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37全球速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畅总助理
不过,其中一份关于《圣詹姆斯宫宣言》的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就在两月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联邦的代表,同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南斯拉夫各流亡政府代表以及自由法国戴高乐将军的代表在伦敦圣詹姆斯宫进行了会晤,并签署了一个跨联盟的宣言。
前世,约翰对这份《圣詹姆斯宫宣言》并没有多少了解,也不知道史学家们曾将这份《宣言》视作是《联合国宪章》的最早雏形。但是,宣言里的一句话去让他想起了一个被自己忽略了的重大历史事件。
“持久和平的唯一真正基础,是自由的人民在一个摆脱了侵略威胁、人人都可以享有经济与社会保障的世界中的自愿合作;我们为此目的,在战时和平时同其他国家的自由人民通力合作。”约翰小声地念着《宣言》里的那句话。显然,这句话讲的不仅仅是战时的合作,丘吉尔已经开始着手设计战后的世界格局了。那么下一步,这个英伦胖子会干什么呢?
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然是签署《大西洋宪章》,组建联合国啦。约翰已经想起来了,就在这个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将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内的美国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并于13日在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上签署《大西洋宪章》。
算算日子,丘吉尔差不多也该秘密离开大不列颠,前往加拿大了吧。约翰隐约觉得,马歇尔这次紧急召他来华盛顿,很可能是要让他加入大西洋会议的谈判团队。毕竟,他在执行此类任务时有过上佳的表现,是少数能同时获得罗斯福和丘吉尔等美英两国高层认可的军方人士。
但是,史特朗将军以及情报部对他的态度变化又是怎么一回事?约翰还是有些困惑。之前史特朗将军对他还是挺亲热的啊,怎么突然就变成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了?
这时候,几名情报部文书之间的闲聊传进了约翰的耳朵。
“听说中东的那笔特别预算又给打回来了?”
“是啊,也不知道白宫那位大老板是怎么想的。情报工作怎么能交给那些外行呢。”
“谁说不是啊。听说老头子(史特朗将军)已经找参谋长好几次了,但是都没用。谁让那边那位是总统的老同学呢。真不知道将来咱们会被那帮外行祸害成什么样子。”
外行、情报、总统的同学。那些人说的是多诺万吧。约翰知道史特朗将军为啥不待见他了。随着胡佛的黯然下台,多诺万在情报界的势力开始迅速膨胀。他领导的美国情报协调局(6月22日由新闻协调办公室改编而成)被总统赋予了统合国内外情报网络的重任。
陆、海军的情报部们显然是感受到了来自多诺万的威胁。历史上,他们不仅拒绝为多诺万提供情报,还一度抵制情报协调局涉足军事领域。总之,拖多诺万后腿的事他们没少干。
而约翰和与多诺万的关系,对于史特朗这些情报头子来说当然不是啥秘密。如果他这次真要作为陆军代表参与大西洋会议的事,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插足了情报领域的事务。史特朗估计是把约翰也当成来“抢食”的了。





1937全球速递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与泰勒交心
“约翰,要来杯咖啡吗?”马歇尔办公室隔壁的小接待室里,一身少校制服的马克斯维尔-泰勒端着咖啡和一叠小饼干走到了饥肠辘辘的约翰面前。
“太好了,谢谢你,马克斯维尔。”约翰欣然接受了对方的好意。现在是中午12点多,从早上5点离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个多小时,他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maxwell咖啡,果然名不虚传!”喝了一口香浓的热咖啡,又吃了两块饼干,约翰终于感觉舒服多了,一语双关地跟泰勒开起了玩笑(maxwell既是泰勒的名字,同时也是美国一个著名咖啡品牌的名字,马克斯维尔和麦斯威尔只是翻译不同而已)。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good-to-the-last-drop)!”泰勒心领神会,用麦斯威尔咖啡的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做了回应。
