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王瘦石微微颔首,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佝偻的身躯似乎也挺直了一些,凶狠的目光犹如择人而噬的毒蛇,盯着程咬金看了半晌,终于还是压抑着怒气,冷声道:“还请卢国公勿要忘记今日对咱家之羞辱,来日定十倍报之,望卢国公好自为之。”
程咬金嚣张的抬起下颌:“吓唬谁呢?不过是仗着陛下遗诏狐假虎威的阉人罢了,再敢聒噪半句,老子就剁下你的狗头!”
王瘦石果然再不说话,转身自林立的横刀之间穿过,走出大帐。
亲兵看了看王瘦石消失在帐门口的背影,问程咬金:“大帅,杀不杀?”
程咬金纠结少许,摇摇头,叹道:“这阉人隐忍的功夫不错,居然不给咱发飙的机会……杀个屁啊杀!”
抬脚将亲兵踹了一脚,骂道:“整日里打打杀杀的,能不能有点出息?给老子将大营各处好好看住了,这阉狗手底下死士不少,各个都是高手,可别让老子稀里糊涂睡觉的时候被人割了脑袋。”
他的确有心干脆结果了王瘦石,这老阉狗好似毒蛇一般,倚仗着陛下的遗诏搅风搅雨,迟早是个祸害。
只不过权衡利弊,他还是忍着没有出手……
想起今日王瘦石前来之缘由,不由得狠狠啐了一口,咬牙骂道:“徐懋功这个阴险小人,简直不当人子!娘咧,你要给东宫送信只管去送便是,却将老子蒙在鼓里替你背了一回黑锅,特娘滴!”
那李勣故意将那份战报放在自己面前,就认准了自己一定会看,且一定会向房俊告知。如此,李勣保存东宫的目的达到了,却将通风报信的责任推给他,这才被王瘦石给盯上……
烦躁的挠挠头,回到椅子上坐下,思虑着当下局势。
他虽然从不曾妄自菲薄,但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距离李勣还有一些差距,所以才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上。
但事已至此,即便被王瘦石盯上他也不怕,正如刚才冲王瘦石叫嚣那般,普天之下谁能治得了他?李二陛下若在,即便赐下一杯斟酒他也得喝下去,可如今陛下驾崩,能治他的只剩下国法。可若没有真凭实据,国法又能奈他何?
长安的局势他已经知晓,房二这小子从来不曾让他失望,得了他的消息便当机立断,半点犹豫都没有便尽起精锐攻陷金光门,一举扭转局势,将关陇门阀逼入绝境。
以李勣的立场,想必是不愿意见到关陇全军覆没的,大抵用不了多久,便会拔营启程,挥师长安。
一切,都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心思叵测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李勣坐在节堂之内呷着茶水,瞅着舆图,脑海里将当下局势一一捋清,然后一遍一遍的推演,每一处细节都无所遗漏,推算出各种各样可能引发的情形,以及每一种情形最终有可能衍生的利弊得失。
然后不经意间一抬头,便见到王瘦石再一次无声无息的出现在门口……
娘咧!
即便以李勣之涵养,这一刻也差点脱口骂娘!知道你是个阉人,与常人身体、心理皆迥然有异,可总是这般不声不响神出鬼没算是个什么东西?回头必须提醒一下自己的亲兵,即便王瘦石身份特殊,以后前来也必须事先通禀,否则指不定哪天就能被这个阉人吓出个好歹……
放下茶杯,没好气道:“军营之内,讲究一个令行禁止、阳刚利落,王内侍又非是见不得人,何必这般鬼鬼祟祟?”
心中不满,连让座的礼仪都给免了……
“王内侍可是查明那份战报被何人盗取?”
王瘦石摇摇头,目光幽深的盯着李勣,正欲开口,李勣摆手将其打断,而后正襟危坐,面容严肃,沉声道:“本帅尊重王内侍的身份,但有一言也务必告知王内侍,此地乃是军伍之中,任何事情、任何消息都讲究一个效率,有事说事,坦率直接,否则极易导致贻误军机,谁也担待不起。将你们作为内侍的那一套风格收起来吧,本帅看不惯。”
固然是陛下身边的近侍,地位极高、圣眷优隆,可他李勣也不是什么小猫小狗,犯得着整日里被这一套阉人的做派恶心得不行?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总是这般阴暗做作、阴阳怪气的,谁受得了?
