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虽然说粮贱伤农,但安东道今年粮食种的多,粮食产量也高,兼之有官府负责监督粮食收购,没有压称等什么,更是现卖现结钱款,倒也让安东的百姓们个个开开心心。
“这么多粮食,可以打一场大仗了。”帅府长史刘仁轨看着各州县报上来的粮食数字,满意的点头。
“暂时不会有什么大仗打的。”李逍看着报告脸上也是喜色,虽然今年的丰收早就已经有过预估,但真的报上来后,还是让人惊叹的。秋收居然远超过夏收,全因今年安东道的玉米大量种植,这些玉米并没有占用原本的稻田,而是用往年不能种水稻的坡地山地种植的玉米,使得总产量大大增加了许多。
“如今兵精粮足,要不直接打到新罗王城去?”刘仁轨问。
今年夏收过后,安东道准备出兵新罗,讨伐弑君的金法敏。结果朝廷都已经许可,还册封了金仁问为新罗王,削夺了金法敏的官爵,李逍也点兵准备出征。
可就在这时,高句丽人却派兵护送着百济王子扶余丰南下,陈兵边境,虽然还未立即入侵安东道,可架式却摆出来了。
高句丽人明显是想趁大唐与新罗人开打之后,来个混水摸鱼。
李逍不得不又调整计划,加强北边防御,暂停出兵新罗。而新罗王金法敏见大唐如此强硬态度,也不得不赶紧向大唐上表请罪,同时还派出了自己的嫡长子往长安为质,又派了自己的次子到安东帅府为质。
另一面,金法敏也向朝廷进贡了许多钱财,给安东道也送了许多粮草,这样一来,朝廷顾忌高句丽人,于是便又只好临时改旨,把到了半路的金仁问改封为临海郡公,授辅国大将军上柱国加左威卫大将军,又把他召回长安了。
恢复金法敏官爵,令新罗出兵四万到安东道北境协防高句丽人。
金法敏很配合,又是送粮草又是出兵,好不容易才算是躲过了这一劫,反倒是高句丽人十分失望,本以为大唐和新罗打了起来,结果他一出兵,两家和好了。
高句丽人进退不得,也不敢再南下了,于是在南边划了一片地方,赐给扶余丰做他的流亡朝廷所在,一面到处招集新罗逃亡之人。
夏天时,最终谁都没打起来。
李逍没能出兵进入新罗,也最终没跟高句丽人打起来。
他想打新罗,可朝廷不允许。
而高句丽人,李逍却不愿意这个时候打,毕竟高句丽不是新罗人,还是很硬很难啃的。
时间拖到秋收之后,李逍手里实力可是大涨。
经过半年的加紧训练,他手里的那两万府兵、六万乡勇如今训练更熟练,装备也更精良,另外又得了新罗四万人马的协助,兼之如今府库充足,粮草足备。
又正好是秋收过后,天气凉爽,兼之府兵和乡勇们也忙完了田里的事情,正好有了空闲。
不过往哪打依然是个问题。
李逍还是想先新罗再高句丽,但朝廷的意思则很明显,暂时还是不要再用新罗用兵了,毕竟朝廷已经正式承诺了金法敏,这个时候也不好出尔反尔的。
“要我说啊,还是应当先打新罗,高句丽是明面之敌,可这新罗人却是暗里的敌人,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捅刀子,但早晚肯定会捅,且一定会是在我们最危急的时候。”赵持满表达自己的态度,他向来跟李逍态度一样,不相信新罗人。
之前新罗人被大唐的强硬姿态吓了一跳,加子刚用宫变的手段夺了王位,内部也还没安稳,不得不向大唐服软。可现在估计他已经掌握了新罗朝廷的大权,只怕这些人早晚还是不安份的。
“最近倭人有何动态?”李逍突然问。
“还是那样,在年初倭军渡海攻入新罗之后,连破了二十余城,后来新罗人调兵回击,打来打去,也就陷入了僵持状态。新罗人没能把倭人赶下大海,倭人也没能再更进一步。”
“倭军这半年来不断运兵北上,加固占领的沿海诸城,甚至还移了不少倭民过来分田授地,一副来了就不肯走的样子。新罗人前段时间内乱,也是自顾不暇,几个月来倒是难得的一片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赵持满嘲笑着道。
新罗人在他眼里太无用了,愣是让几万倭军打进来后,就落地生根了。
“新罗是我大唐的藩属国,我大唐岂能容忍倭人入侵我大唐的藩属?本帅以为,我安东道当发兵驱赶倭寇。”
刘仁轨一时没听明白,“大帅,咱们跟这新罗也是面和心不和,这个时候还反倒要去帮他?”
