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畅总助理
哈罗德时隔多年再次旧事重提,让约翰感到非常诧异。“michael(哈罗德的昵称),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
“我想过去这么多年了,你应该知道组织的重要性了。”哈罗德的话显得意味深长。
“当然,组合可以赋予个人不属于他的力量。不过调动这种力量需要付出代价,我现在付不起也并不需要,不是么?”约翰反问道。
“不,你还不明白。当你自己的力量很弱的时候,你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不对等、不成体系的。所以当初你拒绝的时候,我和威廉都没再说什么。但现在不同了,你已经有资格加入到一个相对健康和稳定的社会大体系中了。”哈罗德耐心地对约翰做着解释。
“真的有这种必要么?”约翰心里对加入共济会还是有点抵触的,觉得这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
“约翰,每个人迟早都会加入到某个社会组织体系当中的。真正的力量来自于你在这个组织体系中的位置,有了位置就有了对应的资源,然后你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你刚才提到的事。”
“那为什么一定是共济会?”
“不是一定要加入共济会,而是共济会对你而言最合适。实话跟你说吧,你父亲是共济会纽约会所的高级督导(seniorwarden,会长的副手。在一些区域,如果会长缺席,高级督导员将主持会议,被称为“理事长”,并且可以代理会长掌管会所内的所有事物。)
原来如此,约翰心中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难怪父亲一生既没经商也没从政,甚至没有正经工作,却能够一直在家族决策层中占据一席之地。
“那我需要付出什么呢?”后世关于共济会的各种传闻对约翰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他虽然被哈罗德说的有些心动,但心里还是有些顾虑。
“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哈罗德听出了约翰的顾虑,“一切资源的交换都是自愿和平等的,没人能强迫你作任何事,只要你遵循《共济会宪章》保守组织秘密就行。”
“好吧,那我该怎么做?”
“守门人(tyler)会主动联系你的。”
与哈罗德通话一周后,也就是1月10日的这个晚上,约翰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等待着与共济会纽约会所守门人的会面。约翰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守门人除了“持锋利的出鞘之剑,保证仅有那些有资格参加会所会议的人通过大门”外,还负责对新人资格进行审查。
“约翰.c.范德比尔特?”一个浑厚的男声从约翰的背后响起。
约翰扭过头来,被眼前的男人吓了一跳。这个守门人居然就是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看来后世关于胡佛是共济会33级(苏格兰礼最高等级)荣誉总巡查的传言很可能是真的
“胡佛先生,您好!”约翰连忙起身行礼。
“你好,小约翰!我们等你很久了,不用紧张,今天不过是履行一个审查程序。”一向严肃的胡佛难得露出了笑脸。
“男性,年龄在二十岁以上,在总会辖区内居住满十二个月,相信神的存生(不限任何宗,也不需为教徒,但绝非无神论者),无犯罪记录,未曾被其它共济会拒绝入会,有二名会员作介绍人,这些条件你都具备了。现在就只有一个问题,约翰请如实地回答我,你是出于本人意愿加入共济会么?”
“是的,先生。”
“伟大的是真理的主人,伟大的是公正的灵魂。(greatisthemasterofma’at,greatisthespiritofma’at)。欢迎你,小约翰,需要为你举办一次启蒙仪式么?”
