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不光是说姓国的人多,八姓是跟中原的山东五姓一样的意思,谓为世族大家,实力强劲。
这国氏老者是百济国氏在武珍州的一个分支,但也足够有硬气的本钱了。
“原来是八姓之一的国氏啊,失敬失敬。国老先生,某想向你借一样东西!”
白发老者最喜欢看到别人一听自己姓氏就惊讶的神色,当下傲气的道,“刺史尽管开口。”
“某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话音落下,白发老者面色涨红。
“刺史莫和老夫开玩笑。”
“没开玩笑,真借你项上人头一用。”说完,李逍假意失手的样子,手中杯子落地。
铛的一声脆响,酒杯落地,摔成碎片。
摔杯为号。
顿时大片脚步声响起,从外面冲进来上百全副武装的披甲唐兵。
一把把锐利的长矛,明晃晃的横刀对着,一张张已经拉开的弓弦上搭着箭支。
惊呼声响起。
那些百济人完全料不到还有这么一手。
“国老先生,某请借你项上人头一用,还请应允。”
姓国的老头子已经吓的两股战战了,他没料到李逍说翻脸就翻脸,简直比翻书还快。
“敢问刺史,国某何罪之有?”
“你的罪可多了,本官现在就给你一宗宗的列出来。”
阻拦武珍州百姓应募州兵,暗中派人窥探刺史府,甚至是偷偷的截杀唐军路上的信使等等,还与百济朝廷暗中书信往来,愿意为百济军将来里应外合等等。
“动手!”
刘蒜和张葱两少年上前,一把将国氏拖到李逍面前。
“请天子剑!”
拔出皇帝赐剑,李逍对着国氏冷笑一声,用力挥下宝剑。
一颗硕大的人头应声而落。
武珍州城内最大的国氏家族的当家之主,就这样人头落地!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374章 畏威而怀德
血腥气在大厅里弥漫着,空气里还夹杂着几分尿骚气。国氏临死之前,已经吓尿了。
李逍收起剑,拿着块白布擦拭着。
一下一下,动作细致而温柔,似乎在对一位美人温存。
厅里的百济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刚才大家还心中嘲讽李逍软弱可欺,可人家现在一刀就砍了国氏族长。
还剑入鞘。
李逍目光再次扫过一众百济人,没有人再敢迎接直视他的目光,纷纷低头。
这就是杀人之威!
老虎不发威的时候,没有人会怕他。而当老虎真正发威了,所有人都将匍匐发抖。
“沙氏燕氏可有人来?”
李逍发问。
听到点名,厅中沙氏和燕氏的族长吓的面无人色,直接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了。
他们其实才是真正的软骨头,若是骨头够硬,也不会活到今天。这武珍州城里真正骨头硬的是前任刺史贞氏,那位在唐军兵临城下之时,还不肯投降,率兵出城做战,结果一回合就被薛仁贵击溃,最后被擒杀于阵前,人头都还挂着武珍州城门上,现在都成一团风干的枯骨了。
两人吓的话都说不完整了,只是不停的磕头求饶。
“沙氏燕氏者,假为归顺,暗里却抗逆天威,斩!”
几名卫兵上前,拖着两人上前,这回已经不用李逍亲自动手,张葱和刘蒜负责,一人一刀结果了两个老家伙。
片刻之后,三颗人头放进了拖盘之中。
武珍州城里过去的四大家族,交战之日贞氏被斩,家族被诛灭。剩下的三族,国氏燕氏沙氏,也在今日被一锅端了。
“将国氏燕氏沙氏三族,尽皆抄没,财产充公,男丁女眷尽皆为奴,送往耽罗岛拍卖。”
李逍一句话,过去的三大家族就此烟消云散。
这个之前还看着挺和善的年轻人,此时在百济人面前,已经变成了一只噬人的猛兽。
这时他们才想起来,这人是大唐皇帝派来的刺史,他和薛仁贵都是一样的唐人。
而唐人,就是猛兽。
有人腿软了,膝盖跪在了地上。
越来越多的人跪下了,甚至争先恐后。
看着面前跪了一地的百济人,李逍很满意。
所谓统治,光有恩不行,还得有威
恩威并济,畏威才会怀德。
自隋帝开始,隋唐两朝几任皇帝都屡次派兵东征,所为何故?