王方翼哈哈笑了几声,“刘长史错会意了,大帅的意思可不是帮新罗人,咱们这是打着帮新罗人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出兵新罗啊。”
“啊?”
“还不明白?咱们借这理由出兵新罗,到时灭了倭贼,顺势就可以也来个占地不走了,这岂不也是异曲同工之妙,一样能答到我们要的效果?”
这下刘仁轨明白了,对啊,把倭人灭了,把他们占据新罗人的地盘夺过来,到时由唐军占着,这就是相当于一把捅在新罗人腚眼的尖刀了,他们今后还敢不老实?
只要有半点异动,到时这把尖刀就能一刀捅进去,让新罗人要死要活。就算现在顾忌着脸面,暂时不明着跟新罗人翻脸,可有了这支兵马在,那么安东道以后也能放心的出兵北上攻打高句丽人了。
“大帅妙计!高!”
“哈哈哈!”诸将一阵大笑。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409章 楼船斗舰
显庆元年,秋。
大唐在新罗之地设立鸡林州大都督府,以新罗王金法敏为鸡林州大都督,授左卫大将军,正式将新罗纳入了大唐的羁縻统治体系。
而就在此前,皇帝还任命了安东道副大都护、熊津州都督李逍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
虽然当时的授任背景是唐发兵讨伐新罗之际,此后战争化解,可朝廷实际上却并没有撤回李逍鸡林道行军大总管的任命。
也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有意的。
鸡林州,鸡林道,大都督、大总管,看似差不多,可实际上差别还是千差地别的。
鸡林州这是行政区划,大都督就是最高行政长官,而鸡林道,却是战时临时设立的战区,大总管,那就是战区总司令。
这么一来,新罗原本做为大唐的属国,现在则实际成了一个自治省,新罗王也就变成了一个自治高官。而李逍,以安东高官兼代高官的身份,出任了新罗战区的总司令。
弯弯绕,很绕。
但做为在安东道拥有全部行政民事军事财务人事等各方面完整大权的最高长官,李逍一道动员令下达,整个安东五都督府十六州一百八十县便全面动员了起来。
李逍从整个安东道两万府兵、六万乡勇、两万新罗兵中抽调了五千唐军、一万乡勇加上一万新罗兵,组成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征倭军。
泗沘城下游的白江口处白江港,三百余艘大小战舰、运输船已经陆续集结。
三千名水师士兵,兼两千名临时征召的水手役夫负责此次的士兵和粮草运输,实际上这次唐军是三万的总兵力。
大唐军制,凡出征由大将统兵,则一军至少二万。若将军,则至少一军一万两千五。
李逍统兵三万,堪称是一次大规模的做战了。但为了避免朝廷那边又出意外,这次李逍很大胆的先斩后奏。
他一边调兵出动一面给朝廷上奏,但只称自己调兵五千以支援新罗讨伐倭军,他没有把三千水师算进战斗部队,他可以回头称这些水师只是运送兵员的。
役夫当然更不会算进去,他们兵都不是。
至于一万乡勇,那也不算兵啊,新罗人,那都不是李逍手下的兵。
于是满满三万兵员,李逍硬是奏称只调动了五千兵。而且只是说去救援新罗,并没有提出自己的真正计划。
从各州城卫堡抽调来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汇聚而来。
白江港里更是早就已经囤满了战争所需的粮草器械。
一年多的时间,如今的安东道兵马确实是兵精粮足,器械精良。
驻安东的两万府军,现在的装备跟中原的府兵一模一样,弓弩装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二,横刀的装备达到了百分之百,长矛装备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另外骑兵数量也达到了四成,骡马数量也很惊人,每伙十个府兵,拥有六匹骡马或驴,不少条件不错的府兵甚至有自己的代步之马。
