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灾情愈发严重,民心开始激荡,谁能想到去年还是煌煌盛世,天下富庶安居、百业兴旺,转过年便是水患严重、灾情处处,连关中八百里秦川都要遭受灾情之荼毒?
关中百姓不是过不了吃苦的日子,吃苦耐劳乃是镌刻在三秦大地骨子里的优点,只不过这种骤然之间从天堂跌至地狱的巨大反差,令人彷徨无措……
鄠县位于长安之东,南抵秦岭、北临渭水,因地靠京畿,甚是富庶。
然而初春以来连场大雨,北边的渭水河道暴涨,河水数次漫出河堤湮没无数农田,南边山洪处处,使得沣水泥沙俱下、时不时泛滥成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尤其是靠近秦岭的居民不得不从满是泥泞的家园之中向着南边迁徙,一路呼儿唤女、哭声响彻四野,惨不忍睹。
到了距离昆明池不远的梁家滩附近停驻下来,此处地势略高,不虞水患,但数千百姓缺衣少粮,孩童嗷嗷待哺,天上下着小雨却无片瓦可以安身,百姓处于彷徨之中,悲怮情绪四处蔓延。
可如今长安鏖战不休,各地官府大多瘫痪,哪里还有人顾得上他们这些百姓的一条贱命?
有人将仅剩的半个麸饼塞进嗷嗷大哭的孩子口中,抹了一把眼泪,对左右乡人道:“关陇那帮子勋贵真真该死,好端端的打什么仗?若不是这场叛乱,上苍也不会降下这般大雨予以惩戒,即便天灾难免,可还有应急救灾衙门能够救援咱们,现在太子被堵在太极宫朝不保夕,房二率军固守玄武门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人管咱们死活?”
一番话语登时引起左右乡人的无限感慨,有人唏嘘道:“当年房二创建应急救灾衙门,好多次帮着关中百姓渡过天灾,当真是活人无数,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皇家救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有人附和:“房二虽然纨绔,也素来胡作非为,但大多是跟那些个世家子弟不睦,说打就拽,无法无天,但是对咱们这些老百姓却是和蔼的紧,也多次恩惠关中百姓,自杜相、房相之后,也就唯有他能够顾念咱们这些百姓。李勣?那牛鼻子就是个泥菩萨,任事儿不管,简直该死。”
“马周倒也是个不错的,奈何没有房二的魄力,到底差了一些。”
“这兵荒马乱的,就算马周有心救灾,那也得出得了太极宫才行啊,说到底都是关陇门阀作孽,老天爷但凡长眼,就让他们断子绝孙才好!”
“他们各个脑满肠肥的,就算兵败又怎样?可惜咱们怕是躲不过这一劫了……”
悲哀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许多妇人紧紧搂着孩子哭泣不止,汉子在一旁无奈的看着,满眼悲怮,却无能为力。
曾经上过战场、斩过胡虏的关中儿郎紧紧握着拳头,他们不惧强敌,却在天灾面前无比脆弱,打不赢天灾,灭不掉病患,也填不饱妻儿的肚皮,救不活全家老少的命……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气温一点一点降低。又饿又冻,待到明日早上,不知有多少人将在这个凄冷的雨夜一睡不起。
悲伤在数千灾民当中蔓延。
忽然,不知是谁忽然喊了一声:“有骑兵!”
大家循声望去,之间不远处顺着沣水之畔的泥泞官路有一支骑兵自北向南疾驰而来,马蹄铮铮,眨眼间便抵达不远处。
“这是那支部队?”
关中汉子大多参预府军,虽然未必各个都上过战场,但轮流番上乃是必须的任务,因此对于大唐各支部队都很是熟悉,却从未听闻有哪一支部队是这样的装束。
有人咽了一口唾沫,满眼惊恐,惶然道:“该不会是哪一家的门阀私军吧?这帮子王八蛋可比胡匪盗寇更为恶劣,不仅掳掠奸淫,更是不留活口……”
想到那些关外的门阀私军斑斑劣迹,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尤其是灾民之中的年青妇人,更颤抖着缩在自家汉子身后,唯恐被盯上,招来横祸。
金光门外一场大火烧光了关陇军队的粮秣,连带着那些门阀私军的粮食一并告急,缺少粮食的门阀私军遂四处掳掠,烧杀奸淫,荼毒关中。
一些青壮站了起来,没有兵刃便顺手拿起身边的木棒、石块,站到所有人的前面,直面骑兵袭来的方向。渐渐的,人群中其他青壮以及老者也都起身,默默站在人群的最前头,妇孺则被安置在最后,一旦局势不妙,即刻逃散,不能沦为贼寇屠杀的牛羊。
当然,一旦他们这些被冲散,妇孺也逃不过战马的四条腿,悲惨的下场业已注定……
马蹄轰鸣,骑兵终于奔到近处,二十余骑自马背上抽出兵刃,呼喝吼叫着发动冲锋。
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破灭……
站在前头的青壮回头大喊:“跑!”然后奋力掷出手中石块,其余人等手持木棍等武器结成阵列,试图阻挡骑兵的冲锋。
身后,妇孺尖叫着四散奔逃。
身前,冲锋的骑兵撞入青壮阵中,铁蹄践踏,钢刀挥舞,鲜血如喷泉一般涌出,尸体被战马撞飞,肢体被钢刀劈断,青壮灾民凄厉惨嚎之中,却悍不畏死的一边以血肉之躯阻挡骑兵的突袭,一边回头目眦欲裂:“跑!”
