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同样是水力鼓风,与高炉不同,它的侧面还修了个高高的烟囱。
炒钢法很早以前就有记载,具体诞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以前是用铁棒搅拌,使得生铁之中的碳燃烧、去除,从而使含碳量达到熟铁的成份要求,这就是熟铁,可以锻造成各种器具。
甚至能得到品质不同的钢材,不过因为无法精准控制各元素的含量,钢材的品质就要看运气了,想要得到足以锻造刀剑的更菜,那简直就是像中大乐透一样的概率……
不过这个倒是难不住房俊。
他没炼过钢铁,但是他懂得原理,只要知道钢是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那就足够了。
天唐锦绣 第二百五十章 钢铁(中)
从老爹那里得知,李二陛下催促他赶紧去军器监赴任,同时也不能放下水部司的工作。
说到水部司,房家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所以李二陛下才会再将其调任军器监的同时,并未按照惯例让其卸任,当然也可能是李二陛下更加在乎新式海船的试制,或者纯粹就是李二陛下的恶作剧,你小子不是能作吗?那就多给你压压担子,累死你……
房家的水车,随着工部将图纸明示下天下各道州府县,但凡有条件的地方,都支起几座,以作灌溉之用。
尤其是关中地区!
自打开春以来,关中滴雨未下,大旱之势已成,多地无法正常播种,粮食减收已成定局,甚至绝收!司农寺的官员急的一嘴燎泡。好在唐初继承了大量隋朝义仓,储存着大量隋朝余粮,并不会导致粮食危机。
而在此时,房俊的水车终于挥作用!
唐代的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八水绕长安”,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很适应水车的普及。
一座座水车屹立于河道之中,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断的通过沟渠流入干涸的天地,总算解了大旱的危机。
不过房俊暂时还不想去上班,炼铁炉只是粗制,一切都从简从快,力求尽早确定新式炼铁的方式方法……
炒铁炉开始普及,实在明朝,那时候是用人力搅拌,炉边总有一位身强力壮的大汉,拿着根粗壮的熟铁做的炒铁棒,挥汗如雨的来回搅动……
深受工业时代熏陶的房俊,显然不会让工匠们做这种严重损害健康、而且效率极其低下的工作,他在炉顶上做了个支架,正中悬挂着一个大圆滚子,下面有三根熟铁棍子斜斜地伸向炉床,仍旧是水车提供动力,就有了机械化的炒铁设备。
不得不说,水车简直成为房俊手中的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上……只不过现在水车的构件依旧是木制,损毁率实在太高,等到炼制出合适的钢材,制成钢制齿轮和轴承,效果会大大改善。
工业展,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事情。
只不过目前来看,任重而道远啊……
以往生铁是冷却成锭后再加热,炼成熟铁;而现在这种技术,是把高炉出来的生铁水直接炒成熟铁,本来是要到明朝才会出现的方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当然,所有的一切全靠一点基础原理,然后所有步骤完全靠“蒙”的房俊,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熟铁就可以直接制作锄头铁锨之类的农具了,当然,制作过程需要锻打、渗碳和淬火,熟铁柔软,可锻性强,加工性能优越。
说到锻打,不得不说一件既具有时代的技术、又具有傻瓜式简便操作的神器——水力锻锤!
这玩意原理简单到令人指,便是学过一点物理的小学生都能做出来,可是让房俊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古代能明出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水碓、水排和水磨等机械工具,却唯独明不出水力锻锤?
房俊又指挥工匠们修筑了一台锻炉,这东西的基本结构,和所有农村铁匠修理锄头铁锨等农具的打铁铺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要加大、加厚,加大是为了锻造大型铁件,加厚是为了保温。
每台锻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铸的混凝土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三十次。这只是实验之用,按需要还可以制造更小、落锤更快的小锻锤,大锻锤用于粗加工,小锻锤则是精加工——实际上也精不到哪儿去,毕竟仍是锤子敲,说到底,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实质上没有区别,仅仅是效率提高。
炼铁高炉、鼓风机、水力锻锤、炒铁炉……
房家的席铁匠王小二一脸懵逼,祖祖辈辈也没有这么炼铁的啊……
矿洞里的石墨排上了大用场,房家命工匠先把石墨粉碎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十个小时,石墨坩埚就新鲜出炉了。
熟铁的炼制早已有之,房俊的方法也并不能提升品质,只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大幅度的提升产量而已。
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钢!
