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这一点上,关陇勋贵们几乎完败。
他们襄助李二陛下逆而篡取、改天换地,打下一个殷足丰厚的家业,执掌大唐中枢将近二十年,荣宠无限、光耀天下,但也仅此而止。没有一家的子嗣能够当得起“出类拔萃”“惊才绝艳”这样的评语,等到他们这一辈都渐渐老去、死去,平庸的子孙后代们怎么办?
所以关陇勋贵们才默然响应长孙无忌所绸缪的兵变,大家的想法几乎一致——既然儿孙不肖,那么咱们这些老家伙便将家业攒的足足的、权力抓得够够的,就算子孙败家,也能多败几年,万一下一代就能出来一个有出息的,依靠着丰厚的家底东山再起……
说白了,他们这一辈曾经站在权力的最巅峰,见惯了风景,如今年华老去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雄心壮志?
一切,更多的还是为了子嗣后代所未雨绸缪。
然而越是如此,看看人家房俊,便越是羡慕嫉妒恨——咱怎地就没生出这样的儿子呢?
尤其是长孙无忌,他一直站在大唐权力的最高处,死死压制着房玄龄,他自认自己这一辈子是完胜房玄龄的。然而最终,自己的儿子犯下谋逆大罪,不得不流亡天涯,房玄龄的儿子却迅速成长为大唐新一代的领袖,若无自己挑起的这场兵变,几乎可以确认在未来独揽大权,抵达他长孙无忌都不曾达到的权力巅峰。
那么,他与房玄龄到底谁胜谁负?
毫无疑问,人家房玄龄完胜……
宇文士及默默颔首,令狐德棻默不作声。
长孙无忌深吸口气,回复信心,他问宇文士及:“沃野镇私兵尚存多少?”
宇文士及羞愧道:“残兵败将,不足五千之数。”
又是羞愧又是心疼,宇文家担任沃野镇军主几乎长达百年,一镇之兵皆宇文家之私产,如今一战覆灭,等同于掘断了宇文家的根基,让他将来如何于九泉之下面见宇文家的列祖列宗?
更别说眼下尚有阖族倾覆之祸,搞不好举族覆亡,世上再无宇文阀……
长孙无忌道:“将这五千人集结起来吧,作为尖刀突袭承天门防线,咱们看上去人多势众,但是缺乏精锐部队,攻坚能力太差,承天门上的东宫六率分明只剩下一口气,偏偏就是打不下来……”
宇文士及与令狐德棻都吃了一惊,后者忙道:“若将沃野镇私兵调入长安攻打承天门,金光门外的大营难免太过空虚,万一房俊趁势突袭,只靠那些个乌合之众可没法抵挡!”
虽然他不通兵事,但兵书还是读过几本的,当年也曾上阵带兵,知道当下战局岌岌可危。一旦金光门失守,被右屯卫杀入长安城与东宫六率前后夹击,城内的关陇军队首尾难顾,必将以惨败收场。
风险太大了。
长孙无忌面色阴沉,将茶杯放到书案上,沉声道:“顾不得那么多了,军中粮食只能坚持三天,三天之内功不下太极宫,等待咱们的唯有士气崩溃、全军败退,再无回天之术!左右不过是破釜沉舟,索性便一破到底,置诸死地而后生!眼下房俊分心救助灾民,或许是咱们唯一的机会。”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决胜时刻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这场兵变到了这个时候,关陇门阀可谓先机尽失,若无奇兵制胜,只能吞咽下失败的苦果。
所以长孙无忌只能赌。
他赌将“沃野镇私兵”悄悄撤入长安不会被房俊察觉,赌就算房俊察觉也不敢放弃玄武门的防御调动主力攻打金光门……
既然已经破釜沉舟、决死一战,何不干脆更彻底一点?
更何况这般冒险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古往今来每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哪一次不是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各方因素巧合之下好运爆棚这才取得胜利?
运气,比任何因素都重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就敢肯定这一会天意、运气不会站在关陇这一边?
宇文士及、独孤览、令狐德棻三人互视一眼,皆默不作声。到了这等地步,大家心中固然深有悔意,可各家势力受创严重,若长孙无忌一意孤行,谁又能阻挡?
