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已经不错了,一切都走上正轨,目前虽然我们还没造出一张纸、制出一块墨,可我们已经印出来一万册书了,书款一千七百贯,足赚了一千来贯利润呢。”
“夫君真是厉害呢!”赵婉侧身伏在李逍的胸口,笑着夸奖。
········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
刚从大明宫工地巡视回来的皇帝心情很好,以工代赈这个点子是真不错。本来大量聚拢到京畿来的饥民是个隐患,可是现在以工代赈,抽调大量的青壮灾民来修宫殿后,却是釜底抽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再不用担心出事了。
捱到秋收就好了。
这么多灾民修大明宫,到秋收前刚好能够把宫殿修好,到时就让灾民们回家收庄稼。
带着高兴的心情,李治拿起桌案上的奏章。
在他的御岸之上,还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的奏章却不同于一般奏章,而是专门放百骑司的消息奏报的。
李治很重视百骑司,这支他父亲建立的情报监察机构,他很信任。特别是现在把长孙无忌这些元老赶下朝堂后,他又老怀疑他们不安份,于是越发的需要百骑司为他监视元老们,还有百官,甚至他想监视整个长安,甚至是天下一千余州县。
李治觉得百骑司就是他的眼睛,他的耳朵,能够让他看到更多,听到更多,让他不至于什么都被蒙蔽。
“李逍的印刷局工地上居然招了上万灾民?”
李治翻看一本,一看之下不由的大为惊讶。人上一万,无边无际,而这么多的灾民,可是很容易出事的。
但细看之下,却不由的惊叹,这个李逍居然把这上万灾民管的井井有条,甚至比朝廷大明宫的以工代赈方案还要好些。
他们是以灾民家庭为单位招工,而且还印了粮票,搞大食堂。甚至把这些灾民弄的像是军营一样,还有保甲联防、联防队轮值巡逻,以及宵禁等等。
有意思,这个李逍挺有意思的。
但更让他忍不住拍了桌子的还是李逍不等不靠,没用朝廷拔下的一文钱,就靠先期从玉米监借的钱,把摊子拉起来了,然后人家现在不但把工地弄的红红火火,还已经与宗圣观做成了一大笔买卖,完成了一万册道德经的印刷,据说赚了一千七百贯。
这才多少天,就已经印了一万册书了?
一千七百贯,不少了。
这个李逍,还真是朕的祥瑞,到哪里都能搞事情,天下臣工若都如李逍这般能干,朕还有何愁?
:。:
逍遥小地主 第299章 报纸
午后,李逍骑马来到玉濑的道观。
山下,这座依山傍水的道观已经修建完毕,由皇帝敕旨将作监建造的道观很大,说是道观,倒不如说是一个山间庄园别墅园林。
非常的漂亮,而且占地三百余亩,里面亭台楼阁假山小湖让李逍看的是羡慕妒忌恨。这不但大,而且还漂亮,简直是艺术。
在这样的地方修行,李逍也愿意啊。
今年玉濑免除了几百户封户的租子,但并不影响她的日子。她也不靠这点钱过日子,李治之前心疼这位妹子,不但把玉濑以前的公主府财产都还给了他,甚至还把梁国公房玄龄家的财产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给了玉濑,另一半现在还给了恢复官爵的梁国公房遗直。
因此现在的玉濑长公主确实是非常有钱,不再是先前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只剩下蓝溪一座田庄的落魄。
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玉濑对于李逍还是很欢迎的。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我这?”玉濑一身道袍,这件道袍裁制的比较修身,结果就是胸前高耸,太过突出。李逍的目光不由的被吸引到了那里,甚至忍不住失礼的多看了几眼。
可玉濑发现后并没有在意,相反还面带着微笑。
“上次长公主来中渭桥看我,还送了粮来,又给我带了一位大客户,可那天事情多,没有照顾的上你,今天刚好回蓝溪,这不就来上门赔礼道歉来了嘛。”
玉濑微微一笑。
“我们之间还有这么客气吗?说到印刷坊,我这里倒也还有一个生意给你,我打算印刷一批千字文,捐赚给蓝溪书院与京畿州县一些蒙学!”