这些马骡都还只是属于运输的,不算在战马之内。所以队级以上军官,更是人人配备了坐骑。
安东唐军府兵已经成为一支拥有强大机动力量的精锐,更别提拥有许多如绞床弩、车床弩、投石车之类重型武器,水师也拥有拍杆、床弩等重器。
就连安东乡勇,现在也是横刀装备百分之五十,长矛装备百分之百,弓装备百分之三十,弩装备百分之十。
安东现在还有总数六千的骑兵,六千的水师。
要人有人,有钱有钱,有粮草有粮草,要装备有装备,士气也好,天气也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如此好的时机,李逍岂有不出兵的道理。
不但兵精粮足,这次李逍还特意调集了数员猛将。
他为主帅,李谨行为副,刘仁轨为长史、王方翼为司马、赵持满为衙前,又有薛楚玉、程伯献、秦雄、刘俊各统前后左右一厢。
秋收过后,府兵乡勇们时间充裕,响应征召很积极。何况李逍早颁下了很诱人的赏格,每斩杀一名倭军,就赏田十亩。
这可是最简单最粗暴的赏格了,一个首级十亩田,这对于安东的府兵来说也很有诱惑,更别说对那些乡勇们来说了。
上次百济复国叛乱时,唐军颁下过这样的赏格,后来李逍也是完全兑现了的。有这前例在,士兵们都不会怀疑。
另外打仗还会有各种军功,比如集体功、跳荡功、先锋功等等,一场大战下来,只要打赢了,又没死残,那谁都能捞到不少好处。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立功授勋授官呢。
短短半个月时间,三万人马就已经全部汇聚完毕,李逍点将阅兵,然后犒赏三军,杀猪宰羊犒赏了将士们一顿之后,全军出发。
三万将士乘坐着三百余艘大小船只从白江港出发,沿海岸南下。
“大帅,我安东水师舰队可威武否?”
衙前都知兵马使兼水师兵马使赵持满指着那支水师向李逍邀功。
“不错,很威武。”
这支水师这次几乎全部前来,除了运粮船和运兵船外,水师还有一支实力极强的战斗舰队。
以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海鹘六种大小舰船组成,这六种战船大小不同,功能也各有分属。
比如楼船,就是如楼一般高大的船只。早在隋朝时,就建有巨大的楼船,甚至在汉代时就已经有楼船将军了。
大的楼船,船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
这种楼船体形庞大,作战功能极强,类似于海军时代的战列舰,能够对敌船攻击。
赵持满的舰队里现在有四艘楼船,皆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汗,状如城堡。
这就是海上的战斗城堡,可远攻也可近战,尤其是装载的兵员还多。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高大,怕风浪。但在近海做战,却是威力无匹。
赵持满的四艘楼船,就是他舰队的看家法宝,这次全部带来了。
斗舰和走舸也是攻击舰,不过体形较小,装载的士兵也较少,可却也有速度快的优势,一般来说,斗舰是楼船的护卫艇,而走舸则是快攻艇。
另外还有游艇和海鹘,这两种就是小号船,游艇以巡逻护卫为主,海鹘以通讯联络为主。
还有一种艨艟则以生牛皮蒙船覆背,相当于一艘防御的如乌龟一样的船,敌不得近,矢不能攻,这种船不大,但十分迅速。在那牛皮蒙住的船舱两侧,开有弩窗矛穴,可以趁敌不及,迅速突袭接近,还能用于侦察敌情。
拥有这样一支舰队,赵持满觉得其实有他带着水师过去就能杀倭人一个落花流水了。
“我们的目标是金城,并不只是倭人。”李逍笑着对他道。
金城,新罗王国的都城,如今是大唐鸡林州都督府的首府驻地。李逍打算把他的鸡林道行军大总管府,也设到那去。
逍遥小地主 第410章 越城
舰队航行海上。
镇海号是水师最大的一条楼船,拥有五层楼,站在最上层的甲板上,能够享受到极好的视野。
“你知道朝廷为何把新罗设为鸡林州吗?”
“不清楚。”赵持满摇头,“难道你知道?”