“你应该给我换个大号的咖啡杯,马克斯维尔,像浴缸那么大的。”约翰说的“浴缸”当然不是指洗澡用的那个,而是老罗斯福总统生前那个著名的专属咖啡杯。
作为历代总统中的“头号咖啡师”,老罗斯福对咖啡的喜爱在美国是尽人皆知的。据说他平均一天要喝掉差不多4公升咖啡,即便在生病期间也不例外。他那个比普通啤酒杯还大一圈的超大号咖啡杯更是家喻户晓的“白宫掌故”之一,人们都形象地称之为“浴缸”。
顺便说一句,罗斯福家族对咖啡的热爱是全美出了名的。“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句广告词就是出自1907年,老罗斯福总统品尝麦斯威尔咖啡后给出的评价。
他们家族一直致力于在美国推广咖啡文化,老罗斯福的几个子女不仅在巴西投资咖啡种植园,还联合开办了美国第一家现代连锁咖啡馆。就连现在白宫里的那个小罗斯福总统,也是一名咖啡的狂热爱好者。历史上,美国在二战期间实行副食配给制的时候,为了节省咖啡豆他还“发明”了著名的罗斯福咖啡。
“幸亏你不是我们秘书处的,否则史密斯秘书收藏的那点好咖啡都不够你一个人喝的。”泰勒笑着又为约翰续了一杯。
“我不挑的,c口粮里的速溶咖啡都行。而且如果我真调到秘书处来的话,史密斯就再不用为咖啡发愁了。”
约翰的原意是说自己如果是秘书处的一员的话,并不介意贡献出他个人珍藏的极品咖啡。但这句话在听到了泰勒的耳朵里,却有了另外一层含义。
当初,约翰可是差一点就取代史密斯,成为马歇尔参谋长的秘书了。要不是他自己坚持要去一线部队,这会儿史密斯已经在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前身)坐冷板凳了,自然不用再为秘书处的咖啡发愁。
不过话说回来,泰勒本人也是这件事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当初要不是约翰出面,欠了他一份大人情的史密斯怎么会出手,将泰勒调入参谋部秘书处,成为马歇尔的助理秘书呢。
这一人事调动,对于约翰和史密斯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泰勒本人来说,却足以改变他的命运。在秘书处工作了大半年后,泰勒已经凭借自身的勤勉和才干,逐步获得了马歇尔参谋长的赏识。可以预见,他的军旅生涯即将步入一条快速车道。
稍微填了一下肚子,又和泰勒玩笑了几句后,约翰再次向对方打听起了隔壁的动向。“史特朗将军进去都快1个小时了吧。史密斯秘书那边到底有没有个准话,我什么时候才能进去?”
一个多小时前,约翰是和史特朗将军一起走进的这间接待室。没过多久,史密斯秘书就把史特朗领进了隔壁马歇尔参谋长的办公室。而约翰则被留在了这里,等待马歇尔的随时召唤。谁成想,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约翰甚至都开始怀疑史特朗是不是想故意晾着他,有意在里面耗时间了。
“别着急,约翰。应该快了。”泰勒耐心地安抚着约翰,这也是史密斯秘书让他送咖啡、点心过来的主要目的。对于约翰这个背景深厚,能够“轻易”毁掉自己前程的牛人,史密斯这个参谋部第一秘可是非常忌惮的,不敢将其当做普通上校军官来对待。眼看过了饭点,马歇尔仍然没有召见约翰的意思,他连忙派和约翰关系匪浅的泰勒过来“灭火”。
“真是的,早知道要等那么长时间,我还不如去楼下吃个饭再回来呢。”约翰倒也没有怪罪史密斯的意思,这种事又不是他一个秘书可以做得了主的。所以,抱怨了一句话,他又把话题转到了泰勒身上。
“听说你最近在秘书处干的不错,怎么,你是打算留在这,将来接史密斯的班,还是找机会下去锻炼一下?”
“这还得看参谋长的安排。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倾向于下部队的。”泰勒如今勉强也算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外围成员(一手提拔他的老长官克雷斯韦尔上校是老范家的女婿),将来的发展少不了还要借老范家的力,在这一问题上自然不会对约翰有所保留。
“要下去的话还是趁早比较好。你现在最缺的就是一线部队的指挥经历。不尽快把这个短板补上,对将来的发展很不利。”约翰对泰勒下部队的意愿还是很支持的。从军校毕业至今,泰勒不是在学校进修,就是在驻外使馆担任武官、观察员。晋升速度虽然不慢,但很难真正走上高位。
“我也是这么想的。对了,上个月,史迪威将军来开会的时候,曾经暗示过想调我去他那里。”泰勒压低了声音,向约翰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这个醋心子乔,这是要挖墙角啊。约翰早就将泰勒和加文视为自己将来在空降部队的左膀右臂了,乍一听说史迪威想截胡,立刻紧张了起来。“约瑟夫想要你去第三军(史迪威已于6月正式出任第三军军长)?你和他很熟?”
