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就现下而言,镇守公公的大管事一职,也非蒋方印莫属了。
陈默临行前,良臣又嘱咐他派员去沈阳一趟,尽可能的把杨镐安置在沈阳中卫的飞虎军弄出一部南下。如果需要打点什么的,尽管花钱,不必计较。
左右已经花了上百万两出去,良臣也不差这点小钱。舟山归来之后,将皇军扩编为师团编制已是他的当务之急,否则,无法应对即将进行的对东藩、琉球的远征。
扩编军队最需要的无疑就是具有实战经验的人马,飞虎军是个很好的兵源补充。
……..
陈默走后,良臣在郑铎等人的陪伴下去了在建的镇守衙门看了看,工程是六天前动工的,目前仍在打地基及运输各种建筑器材。
得益于去年进行的海事特区道路平整计划,特区如今对外的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砖(板)化,石子和沙子等建筑所需材料更是储存了若干。另外,还新建了三座窑厂,日产砖三万余块,木料等或采伐,或购买,短期之内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对于水泥技术的不了解,良臣倒没有一拍脑袋就让工匠去实验,只以现有的建筑条件规划特区的一切。
为此,共投资拨付了九万余两,加上“收买”吴淞水营上下的开销,从山东矿监陈增那里弄来的几船钱财基本告罄。
现在开销的钱主要来源于镇江敲诈所得及扬州借款所得,年关时为了发放军民过年福利,支了三万余两,现下余款不计从舟山抢来的货物款项,账目上只有十四余万两。
可以说日费斗金。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特区已有商人入驻,并且第一批发往琉球的船队已经启航,如果能够顺利交易,扣除商人利润所得,特区能够进项四万余。
船队是元宵节那天启程的,大小海船十七艘,其中武装护航的是一条三桅炮船加两条福船,三条铜绞舫,官兵六百余。
这也是特区方面第一次进行海贸,以往江南商人的货船都是直接开往闽浙和当地的大海商交易,现在则是直接前往琉球,将闽浙海商这个中间商去除,这对于长江两岸的商人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良臣没有亲自去送船队,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他想低调,不致引人注目。
沈一贯那边的联络一直没有断,四明相公已经向皇帝上了密揭,提议由他魏良臣主持东南拓海,这一点已经由先前来吴淞宣旨的内侍委婉表达。
万历并没有将东南拓海这桩大事拟成圣旨,更没有宣谕内阁六部,甚至南都这边的守备重臣都不知道。
对此,良臣表示理解。
相对于万历如此大的放权,秘而不宣才是正确的。
闽浙方面,沈一贯的出面一定能够压制住那些既得利益者,况如果事情成功,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也是好处多多。
谁都想多赚,谁都不想别人分他的利润,那么把盘子做的更大一些,就符合各方各面的利益。
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一次由四明相公和江南镇守太监发起的东南拓海行为,实际上是拿大明朝的力量为私人谋利。
只不过,这个私人里有姓朱的而矣。
道理透了,大家都明白,事情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浙江方面的军事首脑还是两个对日强硬派,便是士绅富户人人反对,怕这两个对日强硬派也会主动往魏公公这边靠。
和沈一贯约定的第一步,即占领东藩,隔绝南北海运,设关立卡收税,时间定在五月。
行动由皇家海军和浙江总兵所辖水营卫所负责,另外福建方面也将出动数十艘战船配合。
和浙江、福建文武的协调联络这一块,自是沈一贯的事。
良臣只要在五月的时候将皇家海军拉到澎湖去就可。
而事实上,万历虽然对东南拓海之事秘而不宣,但外朝还是从皇帝设立江南镇守太监这一事上看出一些苗头。
首辅叶向高上书万历反对此事,万历留中不发。
三日后,叶向高独自进宫,君臣于乾清宫外平台对话。
几天后,便有旨意快马送到江南,命魏良臣放归东林书院师生与太仓官吏。
.。m.





