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一柄柄丈许长的雪亮斩马剑在他们手上翻飞,两边刀刃锋利异常,前方带着尖刺,可劈可刺,一排排宋军战锋队排列得密不透风,仿佛一堵万丈的悬崖峭壁,个个身披重甲,后背巨盾,舞动着斩马剑,冷森森的眼睛射出骇人的目光。
三十步.....二十步.....十步......
就象两座巨浪,两军步兵和骑兵轰然相撞,激起万丈的恶浪,撞得浪浪开花、撞成骇浪惊涛,宋军斩马剑泼风般卷杀向前,猛冲猛砍,刀剑相碰,发出克啷、克啷的声响。
宋军个个高大臂长,特殊的训练使他们刀法娴熟,力大威猛,他们已渐渐成为京兆军的王牌。
犀利的斩马剑将盾牌劈成两半,砍在铁甲上,或者头颅、或者膀子,顿时血箭冲天,号哭、呻吟骤起,刀锋将密密麻麻的西夏军一排排劈倒,仿佛割草一般,暴烈的宋军三千战锋队赛似风暴,踹踏一切、压倒一切、披靡一切。
虽然在厮杀中处于下风,但西夏军依仗着数倍于宋军的人数,顽强抵抗,一排倒下,另一排顶上,保持着阵列的不乱,同宋军鏖战在一处。
处于阵营中间的两名西夏千人长见宋军重甲步兵主将关胜蛮横异常,如凶神降临人间,所过之处,劈得血肉零碎,头颅满地,两人大喝一声,一左一右夹击上来。
关胜早瞥见这两人,眼射微光,他猛地后退一步,让过拼死的一剑,大喝一声,手中陌刀如闪电般刺去,尖刺割断了对方的喉咙,将尸体挑翻在地,另一名千人长的剑已砍到,说时迟,那时快,他反手一刀,迎着对方的剑猛劈而去,剑被削断,刀势依旧迅猛,将这个千人长劈作两半,宋军顿时欢声雷动,士气大涨。
这时,西夏主将拓跋威见宋军重甲步兵厉害,三千人竟敌住了自己的近九千骑兵,丝毫不落下风,令他心中震惊异常,何况对方还有五千骑兵没有出战。
这时,拓跋文上前急声道:“少酋长,要么增兵,要么撤军,不能再战下去,否则我们会全军覆灭。”
拓跋威狰狞一笑,“我什么可能认输撤军?我早就准备好了。”
他厉声下令,“吹号,拓跋部全军出动!”
“呜”
上百支号角一起吹响,低沉的号声在大地回荡。
列阵在远处的四万拓跋军骤然发动了,万马奔腾,铺天盖地向宋军杀去。
李至宗脸色大变,他万万没想到拓跋威竟然要全军杀上了,这不完全打乱了自己的部署吗?
他根本没有全军大战的准备,拓跋黎朵也急了,奔至李至宗面前喊道:“都帅,令他们立刻撤军,他们会全军覆灭的!”
李至宗顿时醒悟,大喊道:“下令从撤军!”
‘当!当!当!’撤军的钟声紧急敲响了。
前军的拓跋文也感觉不妙,如果宋军大举增兵,而其他党项部落又不肯增兵的话,他们拓跋部就危险了。
“少酋长,我们必须立刻撤军!”
拓跋威咬紧了牙关,他会让细封别也耻笑自己吗?
他不理睬拓跋文的劝说,催马向大军奔去,拓跋文又恨又气,只得无奈地跟随在少酋长身后。
李延庆在远处冷笑一声,他当然不可能只率领一万人过来作战,各种准备,他做得比对方充分多了。
他随即令道:“吹响集结号!”
“呜”宋军的号角声也吹响了,同时数支爆裂箭飞上天空,在天空连续爆炸了。
埋伏在远处的八万宋军从东西两面同时杀来,一边是王贵率领的龙骧军,一边是刘率领的虎贲军,尤其曹猛率领两万骑兵从拓跋军的后方杀来,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两支大军在旷野里展开了大战。
拓跋文心中愈加焦急,他细细地寻找宋军的漏洞,忽然他发现了宋军一千弓弩军就在重甲步兵身后,不断向拓跋军射箭,四周并没有防护军队。
发现了这个漏洞,拓跋文立刻告知拓跋威,拓跋威顿时精神振作,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飞驰而出,向宋军重甲步兵的身后迂回冲去,切断弓弩军和后面骑兵之间的联系,这同时也是切断了骑兵和重甲步兵之间的联系。
这时,拓跋文却推断出了李延庆所在位置,随即亲自率两千骑兵,从侧面悄悄向宋军大旗方向袭去。
这边的宋军主将李延庆已经见到西夏军骑兵图谋,企图从侧面冲击重甲步兵的阵脚,他当即令道:“高宠部支援弓弩军!”