古代炼钢,主要有炒钢、百炼钢、灌钢三种工艺。
炒钢实际上就是炒铁,那炒铁炉就能生产,只不过炒出的主要是熟铁,还有少量中低碳钢,质量很不稳定。
百炼钢用炒钢作为原料,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或用数种成分不同的原料反复叠锻得到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只适合制造宝刀宝剑,当然,有了水力锻锤,百炼钢的工艺难度立马降低了好几个档次,毕竟百炼钢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反复折叠锻打,水力锻锤咣咣咣一通砸,得比人力快多少?
灌钢法在《梦溪笔谈》有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这三种工艺都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房俊要炼的,是坩埚钢。
自从春秋时明坩埚炼钢法以来,到汉朝最为兴盛,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刀,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军,才有了将匈奴从蒙古高原打到欧洲的辉煌胜利,才有了“犯汉者,虽远必诛”的赫赫声威!
也许是五胡乱华的战争,也许是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坩埚法在南北朝时期失传了,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印度得到展,阿三们用此法炼制的乌兹钢,制作的大马士革军刀锋利无比,曾经斩下无数十字军的头颅。
当然也许是印度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的缘故……
坩埚法在人类社会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被新式平炉炼钢法逐渐取代,但二十世纪兴起的转炉、电炉又可以看作坩埚法的变种,坩埚法在两千年后焕了新生。
高炉、水车、炒铁炉、水力锻锤……
房俊瞅着这一切,一股豪情直冲心臆!
若是实验成功,那么剽悍的大唐府兵将会装备上领先这个时代几百年的锋利武器,驰骋疆场、笑傲大漠,还有谁能挡得住汉家儿郎征服世界的脚步?!
武媚娘一袭箭袖胡装,一头青丝用一方素白的丝带绾住,干净利落,尽显窈窕的身段。
站在房俊身边,看着数十名工匠在房俊的指挥下建起这一座神奇的作坊,心里佩服得不行,更添几分爱慕!能力,才是一个男人的真正魅力!
郎君这脑子真是不知怎么长的,为什么总是能想得出这么许多匪夷所思、却又神奇至极的东西?
他总是笑嘻嘻看似对一切都漫不经心,但当他沉下心来,立即就会迸出无与伦比的潜力!仿佛这世间,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情……
房俊指着忙碌的工匠、矗立的炼铁炉,豪气说道:“至今以后,那些肥皂、玻璃等物,皆成附庸之物,这里,才是我们房家最值钱的东西,是足以立足于大唐而百世不衰的根本!所以,”房俊转过头,笑眯眯的说道:“从现在开始,掌控这里的一切吧。不能给你正室的名分,那就用这座铁厂,向你证明,你在我心中的价值!”
武媚娘仿佛觉得喉咙被一只手给紧紧的攥住了,心脏像是被狠狠的锤了一下,吃吃说道:“郎君是要……把这个铁厂交给奴家?”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为了这个铁厂,房俊谋划了多久,有多么的重视!哪怕冒着被陛下降罪责罚的风险,也要在西征之前将这座铁厂建起来!
与其说把这座铁厂交给她,不如说房俊把自己的根本都交到她手里……
天唐锦绣 第二百五十一章 钢铁(下)
这是何等的信任?
尤其是这个男尊女卑,女人等同于财产的时代,足以惊世骇俗!若说之前房俊将码头和各个工坊交给她,足以使她心里甜的如同吃了蜜一般,那么现在,武媚娘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交代在这个男人手里了。
若非爱到极致,怎会予以如此信任?
除了死心塌地的呆在房俊身边,武媚娘想不出任何办法,她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个看似粗鲁的男人,有着一种让女人心甘情愿沉沦其中的魅力。
她是这样,在泾水之畔说出“你死了我也不嫁别人”的高阳公主亦如是……
房俊却没有体会到身边女人的感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交给自己的女人,有问题吗?
他相信自己栓得住武媚娘,也相信武媚娘的能力,这就足够了……
“二郎,一切准备妥当,可否点火炼铁?”