用杨广的话说,不使子孙后人忧。忧什么?忧宋之辽国、女真、蒙古,忧明之后金也。
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也灭突厥高昌等多国,但对那些被征服灭亡之国的百姓都还很仁慈,可唯独曾在辽东屠过高句丽的城,为何?
都因为在这些帝王眼里,草原上的突厥虽也是劲敌,但也只是边患。而真正的心腹大患才是高句丽这样的数百年半农耕半游牧的王朝。
草原胡族,来去如风,兴的快灭的也快,有的时候一场大雪灾,可能自己就实力衰弱了。
但农耕文明却有极强的韧性。
高句丽在辽东立国七百年,从昔日的一个小小国家,发展到了东北的霸主,这个趋势是让人惊讶的。高句丽人先后把汉之辽东四郡给侵夺了,甚至在南北朝时,屡次利用中原动乱,侵袭辽河以西。
虽然历史上,因为隋唐两朝的不断进攻,最终扼杀了七百年高句丽,没让他打入关中。但历史上,隋唐以后,东北地区,不断的崛起一些强大的势力,如渤海、契丹、新罗等等。
中唐的衰弱,其实契丹人也占了一部份原因,武则天时唐军数次与叛乱的契丹交战,损兵折将无数,大大折损了唐军的实力,这也导致了唐军在对抗西北的吐蕃人时,实力不足,胜多败少。
甚至可以说,唐时的契丹开始崛起,最终在五代之时建立强大的辽国,让后来统一中原的北宋终其一生都无法灭亡辽国,恢复燕云十六州。
从某些方面来说,辽东的高句丽这样的势力,其实比北方草原上的突厥胡人,更对大唐有威胁性。
突厥人对唐只是袭扰侵略,而若让高句丽继续发展壮大,则有可能让他们最终打入关中,饮马黄河长江,灭亡汉家天下。
杨坚早年看到了这一点隐患,所有才有东征高句丽。杨广也看到了,所以才会有三征高句丽。李世民也看到了,所以在他灭突厥之后,到了老年还要三征高句丽。
李世民不傻,也不是个穷兵黩武的皇帝,临到老还要征高句丽,不是为了在自己的武功簿上再添一笔,而是深感到高句丽人的威胁。
不让后世子孙忧!
正是杨广李世民他们的拼命,才会最终把东北势力的脊梁打断,若不然,只怕辽金清这样的势力会提前几百年崛起的。
“某乃天子授命,为大唐天官,在此即代表大唐帝国,尔等已经不再是百济国民,而是我大唐子民。自应遵守大唐国法,若敢有违,休怪某不留情面。”
那些人慌忙磕头答应。
有那三颗血淋淋的人头在,谁敢不答应。
赵持满在一边很不客气的道,“要不干脆都杀了算了,一了百了。”
“对,杀了算了,抄家灭族,还能赚一笔呢。”
那些人吓尿了,是真又吓尿了几个。
浓浓的尿骚味散开来,死亡面前总是如此残酷。
李逍故意假装思考,等了好一会才摇了摇头。
“不教而诛这不合我大唐精神,国沙燕三家是犯我律法在先,其它人等无罪本官也不能罪他们。”
不过李逍当然也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掉这些人。
他当堂颁下诸多条命令,第一条,禁止私拥武器,即日起开始收缴所有百济人私拥的武器,不但军用的制式武器不能用,比如强弓硬弩这些不能用,连普通的长枪猎弓也不得私有。
“敢私藏武器者,立斩。”
除了允许拥有菜刀、柴刀这样的东西,任何杀人的武器都是不能拥有的。
这是关键的一步,收缴武器对治安很有好处。
其二。
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不得隐匿土地和人口。李逍还规定,每丁可拥有十亩土地额度,超额的就要缴契钱,契钱百分之十。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375章 人质
如果一家有三个男丁,那么他家允许拥有的田地额度为三十亩,如果超过三十亩,就得征收契钱。假如他们家有一百亩地,那超额七十亩,这七十亩地要征百分之十的契钱,也就是其中七亩得收归官有。
另外,李逍还要对所有州内百姓清查户口以及登记财产,财产达到一定数量的,就要交纳财产税,这跟汉武帝时的算绺差不多。