况且有张士贵这么一个钉子钉在玄武门,致使右屯卫既不能入宫支援东宫六率,也不能接应太子撤离关中,只需正面击溃东宫六率的防御,几乎就意味着这场兵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到那个时候,关陇各家的私军几乎损失殆尽,实力骤降,再去跟李绩谈判一番,甘愿拥护李绩所扶立之储君,且让出当下朝堂之部分利益,并且允诺协助李绩对抗山东、江南两地门阀,极有可能会消弭这场兵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起码让关陇门阀依旧立于中枢……
……
当夜,金光门外关陇军队答应之内,残余的“沃野镇私兵”不声不响的开始集结。宇文陇兵败被俘、生死不知,如今统御这支部队的是其子宇文通,虽然威望不及其父,但自幼随同其父治军,在军中素有班底,倒也能够胜任。
接收到宇文士及的命令,宇文通当即集结军队,顶盔掼甲在军前训话:“吾等沃野镇私兵纵横关陇几近百年,乃是关陇各家当中一等一的存在,永耀无数!此次连番兵败,致使颜面扫地、威名不再,实乃不可忍受之耻辱!现在,吾将率领汝等入城参与太极宫之战事,惟愿汝等知耻而后勇,奋勇争先,将之前所受之屈辱用战功来洗刷干净!”
五千余私兵沉默着不说话,但各个红着眼睛,情绪被调动起来,士气高昂,誓要杀入太极宫,一雪前耻。
宇文通大手一挥:“出发!”
当即率领五千余人撤离大营,向东走了一段折而向南,饶了一圈之后由延平门入城,穿过崇化、怀远、延康、崇贤等坊,抵达皇城之外延寿坊与布政坊交接之处。
此刻的皇城已经变成一座偌大的军营,数万关陇军队驻扎其中,轮番对太极宫展开猛烈攻势。
宇文通正欲率军继续向前抵达承天门,忽然收到长孙无忌将令,名其赶赴重明门外,就地整顿。
虽然不解其意,但长孙无忌乃是关陇领袖,将令如山,不敢不听,遂率军沿着皇城一路向东,再从崇仁坊、永兴坊西侧向北而行,抵达延喜门外,与门内的天街仅一墙之隔,停驻整顿。
延喜门内便是纵贯东西的天街,无数关陇军队悍不畏死的向着太极宫发动潮水一般的攻势,火烛照耀亮如白昼,厮杀震天地动山摇,此等激烈之战况使得“沃野镇私兵”兴奋难抑,自兵变以来这一支仅次于长孙家私兵的部队一直在城外驻扎,负责外围战事,从未真正担任主攻,且一直对上右屯卫,被打得灰头土脸、一败再败,连主帅都陷于战场之上,始终未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战力。
此刻得知即将担任主攻,负责突破重明门杀入东宫,而后迂回至侧面攻击太极宫,从将校至兵卒各个摩拳擦掌憋着一口气,咬着牙发誓一定要杀出“沃野镇私兵的威风”。
承天门一线的战事轰轰烈烈打了一夜未曾停歇,“沃野镇私兵”驻扎于延喜门外修整了一夜,却始终未能得到下令进入延喜门参加作战的命令。
将至天明,雨丝绵密落下,宇文通叹了口气,以为今夜的战事将要告一段落,正欲让麾下兵卒收拾一番准备返回营地,忽然一骑自永兴坊方向疾驰而来,马蹄急促如鼓,转瞬来到近前,不等战马停稳边飞身自马背跃下,疾跑两步来到宇文通面上,自怀中掏出将令双手递上,大声道:“赵国公有令,命汝部即刻攻击重明门,争取日出之前攻破此门,杀入东宫!”
所有兵卒精神一振,齐齐站起,翘首望来。
宇文通接过将令,展开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而后收入怀中,对传令兵道:“请回复赵国公,吾与麾下誓死攻陷重明门,不破此门,誓不罢休!”
传令兵拱手抱拳,而后飞身上马,打马返回延寿坊复命。
宇文通环视左右,“呛啷”一声抽出腰间横刀,高高举起,任凭绵密雨丝淋在雪亮的刀身汇成水线沿着刀身流下:“诸位,宇文家之荣耀,沃野镇之存亡,皆在此一战!恳请诸位与吾一道,不破东宫,誓不回还!”
“不破东宫,誓不回还!”
五千兵卒振臂狂呼,声嘶力竭,士气瞬间攀升至巅峰!
宇文通横刀一挥,大吼一声:“杀!”
“杀!杀!杀!”
