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后来被东家看中,娶了东家的女儿,老东家去世前,分给了他一笔钱财。新的东家是老东家的儿子,新东家没留他继续在商行里干,给了他点钱,让他回乡去了。
老刘回到蓝溪,卖田置地,最初时也才百来亩地,经营了小三十年,到如今也成了家有良田千亩,城中商铺几间的大富人。
但这人吧,都说如今的家业是牙缝里一点点抠出来的。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连自家的院子都还是挖的窑洞,连点砖石都没砌。每年农忙之间,更是带着全家老少一起下地干活,就为少请几个短工。
这样的人,今天居然送出了一头牛,哪怕是小牛,也起码得值个上千钱了,这不得是割肉啊。
“这刘大脑袋什么时候干过吃亏的事啊,这李三郎回来,这么短时间就让家里红火起来了,以后肯定还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活火样呢。李家现在就三郎一个男丁,家里其它的便只有一个妹子了,那也是一母同出的胞妹,听说关系极好的。”
有人立即道,“莫不是刘大脑袋想打人家妹子主意?”
“可不是,刘大脑袋挣了这么大的家业,但偏偏就是子嗣不旺,前后啊也生过好几个儿子,偏偏啊都早夭了,现在家里儿子一个没有,就一个孙子,还天生身骨弱,论年纪,好像也快十五了。”
“那刘大脑袋估计是想为他那病孙子跟李逍妹子求亲了,两家若是联姻,倒也算是门当户对啊。”
“李家那是百多年的传承,老刘家顶多算暴发户,哪里门当户对了。要说门户相当,我觉得我们家倒和李家差不多。”有一个地主也觉得现在李家火了,若是自家能跟李家结亲,还真是不错。
“那你今天送的礼可就不够了,才送两只鸭子这哪够啊,赶紧回去牵头大牛来吧。”
“哈哈哈。”
大家哄笑。
厅堂里,李逍迎来送往。
来者都是客,而且都是左右邻居,乡里乡亲。哪怕大家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既然人来了,还带着礼物,就得笑着相迎招待。以后就在这个地方生活,肯定接触的机会多,打好点关系,也是有必要。
不过让李逍不太高兴的是好多人过来,都还带着个年轻人来,三句话过后,就开始拐弯抹角的夸赞自家的孩子如何的优秀来,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想要跟李家结亲的意思。
三娘今年十三岁,这个年纪其实还很小,但对唐人来说,也不算小了。唐人视女子成年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只要来了天葵,也就是来了大姨妈,那就算是一个成年女人了,因为来大姨妈也就意味着女人有了怀孕生子的能力。
能生孩子了,当然就是成年女人了,自然也就可以成亲了。
李逍舍不得妹子这么早嫁,才十三呢,又吃了这几年苦,他现在宠着还来不及,哪愿意早早嫁出去,更别说,那些有意提亲的都是什么人家什么人啊。
全是些乡下没长成的孩子,十五六岁的年纪,自己还是个大孩子呢,把三娘嫁给他们,李逍能放心吗?
“舍妹实在还太小,这几年吃了不少苦,也缺失了管教,我如今回来了,肯定要好好教她,让她成为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好女子。起码再过三年吧,那时舍妹十六,方会为其择人。”
李逍对坐在对面的刘大地主客气的说道,刘大地主的脑袋很大,六十出头了,但身材结实魁梧,满面红光的。不过他带来的孙子,却跟豆芽菜似的,弱不经风,这样的孩子李逍当然看不上。
“那头牛实在太贵重了,请恕侄儿不敢收,还请一会刘叔带回去。”李逍道。在乡下,一头牛做礼物确实有些贵重。
刘大脑袋听出李逍的拒绝之意,倒也没恼,很是大方的一挥手,“是我想差了,我家辉祖啊打小身子骨弱了些,又没见过什么世面,三郎看不上也正常。不过不成也没关系,咱们都是乡亲,以后也还要多走动走动。你也知道老叔我除了家里的田地,还经营了一个牛马行,贩卖些牛马驴骡的赚点补贴家用,一头小牛算不得什么。”
“三郎现在重振家业,如今也是田地快上千亩,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若是以后家里有打算添点牛马什么的,直接来找老叔,老叔肯定给你个优惠。”
“多谢老叔,说到这事,我还真有些意动。若是能添上几头牛,确实挺不错的,回头我到老叔家店里去看看。”
“好,没问题。”
刘大脑袋很痛快,不等李逍奉茶送客,便自己起了身。
“三郎啊,叔也就不多打扰你了,你这客人还很多。不过叔刚才听说你家院里如今还办了个家学,有专门的先生,还有三十来个学生,叔听了很惊讶啊。年青人,有魄力,老叔这辈子也就是吃了不识字的苦啊,以前我很早就送我家辉祖去读书,是在他舅爷那边附边,这孩子老实总受人欺负,读来读去也读不出名堂来,我看你家这学堂挺好的,离家也近,老叔有个不情不请,不知道三郎能不能让我家辉祖到你家学堂附个学呢?”