一本千字文,其实刚好就是一千字。
按李逍之前印道德经的开版法,其实雕四个版就行了,只要两页纸,一大页四页面,再套一张硬封皮就完事了。这样的书,太简单了。
“帮我印三千册。”
“可以。”
这么四个版的书,成本是很低的,雕四个版加写版,有五百文钱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印刷的油墨、纸张、装订这些的钱了。
“多少钱?”
“十文钱一本吧。”李逍想了想,三千本也就三十贯钱,但成本确实不高,现在李逍大量采用竹纸印刷,而竹纸在唐纸里面可是十分便宜的,远不如麻纸皮纸等。
十文一本,其实就是折算下来一百个字一文钱的样子。相比抄书价格,那是十分之一不到。
“这么少,放心我有钱,这是我做点事。”玉濑说道。
“千字文又没多少字,放心吧,我总不会亏本做生意的。虽然这单不赚你钱,但也绝不会亏的。”
玉濑震惊了。
一本千字文只要十文钱,居然还能不亏本?
“真不亏?”
“真不亏。”李逍笑着说道,“你毕竟印了三千本的,我们印刷坊的特点就是印越多,成本越低。甚至如果以后二次印刷,还可以原版再用,成本再次减少。”
“虽说你不亏钱,但也不能让你没钱赚啊,这样吧,我印五千册千字文,给你一百贯钱。”玉濑增大了订单,单价也达到二十文一本。
李逍见她这样子便也不再多说,反正一百贯对公主来说真不算什么。
跟公主闲聊了一些,知道公主这些时间也让人到处设棚施粥。本来说这种事情应当是朝廷做的,但民间有人愿意这样做,当然也是好事。
从玉濑的道观回来路上,李逍倒是想到一个商机。
其实并不一定只埋头印刷朝廷的两万卷书,民间其实也还有不少商机的,或者说,自己可以开书店啊。
不说别的,长安这么大,又汇聚了天下最大的读书人群体,书籍是项很大的需求。
而且这年头开书店确实能赚钱的,毕竟书是没版权的,许多学问家之类的写了书还没地方印呢,只能留传手稿,或者找人抄一两份,这也正是古书容易失传的问题所在。
开个书店既能卖又能租,李逍印书连版权都不用找人买,看中什么书,拿过来校对一下就能开版印刷,多好?
楼观道宗圣观,以及玉濑长公主这样的客户很好,比起朝廷来好多了,朝廷虽然订单大,可不给钱就是耍流氓。
李逍思维延伸开去,其实印刷术不单单是可以卖书租书赚钱,其实也可以搞自费出版啊。后世的时候,随便哪个都能出版书,掏点钱买个书号找出版社就可以了,关键是钱。
嗯,这个时代其实写书的人不少,或者说很多士族手里,有以前祖宗们写的书,这些书只有少部份的抄版,难以流传。
如果李逍跟他们推销一下印刷出版,相信以现在这么低的价格,那些人是愿意自己的书印刷的,或者李逍还可以保证印刷后,可以放到书店售卖,给他们些分成,相信更有人愿意了,既能为家族、祖宗扬名,又有好处,这样的事情估计没几个人是不愿意的。
不能坐等宗圣观这样的客人上门,得主动出击。
虽然现在赚了点钱,可要贴补朝廷的两万卷印刷计划,还是不够,更别说现在朝廷修大明宫,使得李逍建印刷局作坊的钱都得自己想办法。
这年头连个银行都没有,李逍既没朝廷拨款,又没政府贷款,挺为难他的。
但事情还是得做的,不能光说困难,这不是李逍的风格。
回到家里,李逍想的还是如何推广印刷出版,想到后来他决定打广告。不过这年头没网络也没电影电视,想植入广告都不行。
甚至连报纸都还没有呢。
对啊,报纸。
李逍眼前一亮,没报纸,那自己就办个报纸啊。
报纸又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说到底那不就是几个版就行了。
想到就做,李逍马上开始拿起纸笔设计,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报纸弄简单一点,就跟道德经一样,搞个八张纸十六大页三十版面。
只要开十六个版就可以,字数大约五六千字,有这么多版面其实内容已经能包容很多了。
不过这报纸该发行些什么内容呢?