为了身后的妻儿父母,他们以血肉之躯迎向钢刀铁蹄,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关中儿郎从不缺乏这般惨烈的血性!
二十几骑面对两百余青壮的决死阻挡,虽然马蹄铮铮刀锋犀利,但是很快便陷入重围,马腿被灾民死死保住,任凭骑兵将后背砍得血肉模糊依旧毫不松手,硬生生将战马的冲锋拖住。
战马一旦降速,周围的青壮红着眼睛冲上来,任凭骑兵的钢刀劈斩在身上,上去用木棍打,用手拽,用牙咬……二十余骑陷入两百青壮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虽然砍得鲜血喷溅、杀得尸骸遍地,却始终冲不出去。
妇人们亡命抱着孩子亡命狂奔,回头看看男人们好似牛羊一般被肆意屠杀,凄惨的死状令她们泪如泉涌、心如刀割,却也只能死死将孩子抱在胸前,慌不择路的一路逃窜。
她们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自己的男人白死,要把孩子带走,活下去……
梁家滩的高地上,已然是一片人间地狱。
青壮人数再多,却也只能暂时拖延骑兵的脚步,面对屠杀毫无反抗之力,骑兵也发了狠,不再试图突破阻挡,而是沉下心挥舞着钢刀,打算将这些青壮斩杀干净,再从容追上逃跑的那些妇孺,抢夺粮食、发泄兽欲。
夜幕一点一点降临,小雨淅淅沥沥,似乎就连老天也不忍见这一幕人间悲剧,意欲将其笼罩在黑暗之中……
一阵如雷也似的马蹄声在远处响起,起先纠缠在一处的双方都未曾察觉,待到马蹄声滚雷一般在耳畔响起,才有人惊厥的抬头。
不知何时,一支装束奇特的兵卒已经由远及近,陡然跃入眼中。让任惊奇的是这支骑兵的装束从未见过,马上骑士一身白衣,昏暗的光线下分外醒目,待到更近一些依稀看出身上斜披着一根黄色的布带……
没人知道这是隶属于哪一支部队,等到这支骑兵奔袭至眼前,队伍之中一杆大旗迎风在细雨之中招展,才看清上面一个斗大的“房”字!
“右屯卫!是右屯卫!”
“是房二的部队!”
二十余骑彻底慌乱,搞不明白右屯卫的兵卒为何打扮成这副模样,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谁都知道右屯卫对进入关中的门阀私军采取的是“无差别”攻击政策,但凡遇上,必然歼灭。
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屠杀灾民?慌乱之下奋力向着四处冲杀,试图逃之夭夭。
然而已经迟了,青壮灾民们奋起余力死死将这二十余骑缠住,右屯卫骑兵则好似旋风一般拍马杀到,雪亮的横刀出鞘,兵卒双脚踩着马镫在马背上弓起身子,挥舞着横刀狠狠斩向那些门阀私军。
不到半盏茶功夫,二十余骑便被斩杀一空,无一逃脱。
右屯卫兵卒勒马站定,坐在马背上面色凝重的看着面前血腥的战场,内心极其震撼。两百余人的青壮死了将近一半,活着的几乎各个受伤,他们却不顾身上流淌的鲜血,默默的收拢身边乡人的尸骸,将齐整的放在一边,残破的则一具一具规整拼凑起来……
雨水淅淅沥沥,见惯战场杀戮的右屯卫兵卒也不仅被眼前惨烈的战场震撼,难以想象一群手无寸铁、饥肠辘辘的灾民为了保护妻儿父母,居然与武装到牙齿的骑兵悍不畏死的搏杀,用血肉之躯拖延骑兵的脚步,给父母妻儿换取逃命的时间。
为首的校尉大手一挥,大声道:“下马,参预救治!”