他一声令下,位于他身后的六千骑兵立刻分作两列,在大将高宠的率领下,向西夏骑兵迎战而去,兵对兵、将对将,沙场上一团混战,但又条理清晰,各自的阵法不乱。
忽然,一名亲兵大声喊,“都统看那边!”
李延庆闻声看去,只见一支西夏骑兵沿着战场的边缘,向自己这边悄悄摸来,由于速度十分缓慢,自己竟然没有查觉。
李延庆不会给对方任何机会,他当即率军向东疾速撤退。
拓跋文已经看见了头戴金盔的宋军主将,他知道此时一定就是宋军主将了,极可能就是李延庆,他心中大急,不顾一切地率军冲过去。
就在这时,对面百步外横冲出来一支四千余人的弩军,拦住了他们去路,四千弩军一起举弩,瞄准了拓跋文和他的两千骑兵。
宋军统制张维一声令下,强大的弩阵发动了,四千具神臂弩弓同时发射,一片密集的箭雨腾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长长的黑色箭云,瞬间变成了黑点,铺天盖地向两千西夏骑兵迎面射来,西夏骑兵纷纷举盾相迎。
神臂弩不愧雄霸天下,不仅是射程远,而且力道强劲,普通的盾牌和皮甲根本抵挡不住,尤其是从空中抛射,箭矢下降时更带有自身的重力,使西夏骑兵的木盾牌成了摆设。
力道强劲而沉重的透甲弩箭洞穿了骑兵的盾牌,射穿了皮甲,骑兵纷纷中箭落马,哀嚎声遍野,随即第二波、第三波弩箭如雨点般呼啸而来,密集得让人透不过气,长箭嗤嗤落下,射穿了盾牌,射穿了敌军的脸庞和胸膛,
拓跋文后退不及,身上连中数十箭,当场落马惨死。





寒门枭士 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十四)
“少酋长,拓跋文将军阵亡了!”有人大声地叫喊。
“什么?”
拓跋威蓦地回头,向拓跋文的军队望去,两千的军队已经消失殆尽,有宋军高高挑起一颗人头,看面孔正是拓跋文。
拓跋威心中悲愤万分,大吼道:“和宋军拼了!”
拓跋部的军队实际上已经九万宋军包围,
曹猛率两万骑兵从侧翼冲进了拓跋部的一万后军方阵,这是拓跋部最弱的一支军队,几乎全部是新兵,装备差,士气低迷。
所以拓跋军将他们放在最后,没想到他们却遭遇到了宋军最强大的两万骑兵。
他们已经是拓跋军软肋,士兵惊惶之下,更是变成了一群群待宰的绵羊,在宋军凶狠的杀戮下,一批批悲惨的死去。
曹猛的猛力爆发了,他挥舞着大锤在骑兵阵内横冲直撞,在他大锤下,拓跋军士兵无不脑浆迸裂、骨断筋折。
而他身后的两万宋军骑兵,则以五百人为队,纵横交错,刀劈箭射,矛刺穿胸,他们将敌军阵型分割开,无情地杀戮着已经混乱的敌人,战刀上沾满了鲜血,在宋军骑兵强大的冲击下,一万新兵方阵彻底崩溃了,他们四散奔逃,军心丧失殆尽。
拓跋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终于有了退意,但此时已经有点晚了,他的后路被断,他率领的五千骑兵正迎面遭遇了重甲步兵。
鼓声敲响,缓慢而有力,“咚!咚!”伴随着沉重的鼓声,重甲步兵正一步一步向数十步外的拓跋军靠近,每走一步都是那么震人心魄,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气势如山。
这时,拓跋威见势不妙,大喊一声,“冲出去!”
