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清宫吉皇贵妃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平江府
她将下巴向被子里缩了缩,小声跟胤求饶道“皇上,还是让碧雪伺候我吧!皇上这样,我心里不安!”
胤懒得理她,只哼了一声,一扬脸,向旁边奴才淡淡道“都出去。”
碧雪连忙赶了那一排宫女出去,又有宫人识趣地放下帘子。
燕禧堂内顿时被隔出了一方隐秘的天地。
胤瞪了吉灵一眼。
毕竟看着心爱之人,他眼中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笑意,只是那笑意一闪而过,随即便被他掩饰下去了。
吉灵就看皇帝板着脸道“朕来喂你。”
他说完,便低头舀了一勺墨黑色的药汁,细细地吹着。
吉灵瞧着胤眼睫低垂,侧脸线条精悍流畅。
雍容冷峻的五官上,他的神情却随着那袅袅的热气,一点点温软了下来。
大抵前朝众臣,无论谁也猜不到,雷厉风行的帝王,人后也会有这样的一面罢?
胤吹了一会儿,尝了一口,试了试温度。
才一口,他便紧紧蹙起眉头,转过脸去,半晌才叹笑皱起“灵灵,原来怪不得你!委实是太苦了。”
他说完,将药勺送到吉灵唇边,哄孩子一样道“已经不烫了。你屏住气,快些喝下去就是了!这是没法子的事,总是要遵医嘱的。”
吉灵乖乖地张了嘴,喝了一口。
怪了怪了,为什么四爷喂的药就没有刚才那么苦呢?
吉灵心里甜甜地想。
胤看她听话地喝下了药,便一笑道“这便很好了。”
又伸手摸了摸她额头,顺手理了理她额顶上茸茸的乱发,忽然想到一事,才道“朕六七岁时候,有一次发热得厉害,连上书房都停了。
皇额娘急得两天两夜没有闭眼,守在朕床前,那时朕嫌药苦,她也是这么哄着朕喝药的。”
他说完,便又舀了一勺,待得到了吉灵唇边。
这一次却没配合好,药汁洒了一点出来,顺着吉灵的嘴角就往她耳朵根流淌而去。
吉灵指挥着胤用围脖擦了,这才笑道“不怨皇上,皇上哪里是会伺候人的人呢?”
胤哼了一声,道“亏你还笑得出来!这天下,能让朕这般伺候的,也就只有灵灵你了!”
吉灵嘻嘻地抿着嘴,眼睛都眯成了了两只月牙儿。
胤半笑不笑地瞪了她一眼,伸手轻轻摸了摸她脸颊,道”伤口不疼了吗?”
吉灵小小声地回答他“其实还有一点疼,但是不厉害了。想来今天晚上应该能睡个好觉了。”
胤点头道“你昨晚两个时辰几乎没睡着,朕虽是在旁边坐着,心里却也是有数的。”
他说完,因着那绣墩甚矮,坐着不甚舒服,便索性一撩起衣袍下摆,坐到了吉灵床头。
吉灵瞧着胤,忽然便觉得口中药汁的苦涩味儿泛了上来,让她简直要吐了。
她低声求饶道“皇上,干脆我一口气全喝了吧,实在是太苦了。”
胤点了点头,又摇头道“不成!太医说了你不可移动,静卧休养,还是朕来喂你,老实些!”
吉灵咕哝道“我还不够老实么?”见勺子已经伸了过来,只能硬着头皮咽了下去。
她没受伤的那只手也不敢动,一发而牵全身。
要是能动,她一定伸手捏住鼻子这么苦的药,这样一口一口喝下去……简直就是钝刀子割肉!
胤瞧她一碗药喝得哼哼唧唧,不由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个没用的小饭桶!
他眼光向四下里寻了寻,见一边桌上玉盏里的蜜饯还剩了两颗,便拿起来喂了吉灵一颗。
待到第二颗吃完,胤刚要喊奴才再送一碟进来,吉灵却出声道“别喊人进来!皇上。”
胤微微一怔,反应过来她是喜欢这样两人独处的时光,不想有人进来打扰。
他心头一动,一股说不出的欢喜滋味涌了上来。
胤伸手去轻轻揉按了吉灵的眉头,将她眉头抚平,才微笑道“灵灵,你觉得药太苦,朕倒还有法子。”
吉灵眼睛亮了亮,仰脸去看他,不由问他“什么?”