五千誓要雪耻的沃野镇私兵紧随在他身后,穿越延喜门沿着宽敞的天街狂奔至重明门下,立即接替原本在此攻城的关陇军队,悍不畏死的展开狂攻。
……
东宫与太极宫一墙之隔,重明门乃是东宫正门,左右两侧各有广运门、永春门,其中广运门以北宫墙之上开有通训门连接太极宫,此乃东宫西门。
一旦重明门被突破,可直入东宫,自侧面发动对太极宫的攻势,届时太极宫内的东宫六率就将三面受敌,北面的玄武门也被张士贵封锁,简直形如瓮中之鳖……
故而,李靖亦在此处布置重兵把守,兼且关陇军队的主攻放在承天门一线,此处一时之间倒还算安稳。
但是随着五千沃野镇私兵的悍然加入,叛军声势大振,防线岌岌可危。
*****
一夜鏖战,双方投入最大战力,围绕着承天门一线厮杀不止,城上、城下尸骸遍地、层层叠叠,整个城头更是早已被鲜血浸透,到了将近天明之时雨势渐大,雨水将城头鲜血冲刷,流到城下汇聚一处,缓缓流淌。
双方兵卒都杀红了眼,即便是平素缺乏训练、军心士气有所涣散的关陇军队也在这种惨烈至极的战争中焕发出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前边的兵卒战死,后边立刻补上,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李靖坐在指挥所内,不断接收着前方传回的战报,对照着墙壁上的舆图不停发号施令,调兵遣将,面色却是越来越凝重。
关陇军队背水一战所爆发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出乎他的预料,那些兵卒虽然在他眼中大多是乌合之众,可世代身为关陇门阀的奴仆,与主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等生死存亡之际全然不顾自身之安危,加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对东宫六率的压力越来越强大。
现在的战局,已经说不上什么战略战术,双方比拼的出去兵员素质、兵力多寡之外,只能咬着牙看谁挺到最后。
这等时候,任何一件预料之外的突发时间都有可能使得战局发生决定性的转变……
李靖不敢有丝毫大意,起身来到舆图之前,仔仔细细查看防线各处,看看有否疏漏。
亲兵自外头入内,站在他身后低声道:“启禀大帅,李思文求见……”
李靖有些恼火,这厮还真是兄弟情深啊,唯恐程处弼守不住承天门且出现意外,不停的恳请前去增援,简直令人烦躁。
他正欲呵斥将人赶走,目光略过东宫正面的重明门、广运门一线,心中一跳,沉吟片刻道:“让他进来!”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增援东宫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李思文入内,见到李靖站在舆图前,赶紧上前两步:“大帅,承天门一线压力重重,叛军声势浩大,兵卒们已经坚持不住了!程处弼那个犟种宁折不弯、死要面子,您若是等他求援才肯派遣援兵,怕是要误了大事!”
“混账!”
李靖训斥一声,喝道:“本帅行事,岂容你来指指点点?”
李思文一脸不忿,去也不敢多说。
李靖这才面容稍霁,手指头在舆图之上东宫的地方点了点,道:“东宫与太极宫一墙之隔,但由于兵力有限,故而防御不足,一旦关陇军队在承天门久攻不下,难免转移目标,或许便会对准东宫。万一东宫失陷,叛军则可自东、南两个方向发动猛攻,最大程度将他们的兵力优势展示出来,咱们处处受制,局势不堪设想。吾现在命你率领两千兵卒增援重明门,别的事情不要管,只管给本帅死死钉在这里!能否做到?”
“能!大帅放心,只要末将不死,叛军休想踏入东宫半步!”
虽然还是想着去承天门增援,唯恐程处弼力战不敌又不肯撤退进而折在军中,但李靖的命令不能不停,遂昂首挺胸,接下将令。
李靖面色凝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本帅知你心意,唯恐好友战死承天门下……非是本帅无情,而是此刻战局到了紧要关头,稍有不慎便会遭致兵败,全盘皆输。个人之生死荣辱,于这场战争来说微不足道,程处弼的性命如此,你的性命如此,本帅的性命亦是如此。若能以吾等之性命博取此战之胜利,维护帝国正朔、社稷正统,则死亦光荣!”
“喏!”
李思文热血澎湃,大声应诺。
自己还是狭隘了,这场战争关乎着帝国传承,更有深层次的权力争夺,胜负之间可谓天壤之别。他们这些东宫六率的将校早已划定立场,坚定的站在代表着帝国正朔的太子这一边,只能胜、不能败,即便是以自己的性命来换取这场战争的胜利。
个人之生死,于大义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李靖重重颔首,道:“去吧!”
