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37全球速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畅总助理
所以平时穿常服的时候还不觉得,只要一换上军礼服,约翰就立刻就暴露出了他“新兵蛋子”的原型。很多不认识他的军官,总是很容易因此把他当成走后门的“幸进”之辈。现在有了这枚服役优异勋章,约翰总算有东西可以装点一下门面了。
“怎么,你对勋章的手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见到约翰一直在摆弄胸口的勋章,跟在他身后的李奇微打趣他道。
“让你见笑了,马修。这是我的第一枚陆军勋章。”约翰不好意思地笑了。
“应该的。我拿到第一枚铜星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兴奋。”李奇微笑着说道,“恭喜你,看来上面对你在白宫的表现很满意。”
约翰听了更不好意思了。虽然勋章证书上写着,他是因为在白宫担任总统陆军顾问期间的卓越表现而获得的这枚勋章。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里面至少有一大半是罗斯福和马歇尔对史汀生的酬谢。光凭他自己的那点“功绩”,估计想弄个功绩勋章都不一定够。
当然了,约翰也并不觉得这有多丢人。后世每年奥斯卡颁奖的时候,总有一些获奖者被骂成狗屎,认为背后必有黑幕。但骂归骂,几年以后谁还记得他是怎么得奖的。反正人家已经是奥斯卡奖得主了,该出名出名,该涨片酬涨片酬,又不耽误什么。况且他的这枚勋章是罗斯福和马歇尔主动塞给他的,就算有人知道内情也不敢说他不配。
“不说这个了。现在师里情况怎么样?”约翰岔开了话题。升职和授勋虽然让人兴奋,但这同时也标志了约翰在白宫的工作已经彻底结束。以后82师的重担就压在他和李奇微的肩上了,还是尽快将注意力转到接下来的工作上为好。
“一切都在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安排进行,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约翰已经快一个月没回亚历山大了,李奇微自然少不了要跟他交代一下82师的近况。“不过奥马尔他们一走,接下来我们有得忙了。”
“奥马尔什么时候走的?”约翰问道。
“大前天,他和斯温一起走的,马修斯(作训参谋)过两天也要过去。”李奇微说道,“这次28师的事情闹的很大,上面催的很急。”
“不至于吧,不就是新兵写了些煽动标语吗。这种小事,犯得上这么大动干戈吗?”约翰有些奇怪地问道。
史汀生之前跟他提到过,28的新兵在师部大门上写了“月开小差的缩写)。但约翰并不觉得这件事本身有多严重。因为美国本身是个崇尚言论自由的国家,那些新兵又没有真的开小差,在师部门上写几个字母又怎么了。
况且涂鸦本来就是美国军队的代表性文化,从一战那会儿就开始流行了。那些美国大兵喜欢走到哪画到哪,飞机、车辆、建筑、头盔甚至炮弹上都能找到涂鸦是身影。虽然陆军条令禁止在营房建筑物墙壁上涂鸦,但一般来抓到了也就是关关禁闭的事。
“听沃尔德军长说情况比对外通报的严重得多。不光是新兵的问题,而是那些宾州佬(28师主要是由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改编成的)内斗闹得太凶了。”李奇微小声对约翰说道,“他们师长马丁一直在忙着中期选举不怎么管事,底下人分了几派闹得很不像话。听说还一些军官在密谋哗变,说是要把费城帮赶出28师。”
“哗变?”约翰被这个词吓到了,“他们疯了吗,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搞不好全都得掉脑袋!”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就算下级再有道理,不服从上级命令都是军方绝对不允许的。约翰记得《兄弟连》里,e连的军士们仅仅是想以集体辞职来威胁换掉索伯连长,就被辛克上怒斥为军事叛乱。如果不是诺曼底登陆在即,这件事最后绝对不是处理极个别人就能了结的。
“所以,沃尔德军长出动宪兵队接管了28师,奥马尔他们都是连夜过去的。”唏嘘过后,李奇微又对约翰说道,“28师的事有沃尔德军长和奥马尔他们去操心。我们要做的,是确保82师在10底前完成全部训练计划,顺利通过参谋部的考核。这本来就已经困难了,而且奥马尔他们这一走,原来的很多计划一下子就打乱了。”
“奥马尔带走的人多吗?”约翰知道,82师的训练计划在他走之前就制定好了。如果只是布莱德利和斯温两个离开的话,影响确实有,但并不是很大。李奇微说计划被打乱了,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布莱德利从82师抽调人手去28师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布莱德利要想稳住28师,势必需要一批嫡系帮衬。从82师抽调人手,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况且82师的很多军官本来就是布莱德利从本宁堡步校带出来的,于情于理李奇微都没有办法阻拦。
“奥马尔他们也很难。”李奇微叹了一口气,“他向我保证尽量不影响我们的训练进度,最多抽调20个人。”
“名单有了吗?”约翰追问道。
“我们还在商量,不过马修斯中校已经确定要过去了,他是沃尔德军长亲自点的名。”李奇微对此也很无奈,少了主管作训的主任参谋,接下来的工作可就麻烦大了。但是沃尔德军长显然认为稳定28师要比让82师去争夺什么空降师改编名额要重要得多。他也只能服从大局、忍痛割爱。
“也就是说,现在至少炮兵主任、参谋长和作训参谋这三个位置是空缺的对吗?”
