,微臣罪过。”
李承乾坐在案几之后,笑道:“无妨,刘侍中这般风风火火,可是有何要事?”
他虽然性子软弱、带人温和,但自幼经受良好的礼仪教育,骨子里极为守礼,只会在既亲近之人面前略微放松,否则礼仪严谨、一丝不苟。若是换了李二陛下,此刻就算天塌下来,也会一边大咧咧的享用膳食,一边让刘洎汇报,兴之所至,甚至还会邀请刘洎小酌两杯……
刘洎也顾不得谦让一下,让太子用完膳食之后再谈论正事,疾声道:“方才微臣听闻,昨天半夜南阳段氏私军屠灭了郑县近郊几处村庄,奸淫烧杀、掳掠粮秣,令人发指!而在天明之后,屯驻于潼关东侧的卢国公率领麾下左武卫兵卒突袭了南阳段氏军营,将数千门阀私军悉数歼灭!”
李承乾大吃一惊,旋即又生出不满,此乃军情,前来通禀者或是玄武门外房俊,或是执掌“百骑司”李君羡,又或是统御东宫六率的李靖,何需你一个侍中掺合?
刘洎似乎没有意会到自己已经“越界”,兴冲冲道:“此举或许便是英国公向关陇开战之契机,咱们大胜之日不远矣!”
让虽然热衷于促成和谈以攫取功勋,但也直到一切应以东宫取得最终之胜利为前提,否则再多的功勋亦是无用,甚至会背负一个“城下之盟”“丧师辱君”之骂名……
当然,若李勣当真向关陇开战,那么关陇必将抛去一切底线争取尽快与洞供奉和谈。
眼下之局势,便是东宫、关陇、李勣三方相互忌惮、彼此牵制,东宫与关陇握手言和之后虽然势力依旧不低李勣,但却占据了名分大义,除非李勣谋反,否则也只能乖乖的俯首称臣。
只要李勣向关陇开战,关陇就只能乖乖与东宫和谈,否则唯有自取灭亡一途……
李承乾尚在沉思其中利害纠葛,内侍来报,李君羡有紧急军务来报。瞅了刘洎一眼,此君收敛兴奋神色,略微向后退了一步,似乎也知道此等军务应当由军方亦或百骑司来报,他此番操作有些越俎代庖,故而稍作避嫌……可既然已经“越界”,将手插到军务之中,还做出这番姿态有什么意思?
李承乾心底有些厌恶这般做作姿态,面上却是不显,将李君羡叫进来。
李君羡大步而入,看见刘洎也在,神情微微一顿。
刘洎面色不变,心中冷笑。
李承乾道:“李将军有何要事,但说无妨。”
心里却在琢磨刘洎到底自哪里得到的消息,居然比百骑司还要更快一步?
李君羡这才说道:“刚刚接到消息,昨夜屯驻于郑县之外的南阳段氏私军掳掠村寨,屠杀奸淫、纵火掳掠,被卢国公率军剿灭……”
说话的同时看着李承乾的神情,见其并未有惊诧之意,心底不仅暗暗纳罕。一直以来李勣置身事外,摆出一副完全中立的姿态,坐山观虎斗。如今程咬金骤然出兵剿灭南阳段氏私军,意义非凡,极有可能是李勣意欲下场之预兆,对于此等大事,太子怎地好似无动于衷?
李承乾道:“此事,方才刘侍中已经禀报。”
李君羡蹙眉,看了刘洎一眼,怪不得房俊对此人甚为忌惮,果然权势之心太盛,手伸得太长……
不过这等事自有房俊去跟刘洎打擂台,他继续说道:“……下午时候,郧国公张亮奉英国公之命入城,赶赴巴陵公主吊唁,稍后于明福寺内与赵国公私下会晤。只不过戒备极严,暂且未能得知其商谈之内容。随后郧国公傍晚出城返回潼关,赵国公回到延寿坊,当即召集宇文士及、令狐德棻、独孤览等一众关陇勋贵,因其商谈之时屏蔽左右,其内容亦不得而知。”
“什么?!”