胤温柔地展颜一笑,道“朕想起来了,这燕禧堂中还有一处,藏有特制蜜饯,极其香甜。你乖,倘若一口气喝完了,朕亲手取给你便是。”
吉灵不疑有他,果然便乖乖地接二连三喝完了那碗药汁,抿着嘴直吸气,催着胤道“皇上,答应好的蜜饯呢?”
胤放下药碗,顺手拿起吉灵枕边一条帕子,罩在她眼上,这才笑道“好,朕来寻一寻。”
那帕子甚是厚实,这般罩上来,只能隐隐地透出一点灯烛光芒,此外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吉灵想到方才胤脸上透出的神秘笑意,心里直嘀咕。
四爷在打什么主意?
忽然唇上一热。
吉灵的心莫名漏跳了一拍。
她才反应过来是胤俯身,低头吻住了她。
这是个甜蜜悠长,又温柔缠绵到了极至的吻。
一吻终了,两人都微微喘息。
见吉灵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胤低低一笑,扬手一把扯去了那帕子,埋下头,抵住她的额头,轻声笑道“还苦吗?”
吉灵没有回答,将脸转了过去,藏在了被子里,笑了。
不苦!快甜死了呢!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一百五十八章 手掌天下权
燕禧堂中极安静。
半晌,胤抬起头来,两人静静地只是不说话,惟闻外间宫人隐隐洒扫庭院的声音,“簌簌”地忽远忽近,带了几分闲适慵懒的家常况味,听的人倦意上涌,几乎要埋头午睡了去。
厚重细密的帘幕将外间灿烂的日光完全隔绝开,内里只有辉煌的灯烛,将堂内照得亮堂堂如白昼。
这正是一日之中最安闲的时光。
胤视线一直没离开过吉灵。
他凝神瞧着她手臂上缠绕得密密麻麻的绷带了。
伸出手去,胤悬空轻轻拂过那绷带,回想起昨夜凶险的那一瞬间,又想着一路抱着吉灵向后殿赶去,吉灵伤口的鲜血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地上的情景。
他的眉头只是紧蹙着。
半晌,胤才按住吉灵那只没受伤的手,微微喑哑了嗓子道“灵灵,你安心养伤,待你伤好了,朕即刻便晋你的位份。”
吉灵微微吃了一惊,转过头来,瞧着胤。
便见胤微微一笑道“晋位分是喜事,你这般吃惊,倒像是不情愿似的朕有这想法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原想着一切总得按部就班,一步步来才是妥帖。又怕你晋升得太快,招致后宫人人侧目,反倒不是一件痛快事。
可如今,既然你为朕护驾了这一次,流了这般多的血,便再没人敢一字闲言碎语,你放心了便是!”
吉灵慢慢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
她摇晃了一下被胤握住的那只手,眨了眨眼,才迟疑着低声道“可是皇上……我,我才封了贵人,不足一年,按宫里规矩的话,真的没关系么?”
胤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贴近她耳廓,带了几丝调笑的意味道“若是旁人,听了自己位份要晋升,只怕早就喜不自胜,山呼谢恩了,朕的灵灵倒是个左思右虑,瞻前顾后的!”
瞧着吉灵的表情变得窘迫起来,胤顿了顿,才道“灵灵,你只管安心养伤便是了,旁的雨丝风片,朕都替你罩着!”
他轻按着她的手,在被褥上轻轻拂过。
又闲闲说了些话,不知不觉间,两人十指交扣。
吉灵只觉得四爷的手指细细在自己掌心勾勒着什么,一笔笔便如触在自己心头,。
是难描难画的温柔
这般时光没过多久,便听帘外隐隐有宫人私语,胤听出是御前人的声音,一皱眉,只沉声道“什么事?”
那宫人煞地顿住脚步,连忙道“奴才不敢惊扰皇上!只是苏公公在外间一溜儿地道,说是怡亲王已经过来了,一直在西暖阁等着,这会子只怕也有小半个时辰了……”
胤剑眉一扬,猛地抬手轻轻敲了敲自己额头,站起身自责道“糊涂!朕怎的将老十三今日过来之事给忘了!”
……
养心殿前殿,西暖阁。
怡亲王允祥扶着身边仆从的臂膀,一瘸一拐站了起来。
宫人尚未打起帘子,胤已经大步抢上前来,有力地扶住允祥的胳膊,关切道“十三弟,今日如何了?”