“如您所愿,守门人先生。”
1月11日凌晨,当约翰离开纽约公共图书馆时,他也不知道这次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1937全球速递 第二十四章 本宁堡之行
午夜时分,共济会纽约会所的地下室里,约翰的入会启蒙仪式正在举行。此时,约翰被蒙住了双眼,赤膊上身,脖子上套着名为“牵引绳”绳索,躺在一座神秘祭坛的中央。他的身畔是三盏象征三大光明的蜡烛,前来观礼的会员们在四周咏唱着祷文。
“伟大的是真理的主人,伟大的是公正的灵魂。”在会员们的齐声颂祷中,身为导师的哈罗德将约翰脸上的蒙眼布摘了下来,象征着他从“死亡”中获得新生,成为了一名正式共济会会员。据说当年莫扎特在经历了这样的启蒙仪式之后,创作了富有神秘色擦的《魔笛》一曲。
启蒙仪式结束后,约翰和其他会员们一同回到楼上的会议室,一次共济会例行会议正在那里召开。别看地下室的仪式充满了神秘宗教色彩,楼上的会议更像是一个文化沙龙。会员们围坐在一圈圆沙发上,讨论的话题十分零散,从百老汇的歌舞剧到欧洲的政治局势无所不包。哈罗德告诉约翰,除非有重大事项需要全体会员表决,一般的例行会议都没有固定的议题,仅仅是为了给会员们提供一个资源交换的平台。
约翰试着在会上提出了他的“安保公司”计划,很快就有两个会员表达了对此事的兴趣。埃德加·胡佛对联邦快递公司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很感兴趣,提出只要约翰同意在公司内部替fbi开辟一条隐秘的物资和人员输送渠道,并在必要的时候对fbi的工作给予一定的配合,他就可以出面替约翰摆平司法部。对于这么“公道”的价码,约翰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实际上就算他不答应,胡佛想要背着她对联邦快递公司进行渗透也不是难事。
而另一个会员则主动提出可以为他介绍一批训练有素的人手。这位来自本宁堡军事基地第三旅的将军很坦诚地告诉约翰,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现在军方的日子并不好过。一大批基层尉官周薪甚至不到50美元,想要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都很困难。只要约翰愿意提供适当的薪酬,招募二三百人完全不是问题。特别是最近驻扎tj的第十五步兵团将会撤回国内,根据陆军部的决议,十五团第二、第四营将被解散,第一、第三营并入本宁堡基地第三旅和第三师。这位将军现在正为如何安置一大批基层军官和士官感到头痛呢。面对这种瞌睡送枕头的好事,约翰大喜过望,表示会尽快前去本宁堡进行招募。
本宁堡基地位于佐治亚州哥伦布市郊区,即使在后世也是美军五大军事基地之一。正如诺克斯堡是美军装甲兵大本营,布雷格堡是空降兵和特种部队大本营,拉克尔堡是陆军航空兵大本营一样,本宁堡是美国步兵的大本营。如今本宁堡军事基地驻扎着大约8000人,大部分隶属美国陆军第三旅和第三师的基干部队(当时大部分美国陆军部队都不满编)和本宁堡步兵学校。
约翰和雷利本宁堡之行的第一站就是美国陆军步兵学校,也叫本宁堡步校。这所创建于1918年的步兵学校,是美国步兵军官的摇篮,马歇尔、布莱德利、李奇微等著名将领都曾在此学习和任教。
与西点军校从社会招募学员兵不同,来本宁堡步校学习的都是陆军现役基层校尉军官。因为西点军校属于学历教育,教授的大部分课程和普通工程类大学无异。学生在西点毕业后还需进本宁堡步兵学校这种兵种学校接受专门的兵种军事教育,后者属于任职教育。在后世,美国职业军官在晋升少校后,还须进去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学习联合作战,接受中级军官教育,在即将晋升为将军前还得去国防大学接受高级军官教育。
在本宁堡步兵学校,约翰和雷利见到了弗雷德的父亲——军校校长罗伯特·肯准将。肯将军是个老派的南方军官,对于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军校教员和学生到民间公司工作并不太乐意。不过好在有弗雷德这层关系在,他好歹同意从军校试验与示范部队(后世的第197独立步兵旅)中挑选一批升职无望的基层军官给约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约翰也从没指望将自己的安保公司建成一支精锐部队。他不过是想要招募一些有军事经验的人手来搭建公司安保队伍的骨架罢了。这总比班奈特为福特公司招募的那批刑满释放人员要可靠地多吧。而且,陆军第十五步兵团还有几个月就要回国了,雷利也更倾向于多招募些自己的前战友。所以,现在只要能有十来个人手,把安保公司的架子搭起来就可以了。
约翰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招募到了20个连排级军官,也算是超额完成预期任务了。这些陆军精英对约翰提供的平均不低于100美元的周薪都很满意,他们最迟月底就能完成退役程序,来公司报道。和这批军官一起在军校小餐厅享用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后,约翰在他们的陪同下参观了军校的博物馆。