刘洎大惊失色,张亮入城他并不知晓,这倒也罢了,居然私下会晤长孙无忌……既然张亮是代表李勣入城吊唁,其一言一行也势必受到李勣嘱托,很显然是奉李勣之命与长孙无忌接触。
这足以使得整个关中的局势再一次迎来剧变!
若说之前李勣有可能正式向关陇开战,对于东宫有极大之利好,那么一旦关陇与李勣结盟,东宫迎来的便将是灭顶之灾……
刘洎顾不得避嫌了,疾声道:“殿下,大事不妙啊!当诏令全军严加防范,或者放开底线加速促成和谈,不然一旦长孙无忌同李勣达成某些契约,东宫将陷入被动,局势不妙!”
之前他还对程咬金剿灭门阀私军兴奋不已,结果一转眼,局势便急转直下。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危机显现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刘洎对局势发展极为清醒。
李勣挟数十万大军之威,与关陇达成易储之协议,覆亡东宫之后扶立魏王亦或晋王其中之一,使得李勣达到独揽大权之目的。而关陇亦能保存势力,无论如何也比与东宫和谈强得多……届时,东宫死无葬身之地!
只要李勣“挟天子以令诸侯”,关陇门阀依旧屹立朝堂之上,他这个东宫心腹必将遭受无与伦比之打压,什么文官领袖、当朝宰辅,一生抱负将全部付诸东流……
刘洎怎能不惊、怎能不慌?
反倒是素来被嘲讽“软弱无担当”的太子李承乾稳坐如山,瞅了一眼惊慌失措的刘洎,声音沉稳:“刘侍中毋须惊惶,天还塌不下来,无妨。”
“呃……”
刘洎仓惶神情有如被定格一般戛然而止,不可思议的看着太子。
这么镇定?
张亮再这个时候入城吊唁已经足够奇怪,又私下与长孙无忌会晤,显然双方九南阳段氏被剿灭一事有了进一步的和解与磋商,万一因此达成同盟,大好局势李勣陷入绝境。一旦东宫战败,依附于东宫的文臣武将门尚可“良禽择木而栖”,身为太子却绝无半分活路。
何以太子却这般沉稳笃定?
不对劲啊……
李承乾不再多看刘洎,此君能力还是有的,但功利之心他太重,性格过于浮躁,可用,但难堪大用。
对李君羡道:“严密关注关陇各方面的一举一动,稍有异常,即刻来报!去通知卫公、越国公前来议事。”
“喏。”
李君羡领命而去。
李承乾对刘洎招招手:“过来坐。”
然后让内侍沏了一壶热茶,为两人斟茶。
刘洎这才惊魂甫定,看着镇定自若的太子,心中有些羞愧难堪,坐在太子对面垂头不语。
李承乾呷了一口茶水,温言道:“军务之事,毋须刘侍中过多操心,自有卫公、越国公应对,此二人皆乃当世名将,睥睨四方、战功赫赫,定能击溃叛军、化险为夷。刘侍中的任务还是在和谈之上,多用些心,尽量争取与关陇达成和谈,如此消弭兵变,英国公那边也只能偃旗息鼓。”
刘洎颔首应命,同时心中郁闷不解。
无论是东宫,亦或是关陇,乃至于李勣,此三方势力皆一致认为和谈乃是消弭兵变之关键,只要东宫与关陇达成和谈,固然各方都有所损失,但却是目前最佳之策略。
然而似乎有一道无形的障碍摆在各方中间,阻止东宫与关陇达成和谈,消弭兵变,使得这场兵变始终无法得到遏止,只能继续厮杀鏖战下去……
到底是谁在阻止和谈的进行?
房俊?
太子?
似乎是,但似乎又不仅于此……
刘洎彷徨失神之际,李靖与房俊一先一后接受宣召而来。
施礼之后分别落座,李承乾将李君羡奏秉之事复述一遍,末了,对二人道:“眼下还应以刘侍中商讨和谈为主,但亦要谨防叛军拼死一搏,故而各军都要严加戒备,万勿予敌可乘之机。”
两人一齐颔首,李靖沉声道:“殿下放心,固然局势有利,但军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所有军队枕戈待旦,严防死守,不曾有片刻疏忽。”
房俊也道:“玄武门外,固若金汤。”
不知为何,刘洎分明与军方屡次发生冲突,对其极为不满,但是此刻听到李靖与房俊这般沉稳笃定之话语,纷乱彷徨的心绪一瞬间便镇定下来,就好似主心骨立住了一般,尤其是房俊说出这句“固若金汤”,刘洎便相信天下再无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攻破房俊之阵地。
这令他有些羞耻,自己可是未来的文官领袖啊,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遂干咳一声,板着脸道:“局势紧迫,万勿掉以轻心。”
说了这么一句,心里忽然爽快多了……
李靖与房俊齐齐扭头看了他一眼,又齐齐回过头去,置若罔闻、视如不见。
刘洎:“……”
好歹我也是堂堂侍中啊,居然这般轻视于我?娘咧!