王瘦石被噎了一下,没想到平素温文尔雅的李勣居然话语这般犀利,不过他是阴柔惯了的,总喜欢躲在背后搞事情,似这般当面锣对面鼓的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干脆也不绕弯了了,直言道:“眼下长安局势混乱,咱家认为可遣一支劲旅直扑玄武门外右屯卫大营,此刻右屯卫主力正在长安城内激战不休,东宫六率伤亡殆尽,右屯卫大营势必空虚,只要兵行神速,当可一剂奏效,击杀太子。”
节堂内忽然一静,李勣目光灼灼紧盯着王瘦石,一言不发,窗外细雨敲打窗户,啪啪轻响。
烛火明灭之间,一股浓烈至极的杀气从李勣身上蔓延开来,双手摁在书案上,似乎只要轻轻抬起,门外的亲兵便会蜂拥而入,将王瘦石斩杀当场。
王瘦石整个人愈发佝偻,毫不退缩的与李勣对视,整个人好似盘缩的毒蛇,下一刻便能够闪电般发动攻势,直噬猎物咽喉!
李勣气势迸发,一字字道:“此地乃是军中节堂,吾乃大军主帅,你在教吾做事?”
王瘦石一滞,即便他乃是陛下身边近侍,往昔功勋卓著,不将朝中文武放在眼中,可是一军之主帅气势全开之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威武之气,依旧让他心脏一跳,有所惊悸。
摇摇头,道:“英国公误会了,咱家只是谏言而已,听与不听,全在英国公决断。”
李勣见他服软,这才收敛气势,问道:“这是谁的主意?”
王瘦石道:“是咱家的主意。”
李勣哼了一声,毫不客气:“愚蠢!你便是陛下之代表,你的主意,便是陛下的圣意……以父杀子,你欲将陛下置于何地?”
陛下对太子早有不满,易储之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可迟迟未能易储的原因除去太子这些年根基越来越稳固,贸然废黜会引发巨大动荡之外,不愿背负一个“以父逼子”的骂名更为关键。
在太子未有明显错误、疏漏的情况下予以废黜,天下人会如何评价陛下?当年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如今又废黜长子、另立新储……
易储这件事势在必行,但任谁动手都可以,譬如关陇,绝对不能是陛下以及代表了陛下意志的李勣与王瘦石。
隔岸观火是一回事,亲自下场又是另外一回事,否则这数十万大军又何必大费周章?
直接自辽东撤军挥师长安,平定叛乱废黜太子,有谁能够抵挡?
王瘦石却面色淡然,缓缓道:“吾乃阉人,没卵子的废物,不似英国公心系权柄、志存高远,即便面对陛下旨意亦有所为、有所不为……吾之贱命,乃陛下所有,只要能够完成陛下意志,纵千夫所指、不得善终又能如何?吾自会承担所有罪责,一切与陛下无关。”
李勣怒极而笑:“你来承担?你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介阉人,豚犬一般的东西,你拿什么去承担?!此事毋须再言,即便陛下圣旨放在本帅面前,本帅亦不会派兵袭杀太子!身为臣子也好,家奴也罢,遇乱命当直言犯谏,而非一味愚忠,你之所为可能令陛下威名有损,无可弥补,蠢不可及!”
他是真的气到了,有些事不是一句你承担就行了,你算个屁的,你拿什么去承担?
你承担得起么?
这阉人在宫里不见天日的地方待得久了,脑子已经与那些在阴沟里爬来爬去的虫子同化,蠢不可及……
王瘦石面色铁青,再好的涵养、再深的心思也经不住李勣这般不留余地的叱责,他点点头:“英国公好自为之。”
转身拂袖而去。
李勣面色阴沉的坐在书案之后,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发现茶水已经凉了,随手放下茶杯,起身负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细雨纷飞,点点灯笼火把摇曳在夜幕雨水之中,心情极为沉重。
王瘦石所言要他派兵奔赴玄武门北袭杀太子,当真只是他的主意?