“当然。”李逍笑着道,“鸡林其实是新罗曾经用过的国名,新罗以前还用过斯罗为国名。要说起新罗的由来历史,倒也很有趣的。”
据说新罗最初只是辰韩的十二个部落之一,共有六个村庄和六个家族。而传说有个叫朴赫世居西干的男子,是从天上飞来的白马生下的蛋中出生的。这个赫居世居西干十三岁的时候,这六个家族全都推举他为国王,后来也称他为新罗朴姓的祖先。
“六个村庄六个家族?推举他就成了国王?就有了新罗国?”赵持满一脸懵逼,这是什么国啊,这也太大了点吧,六个村庄的国?六个家族推举,这推举的是村长吧?
不,公正点说可能是个里长。
反正大唐一个里长肯定不止管六个村的。
“当然,那其实只是个传说,在那个时候肯定不能算是真正的新罗国的。事实上,直到我中原北魏时期,他们才始定国号为新罗,之前曾用过鸡林、斯罗等国号,更早就相当于部落联盟了。”
真正的新罗国历史也才那么一百多年而已,但新罗人却非要把自己的历史从村长时代算起,算了个七百来年的历史,目的就是要显得比高句丽和百济国的历史都长。
因此到现任的国王金法敏时,已经算是第三十代国王了。
“这新罗人挺好玩的,居然说自己的始祖是天马下的蛋所生的。他娘的,马还会下蛋?难道就因为这马会飞,所以也就跟鸟一样改成下蛋了?”赵持满吐槽道。
“哈哈哈,何止是马蛋生的,还有个金盒里出来的呢。”
据说在那位马蛋出生的人物之后没多少年,新罗国第四代君主,又或者称为徐罗伐君主脱解尼师今有天听到有公鸡的鸣叫从王宫西部的树林里传出,于是派臣子前去看个究竟。
臣子在林中发现一个挂在树上的金盒子,还有一只公鸡在金盒子下不停的鸣叫。
君主令人将金盒取下,打开盒子后,竟然发现盒子中有一个男婴。于是他把这个男孩收养,由于男孩来自金盒,于是被定为金姓。后来这个男孩就成了新罗金姓始祖,那发现这个盒子的树林也就被称为鸡林。
后来有段时间,鸡林也成为新罗的别称。
笑过之后,赵持满再次问起李逍的作战计划。
“我还是建议一路打过去,倭人现在已经深入腹地,一路攻往新罗都城金城,我们正好可以展开**战术,从背后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他道。
“不,如果一步步打过去,那太慢了,而且也难以达到我们真正的目标。真这样打,那就可能陷入这场泥潭之中,替新罗人做嫁衣了。”李逍摇头说道,据目前的情报来看,倭人如今是大举入侵新罗,前后已经分四批次入侵新罗,总数达到十万之众。
第一批是由朴市田来津所率领的五千众,这个人是倭国圣德太子时期重臣秦河胜之子,国内也是小有名气。
第二批由阿昙比逻夫率领,计舰船三百七十艘,兵力三万七千余人。
第三批倭军的规模最大,由上毛野君稚子、阿倍比罗夫率领的四万七千人,尤其这个阿倍比罗夫出自名门阿倍氏,出兵前一直过着戎马生活,征讨虾夷长达数年,战争经验丰富。
第四批倭军是由庐原君臣率领的一万人。
这还没算是之前护送百济王子去百济的狭井槟榔的五千倭军。
此时光在新罗的倭军就多达十万之巨。
这些倭军将领大都出身于大和朝廷的贵族,士兵来源更是遍及列岛各地,对倭人来说,这就是一场全国总动员的入侵之战。
哪怕之前倭王亲征前半路死了,新任的倭王也没有更改过计划。
如果李逍一路打过去,那就会成为一场正面硬战,甚至打成僵持战。到时反可能成为与倭作战的主力,让新罗人在一边坐山观虎斗。
看着茫茫大海,李逍道,“如今新罗南部沿海诸城,几乎尽落入倭国之手,倭人已经占据了新罗大小三十余城,直接进逼庆州的都城金城。我的计划是我们越城而过,经过南部沿岸的时候并不上岸作战,只留下随军来的一万新罗军,让他们牵制下倭军。”
“然后我们自己的两万人越过南部沿岸,直接绕海岸航行,最后抵达到庆州金城东面出海口迎日湾港,在那里驶入兄山江,溯江而上,直抵金城城下。”
“我们必须抢在倭人之前进入金城!”