“先生的束修,还有附学的学费这些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小气。要是三郎愿意,每年一百斤腊肉干鱼做先生的束修,我还出一头小牛做附学学费,如何?”
李逍意外,没想到老刘居然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来。
想让家中子弟来附学,这是第一个提出这样要求的,也并不过份。
毕竟,乡下地主,能够有能力自己办一个私塾家学的并没几个。许多地主,都是送自家的子弟去那些有族学的亲戚家附学。
附学也是要交点钱的,主要还是得看人家情面。
老刘以前让孙子在妻子娘家的族学里附学,远在长安读书,那个族学本来还可以,但孙子却在那里挺受欺负。长安城里的亲戚子弟瞧不起乡下的小地主亲戚,这也很寻常。
李家的学堂如今有三十来个孩子,说来人也很多了。好在学堂里有杨大眼这个专职先生,赵先生、李逍有时也可以兼职客串一下,倒没有管教不过来的情况。
“辉祖今年十五岁了吧,在长安附学几年,读过哪些书?”李逍问。
刘辉祖有些腼腆,低声回答,在长安陆陆续续也读了五年书了,不过每年都没读多久,经常借身子不适回乡下躲避。书读的其实也不多,主要还是那族学风气不太好,本就是群商贾子弟,又缺少管教。说是读书,倒不过是他们家约束下年幼子弟教些规矩的地方。
刘辉祖读了五年,也就粗通千字文这本蒙书,其它的儒家九经还没怎么入门呢。
“刘叔真要想让辉祖来这附学倒也可以,只不过若是来读书可就得遵照我这里的规矩,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绝不可能的,也别想着总是回家,食宿都在我这,也别嫌吃的差睡的不好,课业会有老师严厉督促,甚至平时还会有锻炼身体的课程,德智体美要全面培育,若是吃不了这苦,还是不要来的好。”
刘大脑袋一听,笑道,“我就喜欢这样严格的,读书总得吃苦的,哪里不吃苦呢,当年我做学徒伙计时吃的苦更多。三郎你这样一说,我现在是越发决定要送这孩子来这附学了。”
“今天我就把辉祖留下了,明天我亲自送束修和学费来。一百斤腊肉干鱼和一头小牛,说定了。”
李逍为刘大脑袋的急性子而笑,“老师何不先问过辉祖自己的想法,再说,就算来附学,我们也不可能收这么多的束修和学费的。”
“要的要的,这个是不能少的,你们家办学堂也是要花钱的,都不容易。”





逍遥小地主 第62章 十条腊肉
急性子的老刘当天就拍板,孙子刘辉祖以后就在李家学堂附学。刘辉祖真跟个孙子一样,连句话都没敢吭就被老刘代表了。
他直接就把孙子留在了李家大院,自个儿回去了。李逍送到门口,老刘爽朗的大声道,“别送了,我明天再来,到时把束修和学费都送来。一百斤腊肉鱼干做先生的束修,一头小牛做附学的学费,也别再推辞了,再推就是看不起你老刘叔。”
他带来的那头小牛也留下了,他说是初次见面的礼物,这头牛不算学费。
“老叔家其它的没,就是这牛啊羊啊不少。”
这话让院里许多其它来做客的地主们听了,都想吐血。这刘大脑袋今天脑袋坏了,怎么说话这么豪气冲天的。
还什么牛啊羊啊不少,平时只怕让他送个牛毛都不愿意。
“老刘想让他那宝贝孙子来这里附学?”
“李家的学堂真有那么好?”
“不是说都是给那些泥腿子佃户孩子们识字的地方吗?这样的地方真能读出什么名堂来?”