“熟倒也谈不上。1937年的时候我在北平的一个调查小组工作过几个月,当时史迪威是调查组的组长。不过我主要是和日本军方打交道,史迪威则负责中国方面。”
听泰勒这么一说,约翰就想起来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美国确实曾经派出国一个调查小组在华北搜集中日战争的情报。组长是当时的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泰勒则作为陆军的知日派(他当时是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助理武官,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还曾在日本近卫炮兵团实习过6个月),也被抽调参加了那个调查组。
“第三军还是算了,约瑟夫自己也只是去过度一下,干不长的。下部队的事我会帮你留意的,争取下半年把这事解决了。”约翰这可不是在蒙泰勒,历史上史迪威确实只在第三军干了几个月就被调回了华盛顿,1942年初又被任命为了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
与其现在把泰勒扔到第三军去,还不如多等几个月呢。历史上,82师改编成空降师的时候,泰勒可是被马歇尔越级从少校直接提拔成了上校,取代了被约翰撵走的那个波普,成为了82师的新参谋长。
约翰又回忆了一下历史上82师改编后的人事布局。等布莱德利调走后,他还是很有信心竞争一下82师三主官的位置的。到时候再安排泰勒到82师接任他的参谋长职位,加文去伞兵团任团长。哪怕战争开始后,约翰真被史汀生调离,他也信心维持自己在空降部队的影响力。
就这么定了。约翰暗自决定,回去就开始着手进行布局。




1937全球速递 第一百二十四章 特殊的任务
“对了,马克斯维尔,有件事要请你帮个忙。”打定主意要把泰勒“拐”到第82师去后,约翰觉得有必要先布置一招先手,顺便也给对方一点小“暗示”。
“有什么事,你说好了。”泰勒很爽快地回答道。
“陆军要组建空降师的事你应该听说了吧。最近你多帮我留意一下这方面的消息。有什么情况,直接给我打电话。”约翰这么做,一来是想让泰勒先了解、接触一些空降方面的业务,二来也好借助对方的职务便利,替第82师多打探点情报。毕竟面对全军那么多竞争对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怎么,你想去空降部队?”约翰在克里特岛战役研讨会上舌战群雄的时候,泰勒就坐在会场的角落里做会议记录。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约翰这个名震一时的“空降战术专家”想从第82师跳槽,去他更擅长的空降部队任职。
“不是我要去空降部队。是沃尔德中将想让我们第82师代表第4集团军去争夺这次的改编名额。”约翰连忙解释道。
“你们第82师也想改编成空降师?”泰勒吃了一惊。此前他虽然没有重点关注过这方面的情况,但身为马歇尔参谋长的助理秘书,很多消息还是会主动飘到他的耳朵里的。
在泰勒的印象中,貌似已经有好几个常备师透露出过想改编成空降师的意愿。而约翰所在的第82师,可是去年刚重建的动员师,到现在连基础训练都没完成。这差距也太悬殊了吧。不过泰勒好歹也是在秘书处见过些世面,他随即就想到了约翰和第82师的“特殊”之处。
首先,第82师的三名主官都是马歇尔的亲信,想来参谋长那一关应该不难过。其次第82师又是深受麦克奈尔将军看重的全军训练标杆,人事编制这一关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再加上约翰这个专家型参谋长不仅背靠史汀生这尊大佛,听说还颇被阿诺德等陆军航空队高层看好。没准,第82师这次真能异军突起,摘下这枚大桃子呢。
“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好了。参谋部这边的情况我会帮你留意的。”反正约翰只是让自己帮忙打听消息而已,其他的事又不用他这个小少校操心,泰勒很干脆地就点头同意了。
“谢啦!”约翰高兴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正当他想进一步打探一下,泰勒对空降作战有没有兴趣的时候,史密斯秘书推门走进了接待室。“不好意思,范德比尔特上校,让你久等了。马歇尔参谋长让你现在过去。”
“好的,史密斯,我这就来。”约翰就起身把咖啡杯交还给泰勒,“保持联系,马克斯维尔,有机会下次再聊。”说罢他就跟随史密斯,向隔壁的参谋长办公室走去。
一进马歇尔的办公室,约翰就被吓了一跳。原本他以为只有马歇尔和史特朗在里面呢,没想到办公室里坐了一堆大人物。陆军副参谋长阿诺德将军、陆军参谋长助理麦克纳尼将军、前任参谋长马林-克雷格(目前他是陆军部人事和预备役部队委员会主席)、作战计划部部长内文斯将军(作战计划处已由处升级为部)、陆军后勤部队司令萨默维尔以及参谋部负责编制、人事、训练的麦克奈尔都在。
“报告长官!陆军第82步兵师参谋长约翰-范德比尔特报道!”约翰连忙立正,向马歇尔以及诸位将军们敬礼。
“坐吧,约翰。”给约翰回礼后,马歇尔用略带疲惫的声音说道:“这都快1点了,想必大家也都饿了。我就长话短说这次把你从路易斯安纳叫来,是有一项紧急任务要交个你。”
屁股刚落到椅子上的约翰,正要站起来接受命令,却被马歇尔挥手制止了。“你先听我说完。这次的任务比较特殊,与你现在的工作职责无关,而且可能需要借助你的私人资源,所以并非是强制性的。你可以考虑清楚后再答复。”
“明白,参谋长!”约翰嘴上回答得很干脆,心里早就开始犯嘀咕了。借助他的个人资源?这个范围可就大了,是物流运输还是军工生产领域?亦或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人脉关系?