这算是一次性的税,但李逍定的税率很高,百分之二十。
同时,李逍还规定对百济原来的债务实行减息,就是原来百济人之间的债务,利息不得高过月利百分之八,且债务总利息不得超过本金一倍。
这一条看似多管闲事,也是奔着打击这些百济豪强们去的。
以前的那些债务,超过这个利息的就要减息,如果还的债务利息已经达到本金数目,那么将不用再付息,偿还本金就好了。
这是为了争取那些底层的百济人支持,同时继续打击豪强。
再有一条,李逍宣布要在州城建一所官学,要求所有的豪强地主,都要送自家的子弟前来读书,而且不是免费的,得交学费,学费还不少。
名为读书,实际上就是人质。
先禁止他们私拥武器,再让各家送人质来,然后跟他们丈量田地清查户口,征收契钱财产税等,还搞减租减息。
不但债务利息要降,甚至连他们的田地租子也规定了额度,禁止高租。
一步一步,全都是冲着这些豪强来的。
一刀一刀,在割他们的肉,可李逍又没有直接一刀捅死他们。
有沙燕国三家前车之鉴,李逍的这些新规虽然让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可却没人敢反驳了。毕竟,比起抄家灭族,现在只是损失点钱财受些约束而已,总比掉脑袋强的多。
李逍费力的推出这些,也是为了让武珍州继续维持下去。
大唐要的是在这里建立统治,而不是要灭绝这里,如果只是一味的杀杀杀,那就只能是竭泽而渔,一次过后就不会有下次了。
而现在李逍用的是割韭菜的办法,一茬茬的割,不能把韭菜根给伤了,保持长久收益。
“再发一次榜文,招募州兵。另外等田地丈量结果出来,把那些豪强们多的地按十之一收缴后,招募贫民佃种。租税可以先定低一些,如果我们能够自己产出粮食,那么就能免去中原转运粮食之苦,再者也能更快捷方便的供应前线将士们。”
“还有一个,之前陛下拿这里的土地做抵押卖债券,武珍州的许多土地名义上已经是换了主人了。这件事情也要尽快抓紧处理,把衙门手里的土地先做好变更登记,若是各家来不及接收,由我们先代为管理,到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就好。”
“那这些人就这样放了?”
“先留他们在这里三天。”李逍道。
留三天当然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留一些时间。利用这三天时间,让赵持满和刘俊带兵去把下面梳理一遍,先清洗沙燕国三家势力,然后还要把其它那些豪强地主们家的私人武装清理掉。
等各家把人质送来后,这些人就可以先回去了。
“我看干脆留他们在这里住上三个月好了,或者我请他们去耽罗岛住三个月。有三个月时间,这里一切都能安排好。”刘俊道。
“三个太久了,况且我们真要把这些人送去耽罗岛,只怕人心惶惶,那些人家里指不定会狗急跳墙,事情不能太急,一步步来。我们要给这些百济人留些余地,不能逼的太急。”
只要他们拿人质来换,那么事情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李逍不是刘俊这样纯粹的军人,他们解决事情的方法总是用刀说话,不服的砍。
李逍不喜欢这样,他虽说有经略使这样的武职在身,可毕竟是个牧民的刺史,他更重要的职责不是攻城略地也不是杀人,他的职责是替皇帝替朝廷管理好这片地方,在这块新征服之地建立起大唐的统治。
人都杀光了,那还管个毛。
“我估计那些家伙里肯定也有不少如沙燕国一样的,暗通百济朝廷。”刘俊继续道。
“我知道,不过这事情先不用管了。过去的事情暂时勾销,只要他们接下来肯安份守法,我给他们一个机会。记住,这里现在不再是战场,这里是朝廷新设之州县,这里已经是大唐的土地,这土地上的人也都是大唐子民,一味的杀杀杀,杀光了可就不符合我大唐的利益了。”
什么是统治?