司礼监 第八百四十七章 知识分子
皇爷的旨意,魏公公可不敢抗旨。
董事长发话了,他这部门经理敢不听么。
只是,让魏公公不满的是,董事长对这件事的定性有问题。
他魏公公绝不是如董事长认为的把人给掳了,或绑票什么,而是雇佣。
天地良心,在学习班的东林师生们,不管年老的还是年少的,不管是进士还是秀才,不管学习是否认真,不管劳动是否积极,他魏公公都是有开工资的!
便如,本期学习班最佳学员黄尊素同志,就通过个人努力连同奖学金,一共获得了三两六钱的工资报酬。
三两六钱放在江南,可是相当于一个成熟技工两个月工资呢。放在西北穷苦地区,一家三口将就些也能用一年了。
仅这一点,就能看出他魏公公从来不是小气之人,对于肯替他干活的,老人家向来是不亏待的。
而即便是学习最不认真,抵触情绪最强,可谓是老顽固,死不悔改的保守老家伙高攀龙,也有他的工资。
只要付出,就有收入。
这一点,魏公公做的很好,监班宋四宝执行的也很到位。
高攀龙固然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还屡屡挑事,但毕竟也参加了搬砖挑石,所以他得到了24枚铜子的工资。
不管高攀龙承不承认,领取不领取,这笔工资永远都是他景逸先生的。
给了钱,还被人冤枉是绑票,魏公公肯定不答应。但答不答应这件事他也翻不了盘,所以挺郁闷的。
打无锡事变算起来,这都快半年了万历也没说叫他放人,怎么前脚升了他魏良臣做江南镇守,主持东南拓海,后脚却下旨让他把东林师生给放了呢。
良臣想不通啊。
当下之朝廷,除了实务实任官和武备官员,其余诸官缺额在三分之二,科道更是缺额近四分之三,以致出现一个御史在外十多年无人接班的情况。而阁臣那块,叶向高既当首辅又当独辅整整数年时间,万历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要知道,内阁可是国务院啊!
堂堂国务院,就一个总理干活,连个副手都没,身为皇帝的万历竟然也不在乎,死挺着几年不松口增补阁臣。
可见,在万历这个皇帝陛下眼里,官员不管大小,都是个屁,他压根没将缺官当回事!
这也能理解为何半年以来,万历对于魏良臣掳走东林师生不闻不问。
皇帝陛下打心眼里就看不上那些人。
要当回事,早八辈子就下旨训人了。
这么看来,万历肯定是受到异乎寻常的压力,实在顶不住这才下旨让魏良臣放人的。
内外朝廷,能逼的皇帝下旨放人的,除了首辅阁臣,魏良臣想不到别人了。
前番邸报上说皇帝准前礼部侍郎吴道南和前吏部左侍郎方从哲增补阁臣,这两位新任阁臣怕还没动身赴京,所以内阁依旧是叶向高说了算。
那么仔细想想,谁给皇帝施的压,答案就很明确了。
魏良臣手里扣着那么多东林师生,其中还有高攀龙这等东林二代大佬,叶向高身为东林党魁,总不能真的不救吧。
进而推测叶向高一定是拿什么大事压万历,逼的万历不得不同意。换言之,万历是想拿放人这件事和叶向高妥协交换。
念及于此,魏公公撇了撇嘴,现在能有什么事比他这江南镇守主持东南拓海更值得万历妥协呢。
皇爷急等钱用咧!