“史特朗应该已经给你看过一些相关资料了。我想你对美国以及我们陆军现在的处境也有所了解。钢铁轴心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已经不是某个单一国家可以独自应对的了。伦敦方面提议在近期举行一次美英两国的高级别会议。罗斯福总统已经同意出席,丘吉尔首相先生也将亲自参加,会议地点暂定在纽芬兰。”
听到这,约翰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之前猜得没错。他即将面临的任务与大西洋会议有关。
“这次会议,我和斯塔克上将(海军作战部长,四星上将哈罗德-斯塔克)也会出席,代表美国陆、海军英国方面参与以一个军方的圆桌会议。英国方面的代表是约翰-迪尔爵士和罗杰-·凯斯爵士。”
约翰了然地点了点头,他对马歇尔说的约翰-迪尔和罗杰-·凯斯爵士还是有一点了解的。这两位英国元帅都刚刚被解除职务,丘吉尔带他们过来估计是想废物利用一下。
约翰上次去英国出差的时候,约翰-迪尔才刚当上帝国总参谋长呢。不久前,他就不幸成为了希腊战役失败的替罪羊,被丘吉尔免去了职务。接替他位置的是原本土防御司令阿兰布鲁克将军。历史上,大西洋会议后,这位老元帅就被丘吉尔派往了华盛顿,担任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英方首席代表(领元帅衔),并于1944年第病逝于华盛顿。
在约翰的印象中,约翰-迪尔爵士还是有几分战略眼光的,并非丘吉尔的应声虫。在联合委员会工作期间与美国方面合作的得很愉快,深受罗斯福和马歇尔等人的信任和尊敬。反倒是罗杰-·凯斯爵士,是个看不清形势,又喜欢倚老卖老的讨人厌的老家伙。
准确的说,这位一战老将,前皇家海军元帅、地中海舰队司令、本土舰队司令是个典型的固守大英帝国余晖的维多利亚时代遗老。二战爆发后,已经退役并做了好几任下院议员的·凯斯自高奋勇重新出山,要为大英帝国效力。好像没有他坐镇,大英帝国就要亡国了一样。
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总参谋长达德利-庞德元帅实在抹不开这个老上司(约翰-迪尔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的时候,庞德是他的参谋长)的面子,捏着鼻子让他重返了现役。可是当时海军所有的高级职务都挤得满满的,只能先把他打发到了比利时,给利奥波德三世当私人顾问,负责权协调比利时和英法军队的作战联络。
比利时投降后,凯斯爵士又回了伦敦,成了一个新部门——联合作战指挥部的负责人(凯斯因此有混了一个联合作战先驱的名头)。这个部门名义上是负责指挥陆海军协同作战的,但实际上陆海军谁也不听他这个老古董了。这个职位只不过是个好看的花帽子。
只不过,花帽子也有花帽子的用处。很快,就有急需镀金的皇亲国戚(路易斯-蒙巴顿)看上了凯斯的这顶花帽子。凯斯也就被以健康不佳(视力减退)为由免除了职务。约翰觉得,丘吉尔带他来参会,估计是想还上1940年的人情(1940年,身穿一身元帅大礼服,在下院演讲,要求张伯伦滚蛋的就是这位)。
“那么,参谋长,需要我做些什么呢?”听马歇尔介绍完情况后,约翰问道。
马歇尔笑了:“不是我需要你什么。而是罗斯福总统想让你作为他的私人军事顾问,陪同他参加会议。总统对你去年在英国的表现印象非常深刻。我想他是希望你能在会议中发挥一点作用。”
私人军事顾问?约翰还以为自己会作为军方代表,参加军事圆桌会议呢。原来是罗斯福看上他和丘吉尔之间的那点关系了,所谓的军事顾问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但是这种事,为什么是马歇尔出面而不是史汀生来跟他沟通呢。按理说,白宫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参谋部啊,走陆军部的行政系统就可以了啊。约翰隐约觉得,其中必然有什么猫腻。