“还有一个503团团长,马丁上校两周前就调走了。”李奇微的表情有些怪异,“28师出事前他就调过去了,估计是准备接他哥哥的班。”
马丁这个草包走了,这倒是个好消息。约翰一直就认为,马丁这个团长才是503团训练进度上不去的最大原因。他走了正好,约翰心里早就有了一个503团团长的人选。





1937全球速递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道难关
约翰心目中的503团团长,自然非加文莫属。作为历史上继布莱德利、李奇微之后的第三任82师师长,经常携带一柄m1加兰德步枪而非传统军官手枪第一批空降到战场上的加文,不仅是名扬全美的“跳伞将军”(ral)、更是军内公认的空降作战权威,伞兵心目中的精神领袖。
与李奇微、泰勒这些半路出家的空降兵指挥官不同,加文几乎参与了早期美国空降部队从无到有的发展全过程。空降兵之父威廉-李因病退役后,可以说没有人比加文更懂得如何训练一支空降部队并指挥他们作战了。
打一开始,约翰就计划将加文和泰勒打造成自己在82师的左膀右臂。只不过与泰勒不同,他此前并没打算插手加文的职务调动问题。因为按照他的预计,等82师进行改编的时候,加文是自动调过来的,用不着他操心。
现在,503团团长职务出现了空缺,却让约翰有了新的想法。要不要想想办法,提前把加文调过来?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加文练兵很有一套,早期美国空降部队的所有训练科目的设计和战术条例的制定几乎都有他的身影。由他来担任503团团长,自己就不用为该团的训练发愁了。
其次,自打他俩联名出了那本关于空降作战的军事著作后,加文在军内也算小有名气的空战战术专家了。听说威廉-李现对加文很器重,他加盟后82师在争夺改编名额的时候胜算会大一点。
不过约翰想要现在就把加文弄到82师来,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他盘算了一下,发现至少有四关要过。
第一关就是要先征得加文本人的同意。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约翰需要的不是一个下属,而是和他同心同德的嫡系小弟,来硬的可不行。
好在加文本来就是范德比尔特家族培养起来的,通过几次合作约翰与他的私交也算不错。再加上来82师当503团团长也算是越级提拔了,加文应该不会有太多抵触情绪。
第二关则是如何让李奇微点头。现在82师空缺的几个重要位置里,炮兵主任他和李奇微是都不要想了。师部三主官之一,自然是由上面来定,他俩都没可能染指这个人事任命。参谋长一职约翰已经“许给”泰勒了,再抢了503团团长的位置,只给李奇微留一个作训参谋,他这个副师长是不是太强势了?
就算李奇微一时被蒙在鼓里,在以后在工作中他肯与泰勒、加文之间的关系肯定也瞒不住。到时候李奇微会怎么想?人家到底是正派师长,自己这个副职也不能把关系搞得太僵了不是。
幸亏李奇微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对争权夺利并不是太热衷。所以思来想去,约翰觉得泰勒的事好歹有马歇尔参谋长给他背书(明面上是马歇尔把他的助理秘书安排到82师当参谋长的),可以暂且放在一边。加文这件事还是开诚布公的跟李奇微商量一下为好。只要自己能说服对方,让他相信这对82师今后的工作有利,这一关还是有希望通过的。
而第三关的难度就更大了,怎么才能让威廉-李同意放人呢?现在这会儿,这位老将还在梦想着成为美国第一支空降部队的指挥官呢,自己去挖他的得意爱将,人家能乐意吗?