自然是有秩序,各安本份,大唐律法能在这里推行,朝廷可以在这里收税,这里也有产出,这些才是统治。
真要把人杀光了,大唐也不可能马上从中原迁来大量百姓移民耕种。
当天,那些人就被李逍热情的邀请继续留在州衙做客。
而武珍州城却依然城门紧闭,全城实行戒严。
赵持满和刘俊分别带队,四处清查。
沙燕国三家家主的首级被悬挂在城门上,而三族紧接着被连根拔起,彻底清除。
各家都很老实的送来了质子。
用李逍的话说,他要宣传大唐的教化,因此这个刺史将建立一所州学,甚至要亲自担任学官教谕,各家的子弟都将成为他的门生弟子。
不过嘛,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人质啊。
人质不是一换一,而是三换一。三个人质才能换走一个人,人送过来了,还得留下学费、生活费这些。
“诸位放心吧,本官会好好照顾你们各家的子弟的,这些人如今既然已经拜在我门下读书学习,我自会照顾好他们,你们不用担心。”
州衙门口。
各家的家长们个个面色灰败,脸上还带着惊惶之色。
这三天,可谓是最煎熬的三天了。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谁还又敢再对这个笑面虎说什么呢。
“诸位,回去以后记得要遵纪守法,切莫乱来啊。”
“一定一定。”众人连忙应声。
现在李逍要求什么,他们都会答应的,他们现在只想能够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一切都好说。
爱尚手机阅读地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376章 长安信
“盯紧点这些人,若有人真的不怕死敢乱来,那就先斩后奏。”李逍看着那些逃也似离开的武珍州百济地头蛇,发出不屑的冷笑。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行不通的。
李逍现在可不仅是城里这几百号人,他后面可还有薛仁贵和苏定方的四万东征水师将领,甚至连不远的新罗人也是能够动用的。
做为后方的武珍州,没有人能够翻天。
“我们的募兵榜发出后,有多少人应募了?”李逍问。
“多不胜数!”刘葱答道。
其实第一次张榜募兵的时候,就有许多百济人心动了。毕竟李逍开出的条件是不错的,奴隶应募成功就能得自由之身,欠债的应募成功后就能一笔勾销。以后当兵吃粮,包吃包住,甚至还有安家费和月钱,虽说不多吧,但肯定比他们现在朝不保夕的日子强多了。
武珍州有很多奴隶,也有很多吃不饱饭的平民。
他们才不管什么百济国还是大唐国,他们眼里只有能不能活命。
只是之前国沙燕三家威望太强,他们带头发出的死亡警告,让无人敢应募。
而现在,那三家都被抄灭了,三家家主的人头都还挂在城头上呢。
再没有人敢威胁他们了。
再次募兵自然也就应者如云。
“人多也不能放宽条件,募兵首选贫民和奴隶,再选年轻体健者。百济原贵族豪强者不选,体弱多病者不选。”
“放心吧,这个标准我们不会放松的。”
“应者太多,我们还是只募三千吗?”
“暂时还是先募三千。”李逍点头道,“有三千人其实已经不少了,十人一伙,五十人一队,百人一旅,二百人一团,千人就是一营。三千人可以设为三个营,让佣兵团的人充任教官和临时军官,负责训练这些人。”
“不给武器?”
“每人给一个棒子。”
“起码每人给一杆木枪吧?”赵持满无语,一人给一根棒子,那这样的兵训练的再好又有何用?