王小二一脸黑灰,五旬年纪却腿脚如飞,跑到房俊跟武媚娘面前兴奋的问道。
前几日对各个设备都曾试验过,没有一丝毛病,高炉炼了一炉铁,虽然质量不佳,但是炉体上下里外没有任何裂缝开纹之处,滑轮组、飞轮、水车的轴、滑车、活塞式风箱等等活动部件,全都运转良好,现在上足了油,运转起来没有一点阻塞,保证万无一失。
今天,是第一次全流程试炼!
房俊笑着对武媚娘点点头。
武媚娘唯一错愕:“郎君是让奴家……”
王小二脸色微微一变,但随即恢复如常,炼铁行业虽有女子不得开炉一说,但是对于管事的是男是女,却并无要求。况且这么娇滴滴一个大美人,谁舍得让她那双葱白似的小手去开滚烫的炼铁炉?
而且武媚娘在农庄中的评价甚高,由于二郎不怎么管事儿,武媚娘这个实际上的当家人,早已通过圆熟的手腕和出色的调度能力,得到一致认可。
王小二便含笑说道:“武娘子,下令吧!”
武媚娘紧紧攒着粉拳,呼吸有些急促,瞅了房俊一眼,迎上他鼓励的眼神,一咬樱唇,娇喝一声:“点火!”
所有工匠扯着脖子大声附和:“点火!”
王小二拿起松脂火把,从底部出铁口扔进了高炉。
出铁口的活门是用生铁做的,内侧敷了一层厚厚的耐火泥。等炉中阵阵青烟从口子里倒卷出来,王小二的一个徒弟趴在口外,眯着眼睛朝里面看了看,大声喊道:“师父,燃得旺咧!”
说罢顺手关上了活门。
王小二大手一挥:“鼓风!”
另一个徒弟立即扳下机括,水车在水流冲击下缓缓转动起来,引流渠中的水冲击着挡水片,把由高处流下的动能传递给水车,再由偏心轮把水车的旋转运动变成风箱活塞的往复运动,伴随着一阵阵唧唧嘎嘎的木器转动,新鲜空气从风道吹进高炉中。
起初水车转得慢,鼓风机的风压小,炉内供氧不足,从炉顶冒出浓浓的黑烟,随着水车越转越快,炉内氧气供应充分,冒出的烟就由黑转青,由青转白,颜色越来越淡,最后,一大股火焰从炉顶的出烟口蓬勃而出,直冲而上!
除了木炭,炉内还装了些经过洗选和土窑煅烧的铁矿石,另有石灰石作为造渣剂,现在火势大了,可以继续加料。
这可不是房俊的金手指,而是老铁匠们的经验,他们祖祖辈辈就是这么炼铁,只不过技术所限,炉温始终达不到融化铁水的高度而已……
另有一人操作另一架水车,使得和水车联动的绞盘转动起来,通过一组滑轮,拖拽加料翻斗车的绳索慢慢收紧,翻斗车就沿着倾斜着的滑轨爬上高炉顶,底下的人一扯控制索,翻斗车上的挡板掀开,车内的矿石就倒进了高炉里。
翻斗车又慢慢的退回来,工人们把木炭铲进去,它就又一次爬上炉顶……
预热池里的煤炭早已点燃,进炉的空气经过预热,吹进炉中加剧了燃烧反应。
木炭和铁矿石在炉体内翻滚燃烧,释放出的火焰烟尘冲出炉顶直扑天际,映得炉前的工匠一脸酡红!
所有人都呆在炉旁,观看这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景,以前的炼铁炉只是呼呼的冒着黑烟,哪里有这般炽热的火焰?所有工匠都明白,如此炽热的炉温,那是前所未有过的,只怕真的能炼出一炉好铁!
哪怕炉温再高,铁矿石融化也要一段时间,但所有人都不离开,就连房俊和武媚娘,都是在附近的工棚里吃得午饭。
饭后,两人正喝着茶,武媚娘还不是紧张的向炼铁炉那边张望,便见到王小二连滚带爬的跑进来,孙子都能去放牛的一个老人,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激动得带着哭腔:“二郎,神了!神了!快去看,已经烧成铁水了!”
房俊尚未有动作,武媚娘已经忽然起身,惊喜叫道:“真的?!”
王小二抹了一把脸,把头点得像是小鸡吃米:“千真万确!”
武媚娘起身就走,刚迈出步子,想起房俊,一回头,便见到房俊揶揄的目光,呲着白牙的笑容……
知道自己表现得太心急了,武媚娘俏脸一红,羞涩难当,期期艾艾的说道:“那个……郎君,一起去看看?”