李承乾显然也有与刘洎几乎相同的感受,见到这两位统帅异口同声语气坚定,心里忧虑尽去,欣然道:“如此,便有劳二位了。”
又对刘洎道:“时局维艰,吾等应当同心协力共赴危难,誓死维系帝国正朔!更应当放弃文武之争,团结一致,不使叛军之阴谋得逞,将吾等之名镌刻于青史之上,名垂千秋!”
一番话语激荡人心,听得人热血贲张,但刘洎却觉得很是委屈:文武之争可不是我挑起的,您就算要敲打也应当各打五十大板,不能只敲打微臣一个啊……
但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露出半分委屈不忿的,刘洎面色凝重,颔首道:“微臣誓死追随太子殿下,维护帝国正朔,纵然粉身碎骨,亦万死不辞!”
李承乾欣然含笑:“危难之中、倾覆之际,诸君不负我,待到他日功成,与诸君共享富贵,绝不相负!”
这是太子殿下表露心声,更是给予麾下重臣一个承诺,李靖、房俊、刘洎三人赶紧起身,一揖及地,齐声道:“愿为殿下效死!”
“绝不相负”这种话语但凡从君王口中道出,大抵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没什么大用,谁若是信了谁便是沙子。但以李承乾软弱温和、瞻前顾后之性格,能够当众说出这句话,可见最起码在此刻,心中是打定主意要谱写一段君臣相得之佳话,传诸后世颂扬,铭记青史。
也算是难得了。
……
李承乾将房俊留下,让内侍去将早已冷掉的晚膳热了一下,又添了两道小菜,邀请房俊一同用膳。
房俊也不拒绝,谢恩之后打横坐在李承乾下首,君臣边吃边聊。
“当下时局维艰,条件艰苦,二郎立下大功亦未能犒赏一番、赏赐荣华,孤心中有愧。待到他日定鼎大局,再备下酒宴,痛饮一番。”
李承乾细嚼慢咽,边吃边说,颇为感慨,即因为不能为房俊之功勋大摆筵席普天同庆而愧疚,也为自己身为太子却坐困内重门里这一方天地而郁闷,且由于关中大半皆备叛军占据,宫内物资极为匮乏,自幼锦衣玉食的李承乾未免觉得过于艰苦……
房俊将碗中米饭扒进口中吃掉,放下碗筷,喝了一口茶水,这才看着李承乾正色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子曰‘食色性也’,美食与美色乃人之所欲,无穷无尽,定要加以节制,才能福泽悠远、健康长生。”
李承乾愣了一下,赶紧放下碗筷,正襟危坐,颔首道:“二郎所言甚是,此番警醒身为恰当,当谨记不忘。”
他自诩绝无秦皇汉武那般雄才伟略,更无父皇那般容纳山海之胸襟气度,不过一中人之姿,却窃据储君之位,将来更有可能位尊九五、君临天下。若不能克制自己之欲望,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极有可能成为桀纣那般暴虐昏聩之主,毁了帝国江山不说,还将天下万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受到万世唾骂、遗臭万年。
将勤补拙,李承乾还是有这份觉悟的……
房俊哈哈一笑,道:“这番话曾是一位才子所言,可殿下怕是想不到,能说出此等‘每加节俭’之言者,却是一位喜好美食之老餮……不过此君聪慧绝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故而每每享用美食却能加以克制,实在是非常人物。”
无论任何时候,一个能够克制自己内心欲望之人,必定成就非凡、远超常人。
李承乾大感兴趣:“此人如今何在?若能击溃叛军、定鼎大局,将来二郎定要为孤引见一番才行。”
房俊摇头道:“此人天资绝伦,却潇洒不羁,不肯拘泥于一处,誓要领略壮美山河,故而足迹遍及天下……微臣亦不知其此刻身在何处。”
那吃货要过几百年才能生下来,现在我哪儿给您找去?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迹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听到房俊说那位“奇才异士”周游天下、行踪不定,李承乾倒也没有多少遗憾,他本就是“求贤若渴”之心态,如今朝廷上下皆乃卓越之士,笼络还笼络不过来呢,哪里还有精力去乡野之间征辟那些闲云野鹤?