逍遥小地主 第300章 封神榜
书房里,李逍认真的思考起办报纸的可行性来。
依托长安的话,报纸的销量应当是没问题的,毕竟李逍也没想着要一来就发行百万份什么的,如果一期能够发行个千份以上,那么成本应当还是比较低的。
在长安能卖掉一千份报纸吗?
李逍估计能,关键是得便宜,还得有内容。
十六个大版的报纸,五六千字,如果保底一千份,那么成本摊算下来,每份起码也得五六十文钱了,这个价格若是跟一本手抄书相比,真是不值一提,但若是说报纸,却又明显超出了李逍的心理预期。
毕竟后世的报纸那可是非常便宜的。
要不把这报纸印成周刊的形式?毕竟日刊李逍也没这本事,雕版、印刷都要时间,还要发行,此外印报和印书最大的区别应当还是内容,书是直接有现成的内容,校正后就可以,但报纸的话,得自己组织编辑内容。
一周一刊,一刊十六版五千字左右,李逍在纸上写下这两条报纸方向,最后又决定报刊的发行市场为长安以及京畿地区,受众就是官僚、贵族以及长安的士人。
确立了受众后,李逍又觉得如果一期只售五十文钱的话,其实倒也不算贵,毕竟五十文对普通百姓来说,可能这是几斗粟米,是一家人好多天口粮,但对于那些官僚贵族们来说,这还真算不得什么。
关键还是内容。
得吸引人,否则就算是再便宜,人家为何要买呢?
想了一夜,第二天李逍又去了玉濑的道观。
“办报?请我一起加入?”玉濑看着顶着两熊猫眼的李逍,有些惊讶的道。
‘对,办报,不同于印书,我们发行的是报纸,上面会有新闻时事,有朝堂政令,也会有一些诗词歌赋,甚至会有地理见闻之类的,总之就是突出一个字,新闻,我们做的是新闻。”
新闻两个字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玉濑很聪明,脑子里转了几圈以后,明白了李逍想要做的事情。
“我觉得十天发行一期比较后,长安的官员们十日一休,我们可以刚好在每旬旬底发行,这样大家刚好有时间可以看报。”玉濑虽然觉得李逍的想法很新很疯,可她却觉得心头潮起,有种强烈的跟着一起疯的冲动。
周刊改旬刊,李逍想了下便点头了。毕竟大唐没有这种一周七天的普遍概念,官员们都是十天一休,旬刊发行,确实更符合实情。
“报名就叫长安新闻报如何?”玉濑道。
李逍发现玉濑眼里闪着光,好久没有见到她眼里的光了。
“不错,长安新闻报,这个名字虽然中规中矩了一点,但挺端庄大气,我觉得可以。”
于是乎,在玉濑的道观里,李逍便跟玉濑达成一致共识,要建立起大唐第一份报纸。
“我长安城里有些产业,我回头挑个宅子来做为办报之地。”
“好,那里就是我们长安报社的社址,你做社长,我做主编如何?”李逍问。
玉濑问了下什么是社长什么是主编的职责划分后,摇了摇头,“我现在是一个出家人,做社长和主编都不太合适,我看还是由你来担任社长兼主编。不过我可以投钱,算是做个股东吧,就跟你的蓝溪书院一样,我也是个股东。”
李逍想了想,玉濑的身份倒确实有点敏感,虽然如果她愿意出任报社社长,其实也有不传的宣传效应,但也还会面临一些其它问题,尤其是做大以后。
“也行,那你做为报社的合伙人,我来做这个社长,我再找个人来做主编,我自己做总编。咱们再招点责编、记者。”
一番商议后,长安新闻报已经有了些雏形。
总共是八大页三十二版面,不过字数不再是五千来字,而是改为万字一份,版面还是那么多,但张纸变大了,也意味着版面扩大了,比起现在印的道德经大上不少。
弄成大版,也是为了方便阅读,依然采用书页的装订方式,这也是为了符合大家的习惯,以及让大家收藏。不管怎么说,带文字的纸,在这年头那都是很神圣的东西。