允祥见胤亲自来搀扶,连忙行礼道“皇上!不敢劳烦皇上,臣弟惶恐!”
胤一把就阻住了他要下拜的动作,搀扶起允祥,拍了拍他的后背。
他仔细瞧了瞧允祥膝盖,见衣袍虽厚实,又有纹绣,允祥膝盖处仍然微微鼓起,只怕内里肿胀不轻。
胤眼中忧色更甚,沉吟片刻道“朕上个月差人寻来的妙方,连人带药一齐送到你府上的,可仔细用了?”
允祥感激道“多谢皇上恩典!臣弟早已尝试,不过……”
胤手一挥,了然道“无用是么?朕便让人再去寻,务必要将你这病症拔了根!”
允祥苦笑了一下,道“这鹤膝风症,从今年春便缠上了臣弟,虽说勉强控制得宜,只是时不时发作,委实厌人得很!万幸只是腿症、尚无头疾目疾,不至于误了正事,皇上……”
胤听允祥一口一个“皇上”,便一摆手,道“暖阁之内,又无外臣,十三弟,你称呼朕四哥便是!”
允祥只微微犹豫了一瞬,便点头道“是,四哥!”
胤展颜一笑,伸手拍了拍他肩膀,朗声道“是了!这才是朕的好兄弟,国之柱石,朕之贤弟!
君臣忠义,原不在嘴上。十三弟,你忠孝纯挚、功成不居,对朕一片赤心,朕如何不知?
朕让你喊四哥,便是要你知道,朕不仅是一国之君,还永远是同你一起长大的那个四哥!”
允祥眼眶微热,只道“是!四哥厚爱,臣弟嘴拙,惟有尽心竭力替四哥办好事情,方不负了四哥的一番信任与看重!”
胤点点头,不轻不重在他肩上拍了拍,瞧了他一眼,才沉声道“你今日过来,是为了养心殿军需房一事罢?”
允祥抬起眼,瞧了一眼胤,道“皇上……四哥所料不错!臣弟正为了这件事苦恼呢。”
胤点头道“虽是让你去办,却是朕的主意。你有什么难处,但说无妨。”
允祥拱手道“是!”,略一凝神,便细细道“军需房既是皇上为了处理紧急军务而设,理事流程应简明干练才是,不可学衙门公文冗杂那一套,白白耽误了时机。”
胤点头道“这话没错,向下说。”
允祥扶着仆从的手,在椅子上腾挪了姿势,才道“可据臣弟所见,如今军需房中,官员皆从六部抽调,兼而为之,一人一个想法,还尽是些相左的意见!臣弟虽是能统领得住一时,却弹压不住一世。”
胤听到这儿,抬手止道“允祥,朕还当是什么难题呢!原是如此。”
他目光一扬,道“这事儿你倒不必烦忧,朕到了后面自会替你料理清爽!
朕设军需房,本就是为了解决准葛尔问题,官员们有想法,百人百论是好事。
便是千论、万论,左不过还在朕的养心殿军需房里。”
他倏然起身,负手身后在暖阁中走了几步,忽然便转头,语气淡然地道“允祥,你是知道的朕厌烦透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允祥低头,知道皇帝的意思是,不满议政王大臣会议分了皇权。
这是个极敏感的话题,饶是君臣、兄弟亲近如斯,却也不能真的肆意畅所欲言。
允祥低了头,只道“是,臣弟知道!……这是祖宗传了多少年的规矩了。”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少年郎
胤眉目沉沉,走到西暖阁雕花窗旁边。
他清楚得很事实上,早在顺治年间乃至更前,大清的最高权力机构便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譬如顺治皇帝福临仅仅六岁,就被推上了皇帝宝座,而他的父亲皇太极,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地指定皇位继承人到底是谁。
所以,是谁最终决定了让福临来当皇帝呢?
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各团体领袖共同决策大事的制度。
有好处,也有弊端。
好处是,众人抬柴火焰高,集思广益之后,有助于判断出最利于大家利益的决策。
但对于帝王来说,显然坏处远远大于好处。
最糟糕的一点就是这种制度,在不断限制着本应属于帝王一人的,至高无上的quán bing。
胤皱起冷厉的眉峰无论是谁,无论祖宗的规矩如何,现今是他胤坐在龙椅上,这江山也是他胤的!