约翰总不能跑过去跟人家说,反正最后你还得继续留在本宁堡训练伞兵,不如把加文先借给我吧。估计约翰要是敢这么说,那个南方佬非拿枪崩了他不可。
所以,约翰要想把加文挖到82师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益交换。记得前世,约翰曾经看到过这种说法:威廉-李之所以没能成为美国第一个空降师的师长,是因为他在主持“空中步兵”计划的时候,为了争夺空降兵归属权把陆军航空队给得罪狠了。某些人铁了心要阻击他,不想让他获得这份殊荣。
以前,约翰对这种说法还将信将疑。这一世,身处居中的他压根就不会信这种鬼话。权利斗争又不是怨妇斗气,哪有这么简单。
据约翰所知,目前陆军参谋部对如何组建空降师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将威廉-李的伞兵试验部队与一个师整体合并,组建一个新的空降师,由威廉-李任师长。第二种方案则是让伞兵试验部队继续作为培训基地存在,抽调骨干加入新组建的空降师,威廉-李继续留在伞兵学校主持培训工作。
约翰觉得,陆军高层最终选择第二套方案,除了急需培养更多空降人才这个明面上的理由外,很可能还有另外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目的。陆军高层在担心,如果采取了第一套方案,让一手负责了“空中步兵”计划的威廉-李再成为第一个空降师的师长的话,那他对于这个新兵种的影响力就实在太大了。
想想看,一个人从无到有打造出了一个新兵种,而该兵种的所有部队都是从这个人的麾下衍生出来的,那以后恐怕就没有人能撼动这个人在该兵种的影响力了。
对于上位者来说,权力制衡还是很重要的。他们能接受威廉-李成为“空降兵之父”,但不能接受他在空降部队树立绝对权威。威廉-李要当空降师长可以,但必须先等一等,让他们另起炉灶,先培养出起一批能与之分庭抗礼的人物后再说。
约翰猜测,深得马歇尔信任的李奇微,就是陆军高层推出来削弱威廉-李影响力的人选。原本大家都以为他们两人之间会有一番龙争虎斗的。结果谁都没想到,威廉-李在诺曼底登陆前就因为心脏病退役了,让李奇微白白捡了个便宜。
约翰觉得,也许他可以利用这些与威廉-李做点交易。既然威廉-李目前还不知道自己当不上这个师长,那他能不能利用让加文提前进入82师担任团长为条件,换取威廉-李对选择82师进行改编的支持呢。
反正威廉-李一门心思要以自己的试验部队为主体打造新空降师,对于他来说只要82师不是太差,选哪个师不是选。弄个根正苗红的王牌常备师,他改造起来反而更麻烦。现在约翰主动伸橄榄枝过来,让他的爱将能提前到82师占位打前站,他应该不会拒绝把。
而对于约翰来说,这笔交易既增加了82师的胜算,也洗脱了挖威廉-李墙角的罪名。拜托,我让加文来82师当团上是帮你好不好。至于以后,那是你自己时运不济、身体不争气,怪得了我吗?