1937全球速递 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不要改变历史
大概是看出了约翰心中的疑惑,马歇尔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本来这事应该由史汀生部长跟你谈的。但是他昨天已经送麦克阿瑟将军到菲律宾上任去了。所以委托我来跟你沟通这件事。”
听马歇尔这么一说,约翰顿时释然了。最近这段时间,麦克阿瑟在华盛顿可把白宫和陆军参谋部折腾得着实不轻。仗着自身的资历和麦氏家族在美国的影响力(麦克阿瑟祖上是苏格兰贵族,也是第一批乘“五月花号”前往新大陆的移民。他们家和英美两国很多大家族都有亲戚关系,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是他的远亲),他连罗斯福总统都不怎么放在眼里,更何况马歇尔这个后辈。
约翰听说,麦克阿瑟一回国,就抛出了所谓的“橙色-3”计划(在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中,有着一系列以颜色命名的作战计划,分别针对不同的假象敌,综合起来叫“彩虹计划”。其中的“黑色”代表德国,“红色”代表英国,“绿色”代表墨西哥,而“橙色”则代表日),企图将包括海军亚洲舰队在内的所有远东军事力量都纳入由他主导的战略防御体系之中。
为此,麦克阿瑟狮子大张口,不仅要了大批坦克、火炮、轰炸机等物资,还要求华盛顿向菲律宾增派1312名军官和至少18000名士兵。
这些要求,当然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约翰记得,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麦克阿瑟手上也才只有13.4万人(美军1.2万人,菲律宾陆军1.2万人,民兵11万人)和108辆轻型坦克,35架b-17轰炸机和107架p-40战斗机。
至于海军的亚洲舰队,那更不可能听他的了。虽然这支小舰队只有3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29艘潜艇、30多架水上飞机和一支750人的海军陆战队,但司令官托马斯-哈特海军上将不仅比麦克阿瑟年长3岁,军龄也长6年,压根就不甩麦克阿瑟这个“有歇斯底里倾向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历史上,哈特就是这么评价麦克阿瑟的)。
为此,桀骜不驯的麦克阿瑟可没少大放厥词。据说,他甚至公然在白宫怼了罗斯福,说:“如果我们在战争中遭到失败,当一个美国兵被敌人的刺刀刺进肚皮,被敌人的双脚踩在喉咙上而发出最后的诅咒时,我希望他咒骂的不是我麦克阿瑟,而是你罗斯福!”把罗斯福总统气得脸色铁青。
在华盛顿,史汀生算是少数可以勉强压制住麦克阿瑟的人之一。无论是年龄、资历、威望还是对远东情况的了解(史汀生曾担任过多年菲律宾总督)都在麦克阿瑟之上。由他去送麦克阿瑟上任,并亲自协调远东地区的美国陆海军关系,想来也是华盛顿当局的无奈之举。
“史汀生部长临走前特意交代,这次的任务不是强制性的,但希望你慎重选择。如果接受的话,请务必牢记自己的身份,秉持一名美国陆军军官应有的立场。”马歇尔如实地将史汀生的意见转告给了约翰。
在是否接受任务这个问题上,约翰没有丝毫的疑虑。能够参加大西洋会议,亲眼见证《大西洋宪章》的签署,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以错过。这可比留在克莱博军营,风里雨里地敦促部队训练有意思多了。
但是史汀生如此郑重其事的叮嘱,又让他有些困惑。啥叫一名美国陆军军官应有的立场?难道他还能帮“约翰牛”说话不成。
1...109110111112113...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