他的臣民,理应以君为天,而不是以各种形势、或明或暗地觊觎着他的皇权,妄图插手,分一杯羹。
这对于他,不吝于一种难以容忍的挑衅。
胤记得很清楚从前康熙一朝,皇阿玛尚在时,为了将权力从议政大臣会议中夺回,他便设立了南书房。
南书房是一个类似于机要秘书班子的机构。能被选中进来的人,都算得上是皇阿玛最得力的心腹亲信了。
而南书房之所以设立的原因,也很简单。
皇阿玛是要以此为核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权利中心帝王的命令高效直达南书房,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分庭抗礼
而现今的军需房,便等同于从前的南书房。
无论是军需房,还是南书房。官员们都互不统属,全部效命于皇帝,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僚之间的拉帮结派。
或许在少年时代,胤尚未觉察出来,然而到了现在,他不得不承认,在他的身上,越来越显现出了和先帝的相似之处
军需房便是一个例子既是帝王,便要手掌天下权。
胤慢慢攥紧双手他有决心,也有信心。
“无论当日事务多少,告诉军需房众人,悉以本日完结。”胤转过头,对允祥吩咐道。
“是!臣弟知道!”允祥低下头应道。
他在心里飞快地转了转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撇去那些言而无物的,剩下的,少则三四十件,多则六七十件。
若是真正高效运转起来,军需房将会完全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成为大清权力的要枢。
皇帝将以此迅速集权。
不过……允祥沉沉地想这也就四哥能做到毕竟这和帝王的魄力、能力、格局、政治眼光、个人素养都有关系。若是当年……
若是当年九子夺嫡,换了别人来坐这把椅子,便是设了十个军需房,也未见得能弹压住那帮老狐狸。
君臣两人正在商讨着,忽然便听得外间一个熟悉的女孩子声音笑着道“皇阿玛是在西暖阁么?”
接着便是苏培盛的声音,一路赔笑着求道“公主!公主!您且宽等些,皇上还在里面议政呢!……哟!这会儿您可不能进去!”
是和硕和惠公主。
胤与允祥相视一笑,便扬声道“让她进来!”
苏培盛连忙应了,宫人早轻轻开了门,打起帘子,允祥抬头望去,便见一个小小少年翩然而入,长身玉立,一身的男装打扮,俨然不知谁家的风流少年郎。
少年人的个头总是窜得极快的,一段时间不见,和惠公主似乎又长高了不少。
她双手放在身前,虽是男装打扮,依然按照满族女子的礼仪,先向胤行了礼,道“皇阿玛!”,又规规矩矩地向生父允祥问了好。
允祥直点头,一脸慈爱地道“好!好!”
胤扫了一眼和惠公主一身男装,便斥笑道“和惠!怎的又做这男装打扮?”
允祥听皇帝说了这个“又”字,便知和惠不止一次这般打扮。
宫中规矩多且严,她进来竟是这般随意,又在皇帝面前娇俏活泼,谈笑自若,可见皇帝平素里是极疼爱她的。
允祥心中感激,便转向胤道“稚女无矩。”
胤哈哈一笑,指着和惠道“十三弟,你怕是还不知道罢,她今日能这般,已经算是‘有矩’了!”
允祥微微瞠目,胤随即笑道“和惠活泼得紧,跟着朕,平日里鞍马弓箭也是嚷嚷着总要顽耍演练的,十三弟,你瞧,这丫头穿了这身打扮,倒越发像个小阿哥了!”
允祥面色微微一变,立即起身道“皇上说笑!臣弟惶恐!”
胤笑着拍了拍他肩膀,道“你的女儿,便是朕的女儿!老十三,你尽管放心。”
和惠公主将头一扭,倒是不怕胤,只是嘻嘻一笑道“皇阿玛,别取笑我!”
又上前走了几步,待得到了御案前,她扭头瞅了瞅桌上折子,却不敢细细看,只道“皇阿玛用膳了么?”
胤并不回答,瞥了她一眼,了然笑道“朕下了朝,后殿尚有些事,刚刚又和怡亲王议政,还尚未用膳,不过不打紧。你若是想着养心殿的点心了,直接吩咐苏培盛安排便是。”
允祥听闻,立即道“臣误了皇上用膳了,皇上龙体要紧,还是先用膳,军需房的事,等一等再议罢?”
胤抬手道“朕不饿!十三弟,你何时也变得这般婆婆妈妈了?”