这前面三关,约翰还都能自己解决。唯有最关键第四关,他实在没啥把握。怎么才能让加文当上这个503团团长呢?越级从其他部队调一个少校来82师当上校团长,这种事显然不是他一个副师长能做得了的。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他和前面三个人沟通得再好也没用啊。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帮约翰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史汀生。但是约翰实在是没这个脸再去求他。人家都主动帮你升官了,还要帮你招小弟不成。那岂不显得自己太过废物了。
想到加文也算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外围成员,约翰觉得这事还是请威廉堂兄出面比较好。培养家族后起之秀又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况且史汀生在国会拉票的时候,威廉也帮了不少忙,他开口应该会比自己有分量。




1937全球速递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鲜血液
最近这几个月,威廉可以说是全美国最不务正业的州长了。除非有特别重大、必须由他本人出面的要务(比如7月4的独立日大游行),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华盛顿遥控指挥,几乎很少回普洛威顿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罗德岛这个名字最长(全名罗得岛与普罗维登斯庄园州)、面积最小(只有3140平方公里)、人口最少(刚40万出头)的州,还真没有多少大事需要威廉去处理。即便他这个即将卸任的州长不怎么露面,各项政务也一直四平八稳,颇有些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味道。
当然了,如果谁要是认为威廉这个“甩手掌柜”日子过得很轻松惬意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共和党众议院全国委员会主席,年底中期选举的操盘手,威廉可比普通州长忙多了。
平衡派系关系、调节党内矛盾、分配竞选资源、制定投票策略、培养新鲜血液……哪一项工作是好干的。更何况,威廉还要绞尽脑汁尽可能在以“反罗斯福”为主流的共和党内为白宫的某些政策寻找支持者,这就更考验他的政治智慧了。
总的来说,威廉在华盛顿干得还是很不错的。年底中期选举的结果暂时还不好说,但增加15-20个众议院席位应该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最近过于延长《义务兵役法》期限的表决结果,更是威廉对众议院掌控力的最好体现。
只要对比一下之前取消军火禁运时共和党21票赞成、143票反对和《租借法案》24票赞成、13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再不了解国会政治的人也知道这次延长《义务兵役法》能在众议院拿到46张共和党赞成票有多么不容易。而这背后除了史汀生本人的努力,威廉在幕后的全力支持配合也是功不可没的。
说白了,约翰这次为什么能当上准将副师长?无非是罗斯福和马歇尔在借此犒赏为保住美国陆军立下汗马功劳的史汀生。可史汀生为啥要把好处分给约翰?除了约翰是他比较欣赏的亲近子侄,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份功劳本来就有威廉堂兄一份。也就是说,威廉才是约翰这次晋升受奖的最大功臣。
所以,于情于理,哪怕没有加文这档子事,约翰也要应该亲自登门,好好感谢一下威廉才行。
在返回亚历山大的前一天晚上,约翰依约来到了威廉位于华盛顿的住处。一见面,他就被吓了一大跳。好家伙,威廉两眼通红,腮帮子肿的老高,正靠在躺椅上看文件呢。
“威廉,你这是怎么了?”约翰顿时紧张了起来,老范家才刚刚有了点起色,威廉这个当家人的身体可不能出问题啊。
“没啥大事,就是牙疼,嘶~昨晚一宿没睡着,嘶~所以今天偷个懒,在家里办公。”威廉一边说话一边疼的直吸冷气,现任被折腾得不轻。
“医生怎么说?”约翰赶紧追问道。
“他建议我拔牙,嘶~我说再等等,先用阿司匹林止痛看看。嘶~过段时间如果还不好再说。”威廉疼成这样也不愿意轻易拔牙,这一点约翰非常理解。这年头拔牙还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主要是牙医普遍使用的麻醉剂乙醚、氯仿副作用比较大,伤口又容易感染引起并发症),因为拔牙而死人的事并不少见,保险公司甚至有专门的牙科保险。
不过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光靠阿司匹林止痛、治标不治本肯定是不行的。约翰找管家要来了医嘱,又仔细询问了威廉最近的作息,才松了一口气。威廉堂兄牙疼这次十有**是过度劳累,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导致上火引起的。