说实话,这会儿的本宁堡步校博物馆真没啥可看的。在后世,由于有一堆战功卓著的校友捐赠,军校博物馆里藏品十分丰富,连二战期间德意法西斯军队的元帅权杖都不止一根。但现在,博物馆里面都是一堆老古董武器,连后世著名的中国牌坊(chinagate)都要今年下半年才会出现。这个汉白玉牌坊是直奉大战期间,tj商会为感谢第十五步兵团出兵阻挡乱军,维护tj社会秩序而赠送的。第十五步兵团撤回国内时把这块牌坊也带了回来,安放在本宁堡步校,成了军校的著名景观。
看到约翰对博物馆兴趣缺缺,也许是想在新老板面前表现一下,一个连长带他去学校的靶场过了下枪瘾。在前世,约翰就对枪有非同一般的爱好,也曾收藏过不少经典款枪械。如今有机会接触后世难得一见的美军30年代制式武器,约翰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在靶场一直打到肩膀发麻,约翰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m1加兰德步枪,开始涛涛不绝地对各种枪支的优劣性发表起看法来。
虽然觉得约翰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但这个来自弗吉尼亚的步兵连长还是煞有介事地跟约翰讨论了起来。他建议约翰为公司的安保部门配备汤普森冲锋枪,这种“战壕扫帚”虽然价格昂贵(大约200美元一支),但操作简便,火力凶猛,压制力强,特别适合小规模战斗。而且这种枪现在还没被军方大规模采用,属于民用枪械,在五金店就能买到。联邦调查局和美国邮政系统保安部门都曾批量装备了这款枪。
汤普森冲锋枪,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芝加哥打字机”么。这款可以轻松藏在风衣里冲锋枪是美国黑帮的最爱。在很多后世的黑帮大片里,黑帮分子从大衣里掏出汤普森冲锋枪疯狂扫射是影片的经典镜头。至于200美元的价格,对于约翰来说这都不叫事。前世他曾在一个藏家手中见过这款枪,当时对方的要价是3万美元呢。
结束对本宁堡步校的访问,第二天,约翰他们又来到了驻扎在本宁堡军事基地的美国陆军第三旅。与本宁堡步兵学校相比,第三旅可就大方多了。由于美国一直盛行孤立主义,陆军发展非常缓慢。很多基层军官都升职无望,四十多岁了还只挂着上尉军衔。约翰公司的优厚薪酬对这帮军官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要不是他和雷利优中择优,他们这次能轻松拉走足够组建五六个战斗连队的军官和士官。
1月20日,联邦快递公司的安保部门正式成立了。部门负责人是雷利,总部设在底特律,下设芝加哥、洛杉矶、纽约三个分部。安保部门初期成员280人,其中有60人来自军方,担任各分队长和教官。约翰为他们配备了精良的武器装备,还在底特律郊外投资建设了一个训练场。虽然外人都觉得约翰此举过于烧钱,但他自己却很得意。他给这个新部门起了个代号“白山(whitemountain)大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说的是三十年战争时期的白山之役呢,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是他的恶趣味又犯了。白山和黑水,不知道到底谁更厉害呢?
1937全球速递 第二十五张章 退休说客劳伦斯
当约翰正为筹备“白山”大队忙活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两个人前后脚来到了联邦快递公司位于底特律的总部。这两个人在约翰以后的事业发展过程中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个找上门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个子不高,穿了一身做工考究的手工定制西服,打着黑色的蝴蝶领结,戴了一副深色角质架眼镜。虽然脸上皱纹很多,但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像是一个性格和蔼的老教授。这个老人叫劳伦斯,是威廉介绍来的政治顾问。劳伦斯今年已经66岁了,来底特律之前,他是hsd特区“k大街”上一名颇具传奇色彩的说客。
说到说客,不能不提美国政坛颇具特色的游说制度。前世,约翰在来美国之前,一直以为走关系是中国特色。后来才发现,在美国,特别是在美国政坛一样要走关系,只不过换了一个更具美国特色的新词——“游说”(lobbying)罢了。在英文里,“游说”(lobbying)这个词来源于建筑物的门厅(lobby),当现代议会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说客们就是在议会大楼的门厅向议员们进行游说的。