李逍道,“我又不用他们去攻城略地冲锋陷阵,我用他们只是用做维持治安的。接下来清量田地、登记人口,需要不少人手,更需要有人震慑。到时这批人正好跟着下去,等这些事了,如果这些人表现的好,那么可以授予一把长枪。要想有武器可拿,得拿他们的忠心来争取。”
没有驯服这些人之前,李逍可不会冒险就武器他们的。
三千人说少可也不少,哪怕人手只有一杆木枪,真要做乱,危害也很大的。他李逍现在手里可仅有二百来人,其它的几百人还是暂借刘俊的,要还的。
等驯服之后,到时再慢慢武器吧。
三千州勇,很快就招满了。
报名的人太多,可州衙只选三千。
负责挑选的都是佣兵团的人,一个个都是老油子,但挑人的眼光是很好的。他们不但按着李逍的标准挑那些贫民奴隶,挑那些身强体壮的,而且还要挑那些胆大勇敢的。
说直白点就是挑那些好勇斗狠桀骜不驯的,用这些家伙的话说,既然是招兵,不管是招府兵还是乡勇,那就得是能战的。
若是招一群老实巴交,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家伙,有屁用。这样的人,往往真正上了战场,连第一轮都守不住。
那些有血性的家伙,往往才是真正有爆发力的。
虽然这样的人大多是些刺头,可他们自认为不怕。再硬的刺头,还刺的过他们?
他们这些佣兵,哪个不曾是亡命?
游侠儿、刀客、响马、绿林、水贼,甚至是杀人逃犯,可没几个好相与的。再刺头,他们也有把握能驯的服服贴贴。
赵持满被李逍授予了一个衙内都知兵马使的职务,这不是大唐的正式官职。这个职务是李逍拿来用的,实际上历史上要到中晚唐后才有这个职务,这是后来唐朝藩镇割据时代,那些节帅们的心腹大将位置,负责统管衙兵。
这三千兵马,正式名义就是武珍州乡勇。
乡勇算是地方土团民兵,不是正式的府兵。
因此李逍管起来很方便,没那么多烦琐的手续。
他这个刺史,自然是这支乡勇的总指挥,而他又让赵持满做衙前都知兵马使实际负责统领。
下分三个营,每营一千人,营设一个兵马使。营下设团,二百人一团,百人一旅。团设指挥使,旅设都头,队设队正,伙设伙长。
这套指挥体系没采用府兵军制,实是为避免一些麻烦之事,毕竟这三千人只是乡勇而已。
从衙前都知兵马使到都头、队正,可都是由佣兵担任的,没有一个是官身,当然就不好用府兵官职了。
刘俊觉得李逍搞这些乡勇有些多余,百济人本就不能相信,还又不给武器只给根棒子,那这群棒子军搞起来又有何用?
虽然他也劝过李逍,可李逍打定主意的事情他是劝不了的。
李逍当然也知道现在苏薛的兵就在不远处,但以后随着战线前推,薛苏二将的兵会离他越来越远,武珍州也会彻底成为大后方。
到时这里就会形成一个武力空虚区,若没有点自己的武装,那他李逍这个刺史就真的会很难当的。
“经略,有信到。”
一名卫兵过来禀报。
“哪的信?”
“有两封信,一封是自带方州剧烈州送来的,是薛都督给你的信。还有一封是自耽罗岛送来的,来自长安的。”
“先看薛帅的信。”李逍道。
薛仁贵的信倒是简单,主要是说李逍胆子很大,居然趁他和苏烈不在的时候,就私自做主把他们东征水师的战利品给卖光了。当然,这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其实薛仁贵对李逍的行为很赞赏。
毕竟卖了二十多万贯,太过出人意料,大大的惊喜。而且不光是卖了钱,李逍还给他们弄来了大批前线紧缺的粮草药品布匹等。薛仁贵说他暂时不会回武珍州,要督促金春秋补给粮草,提供士兵,准备在冬季到来前,发起一场新的秋季攻势。
武珍州这边,就全权交给李逍这个新任刺史负责了,甚至耽罗岛那边,也要李逍这个经略使负责。
看完后李逍笑了笑,没惹薛苏二帅生气就好。
“把长安送来的信给我。”
李逍拆开长安来的信,却是太师长孙无忌给他的信。信里,长孙无忌告诉了他长安城最新的动向,比如皇帝已经和宰相们议好,要调他回长安任太府寺少卿,到时还要让他督造大明宫。
据说旨意都已经拟好了,不日就会送来武珍州城。
合上信,李逍陷入了沉默。自己还刚在这里打开点局面,怎么这李治又这么折腾呢。
自己难道真的又要返回长安?
1...126127128129130...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