有人摇头,“老刘最精了,既然他都舍得这么出血也要送孩子来读书,看来这学堂还真不简单,估计这老刘早就打听好了呢。”
有人则在想,既然连精明的跟狐狸一样的老刘都要送孙子来读书,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呢。
“一百斤腊肉鱼干做束修,一头小牛做学费,这也太贵了些吧?”有人舍不得,觉得肉痛。
谁都知道有机会的话,应当让孩子读点书,莫做那睁眼瞎,不求将来考科举,可总得识几个字吧。
可县里州里的官学名额有限,不是那么好进的,而一般的私塾又少,难过去。要是李家的学堂可以来读,倒不错,可这学费也太贵了些。
有人心动,过来问李逍附学的事情。
这年头读书,一般不交学费,给老师的叫束修,一般就是十条腊肉。
这个是在孔子时就实行的礼节,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
这个既算是礼物,也算是学费。
不过一般的私塾,老师并不是从学生那里收学费,而是由宗族或一些办学的大户人家负责给老师的薪水,束修只是另外的礼节。
可一般人家,哪怕不用合资给学费,但十条腊肉也是拿不出来的,更别提说读书还得要纸墨笔砚的开支,而这个开支更大。
“李家的学堂是家学,提供李家族人和李家亲朋子弟读书的机会,若是诸位同乡也有意让子弟来附学,都是乡党,李逍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不过若是大家有意,那么确实需要交点学费,老师的束修也得给的,这是礼节。”
“学堂实行寄宿住,食宿都在学堂,管理严格,教学严厉。大家若是能够接受,可以送子弟前来,束修是每年十条腊肉,学费是一年五石米。另外文具费用另算。”
既然大家有这个附学意愿,李逍觉得也不需要拒绝,反正李家等于有好几个老师,多教几个孩子也是没有问题的,多收几个自费学生,还能够弥补下学堂的开支费用呢。
至于他定的这个学费标准,他觉得不算贵,一年五石米,但包学生的食宿。学生年纪虽小,但正是能吃的年纪,一天一升米,一月都得三斗了。何况吃菜也得要钱呢,李逍只收五石米一年倒不为过。
这个负担,地主家一般也是负担的起的。
十条腊肉则是老规矩了,哪都差不多是这样的,这是给先生的礼物。
大家一听,这个附学的学费倒是不算太贵,一年十条腊肉加五石米,比起刚才老刘说的似乎要少许多。
“让孩子来这附学,我派人每天来接送回家不行吗?”有人心疼自家孩子,年纪较小,若是在这里吃住读书,估计挺辛苦。
“读书就是吃苦,若是一点苦都吃不了,如何自立呢,又如何成才。学堂是封闭是教学,每十天休一天,可以回家。其它时间必须吃住在学堂,而且每天吃饭睡觉学习的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除了读书外,他们还得做些能力所及的卫生,还得参加锻炼身体,可以说他们会很辛苦,但这辛苦会锻炼人,让他们成才。各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将来成才,希望他们更优秀,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挥霍什么都不懂的败家子,对吧?”
丑话得说在前头,不能现在大家送孩子来,等过几天又怕孩子吃苦。
要是不拿出规矩来,怎么管教他们,学校还怎么能有好风气。
不管是地主家的崽子,还是佃户家的孩子,都得一视同仁的教,一样的让他们吃苦。
这就得跟那些西方的教会学校一样,规矩严格,好好打磨他们。
哪怕李逍收这些学生本意是要赚点学费,平衡下学堂的开支,但也得为他们负责,得教好他们来。
“我回考虑一下。”