良臣没有胆量抗旨不遵,也不想在这节骨眼和叶向高斗个你死我活,所以他必须放人。
但放人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本着自愿原则。
难得学习班成功改造了一批东林党人,良臣可不能就这么把他们放跑了。
要知道,他这里人手空缺的情况比朝廷还要夸张呢。
不说军队那块,单镇守衙门和海事衙门这两块,就需要相当数量的文人幕僚充任,要不然这两个衙门怎么运转。
大到兵马调派、钱粮发放、军备物资采购,小到文书拟写,升赏派发……
哪样事不用文人帮办。
诚然,良臣在家乡招兵时就喜欢不识字的,可那是权宜之计,他是要自己培养军官,建立武备训练体系,而不是真的不需要读书人。
就现在,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识字培训,不过要见成效的话还得有段时间。可大小衙门不等他把人培养出来,只能从学习班这些东林师生身上打主意。
小小一个县衙还有六科小吏运转呢,况级别相当于东南军政委员会的两大衙门呢。
于是,良臣亲自前往学习班。
到的时候,一干东林师生正在监班宋四宝的带领下在窑厂那里搬砖,所搬的砖将被拖到六里外建设用于商人交易的特区贸易所。
特区贸易所也是特区的一处重要建筑,建成之后,这里最多将容纳上千人在内进行交易。并按照货物的不同区分处了若干区域,总体上是良臣按照后世菜市场模式建造的。
至于交易所那种涉及金融模式的运作场所,良臣现在还不想搞。
他是走实业救国道路的,金融创新这块有债券和阳光解冻工程就够了。
步子跨的大了,容易扯着蛋。
得知魏公公亲自驾到要接见学员,宋四宝忙一手拿着铁皮筒,一手拿着皮鞭将正在干活的东林师生们召集起来,然后让他们排好队等侯魏公公的接见。
“哼,阉贼又来糟践我等了!”
地魁星神机军师顾大章乃二叔所定《东林点将录》排名前十的大头领,进士出身,在任常州教谕,也是学习班中思想顽固的几个学员之一。
说这话的时候,顾大章将手中装砖头的竹筐扔在地上,一脸不平的看向高攀龙。
“景逸先生,我等要不要闹他一闹?”说话的是天捷星没羽箭艾允仪,举人出身,原定后年参加会试。
高攀龙年纪比较大,干重体力活肯定有些吃神,好在监班宋四宝知道他名气大,在学员中有威望,所以也不敢过于苛刻他,只叫他和几个人在那负责递砖。这活计相较抬砖还是轻松不少的。
“且去看那阉贼见我等做什么。”
几个月的劳动虽然没有改造高攀龙的思想,但却让他的脾气变小了。换从前若听到魏良臣三字,景逸先生必跳将大骂。
二叔的《东林点将录》将此人列为天闲星入云龙,不是没有道理的。
.。m.




司礼监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东厂救我!
两百多万字了,望各位大佬看在骨头连续万字更新的份上,能够给些订阅支持一下。
新的一年,骨头真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多多的订阅一定能够洗涮我的灵魂和肉体,并震骇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的!
最后,大佬万岁!
大大佬嘛…永垂不朽!
……..
高攀龙想不去也不行,因为视线内,不少师生已经排好队,正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整整齐齐的出发了。
从精神样貌来看,这些师生的精神还是饱满的,也是充实的。
经过数月的学习劳动,大部分师生发现自己变得比以前能吃了,身体比以前结实了,脑袋也比以前更清醒了。
这在从前他们是无法体会的。
书中虽有黄金屋,却无强身健体的妙法。
最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分辨的出麦子和稻子的区别,知道地里的庄稼是怎么长出来,知道一座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知道一块砖头是怎么从泥烧制出来,知道一文铜板可以买到什么……
他们也同时懂得百姓的疾苦,懂得珍惜,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这一切变化,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潜移默化着师生们,影响改变着不少人。
根据学习班的制度,每十人一组,每组有正副两个组长负责。
正副组长必然是全组里学习最努力,劳动最积极的,并且是由全组成员推选出来,由此,正副组长一定是得到全体组员承认并敬重的。
但正副组长却不是固定的,每月各组都会重新推选,以保证学习刻苦,劳动积极的学员不会脱颖而出。
有了这种制度,便能确保组员对组长的百分百服从,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出来,并努力争取的。
这就导致以高攀龙为首的一些东林二代精英们被很多师生刻意的疏远,即便师生们仍尊敬他们,但相较从前的一呼百应,二代精英们现在基本难以煽动学员闹事了。
就是有,应者也是寥寥。
除了组长负责制外,奖惩制度也很重要。
根据学习班的制度,各组学员的伙食和工资是和他们的表现直接挂钩的。
这意味着,如果有学员执意和高攀龙等一起抵触学习和劳动,发牢骚说怪话,拒不服从安排,那么他们的伙食待遇就会下降,劳动强度也会随之提高。
大多数学员都是各地送往东林书院的年轻精英,年纪普遍不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肯定比年纪大的东林党人要强,但同样,对于高强度的劳动和饿肚子,他们也会本能的排斥。
这是人的本能。
用监班宋四宝的话说,这帮子读书人你要他们命,或许有人不怕,但你要让他们饿肚子,却是个个都怕。尤其是当饿肚子还不能回家,便更要这些学员的命了。
不少学员一开始对于被强制在这鬼地方劳动十分不满,他们以为这只是暂时的,东林党内的那些大人物一定会来救他们出去,远在京师的皇帝陛下也一定不会容忍他的家奴如此对待读书人,对待有功名在身的他们。
然而,一月、两月、三月….