未必。
自己从辽东撤军的那一日起,一些行为贯彻的便是陛下“废黜太子,却要假手于人”的意志,既想要另立储君,又不愿背负“以父逼子”的骂名,将一切都推到关陇门阀身上。
待到东宫覆灭、太子被废,这才从容挥师长安,抵定叛乱、另立储君。
然而东宫之顽强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关陇军队绝对数量优势的猛攻之下看似岌岌可危,随时有倾覆之祸,却总能够在最为危险之时坚持过来,并且接连逆转战局,将局势一点一点的翻转回来。
这就使得李勣不得不一再拖延行军速度,慢慢悠悠的等着关陇军队重整旗鼓,击溃东宫六率。
等他到了潼关,关陇军队居然还没覆灭东宫,这就逼得大军只能屯驻潼关,隔岸观火,即便朝野上下对他心怀叵测也无法顾及……
李勣忧心忡忡。
按理来说,到了眼下这一步,置身事外等着长安决出胜负还算可以,但若是直接派兵刺杀太子,则万万做不得。
无论是他李勣亦或是李二陛下,一旦做出这件事,遭受天下骂名乃是必然,为人臣者难得善终,为人君则也将尽失人心,殊为不智。
可王瘦石既然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意味着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了……
这是最令他不解之处,局势至此,几乎大局已定,又何必非要执著于易储?自关陇举兵起事,太子的表现几乎堪称完美,非但处置得当、能力不俗,且风骨强劲、意志坚定,已经有了明君之雏形。
即便换一个其他皇子担任储君,难道还能比太子做得更好?
况且经此一番兵变,围绕在太子身边的东宫班底愈发紧密,且逐步壮大,意欲易储,就势必要将这一部分剪除,所涉及到的包括萧瑀、岑文本、马周、李道宗、李靖、房俊等等一干重臣,难不成全部逐出朝堂?
尤其是房俊,这厮如今声威赫赫如日方中,更有军权在手,俨然军中大佬、一方豪雄,根深蒂固实力雄厚,废黜太子之后对他要如何安置?
牵一发而动全身,废黜太子容易,但此后朝堂之动荡、影响之深远难道视如不见?
时至今日依旧不改易储之心,着实令人费解……
思虑半晌,李勣才在门口抓起一柄雨伞,徒步走入漫天风雨之中,前往不远处那座跨院。
雨水溅落在他的鞋面,淅淅沥沥,心情异常沉重。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君臣夜话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潺潺夜雨之中,右屯卫中军大帐烛火通明,靠窗的地方铺了地席,一张茶几放置其上,热茶一壶,点心几碟,君臣二人相对跪坐,品茗夜谈。
李承乾呷了一口茶水,啧啧嘴,品味一番回甘,感慨道:“此番当真是死里逃生,每每思之,皆有劫后余生之感。”
他是那种心思极为细腻敏感之人,虽然这些年时刻笼罩在“易储”阴影之下,阖家性命常常朝不保夕动辄有倾覆之祸,却依旧未能将他的神经锤炼的强韧粗大。
不久前亲赴玄武门下那一刻,可谓生死操于张士贵之手,只要张士贵固守城门乱箭齐发,他这位太子就得万箭穿心,一命呜呼……
生死成败,顷刻而决。
实在是太刺激了……
房俊给他斟茶,温言道:“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番关陇叛乱,兵力十倍于我,形势岌岌可危,东宫数度濒临败亡,却一次次反败为胜,如今更是成必胜之局,可见殿下天命所归,自当否极泰来,开创一番宏图伟业。”
人有鸿运,国有国运,这是一件玄之又玄之事,看不见摸不着,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存在。
尤其是对于自然规律极度缺乏认知的古代,区区“天命所归”四个字所意味的能量,有时候甚至远超十万大军。
李承乾哈哈一笑,难得的慷慨激昂:“此番遭遇兵变,一日三惊、夜不成寐,若无二郎以及一众东宫属官竭力相助,孤早已兵败被废、且身首异处。孤从来不是志存高远之人,以往也只是想着萧规曹随,好生守住父皇创下的这一番基业,问心无愧而已。然而今时今日,孤却感慨丛生,若不能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将大唐盛世延续下去,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何对得住你们这些贤良之臣?”
他举起茶杯,道:“今日以茶代酒,敬二郎一杯,并于此立下誓言,只要二郎不负孤,孤亦永无相负!”