李思文单膝跪地施行军礼,而后起身大步走出指挥所,来到太极殿广场上屯驻的预备队中,点齐两千兵卒,即刻动身。沿着太极殿向东穿过通训门进入东宫,旋即抵达重明门。
尚未抵达重明门下,便见到有兵卒狂奔向通训门方向,李思文命人拦住,询问道:“重明门战况如何,汝这般慌张急促,欲往何处?”
那兵卒满头大汗,疾声道:“启禀将军,叛军忽然加强攻势,且调来一支去五六千人的部队,非常凶悍,重明门岌岌可危!末将正欲前往太极宫请求援军!”
李思文一听,心中暗自佩服,不愧是军神啊,能够料敌机先,看破了叛军声东击西转移主攻方向的阴谋,先一步派遣自己前来增援。只可惜叛军势大,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后援,东宫六率却是兵少将寡,死一个少一个,而且连续半年的鏖战几乎耗尽了将校兵卒的士气,否则以李靖之军事能力,区区叛军何足挂齿?
他对那兵卒道:“你自去太极宫将重明门之战况禀报大帅即可,吾便是大帅派来的援兵,先行一步赶赴重明门作战!”
那兵卒喜不自禁,告辞离去。
李思文大手一挥:“大帅料敌机先,已经算到叛军会转而主攻重明门,吾等奉命增援,时机刚刚好!诸位,且随吾登上重明门,杀敌立功!”
“杀敌立功!”
两千兵卒兴奋的嗷嗷叫,虽然眼下东宫六率处处受制、危在旦夕,可是这种主帅神机妙算、未雨绸缪的能力的确令兵卒士气大振、信心提升,在李思文率领之下急行军赶赴重明门。
抵达重明门时,战况愈发激烈。
李思文指挥兵卒登上城墙,然后揪住一个自身边跑过的兵卒,喝问道:“此间守将何在?”
那兵卒见到是前来增援的,忙指着不远处的城门楼:“将军正在指挥防御。”
“带吾过去。”
那兵卒将李思文带到城门楼下,一个偏将正嘶哑着嗓子不断发号施令,组织兵卒将不断攀上城头的叛军击溃。
李思文来到近前,第一件事便是剥夺了这位偏将的指挥权:“吾奉大帅之命前来增援,由此刻起,由吾接管重明门防务,汝可有问题?”
说着,从怀中掏出军令丢了过去。
那偏将先向李思文行李,道了一声:“末将见过李将军!”
接过军令仔细查看,然后双手递还,长长出了口气:“末将这边全无问题!”
之前还好,叛军主攻方向放在承天门一线,这边所受到的压力不大,但是刚刚忽然有五六千兵卒加入攻城,立即使得防御遭受极大冲击,数次被叛军攀上城头,虽然皆一一击退,但守军伤亡大增,面对叛军如潮攻势,他这个偏将束手无策,只能派人求援。
眼下大帅已经派了李思文前来,他自然甘心交出指挥权乐得轻松……
李思文颔首,命人将由他接掌指挥权的军令传达下去,以免指挥之时权责不清,贻误军机。然后面临叛军凶猛攻势镇定自若的调兵遣将,将自己带来的两千兵卒留下五百人安置在城下充当预备队,其余人等皆放在城头,抵御叛军进攻。
有了这一千余人的生力军加入,城头守军顿感士气大振,对不断发动攻势的叛军迎头痛击。然而叛军悍不畏死,一个接一个的沿着云梯向着城头攀爬,远处又有人推来箭楼,弓箭手登上箭楼居高临下冲着城头放箭,守军伤亡不断。
李思文横刀在手,看着自己的亲兵将攀上城头的一个叛军斩杀之后踹下去,然后又有一个叛军跃上城头,手中横刀将一个守军劈翻在地,旋即便被几柄长矛挑落城下,皱着眉问道:“这是那支部队,居然这等剽悍?”
偏将擦了擦脸上喷溅的血渍与汗水,喘着粗气道:“是宇文家沃野镇私兵!”
李思文恍然:“难怪!”