半年的时间,让这些学员们对党内的救援再也不抱希望,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劳动中被慢慢改造,一个接一个的全神心投入到了这场魏太监所宣称的学习和改造当中。
因为,宋监班不止一次说过,只要他们的表现好,他们就一定能够回家。又说什么魏公公把你们弄到这来,也是为了锻炼你们,磨砺你们,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什么…
那宋监班更有两次神秘兮兮对个别组长说道,你们在这的表现,紫禁城中的那位也是知道的。
虽然这话,很多师生不相信,高攀龙等人更是嗤之一鼻,但却也有人相信。
或许,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真是皇帝陛下的授意,那么,如果他们的表现好,是不是就可以…
人的脑洞一旦开拓,就无边无尽了。
整个学习班的风气变得良好,也是从这谣言传出那刻起。
……..
“先生,这些人太过份了!”
艾允仪见几组人打景逸先生面前过,都没人停下来或转身向景逸先生行个礼,反而目光始终看着前头的组长,感到颇是气愤。
“年轻人不懂事,叫那魏太监的谎言所骗,不打紧的,日后他们会清醒过来的。”
高攀龙摆了摆手,摸了摸胡须,示意艾允仪和顾大章他们莫要再耽搁,速速排队出发才好。
因为,不远处,有两个拿鞭子的监工已经注意到他们了。
“哎,好。”
顾大章头皮一麻,他可是吃过那些监工苦头的。任他是进士出身,在任官员,也逃不过那些监工的毒打。
“先生慢着点!”
顾大章和艾允仪一左一右搀扶着高攀龙,高攀龙也习以为常,慢腾腾的走着。
远处的监班人员见了并没有过来阻止,这也算是高攀龙的小小特权。
不远处的宋四宝见了也没说话,要不是魏公公吩咐过要人性化管理,对这些东林师生尽量少些体罚,多些思想教育,这高攀龙又确是年纪大威望足,他才不会容这老家伙如此摆谱呢。
队伍很快就在监班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窑厂的大门,走在最前头的师生忽的发现,大门外竟然立着上百名执刀按剑的东厂番子。
东厂番子的出现让师生们为之骚动,议论纷纷。各组组长见了,忙出面训斥制止,喧哗声方止了下来。
前面的人静了下来,后面的人却心跳加快了。
“是番子,是番子!”
顾大章激动的难以自抑,声音都哽咽了,哪怕这些东厂番子是他顾某人从前最为不耻的存在,这会却跟见了亲爹一样,恨不得立时上前抱住他们。
“是朝廷派人来救我们了吗?”
高攀龙的手也在发抖,眼角甚至有些微红:半年了,半年了,朝廷终于派人来救他们了!
陛下啊,老臣好苦啊!
正当这众人激动的纷纷加快脚步要到前面去时,就见一年轻身影从后面一跃而出,向着大门外奔了过去。
“我无罪,东厂救我,救我!”
这人正是《东林点将录》列名慧星一丈青的孙必显,南直隶庐州生员,东林大佬赵南星的弟子。




司礼监 第八百四十九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感谢秋叶飘零寂落伤、脸上有微笑、新贵公子三位大佬的百元打赏!
……….