这句话乃是他肺腑之言,身在内重门里面对叛军咄咄之威,随时皆有倾覆之祸,那种内心之煎熬简直无可描述。一朝逃脱生天且局势逆转,巨大反差所带来的感慨令他唏嘘无限。
他自然清楚今时今日这一切都是自房俊当初自西域数千里驰援长安而来,正是房俊风雪兼程数千里,不眠不休返回长安连续击溃关陇军队之进攻,之后又火烧粮秣、大破金光门,这才将局势彻底逆转。
自当初表明态度支持东宫而始,直至今日为了东宫、为了他这个太子殚精竭虑、血战连场,一步一步将他从“废太子”边缘推到即将即位这个境地,他心中自然感激涕零。
他非但不是寡情之人,相反情感极为丰富、心内极为敏感,谁对他好,自然记得清清楚楚。
房俊亦举杯,沉声道:“自古以来,王朝更迭乃不变之规则,纵然鼎盛之时威服四海、纵横八荒,可盛极而衰却是王朝宿命。殿下仁厚慈爱,当知每逢王朝更迭,最苦最难便是天下百姓,王朝两三百年创造的文明大多毁于战火,无可传承,此乃天下最悲哀之事。微臣不才,愿竭尽全力,襄助殿下破除此等王朝宿命,将吾大唐传承千秋万载绵延下去,使吾华夏文明生生世世延续不断!如此,方不负此生!”
“啊?!”
李承乾都惊了,举着茶杯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夏、商各五百年,周朝八百年江山,而自始皇帝创立帝位以来的统一王朝,秦不过区区十五年便二世而亡,大汉御极四百年,却被王莽篡位懒腰截断,两晋百五十年,兴盛一时的大隋不足五十年……每一位开国帝王于荆棘之中创立宏图霸业之初,都畅想着一家一姓绵延万世,然则由古至今,无论秦皇汉武,都不曾达成此等地步。
历朝历代,不少有识之士皆深研其因,大抵皆是不求甚解,只归咎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等笼统之言。
却没料到房俊之志向居然如此高绝……
房俊见他这般震惊,笑了笑,道:“想要王朝永续、传承不绝,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易”在只需将权力下放,将皇权束之高阁,起码也能如周朝那般坐拥八百年江山,不至于难逃两三百年之桎梏。
“难”在权力之巅峰极难有人可以舍弃,那种杀伐决断、众生操之于手的快感,一旦享受,便无法挣脱……
或许,明朝末年的“内阁制”算是一个破局的好办法。
当然,仅凭一个“内阁制”还远远不够……
君臣二人呷着茶水,吃着点心,恣意指点江山、畅想未来,待到话题转到这场兵变之后长安所需面临的重建,李承乾唏嘘道:“这场兵变不仅耗尽了贞观以来继续的国力,更使得关中百姓遭受劫难,若非二郎心怀天下、以仁爱为本施以援手,只怕到了明年开春,关中百姓十不存一。”
他听闻了房俊抽调麾下兵卒组建“皇家救援队”一事,曾与萧瑀、岑文本、马周等人大家赞扬。
房俊跪坐在地席上,双手放在腿上,上身微微前倾,垂首道:“微臣还要向殿下请罪,未得殿下之允准,便私自命人以‘皇家’之命组建救援队。只是当时情况危机,关中受灾百姓无可计数,为了取信于百姓,也为了规避有可能引发的由关陇军队带来的威胁,不得不冠以‘皇家’之名。”
“二郎何罪之有?”
李承乾摆手,正色道:“孤不敢自诩明君,但也不会妄自菲薄,较之那些个昏聩之主还是要强上不少。二郎之所为不仅不是为了谋私利,更让关中百姓感受皇家之恩德,实乃大功一件,孤唯恐赏无可赏,又岂会怪罪?”
这件事收益的是关中百姓,得到名声的是皇家,操心受累的却是房俊,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正该加以封赏,断然不会怪罪。
房俊赶紧送上阿谀之词:“殿下心胸气度,颇有陛下之风,实乃万民之福也!待到此战之后,‘皇家救援队’当移交东宫,由殿下亲自掌控,今后还应拨付钱粮继续救援天下灾民,则万民皆感叹殿下之恩泽。”
“皇家救援队”这件事皇家是跟着收益的,但并非收益了就要给房俊功劳赏赐,毕竟对于皇家来说,这种“先斩后奏”将皇家声誉作为推广手段的做法,是极难接受的。
门外敲门声响起。
君臣二人停止了谈话,房俊开声道:“进来!”