“跟孩子的父亲商量一下。”
有人开始犹豫起来,家里的孩子平时宠的很,哪里舍得这样吃苦啊。可这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大家犹豫。
李逍完全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意挨的态度。你们愿意,就送人来,送人来,就表示你们接受我们的办学方针,以后就得听我们的。
不愿意,那也没关系,反正我这学堂现在也教不了太多学生。
李逍的学堂规矩一出来,倒确实是在地主们之间刮了一股旋风。
大家都料不到,李家的家学规矩还这么多,这么严格。听起来,倒跟进了军营一样的严格了。
刘大脑袋听了却只是哈哈一笑,第二天就带着几个佃户拉着一车的腊肉干鱼,还牵了一头牛来了。
李逍同意收下刘辉祖在学堂附学,但还是声明束修和学费不会多收。
刘大脑袋也不肯把多的带回去,最后刘大脑袋聪明的一拍脑袋,表示束修送十条腊肉,五石米做学费,而那头小牛和多余的几十斤腊肉,则算是他捐赠给学堂的,算是赠送不是学费。
李逍这回笑着收下了,“这些钱财我会如数记下,回头让人在学堂前勒个碑,把这些如实记录在上面。这些钱财还会做个账本,全部用于学校的开支,且每笔开支都会记录在账上,并且公示于众。”
“嗯,三郎大气,很好,我再捐五石米。”刘大脑袋这次特别的大方豪爽。
“我明天就让人刻碑!”百度一下“逍遥小地主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逍遥小地主 第63章 程咬金
有老刘带头,接下来几天,陆续有不少蓝溪的地主送儿孙来附学。多是些小地主,家里百来亩地的地主,其实也不算多有钱,农忙的时候甚至还得自家下地干活。
但是有机会让儿孙们读书开眼,却还是很大方的。十条腊肉,五石米,甚至还得花钱置办文具,可都不含糊的掏钱了。
杨大眼这几天非常高兴,自费生送的束修腊肉,都堆满了他的房间了。一个学生十条腊肉,每条起码得个两斤,他已经收了不下二十个自费学生,腊肉就收了二百来条。
连带着李家大院的伙食都改善了好多,天天有腊肉吃。
收进来的学生,李逍没有给他们单独分班,而是和之前佃户孩子们一起安排了一起统一摸底考试,按照底子分成了甲乙两个班,一个是有些底子的,多少认识点字,会写点。一个则是毫无基础,一点底子都没。
这样分班,让每班二十来人,既好管理,同时也让同班学生进度一致。
学生住的是通铺,条件艰苦些,好在给他们盘了火炕,倒也不冷,所有人一视同仁,没有谁享受什么特殊待遇,哪怕爷爷给学校捐了一头牛、五石米和一百斤腊肉的刘辉祖,也一样得老老实实的睡大通铺。
一班学生二十几人睡一个房间,沿墙壁两排通铺,下面垫的是干稻草,每人一副被褥。
每天按时起床,到点吹灯睡觉。
早上起来洗漱过后,先到外面跑上五里,然后做个队列早操。这个早间锻炼都是由李逍亲自主抓,还有郭大彪带队,学生们敢偷懒,他大嗓门一吼,那大眼珠子一瞪,立即能把人吓住。
晨练过后,学生们吃早餐。
早餐吃的还算可以,每人两个黄面窝窝头,一碗小米粥,另外还有一份菜汤。那些有钱的地主子弟,在这里可以享受一点特殊待遇,他们只要另外交钱,就可以提前预订白面馒头,或者是汤饼,或者加两鸡蛋。
这一点上,李逍倒是比较放开,反正他们家有条件,吃好点也没关系。只是要吃好,就得另外加伙食费。
而学校提供的标准餐,是免费的。
午餐和晚餐则稍好些,午餐主食是面条和窝头,晚餐是面条和菜。伙食由老何负责,做的饭菜味道一般,但绝对能吃饱。
学生没吃饱,可以再要求添加,只要不浪费就行。
这批地主子弟入学,开班仅三天,就在李逍的这种操练下,弄的大呼吃不消,还有人喊着要退学。
可李逍根本不理会,进来了就别想走。
哭着赖着不起床?