身后兵卒齐齐自马背上跃下,冲入战场之中,一边帮着收殓尸体,一边帮着受伤青壮治疗伤处。
校尉坐在马背之上,大声道:“如今关中水患处处,灾民无数,百姓缺衣少食、流离失所!吾家大帅奏秉太子殿下,成立‘皇家救援队’,拨付军粮、军资救助关中百姓!诸位还请将失散的亲人寻回,吾等会为你们寻找安置之处,然后分发物资,共度时艰!”
原本木然收殓乡人尸体的青壮们愣了一愣,然后直起腰,看着面前这些“着白衣、系黄带”的右屯卫兵卒,然后那股悲怆才自心头涌起,一个个面对敌骑用牙齿发动攻击的关中儿郎,此刻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然后齐齐跪伏于地,没有几个人感激太子,反而各个大呼:“房二郎心地仁善,救苦救难,吾等感激不尽!”
“惟愿房二郎长命百岁、公侯万代!”
悲戚哭号之声,在这凄风冷雨的傍晚响彻四野。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诋毁其功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老百姓非但不傻,相反关中百姓大多是有见识的,这块自古帝王之地蕴藏龙气,帝王出了无数个,王孙贵族更是有如过江之鲫,谁家现在或祖上没有几个阔亲戚?
论见识,这个年代其他地域的百姓无人能及。
都知道太子殿下固然仁厚、爱民如子,可如今被困在太极宫里朝不保夕,哪里顾得上他们这些泥腿子百姓?
这个所谓的救援队虽然挂着“皇家”的名头,但必然是房俊不忍见关中百姓饥寒而死,故而假借太子之名义,行援助之事实。
无愧于当年关中百姓赠予“万家生佛”之赞誉,那可是比真佛还要仁慈爱民!没见到平素香火鼎盛的各处佛寺早已紧闭山门,任凭受灾百姓如何哀求也不肯开放寺院接纳灾民、施以援手么?那帮子秃驴只知道吹捧香客,太平年景的时候疯狂敛财,而后买地,一个个脑满肠肥富得流油,而后放贷赁田,钱帛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却皆是为富不仁,哪里有半分出家人所谓的慈悲心肠?
如今见到右屯卫组成“救援队”前来救灾,关中百姓自是喜极而泣,奔走相告。不少人撒开腿去将刚才逃走的妇孺寻回,被“救援队”就地安置。随军郎中开始给受伤者包扎、治疗,不久之后运载着粮秣、辎重的车队也陆续抵达,简易的营帐在空地上搭建起来,一堆堆篝火升起,一袋袋粮食卸下。
到了半夜,这一处安置点才算是初步落成。
灾民们围着篝火,一口一口滚热的米粥入腹,眼中热泪滚滚,对“救援队”愈发感恩戴德。
校尉对几名灾民之中的领头人吩咐道:“吾等这就返回大营复命,明早还要赶赴关中各处救治灾民、落实安置。这里给你留下一些粮食,三日之后吾等会派人再送米粮前来,但军中粮秣也不充裕,还请节省一些。”
几个领头人一听,立即跪在地上“砰砰砰”的磕头,感激涕零:“还请告知房二郎,吾等关中百姓铭记大恩,定要家家户户为房二郎立生祠……”
旁边有人小声提醒:“家中早已有了房二郎的生祠……”
却是以往房俊求雨、救灾惠及关中百姓,许多人家都有立下生祠,年节之时香火不断。
领头人有些尴尬,只得说道:“那就换一个大的……”
校尉也有些无奈,一再提醒:“这是‘皇家救援队’,乃是吾家大帅奏请太子才准予成立,诸位应当感激太子。”
都是了解自家大帅的,大权在握、兵权在手已经足够了,身为人臣要那么多的百姓拥戴、那么高的声望作甚?