美国政治游说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建国初的1792年。当时,参加过独立战争的弗吉尼亚老兵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金,雇用了威廉姆·胡尔(williamhull)对大陆议会进行游说。随后各色利益团体也逐渐都开始重视游说活动。特别是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政府开始采取积极干预社会运行的政府政策。这意味着公众的个人生活受到更多自身以外因素的影响,使得个人和各个社会群体不得不更加关心这些政策与自身得失的关系,而表达这种关心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政府决策时通过游说施加影响。如今,hsd的说客团体已经非常庞大了,上百家游说公司聚集在位于白宫和国会山后后面的“k大街”上,那里也被戏称为美国政治的“第四极”。
说客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客户提供当前法案或将要在国会进行投票表决的法案的信息,并为了客户利益而寻求法案条款的修改。因为国会是民意的表达机构,游说人员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国会议员及其助手,尤其是国会中有影响的议员和一些小组委员会的负责人。说客们会通过各种手段说服议员,让他们相信游说方的做法是正确的、有益的。当然,如果“讲道理”行不通的话,他们还有其他更为直接有效的办法。
在没有《联邦游说管理法》的年代里,游客们直接贿赂收买议员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虽然这种政治腐败现象尽人皆知,但游说制度根本没有办法被废止。因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申冤请愿的权利。因此,说客作为选民直接到国会表达意见,影响议员投票行为的活动,是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
即使在后世,对游说的管理法规已经很严格的情况下,说客们仍然有办法避开这些限制。法律规定说客招待议员餐饮,一次花费须在50美元下,一年内的所有花费不得超过100美元。不过,规定只是规定,请客吃饭送礼不成,难道还不能大量购买议员所写的书么,难道还不能在竞选的时候为他们出力“募捐”么,难道还不能花个二三十万出场费请他们做次“演讲”么。只要想利益输送,说客们总是能找到办法的。
作为一名成功地说客,要么特别能言善辩,要么特别长袖善舞,要么背景资历特别深厚(有很多政界高层退下来后进入了游说界),要么在某一领域特别有建树(议员们不是全能全知的,在面对一些生僻领域的立法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听取该领域权威人士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是他们都必须要具备的,那就是必须对整个美国政坛的生态环境有足够深刻清楚的认识,要对各个政治派别、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才行。
劳伦斯就是这么一个熟知美国政坛各种内幕的资深说客。他年轻时曾在政府工作,担任过白宫的幕僚,后来又当了一任不太成功地众议员。任期结束后,他成为了“k大街”的一名说客,开始利用自己在政府和国会的关系替几家大公司牵线搭桥。劳伦斯说客生涯最辉煌的成绩是在去年成功阻止了罗斯福总统的最高法院改组计划。
当时,罗斯福总统与联邦最高法院的矛盾非常尖锐。联邦最高法院的九位终身大法官(由于他们当中大多数年龄都超过了70岁,联邦最高法院又被戏称为九老院)都一直坚持自由放任的理念,敌视新政立法。他们先后裁决判定《农业调整法》、《证券和交易所法》、《农场抵押法》、《城市破产法》、《联邦工资工时法》等一批新政法规违宪,将其废止。这让罗斯福总统大为恼火,在赢得第二次总统大选后,罗斯福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罗斯福采取的反击策略是彻底改组最高法院。因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终身制,总统无权撤换,他就以法院工作量太大,年逾70的高龄法官无力完成为由,提出按1∶1的比例加派法官。这实际上是想通过“掺沙子“来改变最高法院的力量对比。当时劳伦斯成功地说服了反对党共和党的领导人,暂时压抑住了共和党议员们的抗议。他让共和党议员们相信如果让最高法院改组计划带上党派问题的色彩,民主党人就会团结起来。在劳伦斯的游说下,最终民主党参议员伯顿·惠勒被推举成为了这场国会斗争的反对派领袖。此举大大分化和虚弱了国会的罗斯福派力量,从而在最终表决中成功阻止了这次最高法院改组计划。
劳伦斯在这场国会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为他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并从此成为了很过政界大人物府上的常客。不过之后不久,劳伦斯就因为一场突发心脏病不得不急流勇退,淡出了hsd的游说界。不知道威廉这次用了什么办法,把这位大病初愈的高人请出了山,成为了约翰的私人政治顾问。