帐门打开,岑长倩快步入内,上前见礼之后低声道:“启禀殿下、大帅,高侃将军率领重装步卒已经突破西市,抵达延寿坊,正欲前来增援的叛军死战。另外,卫国公率领东宫六率步步为营、诱敌深入,已经退到内重门一线,刚刚卫公派人传信,只要高侃将军突至承天门一线,他即刻率领东宫六率反攻,将所有进入太极宫作战的叛军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李承乾精神振奋,抚掌道:“好!高侃将军果然神勇,只要突破至承天门与东宫六率前后夹击,此战可终结矣!”
关陇军队的精锐全部放在太极宫内,一旦被包围歼灭,关陇的脊梁便算是断了,再无挣扎反抗之余地。
将近一年的叛乱终于濒临终结,他岂能不喜?
房俊却蹙眉道:“殿下不要高兴太早,别忘了还有英国公统御数十万大军驻守潼关,直至此刻依旧立场不明。”
他并不知程咬金给他送的信乃是李勣故意为之,就算知道,也不会对当下局势保持乐观,认为李勣会理所当然的站在太子这边。
因为李勣看似乃东征大军之统帅,但眼下东征大军之中做主之人却并非李勣……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战局焦灼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李承乾道:“英国公或许有别样心思,但若是大局已定,他难不成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以李勣自辽东撤军之后的种种举措去猜想,很容易得出“借刀杀人”的结论,李勣想要东宫覆亡、太子被废,从而扶立一位储君上位,达成大权独揽之目的,却有自珍羽毛,不愿背负“叛逆”之名,所以坐视关陇军队行谋逆之举却无动于衷。
这样做一定会遭受诟病,被天下人指责其心怀叵测、不似人臣之相,可毕竟未曾亲手参预废黜,此等诘难与到手的大权相比,可以接受……
故而李承乾认为只要李勣返回长安,一定出手抵定叛乱,不会亲自出手覆亡东宫。
有些话房俊不能说,甚至连暗示都可一不可再,只能说道:“咱们怎能将主动权交予别人,将生死寄托于他人之手呢?还是应当趁胜追击,猛攻延寿坊,而后直抵承天门下,与东宫六率、北衙禁军一起合围太极宫内叛军,将关陇根基一举歼灭。”
关陇门阀的心思也昭然若揭,一方面猛攻太极宫希望能够彻底占据,将主动权操之于手,若是未能攻占太极宫,则稳扎稳打等着李勣率军返回长安制止兵变,然后予以投诚,希望得到李勣的庇护。
李承乾明白了房俊的意思,一旦李勣对关陇予以维护,意欲借其成为对抗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的刀子,那么自今而后再难对关陇予以惩罚。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情,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太子?
遂颔首道:“一切任凭二郎决断。”
房俊也不客气,当即下令:“命高侃率部击溃西市阻挡之敌,快速攻陷延寿坊,挺进至承天门一线,堵住太极宫、东宫之退路。另外,派人入玄武门告知卫公,请其即刻反击,与高侃部两面夹击,歼灭太极宫内之叛军,顺势攻略关陇残余,不可姑息。”
“喏!”
程务挺得令,转身而去。
帐外呼喝几声,继而马蹄声骤响,迅疾远去。
*****
西市之外的长街上,即便细雨纷飞,战斗亦不曾歇止。
右屯卫重装步卒排列成阵,面对海潮一般迎面扑来的关陇军队沉着应战,坚固的铁甲、锋锐的横刀组成一股钢铁洪流,将叛军剿杀吞噬,步履虽然缓慢,却坚定向前,无可阻挡。
于遂古站在西市与延寿坊结合处,遥遥望着前方惨烈至极的战场,抬手抹了一把脸,手上湿漉漉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
每时每刻,洛阳于氏私兵前赴后继英勇无比,但是武装到牙齿的重装步卒就好似海岸的礁石一般,任凭风急浪猛,依旧巍然不动。无数家族私兵被搅碎、吞噬、杀戮,于遂古的心不断滴血。
每一个门阀传承下来,历经两晋南北朝那黑暗动荡的年代,都发展出精锐的私兵,护卫家族产业的同时,也凭借这些武装部队在乱世之中搅风搅雨,成为家族攫取利益的武器。
想要培养出如此规模、且具有相当战力的私兵部队,哪一个家族不是历经几十甚至上百年?
结果这一场兵变,便将关陇门阀数十年来积攒的家底几乎折腾得空空荡荡,更别说那些被长孙无忌威逼利诱前来关中助阵的门阀私军,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只余下三三两两的溃兵游窜在关中各地,不成气候……
1...14281429143014311432...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