公公等着无事,恰亲卫带那黄尊素过来,于是与之攀谈,所问多是培训胡、沙二人事。
这事非是小事,事关东亚共荣,皇明一统,公公十分重视。
黄尊素一一回了,对胡、沙二太监言中也多有肯定之辞。
“这事干系重大,十分要紧,白安可须用心做。”
公公听的满意,忽的笑了笑,于那黄尊素道,“对了,白安啊,咱听说你有一儿子,可曾取名了?”
“回公公话,小儿方三岁,尚未取名…”
当下规矩,孩童幼时多唤小名,那大名得稍大入学之后请夫子取,家长为此还得备一份礼。公公与他大哥名字便是他爹以二只鸡、一斤半五花肉换来的。
黄尊素已有举人功名,一只脚踏士大夫之中,于子起名之时自更要慎重。他原是想请党内大僚邹元标先生为其子取名,并收其为门生弟子,如此一来,其子将来于党内必风光无限。
公公这边却是不待黄尊素说完,就摆了摆手,一脸自来熟的亲切,道:“何必要等到那时,不若咱家给取个名好了。”
“这…”
黄尊素一怔,还不等他反应过来是应还是不应,就听那魏公公呵呵笑道:“不若就叫宗羲好了。”
宗羲?
黄尊素细品这二字,觉是好名字,不过有何深意呢?
正待询问,耳畔就听有人在大声呼救,说什么冤枉。
定睛瞧去,先是不认得,再瞧,不是那庐州孙必显么?
半年时光,使得从前眉清目秀,肤白面嫩的孙秀才变得胡子邋遢,猛一看,倒像是个村夫,也难怪黄尊素有点不识得这同学。
“救我,救我…我要回家…”
东厂番子的出现把个孙秀才弄得魔障起来,跌跌撞撞的不顾一切往前跑,一只鞋掉了都浑然不知。
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啊,这半年时光自个是怎么过来的,孙秀才是想都不敢去想。
他现在只想抱着那帮尖帽番子好生嚎哭一回:苍天可鉴,他半年都没吃过鸡了!
“必显他…”
高攀龙老泪纵横,待他脱出囚笼,定要上京告御状,将这魏阉的罪孽公之于众,叫他死不得超生!
“先生慢些!”
见景逸先生步伐也快,顾大章生怕先生摔着,忙紧跟上去照应着。
众人此时众志成城,胸口半年之郁气只恨不得一泄而空,现下更恨不得将那魏阉搜将出来,当着番子面将他群殴而死才好。
怎料,前方异变陡生。
但见横空冒出数名东厂圆帽番子将那庐州孙必显拦腰抱住,尔后重摔于地,不待孙秀才喊痛声出,“咣咣”几把腰刀就拔鞘而出,架在了那孙秀才的脖子上。
“镇守驾前,岂容擅闯!”
一身飞鱼服的东厂试百户齐祥芳厉声怒喝,把地上的孙秀才吓的懵住:尔等不是来救我的么,缘何还要对我怒目相向。
正飞奔着的高攀龙等龙也是刹时止住了脚步,若非顾大章和艾允仪及时拉了一把,景逸先生弄不好就要摔个狗朝天。
怎么回事?!
众“顽固派”大惊失色,不敢置信的望着那门外一幕。
镇守?
顾大章心跳比刚才还快,因为他似乎听到那东厂中人说什么“镇守驾前”,可这江南之地并无镇守中官啊,难道说?……
不会的,不会的…
顾大章旋即强迫自己不要乱想,许是南都的内守备来了,那魏阉年纪不大,资历甚浅,皇帝再宠信于他,也不可能升任镇守中官的!
可若是南都内守备来了,那些东厂番子又为何如此对孙必显呢,这些番子又是为何而来?
顾大章想不明白,也看不透彻,扶着高攀龙的手心却不由自主的渗了汗水。
“先生,好像不对?”
三十八年中进士,任长兴知县不到两年便因母去世回乡守孝,在知东林先生去世之后特意往东林书院吊唁的游士任,从眼前一幕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不由甚是紧张。
此时高攀龙也品出不对了,但骑虎难下,不管前方是福是祸,他都不可能避往一边,因而微哼一声,不卑不亢的带领众人继续往前走去。
1...285286287288289...576
猜你喜欢