对于劳伦斯的到来,自认有些政治无感的约翰喜出望外,连忙从“白山”大队训练基地的施工现场赶回了公司总部。他深知自己对美国政坛的无知是联邦快递公司事业发展的一大短板,现在有了劳伦斯这个高人的指点,自己再也不用时刻提心吊胆,深怕一不小心被拖入政治漩涡了。
劳伦斯对约翰的恭敬态度很满意,但也对约翰表现出来的对政治的畏惧十分不屑。他语重心长地告诫约翰“老虎仔再小也是老虎,天生是要吃肉的。”约翰已经具备了成为政坛掠食者的基础条件,这么畏首畏脚地反而会让其他掠食者视他为软弱可欺的攻击目标。
“该主动的时候就要主动,该强硬的时候就要强硬。”劳伦斯说,“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让对手认为你不好对付,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时间。你现在重要的是积累经验,不要拍犯错,也不要怕吃亏。我年纪大了,帮不了你多长时间,以后还是要靠你自己的。”
约翰终于明白了,劳伦斯与其说是威廉请来给自己做顾问的,倒不如说是请来给自己壮胆的。是骡子是马,总要下场溜溜才知道,约翰一咬牙决定下水一试。他站起身来对劳伦斯鞠了一躬:“那么以后,就请您多多关照了。”
1937全球速递 第二十六章 FBI密探与工会乱象
紧随劳伦斯之后来到联邦快递公司总部的第二位客人,是与约翰有过一面之缘的fbi探员梅尔文·帕维斯。对于这个fbi明星探员的到来,约翰有些迷惑不解。虽然梅尔文自己说他是来履行约翰与胡佛局长之前达成的协议,到联邦快递公司搭建一个秘密情报输送网络并担任该网络负责人的,但约翰压根就不相信。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情报网多如牛毛,有必要为这点小事出动一个重要分部的负责人么。(梅尔文·帕维斯此前是fbi芝加哥分部负责人)
约翰越想越觉得蹊跷,正好劳伦斯还在公司没走,他就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这个新上任的政治顾问。听完约翰的叙述,劳伦斯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他告诉约翰不必担心,胡佛的这个安排不是针对他的,而是针对梅尔文·帕维斯的。
“胡佛这个人权利欲极重,小心眼是出了名的。”劳伦斯说,“联邦调查局刚成立不到3年,一大半功绩都是梅尔文·帕维斯打下来的。这个芝加哥分部负责人最近风头太劲,让胡佛感到威胁了。胡佛这是借机把他调离fbi主营业务,把他冷藏了。”
接着,劳伦斯把他知道的一些关于胡佛的小掌故告诉了约翰,提醒他胡佛是个性格特别强硬霸道的人物,在其打交道要特别注意这些性格特征。劳伦斯举了一个小例子,胡佛平时喜欢在文件的页边空白处做批注。有一次,一个下属提交的备忘录页边太窄,他就在上面批注:“注意边界(watchtheborders)!”下属不明白他的意思,整个fbi总部也没人敢主动去问,只能派人加强对美加和美墨边界异动的监视。直到一周后,fbi的一个职员才明白这句话是指备忘录的纸边。不过这次错误增加的边境监视行动已经有了一个意外收获,fbi成功在边境发现并抓捕了一名美国共产党领导人。
听完了劳伦斯的介绍,约翰算是放下心来。有了一个资深政治顾问就是好,要搁在以前,他还不知道要疑神疑鬼多久呢。既然胡佛针对的不是他,那就将梅尔文·帕维斯视作不存在好了,情报传递网络的事随他折腾去,这种fbi的家务事,约翰就不掺和了。
虽然约翰当时想的挺好,但有时候麻烦事也会主动找上门来。几天后,梅尔文·帕维斯悄悄来到了约翰的办公室,向他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对联邦快递公司内部劳工组织情况的调查分析。约翰惊异的发现,自己的公司里除了德沃夏克操控的官方工会,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旗下的联合运输工会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劳工兄弟会、劳动骑士团,甚至一些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左翼劳工组织和带有宗教色彩的右翼极端小团体都在公司内部有所发展。
虽然对公司内部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劳工组织有些吃惊,但约翰更诧异的是梅尔文此举的目的。这位fbi的“昨日之星”倒也没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告诉约翰,他很清楚自己在联邦调查局里已毫无前途可言。他希望能够在联邦快递公司内部谋一个职位,他可以帮助约翰控制住劳工组织在公司内部的蔓延,这份报告就是一份见面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