每一个关中子弟都曾听闻过“沃野镇私兵”的名头,想当年乃是关中门阀之中最为剽悍的一支军队,为关陇门阀百年来的传承立下汗马功劳。只不过当初宇文化及在江都缢杀隋炀帝,其后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被李密击败,随行身边的“沃野镇私兵”伤亡甚大,而后自立为帝,又被窦建德击溃斩杀,数万“沃野镇私兵”十不存一。
但宇文家百余年来充任沃野镇军主,整个沃野镇等同于宇文家私产,之后招收子弟、充入军中,“沃野镇私军”再度在襄助李二陛下争夺天下之时大放异彩。
到底有着英勇善战的传统,即便屡遭重创,依旧是大唐国内除去正规军之外战力一等一的强军。
眼下“沃野镇私兵”悍不畏死的发动冲锋,城上守军勉力对阵,李思文便可以联想到这支战力不低的军队却在长安城外被右屯卫屡次击败,最近的一次更是几乎令其全军覆灭,连主帅都给俘虏了,可见右屯卫之战力到底强悍至何等程度。
这也激起了李思文的好胜心。
当年一同熬鹰遛狗、恣意妄为的纨绔子弟,如今房俊已经练成右屯卫、水师这样的强军横行天下,立下战功无数,自己又怎能甘居人后?虽然兄弟情谊不曾变化,可若是肩膀不一齐,地位差距太大,这交情也势必渐渐变淡,无论如何也得奋起直追才是。
然而他的豪情壮志才刚升起不久,叛军的凶猛攻势便令他焦头烂额,不断指挥着守军相互支援、来回调动,将越来越多攀上城头的叛军击退。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势未停,天色渐渐透亮,叛军悍不畏死的冲锋非但未有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濒临绝境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淅淅沥沥的雨丝冲不散城头流淌的鲜血,也遮不住渐渐透亮的晨曦,重明门下密密麻麻的叛军在五千余“沃野镇私兵”率领之下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潮水一般悍不畏死的向着城上攀爬冲锋。
李思文早已浑身浴血,手中的百炼横刀业已卷刃,他威风凛凛的屹立城头,不知砍杀多少叛军早已双臂发麻,可城下的叛军依旧不要命的向上攻,坚固的防御开始有所松动。
东宫六率的军队也死战不退,即便城头的守军一点一点减少,严谨的防线渐渐出现疏漏,立即奋不顾身的填补缺口,将叛军劈砍杀退。
城头之上,守军脚下踩踏着流淌的鲜血,敌我双方的尸体几乎填满每一处,战斗惨烈至极。
……
太极宫的指挥所内,一夜未睡的李靖并未有多少困顿疲惫,腰杆依旧挺得笔直,脚步依旧沉稳有力,只是一双眼睛不知是被灯油熏得还是心疼麾下将士,早已通红。
重明门遭遇“沃野镇私兵”突袭的消息传来,他并未有一丝一毫“料敌机先”的快慰与自豪,反而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之中。
再是“军神”降世,也不可能当真弹指间变出十万天兵天将,面对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叛军,他指挥东宫六率左支右绌、来回奔波,将双方兵力差距带来的劣势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然而着巨大的差距却绝非出色的指挥艺术可以弥补。
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伎俩都毫无用处,即便是生平未尝一败、战功赫赫的李靖……
一旦重明门被突破,整个东宫会顷刻之间陷落,他不可能分兵继续增援,届时叛军会蜂拥入东宫,自东宫与太极宫之间的高墙发动攻势,联合正面承天门的叛军,使得太极宫两面受敌。
长孙无忌真的是疯了,调“沃野镇私兵”入城参与攻城已经不仅仅是破釜沉舟,简直可以称作“向死而生”,因为一旦被房俊察觉到金光门外大营空虚,尽起主力予以突袭,很可能便会击溃金光门外屯驻的乌合之众,一举杀入长安城内。到时候直插延寿坊,关陇叛军就只能接受彻底失败之苦果。
然而如今长安城被叛军三面围困,太极宫唯一的出口玄武门也被张士贵封锁,消息哪里传得出去?
明明看到叛军最大的一个破绽却偏偏束手无策,这令李靖很是无奈……
身为统帅,要对麾下兵卒有着充足的信心,但也要对局势做出最坏的打算。
……
内重门立,太子居所,萧瑀、岑文本、马周、李道宗、刘洎等一干大臣汇聚于此,不断劝说太子放弃内重门,撤出太极宫。
萧瑀捋着胡子,忧心忡忡道:“眼下叛军势头太盛,尤其是宇文家‘沃野镇私军’进入城内参与攻城,太极宫、东宫两道防线岌岌可危,其中任何一道被突破,都会导致整个防线的崩溃,败局已定,再难挽回。老夫与岑中书此前曾轮番游说张士贵,虽然一直未曾给予准确的答复,但其心志已然动摇,若太子率领宫内眷属撤退,想必他一定会放开城门。”
1...14201421142214231424...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