允祥这才不言,又忍不住瞧了瞧和惠公主,慈爱地一笑,打趣道“公主这年纪,再过个两三年也就该议着婚事了,怎可成日里尽是记挂着吃?”
和惠听到“婚事”两字时,虽是素来飒爽,也不由得脸上一红,只是假装没看见,一扭身又扯了几句闲话,涨红着脸行礼告退了。
胤瞧着和惠出去的背影,这才微微一怅然道“孩子们的身量长得真快,有时候便看着他们,才能觉出时光流逝之迅捷。”
允祥只笑道“皇上正值壮盛之年,怎的伤春悲秋起来。”
和惠公主出了养心殿,朝着北边走了些许地,因着是满洲男儿服饰打扮,行动之间自是肆意潇洒许多,她最厌烦仆从跟着,只是回头吩咐道“不许靠本宫太近!远远跟着就是了。”
那几名太监连忙答应。
和惠公主走过景运门,忽听得射箭扑地之声。
她侧头一望,便见箭亭中有一华服少年,正在缓缓拾起弓箭,随后,似是气急败坏一般,他又将那弓箭扔到地上。
仆从见公主一只脚已经快要迈出了内宫,不由得急声上前阻拦。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一百六十章 翟佳三公子
和惠公主瞧都没瞧他们一眼,只是一扁嘴,不耐道“本宫方才说过的话,你们都当耳边风了?”
几个小太监对视了一眼,各自连连道“奴才不敢!”只能讪讪跟在和惠公主身后一丈之地。
那景运门旁的侍卫见有人过来,正要阻拦,却见内宫之中,居然有少年郎,待得细细看清了,才有机灵的识出是和惠公主。
她是怡亲王you nu,皇上养女,向来深受皇上疼爱,身份不比寻常,那几名侍卫面上显出为难之色,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和惠公主只抬起下巴,示意那箭亭,随即轻描淡写地道“本宫就在这箭亭看看,离这景运门一箭之地,别大惊小怪,嚷嚷起来,反而惊扰了宫里。”
那侍卫首领眉心一皱,心中飞快地将利害权衡了一下,便赔笑道“如此,小人斗胆,还请公主万万勿要走远。”
和惠公主睬也不睬他,只是鼻中勉强哼了一声,随即负手向前走去。
少年侍卫洛尔汉俯身,慢慢捡起地上的弓箭,心中想着那日皇帝所说的“除了洛尔汉臂力委实弱了些,其余人的功夫都是见长的。”
他心中焦急,两道浓眉紧紧皱在一起,握住弓箭,咬牙拉开弓,对着远处的靶子微微调整着,因着心中总想着皇帝的话,心思紊乱,半晌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忽然便听旁边一人轻声嗤笑着,一字一字讥讽地道“你这使蛮力的样子,可真蠢!”
这箭亭之中,今日演练早已经结束,旁的侍卫大都散去,只有他一人在此坚持练习。
洛尔汉不料到旁边竟有人,立时放下弓箭,微带了几分窘迫与气恼,向旁边看去。
他见是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公子,眉清目秀,年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
想来或许是八旗王公中谁家的幼子也说不定,又见这少年身旁并无仆从,气度潇洒自若,倒似这皇宫大内是他家后花园一般。
可若是等闲人等,也不能在这外宫中肆意游逛哪!
有清一朝,为了保证侍卫的忠诚度,内廷侍卫只能从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也就是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之中挑选。
而御前侍卫对身份的要求就更高了大部分是满清宗室以及蒙古王公的子弟,不仅门第高耀,更要武艺出众。
他们以天子侍从身份而光宗耀祖,升迁调补途径比其他人员要宽得多,满洲贵族官僚子弟,能被选中为御前侍卫的,多由此途径,直接获得高官厚禄。
他只朗声道“敢问……”
和惠公主大步上前,一伸手从他手中夺了那弓箭过来,挑眉道“你不必着急问我是谁,瞧瞧你这手中的功夫,亏得你还是御前侍卫,真不知皇上如何选中的呢!”
她说完,用手指按在脸颊上,微微向下撇了撇眼角,做了个鬼脸。
洛尔汉毕竟少年心性,又是贵胄子弟,打小被捧着惯了的,如今做了御前侍卫没多久,被和惠公主这话一激,顿时脸上张红,说不出话来。
和惠公主只是瞟了他一眼,带了几分骄矜的神情,胸有成足地道“我来教教你!你可看好了!”
1...4546474849...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