赵持满问,“那一万新罗人放在哪?”
“我们到时就在釜山港暂停,把这一万人放下去,让他们去围金海城。”
金海城是倭军的一个重要据点,但因为紧邻海峡,此时驻扎的倭军不多,也就不到五千倭军。
以一万新罗人围攻五千倭军,虽然数量是优势,但周边都是倭军,新罗人肯定占不了便宜,可李逍也没指望他们能击败倭人,能起到牵制下的作用就行了。
“这一万新罗军估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总得有人牺牲的。”李逍面无表情道。
赵持满于是不再说话了,战争总要死人的。这是场在新罗开打的战争,那么死新罗人总比死大唐人更好。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些新罗人很快被倭军歼灭,又或者我们并不能顺利的进入金城,则我们将面临一个很大的麻烦,到时我们这两万人马的后继粮草怎么办?我们随军携带的粮草可不算多!”行军司马王方翼走过来说道。
“目前新罗的东海岸地区,还是在坚守着的,倭人被拦在庆州南面,更无法在东海岸登陆。而我们如今说来也是新罗人的援军,他们没理由拦着我们去金城,更没理由不给我们补给粮草,难道不是吗?”李道说出早思虑过的答案。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411章 大决战
十二月十九。
迎日湾边,唐人港。
李逍在袅袅的烟雾中沉思。
敲门声传来,张葱在门外低声禀报,“大帅,赵衙前派人传回消息,倭人第四批舰队也将抵达。”
“已经到了吗,看来决战就要开始了。”
此时已是腊月寒冬,半岛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逍在秋后打着伐倭援新罗的旗号,先斩后奏,直接率兵三万出白江港。
在新罗南的釜山放下了一万新罗兵,突袭倭人控制的金海城,吸引了不少倭人注意力,然后李逍率两万兵越过南部沿岸,直接绕到了新罗东海岸,在王都金城的东面港口驶入了兄山江。
新罗人对打着救援新罗旗号前来的唐军十分欢迎,李逍没有遇到半点抵抗,就沿着兄山江一路逆流而上,直接抵达了王都金城之下。
金法敏一面派人犒赏唐军,一面要求唐军在城外江边驻扎。
然后就在当天晚上,金城却有亲唐的贵族官员们打开了王都城门,迎接早就已经暗暗潜至城下的唐军入城。
一夜过后,唐军控制住了新罗城。
李逍拥立了金仁问之子金政文为新的鸡林道大都督,摄新罗王位,金城混乱平息。
有李逍两万唐军的背后支持,金政文的傀儡朝廷倒是迅速的控制了朝堂。
在此之后,李逍便开始在金城东面几百里的儿兄江口迎日湾全力备战,准备迎接倭军的来犯。
只有击败了倭军,唐军才算是真正的把新罗给控制住了,否则就有可能是为倭人做了嫁衣裳。
如今,临近年关。
李逍兵分两路,五千唐军加五千乡勇驻守在金城。另外一万人则驻守在迎日湾,还有一万新罗军协防。
赵持满的水师总计三百余艘船,但还有一百余艘留在金城,在迎日湾的只有一百八十余艘,水陆军力两万。
而倭军在陆上打不通攻往金城的通道后,也顺着李逍的海上路线而来,他们连续四批兵马会后之后,已经有总计一千余艘船,军力五万人。
相比起李逍水师的楼船、斗舰等不少大战船,倭人的战船小的可怜,通常都只有艨艟和游艇的大小,甚至有不少是海鹘船那船大的小船只。
为了这场战争,李逍已经等待了许久,也谋划了许久。
迎日湾,兄山江口,这是李逍特意挑选好的战场。
背倚金城,依江傍海,可攻可守。
特别是在海湾做战,风浪小,水面宽,适合唐军的大战船舰队,比起在狭窄的内河里做战,能够有效的避免被倭军的小船袭击不利躲避的局面。
“召集诸将,准备议事。”李逍起身。
张葱领命去了。
片刻之后,诸将就都已经赶到李逍的厅内。
城堡军议厅中,李逍凝视着面前古朴的皇帝御赐横刀,“诸位,决战终于要开始了,倭人四批舰队都已经到齐,如今在我们不远的海边集结了大小战船千余艘,兵马五万余,其数量,是我们的两倍有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