只不过心情倒是有些激荡,赞叹道:“周游壮美山河,领略天下胜景,此吾辈只能困坐京师、无限畅想矣!有些时候想一想,若能卸下这一身重担,两袖清风闲云野鹤,倒也不负此生。”
他这人没什么宏图伟业的远大抱负,也有自知之明,能够兢兢业业的当一个守成之主,守护着父祖打下来的这锦绣河山,能够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定富裕,于愿已足。
当皇帝固然九五至尊、坐拥天下,但整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压力太大……
房俊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天下之人各有其职,自当安守本分、尽职尽责,方能江山一统、天下大同。殿下之职责便是率领文武百官缔造宏图盛世,振兴百业、造福万民,若时常心怀周游天下之畅想,则难免江山震荡、社稷混乱,非人君之道也。”
这太子若是玩性太重,将来丢下朝廷整日里游山玩水,甚至如同某些“大帝”那般巡幸江南、放马塞外,耗费国帑无数、靡费民脂民膏,硬生生将诺大帝国的财政耗光,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李承乾笑道:“二郎放心,孤虽然胸无大志,却也知重任在肩,岂能任性行事,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效仿隋炀帝那般恣意妄为,建造龙舟游玩江南,致使江山倾颓、国祚断绝?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毋须在意。”
房俊颔首。
这个比喻并不恰当,隋炀帝游幸江南,更多还是为了摆脱关陇门阀对于他的钳制掣肘,意欲寻求江南士族之拥戴帮助,结果没想到江南士族根植于江南无意北上与关陇争锋,起先的时候根本不鸟他这个皇帝,等到被隋炀帝屡次三番之游说所说服,有所意动,结果关陇那边直接安排元氏、裴氏、令狐氏等门阀子弟推举宇文化及,将隋炀帝弑杀于江都行宫,然后身在洛阳的关陇门阀拥立越王杨侗为帝,试图继续执掌大隋朝政,孰料陇西李氏异军突起,虎牢关外击溃王世充,奠定胜局……
隋炀帝之昏聩大多都是史书之上所臆造,更多还是自身战略之失误,导致最终不可挽回之败局。
用完膳食,君臣两人对坐饮茶。
李承乾沉吟良久,方才进入正题:“二郎以为,英国公会否与关陇结成同盟?”
眼下,对于李勣种种不合常理之举措,无论东宫亦或关陇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最广为接受的,便是李勣欲效仿吕不韦霍子孟之流,坐视东宫倾颓、太子覆亡,而后挟数十万大军直入关中,另立太子,逼迫关陇让位,达到独揽大权之目的。
但李勣自珍羽毛,不愿背负“谋逆”之罪名,故而与关陇结盟,将关陇推在前台覆亡东宫,乃是最为理想之策略。
故而,起码到目前为止李勣与关陇结盟之可能是非常大的,关陇败局已定,为了苟延残喘,屈服于李勣甚至比与东宫和谈更能获得优渥之条件……
房俊却断然摇头:“绝无可能。”
李承乾目光闪动,问道:“何以见得?”
房俊放下茶杯,略作沉吟,本可以分析一番当下局势寻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搪塞太子,最终却只是摇摇头,道:“不好说。”
太子背脊挺直,浑身有些僵硬,目光灼灼的盯着房俊。
储君当前,身为臣子,哪里有什么“不好说”?