虽然这次问题不大,但也给约翰提了个醒。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几个头面人物里,科里尼厄斯三世今年68岁、艾尔弗雷德64岁、威廉63岁,都已经是上了岁数的人了。约翰并不知道,历史上这几位堂兄是哪一年去世的。但印象中,范德比尔特家第四代成员里,除了哈罗德(一直活到70年代,快90岁才去世)外没有特别长寿的。
约翰估摸着,以科里尼厄斯三世、威廉、艾尔弗雷德这三位堂兄目前的身体状况,能再继续为家族掌舵七八年已经是最乐观的情况了。老范家眼下的当务之急买就是尽快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别看这两年家族表面上欣欣向荣,几个当家人在政界、军界、商界、学界都发展的不错。但家族内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一不留神,老范家就会出现人才断档,跟历史上一样非但没能借助战争红利迅速壮大,反而二战结束后日渐没落,最终被摩根家族吞并吸收,成为摩根财团庞大产业链中普通一环的主要原因。
可是,培养人才哪有说起来的那么容易。其他家族四代成员,不是已经垂垂老矣,就是贪图享乐、混吃等死之辈,除了哈罗德谁也指望不上。而家族第五代,目前也只有一个在传媒界混得风生水起的小科里尼厄斯看着还算不错。几年后,除了自己、哈罗德、小科里尼厄斯三个,是否还能有其他人站出来撑顶门户,约翰自己都没有多少信心。
“好了,我这不过就是牙疼而已,又不是什么大病。你不用太担心。”见约翰一直沉默不语,威廉以为他还在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担忧,反倒开口劝慰起他来。
“小病也别不当回事。别到最后和科里尼厄斯一样,一年倒有小半年卧病在床。他有个好儿子,可以安心休养,你呢?况且家里现在也离不开你。”约翰很严肃地劝诫威廉。
大堂兄科里尼厄斯三世这两年身体已经明显不行了,但他的儿子小科里尼厄斯还算争气,已经渐渐接过了自己老爹的那摊事。威廉家孩子倒是不少(3子4女),但三个儿子都不是能成事的主,只有一个女婿还像点样子,在威斯康辛州混了一个州议员。
“你放心,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还能再撑几年。”威廉摆了摆手,显然不愿意再提这件“伤心事”。
“要我说,你们几个岁数都摆在这了,硬撑也不是个事。不如趁现在赶紧培养几个接班人要紧。”明知道威廉会不爱听,但约翰还是把话挑明了。
“你说得轻松。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年,我们扶持了多少人,除了你有几个能干出点名堂的。”被牙疼折磨了一宿的威廉,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作为家族少有的几个明白人,威廉在别人都在醉生梦死的时候,苦苦支撑日益没落的家族几十年,其中的辛酸有谁知道。
“所以,我们不能再把目标局限在家族内部了。摩根家都在不断地吸纳新的合伙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家族外吸收新鲜血液?”约翰没有告诉威廉,他的真实想法实际上比这还要激进。
比如联邦快递公司,他就打算将来聘请家族之外的人出任首席执行官,而自己只担任董事会主席。因为历史早已证明,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势必从私人合伙人制向公司化。只有通过向股份制转变,公司的资本才不会因为遗产税、所得税等原因大面积流失。
只不过现阶段,绝大部分企业都还处于“强人政治”的时代,职业经理人的概念远不像后世那么普及。
“怎么,你有好的目标了吗?”威廉对从家族外吸纳新鲜血液倒也不排斥,关键是对象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我最近就发现了两个好苗子,都和我差不多大。一个叫马克斯韦尔-泰勒,前段时间被我安排去了参谋部秘书处,现在是马歇尔的助理秘书。一个叫詹姆斯-加文,是家族孤儿院出来的,现在是空降试验部队的少校训练官。”约翰趁机把话题引导了自己今天来的目的上,“我打算把他们带到82师去,把他们培养成家族在陆军的基本班底。”
“像米德尔顿一样?”威廉问道。
“不,他们会比米德尔顿更出色。”约翰回答道。
“越是出色的人越是难以控制,小心白费功夫。”威廉提醒约翰。
“我不需要控制他们,只要他们能在我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就行了。”约翰相信将来自己有足够的筹码,让泰勒和加文成为自己在陆军的代言人。
“需要我做什么?”既然约翰自己有信心,威廉觉得支持他试一试也未尝不可,万一成功了呢。
“我打算让泰勒接替我出任82师参谋长,加文担任503团团长。其他的事情都由我来办,但是最后的调令还需要你和史汀生打声招呼……”约翰把他的打算都告诉了威廉。
“知道了,等我消息吧。”不过是两个校级军官的任命而已,威廉知道只要自己开口,史汀生是不会拒绝的。




1937全球速递 第一百六十五章 占艾克的便宜
把泰勒和加文调动的事甩给了威廉,约翰终于踏上了返回路易斯安娜的归途。李奇微在接到任命的当天就飞回亚历山大了,现在布莱德利和斯温都不在,他这个新师长必须坐镇师部。约翰借故白宫的工作需要交接,也只在华盛顿多停留了两天而已。
1...121122123124125...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