直接让大彪拎着去罚蛙跳,跳的你后悔不迭。嫌饭食难吃,罚扫饭堂罚洗碗,甚至罚扫厕所。
早上的五里跑步,什么时候跑完了什么时候才有早饭吃。
读书也不轻松,早上晨练完了还要晨读,每天规定要背多少句书,背不来要罚站,甚至得被打手心。
一套下来,那些退学不成,反而被训的更狠的学生们,不敢吭声了。
其实最难适应的也就开头这几天,吃不习惯,住不习惯,又是晨练又是读书,但等几天下来后,倒也已经开始适应了。
每天晚上灯一熄,累一天的年轻学生很快就呼呼的睡着了。
地主子弟们觉得在学校里简直跟地狱里一样苦,但那些佃户们的孩子,却觉得这里跟天堂一样的快乐。
每天都能吃的饱饱的,还能睡的暖暖的,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好日子。还有这么多小伙伴能一起玩,至于说早上跑五里路,那算什么。早操站队列站不好被训几句,根本不算事好吧。
地主崽子们嫌黄面窝头难吃,还要加菜要吃白蒸饼,他们可不嫌,都是免费的,想吃几个就几个。
比起去放牛放羊,去砍柴扯草,现在的日子简直不要太舒适,好多孩子才进来没多少天,都已经脸上红润了,身上开始长肉了。
第一个十天过去后,那些地主崽子们也都已经差不多适应了这里的学生和生活。
当他们的家长派人过来接他们回家时,也没有人再觉得这里是地狱,想要逃离了。
毕竟十天的生活后,相同年龄的一群同学,也慢慢熟悉,慢慢建立了些友情。
学校十天放一天假,李逍也终于有了些空,天天得盯着这些孩子,也挺累的。
得了空,他便也准备了些礼物,去长安城拜谢薛家。
四十多岁的薛仁贵好像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身批着御赐的银甲在自家后花园的演武场上骑马挥槊,威武雄壮。
看到李逍过来,他很高兴,下马解甲,拉着李逍入屋说法。
“上次五郎从你那回来,说你家那火炕很是舒适,便非要在家里也盘了一个。我试了一下,确实不错,这寒冬腊月的,比起烧那炭火可是舒适的很,不见烟火,还更暖和,白天坐炕上看书喝茶,晚上直接炕上睡觉,那是暖和滴很啊。”
薛仁贵直接拉着李逍上炕坐着,已经没把他当外人了,直接是当成自家子侄对待的。
“我后来一想,你说辽东那边天寒地冻的,每年秋天之后,驻守十分艰难。一难在粮草转运断绝,二难在天寒地冻,尤其是夜里相当难捱啊。你说若是在辽东的城堡营房里,也垒上这种火炕,士兵们晚上睡在这火炕之上,岂不就能大大的防御寒冷?”
李逍拱手,“薛公不愧是智勇名将,小侄盘这火炕时想的只是冬天里能够舒适一些,而薛公却一下子想到了用在军事之上,真是厉害。”
“哈哈哈,你也别拍这马屁了,要说你这火炕还真是好东西,比烧炭节省许多开支,取暖效果还更好,你这脑子有时真是厉害,就跟你能发明那霜糖更好脱色的秘方一样让人惊奇啊。”
“对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啊?”薛仁贵突然道。
李逍一时差点没跟上,哪有这么多新奇东西啊。
“你也别跟我藏着掖着了,老五隔三差五的往蓝溪你家跑,马都跑瘦许多了,你那有啥他都知道的。他前天带回来的那个什么烧刀子就是个好东西啊,喝过之后整个人跟火烧了一样,怪不得叫烧刀子呢。那个烧刀子酒是怎么弄出来的,你这次带来点没?”
一听烧刀子酒,李逍心里就觉得绞痛。
他本来闲的无事蒸了点烧酒,但本来不是蒸来喝的,而是打算做点花露水啥的,觉得可以当香水来卖。谁知道薛五那天来了,发现后不客气的就拿来喝了。
这王八蛋自己喝了不说,还把最后一点给捎走了。
现在薛仁贵居然还恬不知耻的直接问起来了,李逍真想说句,老薛你们还真是不客气啊。
不过玩笑归玩笑,薛家对他还真是不错,有道是投桃报李嘛。
老薛家是将门,喜欢喝点烧酒也正常。
“今天小侄前来,正好带了一瓶烧刀子。”
“才一瓶啊,你怎么不多带点来呢?”薛仁贵一听有烧刀子,立马精神都一振,“你是不知道啊,昨天程老将军来我府上做客,让他发现了五郎带回来的这烧刀子,喝过之后,大为赞叹,一边叹还一边当众耍起了斧子,最后差点砍了我家的游廊的一根柱子。”
“程老将军昨个走时,还反复交待,一定要我给他送点这个烧刀子去。”
“程老将军?程名振将军还是程咬金将军?”李逍问,当今朝堂上姓程的大将,似乎也就这两人了,程咬金年纪大,名头更大,开国时的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而程名振如今是营州都督,镇守辽西,最早是文官,但也是很能打的。
“程咬金程老爷子,朝中能当的上一句老将军的也就是他了。彪悍勇猛,就算是年轻一辈的将领,论勇猛也没几个能比的上他的。”
1...1819202122...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