显然,并非“不好说”,而是“不能说”……
之前他也曾试探过房俊,房俊语焉不详、搪塞其事,令他心中隐隐有所猜测。今日这一句“不好说”依旧还是什么都没说,但实则已经给于他一个肯定,告诉他一直以来的猜测事正确的。
李承乾沉默良久,目光呆呆的看着面前茶几上的茶杯,却并无焦距,好半晌方才重重吐出一口气,叹息道:“初闻噩耗,曾肝肠寸断,恨不能以身代之!孰料,君心难测……”
“殿下!”
房俊出言将其打断,面色凝重:“慎言!臣不曾说过什么,殿下更不曾揣测什么,一切顺其自然,有利无害,或许更有意想不到之收获,反之则有害无利,甚至会惹来猜忌之心,徒增变数。殿下身为储君,更负有监国之责,只需履行自己之职责,生死有命、问心无愧,誓不折辱君威,不向叛逆妥协,如此而已。”
这番话说出口,等若剖白心迹,令李承乾心中所有之疑惑、郁闷尽皆解开。
李承乾自然知道房俊为何什么也不敢说,所以也不继续追问,毕竟能够将话语说道这个份儿上,已经殊为难得……
君臣二人相对沉默,半晌,李承乾颔首道:“二郎此番心迹,孤绝不在旁人面前表露。”
他说得斩钉截铁,房俊却不敢掉以轻心:“最佳之局面,便是殿下忘却那些猜测,权当作不存在,如此才能处变不惊、淡然自若,不惹他人之怀疑。”
李承乾神色黯然,欲言又止,终究化作一声长叹,摇头不语,甚是颓废。
最想得到之承认,却一朝成空,哪怕为此付出百倍千倍之努力,甚至将生死置于度外,却依旧换不来一声嘉许……
良久,他才涩声道:“孤省得,便按照二郎之意行事。”
房俊欣然颔首,忽而又觉不妥,迟疑道:“殿下宠信器重之意,臣铭感五内,定誓死追随!但殿下亦不必对臣过于优容宽带,臣心中惶恐,压力很大啊……”
李承乾为之愕然。
世人追逐名利、追逐权势,何曾有过臣子嫌弃君上对其信赖倍加、言听计从?
李承乾对于房俊此等宠辱不惊、赤诚纯粹之心敬佩不已,感叹道:“孤不敢自比父皇之雄才伟略,但虚心纳谏却做得到。二郎赤胆忠心、竭诚效忠,以国士待我,我岂敢不以国士报之?”
房俊诚惶诚恐道:“殿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他才不想当什么权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纵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也不过是在君王喜怒好恶之间,奋斗一生所得之功名权势,抵不过君王一句嬉笑怒骂。
能够改变历史,在这一条历史的支流之中留下属于他的印记,尽可能的让天下百姓活得好一点,让大唐这个华夏历史上最伟大之一的朝代更强盛一些、更长久一些。
我来,我见,不必征服。
历史不会因为某一人的出现而发生转折,甚至偏离既定的河道,即便是惊才绝艳做到极致,也不过是另外一个王莽而已。结果如何呢?冥冥之中自有“纠错机制”在运行着,一场陨石雨便将一切打回原形……
*****
回到玄武门外,天色已然漆黑,雨势衰减,空气清冷,无风无月。
右屯卫大营灯烛通明,人影幢幢,斥候往来不绝,各部枕戈待旦,时不时传来人喊马嘶之声,气氛依旧紧张。
进了中军帐刚刚坐下,高侃便前来通禀:“春明门与开远门外叛军紧急集结,其目的尚未得知,末将已经下令全军严加戒备,随时防范叛军突袭。”
房俊坐在书案之后,面色严肃,沉声道:“不是严加皆备,而是随时做好开战之准备!纵然叛军不来偷袭,咱们也会选取合适之时机予以突袭,此番兵变,唯有叛军彻底落败才能告终。”
高侃震惊不已,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好半晌才说道:“非是末将质疑大帅,实在是如今各方都知道和谈才是解决争端、消弭兵变的最佳方式。这么打下去胜负暂且不论,获利最大的乃是屯驻潼关的英国公……大帅可曾告知太子殿下?”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美人献计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放肆!”
房俊喝叱一声,目光灼灼盯着高侃,缓缓道:“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话本不该你来问!不过念在你追随吾身边已久,素来又是个没什么心思的,今日便破例予以解释,但你给老子记住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1...13901391139213931394...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