也不会谁把看过的报纸拿来擦屁股或者是包东西,既然如此,那就搞的精美点。
把报纸按书的方式印刷装订,但又比普通书大上不少,方便每个版面内容更多些。
至于版面安排,则还是新闻为头版,时事要闻、民生经济等等。
甚至李逍还准备好了广告位置。
编一份报纸说难不难,说难也难,关键是看怎么定位。
毕竟只有万把字的内容,划分好几大版块之后,就是怎么填充内容了,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版面设计,标题加粗加大都已经可以了,不管怎么说,长安新闻报都将成为划时代的新玩意。
头几版为时事新闻,其中头版当然就是要闻,李逍决定每期头版把当下朝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刊登,当然,不能是解密类的,得是朝廷已经公开的东西。
比如说之前长孙无忌等几大头辞职,这当然算要闻。再比如眼下朝廷搞以工代赈修大明宫,这也算要闻。
其实这种要闻,朝廷自己也有,一般朝廷定期把一些重要的朝堂要事,通过驿站,发给天下各州县,让那些刺史、县令们了解到朝廷的最新动态,紧跟形势。
至于民生经济的版块,李逍认为可以刊登一下长安东西两市市令发布的最新的市价之类的。
道观里,李逍做为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开始组稿。
而玉濑也被李逍特聘为报社的特约作者供稿。
“头版头条选哪个要闻?”玉濑问。
做为报纸第一期,头炮得响。头炮要响,这头版头条很重要。李逍想了想,“薛仁贵与苏烈将军的征东水师刚传回捷报,他们已经在武珍州东面的支离山下大败百济人,连破居昌、居陀、居烈三城,目下已经打通与新罗的通道,大唐东征水师已经成功和新罗人在支离山会师。陛下已经下旨,特以新夺之居昌等城设为带方都督府,仍以薛定方为武珍都督府都督,以苏烈为带方都督府都督。”
这是刚刚送到长安的东征捷报,而且还是个大捷报。不过暂时,朝堂上还只有少数人刚知道,不少长安官民对此还不知情,更别说具体细节了。
但李逍是秘书少监,恰是知情的那少部份人,如果把这个捷报当成头版头条,做一个稍详细点的报道,相信肯定会不错。
甚至还可以在后面加一个三韩半岛的地理和习俗的专版。
·······
“三郎还没回来?”
李庄,婉娘听到那边西厢房又在闹腾了,于是放下手里的账本,转头问月奴。现在崔月奴是李逍的屋里人,“回县君,郎君去那边道观,还没回来。”
婉娘嗯了一声,拿起账本,可却再看不下去,又放了下来。
那边还在继续闹腾。
“月奴,你过去跟崔二娘说一声,让她别再闹腾了。”
“县君,奴婢劝过二娘好多回了,可她根本不听,今听还说要绝食,厨房送去的饭菜都被她倒了。”
婉娘一听,越发烦燥了,于是道,“既然她不吃,那就算了,今天先不要送饭了,省的浪费。”
另一边。
公主的道观里,李逍面前铺着一大叠的纸,这是头版长安新闻报的内容,大多数版面已经凑齐了,不过李逍还留了一个版面准备搞点文学连载。
虽说已经特意开辟了诗词歌赋的版面,这一期李逍特意选了一些经典之作,但还是打算再来个连载。
虽说这年头,有点上不得台面,毕竟唐传奇那都是在中唐以后开始的,可李逍还是打算试试。
毕竟就算报纸面向的是达官贵人,士族官员,可他们也一样会想看点新奇的东西的。
不过写什么呢?
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又或者是西厢记、西游记?