房俊哈哈大笑:“淡定!怎么,是不是自己的东西更加上心呢?”
武媚娘羞道:“什么自己不自己的?你的还不就是我的?快走吧,人家急得不行了……”掐了房俊一把,推着他出门。
王小二比她还急,买门槛的时候差点跌了一跤,房俊笑道:“老王啊,至于的吗?”
至于的吗?
绝对至于啊!
以前王小二跟着他师父炼铁,那炼铁炉比二郎鼓捣的这个小得多,一次出的铁也少,可费的功夫、费的木炭却多几倍,没有一天一夜,休想将铁矿石融化,可即便是融化,大多时候也就是熔融状!
现在呢,才半天时间,放以前铁矿石还没烧红呢,这里就炼成水了?!
他还不知道,这里头最大的功臣,就是预热的空气!
常温下摄氏二十来度的空气,吹进上千度的高炉内,无异于火上泼冰水,炉内木炭既要加热铁矿石,还要把空气烧热,这空气刚刚烧热了,又从炉顶跑了,风道吹进来新的冷空气……
温度能升的上去那才怪了!
空气预热就不一样,木炭正和铁矿石**,这边好几百度的炽热空气还给他喂虎鞭、灌鳖汤,能不热火朝天么?
从高炉侧面的观察口可以看到,铁水聚在炉底,呈现出迷人的橘红色。应该开炉出铁了!
王小二的大徒弟穿上了好几层厚厚的葛麻衣服作防护,手持长柄铁钳,把高炉下部出铁口的活门捅开,橘红色的铁水欢快的奔腾流出……
这些铁水混合着炉渣,铁重而渣轻,炉渣大都浮在面上,大块点的在沟槽上就被一块生铁做的挡板挡下来,工匠们拿着长铁棍子,把炉渣扒到一边。
此时用于浇铸的沟槽大开,地上早就摆好了模子,除掉大块炉渣的铁水,从沟槽流进模中,铸成一个个生铁锭子。
不一会儿,铸了两百个生铁锭子。
王小二已经完全傻掉了,据说当时最大特长长孙家最大的那一座炼铁炉,一炉出铁上千斤,可这地下摆着的,就有将近一万多斤了!
他猛掐了一下大腿,颤声道:“二郎,我没看错吧?一万斤生铁,天下最大的炉子,也得足足炼上十天半月呐,这才不到半天……”
武媚娘只觉得自己的眼角不受控制的跳动,也不知道是被炽热的铁锭子烤的,还是心理头兴奋的……
若是再有这么三五座高炉,岂不是把长孙家的铁厂都给过了?
天唐锦绣 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钢
生铁足够,炉里的铁水还有更大用处。
工匠关上用于浇铸的沟槽,打开通向炒铁炉的沟槽,炒铁炉窝在地平线之下,铁水便自己流进已然烧了小半个时辰的炒铁炉。
这种炒铁炉外观像个功夫茶的茶杯,但杯底和杯壁是中空的,铁水装在杯中,煤炭在杯子底部燃烧,火焰通过拱形茶杯璧,把热量反射到杯内对铁水加温,然后从烟囱里抽走。
烟囱根部从炉子延伸出来的那一段,就埋在铁水流入的沟槽底下,起到预热铁水的作用。
加热炉中铁水,对入炉沟槽上的铁水预热,为吹入底部燃烧室的空气加温,火焰一路挥余热,将自己的能量最大化利用,最后才变成一缕烟气消散在空中……
房俊看着这浓浓烟尘,心底打鼓,不知道会不会把长安变成世界上第一个雾都?