拓跋威开始寻找退路了,他的士兵们却很清楚,只有冲出去才有生的希望,逃生的本能让他们拼命了,他们高举长刀,舞动长矛,疯狂地向宋军重甲步兵冲击,俨如暴风骤雨般冲去,但重甲步兵却如大山巍然不动。
拓跋部大将拓跋阿定一马当先,他挥动着长矛,大吼一声,分心便向宋军首领刺去,重甲步兵首领是大将关胜,他大喝一声,凶猛的斩马剑迎头劈下,剑势凌厉,顿时将冲到他面前的拓跋阿定连人带马劈为两半,血光飞溅,内脏横流。
重甲步兵长刀挥舞,步步推进,刀光血影,或劈或刺,所向披靡,拓跋骑兵断头残躯滚滚落地,惨叫哀号声响彻原野,在他们身后及两边,宋军骑射箭如飞蝗,让他们死伤惨重。
受伤的拓跋骑兵跪下地上苦苦哀求,但仍难逃一死,他们被列阵而上的重甲步兵劈成碎片,血流成河,尸横累累,旷野里渐渐变成了一边倒的人间屠宰场。
........
李至宗见拓跋威根本不听自己指挥,他心中恨怒交加,但又无可奈何,他不能不救拓跋军,李至宗急对细封别也道:“细封将军,形势紧急,万望看在朝廷的份上出兵救援拓跋部,若拓跋部被歼,我们作战后续就很不利了。”
细封别也冷冷道:“不知我救了拓跋部,都帅要不要把拓跋威斩首示众?”
细封别也毫不含糊,开出了出兵救援拓跋部的条件,杀拓跋威。
李至宗顿时有点为难了,拓跋威是拓跋部的少酋长,即将继承拓跋大酋长之位,如果把他杀了,拓跋部撤军还是小事,说不定还会内讧,自己也没法向拓跋万利交代。
可如果不杀拓跋威,军心就完了,拓跋威擅自改变作战计划,不听主帅将令,不管是在哪支军队都是死罪,所以细封别也的要求一点都不过份。
李至宗半响道:“拓跋威毕竟还年轻,行事鲁莽,我保证让他父亲向细封将军道歉,还望细封将军顾全大局,出兵救援拓跋部。”
“都帅言重了,第一,拓跋万利绝不会让细封部道歉,如果他道歉,他就这个酋长就别想做了,他最多是向你道歉,第二,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像拓跋威这样严重违反军纪,如果不严惩,军心就彻底散了,第三,我们军队根本没有一点准备,而宋军却准备充分,我可以顾全大局出兵,但如果被宋军趁势彻底打垮,对西夏意味着什么,请都帅考虑清楚。”
李至宗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细封别也的话字字诛心,让他怎么办?他看着拓跋部已经抵挡不住,却被宋军包围逃不出来,他心急如焚,立刻咬牙道:“即使不杀他,我也一定会严惩拓跋威,打他三百军棍,请细封将军出兵吧!”
打三百军棍,不死也是半条命没了,细封别也当即答应,他和其他部落大将商量一下,他立刻下令道:“命令全军出击!”
“呜”
号角声连续吹响,各部落军队其实早已集结,在号角声中,十万大军从远处向战场杀来。
李延庆看得清楚,他冷笑一声,下令道:“传令大军集结!”
“呜”集结的号角声吹响了,宋军开始有序撤离战场,开始新的集结。
已经损失极其惨重的拓跋部军队终于得到一线生机,拓跋威率军冲出了重围,向东北方向奔去。
这一战,拓跋部损失异常惨重,伤亡大半,战死者超过两万,伤者也近一万人,副将拓跋文也死在乱军之中。
李至宗见宋军已经开始集结撤退,他立刻对细封别也道:“不要再战,立刻回军。”
细封别也也并不想这时候和宋军决战,他立刻喝令撤军,十万大军在距离战场还有两里时停止了前进,开始迅速向军营方向撤退。
宋军清扫了战场,将尸体焚烧掩埋,收拾了兵甲战马,也开始向灵州城内撤退。
消息很快传来,拓跋威竟然连大营也没有回,直接带着剩余的军队返回了拓跋部,李至宗几乎要气疯了,他拔出剑在大帐内乱劈乱砍,又将桌上的物品‘哗啦!’横扫落地,指着几名亲兵大骂,“滚!给我滚出去!”