简直就是种祸之因……
可百姓们不管,领头人摇头,道:“自然是要感激太子殿下的……可太子殿下高高在上、乾纲独断,这具体的事儿还不是得房二郎与诸位来办?反正咱们是一并感激的。”
百姓没几个识字的,性格比较淳朴,认定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更改,校尉也无法,只能听之任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太子殿下被困在太极宫内,至今还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皇家救援队”是个什么玩意……
留下一些人手,协助灾民搭建帐篷、分发物资,不然人的劣根性会让这些灾民为了争夺粮食辎重打起来,然后告辞,上马之后风驰电掣一般继续向南疾驰,奔向下一处灾民汇聚之地。
几支“着白衣、系黄带”的救援队自右屯卫大营出发,带着粮食药物营帐辎重等物奔赴关中各地,对濒临绝境的灾民予以救治。此等善举有如飓风一般很快席卷整个关中,受到救治的灾民感恩戴德,尚未得到救治的灾民则翘首以盼。
因水患而受灾的关中百姓终于在绝望之中盼来一丝曙光,躁动、绝望的情绪得到缓解,一些人从中挑拨、蛊惑的声音也渐渐小了起来,都知道既然现在是房俊出手,那么无论是谁胆敢越线,试图蛊惑这些灾民形成风浪,都将遭受右屯卫的无情打击。
……
延寿坊内,宇文士及听闻“救援队”消息之时,正与独孤览、令狐德棻商议后勤之事,金光门外一把大火将关陇门阀聚集的粮秣烧个精光,为了维持军队的日常消耗,各家不得不将各自囤积的粮秣贡献出来。谁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藏私,务必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然而各家体量不一、强弱分明,涉及到具体需要承担的份额之时,必须好生商议,尽可能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龌蹉。
“不患寡而患不均”乃是人之本性,原本关陇门阀就风雨飘摇、离心离德,全凭着眼下危机才能勉力凑在一起,一旦彼此内部再生龌蹉,那可当真就一了百了,必败无疑……
听闻“救援队”之消息,令狐德棻不以为然:“标新立异素来是房俊的习惯,如此行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不过是邀买人心、裹挟民意而已,以为如此便能发动整个关中站在东宫那边?简直天真。”
这几年他潜心著书,极少参预朝堂争斗,自认为境界与以往大不相同,当世大儒之中自己也算是执牛耳者。但再是高境界,也不可能对当年遭受的屈辱一笑置之,不仅被武媚娘挠的满脸桃花开,更被房俊逼得在太极殿上撞柱装晕,早已沦为天下笑柄,心中隔阂绝无可能消除。
他承认房俊的才华能力,但也看不惯房俊的标新立异,每每行事都要另辟蹊径、与惯例不同,令他这种传统文人既看不懂、更看不惯。
尤其是这么什么“皇家救援队”,跟本就是哗众取宠、收买人心,此等紧要时候自当全力协助东宫取胜,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分神去管那些百姓、奴仆之死活?
旁边一个面红齿白的少年正将一份战报送进来请宇文士及批阅,正是长孙无忌的七子长孙净,刚刚被长孙无忌安排进来临时充任录事参军,闻言恨声道:“何不干脆派兵袭杀那劳什子的救援队?固然右屯卫精锐,可他们满关中乱跑,想要设伏袭杀倒也不难。都杀干净了,看他房二还拿什么去邀买人心!”
宇文士及与令狐德棻面面相觑。
这话你得跟你爹说才行,你爹若当真敢这么做,信不信今晚关中百姓就能掘了你们长孙家的祖坟?
门阀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诸多同乡皆乃门阀之奴仆,生死皆仰仗门阀之鼻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门阀就当真可以无视百姓之死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声彻底败坏的门阀,距离衰败也就不远了。
退一步讲,若百姓死绝了,你给谁去当门阀?
百姓也好,奴仆也罢,虽然可以随意盘剥,意气血肉滋养门阀之根基,但谁敢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就敢造谁的反!
令狐德棻如今境界提升,愈发好为人师,遂耐心解释道:“七郎啊,你年纪尚小,阅历不足,对世事之认知尚显浅薄,不懂房俊之心胸气魄情有可原,但往后应尽心任事,遇事多揣摩,体会更深层次之意义。”
长孙净偷偷翻个白眼,最烦这种磨磨唧唧的教诲了,有什么话为何不能敞开了说,非得要这种大而化之的言论来显示你的境界?
面上却恭恭敬敬、好学不倦的样子,躬身道:“还请彭城公为吾解惑。”
令狐德棻便捋着胡子,诲人不倦、侃侃而谈:“房俊此举,虽然吾等皆知其不过是做做样子,或许米粮只拿出几斗,但百姓们并不知底细。如今关中水患处处,受灾百姓不计其数,其中许多早已无家可归、三餐无着,若是再染上风寒,正可谓是濒临绝境……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说我来拯救大家,那是何等的绝处逢生、何等的惊喜绝伦?谁敢在这个找救援队的麻烦,谁就是整个关中灾民的敌人!”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决死之心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你若是敢现在派兵去袭杀救援队,信不信今天晚上那些灾民就敢去刨了你长孙家的祖坟?”