燃料和铁水完全隔离,就可以使用煤炭了,直接挖出来就用,比需要在窑里烧制的木炭成本低多了,反正不和铁接触,硫、磷等有害物质不会掺进铁水里。
煤炭可以炼焦,据房俊所知,焦炭炼铁那才是最正宗的方式,只不过眼下实在时间紧迫,也顾不得木炭的成本高昂。
此时铁水经过加热,已经泛起星星点点的亮光——那是混在铁水中的细小炉渣……
工匠开动了搅炼设备,炉顶的大圆盘慢慢旋转,带动熟铁棍子在铁水里转圈搅动,铁水翻滚,显然比人力的作用强上百倍。
高炉炼出的生铁水一经搅动,碳和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铁水开了锅,气泡咕嘟咕嘟的冒,把炉渣推到炉边堆积起来。
生铁熔点比纯铁低,当碳与氧气结合,生铁水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它的熔点就逐渐提高,于是炒铁炉中的铁水逐渐变得浓稠,由清汤到酱汁,由酱汁到果冻……
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呈熔融状。
停下搅拌,工匠们用长嘴钳子夹起一块铁团儿,放到锻锤下面敲打。
丁丁当当一阵响,铁团中的碳元素以单质石墨的形式被挤了出来,和内部的细小渣滓、表面的氧化铁碎屑一起,因为高温而在空气中化作了点点火星。
这个锻打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为了除去杂质,工艺非常简单,就用钳子夹着在锻锤下随便敲打几下,熟铁在高温下很软,所以造型容易。
挨过敲打的所谓“熟铁”,其实并不是现代教科书意义上的熟铁。国际冶金界没有生、熟铁这种说法,现代钢铁工业上,含碳量小于o.o2%的国内称熟铁,国外称纯铁,质地非常柔软;含碳量在o.o2%-2.11%的叫做钢;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国内称作生铁,国外称铸铁。
而在我国民间,以高炉直接从铁矿石炼出来的称作生铁,以经过炒铁炉或者炒钢炉炒炼的为“熟铁”。
这种“熟铁”的碳含量,和炒炼时间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铁的碳含量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o.o1%-1.5%之间浮动,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纯铁”和“钢”。
所以古代炒铁等于炒钢。
只不过工艺很难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铁和中低碳钢为主,狗屎运能得到一两块高碳钢——那概率和彩票中奖没差多少……
钢铁产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软,越高则越脆、硬。
中低碳钢柔软,用来制作刀剑则不锋利,古人也把它视作“熟铁”,只能制作农具等普通铁器。只有高碳钢的韧性、硬度、强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那才是“钢”……
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钢铁的软硬,于是通过被锻锤敲打时的表现,有经验的铁匠能够分辨哪块是软铁,只能打制锄头,哪块能好钢,可以锻造锋锐无比的宝刀宝剑。
至此,房俊的历史任务全部完成,可以安心谢幕了……
能不能出来好钢,他也不知道,他的知识水平只能让他懂得原理,却从无实际操作的经验,这一方面,他甚至比不上这些打了一辈子铁的唐朝工匠。
“师傅师傅!您快来看,我打的这块可能是钢!”
一个小徒弟在那边哇哇大叫,把闲着的人全都吸引过去。
王小二亲自过去,长嘴钳子夹起那块铁,放在锻锤下当当当敲了几下,沉声说道:“还差得远咧,打一把菜刀还成,做锛子凿子也勉强,宝刀宝剑不成!”
“哦!”
小徒弟略带失望,闷闷的应了一声。
王小二见状,伸出巴掌狠狠的在徒弟后脑勺拍了一记,骂道:“瓷怂货!怎地如此不知足?你师傅我打了一辈子铁,见过几块钢?便是你手里这块,已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旁边的学徒一阵窃笑,那小徒弟苦着脸捂着后脑勺,讷讷不敢言。
这是,王小二的大徒弟闷声闷气的喊道:“师傅,您来看看这块!”
他钳着一块熟铁,在锻锤下繁复敲打,随着锻锤的每一次敲击,火花四溅,却留不下任何痕迹,这块铁又韧又硬,很显然是一块上等的好钢!
“额……额滴天!”
王小二眼睛都红了,浑身激动的打摆子,说话的声音都在颤:“二郎,您简直神了……不是,是祖师爷爷下凡!老朽打了一辈子铁,却从未见过第一炉炒铁就炒出精钢,不可思议啊!”
对于这个问题,房俊倒是不以为然,撇撇嘴说道:“不过是概率罢了,你以前一炉铁多少,现在这一炉铁是多少?这么多熟铁,工匠们从炒铁炉中夹出来的时间先后不一,这含碳量就有多有少,总应该有那么一两块好钢,这个不值当太高兴!你要注意的是,出好钢的这一块铁,是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出炉的,把这个撞大运的概率,变成一种可以掌控的技术!那以后,想要多少钢,就有多少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