几名亲兵吓得连滚带爬逃了出去,只听见都帅在大帐内怒骂,大家都吓得噤若寒蝉,没有人敢进帐劝他。
细封军大营内,细封别也喝了一口马奶酒,抹去唇边奶渍,对几名部落首领道:“李至宗魄力不行,军威也不够,根本就镇不住军队,若是李察哥,让你过来商议绝不会用‘请!’字,叫两次不来,直接推出去就斩了,管你是什么少酋长,把大家收拾得服服帖帖,谁敢不听将令,今天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拓跋威早就死了。”
“将军说得对,若是李察哥,让谁出战就出战,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不服从就杀,像昨晚李至宗挂出挑战书,谁自愿去作战,这就很容易让拓跋威觉得李至宗是在求他出战,这就恃宠而骄了,所以一旦失败他就敢率军回部落,根本就不睬李至宗。”
另一名酋长忧心忡忡道:“今天看宋军,李延庆令行则止,撤军集结非常迅速,而且宋军战斗力极强,居然还出现了妖术,感觉这场大战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
提到妖术,众人都沉默了,大家都亲眼目睹,一根根棍子冒出白烟,骑兵都纷纷倒下,这太可怕了,简直令人胆寒。
有些话大家也不想深入再谈下去,大帐里十分沉默,众人只是一碗一碗地喝着奶酒,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对西夏的未来渐渐失去了信心。
李延庆今天约战的目的,就是想给西夏诸部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把宋军所有的精华都用上了,神臂弩、重甲步兵、火铳,他原本还打算使用震天雷,但最终还是没有用上。
不过李延庆今天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沉重打击了党项各部落军队得到信心,使他们对西夏的未来失去信心,这样当西夏朝廷和本部落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首先就要考虑自己部落的利益。
大帐内,李延庆正召集众将开庆功宴,酒是不能喝的,只能以茶代酒,但有大块大块的烤肉,众将聚在一起兴致盎然,笑语声声,不仅大将,所有士兵都能吃到烤肉,今天杀了两万只羊犒军,使京兆军上下一片欢声笑语。
王贵大口啃着肉,嘴里含糊不清道:“都统,听说拓跋部撤军回自己部落了,这倒很有趣,他们军中根本就随心所欲嘛!”
众人纷纷发言,都觉得西夏军军纪太差,这种军队在作战时会吃大亏。
李延庆微微笑道:“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整合时间太短,出兵仓促,一般这种部落军队集结后,首先就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整合,以保障军令顺畅,就算是各路宋军集结,也要进行整合,更何况各自为阵的部落军呢?他们主将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力,或许是能力不足吧!
其次就是西夏内部矛盾,以前西夏和宋军作战,基本上都是各部落军队,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大家想过吗?”




寒门枭士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众人都在思索中,李延庆又继续道:“根据我的了解,从前西夏从各部落征兵并不是由各部落统帅,根本就不分部落军,而是各部落混在一起,由朝廷大将直接统帅,西夏朝廷异常强势,但这一次就不一样,居然由各部落各自成军,加上李至宗没有经验,缺乏军威,所以就导致今天这个后果,一支西夏军分裂成了八支西夏军。
但根本原因还是西夏朝廷衰落,朝廷统御各部落能力大大降低,在我们出兵前,西夏朝廷正和各部落为税赋对峙,双方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次出兵虽然是朝廷妥协,解决了税赋矛盾,但各部落绝不会因此把军权交给朝廷,相反,他们对朝廷更加警惕,一个王朝出现了朝廷和地方之间互相猜忌,上下不齐心,当大敌来临,这个王朝焉能不败?”
都统领的分析十分透彻,让众人都恍然大悟,对这次战胜敌军,灭亡西夏更加有信心了。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走到李延庆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延庆眼睛一亮,“现在人在哪里?”
“就在偏帐等候都统!”
李延庆想了想,对刘子羽使了个眼色。
李延庆让大家继续吃喝,他起身向外走去,不多时,刘子羽也跟了出来,“都统,出了什么事?”
“漠北有部落派人来求援了。”
刘子羽立刻明白了,惊喜道:“都统,这是一个机会啊!”
“先看看再说。”
两人来到偏帐,帐中出来一人,正是在西夏负责运货赚钱的张九,他连忙上前行礼,“小民参见经略使大人!”
李延庆和他很熟,便问道:“是哪个部落来人?”
张九是这次漠北部落前来求援的牵线人,他连忙道:“是室韦部和乃蛮部!”
李延庆眉头一皱,“室韦不是在辽东一带吗?”
“启禀经略使,室韦部早就不在辽东了,他们被契丹所逼,已经迁到了漠北草原,这次又遭到金兵大举进攻,漠北战事吃紧,已经连败几战,达旦部已经被攻灭了,所以他们便联合让室韦部的乃蛮部出面,向大宋求援。”
“见了面再说吧!”
李延庆快步向大帐内走去,大帐内坐着两个中年人,打扮都大同小异,剃发黑面,留着小辫子,脸庞宽大,眼睛细长。
“两位,这位就是李经略使!”