听着令狐德棻的言语,长孙净有些不忿:“难不成吾等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厮沽名钓誉、收割声望?”
“稍安勿躁!”
令狐德棻老神在在,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就让他得意几日又能如何?放心,这件事他做不长的。右屯卫之粮秣多寡,咱们略有所知,供应其军队或许足够,但绝无可能救济数以万计的灾民。只需过个几日,灾民迟迟得不到救助的口粮,自然识破房俊的阴谋,到那个时候,如今的期望与感激有多大,失望与忿恨就有多大!届时民怨沸腾,房俊必定声名扫地,那可比咱们出手的效果好上太过。”
宇文士及对此连连颔首,便是认可。
长孙净神情愈发恭谨:“彭城公智谋深远,晚辈深感敬佩。”
他之前是有些看不上这老家伙的,学问的确不一般,可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儿,这与当年被房俊屡次折辱使其威望大跌有关,几乎所有关陇子弟都将房俊当作假想敌,既想将房俊彻底踩在脚下尽情凌辱,更像取而代之……一个在房俊面前灰头土脸的老前辈,有什么可尊敬的?
但是此刻听了令狐德棻的一顿剖析,觉得极为精辟,衷心拜服,态度自然愈发恭谨:“听君一席话,胜……”
话未说完,门外冲进来一个书吏,大声道:“刚刚从城外传回的消息,房俊自薛万彻军中借得诸多粮秣辎重,准备全部投入对关中百姓的救灾援助之中!”
宇文士及:“……”
令狐德棻:“……”
尴尬得差点当场死掉,连胡子都揪断了好几根,娘咧!刚刚自己还剖析房俊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救助灾民,老神在在的教诲后辈呢,打脸来得居然这么快。
长孙净一句话被噎住,心中将方才未尽之言道出:真是听君一席话,也只是一席话……全特么是废话。
看你说得那么信誓旦旦,差点信了你的邪……
一时间,偏听内的气氛尴尬至极,即便以令狐德棻丰富阅历锤炼出来的强大内心,也禁不住面皮一阵阵发烧。
长孙净脸上那股子掩饰不住的质疑、不屑,令他愈发尴尬。
宇文士及看了一眼长孙净,摆摆手,道:“七郎出去盯着点战报传达,若有要事即刻来报,切勿误了大事。”
长孙净颔首道:“晚辈告退。”
看着长孙净转身撇嘴的神情,宇文士及摇摇头,此子看似聪慧,实则毫无城府,性情虚浮,缺乏坚韧之品格。他都替长孙无忌发愁,家中诸子死的死、俘的俘,七零八落,剩下的几个空有满腹傲气,却眼高于顶,缺乏智谋能力,浅薄无知难当大任。
若家主之位传到这几个儿子手中,只怕即便此番兵变成功,长孙家的家业也迟早败光……
不怕穷,不怕苦,最怕便是后继无人。
看向令狐德棻,这位大佬依旧面色微红,神情局促,好在长孙无忌恰好返回,将这股尴尬气氛冲淡了不少……
长孙无忌脱下蓑衣,带着一身湿寒之气来到书案边坐下,宇文士及给他斟了一杯热茶放在面前,伸手拿起呷了一口,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刚刚自承天门前线督战回来,一把年纪了只觉得腰酸腿疼,浑身每一个部件都似乎锈死了,略微缓解一些,才问道:“谈什么呢?”
宇文士及将“救援队”的消息说了一遍,自然并未提及方才令狐德棻“诲人不倦”的尴尬一幕……
长孙无忌捧着温热的茶杯,身上的寒气消散一些,听完之后沉默良久,轻叹道:“房俊此子固然可恨,吾恨不能将其扒皮抽筋,却也不得不承认其胸襟之恢弘,生死胜负之间依旧能心怀万民,此等气魄吾不如也,房玄龄生了个好儿子啊!”
言语之中,满是唏嘘。
正如方才宇文士及感慨的那般,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述求,年幼之时勤于向学,憧憬着未来能够文武双全、扬名立万;青年之时盛气凌人,不畏艰难不惧生死,只为出人头地、建功立业;中年之时锐意进取,却也愈发追求醇酒佳人、花天酒地;等到了老年,力气衰竭、志气不再,最关注的便是儿孙后代。
到了这个年纪,实则平素与袍泽、故友相会之时对于彼此的官职、爵位已经不大看重,更多攀比的还是子嗣是否有出息,将来能否继承自己这一辈子奋斗拼搏而来的家业。
1...14191420142114221423...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