也有纯文学,也有消遣性质的通俗。三国演义倒是不错,不过李逍还是有些野心的,作为刚创刊,报纸需要话题性。
简单点说,你得会炒,得盯着时事热点。
但又不能太过放纵,毕竟这书不是给市井小民们看的,你要是写个金瓶梅之类的,那报纸就得完。
李逍想了好半天,觉得三国演义固然不错,但缺少点话题性。他想到楼观道,又想到了南北朝以来激烈的三教之争。
再想想之前楼观道那么大手笔,李逍觉得如今更受朝廷支持的道家其实是个vip大客户。
或许可以写一本封神演义?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篇幅巨大,幻想奇特,全书是在神话世界观的指导下,讲述的上古商周之战的历史故事,把历史上武王伐纣的这一历史事件神话化,借此塑造了上古诸神的形像,树立神话英雄的威名,尤其是创造了神祇谱系,让历来杂乱无章的神仙道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上层为仙道,中层为神道,下层为人道。
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等。
特别是这本书发扬道教的道统,以道教为尊,而书里也有佛教,其中地位超然的燃灯道人、(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过去佛),拘留孙(拘留孙佛,七佛之一,地位与释迦牟尼佛相当),慈航道人(观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都成为元始天尊的门下弟子,道教自高其高,甚至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之师广成子也位列元始天尊。
这种其实就相当于楼观道的老子化胡经等,贬佛崇道,这是道佛之争。
当今天下,是李唐天下,而李唐又比较尊崇道家,虽说也没对佛教怎么打击,可佛现在确实不如道。
对于李逍来说,其实他本身是个无神论者,但是他是个有信仰的人,只不过不信道佛而已。
不过嘛,虽说不信神不信佛的,可谁让楼观道现在是大客户呢。人家连那干巴巴的老子化胡经都一直很稀罕,如果来本封神榜,估计楼观宗还不得死命赞助支持啊?
虽说封神榜这本书成书于明朝,但最早原型可追溯到南宋时的平话,跟西游记一样,其实这都是在民间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不断的艺术再加工之后的作品。
这书又是明朝时成书,不免里面有不少宿命论之类的观点,还有比如说红颜祸水,女人是狐狸精等观点,但李逍觉得全书还是不错的,这毕竟是本历史加神话的,对唐人来说有一定的历史原型基础,又特别是加入眼下比较受朝廷尊崇的崇道神话元素,相信肯定受欢迎。
尤其是这明显的崇道抑佛,必然要制造爆点啊。
到时要是掀起一场神仙道家以及佛家的争论,那得多精彩,这话题性一起,还怕报纸没销量?
玉濑坐在李逍对面写着稿,忽然发现李逍坐在那里笑的很猥琐的样子。
“三郎笑什么呢?”
李逍回过神来,正色道,“我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创意,我要在报纸后面留点版面连载。”
“连载?”
“对,连载封神榜!”李逍笑着简单的给玉濑介绍了一下封神榜的内容。
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为历史背景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话说在一次祭祀中,纣王对美丽的大地之母女娲作出了无视举动,他亵渎神明,做了首淫诗·······”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301章 你什么都不懂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李逍下笔如走蛇,飞快的在纸下写下一行墨字。对于封神演义的大概内容他很清楚,比较以前和电视都看过好几遍,甚至是好几版不同的。虽说不能够完全把原版默写出来,但也并不需要。
毕竟原版的封神演义毕竟是明朝人写的,整本书比较吸引人的还是他的设定以及情节,架空的商周历史,以及神道系统很有意思,但若说文笔之类的,其实也没什么,相反原著还很干巴。
在李逍这个受过后世文学影响,特别是后世网文影响的人看来,原著也太干了,必须改编。
他甚至决定使用更通俗的写法,就按照金庸的武侠那种通俗法写,再加入后世网文的那些手法,既要通俗还要跌宕起伏。
这么一来,其实记不记得原著就不重要了,只要所有的大概情节记在心里就行了。
半天时间,李逍居然就写了上万字的内容。
李逍的书法一般,几乎都是草书,而且为了速度还用上了简体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