两人对望一案,心中大喜过望,李延庆亲自来接见他们,两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李都统!”
两人说得都是汉语,倒省去了防御的麻烦,两人随即介绍自己,一个叫木鲁达,另一个叫做翰别尔,都是各自部落中的重要人物。”
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了刘子羽,众人这才坐下。
木鲁达是乃蛮部的代表,是现在大酋长古勒的兄弟,他率先开口道:“金国从去年秋天开始大举进攻漠北,已经攻灭了草原上一半的部落,到处是杀戮,整个草原都在流血,我们都在极力抵挡,但总是败多胜少,不得已,也只能向大宋求援。”
李延庆点点头,“金兵的目的是征服你们,难道连投降都不允许?”
木鲁达叹了口气,“达旦部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开始是投降了金国,但金国核定他们的税羊是每年八十万只羊,这是每年新增羔羊的一半,达旦部觉得税赋太高,又起来反抗他们,结果连败五战,各部落的酋长全部被杀,酋长的女人被送去犒赏士兵,部落之民送给其他投降部落为奴,作为投降的奖励,金国的手段残暴,投降他则先征极高的税赋,让子子孙孙为他们的奴隶,反抗他们则灭族,比契丹人凶狠得多。”
旁边室韦部的翰别尔又补充道:“金人的策略很明显,他们主要是把大部落灭掉后肢解,然后草原上就只剩下无数的小部落,无力反抗他们,只能任由他们奴役,所以在灭掉达旦部后,他对大部落基本上不接受投降了,如果投降也要进行肢解,然后用高压高税控制。”
李延庆大概也明白了,他沉吟一下道:“我原则上愿意帮助你们抗击金兵,但具体怎么帮助,还需要再详细商议,有一点我需要说清楚,如果是需要撕毁宋金之间的停战协议,这就不是我能决定,你们需要去临安和朝廷商议。”
木鲁达连忙摇头,“我们失败主要是兵器装备十分落后,兵甲挡不住箭矢,我们射出箭矢也射不透对方的皮甲,又十分缺少生铁,我们甚至用木矛和绳套和对方作战。”
见李延庆有点疑惑,旁边张九解释道:“草原各部之前是由契丹统治,契丹人就十分防范他们,严禁生铁流入草原,不准他们制甲,防狼弓箭也只允许土制,所以草原各部的装备一直就很落后。”
“你们是希望我援助你们兵甲吗?”
木鲁达和翰别尔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道:“正是如此!”
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他缴获了大量西夏人的兵甲,支援草原各民族抗金不是不可以,但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他必须要有所防范,比如室韦部下面一个分支部落,叫做蒙兀部,后来就是著名的黄金家族部落,这里面就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平衡和控制比如送鱼不送渔,送冷兵器不送火器,另外也不能白送,他们也必须有所付出等等。
当然,支持他们是一定的,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削弱金国的力量,这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女真人死得越多,将来宋军反攻金国也就越轻松。
最好让他们互相残杀,难以停止下来。
沉思良久,李延庆笑道:“我们都是被金国欺凌,当然要互相协助,共同反抗金国的压迫,我可以无偿支援你们盔甲一万副,战刀、弓箭和长矛一万套,如果你们还有更多的需要,那就用牛羊或者皮革草药来交换,具体价格,就用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允价格,你们觉得如何?”
木鲁达点点头,他们也并没有想过白拿宋军的军事物资,木鲁达便道:“不需要李经略无偿赠送,我们用牛羊来交换,只是我们想要兵甲十万套,一套兵甲包括盔甲、弓箭、战刀和长矛,按照草原上的价格,一套兵甲我们出五十只大羊,或者十头健牛,这个价格李经略能接受吗?”
目前宋朝一只大羊的价格是十贯钱左右,五十只羊就是五百贯钱,而宋朝一套皮甲为主的兵甲,成本价格大概要三百贯钱,西夏兵甲的质量稍差,那就二百五十贯钱左右,这个价格还不错。
李延庆又迅速瞥了一眼张九,张九轻轻点头,这确实是草原的公允价格,李延庆便笑道:“就这个价格吧!我们一言为定,那怎么交货?”
木鲁达和翰别尔大喜,两人连忙道:“李经略可以用皮筏将兵甲运送到北面的河套,我们约好一个月后,在河套的海城交货。”
“这一个月,你们顶得住金兵的进攻吗?”
“我们已经向西撤退到金山一带,目前金兵正在攻打北海的翰朗部,至少要两三个月,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1...376377378379380...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